CN212793911U - 裁切结构和包圆产品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裁切结构和包圆产品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93911U
CN212793911U CN202021235412.0U CN202021235412U CN212793911U CN 212793911 U CN212793911 U CN 212793911U CN 202021235412 U CN202021235412 U CN 202021235412U CN 212793911 U CN212793911 U CN 212793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cutter
product
round
c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54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鹏君
刘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glongfe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glongf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glongf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glongf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354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93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93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93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裁切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裁切结构和包圆产品加工设备。其中,裁切结构用于裁切包圆产品与料带之间的连接,所述裁切结构包括上切刀和下切刀,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沿裁切方向相向移动而裁断所述包圆产品与所述料带的连接;所述下切刀具有第一裁切面,所述上切刀具有第二裁切面,第一裁切面和第二裁切面平行设置,并倾斜于水平面,且其倾角大于裁切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裁切结构,能够实现裁断包圆产品和料带之间的连接,形成倾斜的裁断面,且能够避免包圆产品在裁切过程中因为上切刀和下切刀以倾斜的裁切方向进行裁切而产生变形。

Description

裁切结构和包圆产品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裁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裁切结构和包圆产品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在料带上经过冲切图形、冲压包圆、裁断而形成包圆产品。在裁断之前,包圆产品的两端与料带连接。裁切结构对包圆产品和料带之间的连接进行裁断。一般情况下,料带水平放置,裁切结构的裁刀垂直向下移动而裁断料带,对应的,包圆产品经裁切形成的裁切面垂直于水平面,包圆产品的端面垂直于其中轴线。而对于包圆产品的端面与其中轴线不垂直的情况,比如图1至图3示出的一种包圆产品和料带的连接结构,由于包圆产品的两端部为异形,大体呈向端面方向直径渐增的锥状设计,而端面在轴向平面上垂直于该端部的外表面而呈向中间方向倾斜的斜面,与中轴线形成一个夹角。该情况下,现有的裁切结构不能裁切出该端面。
将裁切结构的切刀的裁切方向倾斜设置以裁切出倾斜于水平面的端面,会存在以下问题:切刀的刀刃以倾斜于水平面的方向移动以裁切料带和包圆产品的连接位置,切刀在裁切完成后退回的过程中,会与裁切后的包圆产品产生干涉,包圆产品将随切刀退回而移动产生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裁切结构和包圆产品加工设备,其旨在对包圆产品和料带之间的连接进行裁断,形成倾斜的裁断面,并解决裁切过程中包圆产品变形的问题。
一种裁切结构,用于裁切包圆产品与料带之间的连接,所述裁切结构包括上切刀和下切刀,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沿裁切方向相向移动而裁断所述包圆产品与所述料带的连接;
所述上切刀具有第一抵压面和第一裁切面,所述上切刀在所述第一抵压面和所述第一裁切面的交接处设有第一刀刃,所述下切刀具有第二抵压面和第二裁切面,所述下切刀在所述第二抵压面和所述第二裁切面的交接处设有第二刀刃,所述第一抵压面用于在裁切时向下抵接所述料带,所述第二抵压面用于在裁切时向上抵压所述包圆产品,所述第一刀刃和/或所述第二刀刃沿所述裁切方向移动而裁断所述包圆产品与所述料带的连接;
所述第一裁切面倾斜于水平面设置,所述第二裁切面平行于所述第一裁切面,所述裁切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一裁切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可选的,所述裁切方向和所述第一裁切面的夹角小于8°。
可选的,所述第一裁切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所述裁切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3°-66°。
可选的,所述第二抵压面与所述第二裁切面夹角大于90°。
可选的,所述裁切结构具有裁切状态和待业状态,在所述裁切结构处于待业状态时,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分别位于所述包圆产品和料带的上下两侧,并与所述包圆产品和所述料带存有间隙,而在所述裁切结构处于裁切状态时,所述下切刀和所述上切刀相向移动而裁断所述包圆产品与所述料带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刀刃为动刃,所述第二刀刃为静刃。
可选的,所述上切刀有两个并左右间隔设置,所述下切刀有两个并左右间隔设置;在所述裁切结构处于裁切状态时,两个所述下切刀静止而两个所述上切刀分别向两个所述下切刀方向移动而裁断所述包圆产品两侧与所述包圆产品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裁切结构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滑轨和滑接所述滑轨的滑块,所述滑轨沿所述裁切方向延伸,所述上切刀固定于所述滑块上,所述下切刀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设置。
一种包圆产品加工设备,包括:
输送带,用于夹持料带并驱使所述料带顺次经过裁切工位、包圆工位和裁断工位;
冲切结构,设于所述裁切工位并用于在所述料带上冲切出包圆图形;
包圆结构,设于所述包圆工位并用于对所述包圆图形进行冲压包圆,形成包圆产品;
裁断结构,设于所述裁断工位并用于裁断所述包圆产品和料带之间的连接,所述裁断结构为如上述的裁切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裁切结构和包圆产品加工设备,能够实现裁断包圆产品和料带之间的连接,形成倾斜的裁断面,且能够避免包圆产品在裁切过程中因为上切刀和下切刀以倾斜的裁切方向进行裁切而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包圆产品与料带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处的半剖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裁切结构在裁切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裁切结构处于待业状态时上切刀和下切刀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上切刀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包圆产品 10 上切刀
2 料带 11 第一抵压面
D 裁断面倾角 12 第一裁切面
20 下切刀
21 第二抵压面
22 第二裁切面
30 滑块
F 裁切方向倾角
G 第一裁切面倾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裁切结构进行说明。
裁切结构用于裁切包圆产品1与料带2之间的连接。
请参照图1至图3,包圆产品1的两端部异形,大体呈向两端直径渐增的锥状设计,而包圆产品1的端面垂直于端部的外侧表面而呈向中间方向倾斜的斜面,与中轴线形成一个夹角。包圆产品1与料带2连接,包圆产品1经裁断结构裁断后的裁断面C为包圆产品1的端面的一部分。
结合图示,料带2水平放置,包圆产品1的中轴线水平延伸,裁断面C与中轴线形成的夹角也即为裁断面C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便于描述,简称裁断面的倾角D。图中结构中,裁断面的倾角D为7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一般说来,切刀的裁切面(刀刃的延伸方向)一般与切刀移动的裁切方向平行。以确保裁切的顺利进行。在该情况下,物料被裁切后的裁断面与切刀的裁切面/ 切刀的裁切方向平行。
本方案中,由于物料所需要的裁断面为倾斜的斜面,因此,切刀的裁切方向和切刀的裁切面也需要倾斜设置。在实际裁切过程中发现,当切刀的裁切方向和切刀的裁切面平行设置时,切刀对物料裁切后进行复位移动的过程中,物料与切刀抵接的局部结构会随切刀作伴随移动而产生变形,从而影响物料裁切质量。对于本申请适用的包圆产品1,由于包圆产品1的壁厚较薄,在切刀的裁切方向和切刀的裁切面平行设置的情况下,在切刀裁切后复位的过程中,包圆产品1抵触切刀并随切刀的复位移动而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包圆产品1 的成品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基于上述技术问题对裁切结构进行改进,具体的,请参照图4至图7,裁切结构包括上切刀10和下切刀20,上切刀10和下切刀20沿裁切方向相向移动而裁断包圆产品1与料带2的连接。
上切刀10具有第一抵压面11和第一裁切面12,上切刀10在第一抵压面 11和第一裁切面12的交接处设有第一刀刃,下切刀20具有第二抵压面21和第二裁切面22,下切刀20在第二抵压面21和第二裁切面22的交接处设有第二刀刃,第一抵压面11用于在裁切时向下抵接料带2,第二抵压面21用于在裁切时向上抵压包圆产品1,第一刀刃和/或第二刀刃沿裁切方向移动而裁断包圆产品1与料带2的连接。
第一裁切面12倾斜于水平面设置,第二裁切面22平行于第一裁切面12,裁切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第一裁切面12与水平面的夹角。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面的夹角指的是在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上任取一点,经过此点在两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二垂线所夹的锐角。裁切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裁切方向所在的延伸线与水平面中所有直线所成角中最小的角。为便于描述,将第一裁切面12与水平面的夹角简称第一裁切面倾角G,将裁切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简称为裁切方向倾角F。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裁切面12的倾斜方向和裁切方向相同,裁断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则第一裁断面和裁切方向均为向下倾斜。只是倾斜角度不同。
上切刀10和下切刀20相向移动包括三种情况:下切刀20固定,上切刀 10移动;下切刀20移动,上切刀10固定;上切刀10和下切刀20均移动。
以上切刀10移动而下切刀20固定的方式为例,对本方案的效果进行说明:将料带2的裁断面划分为上部和下部,理论上,上切刀10以裁切方向移动而裁切包圆产品1和料带2的连接,包圆产品1的裁断面C应该平行于裁切方向。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裁切方向倾角F小于第一裁切面倾角G,在上切刀10 向下而从裁断面的上部裁切至下部时,上部受到的挤压作用力大于下部受到的挤压,而使裁断面C趋于与第一裁切面12平行的方向形变。因此,在上切刀10向下切断料带2和包圆产品1的连接时,裁断面C与第一裁切面12抵接且趋于与第一裁切面12平行。在上切刀10向上移动以复位时,由于上切刀10 移动方向(裁切方向)与第一裁切面12之间存在夹角,而裁断面C趋于与第一裁切面12平行,由此,上切刀10的第一裁切面12与裁断面C之间不是面接触,而使线接触,并随上移而分开。因此,上切刀10向上移动以复位时,包圆产品1不会被第一裁切面12带离原位置而产生形变。
对于上切刀10和下切刀20相向移动的另外两种方式,也同样能达到上述技术效果,不予赘述。
综上分析,本实施例提供的裁切结构,能够实现裁断包圆产品1和料带2 之间的连接,形成倾斜的裁断面C,且裁切过程中包圆产品1不会因为上切刀 10和下切刀20以倾斜的裁切方向进行裁切而产生变形。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裁切方向和第一裁切面12的夹角小于8°。
结合前面分析,裁切方向倾角F小于第一裁切面倾角G能够解决上切刀10 和下切刀20裁切后复位过程中包圆产品1的变形问题。但裁切方向和第一裁切面12的倾角差额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裁断面的倾角D。经过多次实验,裁切方向倾角F和第一裁切面倾角G差额在8°的范围内,即裁切方向和第一裁切面12的夹角小于8°,裁切结构裁切料带2和包圆产品1的连接形成的裁断面倾角D基本与第一裁切面12平行,裁断面倾角D在公差范围内而满足生产制造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要求裁断面倾角D为70°,对应的,第一裁切面倾角G 设置为70°。裁切方向倾角F大于62°而小于70°。
进一步优选的,裁切方向倾角F为63°-66°。图示结构中,裁切方向倾角F为5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裁切方向倾角F进一步优选为63.5°、64°、 65.5°等,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在上切刀10和下切刀20相向移动而裁断包圆产品1和料带2的连接的过程中,第一抵压面11抵接料带2、第二抵压面21抵接包圆产品1,第一刀刃和 /或第二刀刃沿裁切方向移动而裁断包圆产品1与料带2的连接。
料带2水平放置,第一抵压面11优选为平行于水平面设置以增加第一抵压面11与料带2的抵触面积并有利于对料带2产生均匀荷载。
包圆产品1的端部的外侧表面为锥面,且其母线垂直于裁断面。理论上,第二抵压面21垂直于第二裁断面,能够提高第二抵压面21与包圆产品1的抵触面积并有利于对料带2产生均匀荷载。实际生产中,由于包圆产品1在裁切结构裁切过程中,相对料带2移动,料带2和包圆产品1在未裁断前为连接状态,包圆产品1相对料带2的移动会受到料带2的内应力而影响裁断面的倾角 D。本实施例中,将第二抵压面21与第二裁切面22夹角H优选为大于90°。该设计能够平衡料带2的内应力作用而提高裁断面C的成型质量。图7所示结构中,夹角H为10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夹角H设为95°、 100°、105°、108°、110°等,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裁切结构具有裁切状态和待业状态,在裁切结构处于待业状态时,上切刀10和下切刀20分别位于包圆产品1和料带2的上下两侧,并与包圆产品1和料带2存有间隙,而在裁切结构处于裁切状态时,上切刀10和下切刀20相向移动而将裁断包圆产品1与料带2的连接。
在裁切之前,包圆产品1固定在料带2上,并随料带2移动。在包圆产品 1到达裁切结构处时,上切刀10和下切刀20相向移动而裁断包圆产品1和料带2之间的连接。而在裁切结构处于待业状态时,上切刀10和下切刀20均与包圆产品1和料带2之间留有间隙,以不对包圆产品1和料带2的移动造成干扰。
本实施例中,上切刀10和下切刀20相向移动包括三种情况:下切刀20 固定,上切刀10移动;下切刀20移动,上切刀10固定;上切刀10和下切刀 20均移动。本实施例中,上切刀10和下切刀20相向移动采用下切刀20固定而上切刀10移动的方案。相比于上切刀10和下切刀20均移动的方案,采用下切刀20固定而上切刀10移动的方案能够简化上切刀10和下切刀20的控制。考虑到包圆产品1中轴线位于料带2水平位的上方,而上切刀10在裁切结构处于待业状态时与包圆产品1存在间距的设置,为避免上切刀10对包圆产品1 移动的干扰,第一抵压面11应避让包圆产品1,使得第一抵压面11与料带2 的间距大于下切刀20与料带2的间距。因此,相比于上切刀10固定而下切刀 20移动的方案,采用下切刀20固定而上切刀10移动的方案(第一刀刃为动刃,第二刀刃为静刃)能够减小裁切过程中料带2和包圆产品1的上下移动的距离,从而有利于改善由于料带2和包圆产品1上下移动而对裁切质量的影响。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或图5,上切刀10有两个并左右间隔设置,下切刀20有两个并左右间隔设置;在裁切结构处于裁切状态时,两个下切刀20静止而两个上切刀10分别向两个下切刀20方向移动而裁断包圆产品1 两侧与料带2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裁切结构处于裁切状态时,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上切刀10 同时移动,而分别与两个下切刀20配合,以将包圆产品1的两端同时进行裁切。两侧同时裁切的方式相比单侧裁切能够使得包圆产品1两侧受力均衡,而确保裁切后的包圆产品1左右对称。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裁切结构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滑轨和滑接滑轨的滑块30,滑轨沿裁切方向延伸,上切刀10固定于滑块30上,下切刀20与机架相对固定设置。图4中,虚线为滑轨的位置,滑块30沿滑轨移动。滑轨的延伸方向即为滑块30和上切刀10的移动方向。采用滑轨和滑块 30的配合设计,对上切刀10的移动路径(裁切方向)进行限定,结构简单。滑块30在滑轨上的移动动力可以为气缸驱动或其它驱动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圆产品加工设备,包括输送结构、冲切结构、包圆结构和裁断结构。
输送结构用于夹持料带并驱使料带顺次经过裁切工位、包圆工位和裁断工位。
冲切结构设于裁切工位并用于在料带上冲切出包圆图形。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领域的常规叫法,在冲切之前,包圆图形为料带的一部分。此时,料带为长条带状。而在冲切后包圆图形独立出来而区别于料带,包圆图形相对的两个端部与料带连接。
包圆结构设于包圆工位并用于对包圆图形进行冲压包圆,形成包圆产品。此时,包圆产品与料带之间仍为固定连接关系。
裁断结构设于裁断工位并用于裁断包圆产品和料带之间的连接,使得包圆产品与料带分离。
裁断结构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实施例一。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包圆产品加工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一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裁切结构,用于裁切包圆产品与料带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结构包括上切刀和下切刀,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沿裁切方向相向移动而裁断所述包圆产品与所述料带的连接;
所述上切刀具有第一抵压面和第一裁切面,所述下切刀在所述第一抵压面和所述第一裁切面的交接处设有第一刀刃,所述下切刀具有第二抵压面和第二裁切面,所述下切刀在所述第二抵压面和所述第二裁切面的交接处设有第二刀刃,所述第一抵压面用于在裁切时向下抵接所述料带,所述第二抵压面用于在裁切时向上抵压所述包圆产品,所述第一刀刃和/或所述第二刀刃沿所述裁切方向移动而裁断所述包圆产品与所述料带的连接;
所述第一裁切面倾斜于水平面设置,所述第二裁切面平行于所述第一裁切面,所述裁切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一裁切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方向和所述第一裁切面的夹角小于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切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所述裁切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3°-6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压面与所述第二裁切面夹角大于90°。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裁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结构具有裁切状态和待业状态,在所述裁切结构处于待业状态时,所述上切刀和所述下切刀分别位于所述包圆产品和料带的上下两侧,并与所述包圆产品和所述料带存有间隙,而在所述裁切结构处于裁切状态时,所述下切刀和所述上切刀相向移动而裁断所述包圆产品与所述料带的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裁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刃为动刃,所述第二刀刃为静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裁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有两个并左右间隔设置,所述下切刀有两个并左右间隔设置;在所述裁切结构处于裁切状态时,两个所述下切刀静止而两个所述上切刀分别向两个所述下切刀方向移动而裁断所述包圆产品两侧与所述包圆产品的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裁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结构包括机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滑轨和滑接所述滑轨的滑块,所述滑轨沿所述裁切方向延伸,所述上切刀固定于所述滑块上,所述下切刀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设置。
9.一种包圆产品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带,用于夹持料带并驱使所述料带顺次经过裁切工位、包圆工位和裁断工位;
冲切结构,设于所述裁切工位并用于在所述料带上冲切出包圆图形;
包圆结构,设于所述包圆工位并用于对所述包圆图形进行冲压包圆,形成包圆产品;
裁断结构,设于所述裁断工位并用于裁断所述包圆产品和料带之间的连接,所述裁断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裁切结构。
CN202021235412.0U 2020-06-28 2020-06-28 裁切结构和包圆产品加工设备 Active CN212793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5412.0U CN212793911U (zh) 2020-06-28 2020-06-28 裁切结构和包圆产品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5412.0U CN212793911U (zh) 2020-06-28 2020-06-28 裁切结构和包圆产品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93911U true CN212793911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98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5412.0U Active CN212793911U (zh) 2020-06-28 2020-06-28 裁切结构和包圆产品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9391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0728A (zh) * 2022-09-13 2022-12-06 广西广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的矫直方法及矫直装置
CN115446150A (zh) * 2022-08-24 2022-12-09 广西广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钢板矫直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97833A1 (zh) * 2022-04-12 2023-10-1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裁切装置、裁切方法及裁切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97833A1 (zh) * 2022-04-12 2023-10-1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裁切装置、裁切方法及裁切设备
CN115446150A (zh) * 2022-08-24 2022-12-09 广西广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钢板矫直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30728A (zh) * 2022-09-13 2022-12-06 广西广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的矫直方法及矫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93911U (zh) 裁切结构和包圆产品加工设备
KR101110917B1 (ko) 금속캔용 블랭크 및 금속캔의 제조방법
CN209597991U (zh) 一种双料带交叉冲压铆接设备
CN104624775A (zh) 具有废料移除能力的冲孔装置
JP2014505595A (ja) ネスト式複合型材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機器
CN104759533B (zh) 制作汽车座椅包圈的模具及其方法
CN210678957U (zh) 一种阿胶糕切片机
CN106003199B (zh) 一种防止pcb板变形的多刀分板机
CN209664729U (zh) 一种卡座生产线的自动组装机
KR101522840B1 (ko) 커링형부재용 하이브리드복합금형장치 및 방법
CN111618947B (zh) 一种瓦楞纸板格栅制作纸板裁切方法
CS202686B1 (en) Electromotor sheet metal,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203391026U (zh) 一种连续式豆腐分割机
CN114082840A (zh) 一种天线支座成型模具及其成型工艺
CN108421935A (zh) 一种半导体产品的自动冲切成型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CN210847886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屏幕后盖成型同步切边模具
CN208956828U (zh) 一种面皮切刀
KR200471873Y1 (ko) 롤러 트랙의 제조 장치
CN212497896U (zh) 一种异型海绵尺寸裁切模具
CN111054818A (zh) 零件冲压方法
CN216937991U (zh) 一种级进模的定位翻边成型模具
CN212551304U (zh) 一种卡车消音包隔板多孔冲压模具
CN209717899U (zh) 用于模切机的换模具支架
CN104438534B (zh) 一种喷枪扳机的加工方法
CN109590390B (zh) 一种拉深模具及带筋的零件拉深成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