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38465U - 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38465U
CN212738465U CN202021720316.5U CN202021720316U CN212738465U CN 212738465 U CN212738465 U CN 212738465U CN 202021720316 U CN202021720316 U CN 202021720316U CN 212738465 U CN212738465 U CN 212738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late
gasbag
rotating rod
impact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203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新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Evergreen Mariti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Evergreen Mariti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Evergreen Mariti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Evergreen Mariti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203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38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38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38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包括气囊本体、端部板和转杆,所述气囊本体末端固定有端部铁件,且端部铁件上设置有阀门,并且端部铁件上固定有压力表,同时端部铁件与第一弹簧相互连接,所述转杆设置在端部板内,且转杆通过扭力弹簧与端部板相互连接,并且转杆末端固定有圆盘,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凸杆,且凸杆固定在限位杆上,并且限位杆设置在端部板内,同时限位杆末端与限位槽相互连接,所述限位槽开设在固定架上。该抗冲击的船用气囊,采用外包式防护结构可以对气囊形成保护,避免气囊直接与地面和船体接触导致磨损和损坏,延长气囊使用寿命,利用气囊、表面防护层和活动固定架三层缓冲机构,提高气囊的抗冲击性。

Description

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气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
背景技术
船用气囊是一种用于重物起重移运和船舶上下水用气囊,从制造工艺上来划分可分为缠绕式气囊和搭接式气囊,而缠绕式气囊是在搭接式气囊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其安全性更高。
船舶制造出来后下水或长时间航行后需要上岸进行检修时,必须要用到船用气囊作为承载体进行运载,而为了保证具有良好的运载效果,船用气囊一般采用单独放置,通过向气囊内通入气体即可进行使用。
而现有的船用气囊表面直接裸露在外直接与船体和体面接触,且表面相对光滑,这种船用气囊存在防滑性差,导致在运送船舶的过程中易偏移,抗冲击效果差和缺少防护结构影响气囊的使用寿命等问题,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对传统的船用气囊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防滑性差、抗冲击效果差和缺少防护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包括气囊本体、端部板和转杆,所述气囊本体末端固定有端部铁件,且端部铁件上设置有阀门,并且端部铁件上固定有压力表,同时端部铁件与第一弹簧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末端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端部板设置在气囊本体上,且端部板上设置有防滑槽,并且端部板末端固定有弹力绳,同时弹力绳末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转杆设置在端部板内,且转杆通过扭力弹簧与端部板相互连接,并且转杆末端固定有圆盘,同时圆盘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凸杆,且凸杆固定在限位杆上,并且限位杆设置在端部板内,同时限位杆末端与限位槽相互连接,所述限位槽开设在固定架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关于端部铁件中心点为同圆心分布,且固定架通过第一弹簧与端部铁件构成弹性机构。
优选的,所述端部板通过弹力绳与连接板构成弹性机构,且相邻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弹力绳构成弹性机构,并且端部板和连接板均为弧形结构,同时弹力绳的伸长长度为10-15cm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转杆通过扭力弹簧与端部板构成弹性机构,且转杆上端平面到端部板上端平面的距离小于端部板上端平面到固定架外表面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关于转杆中心点为同圆心分布,且导向槽数量为两个,并且导向槽与凸杆之间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端部板之间为滑动连接,且限位杆与限位槽之间为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抗冲击的船用气囊,采用外包式防护结构可以对气囊形成保护,避免气囊直接与地面和船体接触导致磨损和损坏,延长气囊使用寿命,利用气囊、表面防护层和活动固定架三层缓冲机构,提高气囊的抗冲击性。
1.当船体对气囊产生冲击力时,首先通过连接板、弹力绳和端部板之间的弹力作用分散中和冲击力,分散的作用力分别被第一弹簧和气囊本体,从而达到对冲击力的缓冲作用,避免气囊因剧烈形变而爆裂,延长气囊使用寿命。
2.通过旋转转杆,配合扭力弹簧、圆盘、导向槽和凸杆的作用,可以带动限位杆移动并与限位槽脱离,从而解除端部板与固定架之间的锁定,便于后期对端部板和连接板的检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囊本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端部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盘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囊本体;2、端部铁件;3、阀门;4、压力表;5、第一弹簧;6、固定架;7、端部板;8、防滑槽;9、弹力绳;10、连接板;11、转杆;12、扭力弹簧;13、圆盘;14、导向槽;15、凸杆;16、限位杆;17、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包括气囊本体1、端部铁件2、阀门3、压力表4、第一弹簧5、固定架6、端部板7、防滑槽8、弹力绳9、连接板10、转杆11、扭力弹簧12、圆盘13、导向槽14、凸杆15、限位杆16和限位槽17,气囊本体1末端固定有端部铁件2,且端部铁件2上设置有阀门3,并且端部铁件2上固定有压力表4,同时端部铁件2与第一弹簧5相互连接,第一弹簧5末端固定在固定架6上,端部板7设置在气囊本体1上,且端部板7上设置有防滑槽8,并且端部板7末端固定有弹力绳9,同时弹力绳9末端固定有连接板10,转杆11设置在端部板7内,且转杆11通过扭力弹簧12与端部板7相互连接,并且转杆11末端固定有圆盘13,同时圆盘13上开设有导向槽14,导向槽14内设置有凸杆15,且凸杆15固定在限位杆16上,并且限位杆16设置在端部板7内,同时限位杆16末端与限位槽17相互连接,限位槽17开设在固定架6上。
第一弹簧5关于端部铁件2中心点为同圆心分布,且固定架6通过第一弹簧5与端部铁件2构成弹性机构,当冲击力挤压连接板10时通过端部板7的作用传递至固定架6,通过第一弹簧5的作用进行中和分散,起到缓冲的作用。
端部板7通过弹力绳9与连接板10构成弹性机构,且相邻两个连接板10之间通过弹力绳9构成弹性机构,并且端部板7和连接板10均为弧形结构,同时弹力绳9的伸长长度为10-15cm范围内,当船体上岸时,首先与连接板10接触,通过弹力绳9的弹力作用首先对船体的冲击力进行中和及分散,从而对气囊本体1起到缓冲和保护的作用。
转杆11通过扭力弹簧12与端部板7构成弹性机构,且转杆11上端平面到端部板7上端平面的距离小于端部板7上端平面到固定架6外表面的距离,通过转动转杆11可以带动限位杆16进行移动,是实现解除限位杆16与限位槽17之间锁定的动力基础。
导向槽14关于转杆11中心点为同圆心分布,且导向槽14数量为两个,并且导向槽14与凸杆15之间为滑动连接,通过转动转杆11带动圆盘13转动,从而带动限位杆16移动,是动力传输的基本结构。
限位杆16与端部板7之间为滑动连接,且限位杆16与限位槽17之间为卡合连接,通过转动转杆11可以使限位杆16与限位槽17之间分离,松开转杆11在扭力弹簧12的作用下可以使限位杆16与限位槽17之间卡合,从而实现对固定架6和端部板7之间的安装和拆卸,便与后期对端部板7和连接板10的检修与更换。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抗冲击的船用气囊时,首先将气囊本体1运送至船舶上岸的按扣,打开阀门3,通过端部铁件2向气囊本体1内通入气体,当达到固定的压力值即可,当船体冲上岸时,首先船体与连接板10进行接触,冲击力和船舶自身压力作用在连接板10上,使连接板10向下移动并拉伸弹力绳9对作用力进行中和和分散,当弹力绳9拉长时带动端部板7移动,进行使端部板7拉伸第一弹簧5向内运动,承担船体的作用力,最后一部分力通过气囊本体1内气压空气形成的缓冲进行承担和分散,通过三层缓冲机构对船体的作用力进行中和,如图1和图2所示,保证气囊本体1对船体的稳定运输,且端部板7和连接板10上设置有防滑槽8可以保证对船体作用时气囊本体1不会偏移,导致运输不稳定;
由于端部板7和连接板10作为船体冲击力的第一接触者以及运输过程中与地面接触摩擦,长时间使用后导致端部板7和连接板10产生磨损和损坏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换,只需转动转杆11,在转杆11的作用下带动转杆11进行旋转,从而使凸杆15在导向槽14内进行滑动,在凸杆15的作用下带动限位杆16移动,当限位杆16与限位槽17脱离时解除固定架6和端部板7之间的安装固定作用,实现对端部板7的拆卸,进而实现对连接板10的拆卸,便于检修和更换,进行安装时只需转动转杆11,当端部板7与固定架6上的开槽配合时松开转杆11,在扭力弹簧12的作用下带动转杆11恢复原位,根据上述运力使限位杆16与限位槽17相互配合,从而完成对端部板7与固定架6之间的固定安装作用,这就是该抗冲击的船用气囊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包括气囊本体(1)、端部板(7)和转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1)末端固定有端部铁件(2),且端部铁件(2)上设置有阀门(3),并且端部铁件(2)上固定有压力表(4),同时端部铁件(2)与第一弹簧(5)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末端固定在固定架(6)上,所述端部板(7)设置在气囊本体(1)上,且端部板(7)上设置有防滑槽(8),并且端部板(7)末端固定有弹力绳(9),同时弹力绳(9)末端固定有连接板(10),所述转杆(11)设置在端部板(7)内,且转杆(11)通过扭力弹簧(12)与端部板(7)相互连接,并且转杆(11)末端固定有圆盘(13),同时圆盘(13)上开设有导向槽(14),所述导向槽(14)内设置有凸杆(15),且凸杆(15)固定在限位杆(16)上,并且限位杆(16)设置在端部板(7)内,同时限位杆(16)末端与限位槽(17)相互连接,所述限位槽(17)开设在固定架(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5)关于端部铁件(2)中心点为同圆心分布,且固定架(6)通过第一弹簧(5)与端部铁件(2)构成弹性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板(7)通过弹力绳(9)与连接板(10)构成弹性机构,且相邻两个连接板(10)之间通过弹力绳(9)构成弹性机构,并且端部板(7)和连接板(10)均为弧形结构,同时弹力绳(9)的伸长长度为10-15cm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1)通过扭力弹簧(12)与端部板(7)构成弹性机构,且转杆(11)上端平面到端部板(7)上端平面的距离小于端部板(7)上端平面到固定架(6)外表面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4)关于转杆(11)中心点为同圆心分布,且导向槽(14)数量为两个,并且导向槽(14)与凸杆(15)之间为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6)与端部板(7)之间为滑动连接,且限位杆(16)与限位槽(17)之间为卡合连接。
CN202021720316.5U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 Active CN212738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0316.5U CN212738465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0316.5U CN212738465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38465U true CN212738465U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88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20316.5U Active CN212738465U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38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50489U (zh) 一种强稳定性的橡胶护舷
CN212738465U (zh) 一种抗冲击的船用气囊
CN106005308A (zh) 一种组合浮式护舷装置
CN214241174U (zh) 一种可均匀受力的船舶停靠用橡胶护舷
CN219215333U (zh) 一种应急逃生救生艇防碰撞防护装置
CN219621707U (zh) 一种耐磨型橡胶护舷结构
CN112982156A (zh) 一种桥梁用耗能护栏
CN212742427U (zh) 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
CN216269819U (zh) 一种提升趸船水上作业与接岸安全性的装置
CN2434222Y (zh) 新型漂浮护舷
CN108360460B (zh) 观光船登乘装置
CN112937794A (zh) 一种大型组合式充气橡胶护舷
CN111994231B (zh) 具有边坡的输水渠道防溺水救生系统
CN108909969A (zh) 一种用于船舶下水的护舷
CN111994232B (zh) 湖泊、城市水系工程防溺水救生系统
CN215622595U (zh) 缓冲效果好的船舶用护弦
CN219621708U (zh) 一种码头用护舷防护装置
CN218662304U (zh) 一种起重船防碰撞结构
CN217260602U (zh) 一种船舶护舷结构
CN218477614U (zh) 一种耐磨损的橡胶护舷
CN218987478U (zh) 一种新型钢轨保护套
CN214607984U (zh) 一种大型组合式充气橡胶护舷
CN218559131U (zh) 一种实心聚乙烯船用护舷
CN217495739U (zh) 一种抗冲击高散热轮胎
CN216468359U (zh) 一种靠球存放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