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2427U - 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2427U
CN212742427U CN202021393545.0U CN202021393545U CN212742427U CN 212742427 U CN212742427 U CN 212742427U CN 202021393545 U CN202021393545 U CN 202021393545U CN 212742427 U CN212742427 U CN 212742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wall
tethers
shell
polyurethane 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35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国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Changhenggute Marine Suppl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Changhenggute Marine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Changhenggute Marine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Changhenggute Marine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935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2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2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2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包括护舷壳体,所述护舷壳体的外壁上涂有聚氨酯弹性材料层,所述护舷壳体的两端靠近中间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护舷壳体的一侧外壁上拴接有多个横向放置的第一栓绳,所述第一栓绳的两端分别于两侧的固定机构相连,护舷壳体的一侧外壁上拴接有多个纵向放置的第二栓绳,所述第一栓绳和第二栓绳交接处均套接有轮胎,所述轮胎位于护舷壳体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使得护舷壳体既有着塑料的高强度,又有着橡胶的高弹性,具有很好的漂浮性能,不受潮差的影响,可以使用在潮差大的码头上,扩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利用轮胎进行初步减震,避免船体直接与护舷壳体接触,从而避免直接对护舷壳体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
背景技术
护舷又称船的护木,是码头或船舶边缘使用的一种弹性缓冲装置,有木制的、橡胶的。主要用以减缓船舶与码头或船舶之间在靠岸或系泊过程中的冲击力,减小或消除对船舶、码头的损坏,在码头处通常会设置护舷用于保护船体,例如聚氨酯高分子护舷。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聚氨酯高分子护舷,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仅依靠聚氨酯高分子护舷筒体进行避震,效果欠佳,容易造成聚氨酯高分子护舷的损耗,综上,现有的大多数聚氨酯高分子护舷不能很好地契合实际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包括护舷壳体,所述护舷壳体的外壁上涂有聚氨酯弹性材料层,所述护舷壳体的两端靠近中间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护舷壳体的一侧外壁上拴接有多个横向放置的第一栓绳,所述第一栓绳的两端分别于两侧的固定机构相连,护舷壳体的一侧外壁上拴接有多个纵向放置的第二栓绳,所述第一栓绳和第二栓绳交接处均套接有轮胎,所述轮胎位于护舷壳体的外侧,且轮胎均匀的分布在护舷壳体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栓绳的外壁上套接有多个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护舷壳体一侧外壁靠近两端的位置均粘接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外壁上开有多个螺纹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护舷壳体的一侧外壁上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座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固定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内壁靠近护舷壳体上下两端的位置均拴接有连接绳,连接绳的一端与位于护舷壳体上下两端的第一栓绳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内壁靠近护舷壳体中间的位置拴接有拉绳,拉绳的一端与位于护舷壳体中间位置的第一栓绳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橡胶减震垫,所述橡胶减震垫粘接在护舷壳体的底部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聚氨酯弹性材料层,使得护舷壳体既有着塑料的高强度,又有着橡胶的高弹性,具有很好的漂浮性能,不受潮差的影响,可以使用在潮差大的码头上,扩大了装置的使用范围。
2.通过设置的第一栓绳、第二栓绳、弹簧和轮胎,在护舷壳体的外侧进行二道防护,利用固定后的轮胎进行初步减震,避免船体直接与护舷壳体接触,从而避免直接对护舷壳体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实施例1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舷壳体、2-聚氨酯弹性材料层、3-轮胎、4-连接绳、5-固定环、6-拉绳、7-固定座、8-橡胶套、9-螺纹槽、10-第一栓绳、11-第二栓绳、12-弹簧、13-橡胶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包括护舷壳体1,护舷壳体1的外壁上涂有聚氨酯弹性材料层2,护舷壳体1的两端靠近中间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机构,护舷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拴接有多个横向放置的第一栓绳10,第一栓绳的两端分别于两侧的固定机构相连,护舷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拴接有多个纵向放置的第二栓绳11,第一栓绳10和第二栓绳11交接处均套接有轮胎3,轮胎3位于护舷壳体1的外侧,且轮胎3均匀的分布在护舷壳体1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栓绳10的外壁上套接有多个弹簧12,护舷壳体1一侧外壁靠近两端的位置均粘接有橡胶套8,且橡胶套8的外壁上开有多个螺纹槽9,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7,固定座7通过螺栓固定在护舷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座7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固定环5,固定环5内壁靠近护舷壳体1上下两端的位置均拴接有连接绳4,连接绳4的一端与位于护舷壳体1上下两端的第一栓绳10相连,固定环5内壁靠近护舷壳体1中间的位置拴接有拉绳6,拉绳6的一端与位于护舷壳体1中间位置的第一栓绳10相连。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装置固定于码头处,因装置不受潮差的影响,可以将其置于潮差较大的码头处用于船体停靠,船体停靠时,其速度减缓后,然后靠近护舷,首先与轮胎3相接触,利用轮胎3进行部分卸力,使得后续力量不会对护舷壳体1造成较大的损伤,使得装置使用寿命更长,两侧的橡胶套8也起到防滑缓冲的效果,轮胎由第一栓绳10和第二栓绳11进行固定,不会跑位,方便船体的停靠,弹簧12受力会收缩再复原,具备恢复原本状态的能力,使得装置使用更为稳定。
实施例2
参照图3,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还包括橡胶减震垫13,橡胶减震垫13粘接在护舷壳体1的底部外壁上。
工作原理:使用时,装置底部设有橡胶减震垫13,使得装置底部缓冲性能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包括护舷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舷壳体(1)的外壁上涂有聚氨酯弹性材料层(2),所述护舷壳体(1)的两端靠近中间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护舷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拴接有多个横向放置的第一栓绳(10),所述第一栓绳的两端分别于两侧的固定机构相连,护舷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拴接有多个纵向放置的第二栓绳(11),所述第一栓绳(10)和第二栓绳(11)交接处均套接有轮胎(3),所述轮胎(3)位于护舷壳体(1)的外侧,且轮胎(3)均匀的分布在护舷壳体(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栓绳(10)的外壁上套接有多个弹簧(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舷壳体(1)一侧外壁靠近两端的位置均粘接有橡胶套(8),且橡胶套(8)的外壁上开有多个螺纹槽(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通过螺栓固定在护舷壳体(1)的一侧外壁上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座(7)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固定环(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5)内壁靠近护舷壳体(1)上下两端的位置均拴接有连接绳(4),连接绳(4)的一端与位于护舷壳体(1)上下两端的第一栓绳(10)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5)内壁靠近护舷壳体(1)中间的位置拴接有拉绳(6),拉绳(6)的一端与位于护舷壳体(1)中间位置的第一栓绳(10)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减震垫(13),所述橡胶减震垫(13)粘接在护舷壳体(1)的底部外壁上。
CN202021393545.0U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 Active CN212742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3545.0U CN212742427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3545.0U CN212742427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2427U true CN212742427U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36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3545.0U Active CN212742427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24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8368A (zh) * 2021-09-06 2021-11-12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港池新型靠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8368A (zh) * 2021-09-06 2021-11-12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港池新型靠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57674U (zh) 一种能够削弱桥墩振动加速度的桥梁防撞装置
CN212742427U (zh) 一种聚氨酯高分子护舷
CN106005308A (zh) 一种组合浮式护舷装置
JPS5989292A (ja) 浮遊構造物用防舷装置
CN211055340U (zh) 一种可调节防撞效果的充气橡胶护舷
CN214241174U (zh) 一种可均匀受力的船舶停靠用橡胶护舷
CN214190029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无人驾驶船舶
CN108298029B (zh) 一种uuv布放回收保护装置
WO2014042246A1 (ja) 救命艇
US3276414A (en) Marine fender
CN216615470U (zh) 一种桥梁防撞装置
CN113928494B (zh) 一种橡胶护舷
CN215829368U (zh) 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
CN108248792A (zh) 一种拖轮设备上的拖轮护舷结构
CN211592854U (zh) 一种双体船波浪升沉补偿装置
RU128597U1 (ru) Боковой щиток судна, используемый при вытаскивании судна на берег и швартовке, и судно, оснащенное таким боковым щитком
CN205113637U (zh) 一种浮筒式可拆装便携船体
CN212828951U (zh) 一种弹性滚装船岸衔接跳板
CN210238442U (zh) 一种船舶停靠辅助装置
CN210480612U (zh) 一种可调式起重机吊钩
US4446806A (en) Single point mooring and fender
CN110552317A (zh) 一种用于水上浮动板块之间的连接结构
CN211139611U (zh) 一种高强度的耐冲撞的充气橡胶护舷
CN113602440A (zh) 一种基于船舶安全的自适应压力防撞装置
CN206615366U (zh) 一种橡胶与硬木组合的船舶护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