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08786U - 一种水陆两栖三轮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陆两栖三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08786U
CN212708786U CN202021202583.3U CN202021202583U CN212708786U CN 212708786 U CN212708786 U CN 212708786U CN 202021202583 U CN202021202583 U CN 202021202583U CN 212708786 U CN212708786 U CN 212708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wheel
tricycle
adopts
transmiss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25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2025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08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08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08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面和陆地都可使用的交通工具。一种水陆两栖三轮车,包括车把/方向盘、车架、车厢和动力传动及控制机构,所述三轮车前轮的车圈设计为或设置有内置或外置的螺旋桨结构,与所述前轮连接设有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与三轮车动力传动及控制机构连接;所述车厢整体采用防水密闭车身,车厢尾部设计为船形防浪结构;安装车把/方向盘的前叉与车架左右90°旋转联接,通过调整前轮的方向,实现水中灵活转向。本实用新型水陆两栖三轮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经济便民,用途多样。

Description

一种水陆两栖三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面和陆地都可使用的交通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水陆两用三轮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娱乐成为周末假期生活常见的休闲活动。而在一些水上娱乐场所或野外景区,通常都设置有划水划船项目,增加游客旅游体验。加之越野运动和水上应急救援需求,以及用于水域水面日常养护,水陆两用交通工具得到大力发展。而民用三轮车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更容易推广普及。而且在多雨地区,作为民用水陆两用交通工具,必然能够在抗洪抗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用于避险抗洪和救灾。
现有的水面和陆地都可使用的三轮车,结构设计不合理,通用性不强,不利于推广。例如,申请号为200410060469.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三轮车,有船形密闭车身、转向控制机构,在车身尾部下方设有螺旋桨;申请号为201610431191.6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PVC管船筏电动三轮车。这两个现有技术文献都是局限于现有结构,将螺旋桨和现有三轮车组合,没有从更高的就按角度,对水陆两用三轮车结构进行根本变革,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不便,不利于推广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的水陆两栖三轮车,经济便民,用途多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陆两栖三轮车,包括车把/方向盘、车架、车厢和动力传动及控制机构,所述三轮车前轮的车圈设计为或设置有内置或外置的螺旋桨结构,与所述前轮连接设有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与三轮车动力传动及控制机构连接;所述车厢整体采用防水密闭车身,车厢尾部设计为船形防浪结构;安装车把/方向盘的前叉与车架左右90°旋转联接,通过前轮轮毂倾斜扇叶状辐条/螺旋桨的旋转,产生推力,通过调整方向手柄或方向盘,实现前轮摆动,进而实现水上转向。
所述的水陆两栖三轮车,前轮的动力驱动装置采用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直接安装在内置螺旋桨式前轮上,或通过链条、齿轮传动的方式与前轮传动联接;动力源采用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直接或者通过皮带轮与液压油泵联接,液压油泵通过高压油管连接前轮的液压马达,高压油管上安装有控制器,控制油路的接通、传动速率和传动方向。
所述的水陆两栖三轮车,发动机安装在尾部船形密封车身内,船形密封车身内安装变速箱,所述发动机输出轴通过离合器装置与液压油泵和变速箱联接,变速箱输出通过防水传动系统和三轮车后轮车桥驱动轴传动连接。
所述的水陆两栖三轮车,前轮动力驱动装置采用轮毂电机,前轮车圈内置和轮毂电机一体结构的轮辐式螺旋桨,动力源采用蓄电池,所述动力源通过控制器连接前轮轮毂电机;通过设置倒顺开关和电子油门,控制轮毂电机的转动方向和转速。
所述的水陆两栖三轮车,前轮动力驱动装置采用外置电机,采用直立或平置传动电机安装到车把前叉上,传动电机通过皮带、链条或传动轴、配合链轮、皮带轮或扇形齿轮传动给内置螺旋桨式前轮,动力源采用蓄电池,所述动力源通过控制器连接外置电机。
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水陆两栖三轮车,采用前轮和螺旋桨一体设计,用于水上行驶时,通过前轮驱动控制使螺旋桨旋转推水产生前行动力,实现三轮车水上行驶,拓展了三轮车用途,可常规使用,可用于抗洪抢险救灾,可以扩展为一款迷你游船。
2、本实用新型采用前轮车圈设置有内置或外置的螺旋桨结构设计,无外置螺旋桨,降低外置螺旋桨磕碰石头等,也避免在陆地行驶,拐弯或倒车碰撞它物。采用无方向舵设计,不磕碰,同时降低驾驶难度。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三轮车水陆两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陆两栖三轮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轮车水上驾驶模式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三轮车水上驾驶模式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陆两栖三轮车,包括车把/方向盘1、车架2、车厢3和动力传动及控制机构,所述三轮车前轮4的车圈设计为或设置有内置或外置的螺旋桨结构,与所述前轮连接设有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与三轮车动力传动及控制机构连接;所述车厢整体采用防水密闭车身,车厢尾部3-1设计为船形防浪结构;安装车把/方向盘的前叉5与车架左右90°旋转联接。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的水陆两栖三轮车,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轮的动力驱动装置采用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直接安装在内置螺旋桨式前轮上,或通过链条、齿轮传动的方式与前轮4传动联接;动力源采用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直接或者通过皮带轮与液压油泵联接,液压油泵通过高压油管连接前轮的液压马达,高压油管上安装有控制器,控制油路的接通、传动速率和传动方向。
实施例3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水陆两栖三轮车,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的,发动机安装在尾部船形密封车身内,船形密封车身内安装变速箱,所述发动机输出轴通过离合器装置与液压油泵和变速箱联接,变速箱输出通过防水传动系统和三轮车后轮6的车桥驱动轴传动连接。
实施例4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水陆两栖三轮车,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轮4的动力驱动装置采用轮毂电机,前轮车圈内置和轮毂电机一体结构的轮辐式螺旋桨,动力源采用蓄电池,所述动力源通过控制器连接前轮轮毂电机;通过设置倒顺开关和电子油门,控制轮毂电机的转动方向和转速。
实施例5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水陆两栖三轮车,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轮4的动力驱动装置采用外置电机,采用直立或平置传动电机安装到车把前叉5上,传动电机通过皮带、链条或传动轴、配合链轮、皮带轮或扇形齿轮传动给内置螺旋桨式前轮,动力源采用蓄电池,所述动力源通过控制器连接外置电机。
前述两实施例的水陆两栖三轮车,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可独立设置,也可以通过三轮车的发电机供电、也可以两者兼具,三轮车发电机给电瓶充电,电瓶给轮毂电机供电。发电装置通过充电控制器连接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水陆两栖三轮车,车体可加装电动水泵,便于排出车体内积水,水泵通过三轮车的发电机或电瓶供电。刹车系统可以用常规的刹车,也可以通过在密封船型车体内设置输出轴上加装刹车系统,实现制动。油门、电动刹把和刹车系统可以安装在转向手柄上,或设计成脚踏形式安装在车架底板上,也可以安装成可定速油门手柄。
前轮的动力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和三轮车动力联通的。前轮的内置螺旋桨式轮胎,可以通过轮毂电机,外置电机,液压马达,传动轴或链条传动获得动力。
因为后轮5需要泡在水里,如果用常规刹车,可能出现泡水后刹车失效。后轮在水上行驶时候,可以转动也可以断开档位或刹车不转动。
本实用新型水陆两栖三轮车,陆地行驶和普通三轮车无大区别,为适应水上行驶,车体做密封防水处理,车尾采用船形防浪结构。前轮的辐条是螺旋桨型,或加装螺旋桨。
如图2示意图所示,前轮采用轮毂电机/液压油泵内置螺旋桨轮辐(前轮的辐条是螺旋桨形状)或前轮轮毂单侧安装螺旋桨(在前轮车圈/轮毂一侧和车轮并排安装)的水上驾驶模式:驾驶员侧身驾驶,单手控制手柄/方向盘,进而控制前轮推水方向,实现水上方向的控制。入水后,前轮旋转成90度,然后前轮动力接通。前轮转动,螺旋桨状(倾斜扇叶)的辐条推水,产生推力,相当于是前轮在后推动三轮车前进。通过控制前轮的推水方向,实现转弯或倒车旋转前轮,调整方向盘或方向手柄,改变前轮的推水方向,实现转弯。如3所示,水上驾驶模式也可采用正常驾驶模式,单手控制手柄/方向盘,通过控制前轮推水方向,实现水上行驶方向的控制。前轮采用车圈内置的一体式螺旋桨,螺旋桨叶/辐条采用倾斜扇叶状设置于车圈内侧连接车圈与轮毂,前轮在水中旋转时,通过倾斜扇叶拨水产生推力。
也可以在前轮车圈两侧并排加装螺旋桨,和陆地驾驶模式一样,螺旋桨旋转向后推水,实现三轮车前进,通过旋转前轮,调整推水方向,实现转弯。
本实用新型采用和正常一样的三轮车结构(可采用电动动力或使用燃油发动机),车身防水密封设计采用船形结构,另外前轮加装螺旋桨并设计驱动动力装置,可单独设置或使用三轮车自身动力机控制系统,或者仅使用前轮驱动进行陆地和水上驾驶。在现有三轮车基础上加装前轮螺旋桨及设置驱动时,可实现前后轮同时驱动的地面行驶。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不应当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的情况下,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进行其他修改或者采用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进行置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水陆两栖三轮车,包括车把/方向盘、车架、车厢和动力传动及控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三轮车前轮的车圈设计为或设置有内置或外置并联的螺旋桨结构,与所述前轮连接设有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与三轮车动力传动及控制机构连接;所述车厢整体采用防水密闭车身,车厢尾部设计为船形防浪结构;安装车把/方向盘的前叉与车架左右90°旋转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三轮车,其特征是:前轮的动力驱动装置采用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直接安装在内置螺旋桨式前轮上,或通过链条、齿轮传动的方式与前轮传动联接;动力源采用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直接或者通过皮带轮与液压油泵联接,液压油泵通过高压油管连接前轮的液压马达,高压油管上安装有控制器,控制油路的接通、传动速率和传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三轮车,其特征是:前轮的动力驱动装置采用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直接安装在内置螺旋桨式前轮上,或通过链条、齿轮传动的方式与前轮传动联接;动力源采用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安装在尾部船形密封车身内,船形密封车身内安装变速箱,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离合器装置与液压油泵和变速箱联接,变速箱输出通过防水传动系统和三轮车后轮车桥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液压油泵通过高压油管连接前轮的液压马达,高压油管上安装有控制器,控制油路的接通、传动速率和传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三轮车,其特征是:前轮动力驱动装置采用轮毂电机,前轮车圈内置和轮毂电机一体结构的轮辐式螺旋桨,动力源采用蓄电池,所述动力源通过控制器连接前轮轮毂电机;通过设置倒顺开关和电子油门,控制轮毂电机的转动方向和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三轮车,其特征是:前轮动力驱动装置采用外置电机,采用直立或平置传动电机安装到车把前叉上,传动电机通过皮带、链条或传动轴、配合链轮、皮带轮或扇形齿轮传动给内置螺旋桨式前轮,动力源采用蓄电池,所述动力源通过控制器连接外置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陆两栖三轮车,其特征是:前轮采用车圈内置的一体式螺旋桨,螺旋桨叶/辐条采用倾斜扇叶状设置于车圈内侧连接车圈与轮毂,前轮在水中旋转时,通过倾斜扇叶拨水产生推力。
CN202021202583.3U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水陆两栖三轮车 Active CN212708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2583.3U CN212708786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水陆两栖三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2583.3U CN212708786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水陆两栖三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08786U true CN212708786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62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2583.3U Active CN212708786U (zh) 2020-06-28 2020-06-28 一种水陆两栖三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087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3035B (zh) 一种液压驱动水陆两栖船
CN106166928A (zh) 电动载人水陆空直升飞航车
KR101077726B1 (ko) 전기추진 선박
CN109018286A (zh) 一种全地形车集成电力导管桨推进系统
CN102501958A (zh) 电动360°全回转舷内外(双机)对转桨推进装置
CN212708786U (zh) 一种水陆两栖三轮车
CN103009947B (zh) 水陆两栖车船
JP2009067122A (ja) 水陸両用車
CN210882565U (zh) 一种活动式轮桨
CN215970984U (zh) 一种水陆两用电力推进游艇
CN213082836U (zh) 一种船型底水陆两用车
CN201872557U (zh) 水陆两用倒三轮电动车
KR20160104281A (ko) 수상운행이 가능한 날개 내장형 타이어 휠
CN212667049U (zh) 水陆两栖车动力传动装置
CN2284706Y (zh) 水陆两用车船
JP2009056968A (ja) 水陸両用車
CN212242862U (zh) 新型水陆两栖车
CN201299972Y (zh) 遥控玩具车
KR101650771B1 (ko) 선박의 수륙양용을 위한 선체 부착형 육상구동장치
CN101811552A (zh) 四轮电动脚踏两用车
CN2286119Y (zh) 水陆两用船
US20060186840A1 (en) Amphibious off-road vehicle
CN109878280B (zh) 一种两栖电动汽车车轮位置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639040Y (zh) 水陆两栖轻便摩托车
CN210526819U (zh) 以汽车为动力源的船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