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3743U - 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83743U
CN212683743U CN202020873070.9U CN202020873070U CN212683743U CN 212683743 U CN212683743 U CN 212683743U CN 202020873070 U CN202020873070 U CN 202020873070U CN 212683743 U CN212683743 U CN 212683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r sleeve
gear
tensioning
fixed
connec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730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军
张景亮
苏晓峰
潘茂树
孙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a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a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a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ang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730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83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83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83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包括工装板,工装板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内胀组件、第二齿轮内胀组件和第三齿轮内胀组件。本实用新型控制三个气缸的气压,从而控制三个张紧锥套同时张紧齿轮内孔,最后达到同时抓取汽车变速箱上所有齿轮的目的,从而大大简化了工人的操作过程,提高了工人的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使用工装板定位,通过气缸带动张紧锥套,内胀齿轮内壁,提高了齿轮装配的精度,同时避免了齿轮在装配过程中出现损伤,大大提高了齿轮的装配精度、减少了齿轮的损伤;同时,设计有限位块和挡块,由手动沿直线导轨方向移动直柄把手,达到可以切换第三齿轮内胀组件的位置目的,最终达到适应不同汽车变速箱产品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装配领域中,实现汽车各部件支架的组装和拼接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在装配过程中,由于汽车配件存在一定的重量和尺寸,采取人工对汽车配件进行装配存在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在汽车差速器齿轮装配时,要求所齿轮渐开线相互重合,由于齿轮渐开线时虚拟的线,装配时一般靠手感和目测,不进费时费力,而且精度也不高,难以达到装配要求。同时人工是单个齿轮装配,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效率非常地下,且容易出线失误,造成齿轮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时控制三个气缸的气压,从而控制三个张紧锥套同时张紧齿轮内孔,最后达到可以同时抓取汽车变速箱上所有齿轮的目的,从而大大简化了工人的操作过程,提高了工人的效率;
同时,本实用新型使用工装板定位,通过气缸带动张紧锥套,内胀齿轮内壁,提高了齿轮装配的精度,同时避免了齿轮在装配过程中出现损伤,大大提高了齿轮的装配精度、减少了齿轮的损伤;
同时,本实用新型设计有限位块和挡块,由手动沿直线导轨方向移动直柄把手,达到可以切换第三齿轮内胀组件的位置目的,最终达到适应不同汽车变速箱产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包括工装板和设置在工装板侧端的把手,所述工装板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内胀组件、第二齿轮内胀组件和第三齿轮内胀组件,工装板上开有两个精加工过孔和一个贯穿的槽口。
所述第一齿轮内胀组件包括固定在工装板上端的第一连接座和固定在工装板底端的第一锥套连接座,第一连接座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气缸,第一锥套连接座的底端固定有第一张紧锥套,第一气缸上的第一气缸连接杆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浮动接头与第一内胀轴,第一浮动接头设置在第一连接座内,第一内胀轴设置在第一张紧锥套的下方。
所述第二齿轮内胀组件包括固定在工装板上端的第二连接座和固定在工装板底端的第二张紧锥套,第二连接座的上端固定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上的第二气缸连接杆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浮动接头与第二内胀轴,第二浮动接头设置在第二连接座内,第二内胀轴设置在第二张紧锥套的下方。
所述第三齿轮内胀组件包括设置在工装板上端的第三连接座,第三连接座的上端固定有第三气缸,第三连接座的的底端固定有滑套,滑套的底端固定有衬套安装座,衬套安装座的内壁设置有无油衬套,衬套安装座的侧端螺纹安装有滑板。
所述工装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锥套安装座,第二锥套安装座的上端和衬套安装座螺纹连接,第二锥套安装座底端螺栓连接有第三张紧锥套,第三气缸上的第三气缸连接杆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三浮动接头和第三内胀轴,第三浮动接头设置在第三连接座内,第三内胀轴设置在第三张紧锥套的下方。
所述滑板的侧方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固定在工装板的上端,限位块的上端开有多个限位孔,限位块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在滑板侧端的挡块,挡块上端设置有活动贯穿的柱塞,柱塞和限位孔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胀轴与第一张紧锥套锥面接触,第一气缸连接杆和其中一个精加工过孔同心设置,第一气缸连接杆贯穿第一锥套连接座和第一张紧锥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胀轴与第二张紧锥套锥面接触,第二气缸连接杆和另一个精加工过孔同心设置,第二气缸连接杆贯穿第二张紧锥套。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设置在槽口的上方,滑板的侧端通过把手连接座固定有直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内胀轴与第三张紧锥套的锥面接触,第三气缸连接杆贯穿第三张紧锥套,第三张紧锥套和第二锥套安装座均设置在槽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工装板上的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直线滑块,直线滑块和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时控制三个气缸的气压,从而控制三个张紧锥套同时张紧齿轮内孔,最后达到可以同时抓取汽车变速箱上所有齿轮的目的,从而大大简化了工人的操作过程,提高了工人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使用工装板定位,通过气缸带动张紧锥套,内胀齿轮内壁,提高了齿轮装配的精度,同时避免了齿轮在装配过程中出现损伤,大大提高了齿轮的装配精度、减少了齿轮的损伤;
3、本实用新型设计有限位块和挡块,由手动沿直线导轨方向移动直柄把手,达到可以切换第三齿轮内胀组件的位置目的,最终达到适应不同汽车变速箱产品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如图1和2所示,包括工装板4和设置在工装板4侧端的把手26,工装板4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内胀组件、第二齿轮内胀组件和第三齿轮内胀组件,工装板4上开有两个精加工过孔和一个贯穿的槽口34。
第一齿轮内胀组件包括固定在工装板4上端的第一连接座2和固定在工装板4底端的第一锥套连接座5,第一连接座2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气缸1,第一锥套连接座5的底端固定有第一张紧锥套6。第一气缸1上的第一气缸连接杆30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浮动接头3与第一内胀轴7,第一浮动接头3设置在第一连接座2内,第一内胀轴7设置在第一张紧锥套6的下方,第一内胀轴7与第一张紧锥套6锥面接触,第一气缸连接杆30和其中一个精加工过孔同心设置,第一气缸连接杆30贯穿第一锥套连接座5和第一张紧锥套6,通过驱动第一气缸1,第一气缸连接杆30在第一锥套连接座5内自由滑动。
如图1和2所示,第二齿轮内胀组件包括固定在工装板4上端的第二连接座32和固定在工装板4底端的第二张紧锥套9,第二连接座32的上端固定有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11上的第二气缸连接杆31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浮动接头10与第二内胀轴8,第二浮动接头10设置在第二连接座32内,第二内胀轴8设置在第二张紧锥套9的下方,第二内胀轴8与第二张紧锥套9锥面接触,第二气缸连接杆31和另一个精加工过孔同心设置,第二气缸连接杆31贯穿第二张紧锥套9,通过驱动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连接杆31在第二张紧锥套9内自由滑动。
如图3和4所示,第三齿轮内胀组件包括设置在工装板4上端的第三连接座20,第三连接座20的上端固定有第三气缸23,第三连接座20的的底端固定有滑套19,滑套19的底端固定有衬套安装座29,衬套安装座29的内壁设置有无油衬套18,衬套安装座29的侧端螺纹安装有滑板21,滑板21设置在槽口34的上方,滑板21的侧端通过把手连接座28固定有直把手27。
工装板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锥套安装座17,第二锥套安装座17的上端和衬套安装座29螺纹连接,第二锥套安装座17底端螺栓连接有第三张紧锥套15,第三气缸23上的第三气缸连接杆33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三浮动接头24和第三内胀轴16,第三浮动接头24设置在第三连接座20内,第三内胀轴16设置在第三张紧锥套15的下方,第三内胀轴16与第三张紧锥套15的锥面接触,第三气缸连接杆33贯穿第三张紧锥套15。通过驱动第三气缸23,第三气缸连接杆33在第三张紧锥套15内自由滑动,第三张紧锥套15和第二锥套安装座17均设置在槽口34内。
如图2和4所示,滑板2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工装板4上的直线导轨25,直线导轨25上滑动设置有直线滑块251,直线滑块251和滑板21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推动直把手27,滑板21可以在直线导轨25上滑动。
如图2所示,滑板21的侧方设置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固定在工装板4的上端,限位块12的上端开有多个限位孔121,限位块12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在滑板21侧端的挡块13,挡块13上端设置有活动贯穿的柱塞14,柱塞14和限位孔121相配合,通过调节不同的限位孔121和柱塞14配合,可以调节滑板21的水平位置。
使用时,三套齿轮内胀组件固定在工装板4的指定位置,三个位置相互与汽车齿轮变速箱箱位置相对应,同时第三齿轮内胀组件位置可调。工人通过同时控制三个气缸的运动从而带动三个浮动接头和三个气缸连接杆,将三个内胀轴向上拉动,同时挤压三个张紧锥套,使得锥套外径增大,张紧齿轮内壁,最后达到同时张紧汽车变速箱中的三个齿轮的目的。
第一气缸1通过第一浮动接头3、第一气缸连接杆30带动第一内胀轴7,使得第一内胀轴7与第一张紧锥套6接触锥面相互挤压,从而扩大第一张紧锥套外径,最后达到快速张紧齿轮内孔的目的;第二气缸11通过第二浮动接头10和第二气缸连接杆31带动第二内胀轴8,使得第二内胀轴8与第二张紧锥套9接触锥面相互挤压,从而扩大第二张紧锥套9外径,最后达到快速张紧齿轮内孔的目的;第三气缸21通过第三浮动接头24和第三气缸连接杆33带动第三内胀轴16,使得第三内胀轴16与第三张紧锥套15接触锥面相互挤压,从而扩大第三张紧锥套15外径,最后达到快速张紧齿轮内孔的目的。同时控制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11和第三气缸23的气压,从而使得第一张紧锥套6、第二张紧锥套9和第三张紧锥套15同时张紧齿轮内孔,最后达到可以同时抓取汽车变速箱上的所有齿轮的目的。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包括工装板(4)和设置在工装板(4)侧端的把手(26),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板(4)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内胀组件、第二齿轮内胀组件和第三齿轮内胀组件,工装板(4)上开有两个精加工过孔和一个贯穿的槽口(34);
所述第一齿轮内胀组件包括固定在工装板(4)上端的第一连接座(2)和固定在工装板(4)底端的第一锥套连接座(5),第一连接座(2)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气缸(1),第一锥套连接座(5)的底端固定有第一张紧锥套(6),第一气缸(1)上的第一气缸连接杆(30)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浮动接头(3)与第一内胀轴(7),第一浮动接头(3)设置在第一连接座(2)内,第一内胀轴(7)设置在第一张紧锥套(6)的下方;
所述第二齿轮内胀组件包括固定在工装板(4)上端的第二连接座(32)和固定在工装板(4)底端的第二张紧锥套(9),第二连接座(32)的上端固定有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11)上的第二气缸连接杆(31)侧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浮动接头(10)与第二内胀轴(8),第二浮动接头(10)设置在第二连接座(32)内,第二内胀轴(8)设置在第二张紧锥套(9)的下方;
所述第三齿轮内胀组件包括设置在工装板(4)上端的第三连接座(20),第三连接座(20)的上端固定有第三气缸(23),第三连接座(20)的底端固定有滑套(19),滑套(19)的底端固定有衬套安装座(29),衬套安装座(29)的内壁设置有无油衬套(18),衬套安装座(29)的侧端螺纹安装有滑板(21);
所述工装板(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锥套安装座(17),第二锥套安装座(17)的上端和衬套安装座(29)螺纹连接,第二锥套安装座(17)底端螺栓连接有第三张紧锥套(15),第三气缸(23)上的第三气缸连接杆(33)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三浮动接头(24)和第三内胀轴(16),第三浮动接头(24)设置在第三连接座(20)内,第三内胀轴(16)设置在第三张紧锥套(15)的下方;
所述滑板(21)的侧方设置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固定在工装板(4)的上端,限位块(12)的上端开有多个限位孔(121),限位块(12)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在滑板(21)侧端的挡块(13),挡块(13)上端设置有活动贯穿的柱塞(14),柱塞(14)和限位孔(121)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胀轴(7)与第一张紧锥套(6)锥面接触,第一气缸连接杆(30)和其中一个精加工过孔同心设置,第一气缸连接杆(30)贯穿第一锥套连接座(5)和第一张紧锥套(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胀轴(8)与第二张紧锥套(9)锥面接触,第二气缸连接杆(31)和另一个精加工过孔同心设置,第二气缸连接杆(31)贯穿第二张紧锥套(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21)设置在槽口(34)的上方,滑板(21)的侧端通过把手连接座(28)固定有直把手(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胀轴(16)与第三张紧锥套(15)的锥面接触,第三气缸连接杆(33)贯穿第三张紧锥套(15),第三张紧锥套(15)和第二锥套安装座(17)均设置在槽口(34)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2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工装板(4)上的直线导轨(25),直线导轨(25)上滑动设置有直线滑块(251),直线滑块(251)和滑板(21)的底端固定连接。
CN202020873070.9U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 Active CN212683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3070.9U CN212683743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3070.9U CN212683743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83743U true CN212683743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87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73070.9U Active CN212683743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83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31953U (zh) 一种内撑式定位夹紧机构
CN110900071A (zh) 一种内撑式定位夹紧机构
CN112077801A (zh) 一种可切换的夹持装置
CN111604842A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
CN211219382U (zh) 一种剪叉臂定位及焊接工装
CN212683743U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装配夹具
CN111571569A (zh) 一种六自由度自适应调姿固持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08838658B (zh) 汽车尾门撑杆球头卡簧压装方法
CN212553729U (zh) 一种可切换的夹持装置
CN112008624A (zh) 一种钣金件机械加工定位装置
WO2021047142A1 (zh) 一种复合激光切管机
CN110961814A (zh) 一种剪叉臂柔性焊接工作站
CN115625532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铝制配件加工用组合加工设备
US20050084345A1 (en) Dual motor tapping machine
CN114227574A (zh) 一种紧固件生产加工用定位工装
CN211639110U (zh) 一种内置式油路汽车底盘加工液压治具
CN114453614A (zh) 一种能够调整位置及角度的小型钻孔机
CN112548139A (zh) 一种管道连接件加工系统
CN220807396U (zh) 一种多功能机械手
CN220754546U (zh) 一种丝杠可更换的滑台
CN220994216U (zh) 自动定位夹具及加工设备
CN220241376U (zh) 拧紧系统
CN219787546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主轴的装夹头
CN212350486U (zh) 一种液压油缸活塞杆钻孔工装结构
CN116900768B (zh) 一种模块式柔性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