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2096U - 一种料带矫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料带矫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82096U
CN212682096U CN202022203573.8U CN202022203573U CN212682096U CN 212682096 U CN212682096 U CN 212682096U CN 202022203573 U CN202022203573 U CN 202022203573U CN 212682096 U CN212682096 U CN 212682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movable
fixed
movable rolle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035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文明
魏义祥
冉龙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Instant Zhiy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uanyu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uanyu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uanyu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035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82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82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82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料带矫直装置,包括安装支架、矫直机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矫直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活动辊排和固定辊排;活动辊排包括至少两个活动辊组,活动辊组可移动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且移动方向垂直于两活动辊组的排列方向;固定辊排包括有至少一个固定辊组,固定辊组安装于安装支架,与两活动辊组中间相对位置处设置有一固定辊组;根据待矫直料带的弯曲度,通过第一驱动装置调节活动辊组相对于固定辊组的距离,料带位于活动辊排和固定辊排之间;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活动辊组、固定辊组转动,以输送料带,实现料带的矫直。本申请从弯曲程度和夹持位置提高镂空结构的金属料带的矫直精度,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料带矫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料带矫直装置。
背景技术
连续模工艺中的金属料带在电镀、热处理加工后,会自然弯曲,另外为方便搬运进一步批量处理,也会收卷成圆盘状,因此在进一步加工处理之前,会变形弯曲。
金属镂空料带为一种异形金属料带中,应用于各类光学精密仪器中,比如,手机P30、M30、D40,对金属镂空料带的平整度要求极高,因此在进一步加工或者加工过程中,需要保证金属镂空料带的平整度。
传统矫直机用于对金属料带进行矫直,比如,不锈钢料带矫直,直接用矫直机中的矫直辊进行挤压,使其改变平整弯曲度,进而达到矫直目的,不可根据料带结构变化而调整,然而金属镂空料带由于其镂空结构,导致受力过度时断裂,而传统矫直机几乎都是对单一形状的料带进行矫直,因此由于其挤压稳定,对镂空结构处会产生过度受力,金属镂空料带的矫直效果、适应性较差,无法正常使用。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料带矫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镂空结构的金属料带矫直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料带矫直装置,包括:
安装支架;
矫直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活动辊排和固定辊排;所述活动辊排包括有至少两个活动辊组,所述活动辊组可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且移动方向垂直于两所述活动辊组的排列方向;所述固定辊排包括有至少一个固定辊组,所述固定辊组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与两所述活动辊组中间相对位置处设置有一所述固定辊组;
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活动辊组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移动;
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至少一组所述固定辊组以及与其相邻的其中一个所述活动辊组自转;
根据待矫直料带的弯曲度,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调节活动辊组相对于所述固定辊组的距离,所述料带位于活动辊排和固定辊排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活动辊组、固定辊组转动,以输送所述料带,实现所述料带的矫直。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辊组包括第一固定辊轴、第一辊轮以及若干第一压片,
所述第一固定辊轴穿设所述安装支架,且可沿穿设处转动。
所述第一辊轮套设所述第一固定辊轴,且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辊轮沿所述第一固定辊轴的轴向可调节间距。
所述固定辊组包括若干第一压片,所述第一压片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辊轴上,且位于各所述第一辊轮的两侧;通过所述第一压片夹紧所述第一辊轮,对所述第一辊轮沿所述第一固定辊轴的轴向移动和轴向转动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辊组包括第二活动辊轴、第二辊轮以及若干第二压片,
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活动辊轴穿设于所述滑槽中,且沿所述滑槽可移动;
所述第二辊轮套设所述第二活动辊轴,且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辊轮沿所述第二活动辊轴的轴向可调节间距;
所述第二压片套设所述第二活动辊轴,且位于各所述第二辊轮的两侧;其中,当所述第二辊轮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时,通过所述第二压片夹紧所述第二辊轮,对所述第二辊轮在所述第二活动辊轴的轴向移动和转动进行限位;当所述第二辊轮随料带的移动而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压片对所述第二辊轮在所述第二活动辊轴的轴向移动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滑动组件以及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辊轴、所述滑动组件以及所述调节组件;
所述滑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活动辊轴移动,所述调节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对所述第二活动辊轴的移动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固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滑块上安装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滑块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滑轨移动;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相互垂直的螺孔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对准所述滑槽,并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辊轴,以便所述第一连接件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活动辊轴沿所述滑槽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杆座、螺杆以及螺栓,所述螺杆座固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螺杆座上设有定位孔,对准所述螺孔;所述螺杆穿设所述定位孔、所述螺栓以及所述螺孔,通过旋转所述螺杆使所述螺杆相对所述定位孔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移动;通过所述螺栓相对所述螺杆旋转,以对所述螺杆进行移动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同步驱动所述固定辊组和所述活动辊组自转。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至少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以及传动带;
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所述固定辊组,所述第二传动轮连接所述活动辊组;通过所述传动带将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联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上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限位套接所述第一固定辊轴,以便所述第一固定辊轴连接动力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采用人工手动或电机自动。
进一步地,所述矫直机构还包括备用辊组,所述备用辊组包括第三辊轴、第三辊轮以及若干第三压片,
所述第三辊轴穿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
所述第三辊轮套设所述第三辊轴,且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辊轮沿所述第三辊轴的轴向可调节间距;
所述第三压片套设所述第三辊轴,且位于各所述第三辊轮的两侧;通过所述第三压片对所述第三辊轮沿所述第三辊轴的轴向移动进行限位。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料带矫直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由于矫直机构至少包括一个固定辊组合两个活动辊组,可以根据料带的弯曲程度进行调节,以此提高矫直精度。
2、由于采用了第一驱动装置,可以驱动活动辊组相对于安装支架移动,以便根据料带的弯曲度,调节活动辊组与固定辊组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料带在矫直过程中,受力不平衡。
3、由于采用了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相邻的一组活动辊组合固定辊组转动,以便输送料带,以实现料带的矫直。
4、由于采用了可移动间距的第一辊轮、第二辊轮、第三辊轮,实现夹紧料带且避开镂空区域,避免镂空区域挤压变形,从而提高矫直精度,并且可以对不同镂空结构进行矫直,且根据不同的结构尺寸进行调整,通用性高,调整方便快捷,扩大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使用范围。
5、由于动力装置包括人工手动和电机自动,从而实现操作的多样化,并根据矫直需求,选择人工矫直还是电机矫直。进而,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比如,冲压前矫直,通过马达自动批量矫直,冲压过程中,通过人工手动局部矫直,扩大了矫直装置的适应性。
6、本申请实施例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操作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料带矫直装置正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料带矫直装置后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固定辊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活动辊组结构正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活动辊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驱动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驱动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传动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传动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的料带矫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的备用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安装支架1000,安装部1100,基座1200,支撑架1300,支撑部1310,压紧部1320,
矫直机构2000,固定辊组2100,第一固定辊轴2110,第一辊轮2120,第一压片2130,第一通孔1120,活动辊组2200,第二活动辊轴2210,第二辊轮 2220,滑槽1110,第二压片2230,备用辊组2300,第三辊轴2310,第三辊轮 2320,第三压片2330,
第一驱动装置3000,第一连接件3100,螺孔3310,安装孔3120,滑轨3210,滑块3220,螺杆座3310,螺杆3320,螺栓3330,
第二驱动装置4000,第一传动轮4410,第二传动轮4420,传动带4430,第三传动组件4440,第三连接件4441,第三连接轴4442,第三传动轮4443,
进料装置5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针对本实施例中金属料带的矫直技术,为连续模工艺的一种衍生工艺,适用于精密电子设备中的零配件制作,例如,端子、机箱、弹片、爪子等产品应用。本实施例为一种镂空结构的金属料带设计了一款料带矫直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料带矫直装置,参考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料带矫直装置正视图和后视图,本实施例中的料带矫直装置应用于镂空结构的金属料带矫直。本实施例中的料带矫直装置至少包括安装支架1000、矫直机构2000、第一驱动装置3000以及第二驱动装置4000。
矫直机构2000包括相对设置的活动辊排和固定辊排;活动辊排包括有至少两个活动辊组2200,活动辊组2200可移动安装在安装支架1000上,且移动方向垂直于两活动辊组2200的排列方向;固定辊排包括有至少一个固定辊组 2100,固定辊组2100固定于安装支架1000,与两活动辊组2200中间相对位置处设置有一固定辊组2100。
料带矫直装置根据待矫直料带的弯曲度,通过第一驱动装置3000调节活动辊组2200相对于固定辊组2100的距离,料带位于活动辊排和固定辊排之间;通过第二驱动装置4000带动活动辊组2200、固定辊组2100转动,以输送料带,实现料带的矫直。本实施例中的料带矫直装置通过调节活动辊轮与固定辊轮之间的距离,配合料带的弯曲度,以此提高料带矫直的精确度。并且为提高对料带的弯曲部进行矫直的精确度,将料带按弯曲部的反向设置于活动辊组2200 和固定辊组2100之间,进而根据料带的弯曲度调节活动辊组2200,以此实现调节金属料带所受压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料带采用有镂空结构的金属料带,并应用于制作电子产品中的微型配件。优选地,针对微型配件,料带矫直装置包括一个固定辊组2100 和两个活动辊组2200。
参考图3所示,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安装支架1000进一步包括垂直设置的安装部1100和基座1200,安装部1100设于基座1200上,安装部1100 用于安装矫直机构2000、第一驱动装置3000和第二驱动装置4000。在一种实施例中,安装部1100包括安装矫直机构2000的安装面、安装第一驱动装置 3000、第二驱动装置4000的调节面。当然,安装部1100可以将矫直机构2000、第一驱动装置3000、第二驱动装置4000设于同一面。根据装配环境实施即可。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支架1000上设有至少两个滑槽1110和一个第一通孔1120,两滑槽1110平行设置在安装部1100上,通过滑槽1110安装活动辊组2200,通过第一通孔1120安装固定辊组2100。本实施例中的滑槽1110 采用U型槽,当然,安装部1100上不仅仅只有滑槽1110和第一通孔1120,只要安装支架1000上需要安装各类部件,都可以通过在安装支架1000上设置孔状结构进行安装。
参考图4所示,固定辊组2100包括第一固定辊轴2110,第一固定辊轴2110 穿设于安装支架1000上,且可沿穿设处转动。进一步地,为适配安装第一固定辊轴2110,安装支架1000上设有用于穿设第一固定辊轴2110的第一通孔 1120,第一固定辊轴2110穿设到第一通孔1120后,可沿第一通孔1120轴向旋转,进而当第一驱动装置3000连接第二固定辊轴时,第二驱动装置4000带动第一固定辊轴2110在第一通孔1120内旋转。
固定辊组2100包括第一辊轮2120,第一辊轮2120套设第一固定辊轴2110,且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辊轮2120沿第一固定辊轴2110的轴向可调节间距。进一步地,固定辊组2100包括至少两个可调节间距的第一辊轮2120,第一辊轮2120 套设于第一固定辊轴2110上,且沿第一固定辊轴2110可轴向调节。通过调节第一辊轮2120之间的间距,实现第一辊轮2120根据料带的镂空结构适配贴合于料带。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辊排包括一个固定辊组2100,固定辊组2100中包括两个第一辊轮2120,根据镂空结构调节第一辊轮2120之间的间距,且第一辊轮2120随第一固定辊轴2110转动,以适配料带的移动。
固定辊组2100包括若干第一压片2130,第一压片2130套设于第一固定辊轴2110上,且位于各第一辊轮2120的两侧;通过第一压片2130夹紧第一辊轮2120,对第一辊轮2120沿第一辊轴的轴向移动和轴向转动进行限位,从而满足第一辊轮2120之间的调节固定。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固定辊轴2110需带动第一辊轮2120轴向旋转,因此,第一辊轮2120需要固定在第一固定辊轴2110上,即,不可移动,也不可旋转。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压片2130将第一辊轮2120夹紧固定在第一固定辊轴2110上,并止挡第一辊轮2120轴向移动和轴向旋转,进而第一固定辊轴 2110旋转时,直接带动第一辊轮2120旋转,以此驱动料带传输。
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支架1000上还设有支撑架1300,支撑架1300限位套接第一固定辊轴2110,以便第一固定辊轴2110连接动力装置。其中,由于第二活动转轴需要沿滑槽1110移动,因此无法稳定的连接动力装置,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辊轴2110限位在第一通孔1120中,装配时,优选将第一固定辊轴2110连接动力装置,而支撑架1300用于加固第一固定辊轴2110装配的稳定性,且第一固定辊轴2110需要接收动力源。进一步地,支撑架1300包括支撑部1310和压紧部1320,支撑部1310和压紧部1320之间分别设有半圆形凹槽,压紧部1320固定到支撑部1310上时,两个半圆形凹槽形成套设第一固定辊轴2110的限位孔,从而实现支撑架1300限位连接第一固定辊轴2110。
参考图5、6所示,活动辊组2200包括第二活动辊轴2210,安装支架1000 上设有滑槽1110;第二活动辊轴2210穿设于滑槽1110中,且第二活动辊轴 2210可沿滑槽1110可移动。本实施例中的活动辊排包括两个活动辊组2200。
活动辊组2200包括第二辊轮2220,第二辊轮2220套设第二活动辊轴2210,且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辊轮2220沿第二活动辊轴2210的轴向可调节间距。进一步地,活动辊组2200至少两个可调节间距的第二辊轮2220;第二辊轮2220 套设于第二活动辊轴2210上,且沿第二活动辊轴2210可轴向调节。进一步地,每个活动辊组2200中包括两个第二辊轮2220。对应的安装支架1000上包括两个滑槽1110,分别安装活动辊组2200。
活动辊组2200包括若干第二压片2230,第二压片2230套设于第二活动辊轴2210上,且位于各第二辊轮2220的两侧;并且,
当第二辊轮2220在第二驱动装置4000的驱动下旋转时,通过第二压片 2230夹紧第二辊轮2220,对第二辊轮2220在第二活动辊轴2210的轴向移动和转动进行限位。进一步地,由于第二活动辊轴2210需要带动第二辊轮2220 轴向旋转,因此,第二辊轮2220需要固定在第二活动辊轴2210上,即,该第二辊轮2220在第二活动辊轴2210上既不能移动,也不能旋转。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压片2230将第二辊轮2220夹紧固定在第二活动辊轴2210上,并止挡第二辊轮2220轴向移动和轴向旋转,进而第二活动辊轴2210旋转时,直接带动第二辊轮2220旋转,以此驱动料带传输。此时,第二辊轮2220的转动方向与第一辊轮2120的转动方向相反,使料带的两侧在收到相同方向的传动力后,进行传输,以便料带通过第一辊轮2120与第二辊轮2220之间夹紧后,实现初步矫正。
当第二辊轮2220随料带的移动而转动时,通过第二压片2230对第二辊轮 2220在第二活动辊轴2210的轴向移动进行限位。进一步地,由于第二活动辊轴2210需要随料带的移动而转动,因此,第二活动辊轴2210需要固定在安装支架1000上,且第二辊轮2220需要在第二辊轴上可轴向旋转,即第二活动辊轴2210只能沿滑槽1110移动而不可以旋转,第二辊轮2220可以沿第二活动辊轴2210轴向旋转,但不可以轴向移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压片2230将第二辊轮2220限位在第二活动辊轴2210上,并止挡第二辊轮2220轴向移动,进而当料带在第一辊轮2120与另一组第二辊轮2220之间移动时,带动当前第二活动辊轴2210上的第二辊轮2220旋转,以此对料带矫正方向实现导向,以便传送的料带通过第一辊轮2120与当前第二辊轮2220之间夹紧以进一步矫正,以确保料带矫正后的平整度。
参考图7~9所示,第一驱动装置3000用于驱动活动辊组2200相对于安装支架1000移动。第一驱动装置3000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件3100、滑动组件以及调节组件,第一连接件3100分别连接第二活动辊轴2210、滑动组件以及调节组件。滑动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3100带动第二活动辊轴2210移动,调节组件通过第一连接件3100对第二活动辊轴2210的移动限位。
第一驱动装置3000包括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滑轨3210和滑块3220,滑轨3210固设于安装支架1000上,滑块3220上安装第一连接件3100,滑块 3220带动第一连接件3100沿滑轨3210移动。为方便操作人员调解操作,滑轨 3210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滑槽1110的侧边,滑轨3210上设有凹部,滑块3220上设有凸部,滑块3220通过凸部沿滑轨3210上的凹部滑动,实现滑块3220沿滑轨3210移动。
第一连接件3100上设有相互垂直的螺孔3310和安装孔3120;安装孔3120 对准滑槽1110,并连接第二活动辊轴2210,以便第一连接件3100移动时,带动第二活动辊轴2210沿滑槽1110移动。第一驱动装置3000还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进一步包括螺杆3320座3310、螺杆3320以及螺栓3330。螺杆3320 座3310固设于安装支架上,且相邻于滑轨3210一端;螺杆3320座3310上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对准螺孔3310;螺杆3320依次穿设定位孔、螺栓3330以及螺孔3310,通过旋转螺杆3320使螺杆3320相对定位孔移动,以带动第一连接件3100、滑块3220沿滑轨3210移动;通过螺栓3330相对螺杆3320旋转,以对螺杆3320进行移动限位。
进而实现通过旋转螺杆3320使螺杆3320相对定位孔移动时,带动第一连接、滑块3220沿滑轨3210移动,实现带动第二辊轴沿滑槽1110移动;通过螺栓3330相对螺杆3320旋转,实现对螺杆3320进行移动限位。
参考图10、11所示,第二驱动装置4000用于驱动至少一组固定辊组2100 以及与其相邻的其中一个活动辊组2200自转。第二驱动装置4000进一步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同步驱动固定辊组2100和活动辊组2200自转。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装置采用人工手动或电机自动,从而实现手动矫直和自动矫直两种矫直操作,当批量矫直时,可以通过电机自动矫直操作,当少量矫直时,可以通过手动矫直操作。
本实施例中的传动装置至少包括第一传动轮4410、第二传动轮4420以及传动带4430。第一传动轮4410连接固定辊组2100,第二传动轮4420连接活动辊组2200;通过传动带4430将第一传动轮4410和第二传动轮4420联动,以带动固定辊组2100和活动辊组2200沿相反方向同步自转,进而使料带的两侧收到相同方向的传动力。
本实施例中的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三传动组件4440,第三传动组件4440包括第三连接件4441和第三传动轮4443,第三连接件4441固设于安装支架1000 上,用于安装第三传动轮4443。进一步地,第三连接件4441上设有第三连接轴4442,第三传动轮4443套设于第三连接轴4442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三传动轮4443连接传动带4430,以便第一传动轮4410和第二传动轮4420沿相反方向旋转。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动轮4410、第二传动轮4420以及第三传动轮4443均采用工字型圆筒结构,以便安装传动带4430。
参考图12~13所示,料带矫直装置还包括备用辊组2300,备用辊组2300 包括第三辊轴2310,第三辊轴2310设于安装支架1000上。进一步地,安装支架1000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三辊轴2310穿设于第二通孔中。
备用辊组2300包括第三辊轮2320,第三辊轮2320套设第三辊轴2310,且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辊轮2320沿第三辊轴2310的轴向可调节间距。进一步地,备用辊组2300包括至少两个可调节间距的第三辊轮2320,第三辊轮2320套设于第三辊轴2310上,并沿第三辊轴2310可轴向移动。备用辊组2300包括若干第三压片2330,第三压片2330套设于第三辊轴2310上,且位于各第三辊轮2320的两侧;通过第三压片2330对第三辊轮2320沿第三辊轴2310的轴向移动进行限位。
其中,不管第一辊轮2120、第二辊轮2220还是第三辊轮2320间的间距设置都是适配于料带中的镂空结构的。
本实施例中的备用辊组2300为一辅助机构,通过备用辊组2300接收进料装置5000传送的料带,以便对料带的矫直进行导向。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料带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支架;
矫直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活动辊排和固定辊排;所述活动辊排包括有至少两个活动辊组,所述活动辊组可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且移动方向垂直于两所述活动辊组的排列方向;所述固定辊排包括有至少一个固定辊组,所述固定辊组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与两所述活动辊组中间相对位置处设置有一所述固定辊组;
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活动辊组相对于所述安装支架移动;
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至少一组所述固定辊组以及与其相邻的其中一个所述活动辊组自转;
根据待矫直料带的弯曲度,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调节活动辊组相对于所述固定辊组的距离,所述料带位于活动辊排和固定辊排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活动辊组、固定辊组转动,以输送所述料带,实现所述料带的矫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辊组包括第一固定辊轴、第一辊轮以及若干第一压片,
所述第一固定辊轴穿设所述安装支架,且可沿穿设处转动;
所述第一辊轮套设所述第一固定辊轴,且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辊轮沿所述第一固定辊轴的轴向可调节间距;
所述第一压片套设所述第一固定辊轴,且位于各所述第一辊轮的两侧;通过所述第一压片夹紧所述第一辊轮,对所述第一辊轮沿所述第一固定辊轴的轴向移动和轴向转动进行限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辊组包括第二活动辊轴、第二辊轮以及若干第二压片;
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活动辊轴穿设于所述滑槽中,且沿所述滑槽可移动;
所述第二辊轮套设所述第二活动辊轴,且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辊轮沿所述第二活动辊轴的轴向可调节间距;
所述第二压片套设所述第二活动辊轴,且位于各所述第二辊轮的两侧;其中,当所述第二辊轮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时,通过所述第二压片夹紧所述第二辊轮,对所述第二辊轮在所述第二活动辊轴的轴向移动和转动进行限位;当所述第二辊轮随料带的移动而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压片对所述第二辊轮在所述第二活动辊轴的轴向移动进行限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带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滑动组件以及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辊轴、所述滑动组件以及所述调节组件;
所述滑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带动所述第二活动辊轴移动,所述调节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对所述第二活动辊轴的移动限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带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固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滑块上安装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滑块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滑轨移动;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相互垂直的螺孔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对准所述滑槽,并连接所述第二活动辊轴,以便所述第一连接件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活动辊轴沿所述滑槽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杆座、螺杆以及螺栓,所述螺杆座固设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螺杆座上设有定位孔,对准所述螺孔;所述螺杆穿设所述定位孔、所述螺栓以及所述螺孔,通过旋转所述螺杆使所述螺杆相对所述定位孔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移动;通过所述螺栓相对所述螺杆旋转,以对所述螺杆进行移动限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带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同步驱动所述固定辊组和所述活动辊组自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带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至少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以及传动带;
所述第一传动轮连接所述固定辊组,所述第二传动轮连接所述活动辊组;通过所述传动带将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联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料带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限位套接所述第一固定辊轴,以便所述第一固定辊轴连接所述动力装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带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采用人工手动或电机自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机构还包括备用辊组,所述备用辊组包括第三辊轴、第三辊轮以及若干第三压片,
所述第三辊轴设所述安装支架;
所述第三辊轮套设所述第三辊轴,且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辊轮沿所述第三辊轴的轴向可调节间距;
所述第三压片套设所述第三辊轴,且位于各所述第三辊轮的两侧,通过所述第三压片对所述第三辊轮沿所述第三辊轴的轴向移动进行限位。
CN202022203573.8U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料带矫直装置 Active CN212682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3573.8U CN212682096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料带矫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03573.8U CN212682096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料带矫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82096U true CN212682096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85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03573.8U Active CN212682096U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料带矫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82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47005B (zh) 一种可变曲率的型材正反弯曲设备
CN212682096U (zh) 一种料带矫直装置
CN116713391A (zh) 一种冲床对接送料装置
CN112058950A (zh) 一种料带矫直装置
CN111689134B (zh) 一种C-lens透镜加工用坯料自动送料设备
CN218855448U (zh) 一种钼靶空心管坯料矫直用输送设备
CN112605922A (zh) 一种五金建材加工用定位贴合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10605314B (zh) 一种电池冷却管弯管设备
CN217045528U (zh) 一种管件加工用自动定位的模具
CN212042088U (zh) 一种模具钢变形校正装置
CN114453527A (zh)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钢筋弯曲机
CN112792396A (zh) 一种等距切割控制系统
CN220975646U (zh) 一种电池片规整机构及输送装置
CN112427517A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可多角度调节的零件弯曲设备
CN217964432U (zh) 一种全自动弯管机用夹料机构
CN213325914U (zh) 一种可调节辊轴的丝绸定位送料设备
CN214977280U (zh) 一种用于冲压机的进料装置
CN216376717U (zh) 一种可调节的钢带垫纸设备
CN114799019B (zh) 一种自动化卧式锻造设备
CN220178022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下料功能的铝型材折弯装置
CN219286343U (zh) 电子元件自动套管成型设备
CN218168346U (zh) 一种钨基发热体异形件成形装置
CN215146401U (zh) 导正装置
CN214263620U (zh) 一种型材加工的传送机构
CN220178063U (zh) 一种螺钉生产用上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4

Address after: Room 2-5, Building 10, No. 2 Zhili New Lane, Yuci District, Jinzhong City, Shanxi Province, 030600

Patentee after: Zhang Jingho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Patentee after: Chen Limin

Address before: Area a, 2 / F, building 5, No. 333, changta Road, Shihudang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617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QUANYUAN ELECTROMECHAN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9

Address after: Room 802, Door 1, Building 1, Huixue Road, Xiqing Xuefu Industrial Zone, Xiqing District, Tianjin, 300000

Patentee after: Tianjin Instant Zhiy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Zhong Guo

Address before: Room 2-5, Building 10, No. 2 Zhili New Lane, Yuci District, Jinzhong City, Shanxi Province, 030600

Patentee before: Zhang Jingho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Zhong Guo

Patentee before: Chen Li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