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4351U - 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 - Google Patents

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4351U
CN212614351U CN202020326151.7U CN202020326151U CN212614351U CN 212614351 U CN212614351 U CN 212614351U CN 202020326151 U CN202020326151 U CN 202020326151U CN 212614351 U CN212614351 U CN 212614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door
rotating shaft
door
hinge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261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爱平
刘四涛
安辉
贾腾飞
曹东海
王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madian CIMC Huajun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261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4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4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4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它包括后箱门、车箱底板和一对箱门框,所述后箱门的两侧边与所述箱门框之间通过固定把手相连接,所述后箱门的底边与所述车箱底板之间通过锁钩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箱门框的顶部通过双向铰链轴机构与所述后箱门的顶部一角转动连接,该箱门框的底部还通过侧转轴机构所述后箱门的底部一角转动连接,形成侧开门旋转轴;另一个所述箱门框的顶部通过U型铰链机构与所述后箱门的顶部另一角转动连接,所述后箱门的底部另一角未与所述箱门框相连接。该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可以作为吊门使用上下开启,卸货方便、快捷。在运输大体积货物时,可使箱门左右打开,避免箱门受到货物的冲击损坏箱门。

Description

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卸车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卸式翻斗车后门的翻转开启大多采用单铰链,即在自卸车后门的两侧分别焊装挂板,而在货厢的两侧厢板的后端顶部分别焊装固定板,各挂板对应与固定板用销轴铰接,卸货物时,液压油缸顶升翻斗,单铰链挂板围绕固定板上的轴转动而打开后门。但现有的自卸车车门开启方式多是单向的,多以向上开启为主,特殊情况下有左右开启的,以上2种方式均只能满足单向开启,运输的货源受开门方式约束。小颗粒货物多以向上开启的吊门为主,大体积的货物多以左右开门方式为主,车箱门的单向开启限制了运输货源的种类,影响运输效率。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它包括后箱门、车箱底板和一对箱门框,所述箱门框固定设置在所述车箱底板的两侧,所述后箱门的两侧边与所述箱门框之间通过固定把手相连接,所述后箱门的底边与所述车箱底板之间通过锁钩相连接;
其中一个所述箱门框的顶部通过双向铰链轴机构与所述后箱门的顶部一角转动连接,该箱门框的底部还通过侧转轴机构所述后箱门的底部一角转动连接,形成侧开门旋转轴;
另一个所述箱门框的顶部通过U型铰链机构与所述后箱门的顶部另一角转动连接,所述后箱门的底部另一角未与所述箱门框相连接;
所述双向铰链轴机构包括两个铰链轴套和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铰链轴套内的呈现倒L形的双向铰链轴,其中一个所述铰链轴套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后箱门顶部一角,另一个所述铰链轴套竖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侧开门旋转轴的顶部;所述倒L形的双向铰链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铰链轴套内;
所述侧转轴机构包括侧转轴、侧转轴套和侧铰链板,所述侧转轴套固定设置在所述侧开门旋转轴的底部,所述侧铰链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后箱门的底部一角,所述侧铰链板上开设有供所述侧转轴穿过的装配孔,所述侧铰链板与所述侧转轴套之间通过所述侧转轴可拆卸转动连接;
所述U型铰链机构包括上转轴和侧U型轴座,所述侧U型轴座以开口向外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箱门框的顶部,所述侧U型轴座内部滑动设置有半圆形锁杆,所述侧U型轴座和所述半圆形锁杆合围形成上转轴转动腔室,所述上转轴的一端横向设置在所述后箱门的顶部一角,所述上转轴的另一端伸入到上转轴转动腔室内,所述上转轴与所述侧U型轴座之间转动连接。
基于上述,所述U型铰链机构还包括活动套设在所述上转轴一端的上转轴轴套,所述上转轴轴套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后箱门的顶部一角。
基于上述,两个所述箱门框的高度相同。
基于上述,所述车箱底板焊接在两个所述箱门框之间。
基于上述,所述双向铰链轴机构和所述侧转轴机构设置在所述后箱门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通过将一个所述箱门框的顶部通过双向铰链轴机构与所述后箱门的顶部一角转动连接,该箱门框的底部还通过侧转轴机构所述后箱门的底部一角转动连接,形成侧开门旋转轴;从而可以将后箱门围绕侧开门旋转轴左右旋转,实现左右开启的功能,同时,通过另一个所述箱门框的顶部通过U型铰链机构与所述后箱门的顶部另一角转动连接,所述后箱门的底部另一角未与所述箱门框相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后箱门以双向铰链轴机构和U型铰链机构为转轴支撑进行上下翻转开启。
该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运输小体积颗粒状货物,可以作为吊门使用,卸货方便、快捷。在运输大体积货物时,可使箱门左右打开,避免箱门受到货物的冲击损坏箱门;同时还可以运输托盘、箱、包裹等货物,箱门左右打开,方便人工卸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中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中的沿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中沿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中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中U型铰链机构状态变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向铰链轴;2、铰链轴套;3、上转轴;4、侧U型轴座;5、侧转轴;6、侧转轴套;7、侧铰链板;8、固定把手;9、锁钩;10、箱门框;11、侧开门旋转轴;12、半圆形锁杆;13、后箱门;14、车箱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它包括后箱门13、车箱底板14和一对箱门框10,所述箱门框10固定设置在所述车箱底板14的两侧,所述后箱门13的两侧边与所述箱门框10之间通过固定把手8相连接,所述后箱门13的底边与所述车箱底板14之间通过锁钩9相连接。
其中一个所述箱门框10的顶部通过双向铰链轴机构与所述后箱门13的顶部一角转动连接,该箱门框10的底部还通过侧转轴机构所述后箱门13的底部一角转动连接,形成侧开门旋转轴。
另一个所述箱门框10的顶部通过U型铰链机构与所述后箱门13的顶部另一角转动连接,所述后箱门13的底部另一角未与所述箱门框10相连接。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双向铰链轴机构包括两个铰链轴套2和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铰链轴套2内的呈现倒L形的双向铰链轴1。其中一个所述铰链轴套2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后箱门13顶部一角,另一个所述铰链轴套2竖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侧开门旋转轴的顶部;所述倒L形的双向铰链轴1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铰链轴套内。
所述侧转轴机构包括侧转轴5、侧转轴套6和侧铰链板7,所述侧转轴套6固定设置在所述侧开门旋转轴的底部,所述侧铰链板7固定设置在所述后箱门13的底部一角,所述侧铰链板7上开设有供所述侧转轴5穿过的装配孔,所述侧铰链板7与所述侧转轴套6之间通过所述侧转轴5可拆卸转动连接。
所述U型铰链机构包括上转轴3、上转轴轴套和侧U型轴座4,所述侧U型轴座4以开口向外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箱门框10的顶部,所述侧U型轴座4内部滑动设置有半圆形锁杆12,所述侧U型轴座4和所述半圆形锁杆12合围形成上转轴转动腔室,所述上转轴轴套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后箱门13的顶部一角,所述上转轴3的一端横向活动设置在所述上转轴轴套内,所述上转轴3的另一端伸入到上转轴转动腔室内,所述上转轴3与所述侧U型轴座4之间、所述上转轴3与所述上转轴轴套之间均转动连接。
其中,两个所述箱门框10的高度相同。所述车箱底板14焊接在两个所述箱门框10之间。所述双向铰链轴机构和所述侧转轴机构设置在所述后箱门13的同一侧。
具体地,该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上下开启的步骤如下:打开固定把手8,取掉侧转轴5,打开下部的锁钩9,箱体举升时,箱门通过双向铰链轴1和上转轴3做为转轴,横向设置的铰链轴套2绕所述倒L形的双向铰链轴1的横向端转动,上转轴3的一端在上转轴转动腔室内转动,从而实现箱门向上开启。反之,箱体下落,箱门会自动关闭。
该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左右开启的步骤如下:打开箱门把手8,打开侧U型轴座4(手柄向上转到底),打开下部锁紧机构9,此时,上转轴3的一端从上转轴转动腔室内脱离,所述倒L形的双向铰链轴1的竖向端在竖向设置的铰链轴套2内转动,而倒L形的双向铰链轴1的横向端连通横向设置的铰链轴套2随箱门一起转动,箱门通过双向铰链轴1和侧转轴5做为转轴,手动将箱门向左开启,然后箱体举升卸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所述U型铰链机构包括上转轴和侧U型轴座,所述侧U型轴座4以开口向外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箱门框10的顶部,所述侧U型轴座内部滑动设置有半圆形锁杆,所述侧U型轴座和所述半圆形锁杆合围形成上转轴转动腔室,所述上转轴的一端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后箱门的顶部一角,所述上转轴的另一端伸入到上转轴转动腔室内,所述上转轴与所述侧U型轴座之间转动连接。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后箱门、车箱底板和一对箱门框,所述箱门框固定设置在所述车箱底板的两侧,所述后箱门的两侧边与所述箱门框之间通过固定把手相连接,所述后箱门的底边与所述车箱底板之间通过锁钩相连接;
其中一个所述箱门框的顶部通过双向铰链轴机构与所述后箱门的顶部一角转动连接,该箱门框的底部还通过侧转轴机构所述后箱门的底部一角转动连接,形成侧开门旋转轴;
另一个所述箱门框的顶部通过U型铰链机构与所述后箱门的顶部另一角转动连接,所述后箱门的底部另一角未与所述箱门框相连接;
所述双向铰链轴机构包括两个铰链轴套和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铰链轴套内的呈现倒L形的双向铰链轴,其中一个所述铰链轴套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后箱门顶部一角,另一个所述铰链轴套竖向固定设置在所述侧开门旋转轴的顶部;所述倒L形的双向铰链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铰链轴套内;
所述侧转轴机构包括侧转轴、侧转轴套和侧铰链板,所述侧转轴套固定设置在所述侧开门旋转轴的底部,所述侧铰链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后箱门的底部一角,所述侧铰链板上开设有供所述侧转轴穿过的装配孔,所述侧铰链板与所述侧转轴套之间通过所述侧转轴可拆卸转动连接;
所述U型铰链机构包括上转轴和侧U型轴座,所述侧U型轴座以开口向外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箱门框的顶部,所述侧U型轴座内部滑动设置有半圆形锁杆,所述侧U型轴座和所述半圆形锁杆合围形成上转轴转动腔室,所述上转轴的一端横向设置在所述后箱门的顶部一角,所述上转轴的另一端伸入到上转轴转动腔室内,所述上转轴与所述侧U型轴座之间转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铰链机构还包括活动套设在所述上转轴一端的上转轴轴套,所述上转轴轴套横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后箱门的顶部一角。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箱门框的高度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3 所述的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底板焊接在两个所述箱门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铰链轴机构和所述侧转轴机构设置在所述后箱门的同一侧。
CN202020326151.7U 2020-03-16 2020-03-16 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 Active CN212614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6151.7U CN212614351U (zh) 2020-03-16 2020-03-16 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26151.7U CN212614351U (zh) 2020-03-16 2020-03-16 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4351U true CN212614351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9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26151.7U Active CN212614351U (zh) 2020-03-16 2020-03-16 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4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89256B2 (en) Multipurpose bulk container
CN110891894B (zh) 货物处理系统
CN212614351U (zh) 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
CN211422274U (zh) 一种自动开启式车厢后门
CN111425115A (zh) 多维度开闭的自卸车箱门
CN219544590U (zh) 一种框架内侧翻的自卸车厢
CN201068294Y (zh) 一种台架箱端部结构
CN217374283U (zh) 一种带固定底架和边梁的活动底板式车厢结构
CN202225774U (zh) 重型自卸汽车可双向开启的货箱后门
CN201924772U (zh) 货车及货车货箱门
CN220429979U (zh) 一种粮食运输车侧门开启机构
CN211765139U (zh) 可侧卸货物转运箱体
CN210735114U (zh) 侧壁可开合的集装箱
CN206782592U (zh) 一种垃圾转运车
CN207594779U (zh) 一种便于装卸的运输车
US6932420B1 (en) Truck tailgate aileron
CN205916590U (zh) 一种全开式集装箱的滑动支撑装置
CN216331663U (zh) 一种自卸车
CN205661351U (zh) 自卸汽车多功能货箱后门
CN213383835U (zh) 货车元宝横梁仓栅货箱后门结构
JP2002347883A (ja) 脱着式コンテナ
CN219382175U (zh) 一种具有快速安装机构的半挂车厢
CN2726998Y (zh) 汽车车厢及包含该车厢的可侧翻自卸车
CN210339142U (zh) 一种双开门可侧翻的拉臂式环保箱
CN221023420U (zh) 一种集装箱运输车后门安全装置及集装箱运输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