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2475U - 钢管柱安装机 - Google Patents
钢管柱安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12475U CN212612475U CN202020845542.XU CN202020845542U CN212612475U CN 212612475 U CN212612475 U CN 212612475U CN 202020845542 U CN202020845542 U CN 202020845542U CN 212612475 U CN212612475 U CN 2126124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column
- steel pipe
- driving
- base
- movable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柱安装机,该钢管柱安装机包括底座、竖直调节组件、水平调节组件、可动座、抱夹组件和覆盖组件,底座上设有第一过孔,竖直调节组件设置在底座上,底座通过竖直调节组件与作业面接触,可动座设置在底座上,可动座上设有第二过孔,至少部分第二过孔与第一过孔连通,抱夹组件设置在可动座上,抱夹组件用于抱持钢管柱,水平调节组件与可动座配合且用于驱动可动座相对底座运动,水平调节组件与抱夹组件配合且用于驱动抱夹组件相对可动座运动,可动座和抱夹组件的运动方向垂直,水平调节组件、可动座和抱夹组件均被覆盖组件所包裹。通过上述钢管柱安装机,保证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从而保证了地面桩柱施工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柱安装机。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目前,地面桩柱施工通常采用HPE工法,即在桩孔内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前,再利用全液压套管机抱住钢管柱,再将钢管柱下插入混凝土中,待混凝土终凝后全液压套管机与钢管柱分离。
但是,钢管柱在插入桩孔时,钢管柱会产生晃动或倾斜等情况,从而导致钢管柱的水平位置及钢管柱垂直度出现位移,使得地面桩柱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地面桩柱的施工质量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钢管柱安装机,用于地面桩柱的施工,所述钢管柱安装机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钢管柱穿过的第一过孔;
竖直调节组件,所述竖直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竖直调节组件与作业面接触;
可动座,所述可动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可动座上设有用于所述钢管柱穿过的第二过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过孔连通;
抱夹组件,所述抱夹组件设置在所述可动座上,所述抱夹组件用于抱持所述钢管柱;
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与所述可动座配合且用于驱动所述可动座相对所述底座运动,所述水平调节组件与所述抱夹组件配合且用于驱动所述抱夹组件相对所述可动座运动,所述可动座和所述抱夹组件的运动方向垂直;
覆盖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所述可动座和所述抱夹组件均被覆盖组件所包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柱安装机,在进行地面桩柱的施工时,将钢管柱安装机设置在待施工的作业面处(待施工位置事先开设有桩孔,并且钢筋笼设置在桩孔内),抱夹组件处于打开状态,钢管柱具有开口结构的插入端依次经抱夹组件、第二过孔和第一过孔插入桩孔,当钢管柱的插入端到达预设位置后,抱夹组件抱持在钢管柱的外侧使得钢管柱被保持在当前位置,竖直调节组件启动,从而实现对钢管柱的竖直向进行调节,避免了钢管柱出现倾斜,使得钢管柱的垂直度得到了保证,水平调节组件启动,从而实现对钢管柱的水平向进行调节,避免了钢管柱水平向出现位移,使得钢管柱的水平位置得到了保证,当钢管柱的竖直向和水平向满足设计要求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解除抱夹组件对钢管柱的抱持,移除钢管柱安装机即可。
通过上述钢管柱安装机,保证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从而保证了地面桩柱施工的质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柱安装机,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抱夹组件包括:
底架,所述底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可动座上且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配合;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底架连接;
可动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架连接,所述可动架与所述底架之间形成有用于所述钢管柱穿过的抱夹空间,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可动架相对所述底架运动,以调节所述抱夹空间的大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架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可动座上,所述支撑部上设有用于所述钢管柱连通的第三过孔,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第二过孔连通,所述可动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
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可动架的端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可动架朝向所述夹持部的端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合围形成所述抱夹空间;
并且/或者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一驱动件位于所述可动架的相对两侧;
并且/或者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油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与所述可动座和所述抱夹组件配合且用于驱动所述抱夹组件运动;
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分别与所述可动座和所述底座配合且用于驱动所述可动座运动,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方向垂直且均位于水平面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二驱动件位于所述抱夹组件的相对两侧;
并且/或者所述第二驱动件为第二油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三驱动件位于所述可动座的相对两侧;
并且/或者所述第三驱动件为第三油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直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地脚,所述第一地脚用于抵靠所述作业面;
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一地脚通过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底座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作业面的方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直调节组件还包括:
第二地脚,所述第二地脚与所述第一地脚间隔设置且用于抵靠所述作业面;
螺杆,所述第二地脚固接于所述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与所述底座螺纹配合,所述螺杆能够相对所述底座转动,以使所述底座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地脚的方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脚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四驱动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地脚的数量一致,各所述第一地脚呈三角形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驱动件为第四油缸;
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地脚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螺杆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地脚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地脚与所述第一地脚交替设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钢管柱安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钢管柱安装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钢管柱安装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钢管柱安装机的进一步分解结构示意图(覆盖组件未示出);
图5为图1中所示钢管柱安装机的控制结构框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地面桩柱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钢管柱安装机;
10为覆盖组件,11为顶板,12为侧围板,13为栏杆,14为扶手梯;
20为底座,21为第一过孔;
30为竖直调节组件,31第一地脚,32为第四驱动件,33为第二地脚,34为螺杆;
40为水平调节组件,41为第二驱动件,42为第三驱动件;
50为抱夹组件,51为底架,511为夹持部,5111为第一凹槽,512为支撑部,5121为第三过孔,52为可动架,521为第二凹槽,53为第一驱动件,54为抱夹空间;
60为可动座,61为第二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钢管柱安装机100,用于地面桩柱的施工,钢管柱安装机100包括底座20、竖直调节组件30、水平调节组件40、可动座60、抱夹组件50和覆盖组件10,底座20上设有用于钢管柱穿过的第一过孔21,竖直调节组件30设置在底座20上,底座20通过竖直调节组件30与作业面接触,可动座60设置在底座20上,可动座60上设有用于钢管柱穿过的第二过孔61,至少部分第二过孔61与第一过孔21连通,抱夹组件50设置在可动座60上,抱夹组件50用于抱持钢管柱,水平调节组件40与可动座60配合且用于驱动可动座60相对底座20运动,水平调节组件40与抱夹组件50配合且用于驱动抱夹组件50相对可动座60运动,可动座60和抱夹组件50的运动方向垂直,水平调节组件40、可动座60和抱夹组件50均被覆盖组件10所包裹。
具体地,在进行地面桩柱的施工时,将钢管柱安装机100设置在待施工的作业面处(待施工位置事先开设有桩孔,并且钢筋笼设置在桩孔内),抱夹组件50处于打开状态,钢管柱具有开口结构的插入端依次经抱夹组件50、第二过孔61和第一过孔21插入桩孔,当钢管柱的插入端到达预设位置后,抱夹组件50抱持在钢管柱的外侧使得钢管柱被保持在当前位置,竖直调节组件30启动,从而实现对钢管柱的竖直向进行调节,避免了钢管柱出现倾斜,使得钢管柱的垂直度得到了保证,水平调节组件40启动,从而实现对钢管柱的水平向进行调节,避免了钢管柱水平向出现位移,使得钢管柱的水平位置得到了保证,当钢管柱的竖直向和水平向满足设计要求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解除抱夹组件50对钢管柱的抱持,移除钢管柱安装机100即可。
通过上述钢管柱安装机100,保证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从而保证了地面桩柱施工的质量。
另外,水平调节组件40、可动座60和抱夹组件50位于底座20的一侧,竖直调节组件30位于底座20的另一侧,通过设置覆盖组件10能够避免水平调节组件40、可动座60和抱夹组件50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降低了钢管柱安装机100的故障率,保证了施工的效率。
需要理解的是,钢管柱安装机100的各部件均设置在底座20上,竖直调节组件30设置在底座20朝向作业面的端面上且与作业面接触,即底座20通过竖直调节组件30与作业面接触,当抱夹组件50对钢管柱进行抱持时,通过调节竖直调节组件30,使得底座20向靠近或远离作业面的方向运动(包括底座20的直线运动和底座20的倾斜),从而使得钢管柱的垂直度达到设计要求,进而保证了地面桩柱的施工质量。
另外,第一过孔21设置在底座20上,第二过孔61设置在可动座60上,可动座60通过水平调节组件40能够相对底座20移动,第二过孔61与第一过孔21能够处于同轴状态(第二过孔61与第一过孔21完全连通),也可以处于非同轴状态(至少第二过孔61与第一过孔21完全连通),当抱夹组件50对钢管柱抱持后,水平调节组件40驱动可动座60相对底座20运动,可动座60的运动带动抱夹组件50以及钢管柱进行水平向的位移,从而实现对钢管柱水平向的调节,进而保证了钢管柱的水平位置,进而保证了地面桩的施工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覆盖组件10包括,顶板11、侧围板12、栏杆13和扶手梯14,其中,侧围板12、顶板11和底座20合围形成箱式结构,水平调节组件40、可动座60和抱夹组件50均被封装在箱式结构内,侧围板12上设有检修门,维护人员可经检修门对水平调节组件40、可动座60、抱夹组件50等部件进行修护,栏杆13设置在顶板11的外侧且对顶板11的周向形成防护,栏杆13与顶板11之间形成作业空间,施工人员可进入到该作业空间内对作业过程中的钢管柱安装机100进行查看或操作等,提高了施工人员施工的便捷性,扶手梯14与栏杆13配合且自作业面延伸至顶板11的外侧,设置扶手梯14,便于施工人员进入或离开作业空间,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人员的便捷性。
进一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3所示,抱夹组件50包括底架51、第一驱动件53和可动架52,底架51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可动座60上且与水平调节组件40配合,第一驱动件53的一端与底架51连接,第一驱动件53的另一端与可动架52连接,可动架52与底架51之间形成有用于钢管柱穿过的抱夹空间54,第一驱动件53能够驱动可动架52相对底架51运动,以调节抱夹空间54的大小。具体地,抱夹空间54与第二过孔61以及第一过孔21对应设置,在进行钢管柱的安装时,第一驱动件53驱动可动架52向远离底架51的方向运动,此时抱夹空间54增大(抱夹组件50处于打开状态),钢管柱具有开口结构的插入端依次经抱夹空间54、第二过孔61和第一过孔21插入到桩孔内,当钢管柱插入到预设位置后,第一驱动件53驱动可动架52向靠近底架51的方向运动,此时,抱持空间变小,在第一驱动件53的作用下,可动架52和固定件分别紧紧抵靠在钢管柱的外表面,实现了对钢管柱的抱持,有效保证了钢管柱的安装位置。另外,可动架52在第一驱动件53的作用下相对底架51移动以对钢管柱进行抱持的过程中,实现了对钢管柱的初步定位,从而保证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使得地面桩柱的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
需要指出的是,抱夹空间54的轴线与第二过孔61的轴线重合,当可动架52和底架51对钢管柱进行抱持后,钢管柱的轴线与抱持空间的轴线重合,即钢管柱与第二过孔61同轴设置,当可动座60移动进行水平向调节时,减少了影响安装精度的干扰因素,进一步提高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底架51包括支撑部512和夹持部511,支撑部512设置在可动座60上,支撑部512上设有用于钢管柱连通的第三过孔5121,第三过孔5121与第二过孔61连通,可动架52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支撑部512上,夹持部511设于支撑部512的一端,夹持部511朝向可动架52的端面设有第一凹槽5111,可动架52朝向夹持部511的端面设有第二凹槽521,第一凹槽5111和第二凹槽521合围形成抱夹空间54,具体地,夹持部511位于支撑部512的一端,夹持部511与支撑部512形成L型结构,第一凹槽5111的与第三过孔5121连通且两者的接触位置平齐,可动架52滑动设置在支撑部512上,第一凹槽5111和第二凹槽521相向设置,第一驱动件53的一端与底架51连接,第一驱动件53的另一端与可动架52连接,第一驱动件53仅能够驱动可动架52向靠近或远离夹持部511的方向运动,在第一驱动件53的作用下,第一凹槽5111和第二凹槽521分别抵靠在钢管柱的外表面,从而实现了对钢管柱进行抱持。抱持组件的整体结构简单,能够对钢管柱的安装位置进行有效保持,进而提高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使得地面桩柱的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凹槽5111和第二凹槽521的形状与钢管柱的外表面的形状相适配,当可动架52和底架51分别用于对钢管柱进行抱持时,能够增大两者与钢管柱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对钢管柱抱持的强度及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钢管柱的安装位置,使得地面桩的施工质量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驱动件5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驱动件53位于可动架52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一驱动件53平行间隔设置,当对钢管柱进行抱持时,两个第一驱动件53同步启动,从而使得可动架52两侧受力均匀,避免由于应力集中而造成可动架52损坏的情况发生。另外,两个第一驱动件53能够增大对可动架52的驱动力,从而提高了抱持组件对钢管柱的抱持强度,避免钢管柱出现位移而导致安装精度受到影响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驱动件53为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第一油缸座与底架51配合,第一油缸的第一缸杆与可动架52配合,第一缸杆的伸缩方向与可动架52的移动方向一致,第一油缸的线性驱动能力佳,能够有效保证可动架52的移动方向,从而提高了钢管柱的抱夹精度,另外,第一油缸的强度高,能够为底架51和可动架52对钢管柱抱夹提供稳定的驱动力,进一步提高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件53为第一气缸,从而有效降低了钢管柱安装机100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水平调节组件40包括第二驱动件41和第三驱动件42,第二驱动件41分别与可动座60和抱夹组件50配合且用于驱动抱夹组件50运动,第三驱动件42分别与可动座60和底座20配合且用于驱动可动座60运动,第三驱动件42的驱动方向与第二驱动件41的驱动方向垂直且均位于水平面内。具体地,水平向形成的水平面内包括横向和纵向,第二驱动件41驱动抱夹组件50进行横向运动,第三驱动件42驱动可动座60进行纵向移动,通过第二驱动件41和第三驱动件42的配合,使得抱夹组件50相对可动座60移动,可动座60相对底座20移动,从而带动钢管柱到达预设位置,避免了由于水平向位移导致钢管柱安装精度降低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了地面桩柱的施工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当钢管柱进行安装时,位于底座20上的第一过孔21与桩孔同轴设置,从而减小了水平调节组件40对钢管柱的调节行程,进而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驱动件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驱动件41位于抱夹组件50的相对两侧。具体地,两个第二驱动件41平行间隔设置,当对钢管柱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时,两个第二驱动件41同步启动,从而使得抱夹组件50两侧受力均匀,避免由于应力集中而造成抱夹组件50损坏的情况发生。另外,两个第二驱动件41能够增大对抱夹组件50的驱动力,从而提高了调节的速率,进而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驱动件41为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第二油缸座与底座20配合,第二油缸的第二缸杆与可动座60配合,第二缸杆的伸缩方向与可动座60的移动方向一致,第二油缸的线性驱动能力佳,能够有效保证可动座60的移动方向,从而提高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另外,第二油缸的强度高,能够为可动座60提供稳定的驱动力,进一步提高了钢管柱的安装效率。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件41为第二气缸,从而有效降低了钢管柱安装机100的制造成本。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三驱动件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驱动件42位于可动座60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三驱动件42平行间隔设置,当对钢管柱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时,两个第三驱动件42同步启动,从而使得可动座60两侧受力均匀,避免由于应力集中而造成可动座60损坏的情况发生。另外,两个第三驱动件42能够增大对可动座60的驱动力,从而提高了调节的速率,进而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具体地,第三驱动件42为第三油缸。第三油缸的第三油缸座与底座20配合,第三油缸的第三缸杆与可动座60配合,第三缸杆的伸缩方向与可动座60的移动方向一致,第三油缸的线性驱动能力佳,能够有效保证可动座60的移动方向,从而提高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另外,第三油缸的强度高,能够为可动座60提供稳定的驱动力,进一步提高了钢管柱的安装效率。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三驱动件42为第三气缸,从而有效降低了钢管柱安装机100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竖直调节组件30包括第一地脚31和第四驱动件32,第一地脚31用于抵靠作业面,第一地脚31通过第四驱动件32与底座20连接,第四驱动件32驱动底座20向靠近或远离作业面的方向运动。具体地,第一地脚31抵靠在作业面上,第一地脚31通过第四驱动件32与底座20连接,当需要对钢管柱的竖直向进行调节时,第四驱动件32启动,使得底座20向靠近或者远离作业面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了对钢管柱在其竖直向上的调节,进一步提高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保证了地面桩柱的施工质量。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竖直调节组件30还包括第二地脚33和螺杆34,第二地脚33与第一地脚31间隔设置且用于抵靠作业面,第二地脚33固接于螺杆34的一端,螺杆34与底座20螺纹配合,螺杆34能够相对底座20转动,以使底座20向靠近或远离第二地脚33的方向运动。具体地,第四驱动底座20相对第一地脚31运动以实现对钢管柱在其竖直向进行调节后,第二地脚33带动螺杆34相对底座20转动,第二地脚33抵靠在作业面上,通过设置第二地脚33和螺杆34能够实现对钢管柱在其竖直向上的微调,另外设置第二地脚33和螺杆34能够实现对底座20的辅助支撑,从而保证了底座20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地脚31的数量为三个,第四驱动件32的数量与第一地脚31的数量一致,各第一地脚31呈三角形设置。具体地,三个第四驱动件32在底座20朝向作业面的端面上呈三角形布置,从而使得三个第一地脚31呈三角形设置,各第四驱动件32分别驱动,利用三角形原理实现对底座20的调平,进而实现对钢管柱的调平,使得钢管柱的垂直度得到了保证。另外,三个第一地脚31呈三角形设置,从而提高了钢管柱安装机100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
具体地,第四驱动件32为第四油缸。第四油缸的第四油缸座与底座20配合,第四油缸的第四缸杆与第一地脚31配合,第四缸杆的伸缩方向与第一地脚31的移动方向一致,第四油缸的线性驱动能力佳,能够有效保证底座20的移动方向,从而提高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另外,第四油缸的强度高,能够为底座20提供稳定的驱动力,进一步提高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四驱动件32为第四气缸,从而有效降低了钢管柱安装机100的制造成本。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二地脚33的数量为三个,螺杆34的数量与第二地脚33的数量一致,第二地脚33与第一地脚31交替设置。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地脚33以及螺杆34,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底座20的支撑强度,使得钢管柱的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地保证,进而提高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
另外,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中,钢管柱安装机100还包括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液压站、显示屏、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人机交互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液压站分别与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连接,控制器通过对液压站的控制,从而实现对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三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的控制,从而提高了控制的便捷性;显示屏用于对钢管柱安装机100工作状态信息的显示,从而便于施工人员能够及时有效掌握钢管柱安装机100的当前状态;第一传感器,第一传感器为倾角传感器且设置在钢管柱的顶部,通过第一传感器实时检测钢管柱的当前状态,控制器根据第一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对水平调节组件40和竖直调节组件30进行驱动,使得钢管柱的安装位置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证了地面桩柱的的施工质量;第二传感器为位置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设置在钢管柱上,通过设置第二传感器能够实现对钢管柱的定位,控制器依据第二传感器的位置实现对钢管柱水平位置的调整,进一步保证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施工人员控制指令的输入,进一步提高了施工人员操控的便捷性;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移动终端(智能手机、ipd或笔记本电脑等)进行通信连接,施工人员可通过操作移动终端来控制钢管柱安装机100,进一步提高了施工人员施工时的便捷性。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地面桩柱施工时包括如下步骤:
开设桩孔。具体地,在作业面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依据建筑物测量控制网的资料和基础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桩位中心,以中点为圆点,以桩身半径加护壁厚度为半径划出上部(即第一节)的圆周,撒石灰线作为桩孔开挖尺寸线,并沿桩中心位置向桩孔外引出四个桩中轴线控制点,用牢固木桩标定。桩位线定好之后,待复查验收合格后开挖。
将钢筋笼设置在桩孔内。具体地,钢筋笼通过吊装设备放置到桩孔内,并且钢筋笼与桩孔对心设置,从而保证地面桩柱的强度均匀。
另外,当钢筋笼放置完毕后,将钢管柱安装机100设置在桩孔处,使得第一过孔21与桩孔对心设置。
将插入端为开口结构的钢管柱插入桩孔。具体地,钢管柱为两端开口结构,利用吊装设备将插入端经钢管柱安装机100的抱持空间、第二过孔61和第一过孔21穿过,插入到桩孔内。
待钢管柱到达预设位置后,抱夹位于桩孔外的钢管柱。具体地,吊装设备下放使得钢管柱不断插入到桩孔内,当钢管柱到达预设的位置时,吊装设备停止,钢管柱安装机100启动,抱夹组件50将钢管柱抱持,吊装设备与钢管柱分离。
调节钢管柱的水平位置以及钢管柱的垂直度。具体地,钢管柱根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检测的信息对钢管柱的垂直度以及水平位置进行调节,使得钢管柱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进而保证地面桩柱的施工质量。
另外,当钢管柱调节完成后,进行下导管和二次清孔操作,进一步保证地面桩柱的施工质量。
浇筑混凝土。具体地,先浇灌桩基混凝土至设计标高,然后浇筑C60混凝土,再在柱外填碎石,最后浇灌钢管柱C60混凝土至柱顶标高(钢管柱与孔壁间回填碎石)。
待预设时间后,解除对钢管柱的抱夹。具体地,预设时间为30小时,从而保证混凝土能够有效凝固,进而保证了地面桩柱的施工质量。
现有HPE工法中,钢管柱在插入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时,由于钢管柱的插入端为封闭结构,由于浮力作用导致钢管柱下插困难,影响钢管柱的安装精度无法得到保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地面桩柱的施工方法,钢管柱的插入端为开口结构且在混凝土浇筑前插入到桩孔内,并且通过使用钢管柱安装机,保证了钢管柱的安装精度,从而保证了地面桩柱施工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钢管柱安装机,用于地面桩柱的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安装机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钢管柱穿过的第一过孔;
竖直调节组件,所述竖直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竖直调节组件与作业面接触;
可动座,所述可动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可动座上设有用于所述钢管柱的穿过第二过孔,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过孔连通;
抱夹组件,所述抱夹组件设置在所述可动座上,所述抱夹组件用于抱持所述钢管柱;
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与所述可动座配合且用于驱动所述可动座相对所述底座运动,所述水平调节组件与所述抱夹组件配合且用于驱动所述抱夹组件相对所述可动座运动,所述可动座和所述抱夹组件的运动方向垂直;
覆盖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所述可动座和所述抱夹组件均被覆盖组件所包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柱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抱夹组件包括:
底架,所述底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可动座上且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配合;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底架连接;
可动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可动架连接,所述可动架与所述底架之间形成有用于所述钢管柱穿过的抱夹空间,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可动架相对所述底架运动,以调节所述抱夹空间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柱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可动座上,所述支撑部上设有用于所述钢管柱连通的第三过孔,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第二过孔连通,所述可动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
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可动架的端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可动架朝向所述夹持部的端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合围形成所述抱夹空间;
并且/或者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一驱动件位于所述可动架的相对两侧;
并且/或者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第一油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柱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与所述可动座和所述抱夹组件配合且用于驱动所述抱夹组件运动;
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分别与所述可动座和所述底座配合且用于驱动所述可动座运动,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方向垂直且均位于水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柱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二驱动件位于所述抱夹组件的相对两侧;
并且/或者所述第二驱动件为第二油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柱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三驱动件位于所述可动座的相对两侧;
并且/或者所述第三驱动件为第三油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柱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地脚,所述第一地脚用于抵靠所述作业面;
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一地脚通过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底座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作业面的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管柱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调节组件还包括:
第二地脚,所述第二地脚与所述第一地脚间隔设置且用于抵靠所述作业面;
螺杆,所述第二地脚固接于所述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与所述底座螺纹配合,所述螺杆能够相对所述底座转动,以使所述底座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地脚的方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管柱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脚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第四驱动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地脚的数量一致,各所述第一地脚呈三角形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管柱安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驱动件为第四油缸;
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地脚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螺杆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地脚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地脚与所述第一地脚交替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45542.XU CN212612475U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钢管柱安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45542.XU CN212612475U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钢管柱安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12475U true CN212612475U (zh) | 2021-02-26 |
Family
ID=74723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45542.XU Active CN212612475U (zh) | 2020-05-19 | 2020-05-19 | 钢管柱安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12475U (zh) |
-
2020
- 2020-05-19 CN CN202020845542.XU patent/CN2126124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612475U (zh) | 钢管柱安装机 | |
CN215906792U (zh) | 一种格构柱导向定位调垂安装设备 | |
CN111636427A (zh) | 钢管柱安装机以及地面桩柱的施工方法 | |
CN212742532U (zh) | 钢管柱调垂机 | |
CN209066443U (zh) | 一种基于主动控制的深基坑型钢支护系统 | |
CN110886332A (zh) | 墙体基础托换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6717161U (zh) | 一种用于岩壁吊车梁精细爆破振动装置 | |
CN213005796U (zh) | 一种pc构件浇筑装置 | |
CN213268994U (zh) | 一种装配式柱定位调整结构 | |
CN210480795U (zh) | 适用于隔震建筑结构动力特性测试试验的千斤顶支撑装置 | |
CN114182938A (zh) | 一种型钢斜柱安装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7579790U (zh) | 一种可调节支座垫石标高模板装置 | |
CN220749269U (zh) | 一种天然气管道预埋装置 | |
CN221167807U (zh) | 一种便于架设钢支撑的装置 | |
CN215331599U (zh) | 一种用于深基坑工程中格构柱的安装定位装置 | |
CN117182517B (zh) | 装载机铲斗更换安装设备 | |
CN211447641U (zh) | 被动式外窗嵌设于窗副框用的就位装置 | |
CN216239921U (zh) |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材料支撑装置 | |
CN220889535U (zh) | 一种二次结构拉结筋预埋件施工装置 | |
CN216339474U (zh) | 一种桥梁钢管桩施工装置 | |
CN209873464U (zh) | 一种中继井更换顶管机快速拼装机头的新型导轨 | |
CN109098287A (zh) | 一种模块化移动屋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 |
CN213297849U (zh) | 全回转钻机的对中调节结构 | |
CN219772736U (zh) | 钢箱梁拼装定位结构 | |
CN217812451U (zh) | 一种智能装配式建筑用楼层板支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