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1927U - 一种防撞护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撞护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1927U
CN212611927U CN202021189396.6U CN202021189396U CN212611927U CN 212611927 U CN212611927 U CN 212611927U CN 202021189396 U CN202021189396 U CN 202021189396U CN 212611927 U CN212611927 U CN 212611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panel
fender
front panel
elasticity pos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893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波
袁佩
何沛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rchants Chongqing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rchants Chongqing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rchants Chongqing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rchants Chongqing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893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1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1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1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护舷,包括前面板、多个弹性柱及后面板,后面板安装于桥墩上,多个弹性柱的一端固定于后面板上,且多个弹性柱在后面板上阵列分布,前面板固定于弹性柱的另一端。上述防撞护舷,当前面板收到撞击时,撞击力经前面板统一传递到弹性柱上,正面的撞击直接通过弹性柱缓冲释放,而侧面的撞击力也可以通过弹性柱扭曲、弯曲和剪切等作用消耗掉,从而有效防止装置,起到船只护舷的效果。并且,受撞击之后结构不易损坏,就算损坏也多个局部损坏,可以通过更换局部零件修复,便于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防撞护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墩防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护舷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的桥墩防撞措施是保障桥梁安全的重要手段,主要危险来源于车辆或者船舶碰撞桥墩。桥墩防撞措施为防止车辆或船舶对桥墩进行损坏,主要通过在桥墩的外部安装护舷结构。
目前,常规的护舷结构,多是在桥墩的前侧,即面向船行方向的一侧安装弧形的防撞体,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空套箱内填充吸能缓冲材料。这类护舷结构具备一定防撞和护舷能力,但是一方面对侧向撞击的防御能力不足,另外就是一旦发生撞击,防撞体极易损坏,最后也只能整体更换,提高了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常规的护舷结构,对于侧向撞击的防御能力不足,且容易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撞护舷。
一种防撞护舷,包括前面板、多个弹性柱及后面板,所述后面板安装于桥墩上,多个所述弹性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后面板上,且多个所述弹性柱在所述后面板上阵列分布,所述前面板固定于所述弹性柱的另一端。
上述防撞护舷,当前面板收到撞击时,撞击力经前面板统一传递到弹性柱上,正面的撞击直接通过弹性柱缓冲释放,而侧面的撞击力也可以通过弹性柱扭曲、弯曲和剪切等作用消耗掉,从而有效防止装置,起到船只护舷的效果。并且,受撞击之后结构不易损坏,就算损坏也多个局部损坏,可以通过更换局部零件修复,便于维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柱为橡胶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为钢覆复合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后面板上,多个所述弹性柱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前面板位于所述外壳内且突出所述外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弹性柱之间填充有缓冲吸能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柱与所述前面板及所述后面板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面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弹性柱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
上述防撞护舷,能够有效防护正向和侧向撞击,护舷能力强。并且,受撞击之后结构不易损坏,且就算损坏多是局部损坏,可以通过更换局部零件修复,便于维护。并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防撞护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防撞护舷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方式中的防撞护舷,用于安装于桥墩10上,具体安装于桥墩10面向船行方向的侧壁上,防止车辆或者船只撞击桥墩10导致桥墩10损坏。具体地,该防撞护舷包括前面板100、弹性柱200及后面板300。
后面板300安装于桥墩10上。一实施方式中,后面板300可以通过螺栓安装于桥墩10上。当然,为了避免打孔损坏桥墩10的结构,后面板300也可以通过混凝土将后面板300固定在桥墩10上。
多个弹性柱200的一端固定于后面板300上,且多个弹性柱200在后面板300上阵列分布,前面板100固定于弹性柱200的另一端。其中,当前面板100受到撞击时,撞击力经前面板100统一传递到弹性柱200上,正面的撞击直接通过弹性柱200缓冲释放,而侧面的撞击力也可以通过弹性柱200扭曲、弯曲和剪切等作用消耗掉,从而有效防止撞击,起到船只护舷的效果。弹性柱200在后面板300上阵列分布,可以保证缓冲的均匀。
一实施方式中,后面板300上开设有固定孔,多个固定孔阵列分布于后面板300上,弹性柱200固定于固定孔内,实现弹性柱200的一端固定在后面板300上。弹性柱200与后面板300和前面板100垂直,以使前面板100承受正面的撞击时,弹性柱200轴向收缩缓冲吸能,保证缓冲吸能效果。弹性柱200具体可以为橡胶柱。当然,弹性柱200也可以是其他弹性吸能材料制成,只要具备良好的抗冲击和抗剪切能力即可。
一实施方式中,前面板100为矩形,前面板100为钢覆复合材料制成,钢覆复合材料能够消能提高前面板100的防撞性能。前面板100的强度大于后面板300的强度,前面板100的强度较大,以平衡受力和避免撞击变形较大,导致前面板100报废。后面板300的强度较小,便于后面板300安装于桥墩10上,避免后面板300的安装损坏桥墩10的结构。
一实施方式中,防撞护舷还包括外壳400,外壳400设置于后面板300上,外壳400包绕在弹性柱200的外侧,以使多个弹性柱200位于外壳400内,外壳400能够保护弹性柱200,避免其他结构影响弹性柱200的缓冲吸能。前面板100位于外壳400内且突出外壳400,能够保证船只正面的碰撞撞击到前面板100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多个弹性柱200之间填充有缓冲吸能材料,缓冲吸能材料能够辅助缓冲撞击。具体地,缓冲吸能材料可以为泡沫或者缓冲圈。
上述防撞护舷,能够有效防护正向和侧向撞击,护舷能力强。并且,受撞击之后结构不易损坏,且就算损坏多是局部损坏,可以通过更换局部零件修复,便于维护。并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制造,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防撞护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面板、多个弹性柱及后面板,所述后面板安装于桥墩上,多个所述弹性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后面板上,且多个所述弹性柱在所述后面板上阵列分布,所述前面板固定于所述弹性柱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柱为橡胶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为钢覆复合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护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后面板上,多个所述弹性柱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前面板位于所述外壳内且突出所述外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护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性柱之间填充有缓冲吸能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柱与所述前面板及所述后面板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弹性柱固定于所述固定孔内。
CN202021189396.6U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防撞护舷 Active CN212611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9396.6U CN212611927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防撞护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9396.6U CN212611927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防撞护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1927U true CN212611927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42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89396.6U Active CN212611927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防撞护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19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4200A (zh) * 2021-10-28 2022-01-11 武汉一冶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桥梁桥墩防撞护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4200A (zh) * 2021-10-28 2022-01-11 武汉一冶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桥梁桥墩防撞护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09897B1 (ko) 도로 가이드레일의 완충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가이드 레일 조립체
CN212611927U (zh) 一种防撞护舷
CN110374032B (zh) 一种易恢复型防车撞装置及防车撞桥梁
KR100716195B1 (ko) 방호울타리
CN108501844B (zh) 一种具有刚度补偿功能的防撞梁缓冲结构
CN108004983B (zh) 一种柔性防护栏
CN203358511U (zh) 汽车后保险杠系统
KR20110068698A (ko) 가드레일
KR102592572B1 (ko) 가드레일
KR101164333B1 (ko) 차량의 종류별 충돌위치 및 충격량을 고려한 복합소재 방호울타리
KR20120090908A (ko) 충격흡수가드레일
CN210827249U (zh) 一种易恢复型防车撞装置及防车撞桥梁
KR20190073193A (ko) 충격흡수 고정수단이 구비된 차량 방호울타리
CN210000265U (zh) 一种行人小腿保护装置及汽车
CN202294643U (zh)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装置
CN205417486U (zh)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保险杠
CN2771291Y (zh) 复合材料公路护栏
CN215398928U (zh) 防撞梁总成、底盘和车辆
CN204401513U (zh) 一种防冲击的合金复合护栏
CN219115325U (zh) 一种便于防护的车厢
KR20070004375A (ko) 충격흡수기능이 우수한 중앙분리대의 설치공법
CN216467666U (zh)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的汽车后保险杠
CN220180731U (zh) 一种前保险杠骨架总成
CN21082212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加强型保险杠
CN108749925A (zh) 一种具有碰撞缓冲功能的车架前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