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4311U - 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4311U
CN212604311U CN201921955478.4U CN201921955478U CN212604311U CN 212604311 U CN212604311 U CN 212604311U CN 201921955478 U CN201921955478 U CN 201921955478U CN 212604311 U CN212604311 U CN 212604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wheel
shaft
adjusting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554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群标
孔挺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chia Wheel Technology Ta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chia Wheel Technology Ta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chia Wheel Technology Ta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chia Wheel Technology Ta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554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4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4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4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包括电机、齿轮箱、装胎轮轴、摆臂和装胎轮组,电机设置于齿轮箱输入端,摆臂设置于齿轮箱输出端;摆臂包括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对称设置于装胎轮轴下部且一端与装胎轮轴向垂直连接,装胎轮组包括第一装胎轮和第二装胎轮,第一装胎轮竖向设置于第一摆臂自由端,第二装胎轮竖向设置于第二摆臂自由端,第一装胎轮和第二装胎轮均与对称轴呈8°倾斜角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设置倾斜角减少三角槽区域面积,使轮胎不易卡住,减少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胎机的装胎轮。
背景技术
汽车轮胎通常由轮辋和轮胎两部分组成,轮辋具有沿周边的环形凸缘,弹性橡胶轮胎的胎唇紧扣其上。为了提高轿车的性能,轮胎向着小扁平比,即轮胎断面高度与轮胎高度的比值,硬壁轮胎发展,这就给轮胎的拆装带来了困难。传统的手工撬棍拆胎不能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有新的拆胎工具和设备来适应轮胎技术的发展。
现有的装胎轮在装胎时,轮胎在装配过程会挤入三角槽区域,造成轮胎损坏和装胎不成功。
现需一种装胎轮,有效的减少三角槽区域,使轮胎不易卡住,减少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轮胎在装配过程会挤入三角槽区域,造成轮胎损坏和装胎不成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通过设置设置倾斜角减少三角槽区域面积,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包括电机、齿轮箱、装胎轮轴、摆臂和装胎轮组,电机设置于齿轮箱输入端,摆臂设置于齿轮箱输出端;摆臂包括包括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对称设置于装胎轮轴下部且一端与装胎轮轴垂直连接,装胎轮组包括第一装胎轮和第二装胎轮,第一装胎轮竖向设置于第一摆臂自由端,第二装胎轮竖向设置于第二摆臂自由端,第一装胎轮和第二装胎轮均与对称轴呈8°倾斜角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
装胎轮直线设置时,装胎轮轮与轮毂夹角太大,轮胎往往容易挤进夹角里造成轮胎损坏。本技术方案设置有倾斜角,装胎轮运动前端以一定的角度往里倾斜,两个轮子形成三角形的形态,起到导向作用,使轮胎更容易装配到轮毂里,提升装胎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装胎轮与第二装胎轮倾斜方向向运动趋势方向偏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装胎轮轴包括空心轴和实心轴,实心轴设置于空心轴内部,空心轴和实心轴分别连接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齿轮箱包括齿轮轴、输入齿轮、反向齿轮和输出齿轮,输入齿轮设置于齿轮轴上端,反向齿轮设置于齿轮轴下端,输入齿轮连接齿轮箱输入端,输出齿轮与反向齿轮啮合,输出齿轮设置于空心轴上端。
通过齿轮箱调整转速和方向,使得输入端和输出端非同步运作。通过使用实心和空心组合轴实现两种输出方式,一种同步于输入端,一种通过输出齿轮加工改变旋转方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实心轴输入端连接齿轮箱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摆臂包括第一摆臂本体,一对平行的用于限定导轮板调节长度的第一导轮调节座板,用于安装导轮的第一导轮板,用于调节导轮位置的第一调节轴和用于导向的第一导轮调节导杆,第一摆臂本体为杆状且一端与装胎轮轴轴毂连接,第一调节轴和第一导轮调节导杆平行第一摆臂本体设置,两第一导轮调节座板垂直第一摆臂本体且分别设置于第一摆臂本体自由端和轴毂内侧,第一调节轴两端和第一导轮调节导杆两端分别安装于两第一导轮调节座板板面,第一导轮板下端安装第一装胎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二摆臂包括第二摆臂本体,一对平行的用于限定导轮板调节长度的第二导轮调节座板,用于安装导轮的第二导轮板,用于调节导轮位置的第二调节轴和用于导向的第二导轮调节导杆,第二摆臂本体为杆状且一端与装胎轮轴轴毂连接,第二调节轴和第二导轮调节导杆平行第二摆臂本体设置,两第二导轮调节座板垂直第二摆臂本体且分别设置于第二摆臂本体自由端和轴毂内侧,第二调节轴两端和第二导轮调节导杆两端分别安装于两第二导轮调节座板板面,第二导轮板下端安装第二装胎轮。
摆臂本体作为主要框架使用,导轮调节座板设置在摆臂两端,防止导轮板脱出行进范围。导轮板安装在导轮调节座板之间,实现在可控空间内的调整,用于应对多种规格的轮胎安装。轮调节导杆主要起到导向作用,调节轴与导轮板固定连接,可以是梯形螺母或焊接等连接方式,通过转动调节轴实现导轮板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装胎轮轴为实心轴且下端设置有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反向螺纹,第一摆臂与装胎轮键连接,第二摆臂设置于轴毂内径设置有反向内螺纹,装胎轮轴与第二摆臂螺纹配合,装胎轮轴下端设置用于限制下摆臂位置的限位螺母,限位螺母和下摆臂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
装胎轮轴分为两部分,轴部和螺纹部,轴部与一摆臂键槽连接,轴与此摆臂共同转动,螺纹部设置于键槽下方,且螺纹方向与旋转正方向相反,另一摆臂装配孔内部设置配合螺纹,当转动时,弹簧垫圈与上方的摆臂产生反作用力,带有螺纹的摆臂在里的作用下脱出螺纹,依照螺纹旋转方向,向轴运动的反方向运动。
轮胎放置于轮胎工装上,伺服电机开始作业,伺服电机将动力传导至齿轮箱,齿轮箱内齿轮组带动装胎轮轴转动,两摆臂分别向同一点移动实现装胎。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装胎轮角度设置,减少三角区面积,减少轮胎破坏问题;
(2)导轮板位置可调,适用于各种规格的轮胎;
(3)装胎轮呈角度设置,起到导向作用,提高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示意图;
图2为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摆臂示意图;
图3为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装胎轮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装胎轮轴示意图;
图5为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齿轮箱剖面示意图;
图6为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第一摆臂示意图;
图7为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第二摆臂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机;2、齿轮箱;21、齿轮轴;22、输入齿轮;23、反向齿轮;24、输出齿轮;3、装胎轮轴;31、空心轴;32、实心轴;4、摆臂;41、第一摆臂;411、第一摆臂本体;412、第一导轮调节座板; 413、第一导轮板;414、第一调节轴;415、第一导轮调节导杆;42、第二摆臂;421、第二摆臂本体;422、第二导轮调节座板;423、第二导轮板;424、第二调节轴;425、第二导轮调节导杆;5、装胎轮组;51、第一装胎轮;52、第二装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包括电机1、齿轮箱2、装胎轮轴3、摆臂4和装胎轮组5,电机1设置于齿轮箱2输入端,摆臂4设置于齿轮箱2输出端。
如图2所示,摆臂4包括包括第一摆臂41、第二摆臂42,第一摆臂41和第二摆臂42对称设置于装胎轮轴3下部且一端与装胎轮轴 3垂直连接。
如图3所示,装胎轮组5包括第一装胎轮51和第二装胎轮52,第一装胎轮51竖向设置于第一摆臂41自由端,第二装胎轮52竖向设置于第二摆臂42自由端,第一装胎轮51和第二装胎轮52均与对称轴呈8°倾斜角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第一装胎轮51与第二装胎轮 52倾斜方向向运动趋势方向偏移。
经试验,采用8°角轮胎损坏率由15%降低到1%,装胎成功率从71%提升到96%。
如图4所示,装胎轮轴3包括空心轴31和实心轴32,实心轴32 设置于空心轴31内部。
如图5所示,齿轮箱2包括齿轮轴21、输入齿轮22、反向齿轮 23和输出齿轮24,输入齿轮22设置于齿轮轴21上端,反向齿轮23 设置于齿轮轴21下端,输入齿轮22连接齿轮箱2输入端,输出齿轮 24与反向齿轮23啮合,输出齿轮24设置于空心轴31上端,实心轴 32输入端连接齿轮箱2输入端。实心轴32连接第一摆臂41,空心轴 31连接第二摆臂42。
如图6所示,第一摆臂41包括第一摆臂本体411,一对平行的用于限定导轮板调节长度的第一导轮调节座板412,用于安装导轮的第一导轮板413,用于调节导轮位置的第一调节轴414和用于导向的第一导轮调节导杆415,第一摆臂本体411为杆状且一端与装胎轮轴3 轴毂连接,第一调节轴414和第一导轮调节导杆415平行第一摆臂本体411设置,两第一导轮调节座板412垂直第一摆臂本体411且分别设置于第一摆臂本体411自由端和轴毂内侧,第一调节轴414两端和第一导轮调节导杆415两端分别安装于两第一导轮调节座板412板面,第一导轮板413下端安装第一装胎轮51。
如图7所示,第二摆臂42包括第二摆臂本体421,一对平行的用于限定导轮板调节长度的第二导轮调节座板422,用于安装导轮的第二导轮板423,用于调节导轮位置的第二调节轴424和用于导向的第二导轮调节导杆425,第二摆臂本体421为杆状且一端与装胎轮轴3 轴毂连接,第二调节轴424和第二导轮调节导杆425平行第二摆臂本体421设置,两第二导轮调节座板422垂直第二摆臂本体421且分别设置于第二摆臂本体421自由端和轴毂内侧,第二调节轴424两端和第二导轮调节导杆425两端分别安装于两第二导轮调节座板422板面,第二导轮板423下端安装第二装胎压轮。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包括电机1、齿轮箱2、装胎轮轴3、摆臂4和装胎轮组5,电机1设置于齿轮箱2输入端,摆臂4设置于齿轮箱2输出端。
如图2所示,摆臂4包括包括第一摆臂41、第二摆臂42,第一摆臂41和第二摆臂42对称设置于装胎轮轴3下部且一端与装胎轮轴 3向垂直连接。
如图3所示,装胎轮组5包括第一装胎轮51和第二装胎轮52,第一装胎轮51竖向设置于第一摆臂41自由端,第二装胎轮52竖向设置于第二摆臂42自由端,第一装胎轮51和第二装胎轮52均与对称轴呈8°倾斜角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第一装胎轮51与第二装胎轮 52倾斜方向向运动趋势方向偏移。
装胎轮轴3为实心轴且下端设置有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反向螺纹,第一摆臂41与装胎轮键连接,第二摆臂42设置于轴毂内径设置有反向内螺纹,装胎轮轴3与第二摆臂42螺纹配合,装胎轮轴3下端设置用于限制下摆臂4位置的限位螺母,限位螺母和下摆臂4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
如图6所示,第一摆臂41包括第一摆臂本体411,一对平行的用于限定导轮板调节长度的第一导轮调节座板412,用于安装导轮的第一导轮板413,用于调节导轮位置的第一调节轴414和用于导向的第一导轮调节导杆415,第一摆臂本体411为杆状且一端与装胎轮轴3 轴毂连接,第一调节轴414和第一导轮调节导杆415平行第一摆臂本体411设置,两第一导轮调节座板412垂直第一摆臂本体411且分别设置于第一摆臂本体411自由端和轴毂内侧,第一调节轴414两端和第一导轮调节导杆415两端分别安装于两第一导轮调节座板412板面,第一导轮板413下端安装第一装胎轮51。
如图7所示,第二摆臂42包括第二摆臂本体421,一对平行的用于限定导轮板调节长度的第二导轮调节座板422,用于安装导轮的第二导轮板423,用于调节导轮位置的第二调节轴424和用于导向的第二导轮调节导杆425,第二摆臂本体421为杆状且一端与装胎轮轴3 轴毂连接,第二调节轴424和第二导轮调节导杆425平行第二摆臂本体421设置,两第二导轮调节座板422垂直第二摆臂本体421且分别设置于第二摆臂本体421自由端和轴毂内侧,第二调节轴424两端和第二导轮调节导杆425两端分别安装于两第二导轮调节座板422板面,第二导轮板423下端安装第二装胎压轮。
本技术方案用于安装强度较低的情况下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齿轮箱(2)、装胎轮轴(3)、摆臂(4)和装胎轮组(5),所述电机(1)设置于所述齿轮箱(2)输入端,所述摆臂(4)设置于所述齿轮箱(2)输出端;所述摆臂(4)包括第一摆臂(41)、第二摆臂(42),所述第一摆臂(41)和所述第二摆臂(42)对称设置于所述装胎轮轴(3)下部且一端与装胎轮轴(3)垂直连接,所述装胎轮组(5)包括第一装胎轮(51)和第二装胎轮(52),所述第一装胎轮(51)竖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摆臂(41)自由端,所述第二装胎轮(52)竖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摆臂(42)自由端,所述第一装胎轮(51)和所述第二装胎轮(52)均与对称轴呈8°倾斜角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胎轮(51)与所述第二装胎轮(52)倾斜方向向运动趋势方向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2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胎轮轴(3)包括空心轴(31)和实心轴(32),所述实心轴(32)设置于所述空心轴(31)内部,所述空心轴(31)和所述实心轴(32)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摆臂(41)和所述第二摆臂(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2)包括齿轮轴(21)、输入齿轮(22)、反向齿轮(23)和输出齿轮(24),所述输入齿轮(22)设置于所述齿轮轴(21)上端,所述反向齿轮(23)设置于所述齿轮轴(21)下端,所述输入齿轮(22)连接所述齿轮箱(2)输入端,所述输出齿轮(24)与所述反向齿轮(23)啮合,所述输出齿轮(24)设置于所述空心轴(31)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轴(32)输入端连接所述齿轮箱(2)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41)包括第一摆臂本体(411),一对平行的用于限定导轮板调节长度的第一导轮调节座板(412),用于安装导轮的第一导轮板(413),用于调节导轮位置的第一调节轴(414)和用于导向的第一导轮调节导杆,所述第一摆臂本体(411)为杆状且一端与所述装胎轮轴(3)轴毂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轴(414)和所述第一导轮调节导杆平行所述第一摆臂本体(411)设置,两所述第一导轮调节座板(412)垂直所述第一摆臂本体(411)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摆臂本体(411)自由端和轴毂内侧,所述第一调节轴(414)两端和所述第一导轮调节导杆两端分别安装于两所述第一导轮调节座板(412)板面,所述第一导轮板(413)下端安装所述第一装胎轮。
7.根据权利要求5~6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臂(42)包括第二摆臂本体(421),一对平行的用于限定导轮板调节长度的第二导轮调节座板(422),用于安装导轮的第二导轮板(423),用于调节导轮位置的第二调节轴(424)和用于导向的第二导轮调节导杆(425),所述第二摆臂本体(421)为杆状且一端与所述装胎轮轴(3)轴毂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轴(424)和所述第二导轮调节导杆(425)平行所述第二摆臂本体(421)设置,两所述第二导轮调节座板(422)垂直所述第二摆臂本体(421)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摆臂本体(421)自由端和轴毂内侧,所述第二调节轴(424)两端和所述第二导轮调节导杆(425)两端分别安装于两所述第二导轮调节座板(422)板面,所述第二导轮板(423)下端安装所述第二装胎轮。
8.根据权利要求1~2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胎轮轴(3)为实心轴且下端设置有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反向螺纹,所述第一摆臂(41)与所述装胎轮键连接,所述第二摆臂(42)设置于轴毂内径设置有反向内螺纹,所述装胎轮轴(3)与所述第二摆臂(42)螺纹配合,所述装胎轮轴(3)下端设置用于限制摆臂(4)位置的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和所述摆臂(4)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
CN201921955478.4U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 Active CN212604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5478.4U CN212604311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55478.4U CN212604311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4311U true CN212604311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8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55478.4U Active CN212604311U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4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6449B (zh) 半径可调的轮式机构
CN212604311U (zh) 一种带有倾斜角的装胎轮
CN201963844U (zh) 回转机构中心距调节装置
CN212073573U (zh) 一种带有锁定槽装胎轮的装胎机
CN210970572U (zh) 一种轮胎轮毂中心矫正装胎机
CN211163307U (zh) 一种维修非充气轮胎支撑骨架用装置
CN208802040U (zh) 一种越野车改装方向盘
CN205239682U (zh) 可自锁的变轮心四轮车
CN112588879A (zh) 一种汽车轮毂制造成型加工系统
CN211684509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轮胎快速维修拆卸装置
CN108674117B (zh) 一种具有轮胎偏心调节装置的房车及方法
CN215553078U (zh) 一种汽车轮毂调节装置
CN208703031U (zh) 一种气动大功率回转器减速机构
CN207548138U (zh) 一种夹持减振器的旋转盘
CN112172897A (zh) 一种下壁板保形定位工装及制造工艺
CN207746996U (zh) 一种刹车盘安装法兰拆装工具
CN211710565U (zh) 一种高效扶压装胎机
CN2554037Y (zh) 轮式拖拉机前驱动桥差速器轴承调整装置
CN220679960U (zh) 一种差速器拧紧机构
CN218804162U (zh) 一种可以快速调节的轮胎后充气装置
CN218964123U (zh) 一种汽车轮毂打孔工装
CN111319678A (zh) 悬架结构、汽车以及悬架的外倾角调节方法
CN110773822A (zh) 一种齿轮式攻丝机用动力头结构
CN215469715U (zh) 一种汽车差速器壳体加工系统
CN220201310U (zh) 一种汽车摆臂安装支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