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1568U - 冲击扳手 - Google Patents

冲击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1568U
CN212601568U CN202020373749.1U CN202020373749U CN212601568U CN 212601568 U CN212601568 U CN 212601568U CN 202020373749 U CN202020373749 U CN 202020373749U CN 212601568 U CN212601568 U CN 212601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motor
impact wrench
annular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737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周聪
瓦勒魁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lti AG
Original Assignee
Hilti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lti AG filed Critical Hilti AG
Priority to CN2020203737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1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1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1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击扳手,包括:壳体;联结于所述壳体的马达,该马达具有输出轴;砧组件;动力传递机构,其可驱动地将输出轴联结于所述砧组件,该动力传递机构包括恒星齿轮、行星齿轮、行星承载件、输入主轴,带有环形内齿的轴承支撑板,所述恒星齿轮由输出轴驱动,所述行星齿轮彼此固定地联结的并可旋转地安装于行星承载件上,用于支撑所述输入主轴的主轴轴承,套设于所述行星承载件上并被容纳于所述轴承支撑板内,所述马达和动力传递机构之间设有一环形后盖,用于支撑所述输出轴的马达轴承被至少部分的接纳于所述环形后盖内。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扳手结构紧凑,减速比高,同时组装便捷。

Description

冲击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式动力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击扳手。
背景技术
冲击式动力工具,已经广为人知。冲击扳手是用于旋拧螺钉、螺栓、夹具等的工具。冲击扳手一般包括驱动马达、动力传递机构和冲击机构,其中动力传递机构一般是行星齿轮减速机构,通常包括与马达输出轴连接的恒星齿轮,多个行星齿轮由该恒星齿轮驱动,同时该多个行星齿轮固定于行星承载件上,并且行星齿轮在固定的环形齿圈内转动,行星承载件作为被动转动件与冲击扳手的主轴连接,从而马达输出轴的转速经过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传动到冲击扳手的输入主轴时被大大的降低。但是为了取得更大的传动比,需要较大尺寸的行星齿轮。同时行星齿轮的齿很容易损坏,导致整个冲击扳手无法工作。
由于马达的输出轴需要延伸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当中,与恒星齿轮相连接从而驱动恒星齿轮旋转,而马达的输出轴和冲击扳手的输入主轴都需要轴承的支撑。现有的冲击扳手中,马达输出轴的轴承的外径通常大于冲击扳手输入主轴的轴承的内径。因此,马达和动力传递机构之间具有较长的距离,以由足够的空间容纳前述两个轴承,导致冲击扳手的整体长度很大。另外,在冲击扳手的装配过程中,主轴轴承是安装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上的,而马达输出轴的轴承是安装在马达输出轴上的,通常来讲,齿轮箱和马达预先是独立的,在产线上在组装到一起,因此需要尽可能的减少装配的难度。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目前亟需一种结构紧凑,减速比高,耐用性好,同时组装便捷,拆卸方便,密封性能好,方便操作工操作,减轻操作工的劳动强度的的冲击扳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稳定耐用的冲击扳手。
一种冲击扳手,包括:壳体;联结于所述壳体的马达,该马达具有输出轴;砧组件;动力传递机构,其可驱动地将输出轴联结于所述砧组件,该动力传递机构包括恒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行星承载件、输入主轴,带有环形内齿的轴承支撑板,所述恒星齿轮由输出轴驱动,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彼此固定地联结的并可旋转地安装于行星承载件上;一输入主轴轴承,套设于所述行星承载件上并被容纳于所述轴承支撑板内,所述马达和动力传递机构之间设有一环形后盖,一个用于支撑所述输出轴的马达轴承被部分的接纳于所述环形后盖内。
本实用新型的套装保持装置具有下述优点: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固定联结的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两级行星齿轮传动可以大大的减小齿轮箱的长度,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齿轮减速机构的传动比。并且,两级行星齿轮更加坚固耐用,同时仍保持齿轮箱的结构简单和装配的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行星承载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并固定连接的前承载板和后承载板,所述行星齿轮设置于所述前承载板和后承载板之间,所述后承载板大致为环形,所述行星承载件还包括一尾部,该尾部从后承载板的环形内孔处沿轴向向外延伸,所述主轴轴承套设于该尾部的外周上。所述轴承支撑板大致为中空的圆环,所述环形内齿位于其中空的圆环的一端的内径上,另一端具有径向向中心延伸的支撑部,所述主轴轴承被容纳于径向延伸的所述支撑部的形成的轴承安装孔内。更优选的,所述主轴轴承和所述后承载板之间设有垫圈。这样的结构极大程度的简化了齿轮箱内部的零件数目,以非常紧凑的结构实现了齿轮箱更大的减速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环形后盖压入配合的接纳在所述轴承支撑板的支撑部,毗邻所述主轴轴承的后端面。环形后盖的设置使得齿轮箱在预安装状态是大体上的封闭的,保证了装配过程的准确性。另外,环形后盖压入轴承支撑板的支撑部内,省略了o型弹簧,也使得冲击扳手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同时装配过程简单方便。
优选的,所述主轴轴承的内径大于所述马达轴承的外径。更优选的,所述环形后盖的内径与所述尾部的内径大致相等。因此,当主轴轴承的内径大于马达轴承的外径时,主轴轴承是可以略微推入到主轴轴承的内部的,也就是说主轴轴承和马达轴承之间可以距离很近,甚至有些许的重合,从而减少了冲击扳手的整体长度,使得冲击扳手结构上更加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环形后盖的内径小于所述尾部的外径。这样,环形后盖可以从轴向上抵住轴承轴承。
优选的,所述马达轴承的前端面与所述主轴轴承的后端面之间留有间隙这样冲击扳手的齿轮箱直径更小,所述冲击扳手的整体长度和齿轮箱的直径之间更加平衡,使冲击扳手整体上更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转速传动比不小于14。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扳手的齿轮减速机构的传动比大大的提高了,以简单紧凑的结构实现了冲击扳手高效耐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详细的描述同时阅读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所述实施例。强调的是,各种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实际上,为了清楚地进行论述,可以任意增大或减小尺寸。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扳手的示意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扳手的齿轮箱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冲击扳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动力工具的套筒保持装置和包含该套筒保持装置的冲击式扳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扳手10包括壳体1;联结于所述壳体的马达2,该马达具有输出轴20;砧组件4;动力传递机构3,其可驱动地将输出轴20联结于所述砧组件4,以及旋转冲击机构5和输入主轴10。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冲击扳手10还包括例如电源装置,开关,模式变换机构等等,这些机构以及前述旋转冲击机构均可以传统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在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壳体1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10用于包围齿轮箱,第二部分11用于容纳马达2。参考图1和图2,该马达具有一输出轴20,轴向延伸到所述动力传递机构3内。
参照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机构是一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优选的,该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行星轮是两级结构的齿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这里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也可以根据期望的齿轮减速比将行星轮构造成一级或多级的结构。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3可包括恒星齿轮30、第一行星齿轮31、第二行星齿轮32、行星承载件33、带有环形内齿341的轴承支撑板34。所述恒星齿轮30可以与马达2的输出轴20联结,以便旋转。第一行星齿轮31和第二行星齿轮32可包括多个,优选的,包括三个。第一行星齿轮31和第二行星齿轮32具有不同数量的齿和节圆直径。优选的,第一行星齿轮31的节圆直径大于第二行星齿轮32的节圆直径,同时,第一行星齿轮31也比第二行星齿轮32具有更多数量的齿。所述恒星齿轮30位于所述马达输出轴20的最前端,因此该恒星齿轮30可被马达2驱动旋转。所述恒星齿轮30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31啮合。第一行星齿轮31与第二行星齿轮32固定连接,优选的,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是一体成形的,可旋转的安装于齿轮销37上,然后通过齿轮销37安装于行星承载件33内。
参考图2和图3,所述行星承载件33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并固定连接的前承载板331和后承载板332,所述行星齿轮设置于所述前承载板331和后承载板332之间。所述前承载板331联结所述输入主轴10,优选的,所述主轴10与所述前承载板是一体成型的。所述后承载板332大致为环形,环形的内孔用于接收马达的输出轴20。所述行星承载件33还包括一尾部333,该尾部从后承载板332的环形内孔处沿轴向向外延伸,大致平行于旋转轴向设置,尾部333的轴向长度大致等于主轴轴承36的高度。所述主轴轴承36套设于该尾部333的外径上。
所述轴承支撑板34大致为中空的圆环,其中空的圆环的一端的内径设有所述环形内齿341,该环形内齿341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32的齿啮合。所述轴承支撑板34在其外周通过一个o形簧固定连接与壳体的第一部分10。也就是说轴承支撑板34相对于壳体是不动的,因此,环形内齿也是固定不转动的。当马达2带动马达输出轴20旋转,该输出轴20带动恒星齿轮30转动,然后恒星齿轮30又带动第一行星齿轮31旋转,第二行星齿轮和第一行星齿轮是一体的,一起绕恒星齿轮公转的同时自转,并通过第二行星齿轮与环形内齿341的啮合,将马达输出轴20的转动减速的传递给与行星承载件33一体联结的输入主轴10。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机构3包括固定联结的第一行星齿轮31和第二行星齿轮32,两级行星齿轮传动可以大大的减小齿轮箱的长度,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齿轮减速机构的传动比。优选的,通过选择合适的齿轮齿数和行星齿轮的节圆直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转速传动比可达到14以上。并且,两级行星齿轮更加坚固耐用,同时仍保持齿轮箱的结构简单和装配的方便。
所述轴承支撑板34的中空的圆环的另一端具有径向向中心延伸的支撑部342,该支撑部342在轴承支撑板的内部形成了一个内径小于环形内齿的安装孔,所述行星承载件33的后承载板332抵靠于所述支撑部342突出于环形内齿的径向延伸面。优选的,所述主轴轴承36和所述后承载板333之间设有垫圈8。而主轴轴承36则被容纳于该支撑部342内。该支撑部342的轴向长度略微大于所述主轴轴承36的高度。优选的,所述支撑部342的最外端的径向延伸比放置主轴轴承部分的径向延伸要略长一点,这样支撑部342在轴向上也可以部分的起到挡住主轴轴承36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冲击扳手还包括一个环形后盖6,该环形后盖6设置在所述马达2和所述动力传递机构3之间。具体的说,该环形后盖是压入配合的接纳在所述轴承支撑板34的支撑部342的后端面。由于主轴轴承36是容纳于支撑部的内径的,因此,环形后盖6大体上在轴向上毗接于主轴轴承36的后端面。优选的,所述环形后盖6的内径大于所述尾部333的内径,小于所述尾部333的外径。这样,环形后盖6基本上就从轴向上抵住主轴轴承,从而起到止挡主轴轴承36轴向窜动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马达轴承21的前端面与所述主轴轴承36的后端面之间留有间隙这样冲击扳手的齿轮箱直径更小,所述冲击扳手的整体长度和齿轮箱的直径之间更加平衡,使冲击扳手整体上更紧凑。
并且,用于支撑所述马达输出轴20的马达轴承21被部分的接纳于所述环形后盖内。马达轴承21的高度大于环形后盖6的厚度,因此当马达轴承插入到环形后盖的内孔时,马达轴承21在轴向上仅部分的被环形后盖支撑。当然可以理解的时马达轴承高度足够小或者环形后盖6足够厚时,也马达轴承也可能完全的支撑于所述环形后盖6内。环形后盖6的设置使得齿轮箱在预安装状态是大体上的封闭的,保证了装配过程的准确性。另外,环形后盖压入轴承支撑板的支撑部内,省略了o型弹簧,也使得冲击扳手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同时装配过程简单方便,密封效果也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主轴轴承的内径大于所述马达轴承的外径。更优选的,所述环形后盖的内径与所述尾部的内径大致相等。例如,优选的,马达轴承的外径是19mm,其内径是6mm,轴承高度为6mm。主轴轴承的外径是37mm,内径是25mm,高度是7mm。因此,当主轴轴承的内径大于马达轴承的外径时,主轴轴承是可以略微推入到主轴轴承的内部的,也就是说主轴轴承和马达轴承之间可以距离很近,甚至有些许的重合,从而减少了冲击扳手的整体长度,使得冲击扳手结构上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扳手具有结构紧凑,齿轮箱乃至冲击扳手的整体长度都大大的减少了,同时传动比大大提高,
如前所述,尽管说明书中已经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有许多其他实施例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当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含义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冲击扳手,包括:壳体;联结于所述壳体的马达,该马达具有输出轴;砧组件;动力传递机构,其可驱动地将输出轴联结于所述砧组件,该动力传递机构包括恒星齿轮、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行星承载件、输入主轴,带有环形内齿的轴承支撑板,所述恒星齿轮由输出轴驱动,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彼此固定地联结的并可旋转地安装于行星承载件上;其特征在于,一输入主轴轴承,套设于所述行星承载件上并被容纳于所述轴承支撑板内,所述马达和动力传递机构之间设有一环形后盖,一个用于支撑所述输出轴的马达轴承被部分的接纳于所述环形后盖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承载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并固定联接的前承载板和后承载板,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设置于所述前承载板和后承载板之间,所述后承载板大致为环形,所述行星承载件还包括一尾部,该尾部从后承载板的环形内孔处沿轴向向外延伸,所述主轴轴承套设于该尾部的外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撑板大致为中空的圆环,所述环形内齿位于其中空的圆环的一端的内径,另一端具有径向向中心延伸的支撑部,所述主轴轴承被容纳于所述支撑部的形成的轴承安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后盖压入配合的接纳在所述轴承支撑板的支撑部,毗邻所述主轴轴承的后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轴承和所述后承载板之间设有垫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轴承的内径大于所述马达轴承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后盖的内径小于所述尾部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轴承的前端面与所述主轴轴承的后端面之间留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转速传动比不小于14。
CN202020373749.1U 2020-03-23 2020-03-23 冲击扳手 Active CN212601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3749.1U CN212601568U (zh) 2020-03-23 2020-03-23 冲击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3749.1U CN212601568U (zh) 2020-03-23 2020-03-23 冲击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1568U true CN212601568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7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73749.1U Active CN212601568U (zh) 2020-03-23 2020-03-23 冲击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15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6530A (zh) * 2021-04-22 2021-07-23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拆装的电动冲击扳手及新能源汽车
CN113635253A (zh) * 2021-08-17 2021-11-12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小间距使用的多头冲击紧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6530A (zh) * 2021-04-22 2021-07-23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拆装的电动冲击扳手及新能源汽车
CN113635253A (zh) * 2021-08-17 2021-11-12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小间距使用的多头冲击紧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01568U (zh) 冲击扳手
US8480528B2 (en) Coaxial transmission
US8857536B2 (en) Hand-held power tool
US8137230B2 (en) Reduction gear
JPH0647755U (ja) 遊星歯車装置
CN105090380A (zh) 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US20020077213A1 (en) Two-stage gear mechanism
GB2303568A (en) Portable power tool with bevel gearing
CN219255482U (zh) 电动工具和冲击驱动器
CN103335068A (zh) 一种行星蜗杆减速装置
US20150128429A1 (en) Power Tool and Transmission Thereof
US20080229879A1 (en) Starter
CN101127467A (zh) 一种改进的电动车轮毂电机的传动机构
CN112268102A (zh) 一种减速齿轮总成
JP2001132803A (ja) 変速機
JP2574367B2 (ja) 歯科用ハンドピース
KR200429620Y1 (ko) 모터와 피니언을 구비한 유성기어 감속기
CN220822826U (zh) 一种旋转输出执行器
CN212564287U (zh) 齿轮箱及和面机
JP4607400B2 (ja) ステップアップ減速ギヤ装置
CN220551467U (zh) 一种驱动装置及电子产品
JP2002349643A (ja) 遊星ギヤードモータ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213511992U (zh) 一种减速齿轮总成
JPH11207558A (ja) 工作機械の主軸台
CN217108046U (zh)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