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8275U - 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8275U
CN212558275U CN202020586582.7U CN202020586582U CN212558275U CN 212558275 U CN212558275 U CN 212558275U CN 202020586582 U CN202020586582 U CN 202020586582U CN 212558275 U CN212558275 U CN 212558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baffle
driven roller
bearing
laye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865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友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yao Hengxia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yao Hengxia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yao Hengxia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yao Hengxiang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865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8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8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82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属于传送带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上的主动辊和从动辊组,主动辊和从动辊组外部套设有环形输送带,环形输送带位于上方的部分设置为上层带,环形输送带位于下方的部分设置为下层带,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竖向设置且位于上层带的上方,第二挡板竖向设置且位于下层带的上方;同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长度方向与环形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支架上还设置有接收斗,接收斗上端开口且位于第一挡板朝上层带运动方向倾斜的一侧下方,接收斗下端开口且位于下层带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废料回收,回收效率高降低工作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
背景技术
水泥砖头制作时,通过传送带(也可以称为输送机)运输预置的未硬化的水泥砖头,在运输过程中,传送带上预置的水泥砖头中有完整的符合要求的水泥砖头,也有水泥砖头不完整或者有磕碰损坏。
现有的处理方式是,当水泥砖头运输到预定位置时通过人工把符合要求的水泥砖头和不符合要求的水泥砖头都取出放置在不同处。
上述人工分类取放的方式效率不高且工作人员工作量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 ,具有自动废料回收,回收效率高降低工作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功能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主动辊和从动辊组,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组外部套设有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位于上方的部分设置为上层带,所述环形输送带位于下方的部分设置为下层带,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竖向设置且位于所述上层带的上方,所述第二挡板竖向设置且位于所述下层带的上方;
同时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环形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接收斗,所述接收斗上端开口且位于所述第一挡板朝所述上层带运动方向倾斜的一侧下方,所述接收斗下端开口且位于所述下层带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输送带用于运送预置的水泥砖头,合格的水泥砖头被取走,不合格的水泥砖头继续在环形输送带上运送,然后当不合格的水泥砖头到达第一挡板位置时,由于第一挡板倾斜,不合格的水泥砖头在继续运动的同时朝上层带的边缘运动,最终不合格的水泥砖头掉入接收斗,然后通过接收斗掉入下层带上,不合格的水泥砖头随下层带继续运动,然后不合格的水泥砖头在第二挡板的影响下从下层带掉落,通过容器接收或新的传送带送走,实现不合格的水泥砖头的收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下部均设置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橡胶层起到缓冲作用,减少水泥砖头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碰撞时对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挡板下部与所述上层带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挡板下部设置的橡胶层与所述上层带接触;所述第二挡板下部与所述下层带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挡板下部设置的橡胶层与所述下层带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预置的水泥砖头未硬化,水泥容易粘附在环形输送带上,橡胶层与环形输送带接触可以刮除环形输送带上粘附的水泥,同时橡胶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对环形输送带的运动影响较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包括四根立柱、水平设置并固定于四根所述立柱中部的下层钢架和水平设置并固定于所述立柱顶部的上层钢架,所述上层带位于所述上层钢架上,且所述第一挡板的下方未设置所述上层钢架,所述上层带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下方的部分悬空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上层带上不合格的水泥砖头在上层带边缘直接可以掉入接收斗,不合格的水泥砖头不容易与上层钢架碰撞而散乱。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从动辊组包括上从动辊、第一下从动辊和第二下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上从动辊分设所述上层带运动方向的首端和末端,所述第一下从动辊和第二下从动辊分设所述下层带运动方向的首端和末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上层带和下层带之间的间距更宽,方便不合格的水泥砖头在下层带上的运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从动辊组还包括第一承重辊和第二承重辊,所述第一承重辊和所述第二承重辊分设所述下层带运动方向的首端和末端,且所述第一承重辊和所述第二承重辊位于所述下层带的下方并与所述下层带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承重辊和第二承重辊分设所述下层带运动方向的首端和末端起到支撑和绷紧下层带的作用,使得下层带在接收了不合格的水泥砖头后仍能保持较好的水平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从动辊组还包括上承重从动辊,所述上承重从动辊位于所述上层带中部的下方且与所述上层带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上承重从动辊用于承载上层带,使得上层带在水泥砖头的重力下不容易与上层框架接触摩擦,减少对环形输送带运行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从动辊组还包括下承重从动辊,所述下承重从动辊位于所述下层带中部的下方且与所述下层带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下承重从动辊用于承载下层带,使得下层带在水泥砖头的重力下更加好的保持水平,减少对环形输送带运行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环形输送带运送预置的水泥砖头,通过第一挡板使得不合格的水泥砖头在继续运动的同时朝上层带的边缘运动,最终不合格的水泥砖头通过接收斗掉入下层带上,然后不合格的水泥砖头在第二挡板的影响下从下层带掉落到新的传送带或接收容器中被收集;
2.设置的橡胶层起到缓冲作用,减少水泥砖头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碰撞时对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冲击,橡胶层与环形输送带接触可以刮除环形输送带上粘附的水泥;
3.设置的上承重从动辊用于更好的承载上层带,设置的第一承重辊、第二承重辊和下承重从动辊用于更好的承载下层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3,去掉环形输送带时;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4,去掉环形输送带时;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5;
图8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立柱;12、下钢板;13、挡板;14、上钢板;15、竖直杆;16、左支撑板;17、右支撑板;18、加强柱;21、主动辊;211、皮带;212、电机;22、上从动辊;23、第一下从动辊;24、第二下从动辊;25、第一承重辊;26、第二承重辊;27、上承重从动辊;28、下承重从动辊;3、第一挡板;31、橡胶层;4、第二挡板;41、竖杆;5、接收斗;6、环形输送带;61、上层带;62、下层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包括支架、设置于支架上的主动辊21、从动辊组、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和接收斗5,主动辊21和从动辊组外部套设有环形输送带6,环形输送带6位于上方的部分设置为上层带61,环形输送带6位于下方的部分设置为下层带62,上层带61和下层带62随着环形输送带6的运动交替变换,主动辊21的一端通过皮带211与电机212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以支架设置接收斗5的一侧为前侧,相应的另一侧为后侧。
参照图3和图4,支架包括四根立柱11、两根加强柱18、水平设置并固定于四根立柱11中部的下层钢架和水平设置并固定于立柱11顶部的上层钢架,下层钢架包括两根下钢板12和若干挡板13,两根下钢板12分设前后,位于前侧的两根立柱11之间通过一根下钢板12相互连接,位于后侧的两根立柱11通过一根下钢板12相互连接,且下钢板12的两端分别与一根立柱11的中部焊接固定,挡板13竖直设置且下侧壁与下钢板12的上侧壁焊接固定,用于阻挡下层带62上运输的物品掉落(对照如1)。
上层钢架包括四根上钢板14、四根竖直杆15和支撑板,位于前侧的两立柱11之间设置有两上钢板14,同时两上钢板14一端与立柱11焊接固定另一端相向悬伸设置并具有一定的间距;位于后侧的两立柱11之间也设置有两上钢板14,同时两上钢板14一端与立柱11焊接固定另一端相向悬伸设置并具有一定的间距;同时位于前侧的两立柱11之间设置的两上钢板14和位于后侧的两立柱11之间设置的两上钢板14远离立柱11的一端均与一根竖直杆15的上端焊接固定,竖直杆15下端与下钢板12焊接固定。
两根加强柱18分设前侧的两根立柱11之间和后侧的两根立柱11之间,加强柱18上部与上钢板14焊接固定,加强柱18中部与下钢板12焊接固定。
支撑板包括左支撑板16和右支撑板17,左支撑板16和右支撑板17均水平设置,且左支撑板16的三侧分别与位于左侧的三根上钢板14焊接固定,右支撑板17的三侧分别与位于右侧的三根上钢板14焊接固定,左支撑板16和右支撑板17相向的一侧之间存在间隙,且左支撑板16和右支撑板17位于上层带61的下方并支撑上层带61(对照图1)。
参照图1和图3,第一挡板3竖向设置且位于上层带61的上方,第二挡板4竖向设置且位于下层带62的上方;同时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的长度方向与环形输送带6的输送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接收斗5朝向支架的一侧开口,且接收斗5上端位于第一挡板3朝上层带61运动方向倾斜的一侧下方,接收斗5下端位于下层带62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3一侧焊接有竖杆41,且竖杆41下部与位于前侧且与左侧立柱11焊接固定的上钢板14远离立柱11一端的上侧壁焊接固定(对照图5),第一挡板3另一侧也焊接有竖杆41,且竖杆41下部与位于后侧且与右侧立柱11焊接固定的上钢板14远离立柱11的一端上侧壁焊接固定(对照图5);第二挡板4的两侧也焊接固定有竖杆41,且竖杆41下端与下钢板12焊接固定(对照图6),接收斗5的左右两侧与位于前侧的两根竖直杆15焊接固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接收斗5处未设置挡板13,接收斗5也能起到与挡板13一致的作用,第二挡板4朝向下层带62输送方向的一侧也未设置挡板13,第二挡板4朝下层带62输送方向倾斜的一端设置的挡板13与第二挡板4之间存在缺口,使得下层带62上运输的物品通过缺口送出。
参照图1和图5,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的下部均设置有橡胶层31,且第一挡板3下部与上层带61之间存在间隙,第一挡板3下部设置的橡胶层31与上层带61接触且橡胶层31朝上层带61方向逐渐变薄,减少对上层带61运动的影响。
参照图1和图6,第二挡板4下部与下层带62之间存在间隙,第二挡板4下部设置的橡胶层31与下层带62接触且橡胶层31朝下层带62方向逐渐变薄,减少对下层带62运动的影响。
参照图7和图8,从动辊组包括上从动辊22、第一下从动辊23和第二下从动辊24、第一承重辊25、第二承重辊26、上承重从动辊27和下承重从动辊28,主动辊21和上从动辊22分设上层带61运动方向的首端和末端,第一下从动辊23和第二下从动辊24分设下层带62运动方向的首端和末端;第一承重辊25和第二承重辊26分设下层带62运动方向的首端和末端,且第一承重辊25和第二承重辊26位于下层带62的下方并与下层带62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辊21的两端和从动辊组中的各个从动辊的两端与支架之间都通过输送机中常用的轴承安装固定,使得主动辊21和从动辊组可以转动。
上承重从动辊27有至少两个,在本实施例中上承重从动辊27有两个,两个上承重从动辊27位于上层带61中部的下方且与上层带61抵接,两个上承重从动辊27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同时右支撑板17开设有供上承重从动辊27的上部穿出的开槽(对照图3);下承重从动辊28有至少两个,在本实施例中下承重从动辊28有两个,两个下承重从动辊28位于下层带62中部的下方且与下层带62抵接,两个下承重从动辊28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预置的水泥砖头送到上层带61上并随着上层带61一起运动,合格的水泥砖头在送到相应位置时被取走,不合格的水泥砖头继续在上层带61上运动,当不合格的水泥砖头碰到第一挡板3时,由于不合格的水泥砖头仍跟随上层带61一起运动,而第一挡板3倾斜,不合格的水泥砖头在继续运动的同时朝上层带61的边缘运动,最终不合格的水泥砖头掉入接收斗5,然后通过接收斗5掉入下层带62上,不合格的水泥砖头随下层带62继续运动,然后不合格的水泥砖头在第二挡板4的影响下从下层带62掉落到新的传送带或接收容器中,这些不合格的水泥砖头作为废料被收集处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主动辊(21)和从动辊组,所述主动辊(21)和所述从动辊组外部套设有环形输送带(6),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输送带(6)位于上方的部分设置为上层带(61),所述环形输送带(6)位于下方的部分设置为下层带(62),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所述第一挡板(3)竖向设置且位于所述上层带(61)的上方,所述第二挡板(4)竖向设置且位于所述下层带(62)的上方;
同时所述第一挡板(3)和所述第二挡板(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环形输送带(6)的输送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接收斗(5),所述接收斗(5)上端开口且位于所述第一挡板(3)朝所述上层带(61)运动方向倾斜的一侧下方,所述接收斗(5)下端开口且位于所述下层带(6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和所述第二挡板(4)的下部均设置有橡胶层(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下部与所述上层带(61)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挡板(3)下部设置的橡胶层(31)与所述上层带(61)接触;所述第二挡板(4)下部与所述下层带(6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挡板(4)下部设置的橡胶层(31)与所述下层带(62)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四根立柱(11)、水平设置并固定于四根所述立柱(11)中部的下层钢架和水平设置并固定于所述立柱(11)顶部的上层钢架,所述上层带(61)位于所述上层钢架上,且所述第一挡板(3)的下方未设置所述上层钢架,所述上层带(61)位于所述第一挡板(3)下方的部分悬空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组包括上从动辊(22)、第一下从动辊(23)和第二下从动辊(24),所述主动辊(21)和所述上从动辊(22)分设所述上层带(61)运动方向的首端和末端,所述第一下从动辊(23)和第二下从动辊(24)分设所述下层带(62)运动方向的首端和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组还包括第一承重辊(25)和第二承重辊(26),所述第一承重辊(25)和所述第二承重辊(26)分设所述下层带(62)运动方向的首端和末端,且所述第一承重辊(25)和所述第二承重辊(26)位于所述下层带(62)的下方并与所述下层带(62)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组还包括上承重从动辊(27),所述上承重从动辊(27)位于所述上层带(61)中部的下方且与所述上层带(61)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辊组还包括下承重从动辊(28),所述下承重从动辊(28)位于所述下层带(62)中部的下方且与所述下层带(62)抵接。
CN202020586582.7U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58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6582.7U CN212558275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86582.7U CN212558275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8275U true CN212558275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10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8658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58275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8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8126B (zh) 一种洗砂机的上下料装置
CN214421531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皮带机
CN103552863A (zh) 一种板材翻转机构
CN212558275U (zh) 一种废料回收用传送带
CN201376784Y (zh) 进料装置
CN207943585U (zh) 新型物料拨离式拆垛机
CN212333708U (zh) 一种砂石物料传送系统
CN210236449U (zh) 一种自动靠边拆垛系统
CN209009444U (zh) 混凝土原料传送带设备
CN201961822U (zh) 移动卸料式皮带输送机
CN208086628U (zh) 废钢的履带式输送机
CN202186693U (zh) 止退板式垃圾输送机
CN218490463U (zh) 一种废旧电池收集输送装置
CN220484407U (zh) 一种多级式矿石输送装置
CN201432812Y (zh) 分离式件烟分拣机构
CN201165428Y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214609945U (zh) 一种带隔板的物流传送带
CN2741927Y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218706655U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入料缓冲装置
CN205471792U (zh) 纸板翻转机
CN215794725U (zh) 一种分装生产线的运输装置
JP6294734B2 (ja) 廃棄物の選別装置
CN220590771U (zh) 皮带运输机用塑料垃圾清除装置
CN2614195Y (zh) 带式输送机转载装置
CN210527761U (zh) 小直径乳化炸药药支防殉爆爬坡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