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6555U - 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6555U
CN212556555U CN202020688670.8U CN202020688670U CN212556555U CN 212556555 U CN212556555 U CN 212556555U CN 202020688670 U CN202020688670 U CN 202020688670U CN 212556555 U CN212556555 U CN 212556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vehicle
side wing
clamp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886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福新
田雪
闫伟楠
刘敦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uixin United Automobil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uixin United Automobil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uixin United Automobil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uixin United Automobil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886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6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6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6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包括:车底工字梁、夹紧块、固定支架、安装支架、弹簧和侧翼板,车底工字梁一端设置有夹紧块,夹紧块压迫车底工字梁,夹紧块中心设置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底部设置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一侧设置有侧翼板;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压迫固定支架,所述弹簧另一侧压迫安装支架;一方面针对侧翼板开发了对应的快装结构,无需在汽车底盘打孔,同时拆装速度快,便于更换和维修,另一方面采用弹性结构,对气流有引导作用,提高了车辆行驶稳定性,降低开裂、松动、脱落的风险,同时能够缓冲阻力和冲击力,抗冲击能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防护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尾气排放标准要求的提高以及未来电动卡车发展趋势,车辆的节能降耗显得更加重要。侧翼节流装置为市场主流趋势,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可以减少气流在车底形成的漩涡,降低风阻,实现节油。
虽然汽车侧翼板是现有汽车十分有必要的一项研究方向,但是由于其发展时间段,任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现有的侧翼板与车辆底盘横梁为螺钉固定,安装、拆卸、更换、维修不便,且需要在车辆底盘结构中增加螺钉安装位置。现有的侧翼板无缓冲机构,存在开裂、松动、异响等问题,且稳定性差,易脱落。现有的侧翼板大多采用刚性连接和刚性结构,对气流无引导作用。
现在的侧翼板,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有的侧翼板与车辆底盘横梁为螺钉固定,安装、拆卸、更换、维修不便,且需要在车辆底盘结构中增加螺钉安装位置。
2、现有的侧翼板无缓冲机构,存在开裂、松动、异响等问题,且稳定性差,易脱落。
3、现有的侧翼板大多采用刚性连接和刚性结构,对气流无引导作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一方面针对侧翼板开发了对应的快装结构,无需在汽车底盘打孔,同时拆装速度快,便于更换和维修,另一方面采用弹性结构,对气流有引导作用,提高了车辆行驶稳定性,降低开裂、松动、脱落的风险,同时能够缓冲阻力和冲击力,抗冲击能力强。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包括:车底工字梁、夹紧块、固定支架、安装支架、弹簧和侧翼板,所述车底工字梁一端设置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压迫车底工字梁,所述夹紧块中心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内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夹紧块配合,所述固定支架底部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固定支架铰接,所述安装支架一侧设置有侧翼板;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压迫固定支架,所述弹簧另一侧压迫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结构的设置,采用弹性结构,对气流有引导作用,提高了车辆行驶稳定性,降低开裂、松动、脱落的风险,同时能够缓冲阻力和冲击力,抗冲击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夹紧块包括第一夹紧块、第二夹紧块和夹紧螺栓,所述第一夹紧块设置于车底工字梁一侧,所述第二夹紧块设置于车底工字梁另一侧,所述第一夹紧块与第二夹紧块之间设置有夹紧螺栓,所述夹紧螺栓穿过第一夹紧块、固定支架和第二夹紧块,所述夹紧螺栓压迫第一夹紧块和第二夹紧块。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紧块的设置,其针对侧翼板开发了对应的快装结构,无需在汽车底盘打孔,同时拆装速度快,便于更换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固定部、连接肋板和安装部,所述固定部采用异形结构,所述固定部底部设置有连接肋板,所述连接肋板底部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两侧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与安装支架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部采用三棱柱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支架的设置,利用异形结构实现了快速定位和固定,方便了组件的安装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撑板和加强板,所述支撑板两侧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与侧翼板接触,所述支撑板与侧翼板平行,所述加强板与固定支架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装支架的设置,其采用加强板加强了组件的抗冲击能力,避免侧翼板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加强板底部采用斜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侧翼板与安装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弹簧本质为扭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侧翼板包括上面板、下裙板、垫片和铆钉,所述上面板设置于安装支架一侧,所述上面板底部设置有下裙板,所述上面板与下裙板配合;所述下裙板一侧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上设置有铆钉,所述铆钉穿过垫片、下裙板和上面板,所述铆钉压迫固定垫片、下裙板和上面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侧翼板的设置,下裙板可以缓解气流对侧翼板冲击,降低侧翼板开裂、松动等风险。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侧翼板为拼接式,所述上面板采用硬性材料,所述下裙板采用韧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侧翼板的设置,其底部采用能够形变的软性材料,通过与地面障碍物干涉变形改变离地间隙,提高车辆通过性。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其针对侧翼板开发了对应的快装结构,无需在汽车底盘打孔,同时拆装速度快,便于更换和维修。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采用弹性结构,对气流有引导作用,提高了车辆行驶稳定性,降低开裂、松动、脱落的风险,同时能够缓冲阻力和冲击力,抗冲击能力强。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其侧翼板底部采用能够形变的软性材料,通过与地面障碍物干涉变形改变离地间隙,提高车辆通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侧翼板的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中:车底工字梁-1、夹紧块-2、第一夹紧块-21、第二夹紧块-22、夹紧螺栓-23、固定支架-3、固定部-31、连接肋板-32、安装部-33、安装支架-4、支撑板-41、加强板-42、弹簧-5、侧翼板-6、上面板-61、下裙板-62、垫片-63、铆钉-6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包括:车底工字梁1、夹紧块2、固定支架3、安装支架4、弹簧5和侧翼板6,所述车底工字梁1一端设置有夹紧块2,所述夹紧块2压迫车底工字梁1,所述夹紧块2中心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内设置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与夹紧块2配合,所述固定支架3底部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与固定支架3铰接,所述安装支架4一侧设置有侧翼板6;所述固定支架3上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一端压迫固定支架3,所述弹簧5另一侧压迫安装支架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夹紧块2包括第一夹紧块21、第二夹紧块22和夹紧螺栓23,所述第一夹紧块21设置于车底工字梁1一侧,所述第二夹紧块22设置于车底工字梁1另一侧,所述第一夹紧块21与第二夹紧块22之间设置有夹紧螺栓23,所述夹紧螺栓23穿过第一夹紧块21、固定支架3和第二夹紧块22,所述夹紧螺栓23压迫第一夹紧块21和第二夹紧块2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支架3包括固定部31、连接肋板32和安装部33,所述固定部31采用异形结构,所述固定部31底部设置有连接肋板32,所述连接肋板32底部设置有安装部33,所述安装部33两侧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与安装支架4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部31采用三棱柱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支架4包括支撑板41和加强板42,所述支撑板41两侧设置有加强板42,所述加强板42与支撑板41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41与侧翼板6接触,所述支撑板41与侧翼板6平行,所述加强板42与固定支架3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强板42底部采用斜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侧翼板6与安装支架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簧5本质为扭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侧翼板6包括上面板61、下裙板62、垫片63和铆钉64,所述上面板61设置于安装支架4一侧,所述上面板61底部设置有下裙板62,所述上面板61与下裙板62配合;所述下裙板62一侧设置有垫片63,所述垫片63上设置有铆钉64,所述铆钉64穿过垫片63、下裙板62和上面板61,所述铆钉64压迫固定垫片63、下裙板62和上面板6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侧翼板6为拼接式,所述上面板61采用硬性材料,所述下裙板62采用韧性材料。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包括:车底工字梁1、夹紧块2、固定支架3、安装支架4、弹簧5和侧翼板6,所述车底工字梁1一端设置有夹紧块2,所述夹紧块2压迫车底工字梁1,所述夹紧块2中心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内设置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与夹紧块2配合,所述固定支架3底部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与固定支架3铰接,所述安装支架4一侧设置有侧翼板6;所述固定支架3上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一端压迫固定支架3,所述弹簧5另一侧压迫安装支架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夹紧块2包括第一夹紧块21、第二夹紧块22和夹紧螺栓23,所述第一夹紧块21设置于车底工字梁1一侧,所述第二夹紧块22设置于车底工字梁1另一侧,所述第一夹紧块21与第二夹紧块22之间设置有夹紧螺栓23,所述夹紧螺栓23穿过第一夹紧块21、固定支架3和第二夹紧块22,所述夹紧螺栓23压迫第一夹紧块21和第二夹紧块22。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包括:车底工字梁1、夹紧块2、固定支架3、安装支架4、弹簧5和侧翼板6,所述车底工字梁1一端设置有夹紧块2,所述夹紧块2压迫车底工字梁1,所述夹紧块2中心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内设置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与夹紧块2配合,所述固定支架3底部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与固定支架3铰接,所述安装支架4一侧设置有侧翼板6;所述固定支架3上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一端压迫固定支架3,所述弹簧5另一侧压迫安装支架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支架3包括固定部31、连接肋板32和安装部33,所述固定部31采用异形结构,所述固定部31底部设置有连接肋板32,所述连接肋板32底部设置有安装部33,所述安装部33两侧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与安装支架4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部31采用三棱柱形。
实施例4
如图1、2和4所示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包括:车底工字梁1、夹紧块2、固定支架3、安装支架4、弹簧5和侧翼板6,所述车底工字梁1一端设置有夹紧块2,所述夹紧块2压迫车底工字梁1,所述夹紧块2中心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内设置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与夹紧块2配合,所述固定支架3底部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与固定支架3铰接,所述安装支架4一侧设置有侧翼板6;所述固定支架3上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一端压迫固定支架3,所述弹簧5另一侧压迫安装支架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支架4包括支撑板41和加强板42,所述支撑板41两侧设置有加强板42,所述加强板42与支撑板41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41与侧翼板6接触,所述支撑板41与侧翼板6平行,所述加强板42与固定支架3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强板42底部采用斜面。
实施例5
如图1、5和6所示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包括:车底工字梁1、夹紧块2、固定支架3、安装支架4、弹簧5和侧翼板6,所述车底工字梁1一端设置有夹紧块2,所述夹紧块2压迫车底工字梁1,所述夹紧块2中心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内设置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与夹紧块2配合,所述固定支架3底部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与固定支架3铰接,所述安装支架4一侧设置有侧翼板6;所述固定支架3上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一端压迫固定支架3,所述弹簧5另一侧压迫安装支架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侧翼板6包括上面板61、下裙板62、垫片63和铆钉64,所述上面板61设置于安装支架4一侧,所述上面板61底部设置有下裙板62,所述上面板61与下裙板62配合;所述下裙板62一侧设置有垫片63,所述垫片63上设置有铆钉64,所述铆钉64穿过垫片63、下裙板62和上面板61,所述铆钉64压迫固定垫片63、下裙板62和上面板6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侧翼板6为拼接式,所述上面板61采用硬性材料,所述下裙板62采用韧性材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底工字梁(1)、夹紧块(2)、固定支架(3)、安装支架(4)、弹簧(5)和侧翼板(6),所述车底工字梁(1)一端设置有夹紧块(2),所述夹紧块(2)压迫车底工字梁(1),所述夹紧块(2)中心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内设置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与夹紧块(2)配合,所述固定支架(3)底部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安装支架(4)与固定支架(3)铰接,所述安装支架(4)一侧设置有侧翼板(6);所述固定支架(3)上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一端压迫固定支架(3),所述弹簧(5)另一侧压迫安装支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块(2)包括第一夹紧块(21)、第二夹紧块(22)和夹紧螺栓(23),所述第一夹紧块(21)设置于车底工字梁(1)一侧,所述第二夹紧块(22)设置于车底工字梁(1)另一侧,所述第一夹紧块(21)与第二夹紧块(22)之间设置有夹紧螺栓(23),所述夹紧螺栓(23)穿过第一夹紧块(21)、固定支架(3)和第二夹紧块(22),所述夹紧螺栓(23)压迫第一夹紧块(21)和第二夹紧块(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3)包括固定部(31)、连接肋板(32)和安装部(33),所述固定部(31)采用异形结构,所述固定部(31)底部设置有连接肋板(32),所述连接肋板(32)底部设置有安装部(33),所述安装部(33)两侧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与安装支架(4)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31)采用三棱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4)包括支撑板(41)和加强板(42),所述支撑板(41)两侧设置有加强板(42),所述加强板(42)与支撑板(41)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41)与侧翼板(6)接触,所述支撑板(41)与侧翼板(6)平行,所述加强板(42)与固定支架(3)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板(42)底部采用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翼板(6)与安装支架(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5)本质为扭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翼板(6)包括上面板(61)、下裙板(62)、垫片(63)和铆钉(64),所述上面板(61)设置于安装支架(4)一侧,所述上面板(61)底部设置有下裙板(62),所述上面板(61)与下裙板(62)配合;所述下裙板(62)一侧设置有垫片(63),所述垫片(63)上设置有铆钉(64),所述铆钉(64)穿过垫片(63)、下裙板(62)和上面板(61),所述铆钉(64)压迫固定垫片(63)、下裙板(62)和上面板(6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翼板(6)为拼接式,所述上面板(61)采用硬性材料,所述下裙板(62)采用韧性材料。
CN202020688670.8U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 Active CN212556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8670.8U CN212556555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8670.8U CN212556555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6555U true CN212556555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07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88670.8U Active CN212556555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65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56555U (zh) 一种车辆侧翼支撑结构
CN101249842A (zh) 车辆尾门锁扣的加强板装置及其加强方法
CN201073919Y (zh) 轿车发动机右悬置支架
CN201183528Y (zh) 车辆尾门锁扣的加强板装置
CN208343898U (zh) 新能源汽车电机悬置组件
CN211054896U (zh) 一种汽车用smc尾门内板结构
CN209210140U (zh) 一种强制驱动电梯下梁
CN205971532U (zh) 一种电动汽车地板框架总成
CN211088471U (zh) 一种车载天线反射体吸合结构
CN220869133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导轨结构
CN220483427U (zh) 一种低风阻车轮罩
CN217155823U (zh) 一种金属屈服型消能试验机
CN218407036U (zh) 可伸缩调节的玻璃导轨结构
CN2858398Y (zh) 采用橡胶、弹簧、金属合成的汽车保险杠
CN218058015U (zh) 一种电梯超速监测用的传感器安装结构
CN209411713U (zh) 一种叉车拆装集装箱专用属具
CN219056384U (zh) 一种载货车用前横梁总成
CN218577878U (zh) 一种可伸缩型仪表板横梁总成
CN220984703U (zh) 一种新型电池防撞梁结构
CN212717653U (zh) 柴油机输出端轴承座安装工具
CN218715117U (zh) 一种增加旧墙稳定性的墙体加固压梁
CN220053422U (zh) 一种高承载型汽车摆臂
CN219838616U (zh) 一种高强度的汽车侧围板
CN212267312U (zh) 一种道路救援清障车
CN220996390U (zh) 一种铁道机车转向架构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