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0644U - 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 - Google Patents

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0644U
CN212500644U CN202021348177.8U CN202021348177U CN212500644U CN 212500644 U CN212500644 U CN 212500644U CN 202021348177 U CN202021348177 U CN 202021348177U CN 212500644 U CN212500644 U CN 212500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ull rod
steering
axle
kn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481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衣成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3481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0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0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0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工作装置、电器设备和底盘,底盘分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相铰连,前车架设有前轮转向装置,后车架设有后轮从动转向装置,前轮转向装置包括前桥、前横杆、前旋转臂、连接杆、第一拉杆、第二拉杆、驱动油缸、前转向节、前支撑轴、转轴、轴承和前轮,后轮从动转向装置包括后桥、后横杆、后旋转臂、转向杆、第三拉杆、第四拉杆、后转向节、后支撑轴、转轴、轴承和后轮,在前桥不设置驱动油缸时,后轮可通过助力油缸、拉杆来驱动后轮转向,进而带动前轮转向,本实用新型前轮和后轮均可转向、转向半径小、灵活性高。

Description

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装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装载机主要有发动机罩、动力系统、驾驶室、车架、液压系统、工作装置、电器系统、空调系统和传动系统等组成,传动系统包括轮胎总成、转向节、转向节臂、横拉杆、前桥、后桥等部件,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车桥也分成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四种,其中转向桥和支持桥都属于从动桥,转向桥的结构基本相同,由两个转向节和一根横梁组成,如果把横梁比做身体,转向节就是他左右摇晃的脑袋,脖子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销,车轮就装在转向节上,仿佛脑袋上带了个草帽,转向节的功用是传递并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车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中国专利CN201193049Y公开了一种带有后轮转向的装载机,是由发动机、变速箱、工作装置、电器设备、底盘构成,底盘分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相铰连,其特征在于后车架的后桥设有转向装置,后车架上设有双向等量伸缩臂的助力油缸,助力油缸一端的伸缩臂经拉杆与转向装置的旋转支臂相连接,另一端的伸缩臂经拉杆与前车架相连接,上述专利的不足是:上述专利中装载机只能后轮转向,转向半径大,不够灵活,不适合空间较小的场所作业,作业费时费力,效率低,限制了装载机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前轮后轮均可转向、转向半径小、灵活性高、工作效率高的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工作装置、电器设备和底盘,底盘分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相铰连,后车架的后桥设有转向装置,后车架上设有助力油缸,助力油缸一端的伸缩臂经拉杆与转向装置的旋转支臂相连接,另一端的伸缩臂经拉杆与前车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设有前轮转向装置,所述前轮转向装置包括前桥、前横杆、前旋转臂、连接杆、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前支臂、前转向节、前支撑轴、转轴、轴承和前轮,所述前桥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转轴,所述前转向节上设有转轴孔,所述前桥两端经转轴、轴承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撑轴一端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轴承与前轮轮毂相连接,所述前桥一侧设有前横杆,所述前横杆两端分别设有前旋转臂,所述前旋转臂一端与前横杆铰接,另一端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前车架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前车架铰接,所述连接杆上间隔设有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前支臂一端铰接,所述前支臂另一端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杆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后车架铰接,以利于通过助力油缸驱动后轮转向的同时带动前车架转向,前车架通过第二拉杆、连接杆和第一拉杆带动前桥一侧前转向节转向,前转向节带动前桥一侧前轮转向,同时通过前横杆、前旋转臂带动前桥另一侧前转向节转向,进而实现前桥两侧前轮的同步转向,前轮和后轮均可同步转向,大大减小了转向半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工作装置、电器设备和底盘,底盘分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相铰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设有前轮转向装置,后车架设有后轮从动转向装置,所述前轮转向装置包括前桥、前横杆、前旋转臂、连接杆、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前支臂、前转向节、前支撑轴、转轴、轴承、前轮和驱动油缸,所述前桥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转轴,所述前转向节上设有转轴孔,所述前桥两端经转轴、轴承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撑轴一端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轴承与前轮轮毂相连接,所述前桥一侧设有前横杆,所述前横杆两端分别设有前旋转臂,所述前旋转臂一端与前横杆铰接,另一端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油缸一端与前桥铰接,另一端与前旋转臂铰接,所述驱动油缸与底盘的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前车架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前车架铰接,所述连接杆上间隔设有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前支臂一端铰接,所述前支臂另一端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杆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后车架铰接,以利于通过驱动油缸的伸缩带动前桥一侧前旋转臂移动,进而带动前桥两侧前转向节转向,实现前轮转向,同时通过第一拉杆、连接杆和第二拉杆带动后车架转向,所述后轮从动转向装置包括后桥、后横杆、后旋转臂、转向杆、第三拉杆、第四拉杆、后支臂、后转向节、后支撑轴、转轴、轴承和后轮,所述后桥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转轴,所述后转向节上设有转轴孔,所述后桥两端经转轴、轴承与后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撑轴一端与后转向节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轴承与后轮轮毂相连接,所述后桥一侧设有后横杆,所述后横杆两端分别设有后旋转臂,所述后旋转臂一端与后横杆铰接,另一端与后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后车架一侧设有转向杆,所述转向杆与后车架铰接,转向杆上间隔设有第三拉杆和第四拉杆,所述第三拉杆一端与转向杆铰接,另一端与前车架铰接,所述第四拉杆一端与转向杆铰接,另一端与后支臂一端铰接,后支臂另一端与后转向节固定连接,以利于前轮转向带动前车架转向,前车架通过第三拉杆、转向杆、第四拉杆带动后轮一侧后转向节转向,后转向节通过后旋转臂和后横杆带动后轮另一侧后转向节转向,后转向节带动后轮转向,由此实现前轮和后轮同步转向,大大缩小了转向半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前轮后轮均可转向、转向半径小、灵活性高、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前车架1,后车架2,后桥3,助力油缸4,前轮转向装置5,前桥6,前横杆7,前旋转臂8,连接杆9,第一拉杆10,第二拉杆11,前支臂12,前转向节13,前支撑轴14,前轮15,后轮从动转向装置16,驱动油缸17,后横杆18,后旋转臂19,转向杆20,第三拉杆21,第四拉杆22,后支臂23,后转向节24,后支撑轴25,后轮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工作装置、电器设备和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工作装置、电器设备和底盘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不赘述,底盘分前车架1和后车架2,前车架1和后车架2相铰连,后车架2的后桥3设有转向装置,后车架2上设有助力油缸4,助力油缸4一端的伸缩臂经拉杆与转向装置的旋转支臂相连接,另一端的伸缩臂经拉杆与前车架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1设有前轮转向装置5,所述前轮转向装置5包括前桥6、前横杆7、前旋转臂8、连接杆9、第一拉杆10、第二拉杆11、前支臂12、前转向节13、前支撑轴14、转轴、轴承和前轮15, 所述前桥6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转轴,所述前转向节13上设有转轴孔,所述前桥6两端经转轴、轴承与前转向节13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撑轴14一端与前转向节13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轴承与前轮15轮毂相连接,所述前桥6一侧设有前横杆7,所述前横杆7两端分别设有前旋转臂8,所述前旋转臂8一端与前横杆7铰接,另一端与前转向节13固定连接,所述前车架1一侧设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与前车架1铰接,所述连接杆9上间隔设有第一拉杆10和第二拉杆11,所述第一拉杆10一端与连接杆9铰接,另一端与前支臂12一端铰接,所述前支臂12另一端与前转向节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杆11一端与连接杆9铰接,另一端与后车架2铰接,以利于通过助力油缸驱动后轮转向的同时带动前车架转向,前车架通过第二拉杆、连接杆和第一拉杆带动前桥一侧前转向节转向,前转向节带动前桥一侧前轮转向,同时通过前横杆、前旋转臂带动前桥另一侧前转向节转向,进而实现前桥两侧前轮的同步转向,前轮和后轮均可同步转向,大大减小了转向半径。
本实用新型中装载机为现有技术中的装载机,底盘的控制系统为装载机车载控制系统,助力油缸与控制系统相连接,如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后轮转向的助力油缸和拉杆设置在车架左侧,转向装置、助力油缸和拉杆为背景技术中专利所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后桥两侧经后转向节与后轮相连,后桥上设有后横杆、后旋转臂来实现两个后轮同步旋转,助力油缸前端通过拉杆与前车架铰接,后端通过拉杆与后桥左侧后转向节的支臂相连接,通过助力油缸的伸缩,一方面带动后转向节转向,后转向节通过后横杆、后旋转臂实现后桥两侧后轮同步转向,另一方面带动前车架转向,结合前车架上设置的前轮转向装置,可实现前轮和后轮的同步转向,具体来说:装载机向左转向时,控制系统驱动助力油缸两端伸缩臂同时收缩,助力油缸一方面拉动前车架向左转,另一方面拉动后桥左侧后转向节右转,后桥左侧转向节经后横杆和后横杆铰接的后旋转臂带动后桥右侧后转向节右转,进而实现两个后轮右转,后车架相应右转,第二连杆与后车架铰接,后车架推动第二连杆向前运动,第二拉杆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拉杆向前移动,第一拉杆前端前移,带动前支臂向右移动,推动前转向节左转,前转向节通过前横杆和前旋转臂带动前桥左侧前转向节左转,进而实现两个前轮左转,实现装载机向左转向;装载机向右转向时,控制系统驱动助力油缸两端伸缩臂同时伸出,助力油缸一方面推动前车架向右转,另一方面推动后桥左侧后转向节左转,后桥左侧转向节经后横杆和后横杆铰接的后旋转臂带动后桥右侧后转向节左转,进而实现两个后轮左转,后车架相应左转,第二连杆与后车架铰接,后车架拉动第二连杆向后运动,第二拉杆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拉杆向后移动,第一拉杆前端后移,带动前支臂向左移动,推动前转向节右转,前转向节通过前横杆和前旋转臂带动前桥左侧前转向节右转,进而实现两个前轮右转,实现装载机向右转向;由此,前轮和后轮可同时转向,前轮左转同时后轮右转或者前轮右转同时后轮左转,大大缩小了转向半径,增加了装载机的灵活性,使得装载机可以适应狭小空间作业,而且调节方便,作业效率高。
实施例2
一种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工作装置、电器设备和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工作装置、电器设备和底盘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不赘述,底盘分前车架1和后车架2,前车架1和后车架2相铰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1设有前轮转向装置5,后车架2设有后轮从动转向装置16,所述前轮转向装置5包括前桥6、前横杆7、前旋转臂8、连接杆9、第一拉杆10、第二拉杆11、前支臂12、前转向节13、前支撑轴14、转轴、轴承、前轮15和驱动油缸17,所述前桥6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转轴,所述前转向节13上设有转轴孔,所述前桥6两端经转轴、轴承与前转向节13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撑轴14一端与前转向节13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轴承与前轮15轮毂相连接,所述前桥6一侧设有前横杆7,所述前横杆7两端分别设有前旋转臂8,所述前旋转臂8一端与前横杆7铰接,另一端与前转向节1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油缸17一端与前桥6铰接,另一端与前旋转臂8铰接,所述驱动油缸17与底盘的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前车架1一侧设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与前车架1铰接,所述连接杆9上间隔设有第一拉杆10和第二拉杆11,所述第一拉杆10一端与连接杆9铰接,另一端与前支臂12一端铰接,所述前支臂12另一端与前转向节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杆11一端与连接杆9铰接,另一端与后车架2铰接,以利于通过驱动油缸的伸缩带动前桥一侧前旋转臂移动,进而带动前桥两侧前转向节转向,实现前轮转向,同时通过第一拉杆、连接杆和第二拉杆带动后车架转向,所述后轮从动转向装置16包括后桥3、后横杆18、后旋转臂19、转向杆20、第三拉杆21、第四拉杆22、后支臂23、后转向节24、后支撑轴25、转轴、轴承和后轮26,所述后桥3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转轴,所述后转向节24上设有转轴孔,所述后桥3两端经转轴、轴承与后转向节24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撑轴25一端与后转向节24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轴承与后轮26轮毂相连接,所述后桥3一侧设有后横杆18,所述后横杆18两端分别设有后旋转臂19,所述后旋转臂19一端与后横杆18铰接,另一端与后转向节24固定连接,所述后车架2一侧设有转向杆20,所述转向杆20与后车架2铰接,转向杆20上间隔设有第三拉杆21和第四拉杆22,所述第三拉杆21一端与转向杆20铰接,另一端与前车架1铰接,所述第四拉杆22一端与转向杆20铰接,另一端与后支臂23一端铰接,后支臂23另一端与后转向节24固定连接,以利于前轮转向带动前车架转向,前车架通过第三拉杆、转向杆、第四拉杆带动后轮一侧后转向节转向,后转向节通过后旋转臂和后横杆带动后轮另一侧后转向节转向,后转向节带动后轮转向,由此实现前轮和后轮同步转向,大大缩小了转向半径。
本实用新型中装载机为现有技术中的装载机,底盘的控制系统为装载机车载控制系统,如附图2,装载机向左转向时,驱动油缸收缩,带动前桥右侧前转向节向左转,前桥右侧前转向节通过前横杆、前旋转臂带动前桥左侧前转向节左转,进而带动两个前轮左转,实现装载机左转向,同时前转向节经前支臂带动第一拉杆前端向右运动,第一拉杆带动连接杆和第二拉杆前端向前移动,第二拉杆带动后车架向右转,前轮左转同时带动前车架左转,前车架推动第三拉杆前端向后移动,第三拉杆通过转向杆带动第四拉杆向后移动,后支臂与第四拉杆铰接一端向后移动,后支臂带动左侧后转向节右转,后桥右侧后转向节通过后横杆、后旋转臂带动右转,进而带动两个后轮右转;装载机向右转向时,驱动油缸伸出,带动前桥右侧前转向节向右转,前桥右侧前转向节通过前横杆、前旋转臂带动前桥左侧前转向节右转,进而带动两个前轮右转,实现装载机右转向,同时前转向节经前支臂带动第一拉杆前端向左运动,第一拉杆带动连接杆和第二拉杆前端向后移动,第二拉杆推动后车架向左转,前轮右转同时带动前车架右转,前车架拉动第三拉杆前端向前移动,第三拉杆通过转向杆带动第四拉杆向前移动,后支臂与第四拉杆铰接一端向前移动,后支臂带动左侧后转向节左转,后桥右侧后转向节通过后横杆、后旋转臂带动左转,进而带动两个后轮左转;由此,前轮和后轮可同步转向,前轮被驱动左转同时后轮从动右转,或者前轮被驱动右转同时后轮从动左转,前轮和后轮均可转向,大大减小了转向半径,而且前轮驱动转向,反应速度快,增加了装载机的灵活性,使得装载机可以适应狭小空间作业,而且调节方便,作业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前轮后轮均可转向、转向半径小、灵活性高、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Claims (2)

1.一种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工作装置、电器设备和底盘,底盘分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相铰连,后车架的后桥设有转向装置,后车架上设有助力油缸,助力油缸一端的伸缩臂经拉杆与转向装置的旋转支臂相连接,另一端的伸缩臂经拉杆与前车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设有前轮转向装置,所述前轮转向装置包括前桥、前横杆、前旋转臂、连接杆、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前支臂、前转向节、前支撑轴、转轴、轴承和前轮,所述前桥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转轴,所述前转向节上设有转轴孔,所述前桥两端经转轴、轴承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撑轴一端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轴承与前轮轮毂相连接,所述前桥一侧设有前横杆,所述前横杆两端分别设有前旋转臂,所述前旋转臂一端与前横杆铰接,另一端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前车架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前车架铰接,所述连接杆上间隔设有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前支臂一端铰接,所述前支臂另一端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杆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后车架铰接。
2.一种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工作装置、电器设备和底盘,底盘分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相铰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设有前轮转向装置,后车架设有后轮从动转向装置,所述前轮转向装置包括前桥、前横杆、前旋转臂、连接杆、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前支臂、前转向节、前支撑轴、转轴、轴承、前轮和驱动油缸,所述前桥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转轴,所述前转向节上设有转轴孔,所述前桥两端经转轴、轴承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前支撑轴一端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轴承与前轮轮毂相连接,所述前桥一侧设有前横杆,所述前横杆两端分别设有前旋转臂,所述前旋转臂一端与前横杆铰接,另一端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油缸一端与前桥铰接,另一端与前旋转臂铰接,所述驱动油缸与底盘的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前车架一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前车架铰接,所述连接杆上间隔设有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前支臂一端铰接,所述前支臂另一端与前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杆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后车架铰接,所述后轮从动转向装置包括后桥、后横杆、后旋转臂、转向杆、第三拉杆、第四拉杆、后支臂、后转向节、后支撑轴、转轴、轴承和后轮,所述后桥两端分别固定设有转轴,所述后转向节上设有转轴孔,所述后桥两端经转轴、轴承与后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后支撑轴一端与后转向节固定连接,另一端经轴承与后轮轮毂相连接,所述后桥一侧设有后横杆,所述后横杆两端分别设有后旋转臂,所述后旋转臂一端与后横杆铰接,另一端与后转向节固定连接,所述后车架一侧设有转向杆,所述转向杆与后车架铰接,转向杆上间隔设有第三拉杆和第四拉杆,所述第三拉杆一端与转向杆铰接,另一端与前车架铰接,所述第四拉杆一端与转向杆铰接,另一端与后支臂一端铰接,后支臂另一端与后转向节固定连接。
CN202021348177.8U 2020-07-10 2020-07-10 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 Active CN212500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8177.8U CN212500644U (zh) 2020-07-10 2020-07-10 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48177.8U CN212500644U (zh) 2020-07-10 2020-07-10 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0644U true CN212500644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6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48177.8U Active CN212500644U (zh) 2020-07-10 2020-07-10 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06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72629A (zh) 一种四轮独立转向的机器人底盘
CN109911055B (zh) 无人越障车
CN201730127U (zh) 弯臂回转移动式碎石机
CN107856738A (zh) 高空作业平台内后侧驱动轮定位狭小空间转弯装置
CN212500644U (zh) 带有双转向的装载机
CN203221877U (zh) 轮式挖掘机行走传动装置
CN201193049Y (zh) 带有后轮转向的装载机
CN201730128U (zh) 小型移动式碎石机
CN202810650U (zh) 一种履带式双臂全液压凿岩钻机
CN102061713B (zh) 煤矿炮掘工作面装煤机械
CN109649078A (zh) 一种适用于复杂工况的全地形车辆底盘及其应用
CN2518909Y (zh) 挖掘装载机
CN214573129U (zh) 压路机双转向机构
CN201896617U (zh) 煤矿炮掘工作面装煤机械
CN210882383U (zh) 一种轮腿混合式机器人
CN204326131U (zh) 一种驱动性能优越的平地机
CN104015797A (zh) 钻机车
CN103496297A (zh) 水田田间自走底盘越埂机构
CN210454945U (zh) 一种机器人原地转向系统及机器人移动平台
CN209521485U (zh) 一种适用于复杂工况的全地形车辆底盘
CN113263868A (zh) 一种装载机用驱动桥系统
CN215155027U (zh) 矿用铲运车专用底盘
CN206299340U (zh) 一种履带底盘
CN215977467U (zh) 车架、底盘及小型轮式挖掘机
CN215170001U (zh) 行走机构及盾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