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96602U - 一种可更换式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更换式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96602U
CN212496602U CN202020141922.5U CN202020141922U CN212496602U CN 212496602 U CN212496602 U CN 212496602U CN 202020141922 U CN202020141922 U CN 202020141922U CN 212496602 U CN212496602 U CN 212496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top plate
jig
driving devi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419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道常
巴黎
朱树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419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96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96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96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式治具,包括治具主体、支架和驱动装置,所述治具主体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可拆卸地安装有上模板,所述底板的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可拆卸地安装有下模板;所述支架固定在机床上,所述顶板或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状态下,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底板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底板沿靠近或远离所述顶板的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状态下,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顶板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顶板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往复运动。该治具通过更换上、下模板实现治具种类的更换,提高了治具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更换式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NC治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更换式治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CNC(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数字化控制)已经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压铸后制程/冲压后制程及其它CNC加工中,需要大量的CNC治工具来辅助达到加工要求。
目前,行业中的CNC治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通常为根据产品设计制作一个仅适用于单产品使用的非标准的治具,当过了一段生产周期,治具闲置后无法再次利用,只能整套储存到彻底报废。而且,当需要更换治具时,需要新制整套治具,占用了大量的设计和制作时间。同时,当机种数量较多后,治具资源及存储治具的空间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更换式治具,以提高治具使用的便利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更换式治具,包括:
治具主体,所述治具主体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可拆卸地安装有上模板,所述底板的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可拆卸地安装有下模板;
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机床上,所述顶板或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驱动装置,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状态下,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底板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底板沿靠近或远离所述顶板的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状态下,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顶板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顶板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治具主体还包括直线光轴,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直线光轴穿过所述底板的所述通孔,并连接在所述顶板上。
优选地,所述直线光轴为多个,所述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上,各所述直线光轴均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并固定在所述顶板上。
优选地,所述治具主体还包括多个直线轴承,各所述直线轴承均穿设在对应的所述通孔内,各所述直线光轴穿过对应的所述直线轴承。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具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上具有限位台阶,所述上模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限位台阶上。
优选地,所述限位台阶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沉孔,所述上模板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沉孔,所述上模板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螺纹沉孔和第二螺纹沉孔螺纹连接在所述顶板上。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三螺纹沉孔,所述下模板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四螺纹沉孔,所述下模板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三螺纹沉孔和第四螺纹沉孔螺纹连接在所述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状态下,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推动所述底板靠近或远离所述顶板。
优选地,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状态下,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穿过所述底板,并连接在所述顶板上,所述驱动装置拉动所述顶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气缸。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可更换式治具,其通过将支架设计成标准件,并将支架固定在机床上,使得支架成为机床的一部分,然后,将顶板和底板与支架连接,形成不可拆卸的部分;同时,通过将驱动装置与顶板或底板连接形成上托式治具或下压式治具。由于上模板和下模板可拆卸,当需要更换不同种类的治具时,只需要将形状类似的上模板和下模板更换到对应的位置即可,无需再设计制作一整套治具,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更换治具的种类十分方便,能够适应通过上托式治具或下压式治具生产的多种产品,提高了整套治具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托式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压式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底板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底板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顶板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中顶板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1、治具主体;11、顶板;12、底板;13、直线光轴;14、直线轴承;121、通孔;111、中空部;112、限位台阶;1121、第一螺纹沉孔; 122、第三螺纹沉孔;123、第五螺纹沉孔;124、驱动轴安装孔;
2、支架;
3、驱动装置;
4、上模板;41、第二螺纹沉孔;
5、下模板;51、第四螺纹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更换式治具,其包括:治具主体1、支架2和驱动装置3。
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治具主体1包括顶板11和底板12,所述顶板11的靠近所述底板12的一侧可拆卸地安装有上模板4,所述底板12的靠近所述顶板11的一侧可拆卸地安装有下模板5。
所述支架2固定在机床(图中未示出)上,所述顶板11或底板12 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所述顶板11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的状态下,所述驱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端与底板12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3能够驱动所述底板12沿靠近或远离所述顶板11的方向往复运动,此时,所述可更换式治具为上托式治具,即图1所示的可更换式治具。所述底板12 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的状态下,所述驱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端与顶板11 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3能够驱动所述顶板11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 12的方向往复运动,此时所述可更换式治具为下压式治具,即图2所示的可更换式治具。
所述可更换式治具通过将支架2设计成标准件,并将支架2固定在机床上,使得支架2成为机床的一部分,然后,将治具主体1的顶板11 和底板12与支架2连接,形成不可拆卸的部分;同时,通过将驱动装置3与顶板11或底板12连接形成上托式治具或下压式治具。由于上模板4和下模板5可拆卸,当需要更换不同种类的治具时,只需要将形状类似的上模板4和下模板5更换到对应的位置即可,无需再设计制作一整套治具,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更换治具的种类十分方便,能够适应通过上托式治具或下压式治具生产的多种产品,提高了整套治具使用的便利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参照图1和图5所示,当所述顶板11 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时,所述驱动装置3安装在所述支架2上,且所述驱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驱动轴安装孔124与所述底板12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推动所述底板12靠近或远离所述顶板11,从而使得所述下模板5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模板4,形成上托式治具。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参照图2和图6所示,当所述底板12 固定在所述支架2上时,所述驱动装置3通过第五螺纹沉孔123安装在所述底板12上,且所述驱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端穿过所述底板12的驱动轴安装孔124,并连接在所述顶板11上,所述驱动装置3拉动所述顶板11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12,从而使得所述上模板4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板5,形成下压式治具。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3为直线气缸,采用直线气缸不仅可靠性强,而且当驱动装置3损坏后,能够便于对驱动装置3 进行更换。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治具主体1 还包括直线光轴13,参照图5和图6所示,所述底板12上开设有通孔 121,所述直线光轴13穿过所述底板12的通孔121,并连接在所述顶板 11上。利用所述直线光轴13能够对顶板11和底板12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避免其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直线光轴13为多个,所述通孔121 为多个,多个所述的通孔121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12上,各所述的直线光轴13均穿过对应的的通孔121,并连接在所述顶板11上。利用多个直线光轴13不仅能够对顶板11和底板12的相对运动进行导向,而且能够对顶板11和底板12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顶板11 与底板12运动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治具主体1 还包括多个直线轴承14,各所述的直线轴承14均穿设在对应的通孔121 内,所述直线光轴13穿过所述直线轴承14,并连接在所述顶板11上。利用所述直线轴承14对所述直线光轴13进行固定,能够将直线光轴13 与通孔121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直线光轴13与直线轴承14之间的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进而减小了驱动装置3所需要提供的动力,节约能源。
在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顶板11上具有中空部111,所述中空部111上具有限位台阶112,所述上模板4 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限位台阶112上。利用所述限位台阶112对所述上模板4进行限位,以保证上模板不会偏移。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限位台阶112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沉孔1121,所述上模板4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沉孔41,所述上模板4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顶板11上。同时,所述底板12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三螺纹沉孔122,所述下模板5 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四螺纹沉孔51,所述下模板5通过螺栓螺纹连接在所述底板12上。利用螺纹沉孔配合螺栓进行连接的方式不仅方便拆卸,而且不会对治具的使用造成干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更换式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治具主体,所述治具主体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的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可拆卸地安装有上模板,所述底板的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可拆卸地安装有下模板;
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机床上,所述顶板或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驱动装置,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状态下,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底板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底板沿靠近或远离所述顶板的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状态下,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顶板连接,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顶板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式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主体还包括直线光轴,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直线光轴穿过所述底板的所述通孔,并连接在所述顶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更换式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光轴为多个,所述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底板上,各所述直线光轴均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并固定在所述顶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更换式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主体还包括多个直线轴承,各所述直线轴承均穿设在对应的所述通孔内,各所述直线光轴穿过对应的所述直线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式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具有中空部,所述中空部上具有限位台阶,所述上模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限位台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更换式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台阶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沉孔,所述上模板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沉孔,所述上模板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螺纹沉孔和第二螺纹沉孔螺纹连接在所述顶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式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三螺纹沉孔,所述下模板上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多个第四螺纹沉孔,所述下模板通过螺栓依次穿过第三螺纹沉孔和第四螺纹沉孔螺纹连接在所述底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式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状态下,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推动所述底板靠近或远离所述顶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式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状态下,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穿过所述底板,并连接在所述顶板上,所述驱动装置拉动所述顶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底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更换式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气缸。
CN202020141922.5U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可更换式治具 Active CN212496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1922.5U CN212496602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可更换式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41922.5U CN212496602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可更换式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96602U true CN212496602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6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41922.5U Active CN212496602U (zh) 2020-01-20 2020-01-20 一种可更换式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96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57386U (zh) 一种用于厚板材冲孔作业的连续冲压成型装置
CN102397935A (zh) 一种用于冲制螺栓内六角孔的模具
CN2858166Y (zh) 冲压件激光切割定位支架
CN209736437U (zh) 一种液压机用冲孔头
CN212496602U (zh) 一种可更换式治具
CN2873374Y (zh) 多孔钻模
CN104759537B (zh) 一种将角钢弯曲成u形的专用模具
CN109201889A (zh) 一种双壁交叉弯曲异形弹簧冲孔落料复合模具
CN201493393U (zh) 滚筋模具
CN212168712U (zh) 一种快速切换的模具
CN203426258U (zh) 一种冲压机
CN203155827U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203484515U (zh) 一种加工汽车仪表横梁右支架的级进模具
CN212496533U (zh) 一种可更换式治具
CN107952869B (zh) 一种圆锥筒壁悬臂式冲孔模具
CN2877916Y (zh) 液压制动总泵活塞模具
CN200954549Y (zh) 高速加工中心的自动打刀电主轴结构
CN220862529U (zh) 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冲压机
CN203541257U (zh) 一种汽车仪表横梁转向柱下安装支架的级进模具
CN204819882U (zh) 一种蜂窝陶瓷压制模具
CN204564894U (zh) 一种铝型材冲孔机
CN207372690U (zh) 电动汽车底盘专用加工设备底座
CN220614266U (zh) 高通用性打孔结构
CN216372537U (zh) 一种db调整板加工用固定工装
CN219521363U (zh) 一种笔记本c壳加工用治具及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