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95943U - 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95943U
CN212495943U CN202020619690.XU CN202020619690U CN212495943U CN 212495943 U CN212495943 U CN 212495943U CN 202020619690 U CN202020619690 U CN 202020619690U CN 212495943 U CN212495943 U CN 212495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driving
station
ccd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196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军
吴晓滨
欧明辉
梁志业
孙杰
尹建刚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s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196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95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95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95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包括定位CCD机构、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和控制装置;定位CCD机构和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定位CCD机构用于获取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定位CCD机构反馈的信息控制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对3D玻璃的油墨边缘进行加工。通过定位CCD机构可以获取3D玻璃的尺寸和位置信息,通过设置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可以实现对3D玻璃的油墨边缘进行加工,提高了油墨边缘的质量。

Description

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3D玻璃自问世以来,一直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可穿戴式设备,仪表及工业用电脑等终端产品的面板保护玻璃,其具有轻薄,透明,防眩光,坚硬,耐刮伤等优良的工艺特点。3D玻璃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面板时,其工艺流程主要是开料,精雕,研磨,清洗,热弯,抛光,检测,钢化,UV转印,镀膜,丝印,贴合,贴膜,包装等工序。
目前的3D玻璃一般会采用平面丝印设备在3D玻璃上丝印油墨,但3D玻璃需经过热弯,抛光等工序,使得3D玻璃存在曲线。而目前的平面丝印设备功能比较简单,一般只适用于平面玻璃的印刷,当用目前的平面丝印设备对3D玻璃进行丝印后,丝印在3D玻璃上的油墨会由于表面张力,重力等作用使得油墨扩散,造成丝印在3D玻璃上的油墨的边缘质量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丝印在3D玻璃上的油墨的边缘质量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包括定位CCD机构、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定位CCD机构和所述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定位CCD机构用于获取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定位CCD机构反馈的信息控制所述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对所述3D玻璃的油墨边缘进行加工。
可选地,还包括激光标记装置,所述激光标记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定位CCD机构反馈的信息控制所述激光标记装置对所述3D玻璃上的油墨进行激光标记。
可选地,还包括上料机构、旋转多工位机构和下料机构;
所述旋转多工位机构包括旋转驱动件、旋转台和多个治具;
所述旋转台上设有上料工位、CCD检测工位、激光加工工位和下料工位;
各所述治具分别设于所述上料工位、所述CCD检测工位、所述激光加工工位和所述下料工位,所述治具用于定位所述3D玻璃;
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台旋转,将所述上料工位的所述治具运送至所述CCD检测工位,将所述CCD检测工位上的所述治具运送至所述激光加工工位,将所述激光加工工位上的所述治具运送至所述下料工位,将所述下料工位上的所述治具运送至上料工位处;
所述上料机构位于所述上料工位,并用于将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移载至所述上料工位进行上料;
所述定位CCD机构位于所述CCD检测工位;
所述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和所述激光标记装置均位于所述激光加工工位,用于对所述激光加工工位上的所述3D玻璃的油墨边缘进行加工和对所述油墨进行激光标记;
所述下料机构位于所述下料工位,并用于将所述下料工位上的所述3D玻璃进行下料。
可选地,所述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和所述激光标记装置集合在一个激光加工系统上,所述激光加工系统包括第三支架、第六驱动件和光路结构,所述第六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三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光路结构水平移动;
所述光路结构用于发出激光,对所述激光加工工位上的所述3D玻璃上的油墨的边缘进行加工和对所述油墨进行激光标记。
可选地,所述光路结构包括激光器、第一光路反射模块、第二光路反射模块、振镜和升降组件;
所述激光器与所述第一光路反射模块连接,所述激光器用于发出激光至所述第一光路反射模块;
所述第一光路反射模块通过伸缩软管与所述第二光路反射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光路反射模块用于将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传导至所述第二光路反射模块;
所述第二光路反射模块与所述振镜连接,所述第二光路反射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光路反射模块传导过来的激光传导至所述振镜;
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光路反射模块和所述振镜一起升降,包括固定架、丝杆、丝杆螺母、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丝杆螺母螺接于所述丝杆上,
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竖直设于所述固定架上,并且所述第一导轨的安装平面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安装平面相互垂直;
所述第二光路反射模块滑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并与所述丝杆螺母连接。
可选地,所述定位CCD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四驱动件、第五驱动件和CCD组件;
所述CCD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并用于获取所述CCD检测工位上的所述3D玻璃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CCD组件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CCD组件沿X向移动;
所述第五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四驱动件和所述CCD组件一起沿Y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定位CCD机构还包括CCD微调装置,所述CCD微调装置用于调节所述CCD组件的高度;
所述CCD微调装置包括固定板和调节件,所述CCD组件固设于所述调节件上;
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
所述调节件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板沿Z向滑动,所述调节件上设有沿Z向延伸的滑槽,紧固件穿设于所述滑槽并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用于解锁或锁紧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相对滑动。
可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一移料件;
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一移料件一起水平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料件沿竖向移动;
所述第一移料件用于取放所述3D玻璃。
可选地,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一移料件设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料件水平旋转;
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驱动件和所述第一移料件一起沿竖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二移料件、移料载具、第七驱动件和第八驱动件;
所述第七驱动件设于所述第四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料件水平和竖直移动;
所述第二移料件用于取放所述3D玻璃,以将所述3D玻璃从下料工位处移载至所述移料载具;
所述第八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五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移料载具移动,以将所述移料载具上的所述3D玻璃输送出去。
可选地,所述激光加工设备还包括复检CCD机构和移载机构;
所述复检CCD机构包括第六支架和复检CCD;所述复检CCD设于所述第六支架上,并用于检测所述移料载具上的所述3D玻璃是否合格;
所述移载机构包括第七支架、第三移料件和第九驱动件,所述第九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七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移料件水平和竖直移动;
所述第三移料件用于将所述移料载具上的不合格的所述3D玻璃移载至不合格品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通过设置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可以实现对3D玻璃的油墨边缘进行加工,提高了油墨边缘的质量;
通过设置激光标记装置,可以在3D玻璃的油墨上的指定位置进行标记,提供了可靠的产品识别度,使得3D玻璃具有可追溯性,提高了3D玻璃的性价比;通过设置上料机构、旋转多工位机构、定位CCD机构和下料机构,上料机构将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移载至上料工位进行上料;旋转多工位机构将上料工位的3D玻璃运送至CCD检测工位,并由定位CCD机构获取CCD检测工位上的3D玻璃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定位CCD机构将信息反馈至控制装置;旋转多工位机构再将CCD检测工位上的3D玻璃运送至激光加工工位,控制装置根据定位CCD机构反馈的信息控制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和激光标记装置工作;旋转多工位机构再将激光加工工位上的加工过的3D玻璃运送至下料工位,并由下料机构进行下料,实现了整个加工过程的自动化,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激光加工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激光加工设备中的旋转多工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激光加工设备中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激光加工设备中的定位CCD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定位CCD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激光加工设备中的激光加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图1所示的激光加工设备中的激光加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图1所示的激光加工设备中的激光加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1为图1所示的激光加工设备中的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所示的激光加工设备中的复检CCD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所示的激光加工设备中的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上料机构;11、第一支架;12、第一驱动件;13、第二驱动件;14、第一移料件;15、第三驱动件;16、连接板;
2、旋转多工位机构;21、旋转驱动件;A1、上料工位;A2、CCD检测工位;A3、激光加工工位;A4、下料工位;
22、旋转台;23、治具;
3、定位CCD机构;31、第二支架;32、第四驱动件;33、第五驱动件;34、CCD组件;341、第一CCD相机;342、第一镜头;343、环形光源;35、CCD微调装置;351、固定板;352、调节件;3521、滑槽;
4、激光加工系统;41、第三支架;42、第六驱动件;43、光路结构;431、激光器;432、第一光路反射模块;433、第二光路反射模块;434、振镜;435、伸缩软管;436、升降组件;B1、固定架;B2、丝杆;B3、第一导轨;B4、第二导轨;44、滑轨组件;441、移动件;442、第三导轨;443、第四导轨;
5、下料机构;51、第四支架;52、第五支架;53、第二移料件;54、移料载具;55、第七驱动件;551、第一水平驱动件;552、第一竖直驱动件;56、第八驱动件;
6、复检CCD机构;61、第六支架;62、复检CCD;
7、移载机构;71、第七支架;72、第三移料件;73、第九驱动件;731、第二水平驱动件;732、第二竖直驱动件;
8、3D玻璃;
9、机架;
10、抽尘装置;101、抽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包括上料机构1、旋转多工位机构2、定位CCD机构3、激光边缘加工装置、下料机构5和控制装置(未示出);
上料机构1、旋转多工位机构2、定位CCD机构3、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和下料机构5均与控制装置连接;
旋转多工位机构2设有上料工位A1、CCD检测工位A2、激光加工工位A3和下料工位A4;
上料机构1位于上料工位A1,并用于将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8移载至上料工位A1进行上料;
旋转多工位机构2用于将上料工位A1的3D玻璃8运送至CCD检测工位A2,将CCD检测工位A2上的3D玻璃8运送至激光加工工位A3,将激光加工工位A3上的3D玻璃8运送至下料工位A4;
定位CCD机构3位于CCD检测工位A2,并用于获取CCD检测工位A2上的3D玻璃8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控制装置;
激光边缘加工装置位于激光加工工位A3,控制装置根据定位CCD机构3反馈的信息控制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对激光加工工位A3上的3D玻璃8的油墨边缘进行加工;
下料机构5位于下料工位A4,并用于将下料工位A4上的3D玻璃8进行下料。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上料机构1、旋转多工位机构2、定位CCD机构3、激光加工系统4和下料机构5工作;其中控制装置可以采用现有的PLC等控制设备,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限制。上料机构1将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8移载至上料工位A1进行上料;旋转多工位机构2将上料工位A1的3D玻璃8运送至CCD检测工位A2,并由定位CCD机构3获取CCD检测工位A2上的3D玻璃8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定位CCD机构3将信息反馈至控制装置;旋转多工位机构2再将CCD检测工位A2上的3D玻璃8运送至激光加工工位A3,控制装置根据定位CCD机构3反馈的信息控制激光加工系统4工作,激光加工系统4根据设定好的工艺参数对激光加工工位A3上的3D玻璃8的油墨边缘进行加工;旋转多工位机构2再将激光加工工位A3上的加工过的3D玻璃8运送至下料工位A4,并由下料机构5进行下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通过设置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可以实现对3D玻璃8的油墨边缘进行加工,提高了油墨边缘的质量;通过设置上料机构1、旋转多工位机构2、定位CCD机构3和下料机构5,上料机构1将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8移载至上料工位A1进行上料;旋转多工位机构2将上料工位A1的3D玻璃8运送至CCD检测工位A2,并由定位CCD机构3获取CCD检测工位A2上的3D玻璃8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定位CCD机构3将信息反馈至控制装置;旋转多工位机构2再将CCD检测工位A2上的3D玻璃8运送至激光加工工位A3,控制装置根据定位CCD机构3反馈的信息控制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工作,激光边缘加工装置根据设定好的工艺参数对激光加工工位A3上的3D玻璃8的油墨边缘进行加工;旋转多工位机构2再将激光加工工位A3上的加工过的3D玻璃8运送至下料工位A4,并由下料机构5进行下料,实现了整个加工过程的自动化,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激光加工设备还包括激光标记装置,激光标记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根据定位CCD机构3反馈的信息控制激光标记装置对激光加工工位A3上的3D玻璃8上的油墨进行激光标记。通过激光标记装置可以实现对3D玻璃8上的油墨进行激光标记,激光标记装置根据设定好的工艺参数可以在油墨上的指定位置进行标记,提供了可靠的产品识别度,使得3D玻璃具有可追溯性,提高了3D玻璃的性价比。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激光加工设备还包括机架9,上料机构1、旋转多工位机构2、定位CCD机构3、激光边缘加工装置、激光标记装置和下料机构5分别设置于机架9上。通过机架9起到支撑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和激光标记装置集合在一个激光加工系统4上,如图8-10所示,激光加工系统4包括第三支架41、第六驱动件42和光路结构43,第六驱动件42设于第三支架41上,并用于驱动光路结构43水平移动;
光路结构43用于发出激光,对激光加工工位A3上的3D玻璃8上的油墨的边缘进行加工和对油墨进行激光标记。通过第六驱动件42可以驱动光路结构43移动至激光加工工位A3上的3D玻璃8的上方,以使光路结构43根据设定好的工艺参数对3D玻璃8上的油墨的边缘进行加工和对油墨进行激光标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10所示,光路结构43包括激光器431、第一光路反射模块432、第二光路反射模块433、振镜434和升降组件436;
激光器431与第一光路反射模块432连接,激光器431用于发出激光至第一光路反射模块432;
第一光路反射模块432通过伸缩软管435与第二光路反射模块433连接,第一光路反射模块432用于将激光器431发出的激光传导至第二光路反射模块433;
第二光路反射模块433与振镜434连接,第二光路反射模块433用于将第一光路反射模块432传导过来的激光传导至振镜434;
升降组件436用于驱动第二光路反射模块433和振镜434一起升降,包括固定架B1、丝杆B2、丝杆螺母(未示出)、第一导轨B3和第二导轨B4;
丝杆B2转动连接于固定架B1,丝杆螺母螺接于丝杆B2上,
第一导轨B3和第二导轨B4竖直设于固定架B1上,并且第一导轨B3的安装平面和第二导轨B4的安装平面相互垂直;通过将第一导轨B3的安装平面和第二导轨B4的安装平面设置为相互垂直,保证了升降结构的强度和刚性。
第二光路反射模块433滑设于第一导轨B3和第二导轨B4上并与丝杆螺母连接。通过设置升降组件436可以驱动第二光路反射模块433和振镜434一起升降,以以适应不用厚度的3D玻璃。当需要调节第二光路反射模块433和振镜434的升降时,通过外力拧动丝杆B2,使得丝杆螺母可以沿着丝杆B2升降,从而带动第二光路反射模块433和振镜434一起升降。
较优地,可以在丝杆B2的一端设置手轮(未示出),以方便拧动丝杆B2。
具体地,如图9和图10所示,激光加工系统4还包括滑轨组件44,滑轨组件44包括移动件441、第三导轨442和第四导轨443,第三导轨442和第四导轨443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于第三支架41上,移动件441通过滑块滑设于第三导轨442和第四导轨443上并与第六驱动件42连接,第六驱动件42用于驱动移动件441滑动,光路结构43设于移动件441上;
更具体地,激光器431、第一光路反射模块432和升降组件436的固定架B1均设于移动件441上。光路结构43水平移动时,其激光器431、第一光路反射模块432、第二光路反射模块433、振镜434和升降组件436是一同移动的,保证了激光通过振镜的镜头时不会发生变形,从而保证激光加工精度。其中,激光器431可以采用紫外纳秒激光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旋转多工位机构2包括旋转驱动件21、旋转台22和多个治具23;
旋转台22上设有上料工位A1、CCD检测工位A2、激光加工工位A3和下料工位A4;
各治具23分别设于上料工位A1、CCD检测工位A2、激光加工工位A3和下料工位A4,用于定位3D玻璃8;
旋转驱动件21用于驱动旋转台22旋转以将上料工位A1处的治具23旋转至CCD检测工位A2处,将CCD检测工位A2处的治具23旋转至激光加工工位A3处,将激光加工工位A3处的治具23旋转至下料工位A4处,将下料工位A4处的治具23旋转至上料工位A1处,依次循环旋转,以方便上料工位A1处的上料机构1上料,方便CCD检测工位A2处的定位CCD机构3获取3D玻璃8的尺寸和位置信息,方便激光加工工位A3处的激光加工系统4对3D玻璃8进行加工,方便下料工位A4处的下料机构5进行下料。
其中旋转驱动件21可以采用DD马达,治具23可以采用常规的具有真空吸附功能的治具,只要能达到对3D玻璃8进行定位的功能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料机构1包括第一支架11、第一驱动件12、第二驱动件13和第一移料件14;
第一驱动件12设于第一支架11上,并用于驱动第二驱动件13和第一移料件14一起水平移动;
第二驱动件13用于驱动第一移料件14沿竖向移动;
第一移料件14用于取放3D玻璃8。上料时,通过第一驱动件12驱动第二驱动件13和第一移料件14一起移动至外部输送来的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8的上方,第二驱动件13驱动第一移料件14向下运动,使得第一移料件14靠近3D玻璃8以便第一移料件14吸取3D玻璃8,随后第二驱动件13驱动第一移料件14向上运动,第一驱动件12驱动第二驱动件13和第一移料件14一起移动至上料工位A1进行上料。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料机构1还包括第三驱动件15,第一移料件14设于第三驱动件15的输出端上,第三驱动件15用于驱动第一移料件14水平旋转;
第三驱动件15与第二驱动件1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驱动件13用于驱动第三驱动件15和第一移料件14一起沿竖向移动。第三驱动件15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是否要驱动第一移料件14水平旋转,当前一工序输送来的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8的位置朝向与上料工位A1处的用于放置3D玻璃8的位置的位置朝向不一致时,通过第三驱动件15可以将3D玻璃8的位置朝向旋转至与用于放置3D玻璃8的位置的位置朝向一致;当前一工序输送来的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8的位置朝向与上料工位A1处的用于放置3D玻璃8的位置的位置朝向一致时,则第三驱动件15无需驱动第一移料件14水平旋转。
举例而言,当前一工序输送来的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8的位置朝向始终与上料工位A1处的用于放置3D玻璃8的位置的位置朝向不一致时,则第三驱动件15设置为每次都需驱动第一移料件14水平旋转以改变3D玻璃8的位置,使其与用于放置3D玻璃8的位置的位置朝向一致;当前一工序输送来的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8的位置朝向始终与上料工位A1处的用于放置3D玻璃8的位置的位置朝向一致时,则第三驱动件15无需驱动第一移料件14水平旋转。
具体地,第一驱动件12可以采用无杆气缸,第二驱动件13可以采用推杆气缸,第三驱动件15可以采用旋转气缸,第三驱动件15通过连接板16固定于第二驱动件13的输出端;
第一移料件14采用真空吸盘以方便吸取或松开3D玻璃8。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定位CCD机构3包括第二支架31、第四驱动件32、第五驱动件33和CCD组件34;
CCD组件34与控制装置(未示出)连接,并用于获取CCD检测工位A2上的3D玻璃8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控制装置;
CCD组件34与第四驱动件32的输出端连接,第四驱动件32用于驱动CCD组件34沿X向移动;
第五驱动件33设于第二支架31上,并用于驱动第四驱动件32和CCD组件34一起沿Y向移动。通过第四驱动件32驱动CCD组件34沿X向移动,通过第五驱动件33驱动CCD组件34沿Y向移动,可以实现CCD组件34对3D玻璃8的全幅面抓拍,以获取3D玻璃8更全面的尺寸和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定位CCD机构3还包括CCD微调装置35,CCD微调装置35用于调节CCD组件34的高度;
CCD微调装置35包括固定板351和调节件352,CCD组件34固设于调节件352上;
固定板351设于第四驱动件32的输出端;
调节件352能相对于固定板351沿Z向滑动,调节件352上设有沿Z向延伸的滑槽3521,紧固件(未示出)穿设于滑槽3521并与固定板351连接,用于解锁或锁紧调节件352与固定板351之间的相对滑动。通过CCD微调装置35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节CCD组件34的高度,以使CCD组件34可以获取最佳视野。当需要调节CCD组件34的高度时,松开紧固件以解锁调节件352与固定板351之间的相对滑动,此时可以调节调节件352的高度,从而调节CCD组件34的高度,当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拧紧紧固件以锁紧调节件352与固定板351之间的相对滑动,从而固定调节件352与固定板351之间的连接。
其中,CCD组件34包括第一CCD相机341和第一镜头342,第一CCD相机341设于调节件352上,第一镜头342与第一CCD相机341连接。
较优地,如图6所示,第一镜头342的下方还设有环形光源343,用于照亮第一CCD相机341的拍摄视野。第一镜头342采用较大景深的镜头,使得第一CCD相机341可以获取较为清晰的图像信息,并且无需变焦。
具体地,第四驱动件32和第五驱动件33可以采用滚珠丝杆模组。以更稳定的对CCD组件34进行驱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下料机构5包括第四支架51、第五支架52、第二移料件53、移料载具54、第七驱动件55和第八驱动件56;
第七驱动件55设于第四支架51上,并用于驱动第二移料件53水平和竖直移动;
第二移料件53用于取放3D玻璃8,以将3D玻璃8从下料工位处A4处移载至移料载具54;
第八驱动件56设于第五支架52上,并用于驱动移料载具54移动,以将移料载具54上的3D玻璃8输送出去。
其中,第七驱动件55包括第一水平驱动件551和第一竖直驱动件552,第一水平驱动件551设于第四支架51上,第一竖直驱动件552设于第一水平驱动件551的输出端,第二移料件53设于第一竖直驱动件552的输出端,第一水平驱动件551驱动第一竖直驱动件552和第二移料件53一起水平运动,第一竖直驱动件驱动第二移料件53竖直运动,以方便第二移料件53将3D玻璃8从下料工位处A4处移载至移料载具54。
具体地,第一水平驱动件551可以采用无杆气缸,第一竖直驱动件552可以采用推杆气缸;第八驱动件56可以采用滚珠丝杆模组;第二移料件53可以采用真空吸盘以方便吸取或松开3D玻璃8。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激光加工设备还包括复检CCD机构6和移载机构7;
复检CCD机构6包括第六支架61和复检CCD62;复检CCD62设于第六支架61上,并用于检测移料载具54上的3D玻璃8是否合格;
移载机构7包括第七支架71、第三移料件72和第九驱动件73,第九驱动件73设于第七支架71上,第九驱动件73用于驱动第三移料件72水平和竖直移动;
第三移料件72用于将移料载具54上的不合格的3D玻璃8移载至不合格品区。
其中,第九驱动件73包括第二水平驱动件731和第二竖直驱动件732,第二水平驱动件731设于第七支架71上,第二竖直驱动件732设于第二水平驱动件731的输出端,第三移料件72设于第二竖直驱动件732的输出端,第二水平驱动件731驱动第二竖直驱动件732和第三移料件72一起水平运动,第二竖直驱动件732驱动第三移料件72竖直运动,以方便第三移料件72将3D玻璃8从移料载具54处移载至不合格品区。
具体地,第二水平驱动件731可以采用无杆气缸,第二竖直驱动件732可以采用推杆气缸;第三移料件72可以采用真空吸盘以方便吸取或松开3D玻璃8。
当复检CCD62检测到移料载具54上的3D玻璃8不合格时,第九驱动件73先驱动第三移料件72移动至不合格的3D玻璃8处进行吸取动作,第九驱动件73再驱动吸取有不合格的3D玻璃8的第三移料件72移动至不合格品区进行下料。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激光加工设备还包括抽尘装置10,抽尘装置10包括抽尘管101和抽尘机(未示出),抽尘管101的一端延伸至激光加工工位A3处,抽尘管101的另一端与抽尘机连接,通过抽尘装置10可以对激光加工工位A3处进行抽尘,以减少激光加工后产生的灰尘。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工作过程:如图3、图4、图5、图8、图11-13所示,上料机构1的第一驱动件12驱动第二驱动件13、第三驱动件15和第一移料件14一起移动至外部输送来的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8的上方,第二驱动件13驱动第三驱动件15和第一移料件14向下运动,使得第一移料件14靠近3D玻璃8以便第一移料件14吸取3D玻璃8,随后第二驱动件13驱动第三驱动件15和第一移料件14向上运动(此实施例中的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8的位置朝向与上料工位A1处的用于放置3D玻璃8的治具23的位置朝向一致,因此第三驱动件15无需驱动第一移料件14水平旋转),第一驱动件12驱动第二驱动件13、第三驱动件15和第一移料件14一起移动至上料工位A1,将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8放置在上料工位A1处的治具23上,随后旋转多工位机构2的旋转驱动件21驱动旋转台22旋转以将上料工位A1处的治具23旋转至CCD检测工位A2处,定位CCD机构3的CCD组件34获取CCD检测工位A2上的3D玻璃8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控制装置,旋转多工位机构2的旋转驱动件21再驱动旋转台22旋转以将CCD检测工位A2处的治具23旋转至激光加工工位A3处,激光加工系统4的光路结构43对激光加工工位A3上的3D玻璃8上的油墨的边缘进行加工和对油墨进行激光标记,随后旋转多工位机构2的旋转驱动件21再驱动旋转台22旋转将激光加工工位A3处的治具23旋转至下料工位A4处,由下料机构5的第七驱动件55驱动第二移料件53水平和竖直移动,以使第二移料件53将3D玻璃8从下料工位处A4处移载至移料载具54,并由第八驱动件56驱动移料载具54移动,以将移料载具54上的3D玻璃8输送出去,在移料载具54移动到复检CCD机构6的复检CCD62时,复检CCD62检测移料载具54上的3D玻璃8是否合格,若合格,则移料载具54将其上的3D玻璃8输送出去,若不合格,则通过移载机构7的第九驱动件73驱动第三移料件72移动至移料载具54上方将移料载具54上的不合格的3D玻璃8移载至不合格品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CCD机构、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和控制装置;
所述定位CCD机构和所述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定位CCD机构用于获取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定位CCD机构反馈的信息控制所述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对所述3D玻璃的油墨边缘进行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标记装置,所述激光标记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定位CCD机构反馈的信息控制所述激光标记装置对所述3D玻璃上的油墨进行激光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机构、旋转多工位机构和下料机构;
所述旋转多工位机构包括旋转驱动件、旋转台和多个治具;
所述旋转台上设有上料工位、CCD检测工位、激光加工工位和下料工位;
各所述治具分别设于所述上料工位、所述CCD检测工位、所述激光加工工位和所述下料工位,所述治具用于定位所述3D玻璃;
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台旋转,将所述上料工位的所述治具运送至所述CCD检测工位,将所述CCD检测工位上的所述治具运送至所述激光加工工位,将所述激光加工工位上的所述治具运送至所述下料工位,将所述下料工位上的所述治具运送至上料工位处;
所述上料机构位于所述上料工位,并用于将丝印有油墨的3D玻璃移载至所述上料工位进行上料;
所述定位CCD机构位于所述CCD检测工位;
所述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和所述激光标记装置均位于所述激光加工工位,用于对所述激光加工工位上的所述3D玻璃的油墨边缘进行加工和对所述油墨进行激光标记;
所述下料机构位于所述下料工位,并用于将所述下料工位上的所述3D玻璃进行下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边缘加工装置和所述激光标记装置集合在一个激光加工系统上,所述激光加工系统包括第三支架、第六驱动件和光路结构,所述第六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三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光路结构水平移动;
所述光路结构用于发出激光,对所述激光加工工位上的所述3D玻璃上的油墨的边缘进行加工和对所述油墨进行激光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结构包括激光器、第一光路反射模块、第二光路反射模块、振镜和升降组件;
所述激光器与所述第一光路反射模块连接,所述激光器用于发出激光至所述第一光路反射模块;
所述第一光路反射模块通过伸缩软管与所述第二光路反射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光路反射模块用于将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传导至所述第二光路反射模块;
所述第二光路反射模块与所述振镜连接,所述第二光路反射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光路反射模块传导过来的激光传导至所述振镜;
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光路反射模块和所述振镜一起升降,包括固定架、丝杆、丝杆螺母、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丝杆螺母螺接于所述丝杆上,
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竖直设于所述固定架上,并且所述第一导轨的安装平面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安装平面相互垂直;
所述第二光路反射模块滑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并与所述丝杆螺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CCD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四驱动件、第五驱动件和CCD组件;
所述CCD组件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并用于获取所述CCD检测工位上的所述3D玻璃的尺寸和位置信息并反馈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CCD组件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CCD组件沿X向移动;
所述第五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四驱动件和所述CCD组件一起沿Y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CCD机构还包括CCD微调装置,所述CCD微调装置用于调节所述CCD组件的高度;
所述CCD微调装置包括固定板和调节件,所述CCD组件固设于所述调节件上;
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
所述调节件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板沿Z向滑动,所述调节件上设有沿Z向延伸的滑槽,紧固件穿设于所述滑槽并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用于解锁或锁紧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相对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一移料件;
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一移料件一起水平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料件沿竖向移动;
所述第一移料件用于取放所述3D玻璃;
所述上料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一移料件设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料件水平旋转;
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驱动件和所述第一移料件一起沿竖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二移料件、移料载具、第七驱动件和第八驱动件;
所述第七驱动件设于所述第四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料件水平和竖直移动;
所述第二移料件用于取放所述3D玻璃,以将所述3D玻璃从下料工位处移载至所述移料载具;
所述第八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五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移料载具移动,以将所述移料载具上的所述3D玻璃输送出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加工设备还包括复检CCD机构和移载机构;
所述复检CCD机构包括第六支架和复检CCD;所述复检CCD设于所述第六支架上,并用于检测所述移料载具上的所述3D玻璃是否合格;
所述移载机构包括第七支架、第三移料件和第九驱动件,所述第九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七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移料件水平和竖直移动;
所述第三移料件用于将所述移料载具上的不合格的所述3D玻璃移载至不合格品区。
CN202020619690.XU 2020-04-22 2020-04-22 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 Active CN212495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9690.XU CN212495943U (zh) 2020-04-22 2020-04-22 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19690.XU CN212495943U (zh) 2020-04-22 2020-04-22 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95943U true CN212495943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5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19690.XU Active CN212495943U (zh) 2020-04-22 2020-04-22 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959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3779A (zh) * 2021-12-17 2022-04-05 东莞市德镌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面激光焊接晶粒设备及其焊接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3779A (zh) * 2021-12-17 2022-04-05 东莞市德镌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面激光焊接晶粒设备及其焊接工艺
CN114273779B (zh) * 2021-12-17 2022-12-27 东莞市德镌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面激光焊接晶粒设备及其焊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7840B (zh) 一种上料机
CN110497096B (zh) 一种柔性薄膜片材激光切割设备
JP3828808B2 (ja) 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方法
TWI249799B (en) Conveyor apparatus for dies and small components
CN210309464U (zh) 用于液晶屏的自动化贴合设备
CN212558566U (zh) 自动纠偏移送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叠片机
CN113002150B (zh) 晶片全自动网板印刷机
CN212495943U (zh) 应用于3d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
CN114012424A (zh) 一种相机自动化生产系统
CN210590943U (zh) 适用于触摸屏的软对硬贴合上下料结构
CN115108313A (zh) 一种镀膜上下料机及镀膜上下料方法
CN207825661U (zh) 一种cob自动贴膜机
CN113276539A (zh) 基于ccd对位的丝网印刷机
CN210309465U (zh) 一种用于液晶屏与触摸屏的贴合结构
CN116786985A (zh) Bc电池激光划线设备
CN112046157A (zh) 一种二维码打标系统
CN217412820U (zh) 一种电路板全自动激光刻标机
CN216004281U (zh) 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板件装板装置
CN105173811A (zh) 背光源模块贴膜机的翻转导正机构
CN210745878U (zh) 一种高速贴片机的承料装置
CN107889443B (zh) 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安装方法
CN107889444B (zh) 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安装方法
CN211720853U (zh) 一种pcb板放置机
CN214610701U (zh) 一种smt后的冲单只一体机
CN217134350U (zh) 一种miniLED转移设备的偏移调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3

Address after: 518000 101, building 6, Wanyan Industrial Zone, Qiaotou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n's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9988 Shenna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