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86349U -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86349U
CN212486349U CN202021523645.0U CN202021523645U CN212486349U CN 212486349 U CN212486349 U CN 212486349U CN 202021523645 U CN202021523645 U CN 202021523645U CN 212486349 U CN212486349 U CN 212486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shell
plate
voice coil
winding
coi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236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和润
秦登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hangq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hangq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hangq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hangq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236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86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86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86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音圈马达的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包括上卡板、上下驱动源、左右驱动源、前板和模具壳;所述前板的上端面设有多个凹缺部;模具壳具有一卡接部用于卡接固定在凹缺部内,模具壳临近绕线机的一端设有卡爪用于固定待绕线的线圈支架;所述的模具壳为中空结构,且在上下驱动源驱动上卡板上移使模具壳对准绕线机上的转轴后,左右驱动源驱动上卡板向靠近绕线机的方向移动使转轴插入模具壳内并与其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利用多个模具壳对多个线圈支架分别进行预固定,然后同步上料至绕线机的转轴上,确保了线圈支架的上料精度和上料速度,为音圈马达的高效生产奠定基础,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音圈马达的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并实现直线型及有限摆角的运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来自永久磁钢的磁场与通电线圈导体产生的磁场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有规律的运动。音圈马达的结构较为简单,包括线圈、弹簧和磁铁。其中,线圈是核心零部件,对于传统的线圈绕制,一是采用手工操作,效率低,精度差,批次生产的稳定性较差;二是采用模具装夹进行机械化生产,但是由于马达体积很小,模具的结构设计相应的小型化,装配时难以做到精确定位,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提高音圈马达的上料绕线及成品退料的速度,提高音圈马达的整体绕线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应用于绕线机上,所述的绕线工装包括:
上卡板;
上下驱动源,设置在所述上卡板的下方,用于驱动所述上卡板上下移动;
左右驱动源,设置在所述上卡板的旁侧,用于驱动所述上卡板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绕线机的方向移动;
前板,设置在所述上卡板的上方,且临近所述的绕线机布置,所述前板的上端面设有沿其板长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凹缺部;
模具壳,其具有一卡接部用于卡接固定在所述的凹缺部内,所述模具壳临近绕线机的一端设有卡爪用于固定待绕线的线圈支架;
其中,所述的模具壳为中空结构,且在上下驱动源驱动上卡板上移使模具壳对准绕线机上的转轴后,左右驱动源驱动上卡板向靠近绕线机的方向移动使转轴插入所述的模具壳内并与其卡接配合,所述的转轴转动带动所述的模具壳转动,并带动卡接在模具壳上的线圈支架进行绕线。
优选地,所述的模具壳内设有一竖向布置的插销,所述转轴的端部设有一卡口,且在转轴插入模具壳后,所述的卡口卡接到所述的插销上构成卡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的自动化绕线工装还包括:
后板,其设置在所述上卡板的上方并与所述的前板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的后板上设有若干垂直其板面的顶杆,所述顶杆的杆身向前板所在侧延伸,且在顶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悬伸端抵靠在所述的前板上;
其中,所述左右驱动源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的后板固定连接,且在推动后板时经由套设在顶杆上的弹簧推动前板向绕线机所在侧移动。
优选地,所述的前板上设有若干垂直其板面的导向柱,所述的导向柱穿过对应设置在所述后板上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的自动化绕线工装还包括:
推料管,其插置在所述的模具壳内;
所述推料管远离线圈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一挡靠部,所述的第一挡靠部与所述模具壳的端部之间设有一压簧;所述推料管临近线圈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二挡靠部,且在推挤推料管使其向绕线机所在侧移动时,压簧被压缩,经由第二挡靠部推挤线圈支架完成下料。
优选地,所述推料管的管身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条形通孔与固定在模具壳上的插销处于避让位置。
优选地,所述推料管临近第一挡靠部的一端插置一柱状磁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化绕线工装,利用多个模具壳对多个线圈支架分别进行预固定,然后同步上料至绕线机的转轴上,确保了线圈支架的上料精度和上料速度,为音圈马达的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在完成绕线作业后,还通过该绕线工装实现模具壳及线圈支架的卸料,以及,通过左右驱动源的作用使绕好线的线圈支架从模具壳上脱离,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的俯视图;
图3示出为图2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为本实用新型中绕线工装与绕线机上转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5示出为本实用新型中绕线工装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壳、推料杆与转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7示出为图6中部件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绕线机,2-线圈支架,10-上卡板,20-上下驱动源,30-左右驱动源,40-前板,41-凹缺部,42-导向柱,50-模具壳,51-卡接部,52-卡爪,53-插销,60-转轴,61-卡口,70-后板,71-顶杆,711-弹簧,72-通孔,80-推料管,81-第一挡靠部,82-压簧,83-第二挡靠部,84-条形通孔,85-柱状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应用于绕线机1上,所述的绕线工装包括上卡板10、上下驱动源20、左右驱动源30、前板40和模具壳50;
所述的上卡板10作为该绕线工装的安装基体,所述的上下驱动源20设置在所述上卡板10的下方,用于驱动所述上卡板10上下移动;所述的左右驱动源30设置在所述上卡板10的旁侧,用于驱动所述上卡板10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绕线机1的方向移动;所述的前板40设置在所述上卡板10的上方,且临近所述的绕线机1布置,所述前板40的上端面设有沿其板长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凹缺部41;所述的模具壳50具有一卡接部51用于卡接固定在所述的凹缺部41内,所述模具壳50临近绕线机1的一端设有卡爪52用于固定待绕线的线圈支架2;其中,所述的模具壳50为中空结构,且在上下驱动源20驱动上卡板10上移使模具壳50对准绕线机1上的转轴60后,左右驱动源30驱动上卡板10向靠近绕线机1的方向移动使转轴60插入所述的模具壳50内并与其卡接配合,所述的转轴60转动带动所述的模具壳50转动,并带动卡接在模具壳50上的线圈支架2进行绕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下驱动源20和左右驱动源30的作用在于提供稳定的推力,具体的,所述的上下驱动源20和左右驱动源30可选择气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化绕线工装是针对多轴绕线机进行设计制作的,传统的上料作业,需要人工将待绕线的线圈支架2上到绕线机1的转轴60上,不仅费事费力,而且上料的精度不高,造成绕线机绕制的线圈不符合制程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工装上,通过模具壳50对线圈支架2进行统一固定,并将装载有线圈支架2的模具壳50固定在前板40的凹缺部41上,先通过上下驱动源20驱动其上升并对准绕线机1的转轴60,再通过左右驱动源30推挤使装载有线圈支架2的模具壳50卡接到转轴60上,然后上下驱动源20带动上卡板10下移,使其脱离转轴60所在平面,开启绕线机1使转轴60转动,带动模具壳50转动,完成线圈支架2上的绕线作业;然后上下驱动源20再次驱动上卡板10上升,并配合左右驱动源30将模具壳50及固定在模具壳50上的线圈支架2卸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工装,上料精度高,速度快,确保了音圈马达的高效、高良率生产。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轴60插接到模具壳50的空腔内并与其卡接配合,进而在转轴60转动时带动模具壳50进行转动;作为卡接配合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模具壳50内设有一竖向布置的插销53,所述转轴60的端部设有一卡口61,且在转轴60插入模具壳50后,所述的卡口61卡接到所述的插销53上构成卡接配合。
进一步的,如图4、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化绕线工装还包括后板70,所述的后板70设置在所述上卡板10的上方并与所述的前板40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的后板70上设有若干垂直其板面的顶杆71,所述顶杆71的杆身向前板40所在侧延伸,且在顶杆71上套设有弹簧711,所述弹簧711的悬伸端抵靠在所述的前板40上;其中,所述左右驱动源30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的后板70固定连接,且在推动后板70时经由套设在顶杆71上的弹簧711推动前板40向绕线机1所在侧移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为了确保后板70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的前板40上设有若干垂直其板面的导向柱42,所述的导向柱42穿过对应设置在所述后板70上的通孔72。
请参阅图6-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自动化绕线工装还包括有推料管80,所述的推料管80插置在所述的模具壳50内;所述推料管80远离线圈支架2的一端设有第一挡靠部81,所述的第一挡靠部81与所述模具壳50的端部之间设有一压簧82;所述推料管80临近线圈支架2的一端设有第二挡靠部83,且在推挤推料管80使其向绕线机1所在侧移动时,压簧82被压缩,经由第二挡靠部83推挤线圈支架2完成下料。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推料管80的管身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条形通孔84与固定在模具壳50上的插销53处于避让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推料管80临近第一挡靠部81的一端插置一柱状磁铁8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在推料管80上的柱状磁铁85对转轴60产生吸力,确保了转轴60带动模具壳50及固定在模具壳50端部的线圈支架2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其向外窜动。更为具体的,所述推料管80的管身上开设有连接孔供螺栓将柱状磁铁85锁紧固定在其管腔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应用于绕线机(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工装包括:
上卡板(10);
上下驱动源(20),设置在所述上卡板(10)的下方,用于驱动所述上卡板(10)上下移动;
左右驱动源(30),设置在所述上卡板(10)的旁侧,用于驱动所述上卡板(10)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绕线机(1)的方向移动;
前板(40),设置在所述上卡板(10)的上方,且临近所述的绕线机(1)布置,所述前板(40)的上端面设有沿其板长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凹缺部(41);
模具壳(50),其具有一卡接部(51)用于卡接固定在所述的凹缺部(41)内,所述模具壳(50)临近绕线机(1)的一端设有卡爪(52)用于固定待绕线的线圈支架(2);
其中,所述的模具壳(50)为中空结构,且在上下驱动源(20)驱动上卡板(10)上移使模具壳(50)对准绕线机(1)上的转轴(60)后,左右驱动源(30)驱动上卡板(10)向靠近绕线机(1)的方向移动使转轴(60)插入所述的模具壳(50)内并与其卡接配合,所述的转轴(60)转动带动所述的模具壳(50)转动,并带动卡接在模具壳(50)上的线圈支架(2)进行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壳(50)内设有一竖向布置的插销(53),所述转轴(60)的端部设有一卡口(61),且在转轴(60)插入模具壳(50)后,所述的卡口(61)卡接到所述的插销(53)上构成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后板(70),其设置在所述上卡板(10)的上方并与所述的前板(40)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的后板(70)上设有若干垂直其板面的顶杆(71),所述顶杆(71)的杆身向前板(40)所在侧延伸,且在顶杆(71)上套设有弹簧(711),所述弹簧(711)的悬伸端抵靠在所述的前板(40)上;
其中,所述左右驱动源(30)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的后板(70)固定连接,且在推动后板(70)时经由套设在顶杆(71)上的弹簧(711)推动前板(40)向绕线机(1)所在侧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板(40)上设有若干垂直其板面的导向柱(42),所述的导向柱(42)穿过对应设置在所述后板(70)上的通孔(7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推料管(80),其插置在所述的模具壳(50)内;
所述推料管(80)远离线圈支架(2)的一端设有第一挡靠部(81),所述的第一挡靠部(81)与所述模具壳(50)的端部之间设有一压簧(82);所述推料管(80)临近线圈支架(2)的一端设有第二挡靠部(83),且在推挤推料管(80)使其向绕线机(1)所在侧移动时,压簧(82)被压缩,经由第二挡靠部(83)推挤线圈支架(2)完成下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管(80)的管身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条形通孔(84)与固定在模具壳(50)上的插销(53)处于避让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管(80)临近第一挡靠部(81)的一端插置一柱状磁铁(85)。
CN202021523645.0U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 Active CN212486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3645.0U CN212486349U (zh)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23645.0U CN212486349U (zh)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86349U true CN212486349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52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23645.0U Active CN212486349U (zh) 2020-07-25 2020-07-25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86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005039U (zh) 一种电机转子装配工作台
CN212486349U (zh)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
CN212486348U (zh) 一种音圈马达线圈支架的固定模具
CN111884446A (zh) 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自动化绕线工装
CN111865014A (zh) 一种音圈马达线圈支架的固定模具
CN112207157A (zh) 一种汽车钥匙生产用具有多工位的触片折弯装置
CN218139557U (zh) 一种具有辅助调节定位组件的注塑模具
CN205248593U (zh) 一种换向器云母片和铜片混合排片装置
CN211564472U (zh) 一种不锈钢五金配件用模具的顶出机构
CN211183747U (zh) 永磁电机定转子合装机
CN213817523U (zh) 一种电动机定子组装用线圈定型机
CN213196562U (zh) 一种模具司筒加工用夹具
CN210575526U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
CN209962876U (zh) 一种端子骨架绕线设备
CN211102506U (zh) 全自动化磁铁装配装置
CN216967657U (zh) 一种用于电机生产线的定转子装配装置
CN213990454U (zh) 一种内嵌电机转子插磁钢装置
CN219236054U (zh) 一种转子组件的生产治具
CN218733765U (zh) 一种定子绕线模安装机构
CN217282616U (zh) 一种永磁电机的转子装配装置
CN215580822U (zh) 一种电机转子铁芯的快速插磁钢装置
CN217590561U (zh) 一种电动机端盖加工用压型装置
CN212726775U (zh) 一种用于汽车电机的端部整形装置
CN218387173U (zh) 一种电机线圈的端部处理结构
CN212724838U (zh) 自动绕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