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7089U - 一种快换支架和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换支架和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7089U
CN212447089U CN202021089000.0U CN202021089000U CN212447089U CN 212447089 U CN212447089 U CN 212447089U CN 202021089000 U CN202021089000 U CN 202021089000U CN 212447089 U CN212447089 U CN 212447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ick
change
protruding
plat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890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建新
李玉军
李鸿键
林美伶
代康伟
胥明华
魏永哲
杨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890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47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7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7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换支架和电动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所述快换支架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主板,所述第一主板包括面向另一所述第一主板的侧板,以及垂直于所述侧板设置的顶板和底板;以及设置在快换支架上的快换接插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快换支架结构简单,且快换接插件能还能满足充电功能,解决了存在动力电池包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复杂,耗时较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快换支架和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换支架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且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它使用存储在动力电池中的电来发动。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还有续航里程较短的普遍缺陷,续驶里程远远不及常规动力车型,使电动汽车的使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为了避免过长的充电时间,可以选择更换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当动力电池的电量不足时,可到充电站直接更换一个充满电的电池包。目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与车身一般为焊接或螺栓连接,存在动力电池包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复杂,耗时较长的问题。因此,如何快速更换电池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快换支架和电动汽车,以解决了存在动力电池包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复杂,耗时较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换支架,所述快换支架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主板,所述第一主板包括面向另一所述第一主板的侧板,以及垂直于所述侧板设置的顶板和底板;
以及设置在快换支架上的快换接插件。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至少包括一个凸出限位机构,所述凸出限位机构与待固定件配合卡接后,限制所述待固定件在垂直和/或平行于所述待固定件的侧壁的方向上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限位机构为一凸起方块,所述凸起方块的外部设有“U”型向下的半包围限位座;
所述限位座与所述凸起方块形成具有预设距离的滑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座与所述侧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或所述限位座与所述侧板呈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限位机构为具有多个台阶状的凸台;其中靠近中心位置的凸台横截面面积依次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限位机构为凸起加强筋结构,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形成一围设空间,与待固定件配合卡接后,限制所述待固定件在垂直和/或平行于所述待固定件的侧壁的方向上运动;
其中,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通过一固定座分别与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连接,或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与所述侧板呈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快换支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垂直所述第一主板设置的第二主板,所述第二主板位于所述第一主板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主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快换接插件设置于所述第二主板上与所述待固定件上的电接插件相对应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快换支架还包括:
所述第一主板具有向另一第一主板弯折的弯折部,所述第一主板位于所述弯折部两侧的部分平行;
所述弯折部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上设有连接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板包括:
护板,所述护板设置于远离所述待固定件的所述侧板的一侧,且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设有一护罩,所述护罩上设有多个长圆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快换支架;
其中,所述电动汽车通过所述快换支架安装待固定件,其中所述待固定件为动力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了存在动力电池包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复杂,耗时较长的问题,降低了电池包运动状态的复杂性,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寿命,减少电池包受损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快换支架的轴侧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凸出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凸出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凸出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弯折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主板;11-侧板;12-顶板;13-底板;21-凸起方块;22-限位座;3-凸台;4-加强筋;5-第二主板;51-快换接插件;6-弯折部;61-翻边;62-连接组件;7-护板;71-第一面;72-第二面;721-U型开口;73-第三面;8-护罩;81-长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快换支架,所述快换支架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主板1,所述第一主板1包括面向另一所述第一主板1的侧板11,以及垂直于所述侧板11设置的顶板12和底板13;
以及设置在快换支架上的快换接插件51。
该实施例中,所述快换支架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主板1,两个第一主板之间形成容纳待固定件的容置空间,便于待固定件的定位与放置;所述第一主板包括面向所述待固定件的侧壁设置的侧板,以及垂直所述侧板且沿背离所述待固定件的一侧延伸的顶板和底板,其中,侧板面对待固定件的侧壁设置,便于为所述待固定件提供安装位置,保证所述待固定件在快换支架上的安装。顶板的延伸长度大于底板的延伸长度,使得在保证快换支架与所述待固定件安装的同时,保证快换支架具有足够的空间与车身固定连接,且尽量减少快换支架的成本。
优选的,所述快换支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垂直所述第一主板1设置的第二主板5,所述第二主板5位于所述第一主板1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主板1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快换支架包括至少一个垂直第一主板1设置的第二主板5,优选地采用两个第二主板5与两个第一主板1构成一框架,有利于提高快换支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快换接插件51设置于所述第二主板5上与所述待固定件上的电接插件相对应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快换支架上还设置有快换接插件51,优选的,待固定件为动力电池包时,在所述第二主板5上设置有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接插件对应的快换插接件51,使得动力电池包的电接插件可与车辆的用电系统连接,同时所述快换接插件51的设置还可对到动力电池包的电连接方向进行改变,进而便于得到适合车身的连接方式。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快换支架,所述侧板11至少包括一个凸出限位机构,所述凸出限位机构与待固定件配合卡接后,限制所述待固定件在垂直和/或平行于所述待固定件的侧壁的方向上运动。这里,通过设置凸出限位机构进一步的限制待固定件的活动范围,保证待固定件的稳固连接。
如图2所示,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凸出限位机构,所述凸出限位机构为一凸起方块21,所述凸起方块的外部设有“U”型向下的半包围限位座22;
所述限位座22与所述凸起方块21形成具有预设距离的滑道结构。
该实施例中,所述凸起方块21与所述“U”型向下的半包围限位座22构成限位体,通过所述限位座22与所述凸起方块21形成的滑道结构,可以在所述凸起方块21的三个方向进行限位,限制所述待固定件在垂直和/或平行于所述待固定件的侧壁的方向上运动。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体的位置与待固定件的限位装置的对应设置,其中,所述凸起方块21的材料优选为弹性材料,当所述凸起方块21与所述待固定件的限位装置实现限位时,可以缓冲对所述侧板11产生的撞击,既保证了所述凸起方块21安装的稳定性,同时当所述凸起方块21出现磨损时,便于对所述凸起方块21进行更换。
具体地,所述限位座22与所述侧板11通过连接件连接,或所述限位座22与所述侧板11呈一体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限位座22和所述侧板11上设置螺栓孔,通过螺栓穿设螺栓孔将所述限位座22和所述侧板11固定连接,能够实现在所述限位座22损坏时,便于拆卸更换所述限位座22。另一方面,所述限位座22与所述侧板11可以呈一体结构设计,在所述侧板11的成型工艺时,通过压装方式在所述侧板11上设计出所述限位座22,保证了所述限位座22的稳定性,具体以哪种方式进行设计,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进。
如图3所示,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凸出限位机构,所述凸出限位机构为具有多个台阶状的凸台31;其中靠近中心位置的凸台横截面面积依次减小。
该实施例中,所述凸台31为阶梯状结构,一方面设计成阶梯状结构是有一个定位作用,将所述待固定件的待定位部与所述阶梯状结构的凸台31相配合,起到对所述待固定件的稳定作用,另一方面,所述凸台31为多个台阶状的结构,不仅能与所述待固定件具有良好的接触,达到限位作用,还能起到所述待固定件运动过程中的缓冲作用。
如图4所示,图4为图1的C处放大图,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凸出限位机构,所述凸出限位机构为凸起加强筋结构41,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形成一围设空间,与待固定件配合卡接后,限制所述待固定件在垂直和/或平行于所述待固定件的侧壁的方向上运动。
该实施例中,在所述待固定件为动力电池包时,所述动力电池包的侧壁上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41具有供所述凸起结构插入的开口的框体,所述凸起结构插入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41时,配合完成卡接后,限制所述动力电池包在垂直和/或平行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侧壁的方向上运动。可选地,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41的框体内可设置一与所述凸起结构对应的另一凸起结构,有利于减少所述凸起结构的凸出长度。
其中,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通过一固定座42分别与所述侧板11和所述底板13连接,或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41与所述侧板11呈一体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座42呈“L”型,一面与所述侧板11固定连接,另一面与所述底板13固定连接,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可以与所述固定座42呈一体集成设计,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41和所述固定座42也可以通过其他固定连接方式连接,两种方式都可以在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41或所述固定座42发生损坏时,便于拆卸更换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41或所述固定座42;当选择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41和所述固定座42通过其他固定连接方式连接时,可以选择将所述固定座42和所述第一主板1集成设计,这样保证了稳定性的同时,也减少制作工艺的步骤。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卡接限位机构(图示未给出),包括:固定安装于待固定件的侧壁上的限位组件,以及对应安装于第一主板或第二主板上的第二限位组件,其中所述限位组件与待固定件的侧壁形成为“h”形结构,第二限位组件与第一主板或第二主板形成为倒“h”形结构,在待固定件安装于快换支架上时,所述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组成“互”字结构,限制待固定件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是以待固定件由物理层面上的从下向上安装为参考标准,即竖直方向为Z向,水平方向包括X向和Y向。
以第一主板为沿X向设置为例,本实用新型的快换支架,通过所述限位座22与所述凸起方块21对待固定件在Z向和X向上进行限制;而其他限位机构对待固定件至少在Y向进行限制,有利于保证待固定件的稳固安装。
如图5所示,图5为图1的D处放大图,所述快换支架还包括:
所述第一主板1具有向另一第一主板1弯折的弯折部6,所述第一主板1位于所述弯折部两侧的部分平行;
所述弯折部还设有翻边61,所述翻边上设有连接组件62。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待固定件形成为凸字型,且第一主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待固定件相匹配的弯折部6。通过弯折部6可对所述待固定件进行定位,保证所述待固定件安装时方向的正确性,且能对所述待固定件在X向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弯折部还设有翻边61,所述翻边上设有连接组件62,所述连接组件62上设有多个与车身连接的第一安装孔。这里,通过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快换支架与所述车身连接。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主板1包括:
护板7,所述护板设置于远离所述待固定件的所述侧板11的一侧,且与所述顶板12和所述底板13固定连接。
需要明的是,通过所述护板7与快换支架的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进而对所述容置空间内形成全方位的保护,避免待固定件收到外界的冲击或在所述待固定件处因泥土等的累积影响所述待固定件的正常运行。具体的,护板的第一面71、第二面72和第三面73,分别与快换支架的底板13、侧板11和顶板12对应设置并固定连接,保证连接的稳固性。优选的,所述第二面72还设置有U型开口721,便于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41配合连接。这里,所述第一面71和所述第三面73可以设有多个连接孔,通过螺栓穿设连接孔,与所述第一主板1固定连接。
如图7所示,所述顶板12上设有一护罩8,所述护罩上设有多个长圆孔81。
该实施例中,在所述顶板12上设置护罩8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运动过程中有异物掉落所述快换支架,保护所述述快换支架的内部部件;所述护罩上设有的多个长圆孔81是工艺孔。具体地,为便于对所述护罩8进行生产和安装,可将所述护罩8划分为多段,且相邻两段之间通过搭接头搭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快换支架;
其中,所述电动汽车通过所述快换支架安装待固定件,其中所述待固定件为动力电池包。
该实施例中,本方案减少了动力电池包的运动方向,降低了动力电池包运动状态的复杂性,有利于提高动力电池包的寿命,减少动力电池包受损的概率。同时,也有利于分析动力电池包出现故障的原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了存在动力电池包的安装和拆卸过程复杂,耗时较长的问题,降低了电池包运动状态的复杂性,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寿命,减少电池包受损的概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支架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主板(1),所述第一主板(1)包括面向另一所述第一主板(1)的侧板(11),以及垂直于所述侧板(11)设置的顶板(12)和底板(13);
以及设置在快换支架上的快换接插件(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1)至少包括一个凸出限位机构,所述凸出限位机构与待固定件配合卡接后,限制所述待固定件在垂直和/或平行于所述待固定件的侧壁的方向上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限位机构为一凸起方块(21),所述凸起方块的外部设有“U”型向下的半包围限位座(22);
所述限位座(22)与所述凸起方块(21)形成具有预设距离的滑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22)与所述侧板(11)通过连接件连接,或所述限位座(22)与所述侧板(11)呈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限位机构为具有多个台阶状的凸台(31);其中靠近中心位置的凸台横截面面积依次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限位机构为凸起加强筋结构(41),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形成一围设空间,与待固定件配合卡接后,限制所述待固定件在垂直和/或平行于所述待固定件的侧壁的方向上运动;
其中,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通过一固定座(42)分别与所述侧板(11)和所述底板(13)连接,或所述凸起加强筋结构(41)与所述侧板(11)呈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支架还包括至少一个垂直所述第一主板(1)设置的第二主板(5),所述第二主板(5)位于所述第一主板(1)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主板(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接插件(51)设置于所述第二主板(5)上与待固定件上的电接插件相对应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支架还包括:
所述第一主板(1)具有向另一第一主板(1)弯折的弯折部(6),所述第一主板(1)位于所述弯折部两侧的部分平行;
所述弯折部还设有翻边(61),所述翻边(61)上设有连接组件(6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板(1)包括:
护板(7),所述护板设置于远离待固定件的所述侧板(11)的一侧,且与所述顶板(12)和所述底板(13)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2)上设有一护罩(8),所述护罩上设有多个长圆孔(81)。
12.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快换支架;
其中,所述电动汽车通过所述快换支架安装待固定件,其中所述待固定件为动力电池包。
CN202021089000.0U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快换支架和电动汽车 Active CN212447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9000.0U CN212447089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快换支架和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9000.0U CN212447089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快换支架和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7089U true CN212447089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69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89000.0U Active CN212447089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快换支架和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70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4040A (zh) * 2021-12-22 2022-04-19 上海前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快换装置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4040A (zh) * 2021-12-22 2022-04-19 上海前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快换装置及汽车
CN114374040B (zh) * 2021-12-22 2024-02-02 上海前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快换装置及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67428A1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electric power storage device
JP2013107542A (ja) サービスホールカバー取付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用電池搭載構造
CN212447089U (zh) 一种快换支架和电动汽车
CN105270152A (zh) 混动汽车电池安装结构
CN213502606U (zh) 一种汽车后地板总成
CN112510312A (zh) 一种电动车的动力电池箱
CN210970717U (zh) 一种混动汽车膨胀箱和充电插座的安装结构
CN214164875U (zh) 车载电子收费系统的安装结构
CN213520148U (zh) 模组端板和电池包
CN220996535U (zh)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CN219600990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包换电结构
CN218586223U (zh) 上壳体结构
CN212579591U (zh) 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电池包防护装置
CN220420752U (zh) 电池组
CN220710487U (zh) 一种电池支架和移动终端
CN212766632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组的安装结构
CN219565262U (zh) 一种后地板加强结构、蓄电池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9446754U (zh) 交流充电桩后门板连接结构及交流充电桩
US20240047780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N218367367U (zh) 快换支架及电动汽车快换总成
CN115037008A (zh) 一种汽车的手机充电装置及汽车
CN21344205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加固式底盘结构
CN212485267U (zh) 车辆的保险盒以及车辆
CN220374268U (zh) 车辆
CN211592275U (zh) 一种氢电混动汽车充电机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