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06918U - 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06918U
CN212406918U CN202021230868.8U CN202021230868U CN212406918U CN 212406918 U CN212406918 U CN 212406918U CN 202021230868 U CN202021230868 U CN 202021230868U CN 212406918 U CN212406918 U CN 212406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intake pipe
intake
baffl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08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雪锋
黄中柱
钟志坚
阳义
王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Qingyuan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uan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Qingyuan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20212308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06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06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06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包括外进气管和内进气管,所述外进气管的一端为进气口,所述内进气管从所述外进气管的另一端内部伸出,伸出端为出气口,所述内进气管置于所述外进气管内部远离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锥形挡板,所述锥形挡板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壁之间设有筛状隔板,所述外进气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开设在靠近所述进气口一端,所述第二排水口开设在靠近所述出气口一端。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汽车在下大雨时和外部飞溅的雨水进入发动机气缸,防止发动机气缸被损坏,使发动机得到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时为了得到较低温的进气通常会把进气口安装在前进气格栅处,但在下雨天雨势比较大的时候雨水与外部飞溅的雨水会进入到进气管道,并进入发动机气缸造成发动机严重损坏。
为了防止雨水和外部飞溅的雨水进到进气管,目前部分汽车会把进气口安装到其他地方或者在进气口位置开有比较大的排水口和简单的挡水结构,但大部分汽车在雨势比较大时雨水还是会入发动机气缸造成发动机严重损坏。如公开号为CN207145102U的专利申请,其所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防进水装置,通过利用固定翘板两侧的活动托盘和活动挡板之间的重量差作杠杆作用,当有水通过进气管道注入到活动托盘表面时,活动托盘下降,由于水的重量大将固定翘板转动,同时活动挡板上升将进气管道封闭将水珠帘到防水腔体内部,最后将排水出口打开将水排出,以此达到防水进入进气管的目的。但是上述的结构明显不能防止飞溅比较远的雨水进行进气管,防水效果差,同时其在防水时使进气管道封闭,明显严重阻碍发动机的气缸进气,可能会导致气缸进气缓慢甚至停止而出现故障,在行驶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汽车在下大雨时和外部飞溅的雨水进入发动机气缸,防止发动机气缸被损坏,使发动机得到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包括外进气管和内进气管,所述外进气管的一端为进气口,所述内进气管从所述外进气管的另一端内部伸出,伸出端为出气口,所述内进气管置于所述外进气管内部远离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锥形挡板,所述锥形挡板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壁之间设有筛状隔板,所述外进气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开设在靠近所述进气口一端,所述第二排水口开设在靠近所述出气口一端。
设置双层进气管,在外进气管内套有内进气管,并在外进气管的内部设有锥形挡板对进入内进气管的雨水进行初步阻挡,剩余的雨水通过筛状隔板进行进一步阻挡,并且在外进气管的底部设有两个排水口,第一排水口用于排出初次从进气口进来时的雨水,第二排水口用于进一步排出经过筛状隔板阻挡后进入的所剩余的少量雨水,很好地阻挡了雨水通过进气管进入到发动机的气缸中。
进一步,所述外进气管的内部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锥形挡板之间设有挡水板。增设的挡水板阻挡刚进入进气口的雨水,进一步防止雨水进入进气管,增强阻挡雨水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水口设置在所述挡水板与所述进气口之间。便于排出初步进入进气口的雨水。
进一步,所述挡水板为喇叭状,所述挡水板的宽口外沿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壁焊接,所述挡水板的窄口面向所述进气口,宽口面向所述锥形挡板。喇叭状提高挡水板的挡水效果,窄口到宽口之间的弧形面可有效阻挡大量雨水。
进一步,所述内进气管置于所述外进气管内部的管道外壁上设有回流隔板。
进一步,所述回流隔板呈环状套接在所述内进气管的外壁上,所述回流隔板焊接固定在所述内进气管上。
设置回流隔板的目的是为了在雨水通过筛状隔板阻挡后,防止少量没被阻挡的雨水进入到内进气管的入口处时发生回流,回流隔板进一步增强阻挡雨水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筛状隔板呈环状,所述筛状隔板的外径边沿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壁焊接连接,所述筛状隔板的内径边沿与所述锥形挡板的外壁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进气口呈喇叭状,宽口一侧用于进气。
进一步,所述内进气管从所述外进气管穿出处进行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所述第二排水口均为漏斗型,增强排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把进气管设计为双层并在内进气管的入口处装有锥形挡板及筛状隔板,锥形挡板对进入内进气管的雨水进行初步阻挡,剩余的雨水通过筛状隔板进行进一步阻挡,并在外进气管的内底部设有两个排水口起到排水的功能;本实用新型还增设喇叭状的挡水板,进一步防止雨水进入进气管,增强阻挡雨水的效果;同时还在内进气管上设置回流隔板,防止少量没被筛状隔板阻挡的雨水进入到内进气管的入口处时发生回流,进一步增强阻挡雨水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双层进气管可以应用在任何汽油柴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中,具有很好的阻挡雨水效果,使发动机得到保护,且不影响发动机的进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进气管、2-内进气管、3-进气口、4-出气口、5-锥形挡板、6-筛状隔板、7-第一排水口、8-第二排水口、9-挡水板、10-回流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包括外进气管1和内进气管2,内进气管2从外进气管1穿出处进行焊接连接,外进气管1的一端为进气口3,进气口3呈喇叭状,进气口3的宽口一侧用于进气,内进气管2从外进气管1的另一端内部伸出,伸出端为出气口4,出气口4与发动机的气缸连接,内进气管2置于外进气管1内部远离出气口4的一端设置有锥形挡板5,锥形挡板5与外进气管1的内壁之间设有筛状隔板6,筛状隔板6呈环状,筛状隔板6的外径边沿与外进气管1的内壁焊接连接,筛状隔板6的内径边沿与锥形挡板5的外壁焊接连接,外进气管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口7和第二排水口8,第一排水口7开设在靠近进气口3一端,第二排水口8开设在靠近出气口4一端。
设置双层进气管,在外进气管1内套有内进气管2,并在外进气管1的内部设有锥形挡板5对进入内进气管2的雨水进行初步阻挡,剩余的雨水通过筛状隔板6进行进一步阻挡,并且在外进气管1的底部设有两个排水口,第一排水口7用于排出初次从进气口3进来时的雨水,第二排水口8用于进一步排出经过筛状隔板6阻挡后进入的所剩余的少量雨水,很好地阻挡了雨水通过进气管进入到发动机的气缸中。
在本实施例中,外进气管1的内部在进气口3与锥形挡板5之间设有挡水板9,增设的挡水板9阻挡刚进入进气口3的雨水,进一步防止雨水进入进气管,增强阻挡雨水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水口7设置在挡水板9与进气口3之间,便于排出初步进入进气口3的雨水。
在本实施例中,挡水板9为喇叭状,挡水板9的宽口外沿与外进气管1的内壁焊接,挡水板9的窄口面向进气口3,宽口面向锥形挡板5。喇叭状提高挡水板9的挡水效果,窄口到宽口之间的弧形面可有效阻挡大量雨水。
在本实施例中,内进气管2置于外进气管1内部的管道外壁上设有回流隔板10,回流隔板10呈环状套接在内进气管2的外壁上,回流隔板10焊接固定在内进气管2上。
设置回流隔板10的目的是为了在雨水通过筛状隔板6阻挡后,防止少量没被阻挡的雨水进入到内进气管2的入口处时发生回流,回流隔板10进一步增强阻挡雨水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水口7和第二排水口8均为漏斗型,增强排水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挡水板9为第一层阻挡雨水进入,锥形挡板5为第二层阻挡雨水进入,筛状隔板6为第三层阻挡雨水进入,并且在内进气管2的入口处增设的回流隔板10防止少量没被阻挡的雨水进入到内进气管2的入口处时发生回流,形成第四层阻挡雨水进入,通过层层的阻挡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双层进气管防雨效果大大提高,具有很好的阻挡雨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把进气管设计为双层并在内进气管2的入口处装有锥形挡板5及筛状隔板6,锥形挡板5对进入内进气管2的雨水进行初步阻挡,剩余的雨水通过筛状隔板6进行进一步阻挡,并在外进气管1的内底部设有两个排水口起到排水的功能;本实用新型还增设喇叭状的挡水板9,进一步防止雨水进入进气管,增强阻挡雨水的效果;同时还在内进气管2上设置回流隔板10,防止少量没被筛状隔板6阻挡的雨水进入到内进气管2的入口处时发生回流,进一步增强阻挡雨水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双层进气管可以应用在任何汽油柴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中,具有很好的阻挡雨水效果,使发动机得到保护,且不影响发动机的进气效率。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进气管和内进气管,所述外进气管的一端为进气口,所述内进气管从所述外进气管的另一端内部伸出,伸出端为出气口,所述内进气管置于所述外进气管内部远离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锥形挡板,所述锥形挡板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壁之间设有筛状隔板,所述外进气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开设在靠近所述进气口一端,所述第二排水口开设在靠近所述出气口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部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锥形挡板之间设有挡水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口设置在所述挡水板与所述进气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为喇叭状,所述挡水板的宽口外沿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壁焊接,所述挡水板的窄口面向所述进气口,宽口面向所述锥形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气管置于所述外进气管内部的管道外壁上设有回流隔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隔板呈环状套接在所述内进气管的外壁上,所述回流隔板焊接固定在所述内进气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状隔板呈环状,所述筛状隔板的外径边沿与所述外进气管的内壁焊接连接,所述筛状隔板的内径边沿与所述锥形挡板的外壁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呈喇叭状,宽口一侧用于进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气管从所述外进气管穿出处进行焊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口和所述第二排水口均为漏斗型。
CN202021230868.8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 Active CN212406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0868.8U CN212406918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0868.8U CN212406918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06918U true CN212406918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405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0868.8U Active CN212406918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069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14478U (zh) 一种地下停车库的排水装置
CN206278042U (zh) 车辆机舱导水装置
CN21240691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
CN113978205A (zh) 一种通风盖板系统和汽车
CN111609185B (zh) 一种车用泄压阀及汽车
CN111577492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双层进气管
CN202117808U (zh) 一种汽车空气滤清设备
CN207433252U (zh) 一种客车舱门防水通风格栅装置
CN207510653U (zh) 一种游艇机舱进风口挡排水装置
CN216445829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地下车库减速带装置
CN217154343U (zh) 换电站空调装置及换电站
CN211252469U (zh) 一种汽车雨水槽
CN202732071U (zh) 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
CN209163966U (zh) 一种360度过滤智能吻合密封式补给氧气的进换气系统
CN213331329U (zh) 涉水喉及汽车
CN205154458U (zh) 混合动力车的防水进气系统
CN211335545U (zh) 一种负压条件下有效排水的天窗结构及其汽车
CN208978846U (zh) 一种多功能机械间侧门结构
CN109356755B (zh) 一种内燃机主进气管道管体上密封补给氧气的进换气系统
CN206106892U (zh) 一种车门漏液孔密封装置
CN213807813U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防水装置
CN205523599U (zh) 一种汽车天窗防水结构
CN111301657A (zh) 一种海上通风箱
CN221002918U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的防进水装置
CN212835828U (zh) 一种吸气式地漏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