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02175U - 配送车 - Google Patents

配送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02175U
CN212402175U CN202020567532.4U CN202020567532U CN212402175U CN 212402175 U CN212402175 U CN 212402175U CN 202020567532 U CN202020567532 U CN 202020567532U CN 212402175 U CN212402175 U CN 212402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ontainer body
warning
joint portion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675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凯
金力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Zhensh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675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02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02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02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配送车,涉及物流技术领域。该配送车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集装箱,配送车设置有第一容纳部,集装箱置于第一容纳部中;集装箱包括:集装箱本体,集装箱本体设置有第二容纳部,集装箱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滚动部,集装箱本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卡接部,第一容纳部内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对应设置且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连接,来将集装箱与配送车固定。该实施方式可以缩短装货时间和卸货时间,可以提高运输时效。

Description

配送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送车。
背景技术
一般地,现有的运输方式多采用厢货车运输,并将物品码放在厢货车的车厢内,当所述厢货车达到卸货地点时,需要人工逐个将物品卸下,该运输方式具有装卸时间长以及运输时效低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配送车,能够解决现有运输方式的装卸时间长以及运输时效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送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配送车包括:
集装箱,所述配送车设置有第一容纳部,所述集装箱置于所述第一容纳部中;所述集装箱包括:集装箱本体,所述集装箱本体设置有第二容纳部,所述集装箱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滚动部,所述集装箱本体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容纳部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对应设置且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连接,来将所述集装箱与所述配送车固定。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所述第一卡接部位于所述集装箱的前侧,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开口一侧,通过从所述集装箱的后侧推动所述集装箱在所述第一容纳部内向所述第二卡接部一侧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本体设置有缓冲部和牵引部,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集装箱本体的至少一个外侧面上,所述牵引部位于所述集装箱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卡接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通风结构,所述通风结构与所述集装箱本体连接,所述通风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纳部和外部环境连通。
可选地,所述通风结构包括:
通风窗,所述通风窗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上;
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通风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通风窗打开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可折叠的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与所述集装箱本体连接,所述承载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中,所述承载结构设置有至少一个承载部。
可选地,所述承载结构还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承载部与所述集装箱本体连接,和/或将不同的所述承载部连接;
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承载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所述承载部展开或折叠。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警示结构,所述警示结构用于当所述第二容纳部内物品的重量超过重量阈值和/或所述第二容纳部内的温度超过温度阈值时发出警示。
可选地,所述警示结构包括:
警示部;
检测部,所述检测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中;
第一控制部,所述第一控制部分别与所述检测部和所述警示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部为卡扣,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部侧壁上的通孔,所述第一卡接部插装在所述第二卡接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集装箱可以将物品集中存放和装卸,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可以将所述集装箱与配送车配合固定,并通过所述配送车可以对集装箱进行运输。同时,在所述集装箱的装卸过程中,通过所述滚动部可以使得集装箱的移动过程更加省力,可以节约装货时间和卸货时间,还可以提高运输时效。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装箱的承载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主视图之一;
图2是图1所示的集装箱的承载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装箱的承载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主视图之二;
图4是图1所示的集装箱的承载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集装箱的承载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侧视图之一;
图6是图1所示的集装箱的承载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侧视图之二;
图7是图1所示的集装箱的侧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集装箱的仰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送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参见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1,该集装箱1包括:集装箱本体11,所述集装箱本体11设置有第二容纳部111、滚动部112以及第一卡接部114,所述滚动部112位于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底部,所述第一卡接部114位于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一侧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部114可以为卡扣和/或通孔,所述第一卡接部114用于与所述配送车的第二卡接部连接来将所述集装箱与配送车固定。例如:所述第一卡接部114可以为钩形卡扣,或者所述第一卡接部114可以为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上的通孔,当然并不仅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卡接部114为常规卡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具体限定所述第一卡接部114的具体形状,在此不再对所述第一卡接部114的具体形状进行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至少一个外侧面设置有缓冲部113。所述缓冲部113的材质可以为橡胶等柔性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所述缓冲部113的设置位置,例如:在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相对的两侧侧面分别设置四组所述缓冲部113,每组两个,互为备用,以防止在所述集装箱1的装卸过程以及运输过程产生剐蹭或碰撞。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滚动部112与所述集装箱本体11滚动连接,所述滚动部112至少包括:滚轮和/或万向轮,所述滚轮和/或所述万向轮可以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底部或侧面。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集装箱本体11设置有至少三个滚轮,且其中三个滚轮的转动中心的连线呈三角形;或者,所述集装箱本体11设置有至少三个万向轮,且其中三个万向轮的转动中心的连线呈三角形;又或者,所述集装箱本体11设置有滚轮和万向轮,所述滚轮和所述万向轮的总数量为至少三个,所述滚轮和所述万向轮的转动中心的连线呈三角形。当所述集装箱本体11只设置有滚轮时,所述集装箱1的移动过程中会存在不易调整运动方向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所述滚动部112至少包括一个万向轮。
继续参见图8,所述滚动部112还可以起到支撑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作用,且可以在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底部设置多排所述滚动部112。例如:可以在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底部设置三排滚动部112,来防止集装箱本体11中间产生塌陷,避免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底面与地面或配送车2的车厢产生剐蹭。
在所述集装箱1配送的过程中,需要将所述集装箱1装入配送车2中,所述滚轮和所述万向轮无法固定不动,所述集装箱1会随着配送车2的颠簸来回移动,以致所述集装箱1与所述配送车2发生剐蹭或碰撞。为了防止集装箱1来回移动或者集装箱1在与所述配送车2的剐蹭或碰撞过程中发生损坏,通过所述缓冲部113可以在所述集装箱1与所述配送车2发生碰撞时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滚轮部设置有卡紧部,所述卡紧部用于在将所述集装箱1装入所述配送车2后对所述滚轮进行卡紧,防止所述滚轮部移动。或者,可以在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至少一个外侧面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导向部116,配送车2对应设置与所述第一导向部116相适配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116可以为T形、矩形或燕尾形等形状的凸起或凹槽117,例如:参见图1至图8,在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底部设置有2个第一导向部116,所述第一导向部116为矩形凸起。又或者,所述集装箱本体11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4,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114卡接在配送车2内,所述第一卡接部114可以位于远离所述第二容纳部111的开口一侧。所述第一卡接部114可以为卡扣和/或卡槽,例如:所述集装箱本体11上设置有4个第一卡接部114。所述第一卡接部114可以采用常规的卡接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所述集装箱1可以将物品集中存放和装卸,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114可以将所述集装箱1与配送车2配合固定,并通过所述配送车2可以对集装箱1进行运输。同时,在所述集装箱1的装卸过程中,通过所述滚动部112可以使得集装箱1的移动过程更加省力,可以节约装货时间和卸货时间,还可以提高运输时效。同时,通过所述缓冲部113可以防止在所述集装箱1的运输过程由于剐蹭或碰撞产生的损坏,可以延长所述集装箱1的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在采用所述集装箱1运输物品时,可以首先将需要装载到配送车2上的物品提前放置到所述集装箱1中,在配送车2到达后,然后再将集装箱1装入到配送车2中,可以节约装货时间。当集装箱1运送至目的地时,可以将集装箱1整体卸载下来,可以节约卸货时间,可以提高配送车2的调度运力。
一般地,在所述集装箱1的运输过程中会运输不同体积的物品。当采用所述集装箱1运输小物品时,需要将所有的物品堆叠放置,使得所述第二容纳部111的空间利用率低。继续参见图1至图6,为了提高所述第二容纳部111的空间利用率,所述集装箱1还包括:可折叠的承载结构14,所述承载结构14与所述集装箱本体11连接,所述承载结构14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111中,所述承载结构14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承载物品的承载部141,并且可以在所述承载部141上设置重力传感器1221,所述重力传感器1221可以测量所述承载部141上的物品的重量,当所述承载部上的物品重量超过重量阈值时可以通过警示部发出警示。所述承载部141可以为板状结构或盒状结构等。当需要容纳大体积物品时,可以将所述承载结构14折叠起来,参见图2、图5和图6所示。当需要运输小体积的物品时,可以将所述承载结构14的承载部141展开,所述第二容纳部111的承载面以及所述承载部141均可以用于承载物品,即所述承载结构14的承载部141可以将所述容纳部分割成多个容纳空间,参见图1、图3和图4所示。
继续参见图6,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承载结构14,可以在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设置用于安装放置所述承载结构14的凹槽117,所述凹槽117的形状可以根据所述承载结构14的形状确定。例如:所述凹槽为矩形凹槽,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继续参见图1至图8,所述承载结构14还包括:连接部142和第一驱动部143;其中,所述连接部142用于将所述承载部141与所述集装箱本体11连接,和/或将不同的所述承载部14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143与所述承载部14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143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所述承载部141展开或折叠。所述第一驱动部143可以为液压缸、电机或舵机等。
参见图1至图6,所述连接部142可以为两个交叉设置且铰接的杆状结构或多个杆状结构铰接形成的菱形结构,多个承载部141通过所述连接部142层叠设置,所述连接部142设置在所述承载部141的两侧,其中图1所示的为所述连接部142为两个交叉设置且铰接的杆状结构的情形,图3所示的为所述连接部142为多个杆状结构铰接形成的菱形结构的情形。
由于现有运输方式大多是将包裹散放在配送车2的车厢内,增加了物品的丢失风险。参见图7,为了防止集装箱1内的物品丢失,所述第二容纳部111的开口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集装箱本体11铰接的门体118,所述门体118可以通过锁体119进行锁紧。继续参见图1至图8,为了便于将置于配送车2内的集装箱1取出,所述集装箱本体11设置有牵引部115,所述牵引部115可以为环形结构,例如:可以在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靠近所述第二容纳部111的开口一侧设置多个环形的牵引部115,以便于集装箱1从配送车2中拽出。
为了保证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的通风顺畅,所述集装箱本体11设置有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和外部环境连通的通风结构13,所述通风结构13可以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侧面和/或顶部上。所述通风结构13至少包括通风窗和第二驱动部,所述通风窗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11上,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通风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带动所述通风窗打开或关闭。所述通风结构13还包括:第二控制部,所述第二控制部与所述第二驱动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可以为电机、舵机或液压缸等。所述第二控制部可以为手机或遥控器等终端。可以将所述第一控制部和所述第二控制部均集成在手机APP中,通过APP可以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来开启或关闭通风窗,也可以手动开启或关闭通风窗。
另外,所述集装箱1还包括:警示结构12,所述警示结构12用于当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物品的重量超过重量阈值和/或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的温度超过温度阈值时发出警示。通过所述警示结构12可以在当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物品的重量超过重量阈值和/或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的温度超过温度阈值时发出警示,可以防止所述集装箱1超载以及避免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的温度过高产生火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警示结构12用于当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物品的重量超过重量阈值和/或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的温度超过温度阈值时以光、声音和/或显示等方式发出警示。继续参见图1至图8,所述警示结构12具体可以包括:警示部121、检测部122和第一控制部(图中未示出),所述检测部122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111中,所述第一控制部分别与所述检测部122和所述警示部12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警示部121用于当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物品的重量超过重量阈值和/或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的温度超过温度阈值时以光、声音和/或显示等方式发出警示。所述警示部121可以为振动器、显示器、报警器和发光件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警示部121可以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任意位置,但需要保证的是,所述警示部121的位置不与物品或其他零件产生干涉且便于操作员观看。所述检测部122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物品的重量和/或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的温度,所述检测部122包括温度传感器1222和/或重力传感器1221。所述第一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警示部121以及检测部122,例如: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部修改重量阈值和/或温度阈值。所述第一控制部可以设置在手机、遥控器或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终端上。当所述第一控制部为手机时,所述手机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警示部121和所述检测部122的APP,并通过蓝牙等方式与所述检测部122和所述警示部121无线连接。
例如:在所述第二容纳部111的承载面设置有重力传感器1221和充电电路板,所述第一控制部集成在手机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中,手机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蓝牙与所述重力传感器1221连接并进行操作,或者通过置于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外的电子显示屏进行操作,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部可以在指定的规范区间内调整重量阈值。当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物品的重量超过重量阈值时则发出报警提示,可以在运输过程中提前预知所述集装箱1是否超载,防止所述集装箱1超载,安全有保障。
又如:在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22,防止夏季天气炎热使得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的温度过高,进而防止燃点低的货物发生自燃现象,通过所述警示部121可以提前预警,防止发生火灾。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通过置于第二容纳部111外的电子显示屏在指定的规范区间内调整温度阈值。
参见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配送车2,所述配送车2可以为厢货车,所述配送车2包括:如上所述的集装箱1,所述配送车2设置有第一容纳部21,所述集装箱1置于所述第一容纳部21中。所述第一容纳部2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14对应设置且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114与所述第二卡接部连接,来将所述集装箱与所述配送车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卡接部114位于所述集装箱1的前侧,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容纳部21的开口一侧,通过从所述集装箱1的后侧推动所述集装箱1向所述第二卡接部一侧运动,使得所述集装箱1置于第一容纳部21中并将所述第一卡接部114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所述第二卡接部可以为卡扣和/或通孔。例如:所述第二卡接部可以为钩形卡扣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部21侧壁上的通孔。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常规卡接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114可以为卡扣,所述第二卡接部可以对应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部21侧壁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卡接部114,所述第一卡接部114插装在所述第二卡接部中,来将所述集装箱1固定在所述配送车2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配送车2还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导向部116相适配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部可以为T形、矩形或燕尾形的凸起或凹槽。例如:所述第二导向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底部的2个矩形凹槽,当然并不仅限于此。
其中,所述集装箱1的卸载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将配送车2的尾部靠在月台3。
2)配送车2的车厢尾部与月台3缝隙放置踏板进行连接。
3)打开配送车2的车厢内用于固定集装箱1的第一卡接部114和所述第二卡接部。
4)集装箱1尾部用链锁连接,并将集装箱1拉出车厢。
5)按实际需要将一个新的空的集装箱1或者一个装好货物的集装箱1推进配送车2内,并利用第一卡接部114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将所述集装箱1固定,启动车辆,前往下一目的地点。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配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装箱(1),所述配送车设置有第一容纳部(21),所述集装箱(1)置于所述第一容纳部(21)中;所述集装箱(1)包括:集装箱本体(11),所述集装箱本体(11)设置有第二容纳部(111),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底部设置有滚动部(112),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14),所述第一容纳部(2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14)对应设置且相适配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114)与所述第二卡接部连接,来将所述集装箱与所述配送车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所述第一卡接部(114)位于所述集装箱(1)的前侧,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容纳部(21)的开口一侧,通过从所述集装箱(1)的后侧推动所述集装箱(1)在所述第一容纳部(21)内向第二卡接部一侧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卡接部(114)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本体(11)设置有缓冲部(113)和牵引部(115),所述缓冲部(113)位于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至少一个外侧面上,所述牵引部(115)位于所述集装箱本体(11)的远离所述第一卡接部(114)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通风结构(13),所述通风结构(13)与所述集装箱本体(11)连接,所述通风结构(13)分别与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和外部环境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13)包括:
通风窗,所述通风窗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11)上;
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通风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通风窗打开或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可折叠的承载结构(14),所述承载结构(14)与所述集装箱本体(11)连接,所述承载结构(14)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111)中,所述承载结构(14)设置有至少一个承载部(1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14)还包括:
连接部(142),所述连接部(142)用于将所述承载部(141)与所述集装箱本体(11)连接,和/或将不同的所述承载部(141)连接;
第一驱动部(143),所述第一驱动部(143)与所述承载部(14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143)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所述承载部(141)展开或折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警示结构(12),所述警示结构(12)用于当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物品的重量超过重量阈值和/或所述第二容纳部(111)内的温度超过温度阈值时发出警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结构(12)包括:
警示部(121);
检测部(122),所述检测部(122)位于所述第二容纳部(111)中;
第一控制部,所述第一控制部分别与所述检测部(122)和所述警示部(12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配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114)为卡扣,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部(21)侧壁上的通孔,所述第一卡接部(114)插装在所述第二卡接部中。
CN202020567532.4U 2020-04-16 2020-04-16 配送车 Active CN212402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7532.4U CN212402175U (zh) 2020-04-16 2020-04-16 配送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67532.4U CN212402175U (zh) 2020-04-16 2020-04-16 配送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02175U true CN212402175U (zh) 2021-01-26

Family

ID=74370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67532.4U Active CN212402175U (zh) 2020-04-16 2020-04-16 配送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021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7150B2 (en) Configurable rolling pallet tray system
US20090166231A1 (en) Container for Shipping Vehicles
WO2020104568A1 (en) Cargo transport vehicle and cargo logistics system
US11104239B1 (en) Mobile equipment storage and charging station
CN212402175U (zh) 配送车
CN201287921Y (zh) 运输轿车的台架集装箱
CN109017522B (zh) 一种自动装卸轿运车
US20210114828A1 (en) Automatic self-unloading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CN108557710A (zh) 一种叉车用托架
JP3057928U (ja) タイヤ輸送台および輸送システム
CN220485205U (zh) 一种用于货运车厢装卸的升降结构
CN218878469U (zh) 可伸缩的地空转载装卸平台
CN214643658U (zh) 一种具有搬运机构的服务机器人
CN219856940U (zh) 一种便于装卸货物的物流运输汽车
CN218287535U (zh) 一种用于物流配送的货物转运装置
CN214003949U (zh) 液压转运车
CN204323148U (zh) 运输车箱及运输车
CN213035700U (zh) 用于仓储空间的物流转运货斗和运货车
CN213649452U (zh) 自卸汽车货箱攀爬机构以及自卸汽车
CN219749632U (zh) 一种便于货物装卸的车厢
CN215626599U (zh) 一种高效半自动搬运车
CN216185236U (zh) 一种物流仓储用货物移动装置
CN219238654U (zh) 一种物流仓储货物转运平台
CN221497801U (zh) 重卡电池包运输车
KR102120082B1 (ko) 여행용 캐리어 이송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