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64336U - 自动进样装置、样本管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进样装置、样本管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64336U
CN212364336U CN201922428506.3U CN201922428506U CN212364336U CN 212364336 U CN212364336 U CN 212364336U CN 201922428506 U CN201922428506 U CN 201922428506U CN 212364336 U CN212364336 U CN 212364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tube
sample
identification sensor
tube identification
height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85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锐
刘文斌
陆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85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64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64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64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进样装置及样本管识别装置,所述样本管识别装置包括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用于在第一高度位置检测所述样本架上是否有样本管;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用于在第二高度位置检测所述样本架上的样本管的高度类型,所述第二高度位置高于所述第一高度位置;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用于在第三高度位置检测所述样本架上的样本管的高度类型,所述第三高度位置高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进样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方便的识别多类样本管,解决了医护人员需要将同类样本管规则摆放的问题。

Description

自动进样装置、样本管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免疫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进样装置、样本管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端常见的上机测试前血样准备流程是:给采血管贴识别码、采血、将统一高度、统一规格的样本管放置在同一样本架上,最后将样本架放入自动化检测设备启动检测。自动化检测设备内部一般配备有识别码扫描装置,用于识别采血管上边的识别码,这就要求放置在样本管架上的采血管贴识别码的一端要按统一的方向朝向扫描装置,不然扫描装置会识别不到识别码从而报错。因此要求采血医生在将采血管放置在样本架时,必须将贴有识别码的一侧统一按照一个方向摆放,同时要求采血医生将统一高度、统一规格的样本管放置在同一样本架上。在采血任务繁重时,增加了操作难度,降低了采血效率。
另外,现有的样本混匀机构大多是通过夹子夹住样本管并通过抖动的方式进行混匀,其结构复杂且振动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进样装置、样本管识别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要求采血医生将统一高度、统一规格的样本管放置在同一样本架上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样本管识别装置,所述样本管识别装置包括:
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用于在第一高度位置检测所述样本架上是否有样本管;
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用于在第二高度位置检测所述样本架上的样本管的高度类型,所述第二高度位置高于所述第一高度位置;
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用于在第三高度位置检测所述样本架上的样本管的高度类型,所述第三高度位置高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样本管识别装置还包括:
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用于在第四高度位置检测所述样本架上的样本管的形状类型,所述第四高度位置低于所述第一高度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所述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采用对射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所述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所述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所述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对齐设置或偏离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所述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对齐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样本管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臂,所述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所述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样本管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和/或所述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进样装置,所述自动进样装置包括前述的样本管识别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自动进样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将所述样本管进行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自动进样装置还包括扫码器,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传动件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件旋转进而联动所述样本管基于所述样本管的轴心进行自转以便于所述扫码器拍摄所述样本管上的识别码,所述样本管基于所述样本管的轴心进行快速自转时达到混匀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本管识别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方便的识别多类样本管,解决了医护人员需要将同类样本管规则摆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机构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机构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机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机构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机构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施例提供的自动进样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自动进样装置的局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所示的自动进样装置的局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多种样本管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情况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机构100,该旋转机构100包括第一轮体101、第二轮体102、第三轮体103以及驱动电机104。
其中,第一轮体101、第二轮体102以及第三轮体103在同一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轮体101、第二轮体102以及第三轮体103之间构成样本管夹持区,样本管夹持区用于装夹样本管200;驱动电机104用于驱动第一轮体101旋转以使得装夹于样本管夹持区的样本管200能够基于样本管200的轴心进行自转。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轮体101的直径可相对较大,第二轮体102及第三轮体103的直径可相对较小,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第一轮体101、第二轮体102以及第三轮体103的直径也可以采用统一或不统一尺寸,轮体的数量也不限于三个,还可以采用4个或更多。
第一轮体101、第二轮体102以及第三轮体103的轴心相互平行并呈三角形分布。第一轮体101、第二轮体102以及第三轮体103的外表面均为柔性材料以避免与样本管200刚性接触,例如图3和图4所示,可以采用硅胶套105套置在第二轮体102及第三轮体103外周的方式实现柔性材料表面,或者直接采用硅胶轮的方式实现柔性材料表面。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104也可以驱动第二轮体102或第三轮体103进行转动。样本管200由第一轮体101、第二轮体102以及第三轮体103的外周壁抵接夹持时,第一轮体101、第二轮体102以及第三轮体103的外周壁与样本管200的外周壁构成外切接触并保持适当的预紧力,任一轮体转动将会使得样本管200基于样本管200的轴心进行自转,当样本管200旋转时,可以对样本管内的样本进行混匀,采用此混匀方式,旋转机构100整体振动极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机构100旋转机构100还包括扫码器(图未示出),样本管200上贴设有识别码(图未示出),扫码器与样本管200相对,并大致与样本管200上的识别码贴合区相对,当扫码器恰好正对识别码时,准扫码器可以直接拍摄识别码,当识别码背对或偏离扫码器时,可通过前述机构使得样本管200转动,此时识别码可以转至与扫码器相对以供扫码器拍摄识别码。扫码器可以通过外部支架固定或者通过下文所述的固定支架106进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机构100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第二轮体102及第三轮体103传动连接,用于使得第二轮体102及第三轮体103相对第一轮体101靠近或远离进而实现夹紧或松开样本管200。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传动机构使得第一轮体101相对第二轮体102及第三轮体103靠近或远离进而实现夹紧或松开样本管2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转机构100还包括固定支架106、滑轨108、滑块110、活动支架112。
其中,固定支架10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两块,例如图3和图4中所示的传动电机114上方的固定支架106以及驱动电机104上方的固定支架106,驱动电机104、传动电机114均可通过螺钉与固定支架106连接。驱动电机104上可连接有主动轮105,主动轮105与第一轮体101相切接触,主动轮105转动时带动第一轮体101转动。
滑轨108固定于与固定支架106上;滑块110滑动性设置在滑轨108上;固定支架106上还设置有两个限位柱109,限位柱109用于限位滑块110的滑动行程。
活动支架112基于滑块110相对固定支架106滑动连接,第二轮体102及第三轮体103转动性设置在活动支架112的一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支架112可以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板体141、第二板体142、第三板体143以及第四板体144,第一板体141、第三板体143相对滑轨108呈垂直设置,第二板体142、第四板体144相对滑轨108呈平行设置,第二轮体102及第三轮体103转动性设置在第四板体144的下方,第三板体143和第四板体144可设置切槽以形成分叉状,样本管200受到的夹紧力过大时,第三板体143和第四板体144可基于该切槽而产生一定的形变,由此避免样本管200受力较大的刚性夹紧力。
具体地,传动机构还包括传动电机114、第一传动轮118、第二传动轮120、传动带122、传动件124、传动块126以及传动杆128。
其中,传动电机114可通过螺钉与与固定支架106连接;第一传动轮118与传动电机114连接;第二传动轮120与第一传动轮118相间隔并转动性设置于固定支架106上;传动带122套置于第一传动轮118和第二传动轮120上;传动件124设置于传动带122上,该传动件124的两端凸出传动带122并设有圆孔或缺槽;传动块126固定于滑块110上,并与传动件124连接,该传动块126上可设有两个螺孔129,通过螺钉穿过传动件124上的圆孔或缺槽再锁紧至螺孔129上可使得传动块126与传动件124同步运动;传动杆128一端与活动支架112连接,另一端贯穿传动块126并与传动块126限位配合,传动杆128可采用两根,传动杆128与活动支架112之间可设置连接块146,连接块146的厚度大于活动支架112的厚度,以提高传动杆128的导向精度,传动杆128的端部设有螺孔,螺钉147穿过活动支架112、连接块146与该螺孔连接,活动支架112上设有通孔148,螺钉147可为内六角螺钉,通孔148可允许内六角螺丝刀穿过以拆装螺钉147。
其中,传动带122转动时,依次带动传动件124、传动块126、传动杆128、连接块146、活动支架112基于滑块110在滑轨108上滑动。
传动机构还包括缓冲弹簧130,缓冲弹簧130设于传动杆128的自由端与传动块126的端面之间。当传动机构使得第二轮体102及第三轮体103相对第一轮体101靠近时,缓冲弹簧130可以起到弹性缓冲作用以避免样本管200被压变形或压破。
如图3和图4所示,传动块126上还设有延伸片127,旋转机构100还包括位置检测器125,位置检测器125设于固定支架106上,用于检测延伸片127的移动位置。
此外,旋转机构100还包括一对光耦132及光耦支架134,光耦132用于检测样本管夹持区是否有样本管200。光耦132通过光耦支架134安装,光耦支架134可与固定支架106连接,光耦支架134用于设置光耦132,光耦支架134可呈n型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机构100使用时,先通过光耦132判断样本管夹持区内是否有样本管200,若有样本管200则通过扫码器扫码,若扫不到码则驱动电机104开始转动进而带动样本管200进行转动以使扫码器能够扫到识别码,驱动电机104根据具体程序设定可以进行转动以带动样本管200转动进而对样本管200内的样本进行混匀。传动电机114根据具体程序设定可以正反转动,以使得第二轮体102及第三轮体103相对第一轮体101靠近或远离进而实现夹紧或松开样本管20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该样本分析仪包括前述的旋转机构10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血样自动混匀方法,该血样自动混匀方法包括:
判断样本管夹持区内是否有样本管200,其中样本管夹持区由在同一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轮体101、第二轮体102以及第三轮体103构成,样本管200上贴设有识别码(图未示出),本步骤可由前述的光耦132实现;
若有样本管200则驱动第二轮体102及第三轮体103相对第一轮体101靠近进而夹紧样本管200,本步骤可由前述的传动机构来实现;
驱动第一轮体101转动以使得装夹于样本管夹持区的样本管200基于样本管200的轴心进行自转,本步骤可通过驱动电机104来实现;
在驱动第一轮体101转动前通过扫码器获取样本管200上的识别码,或者在驱动第一轮体101转动后通过扫码器获取识别码,其中,在驱动第一轮体101转动前若扫码器恰好正对识别码则可接获取样本管200上的识别码,若识别码背对或偏离扫码器则可在驱动第一轮体101转动后通过扫码器获取该识别码。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机构100,该旋转机构100同样包括第一轮体101、第二轮体102、第三轮体103以及驱动电机104,其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该旋转机构100还包括同步轮231、同步带232以及从动轮233,同步轮231、同步带232以及从动轮233的传动方式更可靠,不容易出现打滑现象。
其中,驱动电机104的驱动端装配同步轮231,驱动电机104依次通过同步轮231、同步带232以及从动轮233驱动第一轮体101旋转以使得装夹于样本管夹持区的样本管200能够基于样本管200的轴心进行自转。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将第一实施例中的固定架106替换为第一固定支架210及第二固定支架220,第一固定支架210可以提供稳定的装配支撑,第一固定支架210包括安装板211及自安装板211两侧依次垂直延伸的第一折板212和第二折板213,第二固定支架220固定于第一固定支架210内,第二固定支架220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板221、第二连接板222、第三连接板223以及第四连接板224,第一连接板221与第一折板212连接,驱动电机104与第二连接板222连接,第四连接板224与第一折板212连接,第二固定支架220通过第一连接板221、第四连接板224两个位置与第一固定支架210固定,提升了机械装配稳定性。当然,第一固定支架210及第二固定支架220的形状并不限于些,还可以根据固定需求更改第一固定支架210及第二固定支架220的形状。
其中,第一轮体101的安装组件包括螺钉241、转轴242、从动轮233、轴承243以及轴挡圈244。
螺钉241穿过第二连接板222与转轴242的一端连接,转轴242通过轴承243转动性设置于从动轮233的内部并通过嵌设在转轴242的另一端的轴挡圈244进行限位,第一轮体101与从动轮233同轴固定套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机构100结构新颖、稳定可靠,由于样本管200能够基于样本管200的轴心进行自转,因此可以在转动时进行样本混匀并支持旋转扫码,对静脉血和末稍血均具有较好的混匀效果,可大幅降低采血医生的操作难度,提高采血效率,同时该装置还可以用于样本混匀,实现在一个工位旋转扫码、混匀。
请一并参阅图9至图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样本管识别装置,样本管识别装置包括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10、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
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10用于在第一高度位置检测样本架上是否有样本管,第一高度位置可以是略为高出架本架;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用于在第二高度位置检测样本架上的样本管的高度类型,第二高度位置高于第一高度位置;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用于在第三高度位置检测样本架上的样本管的高度类型,第三高度位置高于第二高度位置。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可用于识别出图12中左侧的两种不同高度(例如高100mm的样本管和高75mm的样本管)的普通样本管是否带帽的情况。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样本管识别装置还包括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用于与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10、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联合以在第四高度位置检测样本架上的样本管的形状类型,第四高度位置低于第一高度位置。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可用于识别出图12中右侧的特殊样本管。若不设置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则可通过仪器的软件界面输入该本管的信息来识别,也可以设置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与软件界面同时判定,提高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采用对射传感器。具体地,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可采用光耦,均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根据接收端的收光状态可以判断是样本管是否带帽,其中,若样本管带帽(通常为全血样本),则其中一个发送端发出的光线受阻,相应的接收端接收不到光线,若样本管不带帽(通常为血清或血浆样本),则高、低样本管视为同一类。
在实际产品上,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10、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在竖直方向上对齐设置以使得产品结构紧凑。
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10、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在竖直方向上也可以呈偏离设置以形成线性分布的多个识别工位,方便进行维护。
如图10所示,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在竖直方向上对齐设置。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10、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设置在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的左右两侧。
如图10所示,样本管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架301,第一安装架可呈拱形,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臂,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设置在安装臂的不同高度位置处。
如图11所示,样本管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架302,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10和/或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设置在第二安装架302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进样装置,自动进样装置包括前述的样本管识别装置。
自动进样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和扫码器,旋转机构用于将样本管进行旋转,旋转机构包括传动件及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传动件旋转进而联动样本管基于样本管的轴心进行自转以便于扫码器拍摄样本管上的识别码。旋转机构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旋转机构100。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进样装置,自动进样装置包括进样机构300、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10、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
进样机构300用于传输样本架经过采样工位123,进样机构300包括X向进样机构和Y向进样机构,X向进样机构负责把放在进样机构300上的样本架运送至Y向进样通道,Y向进样机构负责沿Y向进样通道按固定步距把样本架依次输送至各操作工位。X向进样机构中间区域设对射传感器(也可以是侧面区域,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传感器),Y向进样通道起始位置设一开关或传感器;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10用于在第一高度位置检测样本架上是否有样本管,第一高度位置可以是略为高出架本架;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用于在第二高度位置检测样本架上的样本管的高度类型,第二高度位置高于第一高度位置;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用于在第三高度位置检测样本架上的样本管的高度类型,第三高度位置高于第二高度位置,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可用于识别出图12中左侧的两种不同高度(例如高100mm的样本管和高75mm的样本管)的普通样本管及是否带帽的情况;其中,采样工位123位于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10、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的下游,即在采样前完成样本管的识别。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样本管识别装置还包括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用于在第四高度位置检测样本架上的样本管的形状类型,第四高度位置低于第一高度位置。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可用于识别出图12中右侧的特殊样本管。若不设置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则可通过仪器的软件界面输入该本管的信息来识别,也可以设置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与软件界面同时判定,提高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采用对射传感器。具体地,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可采用光耦,均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根据接收端的收光状态可以判断是样本管是否带帽
在实际产品上,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10、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在竖直方向上对齐设置以使得产品结构紧凑。
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10、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在竖直方向上也可以呈偏离设置以形成线性分布的多个识别工位,方便维护。
如图10所示,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在竖直方向上对齐设置。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10、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设置在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的左右两侧。
如图10所示,样本管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架301,第一安装架可呈拱形,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臂,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设置在安装臂的不同高度位置处。
如图11所示,样本管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架302,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10和/或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设置在第二安装架302上。
自动进样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和扫码器,旋转机构用于将样本管进行旋转。旋转机构包括传动件及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传动件旋转进而联动样本管基于样本管的轴心进行自转以便于扫码器拍摄样本管上的识别码。旋转机构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旋转机构100。
此外,自动进样装置还包括摇匀机构350,摇匀机构350用于抓取样本管并进行摇匀,摇匀机构350设于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与采样工位123之间,可与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40设置在同一工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摇匀机构350,通过旋转机构100高速旋转亦可达到混匀效果。或者取消旋转机构100,将样本管的识别码统一朝向摆放在样本架上并使之能够被扫码器拍摄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进样装置的控制流程如下:
当设于X向进样机构的对射传感器(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传感器)检测到有样本架进来时,X向进样机构沿X向将待测样本输送至Y向进样通道,当样本架触碰或接近Y向进样通道起始位置的开关或传感器时,Y向进样机构开始启动。
Y向进样机构沿Y向进样通道把样本架输送至样本管有无检测工位,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10对样本架上的样本管类别进行第一步检测。
Y向进样机构沿Y向进样通道把样本架输送至高低样本管检测工位,分设于上下两个位置的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20、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330对样本管进行第二步的检测。
Y向进样机构沿Y向进样通道把样本架输送至扫码工位,旋转机构带动样本管旋转,设于此工位的扫描器(图未示出)对样本管上的样本信息进行扫描识别。若未设置旋转机构则取消本步骤,相应的,要求规则摆放样本管使得识别码正对扫码器。
Y向进样机构沿Y向进样通道把样本架输送至摇匀工位,摇匀机构350的X向运动机构沿X向运行,将样本管夹持后,摇匀机构350的Z向运动机构沿Z向将夹持好的样本管提起至摇匀位,摇匀机构对待测样本进行摇匀。充分混匀后,将样本管放回原位置。若未设置摇匀机构350则取消本步骤,相应的,通过旋转机构高速旋转以达到混匀效果。
Y向进样机构沿Y向进样通道把样本架输送至自动进样采样工位123,设于正上方的样本针组件(图未示出)水平运行至自动进样采样工位123,然后样本针采样机构沿垂直方向下降至吸样位置进行吸样。吸样完毕,样本针采样机构返回垂直方向初始位,准备进行下一步操作。
Y向进样机构沿Y向进样通道把样本架输送至退出区域,当样本架触碰或接近Y向出样通道末端开关或传感器时,由摆动机构将样本架顶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本管识别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方便的识别多类样本管,解决了医护人员需要将同类样本管规则摆放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样本管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管识别装置包括:
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用于在第一高度位置检测样本架上是否有样本管;
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用于在第二高度位置检测所述样本架上的样本管的高度类型,所述第二高度位置高于所述第一高度位置;
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用于在第三高度位置检测所述样本架上的样本管的高度类型,所述第三高度位置高于所述第二高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管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管识别装置还包括:
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用于在第四高度位置检测所述样本架上的样本管的形状类型,所述第四高度位置低于所述第一高度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管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所述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采用对射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管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所述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所述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所述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对齐设置或偏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管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所述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对齐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管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管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臂,所述第二样本管识别传感器、所述第三样本管识别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臂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管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管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样本管识别传感器和/或所述第四样本管识别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
8.一种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进样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管识别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进样装置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将所述样本管进行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进样装置还包括扫码器,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传动件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件旋转进而联动所述样本管基于所述样本管的轴心进行自转以便于所述扫码器拍摄所述样本管上的识别码。
CN201922428506.3U 2019-12-28 2019-12-28 自动进样装置、样本管识别装置 Active CN212364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8506.3U CN212364336U (zh) 2019-12-28 2019-12-28 自动进样装置、样本管识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8506.3U CN212364336U (zh) 2019-12-28 2019-12-28 自动进样装置、样本管识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64336U true CN212364336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36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8506.3U Active CN212364336U (zh) 2019-12-28 2019-12-28 自动进样装置、样本管识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643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5072A (zh) * 2022-05-27 2022-08-02 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盖设备和开盖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7783564A (zh) * 2024-02-19 2024-03-29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通道设置方法及样本实验项目登记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5072A (zh) * 2022-05-27 2022-08-02 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盖设备和开盖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7783564A (zh) * 2024-02-19 2024-03-29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通道设置方法及样本实验项目登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64336U (zh) 自动进样装置、样本管识别装置
US7998409B2 (en) Specimen-transport module for multi-instrument clinical workcell
CN110530270A (zh) 一种玻璃尺寸透明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0018320A (zh) 一种检测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14577632A (zh) 内窥镜插入管弯曲疲劳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9507441B (zh) 一种样本回测装置及其回测方法
CN211043417U (zh) 一种分析仪及其独立自动急诊进样机构
CN107826633B (zh) 一种用于气密性检测设备的抽拉机构
CN110658350A (zh) 一种电动移液器
CN211978493U (zh) 样本分析仪、血样自动混匀装置
CN213381619U (zh) 样本分析仪、夹爪组件
CN113049845A (zh) 自动进样装置
CN211955523U (zh) 一种全自动尿液分析流水线试管架变轨机构
CN113092799A (zh) 一种流水线转接设备
CN110082545A (zh) 样本优先级识别装置、识别方法及体外检测分析仪
CN114833543A (zh) 一种用于将采血针组件与针座进行组装的装置
CN213864078U (zh) 一种自动化标本转移装置
CN211878006U (zh) 一种试管架的进样退样模组
CN112014271A (zh) 血细胞分析设备、血样自动混匀装置、血样自动混匀方法
CN210720436U (zh) 一种电动移液器
JP7084760B2 (ja) 診断試験所内移送コンパートメント用センタリングユニット
CN113351082A (zh) 试管架平台组件及免疫分析仪
CN113049801A (zh) 免疫分析仪
CN218230408U (zh) 一种试管架托盘及样品处理装置
CN216979106U (zh) 一种样本架及轨道进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