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55462U - 可转跨有轨台车以及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可转跨有轨台车以及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55462U
CN212355462U CN202022012437.0U CN202022012437U CN212355462U CN 212355462 U CN212355462 U CN 212355462U CN 202022012437 U CN202022012437 U CN 202022012437U CN 212355462 U CN212355462 U CN 212355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olley
track
rail
translation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124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凯
江国春
贺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Kempinsh 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Kempinsh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Kempinsh 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Kempinsh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124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55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55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55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转跨有轨台车以及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可转跨有轨台车包括台车平台,端部设有前进后退驱动轮和第一驱动机构;两侧中部设有平移机构支架和第二驱动机构;台车平台与平移机构支架之间设有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平移机构支架上下运动。压力容器生产线包括多条主流转轨道,主流转轨道包括加工轨道和转运轨道,加工轨道的每个工位中间设有转跨轨道,在加工轨道任何工位上,有轨台车可装载工件平移到转运轨道上运行,转运轨道上的有轨台车可装载工件平移到加工轨道上的任何工位。本实用新型压力容器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可有效避免生产线堵塞,最大限度摆脱对行车的依赖,提高制造效率,节省制造成本,节省生产场地。

Description

可转跨有轨台车以及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容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转跨有轨台车以及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
背景技术
对于压力容器,尤其是不锈钢类薄壁压力容器,其制造工艺流程包括:卷板(筒节预卷圆)→纵缝装配点焊并安装引熄弧板点焊→纵缝焊接→切割引熄弧板并打磨→筒节复卷圆→筒节组对+环缝点焊→筒节环缝焊接→纵缝、环缝无损探伤→筒体划线排孔、钻孔和等离子切割孔→筒体装配管接头并焊接→筒体内部附件组装并焊接→封头组对与点焊→封头环缝焊接→封头环缝无损探伤,管接头无损探伤→水压试验→表面喷砂处理(或酸洗钝化处理)→包装。筒节组对+环缝点焊之后的工件需要按照工艺流程向下流转,现有技术采用可行走滚轮架支撑工件向下流转,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厚壁容器,厚壁容器具有足够的刚性,只需要采用两个主动滚轮架支撑工件,由于薄壁容器不同于厚壁容器,如果容器内件重量很大,加上容器管接头位置限制,为了防止滚轮架部位应力集中造成工件局部变形,对于薄壁容器工件通常需要增加辅助滚轮架,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方法,依据工件的长度采用可拼接的台车提供较长的台面,在台面上可依据需要安放若干个滚轮架支撑工件,台车可延轨道行走,其缺点是台车只能在轨道上直线行走,不能变轨行走,由于轨道上停留了许多工件,台车不能返回,需要行车将其一个一个吊到轨道的前端进行组合,这种串联方式布置,当某一工序出现问题时,影响后面工件的正常流转。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跨有轨台车,搭载滚轮架以及工件之后重心较低,便于工件装配和焊接内件,且在焊接过程中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可有效避免生产线堵塞,增加生产线柔性,灵活使用各个工件内件装配场地,使生产线最大限度摆脱对行车的依赖,从而提高制造效率,节省制造成本,节省生产场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转跨有轨台车,包括台车平台,所述台车平台端部分别设有前进后退驱动轮以及驱动所述前进后退驱动轮沿轨道前进后退的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台车平台两侧中部分别设有平移机构支架,所述平移机构支架上设有平移驱动轮以及驱动所述平移驱动轮沿轨道平移的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台车平台与平移机构支架之间设有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平移机构支架相对于所述台车平台上下运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台车平台与平移机构支架之间还设有导向机构用于对所述平移机构支架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
更进一步地,所述台车平台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前进后退驱动轮支座,所述前进后退驱动轮支座上安装有所述前进后退驱动轮,同一端的两个所述前进后退驱动轮通过第一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安装有链轮;
所述台车平台端部还分别设有第一驱动机构安装支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支架上安装有前进后退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前进后退驱动电机和减速器输出端安装有链轮,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所述链轮。
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平移机构支架外侧的两端分别设有平移驱动轮支座,所述平移驱动轮支座上安装有所述平移驱动轮,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平移驱动轮通过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安装有链轮;
每个所述平移机构支架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安装支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支架上安装有平移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平移驱动电机和减速器输出端安装有链轮,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所述链轮。
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平移机构支架两端分别安装有导向机构支座,所述导向机构支座上安装有导向套,所述台车平台侧面对应位置安装有与所述导向套匹配的导向柱,所述平移机构支架沿所述导向柱上下运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台车平台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驱动机构安装支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安装支架上设有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导向机构支座,所述顶升油缸驱动所述平移机构支架相对于所述台车平台上下运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台车平台两个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可调节式支撑脚,所述可调节式支撑脚可手动或自动调节。
一种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包括多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主流转轨道,所述主流转轨道包括加工轨道和转运轨道,所述加工轨道的条数至少一条,所述转运轨道的条数至少一条;所述加工轨道上根据工艺流程设有若干工位,每个所述工位中间设有转跨轨道,所述转跨轨道垂直于所述主流转轨道设置;
可转跨有轨台车装载工件在所述主流转轨道和转跨轨道上穿行,在所述加工轨道任何工位上,所述可转跨有轨台车可装载工件平移到所述转运轨道上运行,所述转运轨道上的所述可转跨有轨台车可装载工件平移到所述加工轨道上的任何工位;所述可转跨有轨台车为上述可转跨有轨台车。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工轨道上设有筒体装载工位,筒节环缝焊接工位,纵缝、环缝无损探伤工位,筒体划线排孔、钻孔和等离子切割孔工位,筒体装配管接头并焊接工位,筒体内部附件组装并焊接工位,封头组对与点焊工位,封头环缝焊接工位和封头环缝、管接头无损探伤工位。
更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内部附件组装并焊接工位设有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申请压力容器生产线采用并联布置方法,在若干条主流转轨道之间布置多条转跨轨道,转跨轨道与主流转轨道垂直并且等高,可转跨有轨台车既可以在主流转轨道运行,又可以通过转跨轨道转移到其它轨道上运行,可转跨有轨台车可将工件送达任意工位,空载的可转跨有轨台车一旦工件完成全部工艺流程,可转跨有轨台车可自动回到主流转轨道的前端重新装载工件。可大幅度提高压力容器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可有效避免生产线堵塞,增加生产线柔性,可灵活使用各个工件内件装配场地,可使生产线最大限度摆脱对行车的依赖,从而提高制造效率,节省制造成本,节省生产场地。
2、市场上的可转跨有轨台车产品,高度一般在700mm-800mm,由于高度过高,不能满足容器生产线使用要求。本申请可转跨有轨台车高度不超过400mm,搭载滚轮架以及工件之后重心较低,便于工件装配和焊接内件。
3、本申请可转跨有轨台车带有可调节式支撑脚,可转跨有轨台车带着工件运行到筒体环缝焊接工位,以及封头环缝焊接工位时,可轻松放下可调节式支撑脚,将可转跨有轨台车抬起,使工件在焊接过程中更加稳定。
4、本申请可转跨有轨台车上的电机以及液压系统采用电瓶驱动,可转跨有轨台车在主流转轨道与转跨轨道都能自如运行,在任何工位都能采用可调节式支撑脚进行支撑,可转跨有轨台车除了运行以及顶升过程需要耗电,一旦可调节式支撑脚支撑之后不需要耗电,因此,电瓶充电之后可维持较长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压力容器生产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有轨台车搭载滚轮架和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有轨台车局部放大图;
其中:1-主流转轨道,1a-加工轨道,1b-转运轨道,2-转跨轨道,3-筒节环缝焊接工位,4-纵缝、环缝无损探伤工位,5-筒体划线排孔、钻孔和等离子切割孔工位,6-筒体装配管接头并焊接工位,7-筒体内部附件组装并焊接工位,8-封头组对与点焊工位,9-封头环缝焊接工位,10-封头环缝、管接头无损探伤工位,11-筒体,12-可转跨有轨台车,13-滚轮架,14-台车平台,15-前进后退驱动电机和减速器,16-前进后退驱动轮,17-平移驱动电机和减速器,18-平移驱动轮,19-平移机构支架,20-可调节式支撑脚,21-顶升油缸,22-第三驱动机构安装支架,23-导向柱,24-导向套,25-第二传动轴,26-导向机构支座,27-平移驱动轮支座,28-前进后退驱动轮支座,29-第一传动轴,30-筒体装载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把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实用新型将仅由权利要求来限定。
如图1-3所示一种可转跨有轨台车,包括台车平台14,台车平台14采用矩形型钢以及钢板制造,其上设置若干个滚轮架12,滚轮架12用于装载筒体11在生产线上进行加工以及转运。
台车平台14端部分别设有前进后退驱动轮16以及驱动前进后退驱动轮16沿轨道前进后退的第一驱动机构。
台车平台14两侧中部分别设有平移机构支架19,平移机构支架19上设有平移驱动轮18以及驱动平移驱动轮18沿轨道平移的第二驱动机构。
台车平台14与平移机构支架19之间设有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平移机构支架19相对于台车平台14上下运动。
更进一步地,台车平台14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前进后退驱动轮支座28,前进后退驱动轮支座28中间安装有前进后退驱动轮16,同一端的两个前进后退驱动轮16通过第一传动轴29连接,第一传动轴29上安装有链轮;
台车平台14端部还分别设有第一驱动机构安装支架,第一驱动机构安装支架上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构。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为前进后退驱动电机和减速器15,前进后退驱动电机和减速器15输出端安装有链轮,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给第一传动轴29上的链轮。
更进一步地,每个平移机构支架19外侧的两端分别设有平移驱动轮支座27,平移驱动轮支座27中间安装有平移驱动轮18,同一侧的两个平移驱动轮18通过第二传动轴25连接,第二传动轴25上安装有链轮;
每个平移机构支架19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安装支架,第二驱动机构安装支架上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优选地,第二驱动机构为平移驱动电机和减速器17,平移驱动电机和减速器17输出端安装有链轮,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给第二传动轴25上的链轮。
更进一步地,可转跨有轨台车12依据载重量的不同,其前进后退驱动轮16以及平移驱动轮18可以增加数量,依据工件的长度不同,可将可转跨有轨台车12设计为不同长度系列。
更进一步地,台车平台14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驱动机构安装支架22,第三驱动机构安装支架22上设有第三驱动机构。优选地,第三驱动机构为顶升油缸21,顶升油缸21的前法兰与第三驱动机构安装支架22连接,顶升油缸21的活塞杆连接导向机构支座26,顶升油缸21驱动平移机构支架19相对于台车平台14上下运动。
更进一步地,台车平台14与平移机构支架19之间还设有导向机构用于对平移机构支架19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
具体地,每个平移机构支架19两端分别安装有导向机构支座26,导向机构支座26上安装有导向套24,台车平台14侧面对应位置安装有与导向套24匹配的导向柱23,平移机构支架19沿导向柱23上下运动。
更进一步地,台车平台14两个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可调节式支撑脚20,可调节式支撑脚20位于轨道上方,可调节式支撑脚20可手动或自动调节。优选地,可调节式支撑脚20为螺杆螺母驱动的支撑脚,可旋转手轮或电机驱动将支撑脚放下或升起。
本申请可转跨有轨台车带着工件运行到某些工位,比如焊接工位时,可轻松放下可调节式支撑脚20,将可转跨有轨台车抬起,使工件在焊接过程中更加稳定。
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可转跨有轨台车高度不超过400mm,搭载滚轮架13以及工件之后重心较低,便于工件装配和焊接内件。而市场上的可转跨有轨台车产品,高度一般在700mm-800mm,由于高度过高,不能满足容器生产线使用要求。
一种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包括多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主流转轨道1,主流转轨道1包括加工轨道1a和转运轨道1b,加工轨道1a的条数至少一条,转运轨道1b的条数至少一条。
优选地,加工轨道1a和转运轨道1b间隔设置,压力容器生产线上两侧为加工轨道1a,中间相邻的两条加工轨道1a之间设置一条转运轨道1b。如图1所示压力容器生产线其中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压力容器生产线包括三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主流转轨道1,两侧为加工轨道1a,中间为转运轨道1b。
加工轨道1a上根据厂房的结构以及工艺流程设有若干不同的工位,转运轨道1b上没有布置工位。
主流转轨道1可以依据厂房的结构以及工艺流程的需要布置多条,在多条主流转轨道1之间,依据厂房的结构以及工艺流程的需要布置多条转跨轨道2。转跨轨道2垂直于主流转轨道1设置,主流转轨道1与转跨轨道2等高,转跨轨道2将多条平行的主流转轨道1串联。
转跨轨道2设置于加工轨道1a的工位之间,可转跨有轨台车12装载工件在主流转轨道1和转跨轨道2上穿行,在加工轨道1a任何工位上,可转跨有轨台车12可装载工件平移到转运轨道1b上运行,转运轨道1b上的可转跨有轨台车12可装载工件平移到加工轨道1a上的任何工位。一旦工件完成全部工艺流程,可转跨有轨台车12可自动运行到主流转轨道1的前端重新装载新的工件。
可转跨有轨台车12为上述可转跨有轨台车。优选地,可转跨有轨台车12采用电瓶作为动力,安装有电控箱,蓄电池组,充电器,前进后退驱动电机和减速器15,平移驱动电机和减速器17,刹车装置以及无线遥控器。
可转跨有轨台车12上的电机和顶升油缸21采用电瓶驱动,在主流转轨道与转跨轨道都能自如运行,在任何工位都能采用可调节式支撑脚20进行支撑。可转跨有轨台车12除了运行以及顶升过程需要耗电,一旦可调节式支撑脚20支撑之后就不需要耗电,因此,电瓶充电之后可维持较长时间。
更进一步地,加工轨道1a上设有筒体装载工位30,筒节环缝焊接工位3,纵缝、环缝无损探伤工位4,筒体划线排孔、钻孔和等离子切割孔工位5,筒体装配管接头并焊接工位6,筒体内部附件组装并焊接工位7,封头组对与点焊工位8,封头环缝焊接工位9和封头环缝、管接头无损探伤工位10。这些工位按照制造工艺流程布置,每个工位的数量均可为一个或多个。
更进一步地,由于筒体内部附件组装并焊接周期较长,为了充分利用生产场地和生产线功能,筒体内部附件组装并焊接工位7设有多个。
本申请压力容器生产线采用并联布置方法,在若干条主流转轨道之间布置多条转跨轨道,转跨轨道与主流转轨道垂直并且等高,可转跨有轨台车既可以在主流转轨道运行,又可以通过转跨轨道转移到其它轨道上运行,可转跨有轨台车可将工件送达任意工位,空载的可转跨有轨台车一旦工件完成全部工艺流程,可转跨有轨台车可自动回到主流转轨道的前端重新装载工件。可大幅度提高压力容器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可有效避免生产线堵塞,增加生产线柔性,可灵活使用各个工件内件装配场地,可使生产线最大限度摆脱对行车的依赖,从而提高制造效率,节省制造成本,节省生产场地。
工作过程:在可转跨有轨台车12进行转跨时,前进后退驱动电机和减速器15将可转跨有轨台车12上的平移驱动轮18对准转跨轨道2并停车,启动顶升油缸21,平移驱动轮18接触转跨轨道2,同时前进后退驱动轮16脱离主流转轨道1,启动平移驱动电机和减速器17,驱动可转跨有轨台车12平移,将前进后退驱动轮16对准主流转轨道1并停车,启动顶升油缸21反向运动,使前进后退驱动轮16接触主流转轨道1,同时收起平移驱动轮18,完成转跨过程。当需要使用可调节式支撑脚20支撑时,启动顶升油缸21,并调节可调节式支撑脚20使其落地支撑;当可转跨有轨台车12移动不需要使用可调节式支撑脚20支撑时,启动顶升油缸21反向运动,调节可调节式支撑脚20使其升起。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可转跨有轨台车,包括台车平台(14),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平台(14)端部分别设有前进后退驱动轮(16)以及驱动所述前进后退驱动轮(16)沿轨道前进后退的第一驱动机构;
所述台车平台(14)两侧中部分别设有平移机构支架(19),所述平移机构支架(19)上设有平移驱动轮(18)以及驱动所述平移驱动轮(18)沿轨道平移的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台车平台(14)与平移机构支架(19)之间设有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平移机构支架(19)相对于所述台车平台(14)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转跨有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平台(14)与平移机构支架(19)之间还设有导向机构用于对所述平移机构支架(19)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转跨有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平台(14)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前进后退驱动轮支座(28),所述前进后退驱动轮支座(28)上安装有所述前进后退驱动轮(16),同一端的两个所述前进后退驱动轮(16)通过第一传动轴(29)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29)上安装有链轮;
所述台车平台(14)端部还分别设有第一驱动机构安装支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支架上安装有前进后退驱动电机和减速器(15),所述前进后退驱动电机和减速器(15)输出端安装有链轮,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一传动轴(29)上的所述链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转跨有轨台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平移机构支架(19)外侧的两端分别设有平移驱动轮支座(27),所述平移驱动轮支座(27)上安装有所述平移驱动轮(18),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平移驱动轮(18)通过第二传动轴(25)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25)上安装有链轮;
每个所述平移机构支架(19)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安装支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支架上安装有平移驱动电机和减速器(17),所述平移驱动电机和减速器(17)输出端安装有链轮,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给所述第二传动轴(25)上的所述链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转跨有轨台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平移机构支架(19)两端分别安装有导向机构支座(26),所述导向机构支座(26)上安装有导向套(24),所述台车平台(14)侧面对应位置安装有与所述导向套(24)匹配的导向柱(23),所述平移机构支架(19)沿所述导向柱(23)上下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可转跨有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平台(14)两侧分别设有第三驱动机构安装支架(22),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安装支架(22)上设有顶升油缸(21),所述顶升油缸(2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导向机构支座(26),所述顶升油缸(21)驱动所述平移机构支架(19)相对于所述台车平台(14)上下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转跨有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平台(14)两个端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可调节式支撑脚(20),所述可调节式支撑脚(20)可手动或自动调节。
8.一种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主流转轨道(1),所述主流转轨道(1)包括加工轨道(1a)和转运轨道(1b),所述加工轨道(1a)的条数至少一条,所述转运轨道(1b)的条数至少一条;所述加工轨道(1a)上根据工艺流程设有若干工位,每个所述工位中间设有转跨轨道(2),所述转跨轨道(2)垂直于所述主流转轨道(1)设置;
可转跨有轨台车(12)装载工件在所述主流转轨道(1)和转跨轨道(2)上穿行,在所述加工轨道(1a)任何工位上,所述可转跨有轨台车(12)可装载工件平移到所述转运轨道(1b)上运行,所述转运轨道(1b)上的所述可转跨有轨台车(12)可装载工件平移到所述加工轨道(1a)上的任何工位;所述可转跨有轨台车(12)为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可转跨有轨台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轨道(1a)上设有筒体装载工位(30),筒节环缝焊接工位(3),纵缝、环缝无损探伤工位(4),筒体划线排孔、钻孔和等离子切割孔工位(5),筒体装配管接头并焊接工位(6),筒体内部附件组装并焊接工位(7),封头组对与点焊工位(8),封头环缝焊接工位(9)和封头环缝、管接头无损探伤工位(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部附件组装并焊接工位(7)设有多个。
CN202022012437.0U 2020-09-15 2020-09-15 可转跨有轨台车以及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 Active CN212355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12437.0U CN212355462U (zh) 2020-09-15 2020-09-15 可转跨有轨台车以及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12437.0U CN212355462U (zh) 2020-09-15 2020-09-15 可转跨有轨台车以及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55462U true CN212355462U (zh) 2021-01-15

Family

ID=74143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12437.0U Active CN212355462U (zh) 2020-09-15 2020-09-15 可转跨有轨台车以及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554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1965B (zh) 双工位铸管表面喷锌机
CN107009361A (zh) 龙门机器人
CN113979038B (zh) 一种轮对涂装自动清洗线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CN106185154B (zh) 一种核电蒸发器用u型管自动化仓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65450A (zh) 传送式搬运车
CN110587319A (zh) 一种用于叉车门架槽钢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
CN112047040A (zh) 可转跨有轨台车以及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
CN110775616B (zh) 一种兼容性管排转运装置
CN111118546A (zh) 阳极炭块组装卸站
CN212355462U (zh) 可转跨有轨台车以及并联布置的压力容器生产线
CN211142134U (zh) 一种双工位铸管表面喷锌机
CN210908956U (zh) 一种用于叉车门架槽钢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
CN201485224U (zh) 一种工件清洗的搬运设备
CN216269221U (zh) 一种新能源锂电池自动运转小车
CN208391301U (zh) 一种双拼焊矫生产线
CN207448477U (zh) 龙门机器人
CN201284134Y (zh) 车体转载系统中侧顶机构
CN206013614U (zh) 核电蒸发器用u型管自动化仓储设备
CN209777569U (zh) 一种新型储能钒电池电堆生产输送装置
CN211109640U (zh) 一种用于铸管喷锌加工中的上下料机构
CN214421580U (zh) 一种带有承托滑轨的w型台车自动搬运线
CN211680866U (zh) 一种用于换热器筒体与管束组装的设备
CN210312214U (zh) 成品棒材捆转运装置
CN210654970U (zh) 水泥袋装输送行车传动装置
CN210475919U (zh) 罐箱加热系统组焊生产线及其罐体升降翻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