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57516U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及动力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及动力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57516U
CN212257516U CN202021222977.5U CN202021222977U CN212257516U CN 212257516 U CN212257516 U CN 212257516U CN 202021222977 U CN202021222977 U CN 202021222977U CN 212257516 U CN212257516 U CN 212257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battery
protection plate
shell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2297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Diya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Diya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Diya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Diya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2297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57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57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57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及动力电池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护结构设于动力电池包的下壳体的壳体底面上,包括插装卡槽和防护板。插装卡槽开设于壳体底面上,包括纵向卡槽和横向卡槽,且插装卡槽为至少正对下壳体的边框间隔布置的多个;防护板为相对壳体底面呈隆起状的扣盖结构,设有多个插装部,边板上的各插装部与正对边框布置的各插装卡槽一一对应;插装部因插装而可卡置于插装卡槽内,构成防护板于壳体底面上的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可降低防护结构的自重,并改进防护结构的安装方式,从而提升防护结构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及动力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以及经济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电池包底部为保护电池包免受地面异物的撞击,需将电池包的底部设计的较厚或将电池包底部的防护结构设计的较厚,但由于电池包的底部或防护结构的厚度,使得电池包的重量较大。
而且,防护结构大多采用刚性材料制作,无法降低冲击力对电池包内部零部件的影响,易外部的冲击而使电池模组受到很大的震动而造成电路异常、或者电芯损坏。
同时现有的防护结构多采用焊接、螺钉安装等方式,装配的工作量大,使整个电池包的组装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以降低防护结构的自重,并改进防护结构的安装方式,从而提升防护结构的装配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设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下壳体的壳体底面上,包括:
插装卡槽,开设于所述壳体底面上,包括沿所述动力电池包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纵向卡槽、以及沿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布置的横向卡槽,且所述插装卡槽为至少正对所述下壳体的边框间隔布置的多个;
防护板,为相对所述壳体底面呈隆起状的扣盖结构,至少沿所述防护板的边板间隔设置有多个插装部,所述边板上的各所述插装部与正对所述边框布置的各所述插装卡槽一一对应;所述插装部因插装而可卡置于所述插装卡槽内,而可构成所述防护板于所述壳体底面上的安装;
拆装螺栓,设于所述防护板的一角,可螺接于所述下壳体上而构成所述防护板于所述下壳体上的紧固;所述拆装螺栓旋出所述下壳体时,所述拆装螺栓的紧固螺头外露于所述防护板的外部,且所述拆装螺栓的一部分被挡置于所述防护板的扣盖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布置的横梁,正对所述横梁,于所述壳体底面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横向卡槽;所述防护板的内部被和所述横梁对应设置的隔板分隔成多个型腔,所述插装部还包括设于所述隔板上、与正对所述横梁布置的各所述横向卡槽一一对应的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型腔内填充有弹性填充体,于所述防护板安装于所述下壳体上时,所述弹性填充体充盈于所述壳体底面和所述防护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填充体为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插装卡槽的底部成型有卡置腔,所述插装部的端部构造有弹性的卡头,所述卡头于插入所述插装卡槽的过程中被挤压收拢、于进入所述卡置腔后弹性释放而被卡置于所述卡置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卡头为双侧卡头,所述双侧卡头的端部构造有起出过渡部;沿着所述双侧卡头的长度方向,于所述双侧卡头从所述插装卡槽中陆续拔出时,所述起出过渡部率先脱离所述卡置腔,且可引导所述双侧卡头收拢并脱离所述卡置腔。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由塑料一体注塑成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采用扣盖结构的板材作为防护结构主体,使结构的自重大为降低,同时,通过插装卡槽和插装部相配合的插接卡装结构,便于防护板在动力电池包上的安装,从而利于防护结构装配效率的提升;同时,设置拆装螺栓,便于拆卸防护板时,利用拆装螺栓从防护板的一角拉拽,逐步起出插装部,使得防护板的拆卸更为容易。
(2)在防护板内部设置多个隔板,利于提升防护板的自身强度,利用位于防护板中部的隔板上的隔板对防护板中部实现在壳体底面上的插装固定,从而使防护板在下壳体上的安装更为牢靠。
(3)在防护板填充弹性填充体,例如海绵,不仅增加的重量较小,而且使防护结构的缓冲性能大为增加,可提升防护的效果。
(4)采用弹性的卡头结构实现卡接安装,连接强度可靠,且便于构造、安装方便快捷。
(5)采用双侧卡头,卡接更为稳固;而在双侧卡头的端部构造起出过渡部,在起出双侧卡头时形成引导,从而使防护板的拆卸更为容易。
(6)采用一体注塑的工艺使用塑料等材料构造防护板,不仅自重轻、且便于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具有下壳体,沿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于所述下壳体内设有若干横梁,所述横梁将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分隔为多个模组腔体,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池模组容置于所述模组腔体内;所述下壳体的壳体底面上设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动力电池包具有上述防护结构所具备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下壳体的壳体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护板安装于下壳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护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防护板的扣盖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双侧卡头的插装部插装到插装卡槽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双侧卡头的插装部在插装方向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A所示部位的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拆装螺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壳体,100-模组腔体,101-安装部,102-出线口,103-横梁,104-边框,105-壳体底面,106-螺接孔,2-电池模组,3-插装卡槽,31-横向卡槽,32-纵向卡槽,300-卡置腔,301-卡置台,4-防护板,40-插装部,41-隔板,42-边板,43-型腔,44-弹性填充体,402-双侧卡头,403-起出过渡部,45-螺栓沉槽,5-拆装螺栓,501-螺接部,502-紧固螺头,503-拆卸螺母,504-锁母。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涉及到的左、右、上、下等方位名词,是为了描述方便而基于图示状态下的用语,不应理解为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限定;提到的第一、第二、第三等也均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可以降低防护结构的自重,并改进防护结构的安装方式,从而提升防护结构的装配效率。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设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下壳体的壳体底面上,包括插装卡槽和防护板。插装卡槽开设于所述壳体底面上,包括沿所述动力电池包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纵向卡槽、以及沿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布置的横向卡槽,且所述插装卡槽为至少正对所述下壳体的边框间隔布置的多个;防护板为相对所述壳体底面呈隆起状的扣盖结构,至少沿所述防护板的边板间隔设置有多个插装部,所述边板上的各所述插装部与正对所述边框布置的各所述插装卡槽一一对应;所述插装部因插装而可卡置于所述插装卡槽内,而可构成所述防护板于所述壳体底面上的安装。拆装螺栓设于所述防护板的一角,可螺接于所述下壳体上而构成所述防护板于所述下壳体上的紧固;所述拆装螺栓旋出所述下壳体时,所述拆装螺栓的紧固螺头外露于所述防护板的外部,且所述拆装螺栓的一部分被挡置于所述防护板的扣盖一侧。
基于上述的总体结构原则,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主要包括插装卡槽3和防护板4。
其中,插装卡槽3开设在下壳体1的壳体底面105上,包括沿动力电池包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纵向卡槽32、以及沿动力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布置的横向卡槽31,且插装卡槽3为至少正对下壳体1的边框104间隔布置的多个。下壳体1的内壁用于盛放电池模组,当电池模组有多组时,可在下壳体1内沿下壳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多个间隔均布的横梁103,各横梁103将下壳体1内部分隔出多个模组腔体100,电池模组放置在模组腔体100中。动力电池包的各线路经过下壳体1上的出线口102和外部连通;下壳体1通过构造在其四周的安装部101实现动力电池包在车辆上的安装固定。
如图4和图5所示,防护板4为相对壳体底面105呈隆起状的扣盖结构,至少沿防护板4的边板42间隔设置有多个插装部40,边板42上的各插装部40与正对边框104布置的各插装卡槽3一一对应;插装部40因插装而可卡置于插装卡槽3内,而可构成防护板4于壳体底面105上的安装。
对于卡装结构,可以根据卡接可靠、便于构造的原则设计,例如,如图6、图7所示,插装卡槽3的底部成型有卡置腔300,插装部40的端部构造有弹性的卡头,卡头在插入插装卡槽3的过程中被挤压收拢、在进入卡置腔300后弹性释放而被卡置于卡置腔300内。卡置台301作用抵压在卡头上,实现卡接固装。采用弹性的卡头结构实现卡接安装,连接强度可靠,且便于构造、安装方便快捷。
其中,卡头可以是如图6中所示的双侧卡头402。如图7所示,双侧卡头402的端部构造有起出过渡部403;沿着双侧卡头402的长度方向,在双侧卡头402从插装卡槽3中陆续拔出时,起出过渡部403率先脱离卡置腔300,且可引导双侧卡头402收拢并脱离卡置腔300。在双侧卡头402的端部构造起出过渡部403,在起出双侧卡头402时形成引导,从而使防护板4的拆卸更为容易。
为了便于拆卸防护板4,如图2、图3并结合图8、图9所示,在防护板4的一角设有拆装螺栓5,在下壳体1的对应位置开设有螺接孔106,拆装螺栓5的螺接部501螺接到螺接孔106内,而构成防护板4于下壳体1上的紧固。在防护板4上拆装螺栓5的穿装位置可以构造螺栓沉槽45,使拆装螺栓5的紧固螺头502被收容在螺栓沉槽45内,使拆装螺栓5时,防护板4的外表面保持平整。
当拆装螺栓5的螺接部501旋出下壳体1的螺接孔106时,拆装螺栓5的紧固螺头502会外露于防护板4的外部;如图9所示,在拆装螺栓5的螺接部501中部可旋装拆卸螺母503,为防止拆卸螺母503窜动,可为其加设锁母504;这样,拆装螺栓5的一部分被挡置于防护板4的扣盖一侧。当需要拆卸更换防护板4时,首先旋出拆装螺栓5,通过拉拽拆装螺栓5的紧固螺头502,使靠近拆装螺栓5的起出过渡部403率先脱离插装卡槽3,进而引导卡头从插装卡槽3中陆续脱出。这样的设置,便于拆卸防护板时,利用拆装螺栓从防护板的一角拉拽,逐步起出插装部,使得防护板的拆卸更为容易。
为了利于提升防护板4的自身强度,下壳体1内设有沿宽度方向布置的横梁103,正对横梁103,于壳体底面105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横向卡槽31;防护板4的内部被和横梁103对应设置的隔板41分隔成多个型腔43,插装部40还包括设于隔板41上、与正对横梁103布置的各横向卡槽31一一对应的多个。在防护板4内部设置多个隔板41,利用位于防护板4中部的隔板41上的隔板41对防护板4中部实现在壳体底面105上的插装固定,从而使防护板4在下壳体1上的安装更为牢靠。
此外,可在型腔43内填充如海绵之类的弹性填充体44;当防护板4安装于下壳体1上时,弹性填充体44充盈于壳体底面105和防护板4之间。这样,不仅增加的重量较小,而且使防护结构的缓冲性能大为增加,可提升防护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板4由塑料一体注塑成型。采用一体注塑的工艺使用塑料等材料构造防护板4,不仅自重轻、且便于加工。
本实施例提出的动力电池包,具有下壳体1,沿动力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于下壳体1内设有若干横梁103,横梁103将下壳体1的内部分隔为多个模组腔体100,动力电池包的电池模组容置于模组腔体100内;同时,在下壳体1的壳体底面105上设有上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
本实施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及其动力电池包,采用扣盖结构的板材作为防护结构主体,是结构的自重大为降低,同时,通过插装卡槽3和插装部40相配合的插接卡装结构,便于防护板4在动力电池包上的安装,从而利于防护结构装配效率的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设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下壳体(1)的壳体底面(105)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装卡槽(3),开设于所述壳体底面(105)上,包括沿所述动力电池包的长度方向布置的纵向卡槽(32)、以及沿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布置的横向卡槽(31),且所述插装卡槽(3)为至少正对所述下壳体(1)的边框(104)间隔布置的多个;
防护板(4),为相对所述壳体底面(105)呈隆起状的扣盖结构,至少沿所述防护板(4)的边板(42)间隔设置有多个插装部(40),所述边板(42)上的各所述插装部(40)与正对所述边框(104)布置的各所述插装卡槽(3)一一对应;所述插装部(40)因插装而可卡置于所述插装卡槽(3)内,而可构成所述防护板(4)于所述壳体底面(105)上的安装;
拆装螺栓(5),设于所述防护板(4)的一角,可螺接于所述下壳体(1)上而构成所述防护板(4)于所述下壳体(1)上的紧固;所述拆装螺栓(5)旋出所述下壳体(1)时,所述拆装螺栓(5)的紧固螺头(502)外露于所述防护板(4)的外部,且所述拆装螺栓(5)的一部分被挡置于所述防护板(4)的扣盖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内设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布置的横梁(103),正对所述横梁(103),于所述壳体底面(105)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横向卡槽(31);所述防护板(4)的内部被和所述横梁(103)对应设置的隔板(41)分隔成多个型腔(43),所述插装部(40)还包括设于所述隔板(41)上、与正对所述横梁(103)布置的各所述横向卡槽(31)一一对应的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43)内填充有弹性填充体(44),于所述防护板(4)安装于所述下壳体(1)上时,所述弹性填充体(44)充盈于所述壳体底面(105)和所述防护板(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填充体(44)为海绵。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卡槽(3)的底部成型有卡置腔(300),所述插装部(40)的端部构造有弹性的卡头,所述卡头于插入所述插装卡槽(3)的过程中被挤压收拢、于进入所述卡置腔(300)后弹性释放而被卡置于所述卡置腔(30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为双侧卡头(402),所述双侧卡头(402)的端部构造有起出过渡部(403);沿着所述双侧卡头(402)的长度方向,于所述双侧卡头(402)从所述插装卡槽(3)中陆续拔出时,所述起出过渡部(403)率先脱离所述卡置腔(300),且可引导所述双侧卡头(402)收拢并脱离所述卡置腔(3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4)由塑料一体注塑成型。
8.一种动力电池包,具有下壳体(1),沿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于所述下壳体(1)内设有若干横梁(103),所述横梁(103)将所述下壳体(1)的内部分隔为多个模组腔体(100),所述动力电池包的电池模组(2)容置于所述模组腔体(10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的壳体底面(105)上设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
CN202021222977.5U 2020-06-28 2020-06-28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及动力电池包 Active CN212257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2977.5U CN212257516U (zh) 2020-06-28 2020-06-28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及动力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22977.5U CN212257516U (zh) 2020-06-28 2020-06-28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及动力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57516U true CN212257516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88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22977.5U Active CN212257516U (zh) 2020-06-28 2020-06-28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及动力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575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43314B1 (ko) 콤팩트한 체결구조의 전지모듈
CN102570148B (zh) 插头盖装置
CN109546022B (zh)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JP2006306249A (ja)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CN212257516U (zh)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及动力电池包
KR102092917B1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전력 저장 장치
CN21077875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防护外壳
CN115602988B (zh) 一种电池包
KR102088974B1 (ko) 배터리 모듈,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전력 저장 장치
CN109560218B (zh) 用于电池包的下壳体和电池包
CN211032459U (zh) 后保险杠右侧支架
CN220963487U (zh) 电动摩托车电池冷却结构
CN215451606U (zh) 动力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9303837U (zh) 一种软包电池结构
CN220731727U (zh) 一种锂电池隔离板
CN219393616U (zh) 一种锂电池的安装结构
CN220692183U (zh) 电池和具有其的用电装置
CN220604864U (zh) 一种边框、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CN217507524U (zh) 电池包下箱体、电池包和车辆
CN218160705U (zh) Bdu支架及支架总成
CN214854378U (zh) 一种电子烟的主机支架结构
CN219513245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组安装的防水型壳体
CN220210759U (zh) 储能电源壳以及拼装式储能电源
CN219565349U (zh) 一种独轮车
CN211350755U (zh) 端板组件、电池模组及其动力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