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50382U - 缓冲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缓冲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50382U
CN212250382U CN202022103820.7U CN202022103820U CN212250382U CN 212250382 U CN212250382 U CN 212250382U CN 202022103820 U CN202022103820 U CN 202022103820U CN 212250382 U CN212250382 U CN 212250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compressor
buffer body
cushioning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038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旦风
吴彦东
钟敏
刘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038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50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50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50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缓冲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其中,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缓冲体;第二缓冲体,与第一缓冲体独立设置,其中,第二缓冲体和第一缓冲体位于同一端的至少一个抵接对象相同。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减振时通过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一同对抵接对象实现减振,解决压缩机缓冲结构性能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缓冲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缓冲结构、一种压缩机和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压缩机通常采用橡胶或弹簧实现隔振缓冲。橡胶在受压时隔振性能差,压缩机工作时带动制冷设备振动从而产生比较大的噪音。如果采用弹簧隔振,其受压时刚度变化很小,从而制冷设备运输过程中压缩机晃动很大,容易造成压缩机的管路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缓冲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缓冲结构的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缓冲体;第二缓冲体,与第一缓冲体独立设置,其中,第二缓冲体和第一缓冲体位于同一端的至少一个抵接对象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缓冲结构的实施例,包括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通常来说,大部分缓冲结构的缓冲性能,是利用了减振材料的减振性能。当有压力施加在减振材料上时,此时在收到振动时,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的减振材料会发生形变,以抵消振动。
其中,通过限定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位于同一端的一个或多个抵接对象相同。当有压力施加在缓冲件上,两种减振元件同时被两个端面挤压产生形变,能同时发挥减振作用。当然,由于缓冲结构整体待减振缓冲的对象可能存在多个,多个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有多种可能,只要在同一端上存在一个抵接对象相同,即可实现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共同对于抵接对象的缓冲减振。
需要强调的是,通过本实施例提出的缓冲结构,由于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的抵接对象相同,一方面可以显著减少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向底盘沿竖直方向传递的振动,也即第一缓冲体的两端和第二缓冲体两端的振动,极大的降低由压缩机底脚向底盘传递的振动振幅,一般地,由于底盘自身的上下方向的刚度小于水平方向的刚度,故而在将振幅传递至底盘时,通过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可极大的减弱上下方向的振动,也即竖直方向的振动;另一方面则是要在整机运输过程中,通过选用不同的缓冲体,充分利用两种缓冲体的特性,以限制压缩机过大的振动,例如,将其中一个缓冲体选为橡胶脚垫,利用其刚度显著变化的特性来实现对压缩机过大振动的限制。一般地,当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作为缓冲结构进行缓冲时,第一缓冲体的两端和第二缓冲体的两端会分别与两个抵接对象相抵,通过限定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处于同一端的抵接对象为同一个,也即两个抵接对象同时通过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进行缓冲,极大的提高缓冲效果。
可以理解,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具有不同的缓冲性能,从而可利用不同的缓冲性能综合提高缓冲效果。
其中,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独立设置,即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的设置位置可相互独立,仅需保证二者两端的抵接对象相同,可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同一减振需求。
例如第一缓冲体采用橡胶,第二缓冲体采用弹簧。橡胶是一种超弹性材料,在压力较小时表现的比较软,受压变形时刚度显著提高,会导致其隔振性能下降。弹簧的作用是分担一部分或大部分压缩机重力,从而避免橡胶垫过度受压导致刚度上升。在运输过程中,压缩机晃动较大,橡胶的变形也较大,其刚度的显著提高可以限制压缩机晃动的进一步增大,从而避免压缩机管路断裂。进一步地,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的设置方式可以为并排设置或是相互嵌套设置。
在将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并排设置时,若存在外加压力时,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同时发挥作用,可以同时发挥两种不同的缓冲体的缓冲特性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并排设置,可根据实际的结构特征以及振动分布将不同缓冲特性的缓冲体设于对应的位置上,使得减振更具有针对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方案中的缓冲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缓冲体套设于第一缓冲体外,且第二缓冲体和第一缓冲体同轴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缓冲体外套设有第二缓冲体,第二缓冲体与第一缓冲体同轴,利于保证两种缓冲体在垂直方向上能够协调一致应对同样的压力。此外,在横向上,又不会因压力产生移位破坏缓冲器的结构。当然,由于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相互套设,可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
此外,第二缓冲体套设于第一缓冲体外,可以将第一缓冲体作为第二缓冲体的定位参照,便于装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缓冲结构还包括:安装孔,设于第一缓冲体上,且安装孔贯穿第一缓冲体的两个端面;卡接部,设于第一缓冲体的一端,且卡接部与第一缓冲体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缓冲体上设置安装孔,由于安装孔贯穿第一缓冲体的两个端面,可通过在安装孔中插入定位件,以便把缓冲体固定在待减振对象上,确保缓冲体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致使缓冲体因位置偏移而受力不均匀,进而发生减振失效的情况。
此外,通过在第一缓冲体的一端设有卡接部,便于与待减振对象的配合。
一般地,可以使缓冲体与待减振对象之间采用定位件穿孔的方式进行固定,定位件可以选用螺栓螺母的定位固定方式,从而通过设置安装孔,也方便采用螺栓方式固定缓冲结构和待减振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卡接部的一端设有导向倒角,另一端设有沿安装孔的径向内凹的凹槽。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卡接部的两端分别设置导向倒角和凹槽,便于待减振对象与缓冲结构的连接,具体地,待减振对象通过导向倒角向缓冲结构移动,导向倒角在移动过程中对待减振对象起到导向的作用,可使得待减振对象在安装过程中发生偏移时,通过导向倒角引导待减振对象移动至配合位置后,沿轴向设有凸筋的一端继续移动直至移动至凹槽内,以实现卡接部与待减振对象的卡接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卡接部呈直管状,缓冲结构还包括:缓冲垫圈,套设于卡接部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卡接部还可以呈直管状,更利于装配,具体的,在将缓冲结构安装至待减振装置上时,只需待减振装置上的孔大于卡接部的外径,即可使得卡接部伸入待减振装置,从而即可实现装配。
由于直管状的卡接部没有凹槽,卡接部的直径不宜过大,同时需要加装缓冲垫圈以配合直管状卡接部进行装配。缓冲垫圈本身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抵接对象包括第一抵接对象和第二抵接对象;第一缓冲体的初始高度和第一缓冲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接对象和第二抵接对象相抵时的压缩高度之间的第一差值,小于第二缓冲体的初始高度和第二缓冲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接对象和第二抵接对象相抵时的压缩高度的第二差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抵接对象与第二抵接对象没有对缓冲体施加压力的时候,缓冲体的自身高度为初始高度。当第一抵接对象与第二抵接对象对缓冲体施加压力后,缓冲体因受到压力而产生形变,形变后的高度则为压缩高度。在此基础上,第一差值则为第一缓冲体的自身高度与压缩高度之间的差值,第二差值则为第二缓冲体的自身高度与压缩高度之间的差值。通过限定在第一抵接对象与第二抵接对象对缓冲体施加的压力相同时,第一差值小于第二差值,也即说明第一缓冲体的竖直方向的压缩量小于第二缓冲体的竖直方向的压缩量。
可以理解,当第一抵接对象和第二抵接对象因受到外界振动产生压力变化时,相对而言,第一缓冲体可以更好的保持第一抵接对象和第二抵接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二缓冲体可以更好的通过自身形变,缓冲外界压力。但是当外界压力变化较大时,第二缓冲体会使第一抵接对象和第二抵接对象之间的位置变化剧烈。
在缓冲结构的实际使用中,可以把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放在同一个缓冲结构中并列使用,以便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在第一抵接对象和第二抵接对象之间,没有对两个缓冲体施加压力,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均处于松弛状态,二者的高度均为初始高度。
当有外力施加在抵接对象上时,外力会传递到缓冲体上。此时,如果第二缓冲体的初始高度大于第一缓冲体的初始高度,则抵接对象的压力会首先传递到第二缓冲体,第二缓冲体会通过自身形变对压力进行缓冲。如果施加在抵接对象上的压力已将第二缓冲体的高度压缩到和第一缓冲体高度相同时,第一缓冲体此时也会对压力进行缓冲。由于对于同样的外界压力,第一缓冲体的抗形变能力强于第二缓冲体,此时,缓冲结构的抗形变能力会得到加强。
因此,在缓冲结构中并列使用两个不同的缓冲体,可以使缓冲结构在外力较小的时候,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在外力较大的时候,具有较好的抗形变能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的类型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具有不同的类型。通常来说,类型的不同也即表明二者的材质、结构或是形状可以不同,拥有的缓冲性能不同。
例如本方案中第一缓冲体为柱形,柱形对于轴向振动和横向振动,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对抗能力,可以保证缓冲结构体整体不会变形。本方案中的第二缓冲体为弹簧,弹簧在抵消轴向振动时有很好的性能,但是不能对抗横向振动。通过采取不同类型的组合,可以使缓冲结构拥有更好的结构性能以及减振性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缓冲体包括缓冲柱,第二缓冲体包括缓冲弹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第一缓冲体为缓冲柱,第二缓冲体为缓冲弹簧,可使得二者因此第一缓冲体决定了整个缓冲结构的形状为柱形。
进一步地,第一缓冲体呈柱状,更适用于缓冲单一振动方向的环境。柱形结构,在柱两端为平面,可以极大的提高与抵接对象的接触面积,提高装配的牢固性。
此外,第二缓冲体呈弹簧状,缓冲弹簧在缓冲结构形变较小的情况下,减振表现非常好,可以弥补第一缓冲体的不足。此外,螺旋状缓冲弹簧是弹簧中的一个重要种类,可套设在第一缓冲体外,能够紧紧的贴合在第一缓冲体,与第一缓冲体共同发挥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缓冲柱的材质为橡胶,缓冲弹簧的材质为固态金属。
在该技术方案中,缓冲柱的材质为橡胶。橡胶材质具有超弹性,在压力小的时候,抗形变能力弱,可以通过形变对压力进行缓冲;在压力大的时候,抗形变能力强,但缓冲能力下降。固态金属的弹簧,其弹性性能具有很好的线性,在各个阶段都具有很好的缓冲能力,在压力较小的时候,缓冲能力优于橡胶材质的缓冲柱;在压力较大的时候,依然具有缓冲能力,但是会产生较大的形变。因此,缓冲结构中的缓冲柱的材质为橡胶,缓冲弹簧的材质为固态金属,可以发挥橡胶和固态金属的材质的各自优势。
这种材质结构的缓冲结构,可以用于在需要应对复杂振动缓冲要求的环境。例如,本方案中的缓冲结构应于冰箱压缩机。冰箱处于正常工作环境时,压缩机振动幅度相对比较小,频率相对比较高,此时固态金属的弹簧可以对压缩机的振动进行减振。冰箱处于搬运环境下,压缩机会受到颠簸,冲击缓冲结构。此时,固态金属的弹簧由于其产生的形变也会较大,压缩机会引起较大幅度的晃动,对于压缩机本身产生破坏性的结果。此时,橡胶材质的缓冲柱由于其超弹性的材质特性,在较大的冲击时,形变小,可以使压缩机不发生晃动,保护压缩机不受到损坏。
进一步地,在整机运输过程中,是由橡胶材质的缓冲柱提供绝大部分的支撑力,而弹簧仅分担一部分支撑力,故而可有效减少整机的振幅,降低连接管路在运输过程中断裂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压缩机本体的底部设有压缩机底脚;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任一缓冲结构,缓冲结构的一端的端面与压缩机底脚相抵。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以及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任一缓冲结构,具体地,缓冲结构可将压缩机本体在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予以缓冲,使得减少向外部的传递,不会传到设备的其他部件,降低整个压缩机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此外,设备搬运时,外部的晃动,经缓冲结构削减,也可以保护压缩机不致损坏。
上述技术方案中,压缩机的底脚板上设有配合孔,第一缓冲体中至少部分卡接部与配合孔对应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脚板上设置配合孔,并将第一缓冲体的卡接部和配合孔对应设置,具体地,通过将卡接部伸出配合孔,压缩机本身固定在底脚板上,底脚板不具有减振功能。必须通过缓冲结构上减振。底脚板通过卡接方式与缓冲体通过卡接方式卡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压缩机,压缩机的底部设有底脚板;缓冲结构设于壳体内,其中,壳体的底板设有连接件,缓冲结构的安装孔套设于连接件外,底脚板和底板分别与缓冲结构的两端的端面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冷设备,包括壳体和缓冲结构,壳体内设有压缩机,并通过在压缩机的底部设有底脚板,可将缓冲结构通过底脚板实现对压缩机工作状态时产生的振动的降低,具体地,当压缩机在运转时会产生振动,由于缓冲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底脚板和底板相抵,故而缓冲结构就会缓冲掉压缩机产生的振动向底板的传递,故而由于缓冲结构的存在,压缩机的产生的振动也会大大的被缓冲结构吸收,极大的降低壳体的底板所接受的振动,可有效降低噪音。
同样,当制冷设备在搬动、运输过程中,整机的晃动,被缓冲结构一定程度削减,以减少搬动运输中压缩机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件具体包括:光轴部,以及与光轴部相连的螺纹部,其中,光轴部设于缓冲结构内,螺纹部伸出安装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件包括相连的光轴部和螺纹部,缓冲结构本身有安装孔,可以对缓冲结构进行固定。固定时,固定在制冷设备外壳上的连接件穿过缓冲结构的安装孔,由于螺纹部伸出安装孔,故而可通过螺纹部与螺母实现螺纹连接,对缓冲结构进行紧固。此外,连接件的光轴部,可以保护缓冲体不被螺纹部的螺纹损伤。
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件为阶梯螺栓,光轴部的直径大于螺纹部的直径,制冷设备还包括:平垫片,套设于螺纹部外,且平垫片止抵于光轴部靠近螺纹部的一端的端面;或制冷设备的连接件为直杆螺栓,光轴部的直径与螺纹部的直径相等,制冷设备还包括:套筒件,套设于光轴部外,且套筒件设于光轴部和安装孔之间,制冷设备还包括:平垫片,套设于连接件外,且平垫片止抵于套筒件靠近螺纹部的一端的端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连接件为阶梯螺栓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平垫片,可对缓冲结构进行紧固,也可以增大紧固件与缓冲结构的接触面积。具体地,光轴部的直径大于螺纹部的直径,这样的设计,当平垫片向下移动到阶梯螺栓的光轴部顶端时,此时螺栓直径变大,垫片不能继续向下紧固,从而实现限位,可以保证缓冲结构被牢固地安装在制冷设备上。
进一步地,连接件可以为直杆螺栓,螺栓安装较为容易,且通过选用直杆螺栓,也便于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安装孔。对于直杆螺栓而言,由于自身并不具有轴向限位的作用,故而在光轴部外套设有套筒件,并在套筒件的靠近螺纹部的一端设置平垫片,以在套筒件的作用下限制平垫片在直杆螺栓上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紧固件,设于连接件远离底板的一端,且紧固件与连接件螺纹连接;垫圈,设于紧固件靠近底板的一端,且垫圈套设于连接件外。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紧固件,可与连接件螺纹连接,具体地,由于紧固件设于连接件远离底板的一端,可将紧固件与螺纹部进行螺纹连接,通过紧固件和连接件,可以牢固的把缓冲结构固定在底板上。
进一步地,紧固件为螺母。
此外,通过在紧固件靠近底板的一端设置垫圈,垫圈设置在紧固件和连接件之间,其作于在于防止紧固件在受到振动时产生松动。
进一步地,垫圈采用弹簧垫圈,弹簧垫圈本身可以相当于单圈的弹簧。当紧固件压紧时,弹簧垫圈可以增加紧固件与螺栓螺纹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缓冲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缓冲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缓冲结构的形变曲线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缓冲结构;102:第一缓冲体;104:第二缓冲体;106:安装孔;112:卡接部;114:导向倒角;116:凹槽;118:缓冲垫圈;2:压缩机;202:压缩机本体;204:压缩机底脚;3:连接件;3022:阶梯螺栓;3024:直杆螺栓;304:平垫片;306:紧固件;308:弹簧垫圈;310:套筒件;312:光轴部;314:螺纹部;402: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缓冲结构1:包括第一缓冲体102,第二缓冲体104。第一缓冲体102为柱状结构,采用传统橡胶材质。第二缓冲体104为一个压缩弹簧。第二缓冲体104套设在第一缓冲体102外,且第二缓冲体104与第一缓冲体102同轴,利于保证两种缓冲体在垂直方向上能够协调一致应对同样的压力。此外,在横向上,又不会因压力产生移位破坏缓冲器的结构。当然,由于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相互套设,可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第一缓冲体102有一安装孔106,贯穿上下两个端面,可通过在安装孔106中插入定位件,以便把缓冲体固定在待减振对象上,确保缓冲体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致使缓冲体因位置偏移而受力不均匀,进而发生减振失效的情况。在第一缓冲体102的上端,有一卡接部112,卡接部112上部分为一导向倒角114,下部与第一缓冲体102上端面之间,为一凹槽116。
本实施例中待减振对象为制冷设备的压缩机本体202。
通常来说,大部分缓冲结构1的缓冲性能,是利用了减振材料的减振性能。当有压力施加在减振材料上时,此时在收到振动时,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的减振材料会发生形变,以抵消振动。
其中,通过限定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位于同一端的一个或多个抵接对象相同。当有压力施加在缓冲件上,两种减振元件(即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同时被两个端面挤压产生形变,能同时发挥减振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缓冲结构整体所需减振缓冲的对象可能存在多个,多个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有多种可能,只要在同一端上存在一个抵接对象相同,即可实现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共同对于抵接对象的缓冲减振。
一般地,当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作为缓冲结构1进行缓冲时,第一缓冲体102的两端和第二缓冲体104的两端会分别与两个抵接对象相抵,通过限定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处于同一端的抵接对象为同一个,也即两个抵接对象同时通过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进行缓冲,极大的提高缓冲效果。
可以理解,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具有不同的缓冲性能,从而可利用不同的缓冲性能综合提高缓冲效果。
其中,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独立设置,即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的设置位置可相互独立,仅需保证二者两端的抵接对象相同,可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同一减振需求。
橡胶是缓冲结构1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超弹性。橡胶在压力不大时,材质性能比较软,可能通过形变实现减振。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刚度迅速上升,很难再加大形变以适应振动,隔振能力急剧下降。这时候虽然减振能力大幅下降,但是压缩机本体202不会因上下运动幅度大而发生晃动。
第二缓冲体104采用弹簧。弹簧的性能与橡胶不同,施加在弹簧上的压力和弹簧产生的形变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压力小,弹簧形变小,压力大,弹簧形变大。因此,相对于橡胶来说,弹簧具有更好的隔振性能。缺点是当振动产生较大压力时,由于弹簧产生的形变大,导致压缩机本体202晃动幅度大,可能对压缩机本体202造成危险。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分别选为橡胶和弹簧,第一缓冲体102的弹性模量较大,从而在受到相同压力时,先在第一缓冲体102的作用下实现缓冲,当第一缓冲体102的形变较大时,无法继续缓冲,此时再有弹性模量较小的第二缓冲体104予以补充。特别是,当振幅较小时,对缓冲结构1的瞬间压力小。此种情况下橡胶弹性模量小,表现的比较软,会产生较大的形变。这种情况下弹簧可能以较小的形变抵消掉振动;当振幅较大时,施加在缓冲结构1的瞬间压力大,此种情况下,弹簧会因较大的瞬间压力产生较大的形变。但橡胶因为在较大压力情况下,刚性变大,不会有较大的形变。而二个缓冲体独立设置,位于同一端的抵接对象相同,此时在橡胶的作用下,可以使缓冲结构1所受振动较大时,也不会发生大的形变,因此待减振对象即使有较大振动,也不会产生晃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并排设置,在有外加压力时,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同时发挥作用,可以同时发挥两种不同的缓冲体的缓冲特性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并排设置,可根据实际的振动分布将不同缓冲特性的缓冲体设于对应的位置上,使得减振更具有针对性。
图9示出了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缓冲结构1与单独选用弹簧、单独选用橡胶柱的力-变形曲线,如图9所示,横轴为力对不同材质缓冲体产生的形变形位移,单位为毫米。纵轴为缓冲结构对压缩机本体202的作用力,也即脚垫支撑力。横轴上方的一条与横轴平行的虚线为压缩机本体202的静止重量,本实施例中待减振的静止重量约500牛顿。其中实线为弹簧的压力与形变的关系,点划线为橡胶的压力与形变的关系,虚线为橡胶和弹簧组合的缓冲结构1的压力与形变的关系。
缓冲结构1采用橡胶构成的第一缓冲体102进行减振时,压缩机本体202对第一缓冲体102的产生的力与第一缓冲体102产生的支撑力相等,平衡点为图中的A点。曲线在A点的斜率很大(刚度则为斜率),很明显,此时隔振效果很差。
缓冲结构1采用弹簧构成的第二缓冲体104进行减振时,压缩机本体202对第二缓冲体104产生压力,最终的平衡点为B点。曲线在B点的斜率很小,隔振效果很好,但是在振动比较剧烈的时候,弹簧的压缩量也会大幅度波动,因此对压缩机本体202上下运动的限位效果极差。
采用橡胶垫与弹簧并联的缓冲结构1,将弹簧套在橡胶垫上,压缩机本体202对缓冲结构1产生压力,最终平衡点为C点。C点的斜率大致上等于A点斜率的四分之一,因此组合式的缓冲结构1的隔振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橡胶。在压缩机本体202剧烈振动时产生较大压缩量,其斜率会迅速增大,并联的缓冲结构1会限制压缩机本体202过大的晃动。可见,组合式并联缓冲结构1同时具备橡胶材质和弹簧材质的优点。
同时可以看到,在压缩机本体202没有安装在缓冲结构1时,此时弹簧和橡胶垫均不需要承受压力,二者均处于松弛状态。此时缓冲结构1上端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处,如果缓冲结构1本身没有上端的约束,其高度会长于橡胶垫。弹簧相对于缓冲结构1上端的位置在D点。也就是弹簧会高出缓冲结构1的上端。因此,在缓冲结构1的上端,会对弹簧结构进行约束,使其能与橡胶垫保持等高。此时,缓冲结构1的上端对弹簧的约束力,如D点位置。因此,缓冲结构1的上端,均有对弹簧进行约束的结构,如压缩机底脚204等。进一步地,缓冲结构1在没有安装压缩机本体202时,弹簧本身也不会处在松弛状态。所以当压缩机本体202设置在缓冲结构1上时,缓冲结构1中的弹簧不需要很大的形变,就可以对压缩机本体202进行支撑,达到平衡状态。
可以理解,实线与横轴的交点D,所对应的值就是弹簧压缩量与橡胶压缩量之差。
在第一缓冲体102中,有一个安装孔106,贯穿上下两个端面。通过这个安装孔106,可以采用螺栓穿过安装孔106对缓冲结构1进行位置固定。防止缓冲体从缓冲结构1中脱落。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缓冲结构1与压缩机本体202连接,在缓冲结构1的第一缓冲体102上端,设有一卡接部112。卡接部112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为一导向倒角114,下部为一径向内凹的凹槽116。在压缩机本体202与缓冲结构1连接时,缓冲结构1卡接部112导向倒角114压入压缩机本体202的安装孔中,并向下压入止接部的凹槽116中,实现二者的卡接配合。
通过上述实施例一的方案,由于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缓冲结构1的缓冲性能,是利用了减振材料的减振性能。当有压力施加在本实施例提到的减振材料上时,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的减振材料会发生形变,以抵消振动。
需要强调的是,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位于同一端的抵接对象,一般地,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所接触的对象均为同一对象,也即当有压力施加在缓冲件上,两种减振元件同时被两个端面挤压产生形变,能同时发挥减振作用。
可以理解,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具有不同的缓冲性能,从而可利用不同的缓冲性能综合提高缓冲效果。
其中,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独立设置,即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的设置位置可相互独立,仅需保证二者两端的抵接对象相同,可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同一减振需求。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体102呈柱形,对于轴向振动和横向振动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对抗能力,可以保证缓冲结构1体整体不会变形。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缓冲体104为弹簧,弹簧在抵消轴向振动时有很好的性能,但是不能对抗横向振动。通过采取不同类型的组合,可以使缓冲结构1拥有更好的结构性能以及减振性能。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另一个缓冲结构1,包括第一缓冲体102,第二缓冲体104。第一缓冲体102为柱状结构,采用传统橡胶材质。第二缓冲体104为一个压缩弹簧。第二缓冲体104套设在第一缓冲体102外,且第二缓冲体104与第一缓冲体102同轴,利于保证两种缓冲体在垂直方向上能够协调一致应对同样的压力。此外,在横向上,又不会因压力产生移位破坏缓冲器的结构。当然,由于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相互套设,可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第一缓冲体102有一安装孔106,贯穿上下两个端面,可通过在安装孔106中插入定位件,以便把缓冲体固定在待减振对象上,确保缓冲体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致使缓冲体因位置偏移而受力不均匀,进而发生减振失效的情况。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把第一缓冲体102的卡接部112改为直管状,另增加一个缓冲垫圈118。这种方式,相对于实施例一来说,安装更简单。与压缩机本体202连接时,只需把卡接部112插入压缩机的压缩机底脚204上的安装孔,然后再在压缩机本体202的孔板上安装缓冲垫圈118,即可实现压缩机本体202的紧密连接。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也需要具有不同的缓冲性能,从而可利用不同的缓冲性能综合提高缓冲效果,且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独立设置,即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的设置位置可相互独立,仅需保证二者两端的抵接对象相同,可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同一减振需求。
同样,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缓冲体102呈柱形,第二缓冲体104为弹簧,在第一缓冲体102的作用下,对于轴向振动和横向振动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对抗能力,可以保证缓冲结构1体整体不会变形。而在弹簧的作用下,可在抵消轴向振动时有很好的性能,但是不能对抗横向振动。通过采取不同类型的组合,可以使缓冲结构1拥有更好的结构性能以及减振性能。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缩机2。包括压缩机本体202、压缩机底脚204和缓冲结构1。压缩机底脚204设置在压缩机本体202的底部。压缩机底脚204上设有配合孔。缓冲结构1的第一缓冲体102的卡接部112与压缩机底脚204的配合孔连接。
其中,压缩机本体202与压缩机底脚204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实现连接,也可以在制造时直接一体成型。
该方案中,压缩机本体202通过压缩机底脚204,连接到缓冲结构1。缓冲结构1会把压缩机本体202的振动与外界的振动隔离开。
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采用另一种直管状的卡接部112的缓冲结构1与压缩机底脚204连接。这种缓冲结构1,需要在压缩机底脚204的配合孔上再加装缓冲垫圈118,以保证与压缩机底脚204配合紧固。
其中,由于将缓冲结构1应用到压缩机2中,可将压缩机在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予以缓冲,使得减少向外部的传递,不会传到设备的其他部件,降低整个压缩机2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此外,设备搬运时,外部的晃动,经缓冲结构1削减,也可以保护压缩机不致损坏。
其中,压缩机2可以应用至不同的制冷设备内,例如冰箱、室外机等。
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中的缓冲结构1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一或二的结构形式,例如,可以为实施例一中的包括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的缓冲结构1。第一缓冲体102为柱状结构,采用传统橡胶材质。第二缓冲体104为一个压缩弹簧。第二缓冲体104套设在第一缓冲体102外,且第二缓冲体104与第一缓冲体102同轴,利于保证两种缓冲体在垂直方向上能够协调一致应对同样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在第一缓冲体102的上端,有一卡接部112,卡接部112上部分为一导向倒角114,下部与第一缓冲体102上端面之间,为一凹槽116。
当然,也可以为实施例二中的包括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的缓冲结构1。第一缓冲体102为柱状结构,采用传统橡胶材质。第二缓冲体104为一个压缩弹簧。第二缓冲体104套设在第一缓冲体102外,且第二缓冲体104与第一缓冲体102同轴,利于保证两种缓冲体在垂直方向上能够协调一致应对同样的压力。其中,第一缓冲体102的卡接部112为直管状,另增加一个缓冲垫圈118,提高安装效率。与压缩机本体202连接时,只需把卡接部112插入压缩机的压缩机底脚204上的安装孔,然后再在压缩机本体202的孔板上安装缓冲垫圈118,即可实现压缩机本体202的紧密连接。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本体202、压缩机底脚204、缓冲结构1,还有阶梯螺栓3022、平垫片304和紧固件306。压缩机本体202置于壳体402内。
其中,本制冷设备的实施例中的缓冲结构1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一或二的结构形式,例如,可以为实施例一中的包括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的缓冲结构1。第一缓冲体102为柱状结构,采用传统橡胶材质。第二缓冲体104为一个压缩弹簧。第二缓冲体104套设在第一缓冲体102外,且第二缓冲体104与第一缓冲体102同轴,利于保证两种缓冲体在垂直方向上能够协调一致应对同样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在第一缓冲体102的上端,有一卡接部112,卡接部112上部分为一导向倒角114,下部与第一缓冲体102上端面之间,为一凹槽116。
当然,也可以为实施例二中的包括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的缓冲结构1。第一缓冲体102为柱状结构,采用传统橡胶材质。第二缓冲体104为一个压缩弹簧。第二缓冲体104套设在第一缓冲体102外,且第二缓冲体104与第一缓冲体102同轴,利于保证两种缓冲体在垂直方向上能够协调一致应对同样的压力。其中,第一缓冲体102的卡接部112为直管状,另增加一个缓冲垫圈118,提高安装效率。与压缩机本体202连接时,只需把卡接部112插入压缩机的压缩机底脚204上的安装孔,然后再在压缩机本体202的孔板上安装缓冲垫圈118,即可实现压缩机本体202的紧密连接。
其中,制冷设备可以为空调器、冰箱、冰柜等。
其中,由于缓冲结构1应用到制冷设备时,在运行过程中压缩机会产生振动,缓冲结构1的两端分别与压缩机底脚204和底板相抵,故而缓冲结构1就会缓冲掉压缩机产生的振动向底板的传递,故而由于缓冲结构1的存在,压缩机的产生的振动也会大大的被缓冲结构1吸收,极大的降低壳体402的底板所接受的振动,可有效降低噪音。
如图5所示,制冷设备压缩机2和壳体402连接的立体示意图。图中,压缩机2,通过连接件3与壳体402连接。
其中,如图5所示,底板为壳体402上面安装有刚度比较好的支撑板,可将连接件3安装于支撑板上。
还可以地,底板为壳体中位于底部的壁板,可将连接件3直接安装于壳体底部的壁板上。
或者,在制冷设备的体积比较大时,制冷设备的壳体呈框架式结构,此时,底板位于框架的底部,可将压缩机通过连接件3直接安装于框架上。
本实施例中,缓冲结构1置于壳体402上。在壳体402底部有安装孔,使用一个阶梯螺栓3022穿过壳体402下板安装孔向上插入缓冲结构1的安装孔106。本实施例的缓冲结构1的第一缓冲体102的卡接部112采用直管形状,压缩体压缩机底脚204的配合孔直接套入缓冲结构1卡接部112,然后在压缩机底脚204的配合孔上压缓冲垫圈118。阶梯螺栓3022的长度长于缓冲结构1,其上端有螺纹的部分会穿过缓冲结构1的安装孔106在其上方露出来。平垫片304就套设在阶梯螺栓3022的上部。
如图7所示,连接件3由光轴部和螺纹部组成,缓冲结构1本身有安装孔106,可以对缓冲结构1进行固定。固定时,固定在制冷设备外壳上的连接件3穿过缓冲结构1的安装孔106由于螺纹部伸出安装孔106,故而可通过螺纹部与紧固件306实现螺纹连接,对缓冲结构1进行紧固。此外,连接件3的光轴部,可以保护缓冲体不被螺纹部的螺纹损伤。
进一步地,在连接件3选为阶梯螺栓3022时,其螺纹部314的直径小于光轴部312的直径,平垫片304的孔径也小于阶梯螺栓3022的光轴部312直径,因此平垫片304向下移动到光轴部312时,就会被光轴部312卡住不再往下移动。在平垫片304上再通过紧固件306进行紧固。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306采用螺母。螺母沿螺纹旋转向下压紧平垫片304,最终缓冲结构1的第一缓冲体102的向上的活动范围限定在壳体402底板和平垫片304之间。很明显,由于阶梯螺栓3022能限制平垫片304不会向下移动到光轴部312,因此在安装时不用担心紧固螺母时会过度挤压缓冲结构1。
其中,由于紧固件306设于连接件3上的螺纹部,可将紧固件306与螺纹部进行螺纹连接,通过紧固件306和连接件3,可以牢固的把缓冲结构1固定在底板上。
进一步的,可以在平垫片304和紧固件306之间,可以加一个弹簧垫圈308,弹簧垫圈308可以防止在因振动导致的紧固件306松动。
实施例五:
如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本体202、压缩机底脚204、缓冲结构1,还有直杆螺栓3024、套筒件310、平垫片304和紧固件306。压缩机本体202置于壳体402内。
其中,制冷设备可以为空调器、冰箱、冰柜等。
其中,由于缓冲结构1应用到制冷设备时,在运行过程中压缩机会产生振动,缓冲结构1的两端分别与压缩机底脚204和底板相抵,故而缓冲结构1就会缓冲掉压缩机产生的振动向底板的传递,故而由于缓冲结构1的存在,压缩机的产生的振动也会大大的被缓冲结构1吸收,极大的降低壳体402的底板所接受的振动,可有效降低噪音。
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中的缓冲结构1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一或二的结构形式,例如,可以为实施例一中的包括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的缓冲结构1。第一缓冲体102为柱状结构,采用传统橡胶材质。第二缓冲体104为一个压缩弹簧。第二缓冲体104套设在第一缓冲体102外,且第二缓冲体104与第一缓冲体102同轴,利于保证两种缓冲体在垂直方向上能够协调一致应对同样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在第一缓冲体102的上端,有一卡接部112,卡接部112上部分为一导向倒角114,下部与第一缓冲体102上端面之间,为一凹槽116。
当然,也可以为实施例二中的包括第一缓冲体102和第二缓冲体104的缓冲结构1。第一缓冲体102为柱状结构,采用传统橡胶材质。第二缓冲体104为一个压缩弹簧。第二缓冲体104套设在第一缓冲体102外,且第二缓冲体104与第一缓冲体102同轴,利于保证两种缓冲体在垂直方向上能够协调一致应对同样的压力。其中,第一缓冲体102的卡接部112为直管状,另增加一个缓冲垫圈118,提高安装效率。与压缩机本体202连接时,只需把卡接部112插入压缩机的压缩机底脚204上的安装孔,然后再在压缩机本体202的孔板上安装缓冲垫圈118,即可实现压缩机本体202的紧密连接。
本结构的安装方法基本与实施例四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把螺栓安装在壳体402底部后,要先安装一个套筒件310,然后把缓冲结构1的安装孔106套入套筒件310上,对于直杆螺栓3024而言,由于自身并不具有轴向限位的作用,故而在光轴部外套设有套筒件310,并在套筒件310的靠近螺纹部的一端设置平垫片304,以在套筒件310的作用下限制平垫片304在直杆螺栓3024上的位置。
由于卡接部112有导向倒角114和径向凹槽116结构,因此不需要安装缓冲垫圈118,本实施例缓冲结构1的卡接部112就可以实现与压缩机底脚204的紧固。
本实施例采用直杆螺栓3024,因此应当有一个限位装置,防止平垫片304无限向下移动过度挤压缓冲元件。套筒件310可以实现这个功能。套筒件310的孔径大于平垫片304的内径,平垫片304向下移动时,就会被套筒件310卡住不能再向下。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可以在减振时通过第一缓冲体和第二缓冲体一同对抵接对象实现减振,有效解决压缩机缓冲结构性能差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缓冲体;
第二缓冲体,与所述第一缓冲体独立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缓冲体和所述第一缓冲体位于同一端的至少一个抵接对象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缓冲体套设于所述第一缓冲体外,且所述第二缓冲体和所述第一缓冲体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孔,设于所述第一缓冲体上,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一缓冲体的两个端面;
卡接部,设于所述第一缓冲体的一端,且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第一缓冲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设有导向倒角,另一端设有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内凹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呈直管状,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
缓冲垫片,套设于所述卡接部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对象包括第一抵接对象和第二抵接对象;
所述第一缓冲体的初始高度和所述第一缓冲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接对象和第二抵接对象相抵时的压缩高度之间的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二缓冲体的初始高度和所述第二缓冲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接对象和第二抵接对象相抵时的压缩高度的第二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体和所述第二缓冲体的类型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体包括缓冲柱,所述第二缓冲体包括缓冲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缓冲弹簧的材质为固态金属。
10.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底部设有压缩机底脚;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压缩机底脚相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底脚上设有配合孔,所述第一缓冲体中至少部分卡接部与所述配合孔对应设置。
12.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底部设有压缩机底脚;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
其中,所述壳体的底板设有连接件,所述缓冲结构的安装孔套设于所述连接件外,所述压缩机底脚和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缓冲结构的两端的端面相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体包括:
光轴部,以及与所述光轴部相连的螺纹部,
其中,所述光轴部设于所述缓冲结构内,所述螺纹部伸出所述安装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为阶梯螺栓,所述光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部的直径,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
平垫片,套设于所述螺纹部外,且所述平垫片止抵于所述光轴部靠近所述螺纹部的一端的端面;
或所述连接件为直杆螺栓,所述光轴部的直径与所述螺纹部的直径相等,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
套筒件,套设于所述光轴部外,且所述套筒件设于所述光轴部和所述安装孔之间;
平垫片,套设于所述连接件外,且所述平垫片止抵于所述套筒件靠近所述螺纹部的一端的端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紧固件,设于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且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
垫圈,设于所述紧固件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且所述垫圈套设于所述连接件外。
CN202022103820.7U 2020-09-23 2020-09-23 缓冲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Active CN212250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3820.7U CN212250382U (zh) 2020-09-23 2020-09-23 缓冲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3820.7U CN212250382U (zh) 2020-09-23 2020-09-23 缓冲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50382U true CN212250382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81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03820.7U Active CN212250382U (zh) 2020-09-23 2020-09-23 缓冲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503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1321A1 (zh) * 2021-10-29 2023-05-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减振总成及具有其的振动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1321A1 (zh) * 2021-10-29 2023-05-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减振总成及具有其的振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76092B2 (en) Motor mounting assembly with tunable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capabilities
CN201539634U (zh) 脉动流体管道减振支架
US10920759B2 (en) Refrigerant compressor
US5342179A (en) Compressor shock absorbing mount assembly
CN212250382U (zh) 缓冲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KR200443693Y1 (ko) 동조 질량 감쇠 장치를 이용한 고효율 방진 마운트
CN106593825B (zh) 压缩机减震装置及具有其空调器
CN111237165B (zh) 一种减振装置以及制冷设备
CN213777940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减振的减振脚垫及压缩机、空调器
CN114251247A (zh) 缓冲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JP2007292187A (ja) 防振装置及び筒状防振部材
KR200461509Y1 (ko) 압축기 지지장치
KR101467012B1 (ko) 탄성마운트를 이용한 펌프용 동흡진기
CN106089638A (zh) 制冷装置及用于压缩机的减震脚垫
CN106440635B (zh) 制冷设备
JP7133431B2 (ja) 防振装置
KR102281465B1 (ko) 방진 및 완충 기능을 구비한 실외기용 거치대
JP6978086B2 (ja) 圧縮機および圧縮機用支持部材
KR200382899Y1 (ko) 방진 마운트
CN111219315A (zh) 具有向上振动约束结构的减振组件及空调器
KR101832624B1 (ko) 방진 장치
JP2003014047A (ja) 圧縮機の防振装置および冷凍装置
CN214036634U (zh) 减振结构和发动机
JP2008267447A (ja) 防振脚体及び防振台
JP2013164115A (ja) 防振架台の減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