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9315A - 具有向上振动约束结构的减振组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向上振动约束结构的减振组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19315A
CN111219315A CN202010026769.6A CN202010026769A CN111219315A CN 111219315 A CN111219315 A CN 111219315A CN 202010026769 A CN202010026769 A CN 202010026769A CN 111219315 A CN111219315 A CN 1112193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pad
hole
vibration
vibration damping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67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书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0267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193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193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93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27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 F04B39/0044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vibration damping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向上振动约束结构的减振组件及空调器,其中,减振组件包括:上减振垫和下减振垫,上减振垫的下端面与下减振垫的上端面共同夹紧待减振部件的安装板,上减振垫具有沿轴向贯穿设置的第一通孔,下减振垫具有沿轴向贯穿设置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应;定位杆,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定位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定位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与定位杆可拆卸连接,第一限位结构与上减振垫的上端面紧密配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减振垫顶面未存在有效限制振动的结构,减振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具有向上振动约束结构的减振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向上振动约束结构的减振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压缩机的机脚一般通过减振垫安装在底盘上,该减振垫对压缩机具有支撑、减振降噪及保障铜管在运输、长期运行及定频外机频繁开关机时冲击的可靠性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减振垫1为一个整体结构,其中间设有通孔,定位螺栓2的底部与外机底盘点焊连接,定位螺栓2向上穿过减振垫1的通孔,减振垫1的顶部具有环形的安装槽3,压缩机安装板4上具有安装孔,安装时需要将减振垫1的顶部挤入压缩机安装板4的安装孔中,并使安装孔的孔壁卡入安装槽3内。带垫螺母5旋紧至定位螺栓2的顶部螺纹部分。
为了保证减振垫1不会从压缩机安装板4上脱出,减振垫1在安装槽3上方的部分的外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但是这样却非常不易装配,为了降低装配难度,只能将减振垫1在安装槽3上方的部分设计得很薄。此外,为给整机运输或运行时压缩机的振动予以一定的自由度,带垫螺母5与减振垫1的顶面不是紧密接触,也就是说带垫螺母5与减振垫1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
由于减振垫1套入压缩机安装板4的安装孔上方的部分很薄,并且与带垫螺母5之间存在间隙,在整机运输或运行时,该间隙会导致减振垫1的该部分与金属材质的带垫螺母5和压缩机安装板4反复高频摩擦,从而容易造成损坏。同时,压缩机安装板4的上方只有减振垫1顶部很薄的那一部分,且减振垫1顶面上边是无约束的间隙,并未存在有效限制压缩机振动的结构。在整机运输、运行或定频机开关机过程中会出现上下振动,若振动向下,减振垫1的下部分缓慢的连续压缩,压缩机上连接的管路不会瞬间收到很大的力,但是振动向上时,减振垫1基本不起作用,振动会全部施加到管路上,长此以往应力超标容易使管路超过疲劳极限、造成管路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具有向上振动约束结构的减振组件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减振垫顶面未存在有效限制振动的结构,减振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向上振动约束结构的减振组件,包括:上减振垫和下减振垫,上减振垫的下端面与下减振垫的上端面共同夹紧待减振部件的安装板,上减振垫具有沿轴向贯穿设置的第一通孔,下减振垫具有沿轴向贯穿设置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应;定位杆,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定位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定位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与定位杆可拆卸连接,第一限位结构与上减振垫的上端面紧密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结构与上减振垫的上端面抵顶配合,上减振垫和下减振垫的整体压缩量小于等于2mm。
进一步地,上减振垫的下端设置有凹槽,下减振垫的上端设置有与凹槽相适配的凸柱,凸柱穿过安装板的安装孔并伸入至凹槽内。
进一步地,减振组件还包括卡槽和与卡槽相适配的连接凸起,卡槽和连接凸起中的一个设置在凹槽的槽壁上,卡槽和连接凸起中的另一个设置在凸柱的周向侧面上。
进一步地,卡槽沿凸柱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环形槽,连接凸起均沿凸柱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环形凸起。
进一步地,连接凸起为多个,多个连接凸起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凸柱内具有贯穿设置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二通孔对应且连通,凹槽与第一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孔壁与定位杆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小于等于1mm。
进一步地,上减振垫和/或下减振垫的内部设有空腔且外壁上设有减振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底盘、压缩机以及减振组件,压缩机安装在底盘上,减振组件与底盘固定连接,减振组件为上述的减振组件,待减振部件为压缩机。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上减振垫和下减振垫为分体式结构,上减振垫和下减振垫可以分别从安装板的两侧进行安装并共同夹紧安装板,上减振垫的厚度可以根据减振需要设计得较厚。同时,位于定位杆上端的第一限位结构与上减振垫紧密配合,两者之间不存在间隙,上减振垫的顶端存在约束,能够有效地起到减振作用。在整机运输、运行导致待减振部件上下颠簸及晃动时,上减振垫和下减振垫从上下两侧分别对安装板具有反作用力,削减了待减振部件振幅,大大提高了整体减振效果,改善整机运行噪音、管路应力超标导致管路断裂的问题,运输可靠性高。此外,第一限位结构与上减振垫紧密配合,这样可以避免上减振垫的顶面与第一限位结构反复摩擦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减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减振组件的减振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具有向上振动约束结构的减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减振组件的上减振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减振组件的下减振垫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减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减振垫;2、定位螺栓;3、安装槽;4、压缩机安装板;5、带垫螺母;10、上减振垫;11、第一通孔;20、下减振垫;21、第二通孔;30、定位杆;31、第一限位结构;32、第二限位结构;33、光杆段;34、螺纹段;40、凹槽;50、凸柱;51、第三通孔;60、卡槽;70、连接凸起;80、空腔;90、减振槽;100、安装板;200、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3至图5所示,实施例一的具有向上振动约束结构的减振组件用于将压缩机的安装板100安装在底盘200上,从而对压缩机进行减振。减振组件包括上减振垫10、下减振垫20以及定位杆30。其中,上减振垫10的下端面与下减振垫20的上端面共同夹紧压缩机的安装板100。上减振垫10具有沿轴向贯穿设置的第一通孔11,下减振垫20具有沿轴向贯穿设置的第二通孔21,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相对应。定位杆30穿设在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内。定位杆3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31。定位杆3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32。第一限位结构31与定位杆30可拆卸连接,第二限位结构32与定位杆30固定连接。当安装时,将第一限位结构31固定后,第一限位结构31与上减振垫10的上端面紧密配合。
应用本实施例的减振组件,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为分体式结构,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可以分别从安装板100的两侧进行安装并共同夹紧安装板100,上减振垫10的厚度可以根据减振需要设计得较厚。同时,位于定位杆30上端的第一限位结构31与上减振垫10紧密配合,两者之间不存在间隙,上减振垫10的顶端存在约束,能够有效地起到减振作用。在空调器运输、运行导致压缩机上下颠簸及晃动时,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从上下两侧分别对安装板100具有反作用力,削减了压缩机振幅,大大提高了整体减振效果,改善整机运行噪音、管路应力超标导致管路断裂的问题,运输可靠性高。此外,第一限位结构31与上减振垫10紧密配合,这样可以避免上减振垫10的顶面与第一限位结构31反复摩擦损坏。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减振组件中,第一限位结构31与上减振垫10的上端面抵顶配合,也就是说,当第一限位结构31固定后其对上减振垫10施加向下的压力。此时,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受到的向下的力包括第一限位结构31施加的向下的力和压缩机的安装板100向下施加的力,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的整体压缩量小于等于2mm。其中,整体压缩量是与上减振垫10、下减振垫20处于自然状态(无任何承重、单独放置时的状态)时总高度相比的压缩量。上述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的整体压缩量的数值范围是根据大量空调包装运输实验结果分析、统计得出的经验数值。由于压缩机的安装板100与减振组件安装后,压缩机高度也会随着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的压缩下移,若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的整体压缩量大于2mm,在空调运输实验时,压缩机上方2mm范围内无紧固,仅靠焊接的吸排气管路无法抑制高频大位移振动,在上下颠簸过大时压缩机也会横向摆动。压缩机吸排气管路均焊接到压缩机顶部,压缩机机脚高度为30~50mm,压缩机高度为300~500mm,约为机脚高度的10倍,压缩机吸排气口位置的横向位移也会10倍的放大,造成管路断裂失效。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杆30为定位螺栓,其包括光杆段33和连接在光杆段33的第一端的螺纹段34,第二限位结构32为一体连接在光杆段33的第二端的螺帽,第一限位结构31为带垫螺母。当安装减振组件时,将定位螺栓由底盘200的下方向上穿出,螺帽抵顶在底盘200的下表面并与底盘200通过点焊等方式固定连接。此后,在定位螺栓上依次套上下减振垫20、安装板100和上减振垫10。此时,下减振垫20、安装板100和上减振垫10的整体高度高于光杆段33。之后,将带垫螺母旋紧至光杆段33上边沿,向下压缩下减振垫20和上减振垫1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结构31与上减振垫10的上端面不限于抵顶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结构也可以仅与上减振垫的上端面相接触,非振动状态下上减振垫的压缩量为零。具体地,上减振垫、安装板、下减振垫套入定位螺栓后(此时下减振垫已受力压缩),三者整体高度与定位螺栓光杆段等长,将带垫螺母旋紧至光杆段上边沿后,带垫螺母仅与上减振垫的上端面相接触。此外,第一限位结构31和第二限位结构32与定位杆30的连接方式也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结构可以与定位杆可拆卸连接,第一限位结构与定位杆固定连接,安装时旋紧第二限位结构使第一限位结构与上减振垫的上端面紧密配合。
如图3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减振组件中,上减振垫10的下端设置有凹槽40,下减振垫20的上端设置有与凹槽40相适配的凸柱50,凸柱50穿过安装板100的安装孔并伸入至凹槽40内。当安装减振组件时,先将下减振垫20套到定位螺栓(定位杆30)上,将压缩机的安装板100装到下减振垫20上,此时,下减振垫20上的凸柱50向上穿过安装板100的安装孔。此后,再将上减振垫10套到定位螺栓(定位杆30)上,此过程中,上减振垫10的凹槽40与凸柱50相配合,即凸柱50伸入至凹槽40内,上减振垫10的下端面与安装板100的上表面相贴合。最后,旋紧带垫螺母(第一限位结构31)至光杆段33的上边沿处。由于采用上述连接方式时,下减振垫20的凸柱50的尺寸可以与安装板100的安装孔相同、甚至略小,这样更加便于装配,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此外,如果将凹槽设置在下减振垫上,装配时需要将凹槽与安装板的安装孔对准,相比与此,本实施例的凸柱50设置在下减振垫20上,可以使下减振垫20与安装板100时更容易定位,并且安装上减振垫10时将凹槽40套在凸柱50上也比较便于操作。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凹槽设置在下减振垫上,凸柱设置在上减振垫上。
如图3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减振组件中,凸柱50内具有贯穿设置的第三通孔51。第三通孔51与第二通孔21对应且连通。凹槽40与第一通孔11连通。凸柱50位于下减振垫20的中部并与下减振垫20同轴,凹槽40位于上减振垫10的中部并与上减振垫10同轴。上述结构可以使整体结构更加对称,受力更加均匀,减震效果更好。当然,凸柱和凹槽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凸柱和凹槽可以不设置在中心位置,或者凸柱为实心结构,只要能避开定位杆即可。
如图3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减振组件中,减振组件还包括卡槽60和与卡槽60相适配的连接凸起70。卡槽60设置在凹槽40的槽壁上,连接凸起70设置在凸柱50的周向侧面上。当凸柱50穿过安装板100的安装孔并伸入至凹槽40内时,连接凸起70卡入卡槽60内,从而使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连接。上述结构简单,并且能够保证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能够有效地连接,从而保证减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卡槽60沿凸柱50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环形槽,连接凸起70均沿凸柱50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环形凸起,这样可以增大卡槽60和连接凸起70的配合面,连接更加牢靠,并且便于加工。连接凸起70为多个,多个连接凸起70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优选地为两个。上述两个连接凸起70与两个卡槽60相配合,能够增加连接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卡槽60和连接凸起70的位置、结构、数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卡槽可以设置在凸柱的周向侧面上,连接凸起设置在凹槽的槽壁上;卡槽和连接凸起也可以不为环形,可以为其他能够卡接的形状。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减振组件中,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21和第三通孔51的孔壁与定位杆30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小于等于1mm。如果上述间隙过大,机组会在运行或运输过程中、压缩机高频振动时横向位移过大,造成管路应力疲劳、断裂等严重后果。如果上述间隙过小,则不便于装配。将上述间隙设定为不大于1mm,既能满足容易装配,又不至于造成间隙过大、机组管路在运行或运输时振动过大造成疲劳断裂失效等问题。
在实施例一的减振组件中,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采用橡胶制成,下减振垫20具有很好的支撑效果,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共同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为适应不同空调器重量、压缩机高度和重量、空调壳体、空调管路复杂结构等对减振垫减振性能以及压缩机位移量限制的要求,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圆角矩形或矩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等形状,以使其具有不同的刚度特性。
如图3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减振组件中,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的内部设有空腔80且外壁上设有减振槽90。具体地,空腔80设置在上减振垫10、下减振垫20的内部中间位置处。通过该空腔80可以达到增加减振垫弹性的目的,保证减振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减振垫的减振效果,上减振垫10、下减振垫20的外壁上开设有减振槽90,该减振槽90为沿外壁一周延伸的环形减振槽。上述减振组件适合较小制冷量的机型的压缩机,或者在运输实验时出现压缩机定位螺栓脱焊、管路断裂等问题的机型。较小制冷量压缩机重量较轻,在没有空腔、减振槽的情况下,运输运行时减振垫变形量太小,起不到该有的减振效果。运输实验时出现压缩机定位螺栓脱焊或者管路断裂等失效的机型,减振垫无空腔、减振槽的话,也是减振垫变形量偏小,运输时机组整体受迫振动,管路及压缩机定位螺栓受力太大,适当加大减振垫弹性,可缓冲定位螺栓及管路受的力,不致出现定位螺栓与底盘脱焊、管路断裂的失效情况。当然,一味地增加空腔、减振槽会造成底部支撑性、稳定性不够,极限情况放上压缩机就被压缩到开裂造成弹性失效了,这就过犹不及了。
如图6所示,实施例二的减振组件与实施例一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的内外均为光滑结构,也就是说,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均没有设置空腔和减振槽,这样提高了减振垫的刚度,可以解决压缩机安装时减振垫静态压缩量过大的问题,亦可解决运输和搬运过程中压缩机晃动量过大的问题,适用于压缩机较高,质量较大的场所。实施例二的减振组件的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根据本申请的空调器的实施例包括底盘200、压缩机以及减振组件。压缩机安装在底盘200上。减振组件与底盘200固定连接。减振组件为上述的减振组件,待减振部件为压缩机。减振组件为多个,多个减振组件分别安装在压缩机的各个安装板100与底盘200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运输、运行导致的上下颠簸和振动经过安装板100传递给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单个压缩机机脚的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交替压缩,给予压缩机安装板100反方向作用力。多个压缩机机脚的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会全部同时压缩。压缩机运输、运行导致的晃动时,多个压缩机机脚的减振组件被个别压缩,比如向右晃的时候,右边的减振垫被压缩,左边的减振垫没有压缩,再摆回到向左晃的时候,左边的减振垫被压缩,右边的减振垫没有被压缩。通过上述减振组件,传递到空调的底盘200上的振动得到有效衰减,也就降低了底盘200所产生的噪声。减振垫与压缩机安装板100的相对位移及摩擦明显减小,减振垫不易磨损。此外,空调器更加便于运输,可靠性高,装配效率高且管路应力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当然,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减振组件,包括:
上减振垫(10)和下减振垫(20),所述上减振垫(10)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减振垫(20)的上端面共同夹紧待减振部件的安装板(100),所述上减振垫(10)具有沿轴向贯穿设置的第一通孔(11),所述下减振垫(20)具有沿轴向贯穿设置的第二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11)与所述第二通孔(21)相对应;
定位杆(30),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11)和所述第二通孔(21)内,所述定位杆(3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31),所述定位杆(3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32),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1)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2)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定位杆(30)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1)与所述上减振垫(10)的上端面紧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31)与所述上减振垫(10)的上端面抵顶配合,所述上减振垫(10)和所述下减振垫(20)的整体压缩量小于等于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振垫(10)的下端设置有凹槽(40),所述下减振垫(20)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凹槽(40)相适配的凸柱(50),所述凸柱(50)穿过所述安装板(100)的安装孔并伸入至所述凹槽(4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还包括卡槽(60)和与所述卡槽(60)相适配的连接凸起(70),所述卡槽(60)和所述连接凸起(70)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凹槽(40)的槽壁上,所述卡槽(60)和所述连接凸起(70)中的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凸柱(50)的周向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60)沿所述凸柱(50)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环形槽,所述连接凸起(70)均沿所述凸柱(50)的周向方向延伸形成环形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起(70)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凸起(70)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50)内具有贯穿设置的第三通孔(51),所述第三通孔(51)与所述第二通孔(21)对应且连通,所述凹槽(40)与所述第一通孔(1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所述第二通孔(21)和所述第三通孔(51)的孔壁与所述定位杆(3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小于等于1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振垫(10)和/或所述下减振垫(20)的内部设有空腔(80)且外壁上设有减振槽(90)。
10.一种空调器,包括底盘(200)、压缩机以及减振组件,所述压缩机安装在所述底盘(200)上,所述减振组件与所述底盘(200)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组件,所述待减振部件为所述压缩机。
CN202010026769.6A 2020-01-10 2020-01-10 具有向上振动约束结构的减振组件及空调器 Pending CN1112193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6769.6A CN111219315A (zh) 2020-01-10 2020-01-10 具有向上振动约束结构的减振组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6769.6A CN111219315A (zh) 2020-01-10 2020-01-10 具有向上振动约束结构的减振组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9315A true CN111219315A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08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6769.6A Pending CN111219315A (zh) 2020-01-10 2020-01-10 具有向上振动约束结构的减振组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1931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3124A (zh) * 2020-07-24 2020-10-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减振装置,压缩机及空调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1462A (ja) * 1991-11-20 1993-06-08 Bridgestone Corp 筒形防振ゴム
JPH06159897A (ja) * 1992-11-30 1994-06-07 Sawafuji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におけるコンプレッサの防振支持装置
CN202349090U (zh) * 2011-09-16 2012-07-25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减振装置
CN104989624A (zh) * 2015-07-23 2015-10-21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其减振垫
CN105508815A (zh) * 2016-01-20 2016-04-2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脚垫及空调
CN208416925U (zh) * 2018-05-23 2019-01-22 浙江博阳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减振垫及使用该复合减振垫的压缩机
CN110395084A (zh) * 2019-07-11 2019-11-0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安装结构及设备
CN111005857A (zh) * 2019-12-24 2020-04-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41462A (ja) * 1991-11-20 1993-06-08 Bridgestone Corp 筒形防振ゴム
JPH06159897A (ja) * 1992-11-30 1994-06-07 Sawafuji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におけるコンプレッサの防振支持装置
CN202349090U (zh) * 2011-09-16 2012-07-25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减振装置
CN104989624A (zh) * 2015-07-23 2015-10-21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其减振垫
CN105508815A (zh) * 2016-01-20 2016-04-2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脚垫及空调
CN208416925U (zh) * 2018-05-23 2019-01-22 浙江博阳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减振垫及使用该复合减振垫的压缩机
CN110395084A (zh) * 2019-07-11 2019-11-0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安装结构及设备
CN111005857A (zh) * 2019-12-24 2020-04-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3124A (zh) * 2020-07-24 2020-10-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减振装置,压缩机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652074A (en) Mounting means for isolating vibrational energy in chain saw machines
CN201539634U (zh) 脉动流体管道减振支架
CN105508815B (zh) 一种减振脚垫及空调
CN210319088U (zh) 一种用于空调上的压缩机减震装置
US5342179A (en) Compressor shock absorbing mount assembly
CN111219315A (zh) 具有向上振动约束结构的减振组件及空调器
CN106593825B (zh) 压缩机减震装置及具有其空调器
CN111005857A (zh) 减振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KR100741802B1 (ko) 밀폐형 압축기
CN105737451A (zh) 制冷装置及压缩机固定结构
CN107355904B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KR200461509Y1 (ko) 압축기 지지장치
CN111237165B (zh) 一种减振装置以及制冷设备
CN212250382U (zh) 缓冲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JP2001248554A (ja) 密閉型往復動式圧縮機
US20080211152A1 (en) Absorptive Muffler Suspension
CN113669398B (zh) 脚垫组件、压缩机和冰箱
CN205534859U (zh) 一种减振脚垫及空调
JP5042158B2 (ja) 圧縮機
CN108953111B (zh) 减振部件及压缩机
WO2020195047A1 (ja) 圧縮機および圧縮機用支持部材
CN109798237A (zh) 冰箱
JP2004301196A (ja) 防振ゴム及び防振装置
CN217348882U (zh) 一种发动机运输固定装置
CN214036634U (zh) 减振结构和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