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50289U - 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50289U
CN212250289U CN202020873440.9U CN202020873440U CN212250289U CN 212250289 U CN212250289 U CN 212250289U CN 202020873440 U CN202020873440 U CN 202020873440U CN 212250289 U CN212250289 U CN 2122502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return
inlet
return
oil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734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龙飞
姜军
孔令法
张庆辉
李海忠
崔晓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734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502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502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502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电动燃油转换功能的燃油加热器总成,可实现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完成不同牌号燃油的电动转换控制,使用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总成具有电动燃油转换功能,可减少车辆系统总成零部件,降低整车布置难度,节省底盘空间;本实用新型总成支持所匹配系统实现回油延迟设定,可避免或减少车辆不同牌号的进回油同时切换产生的混油;本实用新型总成进回油通道采用电动控制进油球体和回油球体转换结构,燃油转换可靠、流通顺畅,不会发生如电磁阀结构类总成产品因油品中杂质卡在柱塞密封面引起阀体关闭不严等总成功能失效故障。

Description

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
背景技术
柴油中含有15%~30%的石蜡(即正构烷烃),温度降低时,这些石蜡会逐渐析出,形成结晶及三维网状结构,使油品流动性降低,当有2%的石蜡析出时就可使柴油结蜡凝固。因此,中国北方地区冬季商用车需要按GB 19147加注低牌号的柴油。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冬季加油站可以提供-35#及0#等多个牌号的柴油。价格方面低牌号柴油(如-35#柴油)相对高牌号柴油(如0#柴油)价格高。重型商用卡车使用-35#柴油比使用0#柴油每100公里多增加运营成本约30元以上(以牵引车配11L发动机车型为例)。近年来我国商用卡车生产厂开发了冬季车辆可燃用高牌号柴油的专供北方地区使用的具有燃油加热功能的新车型,可节省用户的运营成本,为用户创造出了大量经济价值。
这种具有燃油加热功能的新商用卡车的特点是:车辆冬季使用时燃用低牌号柴油(如-35#柴油)冷起动发动机,通过燃油加热器总成利用发动机高温冷却液对高牌号柴油(如0#柴油)持续加热,当0#柴油加热到许用温度时,可控制系统使用0#柴油运行辆。目前,市场上的燃油加热器总成不具备燃油转换功能,需要系统增加其他总成部件实现不同牌号的燃油转换。这样就增加了系统总成数量和增加了系统布置难度。另外,大多数卡车燃油加热系统采用手动控制型式,需要驾驶员停车后在车辆外部进行燃油转换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电动燃油转换功能的燃油加热器总成,可实现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完成不同牌号燃油的电动转换控制,使用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总成具有电动燃油转换功能,可减少车辆系统总成零部件,降低整车布置难度,节省底盘空间;本实用新型总成支持所匹配系统实现回油延迟设定,可避免或减少车辆不同牌号的进回油同时切换产生的混油;本实用新型总成进回油通道采用电动控制进油球体和回油球体转换结构,燃油转换可靠、流通顺畅,不会发生如电磁阀结构类总成产品因油品中杂质卡在柱塞密封面引起阀体关闭不严等总成功能失效故障,解决了现有燃油转换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该总成包括:本体1、吸油管总成2、吸油道3、吸油孔4、进油球体5、进油球座6、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7、发动机进油接头9、进油阀杆10、进油压盖13、进油上盖14、进油螺堵16、进油电机壳总成18、进油转动体19、进油减速箱20、进油电机21、进油电路板22、进油触块25、进油连接线28、回油管29、回油道30、回油口31、回油球体32、回油球座33、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4、发动机回油接头36、回油阀杆37、回油压盖40、回油上盖41、回油螺堵43、回油电机壳总成45、回油转动体46、回油减速箱47、回油电机48、回油电路板49、回油触块52、回油连接线55、冷却液进水道56、冷却液出水道57、冷却液进水接头58、冷却液出水接头59、U型加热水管60、定位盘61、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磁性浮子64、温度传感器65、铝管66、线束67、线束孔68、进排气孔70、进排气接头71、圆法兰72、卡爪74、定位卡爪75和定位销76;所述本体1的下部焊接有吸油管总成2;所述本体1内部设置有吸油道3;所述吸油管总成2内部与吸油道3连通,下端开有吸油孔4;所述吸油道3内设置有进油球体5;所述进油球体5的下部设置有进油球座6,前部设置有进油球座6和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7,后部设置有进油球座6和发动机进油接头9;所述进油球体5的侧面卡接有进油阀杆10;所述进油压盖13固定在本体1上;所述吸油道3的上端设置有进油上盖14;所述进油上盖14上设置有进油螺堵16;所述进油球体5和进油螺堵16之间设置有进油球座6;所述进油上盖14上设置有进油电机壳总成18;所述进油电机壳总成18内部设有进油转动体19;所述进油转动体19一端与进油阀杆10卡接,另一端与进油减速箱20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油减速箱20的另一端与进油电机21连接;所述进油电机壳总成18的内壁上设置有进油电路板22;所述进油转动体19的圆周上设置有4条进油触块25;所述进油电机壳总成18下端设置有进油连接线28;所述本体1的下部焊接有回油管29,内部设置有回油道30;所述回油管29内部与回油道30连通,下端开有回油口31;所述回油道30内设置有回油球体32;所述回油球体32的下部设置有回油球座33,前部设置有回油球座33和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4,后部设置有回油球座33和发动机回油接头36;所述回油球体32的侧面卡接有回油阀杆37;所述回油压盖40固定在本体1上;所述回油道30的上端设置有回油上盖41;所述回油上盖41上设置有回油螺堵43;所述回油球体32和回油螺堵43之间设置有回油球座33;所述回油上盖41上设置有回油电机壳总成45;所述回油电机壳总成45内部设置有回油转动体46;所述回油转动体46一端与回油阀杆37卡接,另一端与回油减速箱47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油减速箱47的另一端与回油电机48连接;所述回油电机壳总成45内壁上设置有回油电路板49;所述回油转动体46的圆周上设置有4条回油触块52;所述回油电机壳总成45下端设置有回油连接线55;所述本体1内部设置有冷却液进水道56和冷却液出水道57;所述冷却液进水道56上端设置有冷却液进水接头58;所述冷却液出水道57上端设置有冷却液出水接头59;所述本体1下部焊接有U型加热水管60;所述U型加热水管60的进水端与冷却液进水道56连通,U型加热水管60的出水端与冷却液出水道57连通,U型加热水管60的进水侧套装并焊接在吸油管总成2的中部;所述U型加热水管60的下端设置有定位盘61;所述定位盘61将U型加热水管60、吸油管总成2和回油管29固定;所述本体1下部设置有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所述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上套装有磁性浮子64;所述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的下端与定位盘61固定;所述定位盘61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5;所述温度传感器65的导线密封装入铝管66,铝管66一端与温度传感器65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底部焊接;所述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与温度传感器65的线束67通过本体1的线束孔68引出;所述本体1中部设置有进排气孔70;所述进排气孔70上部设置有进排气接头71;所述本体1中下部设有圆法兰72;所述本体1下部设置有5处卡爪74、1处定位卡爪75及1个定位销76。
所述进油球体5为内部三通结构;所述回油球体32为内部三通结构。
所述本体1与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7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油薄调整垫片8;所述本体1与发动机进油接头9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油薄调整垫片8-1;所述本体1和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4之间设置有第一回油薄调整垫片35;所述本体1和发动机回油接头36之间设置有第二回油薄调整垫片35-1。
所述进油阀杆10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进油轴向密封垫11和进油径向密封垫圈12;所述进油压盖13将进油径向密封垫圈12固定在本体1上;所述回油阀杆37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回油轴向密封垫38和回油径向密封垫圈39;所述回油压盖40将回油径向密封垫圈39固定在本体1上。
所述进油上盖14和本体1之间设置有进油密封垫15;所述进油上盖14和进油螺堵16之间设置有进油组合调整密封圈17;所述回油上盖41和本体1之间设置有回油密封垫42;所述回油上盖41和回油螺堵43之间设置有回油组合调整密封圈44。
所述进油电路板22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和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所述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和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开关按钮26和第二进油开关按钮27;所述回油电路板49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和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所述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和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开关按钮53和第二回油开关按钮54。
相邻所述进油触块25的角度为90°;相邻回油触块52的角度为90°。
所述线束67和线束孔68之间灌装有耐油密封胶。
所述本体1中下部设有法兰密封圈73;所述圆法兰72可压紧法兰密封圈7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总成可实现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完成不同牌号燃油的电动转换控制,使用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总成具有电动燃油转换功能,可减少车辆系统总成零部件,降低整车布置难度,节省底盘空间;
3)本实用新型总成支持所匹配系统实现回油延迟设定,可避免或减少车辆不同牌号的进回油同时切换产生的混油;
4)本实用新型总成进回油通道采用电动控制进油球体和回油球体转换结构,燃油转换可靠、流通顺畅,不会发生如电磁阀结构类总成产品因油品中杂质卡在柱塞密封面引起阀体关闭不严等总成功能失效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B-B处剖视图(使用高牌燃油状态);
图5为图3中的C-C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的D-D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装配主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装配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低牌燃油时B-B剖视图;
图11a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油微型开关处局部视图;
图11b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油微型开关处局部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回油球体剖视图。
图中:1、本体;2、吸油管总成;3、吸油道;4、吸油孔;5、进油球体;6、进油球座;7、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8、第一进油薄调整垫片;8-1、第二进油薄调整垫片;9、发动机进油接头;10、进油阀杆;11、进油轴向密封垫;12、进油径向密封垫圈;13、进油压盖;14、进油上盖;15、进油密封垫;16、进油螺堵;17、进油组合调整密封圈;18、进油电机壳总成;19、进油转动体;20、进油减速箱;21、进油电机;22、进油电路板;23、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4、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5、进油触块;26、第一进油开关按钮;27、第二进油开关按钮;28、进油连接线;29、回油管;30、回油道;31、回油口;32、回油球体;33、回油球座;34、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5、第一回油薄调整垫片;35-1、第二回油薄调整垫片;36、发动机回油接头;37、回油阀杆;38、回油轴向密封垫;39、回油径向密封垫圈;40、回油压盖;41、回油上盖;42、回油密封垫;43、回油螺堵;44、回油组合调整密封圈;45、回油电机壳总成;46、回油转动体;47、回油减速箱;48、回油电机;49、回油电路板;50、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1、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2、回油触块;53、第一回油开关按钮;54、第二回油开关按钮;55、回油连接线;56、冷却液进水道;57、冷却液出水道;58、冷却液进水接头;59、冷却液出水接头;60、U型加热水管;61、定位盘;62、定位环;63、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4、磁性浮子;65、温度传感器;66、铝管;67、线束;68、线束孔;69、车辆底盘线束;70、进排气孔;71、进排气接头;72、圆法兰;73、法兰密封圈;74、卡爪;75、定位卡爪;76、定位销;77、低牌号柴油进油管;78、低牌号柴油回油管;79、发动机进油管;80、发动机回油管;81、第一进水管;82、电磁阀;83、第二进水管;84、发动机回水管;85、进排气管;86、双向阀气滤器总成;87、第一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8、第二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9、蓄电池;90、保险丝;91、延迟开启继电器线圈;92、延迟开启继电器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6和图10-图12,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该总成包括:本体1、吸油管总成2、吸油道3、吸油孔4、进油球体5、进油球座6、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7、第一进油薄调整垫片8、第二进油薄调整垫片8-1、发动机进油接头9、进油阀杆10、进油轴向密封垫11、进油径向密封垫圈12、进油压盖13、进油上盖14、进油密封垫15、进油螺堵16、进油组合调整密封圈17、进油电机壳总成18、进油转动体19、进油减速箱20、进油电机21、进油电路板22、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进油触块25、第一进油开关按钮26、第二进油开关按钮27、进油连接线28、回油管29、回油道30、回油口31、回油球体32、回油球座33、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4、第一回油薄调整垫片35、第二回油薄调整垫片35-1、发动机回油接头36、回油阀杆37、回油轴向密封垫38、回油径向密封垫圈39、回油压盖40、回油上盖41、回油密封垫42、回油螺堵43、回油组合调整密封圈44、回油电机壳总成45、回油转动体46、回油减速箱47、回油电机48、回油电路板49、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回油触块52、第一回油开关按钮53、第二回油开关按钮54、回油连接线55、冷却液进水道56、冷却液出水道57、冷却液进水接头58、冷却液出水接头59、U型加热水管60、定位盘61、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磁性浮子64、温度传感器65、铝管66、线束67、线束孔68、进排气孔70、进排气接头71、圆法兰72、法兰密封圈73、卡爪74、定位卡爪75、定位销76。
在本体1的下部焊接有吸油管总成2;本体1内部设有吸油道3;吸油管总成2内部与吸油道3连通,下端开有吸油孔4。吸油道3内安装有进油球体5,如图12所示进油球体5为内部三通结构;在进油球体5的下部安装有进油球座6;在进油球体5的前部安装有进油球座6和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7;在本体1和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7之间安装有第一进油薄调整垫片8;在进油球体5的后部安装有进油球座6和发动机进油接头9;在本体1和发动机进油接头9之间安装有第二进油薄调整垫片8-1;在进油球体5的侧面卡接有进油阀杆10;进油阀杆10与本体1之间安装有进油轴向密封垫11和进油径向密封垫圈12,进油压盖13将进油径向密封垫圈12固定在本体1上;吸油道3上端安装有进油上盖14;进油上盖14和本体1之间安装有进油密封垫15;进油上盖14上安装有进油螺堵16;进油螺堵16和进油上盖14之间安装有进油组合调整密封圈17;进油球体5和进油螺堵16之间安装有进油球座6;在进油上盖14上安装有进油电机壳总成18;进油电机壳总成18内部安装有进油转动体19,进油转动体19一端与进油阀杆10卡接,另一端与进油减速箱20的一端连接;进油减速箱20的另一端与进油电机21连接;进油电机壳总成18内壁上安装有进油电路板22,在进油电路板22上安装有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和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进油转动体19的圆周上设有4条进油触块25,相邻进油触块25的角度为90°;在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和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油开关按钮26和第二进油开关按钮27;进油电机壳总成18下端设有进油连接线28。
在本体1的下部焊接有回油管29;本体1内部设有回油道30,回油管29内部与回油道30连通,下端开有回油口31;回油道30内安装有回油球体32,回油球体32也为内部三通结构;在回油球体32的下部安装有回油球座33;在回油球体32的前部安装有回油球座33和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4;本体1和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4之间安装有第一回油薄调整垫片35;在回油球体32的后部安装有回油球座33和发动机回油接头36;在本体1和发动机回油接头36之间安装有第二回油薄调整垫片35-1。在回油球体32的侧面卡接有回油阀杆37;回油阀杆37与本体1之间安装有回油轴向密封垫38和回油径向密封垫圈39,回油压盖40将回油径向密封垫圈39固定在本体1上;回油道30上端安装有回油上盖41;回油上盖41和本体1之间安装有回油密封垫42;回油上盖41上安装有回油螺堵43;回油螺堵43和回油上盖41之间安装有回油组合调整密封圈44;回油球体32和回油螺堵43之间安装有回油球座33;在回油上盖41上安装有回油电机壳总成45;回油电机壳总成45内部安装有回油转动体46,回油转动体46一端与回油阀杆37卡接,另一端与回油减速箱47连接;回油减速箱47的另一端与回油电机48连接;回油电机壳总成45内壁上安装有回油电路板49,在回油电路板49上安装有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和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回油转动体46的圆周上设有4条回油触块52,相邻回油触块52的角度为90°;在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和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上分别设有第一回油开关按钮53和第二回油开关按钮54;回油电机壳总成45下端设有回油连接线55。
在本体1内部设有冷却液进水道56和冷却液出水道57;在冷却液进水道56上端安装有冷却液进水接头58;在冷却液出水道57上端安装有冷却液出水接头59;在本体1下部焊接有U型加热水管60,U型加热水管60的进水端与冷却液进水道56连通,U型加热水管60的出水端与冷却液出水道57连通,U型加热水管60的进水侧套装并焊接在吸油管总成2的中部,这样在总成工作时吸油管总成2中的流经燃油包裹在U型加热水管60的进水端管壁外侧,燃油可以被U型加热水管60中的高温冷却液充分加热后再供给发动机使用;U型加热水管60的下端设有定位盘61,定位盘61将U型加热水管60、吸油管总成2和回油管29固定。
在本体1下部安装有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在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上套装有磁性浮子64;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的下端与定位盘61固定;在定位盘61上靠近吸油孔4附近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5;温度传感器65的导线密封装入铝管66,铝管66一端与温度传感器65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底部焊接;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与温度传感器65的线束67通过本体1的线束孔68引出,线束67与线束孔68之间灌装有耐油密封胶进行密封。
本体1中部设有进排气孔70,进排气孔70上部安装有进排气接头71;在本体1中下部设有圆法兰72和法兰密封圈73,圆法兰72可压紧法兰密封圈73;在本体1下部设有5处卡爪74、1处定位卡爪75及1个定位销7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描述:
参阅图7、图8、图9,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所涉及的系统相关零部件包括:定位环62、车辆底盘线束69、低牌号柴油进油管77、低牌号柴油回油管78、发动机进油管79、发动机回油管80、第一进水管81、电磁阀82、第二进水管83、发动机回水管84、进排气管85、双向阀气滤器总成86、第一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7、第二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8、蓄电池89、保险丝90、延迟开启继电器线圈91、延迟开启继电器触点92。
如图7所示:安装时将总成的5处卡爪74和1处定位卡爪75穿入油箱安装孔,旋到油箱凸起与定位销76接触后卡接在高牌号(0#柴油)柴油箱上,旋转圆法兰72压紧法兰密封圈73。本专利总成与油箱安装后定位盘61与油箱底部的定位环62配合,可防止本专利总成在车辆高速运行时各方向摆动。将进油连接线28、回油连接线55与车辆底盘线束69连接。
如图8所示:将低牌号柴油进油管77与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7连接,将低牌号柴油回油管78与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4连接,将发动机进油管79与发动机进油接头9连接,将发动机回油管80与发动机回油接头36连接;将第一进水管81一端与冷却液进水接头58连接,另一端连接电磁阀82;第二进水管83一端与电磁阀82连接,另一端连接发动机进水口;发动机回水管84一端与冷却液出水接头59连接,另一端连接发动机回水口;将进排气管85一端连接进排气接头71,另一端连接双向阀气滤器总成86;将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和温度传感器65的线束67与车辆底盘线束69连接,这样驾驶员可在驾驶室内仪表盘上观察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传出的油位信号和温度传感器65传出的温度信号。
如图9所示:蓄电池89的一端与保险丝9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7、第二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8的一端的一级连接;保险丝90的另一端与第一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7、第二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8的一端的另一级连接;第一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7的另一端的一级与延迟开启继电器线圈91、延迟开启继电器触点92、进油电机21和第二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8另一端的一级依次连接;第一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7的另一端的另一级与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和延迟开启继电器线圈91依次连接;第二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8的另一端的另一级与延迟开启继电器线圈91、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依次连接。第一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7和第二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8为双极常开设置,按动后可在设定时间(如3~4分钟)内开启开关,达到设定时间后自动切断2条线的通电电路,第一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7可控制系统逆时针流向电流电路,第二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8可控制系统顺时针流向电流电路;延迟开启继电器线圈91通电后延迟开启继电器触点92逐渐闭合,达到其设定闭合时间后(如2分钟)触点闭合,这样可控制延迟开启继电器触点92所在支路电路的延迟通电。
当车辆冷起动时需要燃用低牌号柴油(以-35#柴油为例),这时候进油球体5和回油球体32处于图10所示位置: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7与发动机进油接头9连接油路导通,吸油道3与发动机进油接头9连接油路关闭;发动机回油接头36与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4连接油路导通,发动机回油接头36与回油道30连接油路关闭。-35#柴油从低牌号柴油箱内通过低牌号柴油进油管77、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7、进油球体5、发动机进油接头9、发动机进油管79供给发动机燃用。未燃用的-35#柴油通过发动机回油管80、发动机回油接头36、回油球体32、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4、低牌号柴油回油管78回到低牌号柴油箱内。驾驶员在驾驶室内控制电磁阀82开启,在发动机水泵的作用下高温冷却液流经第二进水管83、电磁阀82、第一进水管81、冷却液进水接头58、冷却液进水道56进入U型加热水管60,U型加热水管60可以对高牌号油箱内的高牌号柴油进行加热(以0#柴油为例),然后流入冷却液出水道57、冷却液出水接头59、发动机回水管84流回发动机。
0#柴油持续加热,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可观察设在吸油孔4附近的温度传感器65传来的油温信号,当0#柴油加热到许用温度时(大于4℃),驾驶员按动第一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7,开启逆向电流电路,第一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7开启2条线路,电流从蓄电池89正极流过保险丝90、流过第一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7的供电线路,分别流入进油电机21支路、延迟开启继电器线圈91和回油电机48支路。
首先,进油电机21支路的进油电机21的转动初始状态为进油转动体19的进油触块25同时顶住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和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的第一进油开关按钮26和第二进油开关按钮27,此时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处于开启状态,而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处于关闭状态。进油电机21带动进油减速箱20、进油转动体19、进油阀杆10、进油球体5逆时针转动(从图10视图的E端观察),当进油电机21控制进油转动体19逆时针转动转动90°角度时,进油转动体19的相邻进油触块25再次顶动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和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的第一进油开关按钮26和第二进油开关按钮27,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立即关闭而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则开启,进油电机21由于线路断开则停止转动,这个过程进油球体5逆时针转动了90°使吸油道3与发动机进油接头9连接油路开启,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7与发动机进油接头9连接油路关闭。0#柴油箱内的0#柴油从吸油孔4进入吸油管总成2、吸油道3、进油球体5、发动机进油接头9、发动机进油管79供给发动机燃用。
其次,延迟开启继电器线圈91通电后开始控制延迟开启继电器触点92逐渐闭合,达到其设定延迟闭合时间后触点闭合则回油电机48支路通路,其回油电机48转动初始状态为回油转动体46的回油触块52同时顶住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和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的第一回油开关按钮53和第二回油开关按钮54,此时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处于开启状态,而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处于关闭状态。回油电机48带动回油减速箱47、回油转动体46、回油阀杆37、回油球体32逆时针转动(从图10视图的E端观察),当回油电机48控制回油转动体46逆时针转动转动90°角度时,回油转动体46的相邻回油触块52再次顶动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和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的第一回油开关按钮53和第二回油开关按钮54,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立即关闭而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则开启,回油电机48由于线路断开则停止转动。而第一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7到达设定时间后自动断开2条线的电路。这个过程回油球体32逆时针转动了90°使回油道30与发动机回油接头36连接油路开启,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4与发动机回油接头36连接油路关闭。由于此时回油管内燃油与进油管燃油相比延迟了所设定时间切换,此时回油管内的-35#柴油已变为0#柴油,0#柴油从发动机回油管80、发动机回油接头36、回油球体32、回油道30、回油管29、回油口31流回0#柴油箱,避免或减少了-35#柴油流入0#柴油箱出现混油。
当停车前驾驶员按动第二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8,开启顺时针方向电流电路,这时顺时针方向电流通过保险丝90流经第二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8的供电线,分别反向流入进油电机21支路、延迟开启继电器线圈91和回油电机48支路。
这时进油电机21状态为进油转动体19的进油触块25同时顶住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和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的第一进油开关按钮26和第二进油开关按钮27,此时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处于关闭状态(保持上一状态),而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处于开启状态(保持上一状态),顺时针方向电流电路开启后进油电机21带动进油减速箱20、进油转动体19、进油阀杆10、进油球体5顺时针转动(从图5视图的F端观察),当进油电机21控制进油转动体19顺时针转动90°角度时,进油转动体19的相邻进油触块25再次顶动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和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的第一进油开关按钮26和第二进油开关按钮27,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开启,而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立即关闭,进油电机21由于线路断开则停止转动。这个过程进油球体5顺时针转动了90°使吸油道3与发动机进油接头9连接油路关闭,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7与发动机进油接头9连接油路开启。-35#柴油箱内的-35#柴油通过低牌号柴油进油管77、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7、进油球体5、发动机进油接头9、发动机进油管79供给发动机燃用,未燃烧的-35#柴油流回回油管路。
同时,延迟开启继电器线圈91通电后控制延迟开启继电器触点92逐渐闭合,达到其设定闭合时间后开启回油电机48支路通路,回油电机48转动初始状态为回油转动体46的回油触块52同时顶住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和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的第一回油开关按钮53和第二回油开关按钮54,此时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处于关闭状态,而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处于开启状态。回油电机48带动回油减速箱47、回油转动体46、回油阀杆37、回油球体32顺时针转动(从图5视图的F端观察),当回油电机48控制回油转动体46顺时针转动90°角度时,回油转动体46的相邻回油触块52再次顶动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和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的第一回油开关按钮53和第二回油开关按钮54,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立即开启而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则关闭,回油电机48由于线路断开则停止转动。第二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8到达设定时间后自动断开2条线路。这个过程回油球体32顺时针转动了90°使回油道30与发动机回油接头36连接油路关闭,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4与发动机回油接头36连接油路开启。此时回油管内燃油与进油管内燃油相比已经延迟切换了,回油管内的0#柴油已经变为-35#柴油,-35#柴油从发动机回油管80、发动机回油接头36、回油球体32、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4、低牌号柴油回油管78回到-35#柴油箱内。避免或减少了0#柴油流入-35#柴油箱出现混油。回油延迟时间可根据不同车型进行设定,延迟开启继电器触点92的延迟闭合时间要小于第一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7和第二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8的设定时间,延迟开启继电器触点92的延迟闭合时间增加第一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7和第二延迟关闭双极开关88的设定时间也应相应增加。当燃油加热系统不用时,驾驶员可控制电磁阀82关闭,从而切断冷却液的循环加热。
本实用新型总成也可以应用到带有数字标定的控制系统中,从而实现油路切换及水路加热的全自动控制。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总成包括:本体(1)、吸油管总成(2)、吸油道(3)、吸油孔(4)、进油球体(5)、进油球座(6)、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7)、发动机进油接头(9)、进油阀杆(10)、进油压盖(13)、进油上盖(14)、进油螺堵(16)、进油电机壳总成(18)、进油转动体(19)、进油减速箱(20)、进油电机(21)、进油电路板(22)、进油触块(25)、进油连接线(28)、回油管(29)、回油道(30)、回油口(31)、回油球体(32)、回油球座(33)、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4)、发动机回油接头(36)、回油阀杆(37)、回油压盖(40)、回油上盖(41)、回油螺堵(43)、回油电机壳总成(45)、回油转动体(46)、回油减速箱(47)、回油电机(48)、回油电路板(49)、回油触块(52)、回油连接线(55)、冷却液进水道(56)、冷却液出水道(57)、冷却液进水接头(58)、冷却液出水接头(59)、U型加热水管(60)、定位盘(61)、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磁性浮子(64)、温度传感器(65)、铝管(66)、线束(67)、线束孔(68)、进排气孔(70)、进排气接头(71)、圆法兰(72)、卡爪(74)、定位卡爪(75)和定位销(76);所述本体(1)的下部焊接有吸油管总成(2);所述本体(1)内部设置有吸油道(3);所述吸油管总成(2)内部与吸油道(3)连通,下端开有吸油孔(4);所述吸油道(3)内设置有进油球体(5);所述进油球体(5)的下部设置有进油球座(6),前部设置有进油球座(6)和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7),后部设置有进油球座(6)和发动机进油接头(9);所述进油球体(5)的侧面卡接有进油阀杆(10);所述进油压盖(13)固定在本体(1)上;所述吸油道(3)的上端设置有进油上盖(14);所述进油上盖(14)上设置有进油螺堵(16);所述进油球体(5)和进油螺堵(16)之间设置有进油球座(6);所述进油上盖(14)上设置有进油电机壳总成(18);所述进油电机壳总成(18)内部设有进油转动体(19);所述进油转动体(19)一端与进油阀杆(10)卡接,另一端与进油减速箱(20)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油减速箱(20)的另一端与进油电机(21)连接;所述进油电机壳总成(18)的内壁上设置有进油电路板(22);所述进油转动体(19)的圆周上设置有4条进油触块(25);所述进油电机壳总成(18)下端设置有进油连接线(28);所述本体(1)的下部焊接有回油管(29),内部设置有回油道(30);所述回油管(29)内部与回油道(30)连通,下端开有回油口(31);所述回油道(30)内设置有回油球体(32);所述回油球体(32)的下部设置有回油球座(33),前部设置有回油球座(33)和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4),后部设置有回油球座(33)和发动机回油接头(36);
所述回油球体(32)的侧面卡接有回油阀杆(37);所述回油压盖(40)固定在本体(1)上;所述回油道(30)的上端设置有回油上盖(41);所述回油上盖(41)上设置有回油螺堵(43);所述回油球体(32)和回油螺堵(43)之间设置有回油球座(33);所述回油上盖(41)上设置有回油电机壳总成(45);所述回油电机壳总成(45)内部设置有回油转动体(46);所述回油转动体(46)一端与回油阀杆(37)卡接,另一端与回油减速箱(47)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油减速箱(47)的另一端与回油电机(48)连接;所述回油电机壳总成(45)内壁上设置有回油电路板(49);所述回油转动体(46)的圆周上设置有4条回油触块(52);所述回油电机壳总成(45)下端设置有回油连接线(55);所述本体(1)内部设置有冷却液进水道(56)和冷却液出水道(57);所述冷却液进水道(56)上端设置有冷却液进水接头(58);所述冷却液出水道(57)上端设置有冷却液出水接头(59);所述本体(1)下部焊接有U型加热水管(60);所述U型加热水管(60)的进水端与冷却液进水道(56)连通,U型加热水管(60)的出水端与冷却液出水道(57)连通,U型加热水管(60)的进水侧套装并焊接在吸油管总成(2)的中部;所述U型加热水管(60)的下端设置有定位盘(61);所述定位盘(61)将U型加热水管(60)、吸油管总成(2)和回油管(29)固定;所述本体(1)下部设置有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所述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上套装有磁性浮子(64);所述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的下端与定位盘(61)固定;所述定位盘(61)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5);所述温度传感器(65)的导线密封装入铝管(66),铝管(66)一端与温度传感器(65)密封连接,另一端与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底部焊接;所述干簧管及电阻板组件(63)与温度传感器(65)的线束(67)通过本体(1)的线束孔(68)引出;所述本体(1)中部设置有进排气孔(70);所述进排气孔(70)上部设置有进排气接头(71);所述本体(1)中下部设有圆法兰(72);所述本体(1)下部设置有5处卡爪(74)、1处定位卡爪(75)及1个定位销(7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球体(5)为内部三通结构;所述回油球体(32)为内部三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与低牌号柴油进油接头(7)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油薄调整垫片(8);所述本体(1)与发动机进油接头(9)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油薄调整垫片(8-1);所述本体(1)和低牌号柴油回油接头(34)之间设置有第一回油薄调整垫片(35);所述本体(1)和发动机回油接头(36)之间设置有第二回油薄调整垫片(3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阀杆(10)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进油轴向密封垫(11)和进油径向密封垫圈(12);所述进油压盖(13)将进油径向密封垫圈(12)固定在本体(1)上;所述回油阀杆(37)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回油轴向密封垫(38)和回油径向密封垫圈(39);所述回油压盖(40)将回油径向密封垫圈(39)固定在本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上盖(14)和本体(1)之间设置有进油密封垫(15);所述进油上盖(14)和进油螺堵(16)之间设置有进油组合调整密封圈(17);所述回油上盖(41)和本体(1)之间设置有回油密封垫(42);所述回油上盖(41)和回油螺堵(43)之间设置有回油组合调整密封圈(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电路板(22)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和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所述第一进油微型开关(23)和第二进油微型开关(24)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开关按钮(26)和第二进油开关按钮(27);所述回油电路板(49)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和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所述第一回油微型开关(50)和第二回油微型开关(51)上设置有第一回油开关按钮(53)和第二回油开关按钮(5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进油触块(25)的角度为90°;相邻回油触块(52)的角度为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67)和线束孔(68)之间灌装有耐油密封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中下部设有法兰密封圈(73);所述圆法兰(72)可压紧法兰密封圈(73)。
CN202020873440.9U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 Active CN2122502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3440.9U CN212250289U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73440.9U CN212250289U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50289U true CN212250289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76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73440.9U Active CN212250289U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502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6683A (zh) * 2022-05-05 2022-08-0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燃油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6683A (zh) * 2022-05-05 2022-08-0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燃油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25806Y (zh) 柴油智能加热器
CN108397320A (zh) 一种双油箱供油系统
CN203430666U (zh) 一种双燃油箱转换系统
CN201265468Y (zh) 柴油发动机油箱
CN101592101B (zh) 柴油车辆燃油系统自动控温加热装置
CN209781089U (zh) 双油箱自动切换控制装置
CN212250289U (zh) 一种燃油加热器总成
CN201908751U (zh) 柴油机动车低温启动燃油加热系统
CN106401834A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低温加热系统
CN107435568A (zh) 发动机机油预热及更换一体化系统
CN213016584U (zh) 柴油车油路解冻装置
CN109973262B (zh)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水加热式双腔油箱控制系统
CN103195620B (zh) 柴油发动机燃料低温预热与控制装置
CN2851618Y (zh) 低温低标号柴油抗凝装置
CN210890236U (zh) 一种燃油转换阀
CN112049740A (zh) 柴油车油路解冻方法
CN201574852U (zh) 利用柴油发动机冷却液加热油箱的装置
CN203224041U (zh) 上水自停自排空太阳能热水系统
CN103256722B (zh) 上水自停自排空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7920723U (zh) 一种车辆管路断开检测系统
CN2453147Y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预热装置
CN207111198U (zh) 发动机机油预热及更换一体化系统
CN101204923A (zh) 一种柴油油箱防冻装置
CN201786510U (zh) 柴油滤清器加热装置
CN2480577Y (zh) 柴油车低温易起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