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22263U - 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22263U
CN212222263U CN202021202890.1U CN202021202890U CN212222263U CN 212222263 U CN212222263 U CN 212222263U CN 202021202890 U CN202021202890 U CN 202021202890U CN 212222263 U CN212222263 U CN 212222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crane
fixing
driving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28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会敏
侯中祥
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028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22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22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22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被安置于起重机的车架的多个预定位置中的其中一个预定位置;配重机构,配重机构的部分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配重机构运动;驱动机构被安置于不同的预定位置时,配重机构能够与起重机的上车对应的安装位置连接。本申请提供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不需要其他起重设备,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配重机构的升降,使配重机构连接至起重机上车,配重机构即可随上车回转,确保起重臂正常运作,并且通过选定不同的安装位置以及对应的预定位置,能够使得起重臂在任一回转半径下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显著降低翻车的风险。

Description

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目前,起重机多以固定式配重为主,尤其是中小吨位起重机。移动式配重的优势主要在于可以实现整车重量重心后移,增加整车稳定性,同时提升起重机的起重性能。现有技术中,常需要用其他吊装设备吊取配重并放置于上车指定位置,以确保配重效果,但在施工场地环境受限的条件下,难以使多种工程车辆同时入场相互配合,不仅操作过程十分繁琐,还影响施工进程,且配重放置于起重机上车的位置相对固定,难以满足不同的吊装回转半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用其他起重设备吊取并安置配重,且配重的安装位置固定,难以满足不同的吊装回转半径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包括:
设置于所述起重机的上车的多个安装位置;
驱动机构,能够被安置于所述起重机的车架的多个预定位置中的其中一个所述预定位置;
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的部分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配重机构运动;
选定多个所述安装位置中的其中一个所述安装位置为目标安装位置,将所述驱动机构安置于对应的所述预定位置,所述配重机构能够连接至所述目标安装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起重机的上车设置有第一安装位置以及第二安装位置;
所述起重机的车架至少设置有第一预定点位和第二预定点位;
当所述第一安装位置为所述目标安装位置时,将所述驱动机构安置于所述第一预定点位,所述配重机构能够与所述起重机的上车的第一安装位置相连接;
当所述第二安装位置为所述目标安装位置时,将所述驱动机构安置于所述第二预定点位,所述配重机构能够与所述起重机的上车的第二安装位置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机构包括配重底座以及多个叠放于所述配重底座的配重件;
所述配重底座以及任一一个所述配重件均形成有通孔,用于穿设所述驱动机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升降驱动件和第二升降驱动件;
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包括第一支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有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部能够上升或下降;
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包括第二支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有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部能够上升或下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和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为液压油缸,且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和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的无杆腔为进油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配重机构或者所述起重机的上车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本体、第一固定耳板以及第二固定耳板;
所述第一固定耳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本体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二固定耳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本体的与所述固定本体的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
所述第一驱动部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且所述第一驱动部远离所述第一支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耳板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部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且所述第二驱动部远离所述第二支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固定耳板活动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以及上车、下车,所述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被安置于所述下车,所述上车设置有主卷扬和副卷扬,因而,具有该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主卷扬形成有第一安装位置,所述副卷扬形成有第二安装位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起重机还包括自动插销机构,所述自动插销机构设置于所述起重机的上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用于起重机,起重机的上车设置有多个安装位置,起重机的车架标记有若干个预定位置,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以及配重机构,根据起重机的实际工作情况所需要的上车的回转半径选定多个安装位置中的其中一个为目标安装位置,根据选定的目标安装位置选定多个预定位置中的其中一个预定位置,起重机的起重臂将驱动机构以及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配重机构吊起并安置于选定的预定位置,驱动机构能够驱动配重机构相对车架上升或下降,当配重机构上升至目标高度后,配重机构能够与起重机的上车的目标安装位置进行连接,对上车装配配重,使得配重机构以及驱动机构能够随上车旋转,起重臂即可开始吊装重物。
具体,本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在具体使用时,首先根据其作业要求以及作业环境选定目标安装位置,以匹配起重机上车的回转半径,目标安装位置选定后选择相应的预定位置,使用起重机的起重臂将驱动机构以及配重机构吊取并安置于选定好的预定位置,驱动机构驱动配重机构上升的目标高度,然后使起重机的上车回转至上车的安装位置逐渐接近配重机构并将配重机构连接至目标安装位置,完成配重装配,当根据重物的重量、体积需要不同的回转半径时,选择相应的安装位置作为目标安装位置并将驱动机构以及配重机构安置至对应的预定位置即可,完成货物起重吊装后,或者需要更换预定位置时,将配重机构与起重机分离,使用起重机的起重臂再次吊取配重机构即可完成对配重机构的拆卸。
可见,本申请提供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通过起重机完成对配重的起吊,不需要其他起重设备,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配重机构的升降,使配重机构连接至起重机上车,配重机构即可随上车回转,确保起重臂正常运作,并且通过选定不同的安装位置以及对应的预定位置,能够使得起重臂在任一回转半径下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显著降低翻车的风险。
本申请提供的起重机,包括上述所述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因而,通过起重机以及本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自主完成配重安装及拆卸,不需要其他起重设备参与,还能够满足不同的回转半径,确保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过程中起重机的稳定性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被安置于第一预定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位于第一预定位置下与起重机上车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位于第二预定位置下与起重机上车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在变位前的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在变位前的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在变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驱动机构,101-第一升降驱动件,1011-第一支座,1012-第一固定部,1013-第一驱动部,1014-第一连接件,102-第二升降驱动件,2-配重机构,201-配重底座,202-配重件,3-固定机构,301-固定本体,302-第一固定耳板,303-第二固定耳板,4-起重机,401-上车,402-下车,403-主卷扬,404-副卷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包括:设置于起重机4的上车401的多个安装位置;
驱动机构1,能够被安置于起重机4的车架的多个预定位置中的其中一个预定位置;
配重机构2,配重机构2的部分与驱动机构1相连接,驱动机构1能够驱动配重机构2运动;
选定多个安装位置中的其中一个安装位置为目标安装位置,将驱动机构1安置于对应的预定位置,配重机构2能够连接至目标安装位置。
本申请提供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用于起重机4,起重机4的上车设置有多个安装位置,起重机4的车架标记有若干个预定位置,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包括:驱动机构1以及配重机构2,根据起重机4的实际工作情况而定的所需的上车回转半径选定多个安装位置中的其中一个为目标安装位置,根据选定的目标安装位置选定多个预定位置中一个,起重机4的起重臂将驱动机构1以及与驱动机构1相连接的配重机构2吊起并安置于选定的预定位置,驱动机构1能够驱动配重机构2相对车架上升或下降,当配重机构2上升至目标高度后,配重机构2能够与起重机4的上车的目标安装位置进行连接,对上车装配配重,使得配重机构2以及驱动机构1能够随上车旋转,起重臂即可开始吊装重物。
具体地,本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在具体使用时,首先根据作业要求以及作业环境选定目标安装位置,以匹配起重机4的上车的回转半径,目标安装位置选定后选择相应的预定位置,使用起重机4的起重臂将驱动机构1以及配重机构2吊取并安置于选定好的预定位置,驱动机构1驱动配重机构2上升的目标高度,然后使起重机4的上车回转至上车的安装位置逐渐接近配重机构2并将配重机构2连接至目标安装位置,完成配重装配,当根据重物的重量、体积需要不同的回转半径时,选择相应的安装位置作为目标安装位置并将驱动机构1以及配重机构2安置至对应的预定位置即可,完成货物起重吊装后,或者需要更换预定位置时,将配重机构2与起重机4分离,使用起重机4的起重臂再次吊取配重机构2即可完成对配重机构2的拆卸。
可见,本申请提供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通过起重机4完成对配重的起吊,不需要其他起重设备,通过驱动机构1驱动配重机构2的升降,使配重机构2连接至起重机4上车,配重机构2即可随上车回转,确保起重臂正常运作,并且通过选定不同的安装位置以及对应的预定位置,能够使得起重臂在任一回转半径下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显著降低翻车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起重机4的上车设置有第一安装位置以及第二安装位置;
起重机4的车架至少设置有第一预定点位和第二预定点位;
当第一安装位置为目标安装位置时,将驱动机构1安置于第一预定点位,配重机构2能够与起重机4的上车的第一安装位置相连接;
当第二安装位置为目标安装位置时,将驱动机构1安置于第二预定点位,配重机构2能够与起重机4的上车的第二安装位置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一安装位置设置于起重机4上车的主卷扬403,当上车连同主卷扬403转向驱动机构1后,驱动机构1与主卷扬403通过紧固件(如销轴)相连接,此时配重机构2与主卷扬403的位置相对靠近,使得起重机4的上车以及起重臂具有较小的回转半径,能够在有限、狭窄的工作环境完成起重吊装工作。
第二安装位置设置于起重机4的上车的副卷扬404,当上车连同副卷扬404转向驱动机构1后,驱动机构1与副卷扬404通过紧固件(如销轴)相连接,此时配重机构2与主卷扬403或者说与起重臂的位置相对较远,使得起重机4的上车以及起重臂具有较大的回转半径,满足更大起重作业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配重机构2包括配重底座201以及多个叠放于配重底座201的配重件202;
配重底座201以及任一一个配重件202均形成有通孔,用于穿设驱动机构1。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升降驱动件101和第二升降驱动件102;
第一升降驱动件101包括第一支座1011以及设置于第一支座1011的第一固定部1012,第一固定部1012连接有第一驱动部1013,第一驱动部1013相对第一固定部1012能够上升或下降;
第二升降驱动件102包括第二支座以及设置于第二支座的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连接有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相对第二固定部能够上升或下降。
更进一步地,第一升降驱动件101和第二升降驱动件102为液压油缸,且第一升降驱动件101和第二升降驱动件102的无杆腔为进油腔。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011和第二支座的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也就是说,第一升降驱动件101与第二升降驱动件102与起重机4的车架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确保驱动机构1以及配重机构2的稳定性。较佳地,第一升降驱动件101和第二升降驱动件102为液压油缸,第一固定部1012为第一升降驱动件101的缸筒部分,第一驱动部1013为第一升降驱动件101的活塞杆,第二固定部为第二升降驱动件102的缸筒部分,第二驱动部为第二升降驱动件102的活塞杆,第一升降驱动件101和第二升降驱动件102分别穿过配重件202、配重底座201的通孔,且第一固定部1012和第二固定部分别穿过配重件202的通孔与配重底座201相连接,第一驱动部1013相对第一固定部1012伸出以及第二驱动部相对第二固定部伸出时,第一驱动部1013和第二驱动部带动配重底座201以及叠放在配重底座201上的配重件202升起,当连接完成后,使第一固定部1012和第二固定部上升缩回,使第一支座1011和第二支座与配重底座201贴合。
可见,本申请中,第一升降驱动件101和第二升降驱动件102均为液压油缸,且液压油缸的无杆腔进油,使得液压油缸可以轻量化设计,节约成本。
此外,现有技术中,在起重机4向工地行驶过程中,用于驱动配重的配重油缸通常被放置或固定于回转平台上,增大了起重机4的行驶自重,而本申请中,第一升降驱动件101和第二升降驱动件102也就是驱动机构1随配重机构2由起重机4进行吊装、转移,在不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时,驱动机构1与配重机构2由其他车辆运输,降低了起重机4的行驶自重。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与配重机构2或者起重机4的上车可拆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配重机构2可以直接与起重机4上车的安装位置进行连接,当需要额外添加配重,例如,在不装配副卷扬404的情况下,需要添加配重弥补时,可以将固定机构3与起重机4的上车相连接,此时,配重机构2可以按照上述的连接方式直接连接至上车的安装位置,或者,可以将配重机构2与固定机构3连接后将固定机构3安装至起重机4的上车。
需要说明的是,拟定第二安装位置(或第一安装位置)为变位前的安装位置,则第一安装位置(或第二安装位置)为变位后的安装位置,可见,本申请提供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能够实现变位拆装配重,并且通过应用本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的起重机的自身起重臂完成对配重机构2、驱动机构1的起重操作,不需要其他起重设备辅助操作。
具体地,变位前,如图5所示,在第一状态下,驱动机构1连同配重机构2与副卷扬404(即第二安装位置)相连接,此时,起重机4的上车具有较大的回转半径,如图6所示,在第二状态下,也就是起重机4的上车未配备有副卷扬404的状态,此时驱动机构1连同配重机构2与固定机构3连接(固定机构3的安装位可近似等同于第二安装位置),同时配重机构2与主卷扬403连接,此时,固定机构3能够补偿副卷扬404的重量,并且起重机4上车也具有较大的回转半径;
变位后,如图7所示,驱动机构1连通固定机构3与主卷扬403(即第一安装位置)相连接,此时,起重机4的上车具有较小的回转半径,此外,在此种状态下,仍可选配固定机构3,只是固定机构3与驱动机构1各自分别与主卷扬403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本体301、第一固定耳板302以及第二固定耳板303;
第一固定耳板302设置于固定本体301的第一侧边,第二固定耳板303设置于固定本体301的与固定本体301的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
第一驱动部1013套设于第一固定部1012,且第一驱动部1013远离第一支座10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014,第一连接件1014与第一固定耳板302活动连接;
第二驱动部套设于第二固定部,且第二驱动部远离第二支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固定耳板303活动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固定本体301具有箱体结构,可以增添配重,第一固定耳板302和第二固定耳板303对称设置于固定本体301的两侧,第一连接件1014为设置于第一驱动部1013的一端部的油缸销轴,第二连接件为设置于第二驱动部的一端部的油缸销轴,第一固定耳板302设置有能够与第一连接件1014适配连接的连接孔,第二固定耳板303设置有能够与第二连接件适配连接的连接孔,使得配重机构2能够通过销轴等紧固件连接至固定机构3。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因而,具有该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相同的技术特征及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起重机4还包括上车401、下车402,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被安置于下车402,上车401设置有主卷扬403和副卷扬404。
更进一步地,主卷扬403形成有第一安装位置,副卷扬404形成有第二安装位置;
主卷扬403还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板和第二连接耳板,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的第一连接件1014能够与第一连接耳板适配连接,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的第二连接件能够与第二连接耳板适配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主卷扬403的机架的相对两侧壁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板和第二连接耳板(即第一安装位置),第一连接耳板能够与第一连接件1014通过销轴相连接,第二连接耳板能够与第二连接件通过销轴相连接,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4,能够在主卷扬403、副卷扬404进行多点位挂装配重,且配重能够随主卷扬403或副卷扬404整体提升或下降,确保施工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起重机4还包括自动插销机构,自动插销机构设置于上车,配重机构2与上车的可以通过销轴连接,这种情况下,可以人工完成插销操作,也可以通过插销油缸或者其他形式的自动插销机构自动完成插销操作,此部分为现有技术中成熟的插销技术。
较佳地,但实际情况并不仅限于此,自锁机构包括驱动部,驱动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锁定件,驱动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锁定件,第一锁定件面对第一连接件1014设置,第二锁定件面对第二连接件设置,驱动部能够驱动第一锁定件、第二锁定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自锁机构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双杆液压缸,当然,不仅限于此,驱动部可以为双杆液压缸的缸筒部分,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分别为双杆液压缸的两活塞杆,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在驱动部的作用下能够驱动第一连接件1014、第二连接件,实现自动插销,使得第一连接件1014、第二连接件能够自动插接至固定机构3或起重机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用于起重机(4),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所述起重机(4)的上车(401)的多个安装位置;
驱动机构(1),能够被安置于所述起重机(4)的车架的多个预定位置中的其中一个所述预定位置;
配重机构(2),所述配重机构(2)的部分与所述驱动机构(1)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1)能够驱动所述配重机构(2)运动;
选定多个所述安装位置中的其中一个所述安装位置为目标安装位置,将所述驱动机构(1)安置于对应的所述预定位置,所述配重机构(2)能够连接至所述目标安装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4)的上车设置有第一安装位置以及第二安装位置;
所述起重机(4)的车架至少设置有第一预定点位和第二预定点位;
当所述第一安装位置为所述目标安装位置时,将所述驱动机构(1)安置于所述第一预定点位,所述配重机构(2)能够与所述起重机(4)的上车的第一安装位置相连接;
当所述第二安装位置为所述目标安装位置时,将所述驱动机构(1)安置于所述第二预定点位,所述配重机构(2)能够与所述起重机(4)的上车的第二安装位置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机构(2)包括配重底座(201)以及多个叠放于所述配重底座(201)的配重件(202);
所述配重底座(201)以及任一一个所述配重件(202)均形成有通孔,用于穿设所述驱动机构(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升降驱动件(101)和第二升降驱动件(102);
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101)包括第一支座(10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1011)的第一固定部(1012),所述第一固定部(1012)连接有第一驱动部(1013),所述第一驱动部(1013)相对所述第一固定部(1012)能够上升或下降;
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102)包括第二支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座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有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部能够上升或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101)和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102)为液压油缸,且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101)和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102)的无杆腔为进油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与所述配重机构(2)或者所述起重机(4)的上车(401)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本体(301)、第一固定耳板(302)以及第二固定耳板(303);
所述第一固定耳板(302)设置于所述固定本体(301)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二固定耳板(303)设置于所述固定本体(301)的与所述固定本体(301)的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
所述第一驱动部(1013)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012),且所述第一驱动部(1013)远离所述第一支座(10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014),所述第一连接件(1014)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耳板(302)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部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且所述第二驱动部远离所述第二支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固定耳板(303)活动连接。
8.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车(401)、下车(402)以及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所述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被安置于所述下车(402),所述上车(401)设置有主卷扬(403)和副卷扬(40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卷扬(403)形成有第一安装位置,所述副卷扬(404)形成有第二安装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还包括自动插销机构,所述自动插销机构设置于所述起重机的上车。
CN202021202890.1U 2020-06-23 2020-06-23 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 Active CN212222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2890.1U CN212222263U (zh) 2020-06-23 2020-06-23 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2890.1U CN212222263U (zh) 2020-06-23 2020-06-23 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22263U true CN212222263U (zh) 2020-12-25

Family

ID=7393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2890.1U Active CN212222263U (zh) 2020-06-23 2020-06-23 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222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9165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9165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1912A (zh) 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
CN110606438A (zh) 一种可拆卸旋转吊
CN212222263U (zh) 自拆装变位配重装置及起重机
JP6756518B2 (ja) クレーンを操作する方法及びクレーン
CN215479354U (zh) 一种带载变位装置及起重机
CN213416056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气动吊机
WO2023240979A1 (zh) 一种顶加节自升降式折叠塔机
CN211198404U (zh) 一种可拆卸旋转吊
CN211769751U (zh) 一种双天车抬吊的吊梁装置
CN114835038A (zh) 塔式起重机及起重机施工方法
CN211496688U (zh) 起重吊装装置
CN211226218U (zh) 一种用于方舱调节的快速装置式升降装置
CN210529812U (zh) 一种用于挖掘机举升大型构件的专用支架
CN113401796A (zh) 双层螺栓球网架补杆用的可行走吊装机器人及其吊装方法
CN216785543U (zh) 一种汽修用组合式起重推车
CN219194216U (zh) 一种起重吊车的定位锁紧装置
CN214359805U (zh) 一种起重吊装用横梁装置
CN217350386U (zh) 砂箱吊装翻转装置
CN220811679U (zh) 起重机变幅机构、起重机的上车和起重机
CN214062858U (zh) 旋挖钻机
CN210133825U (zh) 一种车载吊机总成
CN220412802U (zh) 叉车辅助工装及装卸系统
JP7230895B2 (ja) クレーンの連結ビーム
CN212687417U (zh) 一种起重机新型副臂
RU200135U1 (ru) Кран грузоподъемны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