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4994U - 一种进气歧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气歧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4994U
CN212154994U CN202020425016.8U CN202020425016U CN212154994U CN 212154994 U CN212154994 U CN 212154994U CN 202020425016 U CN202020425016 U CN 202020425016U CN 212154994 U CN212154994 U CN 212154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branch
intake manifold
gas chambe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250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治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eyo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eyo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eyo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eyo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250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49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4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4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案提供了一种进气歧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气体腔室、连接气体腔室的分支气道,气体腔室内具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位于分支气道的入口对面。本案通过在分支气道入口对面增加导流结构,对气体具有导流作用,减少涡流产生,更有利于气流从气体腔室进入分支气道;气体腔室的部分上壁与分支气道的部分下壁为同一壳体,减少材料的同时增大气体腔室体积,有利于气流从气体腔室均匀流入分支气道;气体腔室与分支气道入口处采用圆角过渡的扩口连接,增大分支气道进气口,更有利于气流进入。

Description

一种进气歧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利于气流进入的进气歧管,属于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领域 。
背景技术
汽车的进气歧管用于将空气、燃油混合气由化油器或节气门体分配到各缸进气道,现有技术中的进气歧管一般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具有气体腔室和将气体腔室内气体分流到各个气缸的分支气道。如果气体腔室和分支气道的形状设计不合理以及气体腔室与分支气道的连接方式不够顺畅,这样,就会存在以下不足:1.气流从气体腔室分流到分支气道时会产生涡流,造成气体能量的损失;2.进入各分支气道的气体流量均匀性较差,从而导致进气歧管工作不够稳定,进一步引起发动机工作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有利于气流从气体腔室均匀流入分支气道的进气歧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气歧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气体腔室、连接气体腔室的分支气道,气体腔室内具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位于分支气道的入口对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气体腔室与分支气道采用共壁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气体腔室与分支气道采用圆角过渡的扩口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分支气道的入口处安装有消音导流网板,消音导流网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分支气道的入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分支气道的截面积为1145 mm²~1465mm²。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进气歧管上具有用于连接节气门的法兰面、用于连接缸盖的法兰面、气体管接头。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分支气道的入口附近具有EGR接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导流结构的导流侧与气体腔室底面的过渡圆角为60~120 。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导流结构具有的两个斜面之间的夹角α=80°~120°,所述导流结构的导流侧与气体腔室侧面的倾斜角度θ=20°~40°。
优选的是,所述的进气歧管,其中,所述进气歧管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安装状态下,所述气体腔室的最低点位于分支气道的入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达到了以下明显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支气道入口对面增加导流结构,对气体具有导流作用,减少涡流产生,更有利于气流从气体腔室进入分支气道;气体腔室的部分上壁与分支气道的部分下壁为同一壳体,减少材料的同时增大气体腔室体积,有利于气流从气体腔室均匀流入分支气道,使得气体流量均匀性好,从而保证进气歧管工作稳定;气体腔室与分支气道入口处采用圆角过渡的扩口连接,增大分支气道进气口,更有利于气流进入。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进气歧管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进气歧管的背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进气歧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进气歧管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进气歧管的导流结构为凹陷形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进气歧管的导流结构为挡板形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1-3所示,一种进气歧管,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具有气体腔室2、连接气体腔室2的分支气道3,气体腔室2内具有导流结构5,所述导流结构5位于分支气道3的入口对面。导流结构5对气体具有导流作用,减少涡流产生,更有利于气流从气体腔室2进入分支气道3。
所述气体腔室2与分支气道3采用共壁结构4,即气体腔室2的部分上壁与分支气道3的部分下壁为同一壳体,减少材料的同时增大气体腔室2体积,有利于气流从气体腔室2均匀流入分支气道3。
所述气体腔室2与分支气道3采用圆角过渡的扩口结构6,增大分支气道3进气口,更有利于气流进入。
如图4所示,所述分支气道3的入口处安装有消音导流网板8,消音导流网板8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分支气道3的入口,对气流起导向的同时具有降噪功能。
所述分支气道3的截面积为1145 mm²~1465mm²,使分支气道3截面无突变,更有利于气流均匀稳定地进入各个缸体气道。
所述进气歧管上具有用于连接节气门的法兰面11、用于连接缸盖的法兰面12、气体管接头(图中未示出),利于进气歧管的安装,更有利于混合气体的融合。
所述分支气道3的入口附近具有EGR接口。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即废气再循环)。废气再循环是指把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歧管,并与新鲜混合气一起再次进入气缸。由于废气中含有大量的CO2等多原子气体,而CO2等气体不能燃烧却由于其比热容高而吸收大量的热,使气缸中混合气的最高燃烧温度降低,从而减少了NOx的生成量。分支气道3的入口附近具有EGR接口,可以通过该EGR接口使得分支气道3与废气再循环系统连通。
如图5所示,进气歧管的导流结构为凹陷形式,所述导流结构5的导流侧与气体腔室2底面的过渡圆角为60~120° 。导流结构5不局限于直接成型的凹陷特征或焊接以及装配挡板等形式的导流结构,其导流侧与气体腔室2的过渡圆角为60~120°,适合气体的流动。
如图5=6所示,进气歧管的导流结构为凹陷形式或挡板形式时,所述导流结构5具有的两个斜面之间的夹角α=80°~120°,所述导流结构5的导流侧与气体腔室侧面的倾斜角度θ=20°~40°,利于气体的流动。
所述进气歧管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安装状态下,所述气体腔室2的最低点7位于分支气道3的入口处。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具有气体腔室(2)、连接气体腔室(2)的分支气道(3),气体腔室(2)内具有导流结构(5),所述导流结构(5)位于分支气道(3)的入口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腔室(2)与分支气道(3)采用共壁结构(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腔室(2)与分支气道(3)采用圆角过渡的扩口结构(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气道(3)的入口处安装有消音导流网板(8),消音导流网板(8)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分支气道(3)的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气道(3)的截面积为1145mm²~1465mm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上具有用于连接节气门的法兰面、用于连接缸盖的法兰面、气体管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气道(3)的入口附近具有EGR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5)的导流侧与气体腔室(2)底面的过渡圆角为60~120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5)具有的两个斜面之间的夹角α=80°~120°,所述导流结构(5)的导流侧与气体腔室(2)侧面的倾斜角度θ=20°~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安装状态下,所述气体腔室(2)的最低点(7)位于分支气道(3)的入口处。
CN202020425016.8U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进气歧管 Active CN212154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5016.8U CN212154994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进气歧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25016.8U CN212154994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进气歧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4994U true CN212154994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16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25016.8U Active CN212154994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进气歧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49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E301775T1 (de) Brennkraftmaschinenanordnung
CN115419501B (zh) 进气道、缸盖以及燃烧室协同的发动机燃烧系统
CN113606068B (zh) 进气歧管、进气系统和汽车
CN212154994U (zh) 一种进气歧管
CN210919274U (zh) 废气再循环装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和车辆
CN209855894U (zh) 一种电控egr柴油机排气歧管
CN209855939U (zh) 带egr进气的发动机进气歧管总成
CN215486319U (zh) 进气歧管、进气系统和汽车
CN111577494B (zh) 一种带废气进孔的进气歧管
CN216111067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
CN212337491U (zh) 一种具备改善废气混合和冷却效果的egr冷却器
CN213205863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
CN111486034B (zh) 发动机进气道和发动机
CN212296672U (zh) 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
CN215633418U (zh) 一种与进气管集成的egr混合装置及发动机
CN111396219A (zh) 一种具备改善废气混合和冷却效果的egr冷却器
CN214741751U (zh) 进气接管及设有其的进气系统
CN221169797U (zh) 一种集成egr管路的进气歧管
CN218235284U (zh) 一种发动机汽缸头气道结构
CN210799189U (zh) 一种集成egr出气管的进气歧管
CN217270550U (zh) 一种取消egr片的进气歧管
CN221169796U (zh) 进气歧管、发动机、混动总成和车辆
CN216306074U (zh) 一种压燃式二冲程航空活塞发动机及其气道
CN217481377U (zh) 一种排气管及发动机的排气系统
CN109386410A (zh) 一种发动机用环形egr混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