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96672U - 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96672U
CN212296672U CN202021583251.4U CN202021583251U CN212296672U CN 212296672 U CN212296672 U CN 212296672U CN 202021583251 U CN202021583251 U CN 202021583251U CN 212296672 U CN212296672 U CN 212296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intake
intake manifold
flanges
pip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832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言旺
黄冠衍
姚新园
李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uch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832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96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96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96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包括进气管本体,其包括进气口、颈部、上侧进气总管以及下侧进气总管。进气口设置在进气管本体的上部;颈部设置在进气口的下部;上侧进气总管设置在颈部的后侧,上侧进气总管包括多个第一法兰;下侧进气总管设置在颈部的前侧,下侧进气总管包括多个第二法兰;其中上侧进气总管的水平位置高于下侧进气总管的水平位置。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结构的进气口和颈部的前后分别设置了不同水平高度的上侧进气总管和下侧进气总管,这样能够使各缸进气道中气流情况类似,进而同时保证了各缸流量系数和涡流比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发动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以及客户对驾驶舒适性要求的提高,使得对发动机的排放性能以及NVH性能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而各缸进气量以及涡流比的一致性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各缸工作均匀性,各缸工作均匀性又与各缸的排放和发动机整机的NVH性能密切相关。为了保证发动机各缸工作均匀性,进气管结构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进气方式可分为端面进气和中间进气方式,端面进气方式进气一致性很好,但配套性较差,中间进气方式进气一致性通常不好,但配套性很好,可满足多车型的配套,特别是非道路发动机,基本上采用的是中间进气方式来进行配套。
现有技术较好的进气管结构的设计思路一般具体体现为:从中间进气,配套性好,且各缸流量系数和涡流比的均匀性好。而现有的进气管结构主要是考虑管路布置的可行性,或者是简单地考虑进气管各缸的进气流量均匀性,没有考虑各缸涡流比的均匀性,即使考虑了涡流比均匀性,也没有结合不同气道来考虑,这可能会导致某些缸排放较差,使排放不达标,以及各缸性能偏差较大,发动机振动较大。
现有的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存在下列问题:
1、为了保证进气流量系数和涡流比的均匀性,采用端面进气方式,即进气总管口布置在两头进气道的外侧,该结构配套性较差;
2、为了保证不同整车的配套,采用中间进气方式,即进气总管口布置在前后端最外侧两缸气道之间,但整个进气管结构简单,通常进气总管是一体式,各缸进气道内气流情况差异较大,该种结构一般进气流量系数和涡流比均匀性较差;
3、进气接管的结构一般只考虑了管路布置的可能性以及考虑了进气流量的均匀性,未结合气道的涡流旋转方向来设计,因此,最多只兼顾到管路布置的可能性以及进气流量的均匀性,基本未考虑到各缸涡流比的均匀性。
例如申请号为CN201020519088.5的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柴油机进气管,如图1所示。该柴油机进气管的设计思路是:在进气接管1上安装有EGR废气安装座11,使EGR废气在进入进气总管1前能充分与新鲜空气混合,保证混合均匀性。设计了单独的进气总管结构,进气总管1内径为50-52mm,起稳压作用,保证各缸进气量的均匀性。但该柴油机进气管只是简单地考虑了EGR废气安装座11和进气总管1,未对管路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也未结合进气道的涡流旋转方向来详细的设计管路的导向,即未考虑涡流比的均匀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其进气口和颈部的前后分别设置了不同水平高度的上侧进气总管和下侧进气总管,这样能够使各缸进气道中气流情况类似,进而同时保证了各缸流量系数和涡流比的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包括进气管本体,其包括进气口、颈部、上侧进气总管以及下侧进气总管。进气口设置在进气管本体的上部;颈部设置在进气口的下部;上侧进气总管设置在颈部的后侧,上侧进气总管包括多个第一法兰;下侧进气总管设置在颈部的前侧,下侧进气总管包括多个第二法兰;其中上侧进气总管的水平位置高于下侧进气总管的水平位置。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法兰和多个第二法兰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且多个第一法兰和多个第二法兰位于同一个安装平面内和位于相同的水平位置。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法兰和多个第二法兰的数量相同。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法兰和多个第二法兰的数量不同。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侧进气总管还包括弯进气歧管,其衔接在上侧进气总管的底部平面与第一法兰之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侧进气总管的底部平面的法线方向与第一法兰的安装面的法线方向的夹角为90°。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弯进气歧管正对第一法兰的后侧壁具有圆弧导流面,圆弧导流面的两端至圆弧导流面的圆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介于45~90°之间。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进气口的开口朝上设置。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颈部的高度大于等于50mm。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还包括加热器,其设置在进气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用新型的进气管结构的入口位置能灵活可调,可适应多种车型结构,配套性好。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结构充分考虑了不同气缸位置进气道的进气情况,设计了不同水平高度的进气总管结构,使各缸进气道中气流情况类似,进而同时保证了各缸流量系数和涡流比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一实施方式的进气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气管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气管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气管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弯进气歧管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加热器,2-进气管本体,21-进气口,22-颈部,23-上侧进气总管,24-下侧进气总管,25-弯进气歧管,251-圆弧导流面,252-底部平面,26-第一法兰,27-第二法兰,3-缸盖,31-第一缸气道,32-第六缸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包括进气管本体2,其包括进气口21、颈部22、上侧进气总管23以及下侧进气总管24。进气口21设置在进气管本体2的上部。颈部22设置在进气口21的下部。上侧进气总管23设置在颈部22的后侧,上侧进气总管23包括多个第一法兰26。下侧进气总管24设置在颈部22的前侧,下侧进气总管24包括多个第二法兰27。其中上侧进气总管23的水平位置高于下侧进气总管24的水平位置。
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法兰26和多个第二法兰27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且多个第一法兰26和多个第二法兰27位于同一个安装平面内和位于相同的水平位置。而且多个第一法兰26和多个第二法兰27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就是说,进气口21和颈部22原则上来说是可以设置在连接第一缸气道和第六缸气道的连接法兰之间的任意一个位置上。本实施例的进气口21和颈部22恰好设置在中间,就是第一法兰26和第二法兰27的数量相等,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第一法兰26和第二法兰27的数量不相等,例如是两个第一法兰26,四个第二法兰27等。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侧进气总管23还包括弯进气歧管25,其衔接在上侧进气总管23的底部平面252与第一法兰26之间。上侧进气总管23的底部平面252的法线方向与第一法兰26的安装面的法线方向的夹角为90°。弯进气歧管25正对第一法兰26的后侧壁具有圆弧导流面251,圆弧导流面251的两端至圆弧导流面251的圆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介于45~90°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口21的开口朝上设置。颈部22的高度h优选大于等于50mm,这样可使流量系数和涡流比均匀性的结果更优。
请再次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进气口21处的加热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侧进气总管23和下侧进气总管24到底哪个布置在颈部22之前,哪个设置在颈部22之后,这个要依据缸盖上进气道产生的涡流旋转方向来确定,这样可以结合不同的进气道结构来使用。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缸盖的进气道产生的涡流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的涡流,因此本实施例的上侧进气总管23设置在后侧。反之如果缸盖的进气道产生的涡流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的涡流,那么上侧进气总管23则应该设置在前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只绘示了六缸发动机的示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六缸发动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用新型的进气管结构的入口位置能灵活可调,可适应多种车型结构,配套性好。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结构充分考虑了不同气缸位置进气道的进气情况,设计了不同水平高度的进气总管结构,使各缸进气道中气流情况类似,进而同时保证了各缸流量系数和涡流比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结构设计要依据缸盖上进气道产生的涡流旋转方向来确定,这样针对不同的进气道结构仍能保证各缸流量系数和涡流比的均匀性。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本体,其包括:
进气口,其设置在所述进气管本体的上部;
颈部,其设置在所述进气口的下部;
上侧进气总管,其设置在所述颈部的后侧,所述上侧进气总管包括多个第一法兰;以及
下侧进气总管,其设置在所述颈部的前侧,所述下侧进气总管包括多个第二法兰;
其中所述上侧进气总管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下侧进气总管的水平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法兰和所述多个第二法兰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且所述多个第一法兰和所述多个第二法兰位于同一个安装平面内和位于相同的水平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法兰和所述多个第二法兰的数量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法兰和所述多个第二法兰的数量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进气总管还包括弯进气歧管,其衔接在所述上侧进气总管的底部平面与所述第一法兰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进气总管的底部平面的法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法兰的安装面的法线方向的夹角为9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进气歧管正对所述第一法兰的后侧壁具有圆弧导流面,所述圆弧导流面的两端至所述圆弧导流面的圆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介于45~90°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开口朝上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的高度大于等于5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器,其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处。
CN202021583251.4U 2020-08-03 2020-08-03 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 Active CN212296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3251.4U CN212296672U (zh) 2020-08-03 2020-08-03 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83251.4U CN212296672U (zh) 2020-08-03 2020-08-03 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96672U true CN212296672U (zh) 2021-01-05

Family

ID=73937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83251.4U Active CN212296672U (zh) 2020-08-03 2020-08-03 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966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9822A (zh) * 2020-08-03 2020-10-0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9822A (zh) * 2020-08-03 2020-10-0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
CN111749822B (zh) * 2020-08-03 2024-05-14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39246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還流装置
US8967127B2 (en) Intake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2296672U (zh) 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
CN113606068B (zh) 进气歧管、进气系统和汽车
JP6867282B2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吸気構造
CN111749822B (zh) 发动机的进气管结构
US7069894B2 (en) Intake manifold having intake pipes linked by transverse acoustic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 with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inlets
CN213205863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
CN209855894U (zh) 一种电控egr柴油机排气歧管
CN215486319U (zh) 进气歧管、进气系统和汽车
JPH11210563A (ja) エンジンのegr装置
CN213478456U (zh) 一种排气管结构与一种发动机
CN213953772U (zh) 一种集成egr进气结构的进气歧管及含其的发动机
CN211116337U (zh) 发动机进气歧管
CN112012856A (zh) 一种可显著提高发动机进气一致性的进气管路结构
CN112664370A (zh) 一种集成egr进气结构的进气歧管及含其的发动机
JPS58135321A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H11210559A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ガス還流装置
CN109386410A (zh) 一种发动机用环形egr混合器
JP6563362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CN212154994U (zh) 一种进气歧管
CN205047286U (zh) 发动机排气歧管的结构
JP2000179417A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218439558U (zh) 一种废气进气管及废气再循环系统
CN219570184U (zh) 一种集成egr接口的排气歧管总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