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53018U - 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53018U
CN212153018U CN202020336772.3U CN202020336772U CN212153018U CN 212153018 U CN212153018 U CN 212153018U CN 202020336772 U CN202020336772 U CN 202020336772U CN 212153018 U CN212153018 U CN 212153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oxy asphalt
cylinder body
mixing cylinder
mixing
stir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67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祥燕
刘帮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uida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incere Bond Pavement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incere Bond Pavement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incere Bond Pavement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67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53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53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53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poxy Resi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包括:混合缸体,用于混合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进料器,设置在混合缸体上方,用于向混合缸体中通入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第一搅拌器,竖向设置在混合缸体中部,用于搅拌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至少一个第二搅拌器,设置在第一搅拌器和混合缸体的侧壁之间,用于剪切分散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静态混合器,设置在混合缸体底部,并与其连通,用于混合从混合缸体中流出的环氧沥青混合料。进入混合缸体的环氧沥青各组分在第一搅拌器的搅拌混合、第二搅拌器的剪切分散、静态混合器的流动混合的多重作用下,促进提高了环氧树脂与沥青之间的相容性,二者能够快速高效混合,得到均一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道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沥青胶结料的混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
背景技术
水损坏及路面抗滑力不足一直是道路养护行业面临的大难题。
环氧沥青作为一种优良的沥青路面养护材料,有着广泛的用途和使用前景。然而环氧沥青一般按双组份或多组分包装,在施工时将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后使用。由于受混合设备的限制,目前环氧沥青材料大多采用人工小量混合。近年来间歇式混合设备开始使用,然而使用过程中存在环氧与沥青相容性差,导致分散困难,存在轻质组分上浮难于下沉等问题,严重影响施工效果。目前一般采取在强制搅拌下延长搅拌时间的方法实现双组份或多组分均匀混合,这严重影响了该类材料的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以上提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该装置包括:
混合缸体,用于混合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
进料器,设置在混合缸体上方,用于向混合缸体中通入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
第一搅拌器,竖向设置在混合缸体中部,用于搅拌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
至少一个第二搅拌器,设置在第一搅拌器和混合缸体的侧壁之间,用于剪切分散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
静态混合器,设置在混合缸体底部,并与其连通,用于混合从混合缸体中流出的环氧沥青混合料。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第一搅拌器包括:
搅拌轴,设置与混合缸体上部可旋转连接;
螺带,沿搅拌轴轴向设置固连在搅拌轴上;
搅拌叶片,设置固连在搅拌轴底端。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第二搅拌器设置为多个,且其设置高度不相同。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第二搅拌器设置为多个,至少两个第二搅拌器的设置高度不相同。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第二搅拌器为均质机。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进料器包括多个进料口,用于连通输入环氧沥青的各原料组分。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搅拌叶片的设置高度不小于混合缸体高度的1/5。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混合缸体与静态混合器之间设置有控制阀,用于控制流量。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静态混合器中设置的分散片为可拆卸部件。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混合缸体中的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中,环氧沥青各组分分别进入进料器,在进料器中实现初步混合,然后进入混合缸体,环氧沥青混合料在第一搅拌器搅拌下进一步流动混合,同时,第二搅拌器将混合缸体中流动混合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剪切分散,通过将各组分变成更小的液滴,使得环氧沥青混合料中分组分之间混合更为均一,然后环氧沥青混合液进入静态混合器,经过静态混合器中分散叶片的作用,混合环氧沥青各组分在静态混合器中进一步混合,完成环氧沥青各组分原料的完全、均匀混合。因此,进入混合缸体的环氧沥青各组分在第一搅拌器的搅拌混合、第二搅拌器的剪切分散、静态混合器的流动混合的多重作用下,环氧树脂与沥青基质之间的相容性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二者能够快速高效混合,得到均一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结构合理,混合效率高,混合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组成示意图
图中部件不依照严格的比例尺绘制,仅仅从图中测量得到的尺寸、比例等技术特征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特征的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这里专用的词“实施例”,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性能指标测试,除非特别说明,采用本领域常规试验方法。应理解,本申请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公开的内容。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作为本申请中其它未特别注明的试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均指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通常采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本公开所用的术语“基本”和“大约”用于描述小的波动。例如,它们可以是指小于或等于±5%,如小于或等于±2%,如小于或等于±1%,如小于或等于±0.5%,如小于或等于±0.2%,如小于或等于±0.1%,如小于或等于±0.05%。浓度、量和其它数值数据在本文中可以以范围格式表示或呈现。这样的范围格式仅为方便和简要起见使用,因此应灵活解释为不仅包括作为该范围的界限明确列举的数值,还包括该范围内包含的所有独立的数值或子范围。例如,“1~5%”的数值范围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1%至5%的明确列举的值,还包括在所示范围内的独立值和子范围。因此,在这一数值范围中包括独立值,如2%、3.5%和4%,和子范围,如1%~3%、2%~4%和3%~5%等。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仅列举一个数值的范围。此外,无论该范围的宽度或所述特征如何,这样的解释都适用。
在本公开,包括权利要求书中,所有连接词,如“包含”、“包括”、“带有”、“具有”、“含有”、“涉及”、“容纳”等被理解为是开放性的,即是指“包括但不限于”。只有连接词“由……构成”和“由……组成”是封闭连接词。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内容,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实施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一些方法、手段、仪器、设备等未作详细描述,以便凸显本申请的主旨。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得到的技术方案属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申请述及的第一、第二仅为表述不同的部分,并不表示其先后顺序。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包括:混合缸体,用于混合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进料器,设置在混合缸体上方,用于向混合缸体中通入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第一搅拌器,竖向设置在混合缸体中部,用于搅拌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至少一个第二搅拌器,设置在第一搅拌器和混合缸体的侧壁之间,用于剪切分散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静态混合器,设置在混合缸体底部,并与其连通,用于混合从混合缸体中流出的环氧沥青混合料。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中,环氧沥青各组分分别进入进料器,在进料器中实现初步混合,然后进入混合缸体,在第一搅拌器在搅拌下在混合缸体中进一步流动混合,第二搅拌器将混合缸体中流动混合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剪切分散,通过将各组分变成更小的液滴,使得环氧沥青混合料中分组分之间混合更为均一,最后,均质的环氧沥青混合液进入静态混合器,经过静态混合器中分散叶片的作用,使得最后从共混装置中流出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完全均质。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的第一搅拌器包括:搅拌轴,设置用于与混合缸体上部可旋转连接;螺带,沿搅拌轴轴向设置固连在搅拌轴上;搅拌叶片,设置固连在搅拌轴底端。设置在搅拌轴上的螺带为螺旋形带状部件,在搅拌轴旋转过程中,与其同步旋转的螺带不断将上层的新料和混合中浮在上层的轻质液体组份输送到下层,设置在搅拌轴底部的搅拌叶片能够将从上而下输送的液体组份搅拌混合,同时分散,促使混合料沿混合缸体侧壁向上翻,向混合缸体的上层流动,从而实现了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在混合缸体中整体进行混合流动,实现一次完全混合。
通常螺带的旋转角度、螺带的宽度、螺带的长度等可以根据环氧沥青混合作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以便实现良好的搅拌混合效果和混合效率的优化,搅拌叶片的形状和大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选择,以便实现良好的混合效果和混合效率,进一步,第一搅拌器的选择设置还需要根据第二搅拌器的设置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以便实现第一搅拌器与第二搅拌器的协作搅拌作用,实现最优组合。作为可选实施方式,设置在搅拌轴上的螺带的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作为可选实施方式,螺带由多个宽度不同、旋转角度相同的螺带部件组成。作为可选实施方式,螺带由多个宽度不同、旋转角度不同的螺带部件组成。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中搅拌叶片的设置高度不小于混合缸体高度的1/5。通常搅拌叶片在混合缸体中的高度是指其与混合缸体底部的距离,通常该距离不小于混合缸体高度的1/5,例如1/5、1/4等。
通常,在混合缸体中实现混合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在混合缸体中从下往上流动,经过设置在混合缸体中的第二搅拌器时,在第二搅拌器的剪切分散力的作用下,液体组份被其剪切分散,形成颗粒更为细小的液滴,不同组份的细小液滴能够更好地融合,形成分散更为均匀的混合液。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的第二搅拌器设置为多个,且其设置高度不相同。例如,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四个第二搅拌器。多个第二搅拌器可以设置在混合缸体的不同部位,同时进行剪切分散,提高分散效率,设置在不同的高度,有助于提高对不同高度的混合液体进行剪切分散,提高分散效果。作为可选,第二搅拌器通常设置在混合缸体的上部,其高度大于第一搅拌器的搅拌叶片的高度,例如,搅拌器分散头与混合缸体底部的距离是混合缸体高度的2/3、1/2、1/3、1/4等。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的第二搅拌器设置为多个,至少两个第二搅拌器的设置高度不相同。多个第二搅拌器的设置,可以根据混合缸体的形状和大小进行调整,例如第二搅拌器在水平面内的设置位置,第二搅拌器在竖直方向的设置高度,相邻的第二搅拌器之间的距离,第二搅拌器与第一搅拌器之间的距离,第二搅拌器与混合缸体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以便控制剪切分散效果。进一步,第二搅拌器的设置和选型通常根据第一搅拌器进行考量,以便实现二者的协作配合,实现良好的混合效果。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第二搅拌器为均质机。通常均质机通过高效旋转的转子与定子的精密配合,形成高频、强烈的圆周切线速度、角速度等综合动能效能,将液态剪切分散为细小液滴,例如转子的速度可高达9000rpm,形成的液滴粒径可低至0.2~2微米,不同的液体在变成微米级细小液滴后能够实现更好的混合,使其混合液微观结构更为均一,保持混合液的稳定性,避免因混合不匀而造成不同组分相互离析。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第二搅拌器可选择三级在线超高速分散器,例如,切可(上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三级在线超高速分散器CR2000/10,最大处理量8000L/H,输出转速4200r/min,能够符合本申请实施例的使用需求。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的进料器包括多个进料口,用于连通环氧沥青的各原料组分。通常可以根据环氧沥青原料组分的数量设置与其相符合的进料口,以便进料口与原料管道相互连通,实现原料的输送。各原料组分在进料器中实现初步混合,然后进入混合缸体。通常,设置多个进料分管,通过法兰盘与主进料管相连通,形成进料器。作为可选实施方式,进料分管的数量至少比原料组分的数量多一个,以便连接清洗设备对进料管和混合缸体进行清洗。
静态混合器是一种没有运动部件的高效混合设备,通常利用固定在混合管内的混合单元改变流体在混合管内的流动状态,以达到不同流体之间的良好分散和充分混合。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静态混合器中设置的分散片为可拆卸部件。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混合缸体与静态混合器之间设置有控制阀,并通过连接管道相互连通,以便调控从混合缸体中进入静态混合器的环氧沥青混合液的流量。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静态混合器与混合缸体之间以第一连接软管相互连通,连接软管通过法兰盘与静态混合器连接。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第一连接软管与混合缸体之间垂直连接,第一连接软管可弯转的角度为0~90度。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静态混合器出口端设置与第二连接软管连通,第二连接软管作为输出管道,用于输出混合后的环氧沥青混合料。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混合缸体中的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通常环氧沥青组份具有较大的粘度,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地域施工,可能会导致环氧沥青搅拌混合的效率降低,甚至无法作业,为此可以设置加热组件对环氧沥青进行加热。例如,可以在混合缸体外部设置电加热套,或者在混合缸体底部或者侧壁设置电加热板,或者可以设置超声波加热器,或者在混合缸体底部设置燃气燃烧加热区域。作为可选实施方式,加热组件设置为可拆卸部件,以便对其进行选择性使用。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技术细节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图1为实施例1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组成示意图。
实施例1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圆筒形的混合缸体1,其上侧面设置有进料器4,进料器4包括三个进料分管41和一个主进料管42,通过连接法兰盘连接43,并设置有第一控制阀44;混合缸体1的中央部位设置有第一搅拌器2,第一搅拌器2的搅拌轴上设置有螺带21,搅拌轴底端设置有搅拌叶片22;第一搅拌器2与混合缸体1的侧壁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搅拌器3,两个第二搅拌器3分设在第一搅拌器1的两侧,且高度不相同;
混合缸体1的下方设置有静态混合器5,静态混合器5中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分散片51,静态混合器5与混合缸体1底部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通,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52;静态混合器5的出口端设置有环氧沥青混合料输出管道6,输出管道6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6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中,环氧沥青各组分分别进入进料器,在进料器中实现初步混合,然后进入混合缸体,环氧沥青混合料在第一搅拌器搅拌下进一步流动混合,同时,第二搅拌器将混合缸体中流动混合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剪切分散,通过将各组分变成更小的液滴,使得环氧沥青混合料中分组分之间混合更为均一,然后环氧沥青混合液进入静态混合器,经过静态混合器中分散叶片的作用,混合环氧沥青各组分在静态混合器中进一步混合,完成环氧沥青各组分原料的完全、均匀混合。因此,进入混合缸体的环氧沥青各组分在第一搅拌器的搅拌混合、第二搅拌器的剪切分散、静态混合器的流动混合的多重作用下,环氧树脂与沥青基质之间的相容性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二者能够快速高效混合,得到均一的环氧沥青混合料。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结构合理,混合效率高,混合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细节,仅是示例性说明本申请的构思,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凡是对本申请公开的技术细节所做的没有创造性的改变,都与本申请具有相同的发明构思,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混合缸体,用于混合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
进料器,设置在所述混合缸体上方,用于向所述混合缸体中通入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
第一搅拌器,竖向设置在所述混合缸体中部,用于搅拌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
至少一个第二搅拌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搅拌器和所述混合缸体的侧壁之间,用于剪切分散所述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
静态混合器,设置在所述混合缸体底部并与其连通,用于混合从所述混合缸体中流出的环氧沥青混合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器包括:
搅拌轴,设置与所述混合缸体上部可旋转连接;
螺带,沿所述搅拌轴轴向设置固连在所述搅拌轴上;
搅拌叶片,设置固连在所述搅拌轴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器设置为多个,且其设置高度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器设置为多个,至少两个第二搅拌器的设置高度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器为均质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器包括多个进料口,用于连通输入所述环氧沥青的各原料组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的设置高度不小于所述混合缸体高度的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缸体与所述静态混合器之间设置有控制阀,用于控制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混合器中设置的分散片为可拆卸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混合缸体中的环氧沥青各原料组分。
CN202020336772.3U 2020-03-17 2020-03-17 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 Active CN212153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6772.3U CN212153018U (zh) 2020-03-17 2020-03-17 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6772.3U CN212153018U (zh) 2020-03-17 2020-03-17 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53018U true CN212153018U (zh) 2020-12-15

Family

ID=73714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6772.3U Active CN212153018U (zh) 2020-03-17 2020-03-17 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53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92003U (zh) 一种改性沥青生产系统
CN108380078A (zh) 基于双螺杆的电极物料生产加工系统
CN107243277A (zh) 一种具有高效搅拌出料机构的混料箱
CN205379828U (zh) 一种搅拌设备
CN212153018U (zh) 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
CN204469574U (zh) 一种共轴乳化搅拌机
CN212000488U (zh) 三级式环氧沥青即时共混装置
CN203663785U (zh) 防冻液自动加料计量控制装置
CN109589852A (zh) 一种气固液混合搅拌装置
CN206762697U (zh) 一种组合搅拌桨
CN108466365A (zh) 一种搅拌均匀的混凝土搅拌机
CN112755843A (zh) 一种搅拌乳化设备
CN107998930A (zh) 一种无机化学实验用物料混合装置
CN208959686U (zh) 快速降温的固液混合搅拌机
CN207970760U (zh) 一种组合桨搅拌器
CN206676364U (zh) 一种搅拌滴液装置以及聚羧酸减水剂生产设备
CN202762430U (zh) 消泡剂反应釜
CN2465792Y (zh) 桨叶后掠式搅拌装置
CN205700393U (zh) 一种搅拌器
CN211306841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搅拌装置
CN205635498U (zh) 一种轻质油品与离子液体反应的反应器
CN204342672U (zh) 功能型聚羧酸减水剂预混系统
CN205109544U (zh) 分散机的搅拌装置
CN210787321U (zh) 一种搅拌反应釜
CN105478034A (zh) 立式化纤粘胶混合搅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4

Address after: No. 1, North Road, Guangfu Industrial Park, Guangshun Street, Rongchang District, Chongqing 400000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Luida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336 NO.3-4, Jiangqiao Road, Nan'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SINCERE BOND PAVEMENT MATERIAL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