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31830U - 光学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31830U
CN212031830U CN202021047938.6U CN202021047938U CN212031830U CN 212031830 U CN212031830 U CN 212031830U CN 202021047938 U CN202021047938 U CN 202021047938U CN 212031830 U CN212031830 U CN 212031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end
end surface
ribs
microstructure
optical im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79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开开
程立邦
陈莉
丁先翠
李建军
戴付建
赵烈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479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31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31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31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镜筒具有物侧端面和像侧端面,物侧端面具有多个微结构,各微结构具有多个顶角或拐点,顶角或拐点在物侧端面的径向上,且各微结构中的至少一个顶角的开口朝向物侧端面的中心;透镜,透镜为多个,多个透镜沿镜筒的中心轴间隔排布在镜筒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学成像镜头存在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利用手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已经成为了生活常态,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联系已离不开手机。在日常生活中对手机镜头的使用很频繁,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对手机摄像头的要求逐步提高,不仅要求手机摄像头具有高像素、高成像品质,还要求其更美观、更有质感。传统手机镜头通常是利用镀膜的方式来降低镜筒的表面反射率,以提高镜筒的消光性能及表面黑度。但是镀膜使得手机镜头的工艺增加,大大提高了手机镜头的成本。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光学成像镜头存在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成像镜头存在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镜筒具有物侧端面和像侧端面,物侧端面具有多个微结构,各微结构具有多个顶角或拐点,顶角或拐点在物侧端面的径向上,且各微结构中的至少一个顶角的开口朝向物侧端面的中心;透镜,透镜为多个,多个透镜沿镜筒的中心轴间隔排布在镜筒内。
进一步地,物侧端面包括:天面,天面绕镜筒的内筒壁的外周设置;喇叭面,喇叭面绕天面的外周设置,喇叭面的大径端相对于天面靠近像侧端面,微结构设置在天面和/或喇叭面上。
进一步地,所有微结构顺次排列以构成环状的微结构单元。
进一步地,微结构单元的高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0.2毫米。
进一步地,微结构在物侧端面的周向上相对的两个顶角之间的距离L1大于0毫米且小于等于0.3毫米;和/或微结构在物侧端面的径向上相对的两个顶角之间的距离L2大于0毫米且小于等于0.3毫米。
进一步地,微结构的形状为多边形;和/或微结构的面积向远离物侧端面的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物侧端面包括多个筋条,多个筋条交叉以围成微结构。
进一步地,筋条的宽度L3大于0毫米且小于等于0.05毫米。
进一步地,多个筋条包括:多个第一筋条,多个第一筋条沿物侧端面的顺时针依次间隔排列设置;多个第二筋条,多个第二筋条沿物侧端面的逆时针依次间隔排列设置,第一筋条与第二筋条交叉以围成微结构,其中,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均呈弧形状。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第一筋条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第二筋条之间的距离。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和透镜,镜筒具有物侧端面和像侧端面,物侧端面具有多个微结构,各微结构具有多个顶角或拐点,顶角或拐点在物侧端面的径向上,且各微结构中的至少一个顶角的开口朝向物侧端面的中心;透镜为多个,多个透镜沿镜筒的中心轴间隔排布在镜筒内。
通过在物侧端面上设置多个微结构,使得物侧端面更加的暗黑,以使得物侧端面能够很好的吸收射入到物侧端面上的光线,减少射入到透镜中的杂散光,以保证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在物侧端面上设置微结构就无需在物侧端面上进行镀膜了,可以大大节省工艺步骤,进而节省了生产成本。本申请中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在不增加制作成本的基础上减小反射率,解决了低反射率与低成本不能兼顾的问题。将微结构的顶角或拐点设置在物侧端面的径向上,可以实现最大程度地打散入射至物侧端面的任意角度光线的目的,进而达到消光的目的。将微结构的至少一个顶角的开口朝向物侧端面的中心使得构成顶角的两条线位于过物侧端面的中心的半径的两侧,以接收不同角度射入到物侧端面上的光线,达到消光的目的,减少射入到透镜上的杂光。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光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光学元件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物侧端面;20、微结构;30、顶角;40、第一筋条;50、第二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成像镜头存在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如图1至图2所示,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和透镜,镜筒具有物侧端面10和像侧端面,物侧端面10具有多个微结构20,各微结构20具有多个顶角30或拐点,顶角30或拐点在物侧端面10的径向上,且各微结构20中的至少一个顶角30的开口朝向物侧端面10的中心;透镜为多个,多个透镜沿镜筒的中心轴间隔排布在镜筒内。
通过在物侧端面10上设置多个微结构20,使得物侧端面10更加的暗黑,以使得物侧端面10能够很好的吸收射入到物侧端面10上的光线,减少射入到透镜中的杂散光,以保证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在物侧端面上设置微结构20就无需在物侧端面10上进行镀膜了,可以大大节省工艺步骤,进而节省了生产成本。本申请中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在不增加制作成本的基础上减小反射率,解决了低反射率与低成本不能兼顾的问题。将微结构的顶角30或拐点设置在物侧端面10的径向上,可以实现最大程度地打散入射至物侧端面10的任意角度光线的目的,进而达到消光的目的。将微结构20的至少一个顶角30的开口朝向物侧端面10的中心使得构成顶角30的两条线位于过物侧端面10的中心的半径的两侧,以接收不同角度射入到物侧端面10上的光线,达到消光的目的,减少射入到透镜上的杂光。可选地,物侧端面10包括天面和喇叭面,天面绕镜筒的内筒壁的外周设置;喇叭面绕天面的外周设置,喇叭面的大径端相对于天面靠近像侧端面,微结构20设置在天面和/或喇叭面上。在光学成像镜头安装到成像设备上后,天面裸露在成像设备的外部以便于光射入到透镜中,在天面处设置微结构20可以避免在成像时光线在天面上反射,进而可以减少射入到透镜中的杂散光。而喇叭面位于天面的外侧,光线射入到喇叭面上也容易形成反射光,在喇叭面上设置微结构20,同样也可以减小射入到透镜中的杂散光,以增加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如图1所示,所有微结构20顺次排列以构成环状的微结构单元。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光学成像镜头需要光线射入到透镜上才能实现成像,所以物侧端面10也是环状的。而将所有的微结构20排布成环状的微结构单元就使得物侧端面10的各个角度上均具有微结构,以实现各个角度的消光作用,达到降低杂散光的目的。
具体的,微结构单元的高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0.2毫米。若微结构单元的高度大于0.2毫米就使得微结构单元过高,就会使得微结构单元遮挡射入到透镜中成像的光,会产生光学成像透镜成像不全的问题,影响成像质量。将微结构单元的高度设置在0至0.2毫米的范围内,可以有效保证微结构单元不会遮挡射入到透镜中用于成像的光,同时还能吸收射入到物侧端面10上的光,以降低物侧端面的反射率,减少射入到透镜中的杂散光。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在物侧端面10上设置任何结构,或镀上减反射膜,那么物侧端面10应该是光滑的平面,当光线射入到物侧端面10上后,物侧端面10会将一部分光线反射,被物侧端面10反射的光不带有成像信息,射入到透镜上就会对透镜的成像产生影响,影响成像质量,这部分影响透镜成像质量的光就是杂散光,本申请中改善的是物侧端面10上产生的杂散光。
具体的,微结构20在物侧端面10的周向上相对的两个顶角30之间的距离L1大于0毫米且小于等于0.3毫米。若微结构20在物侧端面10的周向上相对的两个顶角30之间的距离L1大于0.3毫米,就使得这两个顶角30之间的距离过大,使得物侧端面10的平面部分暴露的较多,使得部分光线会直接射到物侧端面10,且被物侧端面10的平面部分反射后直接射到透镜处,会对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造成影响。将微结构20在物侧端面10的周向上相对的两个顶角30之间的距离L1设置在0至0.3毫米的范围内,就使得大部分光线射入到物侧端面10上的光能够在微结构20上来回反射吸收,达到消光的目的,进而减少了直接反射到透镜处的反射光,减少了杂散光对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的影响。
具体的,微结构20在物侧端面10的径向上相对的两个顶角30之间的距离L2大于0毫米且小于等于0.3毫米。若微结构20在物侧端面10的径向上相对的两个顶角30之间的距离L2大于0.3毫米,就使得这两个顶角30之间的距离过大,使得物侧端面10的平面部分暴露的较多,使得部分光线会直接射到物侧端面10,且被物侧端面10的平面部分反射后直接射到透镜处,会对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造成影响。将微结构20在物侧端面10的径向上相对的两个顶角30之间的距离L2设置在0至0.3毫米的范围内,就使得大部分光线射入到物侧端面10上的光能够在微结构20上来回反射吸收,达到消光的目的,进而减少了直接反射到透镜处的反射光,减少了杂散光对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的影响。
可选地,微结构20的形状为多边形。将微结构20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以便于使得多个顶角朝向物侧端面10的中心设置,以最大程度的达到消光的目的。
优选的,微结构20的形状三角形、菱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这样设置便于使得多个顶角朝向物侧端面10的中心,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消光。
具体的,微结构20的面积向远离物侧端面10的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由于在靠近物侧端面10的中心的位置处,光线极易被反射到透镜处,将此处的微结构20的面积设置的小一些,可以大大降低反射到透镜处的杂散光,提高成像质量。而在远离物侧端面10的中心位置处,光线则没那么容易被反射到透镜处,将此处的微结构20的面积设置的大一些,便于微结构20的制作,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这样设置可以在保证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光学镜头的生产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物侧端面10包括多个筋条,多个筋条交叉以围成微结构20。将筋条交叉围成微结构20,便于微结构20的制作。筋条可以利用模具压制成型,在制作镜筒时可以一步到位将筋条压制出来,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还能保证镜筒的结构强度。
具体的,筋条的宽度L3大于0毫米且小于等于0.05毫米。如果筋条的宽度L3大于0.05毫米,就使得筋条占据的物侧端面10上的面积过大,对光线的吸收作用较差。将筋条的宽度L3限制在0至0.05毫米的范围内,可以保证微结构20的吸光作用,减少射入到透镜上的杂散光。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筋条包括多个第一筋条40和多个第二筋条50,多个第一筋条40沿物侧端面10的顺时针依次间隔排列设置;多个第二筋条50沿物侧端面10的逆时针依次间隔排列设置,第一筋条40与第二筋条50交叉以围成微结构20,其中,第一筋条40和第二筋条50均呈弧形状。这样设置形成的微结构20更加的均匀,对光线的吸收作用较好,同时便于微结构20的制作,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将第一筋条40和第二筋条50均设置为弧形的可以减少筋条的使用数量,同时使得微结构20的顶角的开口朝向物侧端面10的中心。
具体的,所有第一筋条40的第一端与所有第二筋条50的第一端与物侧端面10的中心的距离是相等的。所有第一筋条40的第二端与所有第二筋条50的第二端与物侧端面10的中心的距离是相等的。
可选地,相邻两个第一筋条40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第二筋条50之间的距离。这样设置在同一半径位置处的微结构20的面积是相同的,以使得各个角度的消光效果相同,达到均匀消光的作用,保证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物侧端面10上设置微结构20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进行激光雾化、放电处理,以构建更小尺寸的消光结构,形成相嵌套的结构形式,进一步提高物侧端面10的消光性能和表面黑度。可选地,微结构20的底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弧面,也可以具有凹凸不平的小结构。在微结构20的底面上设置有凹凸不平的小结构可以更进一步提高物侧端面10的消光性能和表面黑度。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筒,所述镜筒具有物侧端面(10)和像侧端面,所述物侧端面(10)具有多个微结构(20),各所述微结构(20)具有多个顶角(30)或拐点,所述顶角(30)或所述拐点在所述物侧端面(10)的径向上,且各所述微结构(2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顶角(30)的开口朝向所述物侧端面(10)的中心;
透镜,所述透镜为多个,多个所述透镜沿所述镜筒的中心轴间隔排布在所述镜筒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侧端面(10)包括:
天面,所述天面绕所述镜筒的内筒壁的外周设置;
喇叭面,所述喇叭面绕所述天面的外周设置,所述喇叭面的大径端相对于所述天面靠近所述像侧端面,所述微结构(20)设置在所述天面和/或所述喇叭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微结构(20)顺次排列以构成环状的微结构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单元的高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0.2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结构(20)在所述物侧端面(10)的周向上相对的两个所述顶角(30)之间的距离L1大于0毫米且小于等于0.3毫米;和/或
所述微结构(20)在所述物侧端面(10)的径向上相对的两个所述顶角(30)之间的距离L2大于0毫米且小于等于0.3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结构(20)的形状为多边形;和/或
所述微结构(20)的面积向远离所述物侧端面(10)的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侧端面(10)包括多个筋条,多个所述筋条交叉以围成所述微结构(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条的宽度L3大于0毫米且小于等于0.05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筋条包括:
多个第一筋条(40),多个所述第一筋条(40)沿所述物侧端面(10)的顺时针依次间隔排列设置;
多个第二筋条(50),多个所述第二筋条(50)沿所述物侧端面(10)的逆时针依次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第一筋条(40)与所述第二筋条(50)交叉以围成所述微结构(20),其中,所述第一筋条(40)和所述第二筋条(50)均呈弧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筋条(40)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筋条(50)之间的距离。
CN202021047938.6U 2020-06-09 2020-06-09 光学成像镜头 Active CN212031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7938.6U CN212031830U (zh) 2020-06-09 2020-06-09 光学成像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7938.6U CN212031830U (zh) 2020-06-09 2020-06-09 光学成像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31830U true CN212031830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7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7938.6U Active CN212031830U (zh) 2020-06-09 2020-06-09 光学成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31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99116U (zh) 塑胶镜筒、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EP1749221B1 (en) Light-absorbing member
CN111736291B (zh) 环形光学元件、成像镜组、成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TWM529856U (zh) 環形光學元件、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952720A (zh) 数码相机镜头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US20220043325A1 (en) Light-shielding sheet and optical lens having light-shielding sheet
CN104181619B (zh) 塑胶透镜
CN208636528U (zh) 镜头模组
WO2020108103A1 (zh) 一种镜头模组
CN212031830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10090790U (zh) 镜头模组
CN109270664B (zh)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摄像装置
CN211741672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10803760U (zh) 塑胶透镜和光学成像镜头
CN211741671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13986981U (zh) 电子设备、镜头模组及其镜筒
CN211575019U (zh) 匀光片和用于tof模组的光源
US20200218035A1 (en) Camera lens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camera function
CN212293731U (zh) 光学镜片镀膜治具
CN212623278U (zh) 光学成像镜头及显示装置
CN212623164U (zh) 隔圈和成像镜头
CN215526316U (zh) 镜筒、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623154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07718055U (zh) 镜头组件
CN111624832A (zh) 镜筒、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