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0790U - 镜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镜头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90790U
CN210090790U CN201921030967.9U CN201921030967U CN210090790U CN 210090790 U CN210090790 U CN 210090790U CN 201921030967 U CN201921030967 U CN 201921030967U CN 210090790 U CN210090790 U CN 210090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extinction
lens module
lens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09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传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90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90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镜头模组,包括镜筒和压环,该压环包括像侧面、与物侧面相对设置的像侧面以及连接物侧面和像侧面的壁部,壁部包括靠近光轴的内侧壁和与内侧壁相对设置的外侧壁;本实用新型中的镜头模组,通过将内侧壁在平行于光轴的截面设置为斜面,且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内侧壁向靠近所述光轴的方向倾斜,以此减少进入到压环内的光线,进而减少镜筒内杂散光的生成;另外,还通过在内侧壁上开设消光部,因消光部的第一壁和第二壁的远离本体的一端交叉相连,故此,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位置对射到压环的内侧壁的杂散光进行反射,从而减少光的反射面积及改变光的反射路径以达到散射效果,有效地弱化镜筒内的杂散光,提升镜头模组的成像品质。

Description

镜头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镜头是摄像成像器件中相当重要的光学组件,其性能将直接决定成像性能的优劣,因而,镜头性能将成为设计照相机、摄影机或放映机等成像设备的重要考虑因素。目前,镜头模组的主流结构大致如下:包括镜筒、设置于所述镜筒内的镜片、夹持于相邻两个镜片之间的遮光片或遮光板及设于底层镜片与所述镜筒之间的压环。然而,在成像过程中,在镜筒的物侧,镜筒外部的光从各个角度射至镜筒内时,极易在镜筒内部生成杂散光,镜头模组容易受到这些杂散光的干扰,致使成像品质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杂光干扰小,能保证成像品质的镜头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模组,用于解决现有的镜头模组容易受到杂光干扰导致成像品质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镜头模组,该镜头模组包括镜筒、收容于所述镜筒内的镜片组以及设于所述镜片组的像侧的压环,所述压环包括物侧面、与所述物侧面相对设置的像侧面以及连接所述物侧面和所述像侧面的壁部,所述壁部包括靠近所述光轴的内侧壁和与所述内侧壁相对设置的外侧壁;
所述内侧壁在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截面上为斜面,且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所述内侧壁向靠近所述光轴的方向倾斜;
所述压环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内侧壁上的消光部,所述消光部包括本体和由所述本体凸出延伸的多个消光壁,各所述消光壁包括由所述本体向靠近所述光轴的方向分别延伸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壁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交叉相连,各所述消光壁自所述物侧面延伸至所述像侧面。
作为一种改进,多个所述消光壁围绕所述光轴呈环形阵列排布,各所述消光壁的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交叉形成的夹角范围为0°~90°。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消光壁的数量为90个~1080个。
作为一种改进,在所述镜筒的径向上,各所述消光壁自所述本体延伸出的高度范围为10μm~30μm。
作为一种改进,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截面上,所述消光壁呈三角形。
作为一种改进,各所述消光壁的所述第一壁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壁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之间的径向距离范围为20μm~40μm,相邻的两所述消光壁中心处之间的径向距离范围为20μm~100μm。
作为一种改进,多个所述消光壁在所述本体上连续排列。
作为一种改进,各所述消光壁的所述第一壁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壁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通过弧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镜头模组,通过将压环的内侧壁在平行于光轴的截面设置为斜面,且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内侧壁向靠近所述光轴的方向倾斜,也就是将截光点设置在压环的像侧端,减少镜筒内的杂散光的生成;另外,还通过在压环的内侧壁上开设消光部,因消光部的第一壁和第二壁的远离本体的一端(或者说靠近光轴的一端)交叉相连,故此,可以在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上对射到压环的内侧壁的杂散光进行反射,从而改变光的反射路径以达到散射的效果,进而有效地弱化镜筒内的杂散光,最终提升镜头模组的成像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镜头模组的剖面图;
图2为图1中压环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压环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压环的仰视图;
图5为图2中压环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压环中消光壁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6中压环的第一种消光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压环的第二种消光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压环的第三种消光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压环的第四种消光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6中压环的第五种消光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压环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各标号如下:
1、镜头模组;OO’、光轴;
10、压环;111、像侧面;112、物侧面;113、壁部;1131、内侧壁;1132、外侧壁;
13、消光部;131、本体;132、消光壁;1321、第一壁;1322、第二壁;1323、弧形;
20、镜片组;30、镜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镜头模组1,如图1所示,该镜头模组1包括镜筒30、收容于镜筒30内的镜片组20以及设于镜片组20的像侧的压环10,其中,压环10主要用于将镜片组20固定于镜筒30内。
需说明的是,镜片组20中的镜片数量可以是5个,也可以是1个、2个、3个、4个或更多个,具体数量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设置。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镜片组20包括5个镜片,其中,压环10设置在最靠近像侧的镜片上。
如图2至图4所示,该压环10包括物侧面112、像侧面111和壁部113,其中,像侧面111与物侧面112在光轴OO’的方向上相对设置,壁部113连接物侧面112和像侧面111。具体地,如图4所示,壁部113包括靠近光轴OO’的内侧壁1131和与内侧壁1131相对设置的外侧壁1132。
如图5所示,压环10的内侧壁1131在平行于光轴OO’的截面上为斜面,这样,当镜筒30外部的光线经过压环10时,可以增加这些光线与压环10的内侧壁1131的接触面积。另外,再如图5所示,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压环10的内侧壁1131向靠近光轴OO’的方向倾斜。可以理解地,压环10的内侧壁1131靠近像侧面111一侧的半径小于压环10的内侧壁1131靠近物侧面112一侧的半径,也就是将截光点设置在压环的像侧端。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压环10的内侧壁1131围成的光孔12在光轴OO’方向的截面上呈倒梯形,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以压环10的右侧为例,压环10的内侧壁1131呈现为一个右上向左下倾斜的斜面,其中该斜面与压环10的像侧面111的夹角a1的范围为30°~60°。
可以理解地,因压环10的内壁面1132直接面对光学区域,因而压环10的内壁面1132容易接触到大量的入射光,并将其反射至镜筒30内的其它结构表面上,故,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反向角度结构,相比现有的光孔12在光轴OO’方向的截面上呈梯形的结构,本申请中将截光点设置在压环的像侧端,可以减少从压环10通过的杂散光,同时在压环10的内壁面1132进行消光处理,从而有效地弱化杂光影响。
需说明的是,该截光点结构实际上为一个圆,其中,在该圆以外光线无法通过,在该圆以内光线才可以通过。这样,如果有杂散光,只要在这个圆以外就无法通过,故此,能通过压环10影响成像的杂散光将进一步减少,从而进一步提升成像品质。
如图5至图8所示,为进一步弱化杂光影响,压环10还包括开设于内侧壁1131上的消光部13,消光部13包括本体131和由本体131凸出延伸的多个消光壁132。其中,如图6至图11所示,各消光壁132包括由本体131向靠近光轴OO’的方向分别延伸的第一壁1321和第二壁1322,第一壁1321的远离本体131的一端与第二壁1322的远离本体131的一端交叉相连,各消光壁132自物侧面112延伸至像侧面111。这样,即可对进入压环10的光线进行散射,从而大大地减少杂光的反射现象,有效地弱化镜头模组1受到杂光的干扰,提高成像品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多个消光壁132围绕光轴OO’呈环形阵列排布。另外,如图6所示,各消光壁132的第一壁1321和第二壁1322交叉形成的夹角a2(也即图6至图11中的夹角B)的范围为0°~90°,这样,通过阵列消光结构,即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和位置对进入压环10的光线进行反射形成散射效果(主要通过改变光的反射面积和改变光的反射方向等实现),从而减少压环10的内侧壁1131(也可理解为上述斜面)上的杂光,进而减少进入到镜筒30内镜片组20等其它零部件的光线,极大程度地减少杂散光的生成,并弱化杂光对成像品质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消光壁132的数量为90个~1080个。当然,实际上,消光壁132的数量也可根据具体实际需要而定,并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12所示,为简化压环10的结构,以及进一步各消光壁132沿光轴OO’的方向延伸设置。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各消光壁132为直条状,优选地,在垂直于光轴OO’的截面上,各消光壁132呈三角形。在实际应用中,各消光壁132的横截面还可以为其它形状,和/或各消光壁132还可以为波浪状,只要能形成凹凸结构以能对光形成散射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1所示,为各消光部13的几种优化横截面形状结构。为进一步提高消光部13的散射能力,在镜筒30的径向上,各消光壁132自本体131延伸出的高度A的范围为10μm~30μm。各消光壁132的第一壁1321靠近本体131的一端与第二壁1322靠近本体131的一端之间的径向距离C的范围为20μm~40μm。相邻的两消光壁132中心处之间的径向距离D的范围为20μm~100μm。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1所示,多个消光壁132在本体131上连续排列。另外,各消光壁132的第一壁1321的远离本体131的一端与第二壁1322的远离本体131的一端通过弧形1323连接,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杂散光的与压环10内侧壁113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消光部13的散射能力。
采用上述镜头模组1后,可以理解地,光线从镜筒30的物侧方向射入镜筒30的内部,需先经过压环10以及镜片组20,因压环10的内侧壁1131采用反向角度的倒梯形结构,故此,可以有效地减少进入压环10内的杂散光,另外,通过在压环10上设置消光部13,可以对进入压环10内的杂散光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上对光线进行反射以达到散射的效果,进而弱化杂光对成像品质的影响,最终大大地提升镜头模组1的成像品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镜头模组,所述镜头模组包括镜筒、收容于所述镜筒内的镜片组以及设于所述镜片组的像侧的压环,所述压环包括物侧面、与所述物侧面相对设置的像侧面以及连接所述物侧面和所述像侧面的壁部,所述壁部包括靠近光轴的内侧壁和与所述内侧壁相对设置的外侧壁;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壁在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截面上为斜面,且从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所述内侧壁向靠近所述光轴的方向倾斜;
所述压环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内侧壁上的消光部,所述消光部包括本体和由所述本体凸出延伸的多个消光壁,各所述消光壁包括由所述本体向靠近所述光轴的方向分别延伸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壁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交叉相连,各所述消光壁自所述物侧面延伸至所述像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消光壁围绕所述光轴呈环形阵列排布,各所述消光壁的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交叉形成的夹角范围为0°~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壁的数量为90个~1080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筒的径向上,各所述消光壁自所述本体延伸出的高度范围为10μm~30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截面上,所述消光壁呈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消光壁的所述第一壁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壁靠近所述本体的一端之间的径向距离范围为20μm~40μm,相邻的两所述消光壁中心处之间的径向距离范围为20μm~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消光壁在所述本体上连续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消光壁的所述第一壁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壁的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通过弧形连接。
CN201921030967.9U 2019-06-30 2019-07-02 镜头模组 Active CN21009079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94099 WO2021000199A1 (zh) 2019-06-30 2019-06-30 镜头模组
CNPCT/CN2019/094099 2019-06-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90790U true CN210090790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84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0967.9U Active CN210090790U (zh) 2019-06-30 2019-07-02 镜头模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90790U (zh)
WO (1) WO202100019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0127A (zh) * 2020-03-23 2020-06-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光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光学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1226795A1 (zh) * 2020-05-11 2021-11-18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镜筒、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4312B (zh) * 2023-10-16 2024-03-29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硬管内窥镜及物镜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78541A (ja) * 2005-12-27 2007-07-12 Kyocera Corp 撮像レンズ構成体、光学モジュール及び携帯端末、並びにこれらの組込み、製造方法
KR101883033B1 (ko) * 2015-05-27 2018-07-2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CN109143522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多群组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电子设备
CN207528997U (zh) * 2017-10-25 2018-06-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8636505U (zh) * 2018-08-04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压环及镜头模组
CN208636512U (zh) * 2018-08-08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
CN208636523U (zh) * 2018-08-10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0127A (zh) * 2020-03-23 2020-06-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消光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光学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1226795A1 (zh) * 2020-05-11 2021-11-18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镜筒、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00199A1 (zh) 2021-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90790U (zh) 镜头模组
US7251084B2 (en) Fresnel lens and an illuminat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Fresnel lens
US20200049925A1 (en) Lens module
JP2593430B2 (ja) 内視鏡用照明光学系
JP7248662B2 (ja) 光ビームフォーマ
EP1521983A1 (en) Optical lens component and optical lens arrangement comprising the lens component
US10725212B2 (en) Lens
JP2011249020A (ja) 照明装置
WO2020140592A1 (zh) 玻璃镜片及镜头模组
CN105026830A (zh) 包括光学器件和反射器的装置
CN102087394A (zh) 镜头模组
CN110632729A (zh) 镜筒
US20210063674A1 (en) Lens module, optical len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0038291U (zh) 一种减轻摄像头杂散光的间隔环
CN210155697U (zh) 棱镜膜组件及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
CN114440142B (zh) 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形成异形轮廓光斑的led光学系统
CN212540767U (zh) 非球面聚焦透镜及透镜组
CN200986618Y (zh) 一种无衍射光大景深成像光学系统
CN211604144U (zh) 微透镜组件、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690910U (zh) 镜筒
CN110630983A (zh) 一种透镜及应用该透镜的发光组件
CN219997329U (zh) 一种柱面菲涅尔光学透镜
CN210775896U (zh) 光学镜片
CN211741671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12623164U (zh) 隔圈和成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6

Address after: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Raytheon solutions Pte Ltd

Address before: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Patentee before: Raytheon Technology (Singapor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