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24099U - 一种升降递送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递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24099U
CN212024099U CN201922413809.8U CN201922413809U CN212024099U CN 212024099 U CN212024099 U CN 212024099U CN 201922413809 U CN201922413809 U CN 201922413809U CN 212024099 U CN212024099 U CN 212024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hain
conveying
stacking
drive sprocket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138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er Pack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er Pack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er Pack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er Pack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138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24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24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24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cking Of Articl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递送机,涉及纸板堆垛技术领域,其包括堆放架,所述堆放架上开设有堆放口,且所述堆放架内竖直开设有堆放槽,所述堆放口与堆放槽连通,所述堆放架内设置有用于对堆垛底板进行升降运动的叉型升降台,所述堆放架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承托堆垛底板的承托机构,所述堆放架内设置有用于承接并输送堆垛底板的承接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承托机构可对多个堆垛底板起到承托作用,使得叉型升降台将最下端的堆垛底板下降至承接输送装置上,最终由承接输送装置将该堆垛底板输送至流水线上,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递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板堆垛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递送机。
背景技术
在纸板堆积成垛的流水线中,需要在每次纸板堆积成垛之前在纸板的底部放置一个堆垛底板,如图6所示,该堆垛底板宽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插接口10,便于后期叉车的插接,已完成对纸板垛整体的运输或转运。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流水线持续性的作业,一般采用人工将堆垛底板逐个放入到纸板堆积成垛的流水线上。
对于体积较大的堆垛底板来说,采用人工放置堆垛底板的方式,费时费力,存在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升降递送机,利用承托机构可对多个堆垛底板起到承托作用,使得叉型升降台将最下端的堆垛底板下降至承接输送装置上,最终由承接输送装置将该堆垛底板输送至流水线上,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升降递送机,包括堆放架,所述堆放架上开设有堆放口,且所述堆放架内竖直开设有堆放槽,所述堆放口与堆放槽连通,所述堆放架内设置有用于对堆垛底板进行升降运动的叉型升降台,所述堆放架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承托堆垛底板的承托机构,所述堆放架内设置有用于承接并输送堆垛底板的承接输送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利用叉车将多层堆垛底板运输至堆放槽内的叉型升降台上,此时叉型升降台已抬升至一定高度,之后,叉型升降台将多层堆垛底板向下运输,并使得由上之下倒数第二个的堆垛底板位于承托机构的位置,然后承托机构对该堆垛底板起到承托作用,接着,叉型升降台继续将最底层的堆垛底板向下运输至承接输送装置上,由承接输送装置运输至流水线上,便可完成对堆垛底板的输送作业,自动化程度高,即省时又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承托机构均包括气缸、第一连杆和承托杆,所述堆放架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气缸转动连接在堆放架上,所述第一连杆长度方向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活塞杆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间部位转动连接在堆放架上,所述承托杆固定在第一连杆长度方向远离气缸的一端,且所述承托杆插接在插接槽内并与堆垛底板上的插接口形成插接滑移配合,所述气缸和堆放架、第一连杆和气缸的活塞端、第一连杆与堆放架三者转动连接处的轴线均呈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当需要对最底层的堆垛底板进行承托作业时,两个气缸同时分别驱动对应的第一连杆,使其绕着与堆放架转动连接处的轴线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两个承托杆同时插接在堆垛底板相对两侧的插接口内,进而完成对最底层堆垛底板的承托作业,当无需承托时,只需驱动两个气缸使其活塞杆反向移动,进而将两个承托饭从堆垛底板上的插接口中抽离,即承托及撤离的方式简单快捷且高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承托杆与堆垛底板相抵接的侧壁上均嵌设有万向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两个承托杆上嵌设的万向滚珠,将两个承托杆与堆垛底板之间的滑移配合转变为滚动配合,进而减少两个承托杆与堆垛底板之间的摩擦力,即方便承托杆的插入和抽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承托杆上均设置有引导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承托杆上的引导斜面,进一步方便承托杆的插入和抽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第一传动链轮和第一转动轴,所述输送架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分别转动连接在输送架的四个夹角处,四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的轴线均呈水平设置,四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位于同一水平平面内,所述第一转动轴长度方向的两端同轴固定在靠近堆放口的两个第一传动链轮上,所述承接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转动轴、第一输送链,所述第二转动轴长度方向的两端同轴固定在远离堆放口的两个第一传动链轮上,所述叉型升降台位于两个输送架、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之间,所述第一输送链设置有两个,两所述第一输送链分别套设在同一输送架上的两个第一传动链轮上并与两个第一传动链轮相啮合,两所述第一输送链之间的间距小于堆垛底板的宽度或长度,所述承接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转动且对堆垛底板进行二次输送的二次承接输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当完成对最底层的堆垛底板的分离作业时,叉型升降台将最底层的堆垛底板运输至两个第一输送链上,由于两个第一输送链之间的间距小于堆垛底板的宽度或长度,即最底层的堆垛底板便会落在两个第一输送链上,之后,利用二次承接输送组件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通过第一传动链轮和第一输送链之间的传动关系,最终带动两个第一输送链同时在绕着对应的两个第一传动链轮进行转动,进而将位于两个第一输送链上堆垛底板运输至二次承接输送组件上,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操作,且利用堆垛底板、叉型升降台和两个第一输送链三者之间高度和宽度的位置差,将堆垛底板运输至二次承接输送组件上,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操作空间;另外,通过减少两个第一输送链的输送距离,提高两个第一输送链对堆垛底板的支撑性,避免两个第一输送链被堆垛底板压得过于弯曲,进而保证两个第一输送链的输送作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第一输送链上均设置有推送凸块,所述推送土块抵接在堆垛底板靠近堆放口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时,利用两个第一输送链上设置的推送凸块,使得两个推送凸块在两个第一输送链同步转动的过程中,将堆垛底板推理堆放槽,有助于提高两个第一输送链的推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次承接输送组件包括承接架、第二传动链轮和第三转动轴,所述承接架位于两个第一输送链的下游,所述第二传动链轮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传动链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承接架的四个夹角处,四个所述第二传动链轮的轴线均呈水平设置,四个所述第二传动链轮位于同一水平平面内,所述第三转动轴长度方向的两端同轴固定在靠近输送架的两个第二传动链轮上,所述承接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输送链和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二输送链设置有两个,两所述第二输送链分别套设在承接架宽度方向同一侧的两个第二传动链轮上并与两个第二传动链轮相啮合,所述第四转动轴长度方向的两端同轴固定在远离第三转动轴的两个第二传动链轮上,所述二次承接输送组件还包括用于同时驱动第三转动轴、第四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同时转动的联动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当堆垛底板被两个第一输送链运离堆放槽时,堆垛底板会被运输至两个第二输送链上,之后两个第二输送链在联动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分别绕着两个第二传动链轮进行转动,进而将堆垛底板输送至流水线上,即采用分级运输的方式,将堆垛底板运输至流水线上,缩短了两个第一输送链的输送距离,实现在长距离的运输下,第一输送链和第二输送链对堆垛底板的支撑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三传动链轮、第四传动链轮和第一传动链,所述第三传动链轮同轴固定在第二转动轴上,所述第四传动链轮同轴固定在第三转动轴上,所述第一传动链套设在第三传动链轮和第四传动链轮上并与第三传动链轮和第四传动链轮相啮合,所述联动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五传动链轮、第六传动链轮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五传动链轮同轴固定在第三转动轴上,所述第六传动链轮同轴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联动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链,所述第二传动链套设在第五传动链轮和第六传动链轮上并与第五传动链轮和第六传动链轮相啮合。所述第六传动链轮同轴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随着驱动电机的驱动,带动第二传动链绕着第六传动链轮和第五传动链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动轴转动,然后,利用套设在第三传动链轮和第四传动链轮上的第一传动链,将第三转动轴的动力传递至第二转动轴上,进而通过第三传动链轮和第四转动轴转动,进而通过四个第一传动链轮同步带动两个第一输送链转动,进而实现两个第二输送链与两个第一输送链对堆垛底板的同步输送,即无需再另添动力源,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借助承托机构可对多个堆垛底板起到承托作用,使得叉型升降台将最底端的堆垛底板下降至承接输送装置上,最终由承接输送装置将该堆垛底板输送至流水线上,省时省力;
利用在承托杆上嵌设的万向滚珠和设置的引导斜面,提高了承托杆插接和抽离堆垛底板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升降递送机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升降递送机去除堆垛底板时的轴测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承托机构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承接输送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4局部A的放大图,主要体现推送凸块的结构;
图6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堆垛底板上的插接口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堆放架;11、堆放口;12、递送口;13、堆放槽;14、安装槽;15;插接槽;2、叉型升降台;3、承托机构;31、气缸;32、第一连杆;33、承托杆;331、引导斜面;332、万向滚珠;4、承接输送装置;41、输送架;42、第一传动链轮;43、第一转动轴;44、第二转动轴;45、第一输送链;451、推送凸块;46、二次承接输送组件;461、承接架;462、第二传动链轮;463、第三转动轴;464、第二输送链;465、第四转动轴;466、联动驱动组件;4661、第三传动链轮;4662、第四传动链轮;4663、第一传动链;4664、第五传动链轮;4665、第六传动链轮;4666、驱动电机;4667、第二传动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升降递送机,包括呈矩形体状的堆放架1,堆放架1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堆放口11和递送口12,且堆放架1内竖直开设有堆放槽13,堆放口11、递送口12与堆放槽13连通,堆放架1内设置有用于对堆垛底板进行升降运动的叉型升降台2,堆放架1宽度方向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承托堆垛底板的承托机构3,堆放架1内设置有用于承接堆垛底板并将堆垛底板从递送口12运走的承接输送装置4。
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利用叉车将多层堆垛底板运输至堆放槽13内的叉型升降台2上,此时叉型升降台2已抬升至一定高度,之后,叉型升降台2将多层堆垛底板向下运输,并使得由上之下倒数第二个的堆垛底板位于承托机构3的位置,然后承托机构3对该堆垛底板起到承托作用,接着,叉型升降台2继续将最底层的堆垛底板向下运输至承接输送装置4上,由承接输送装置4运输至流水线上,便可完成对堆垛底板的输送作业,当输送完成后,叉型升降台2继续向上抬升直至承托在此时最底端的堆垛底板上,然后承托机构3解除对堆垛底板的承托作用,使该堆垛底板落在叉型升降台2上,以此往复逐个循环,并最终完成对多层堆垛底板的递送作业。
如图2和图3所示,堆放架1宽度方向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开设有安装槽14,承托机构3设置有四个,以提高对堆垛底板的承托作用;四个承托机构3以两个承托机构3为一组,且每组承托机构3分别位于堆放架1宽度方向两侧的安装槽14内,由于四个承托机构3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均相同,现以四个承托机构3中的任意一个承托机构3为例进行说明。
承托机构3包括气缸31、第一连杆32和承托杆33,气缸31转动连接在安装槽14的底壁上,任一安装槽14宽度方向且靠近堆放架1的一侧贯穿有两个插接槽15,第一连杆32长度方向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气缸31活塞杆的端部,第一连杆32的中间部位转动连接在堆放架1上,承托杆33固定在第一连杆32长度方向远离气缸31的一端,承托杆33位于插接槽15内;承托杆33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引导斜面331,且承托杆33的上侧壁上嵌设有万向滚珠332,便于承托杆33插接和抽离堆垛底板中的插接孔。其中气缸31和堆放架1、第一连杆32和气缸31的活塞端、第一连杆32与堆放架1三者转动连接处的轴线均呈竖直设置;且任意一组中的两个承托机构3以堆放架1水平方向的二等面为对称面呈对称设置。
实际使用中,当需要对最底层的堆垛底板进行承托作业时,堆放架1宽度方向两侧的四个气缸31同时分别驱动对应的第一连杆32,使其绕着与堆放架1转动连接处的轴线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四个承托杆33同时插接在堆垛底板宽度方向两侧的插接口10内,进而完成对倒数第二个堆垛底板的承托作业,当无需承托时,只需驱动两个气缸31使其活塞杆反向移动,进而将两个承托饭从堆垛底板上的插接口10中抽离。
如图2和图4所示,承接输送装置4包括输送架41、第一传动链轮42和第一转动轴43,输送架41位于堆放槽13的底部,第一传动链轮42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传动链轮42分别位于输送架41的四个夹角处,且四个第一传动链轮42的轴线均呈水平设置,且四个第一传动链轮42位于同一水平平面内;第一转动轴43长度方向的两端同轴固定在靠近堆放口11的两个第一传动链轮42上,承接输送装置4还包括第二转动轴44和第一输送链45,所述第二转动轴44长度方向的两端同轴固定在靠近递送口12的两个第一传动链轮42上,叉型升降台2位于两个输送架41、第一转动轴43和第二转动轴44之间。第一输送链45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输送链45分别套设在输送架41宽度方向任一侧的两个第一传动链轮42上并与两个第一传动链轮42相啮合,两个第一输送链45之间的间距小于堆垛底板的宽度或长度,且任一第一输送链上均设置有两个推送凸块451(参见图5),两个推送凸块451均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输送链45上,两个推送凸块451分别位于同一第一输送链45上侧和下侧,且两个推送凸块451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堆垛底板长度方向的距离,第二转动轴44同轴固定在驱动电机46的输出轴上,承接输送装置4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动轴43和第二转动轴44转动且对堆垛底板进行二次输送的二次承接输送组件46。
实际使用中,随着二次承接输送组件46,驱动第一转动轴43和第二转动轴44转动,通过四个第一传动链轮42的传递作用,进而带动两个第一输送链45子绕着两个第一传动链4663进行转动,使得两个分别位于第一输送链45上侧的推送凸块451在两个第一输送链45运动下,对堆垛底板起到推送作用;堆垛底板被推离两个第一输送链45时,两个分别位于第一输送链45下侧的推送凸块451运动至两个第一输送链45的上侧,使得两个第一输送链45每完整转动一圈,任一第一输送链45上的两个推动凸块451完成对堆垛底板的二次推送。
二次承接输送组件46包括承接架461、第二传动链轮462和第三转动轴463,承接位于两个第一输送链45的下游,第二传动链轮462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二传动链轮462分别位于承接架461的四个夹角处,且四个第二传动链轮462的轴线均呈水平设置,且四个第二传动链轮462位于同一水平平面内;第三转动轴463长度方向的两端同轴固定在靠近输送架41的两个第二传动链轮462上,二次承接输送组件46还包括第二输送链464和第四转动轴465,第二输送链464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输送链464分别套设在承接架461宽度方向同一侧的两个第二传动链轮462上并与两个第二传动链轮462相啮合,且两个第二输送链464的高度与两个第一输送链45的高度一致,第四转动轴465长度方向的两端同轴固定在远离第三转动轴463的两个第二传动链轮462上,二次承接输送组件46还包括用于第三转动轴463、第四转动轴465、第一转动轴43和第二转动轴44同时转动的联动驱动组件466。
实际使用中,在两个第一输送链45输送堆垛底板的过程中,叉型升降台2位于两个第一输送链45的下方,处于等待的状态,此时,利用联动驱动组件466,驱动第三转动轴463、第四转动轴465、第一转动轴43和第二转动轴44同时转动,进而将堆垛底板运输至第二输送链464上,并运输至流水线上,采用第一输送链45和第二输送链464分别递送堆垛底板,实现二次运输,通过减少第一输送链42和第二输送链464的输送距离,提高第一输送链42和第二输送链464对堆垛底板的支撑性,避免两个第一输送链42被堆垛底板压得过于弯曲,保证两个第一输送链42的输送作业。
联动驱动组件466包括第三传动链轮4661、第四传动链轮4662和第一传动链4663,第三传动链轮4661同轴固定在第二转动轴44上,第四传动链轮4662同轴固定在第三转动轴463上,传动链4663套设在第三传动链轮4661和第四传动链轮4662上并与第三传动链轮4661和第四传动链轮4662相啮合;联动驱动组件466还包括第五传动链轮4664、第六传动链轮4665和驱动电机4666,第五传动链轮4664同轴固定在第三转动轴463上,第六传动链轮4665同轴固定在驱动电机4666的输出轴上;联动驱动组件466还包括第二传动链4667,第二传动链4667套设在第五传动链轮4664和第六传动链轮4665上并与第五传动链轮4664和第六传动链轮4665相啮合。
实际使用中,随着驱动电机4666的驱动,带动第二传动链4667绕着第六传动链轮4665和第五传动链轮4664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动轴463转动,然后,利用套设在第三传动链轮4661和第四传动链轮4662上的第一传动链4663,将第三转动轴463的动力传递至第二转动轴44上,进而通过四个第一传动链轮42同步带动两个第一输送链45转动,进而实现两个第二输送链464与两个第一输送链45对堆垛底板的同步输送,即无需再另添动力源,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下面结合具体动作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实际使用中,工作人员利用叉车将多层堆垛底板运输至堆放槽13内的叉型升降台2上,此时叉型升降台2已抬升至一定高度,之后,叉型升降台2将多层堆垛底板向下运输,并使得由上之下倒数第二个的堆垛底板位于四个承托机构3的位置,然后四个气缸31同时分别驱动对应的第一连杆32,使其绕着与堆放架1转动连接处的轴线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四个承托杆33同时插接在堆垛底板宽度方向两侧的插接口10内,进而完成对倒数第二个堆垛底板的承托作业,接着,叉型升降台2继续将最底层的堆垛底板向下运输至两个第一输送链45上,驱动电机46开始运作,通过驱动第六传动链轮4665转动,带动第三转动轴463转动,通过第三传动链轮4661和第四传动链轮4662以及第一传动链4663的配合,将第三转动轴463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二转动轴44上,进而带动第二转动轴44进行转动,通过四个第一传动链轮42的传递作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轴43和第二转动轴44同时进行转动,进而同时带动两个第一输送链45和第二输送链464分别绕着两个第一传动链4663和两个第二传动链轮462进行转动,同时,使得堆垛底板在两个第一输送链45上的推送凸块451推送作用下,被运输至承接架461上的两个第二输送链464上,进而被运输至流水线上;
当最底层的堆垛底板输送完成后,叉型升降台2继续向上抬升直至承托在倒数第二个堆垛板上,此时该堆垛板则变成了最底端的堆垛底板,然后四个丝杆反向驱动活塞杆转动,即解除对堆垛底板的承托作用,使该堆垛底板落在叉型升降台2上,之后,叉型升降台2再下降一个堆垛底板的高度,使原始倒数第三个底板被四个承托杆33承托住,叉型升降台2则继续向下移动,直至该堆垛底板被第一输送链45运输至第二输送链464上,以此往复逐个循环,并最终完成对多层堆垛底板的递送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升降递送机,包括堆放架(1),所述堆放架(1)上开设有堆放口(11),且所述堆放架(1)内竖直开设有堆放槽(13),所述堆放口(11)与堆放槽(1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放架(1)内设置有用于对堆垛底板进行升降运动的叉型升降台(2),所述堆放架(1)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用于承托堆垛底板的承托机构(3),所述堆放架(1)内设置有用于承接并输送堆垛底板的承接输送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递送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承托机构(3)均包括气缸(31)、第一连杆(32)和承托杆(33),所述堆放架(1)上开设有插接槽(15),所述气缸(31)转动连接在堆放架(1)上,所述第一连杆(32)长度方向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活塞杆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杆(32)的中间部位转动连接在堆放架(1)上,所述承托杆(33)固定在第一连杆(32)长度方向远离气缸(31)的一端,且所述承托杆(33)插接在插接槽(15)内并与堆垛底板上的插接口(10)形成插接滑移配合,所述气缸(31)和堆放架(1)、第一连杆(32)和气缸(31)的活塞端、第一连杆(32)与堆放架(1)三者转动连接处的轴线均呈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递送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承托杆(33)与堆垛底板相抵接的侧壁上均嵌设有万向滚珠(3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升降递送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承托杆(33)上均设置有引导斜面(3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递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输送装置(4)包括输送架(41)、第一传动链轮(42)和第一转动轴(43),所述输送架(41)位于堆放槽(13)的底部,所述第一传动链轮(4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42)分别转动连接在输送架(41)的四个夹角处,四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42)的轴线均呈水平设置,四个所述第一传动链轮(42)位于同一水平平面内,所述第一转动轴(43)长度方向的两端同轴固定在靠近堆放口(11)的两个第一传动链轮(42)上,所述承接输送装置(4)还包括第二转动轴(44)、第一输送链(45),所述第二转动轴(44)长度方向的两端同轴固定在远离堆放口(11)的两个第一传动链轮(42)上,所述叉型升降台(2)位于两个输送架(41)、第一转动轴(43)和第二转动轴(44)之间,所述第一输送链(45)设置有两个,两所述第一输送链(45)分别套设在同一输送架(41)上的两个第一传动链轮(42)上并与两个第一传动链轮(42)相啮合,两所述第一输送链(45)之间的间距小于堆垛底板的宽度或长度,所述承接输送装置(4)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转动轴(43)和第二转动轴(44)转动且对堆垛底板进行二次输送的二次承接输送组件(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升降递送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输送链(45)上均设置有推送凸块(451),所述推送凸块(451)抵接在堆垛底板靠近堆放口(11)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升降递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承接输送组件(46)包括承接架(461)、第二传动链轮(462)和第三转动轴(463),所述承接架(461)位于两个第一输送链(45)的下游,所述第二传动链轮(462)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传动链轮(462)分别转动连接在承接架(461)的四个夹角处,且四个所述第二传动链轮(462)的轴线均呈水平设置,四个所述第二传动链轮(462)位于同一水平平面内,所述第三转动轴(463)长度方向的两端同轴固定在靠近输送架(41)的两个第二传动链轮(462)上,所述承接输送装置(4)还包括第二输送链(464)和第四转动轴(465),所述第二输送链(464)设置有两个,两所述第二输送链(464)分别套设在承接架(461)宽度方向同一侧的两个第二传动链轮(462)上并与两个第二传动链轮(462)相啮合,所述第四转动轴(465)长度方向的两端同轴固定在远离第三转动轴(463)的两个第二传动链轮(462)上,所述二次承接输送组件(46)还包括用于同时驱动第三转动轴(463)、第四转动轴(465)、第一转动轴(43)和第二转动轴(44)同时转动的联动驱动组件(46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升降递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驱动组件(466)包括第三传动链轮(4661)、第四传动链轮(4662)和第一传动链(4663),所述第三传动链轮(4661)同轴固定在第二转动轴(44)上,所述第四传动链轮(4662)同轴固定在第三转动轴(463)上,所述第一传动链(4663)套设在第三传动链轮(4661)和第四传动链轮(4662)上并与第三传动链轮(4661)和第四传动链轮(4662)相啮合,所述联动驱动组件(466)还包括第五传动链轮(4664)、第六传动链轮(4665)和驱动电机(4666),所述第五传动链轮(4664)同轴固定在第三转动轴(463)上,所述第六传动链轮(4665)同轴固定在驱动电机(4666)的输出轴上,所述联动驱动组件(466)还包括第二传动链(4667),所述第二传动链(4667)套设在第五传动链轮(4664)和第六传动链轮(4665)上并与第五传动链轮(4664)和第六传动链轮(4665)相啮合。
CN201922413809.8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升降递送机 Active CN212024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3809.8U CN212024099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升降递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13809.8U CN212024099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升降递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24099U true CN212024099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82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13809.8U Active CN212024099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升降递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240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4092A (zh) * 2021-03-26 2021-05-14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机械加工轻质片状料运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94092A (zh) * 2021-03-26 2021-05-14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机械加工轻质片状料运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2099A (zh) 集装箱地板铺装设备以及铺装方法
CN212024099U (zh) 一种升降递送机
CN204222351U (zh) 一种多机头全自动印刷设备
CN211768080U (zh) 一种床垫用升降储存装置
CN116567934B (zh) 一种pcb板预烘烤装置
KR102199633B1 (ko) 반전유닛을 포함하는 박스스택용 피딩장치 및 피딩방법
CN217229114U (zh) 一种机器人物料运输智能设备
CN203845326U (zh) 一种蛋品提升机构
CN216037388U (zh) 一种自动卸垛板设备
CN214166220U (zh) 一种板材上料传送装置
CN107826725A (zh) 一种层架式高效储坯机
CN208843313U (zh) 一种玻璃窗扇自动码垛装置
CN210364590U (zh) 钢管收集称重一体机
CN213386747U (zh) 一种聚氨酯成品罐码垛装置
CN210709083U (zh) 一种预制构件的堆垛机
CN209871638U (zh) 一种清洗篮转运装置
CN210365816U (zh) 一种循环式智能先进先出储坯机
CN113443195A (zh) 无托盘砌块码垛打包流水线
CN207792031U (zh) 一种层架式高效储坯机
CN111674939A (zh) 一种多垛同步放垛堆叠装置
CN112478719A (zh) 板体先进先出暂存机
CN215852171U (zh) 一种堆叠料箱自动补给产线机构
CN21884106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pack模组堆叠与焊接流水线
KR200362829Y1 (ko) 캔 적재 장치
CN109051824A (zh) 一种玻璃窗扇自动码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