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22886U - 一种电动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自行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22886U CN212022886U CN202020155191.XU CN202020155191U CN212022886U CN 212022886 U CN212022886 U CN 212022886U CN 202020155191 U CN202020155191 U CN 202020155191U CN 212022886 U CN212022886 U CN 2120228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miting plate
- sprocket
- support
- chain wheel
- storage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所述电动自行车包括车身、传动部件和动力系统,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主动链轮、后轮链轮、第一小链轮、第一大链轮、第二小链轮和大皮带轮,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电装置、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和驱动马达。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动链轮带动第一小链轮,然后与第一小链轮传动的第一大链轮分别带动后轮链轮和第二小链轮,通过后轮链轮让自行车往前移动,与第二小链轮传动的大皮带轮带动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并由第一蓄电池将骑行过程中的电能储存起来,储存的电能则用于向驱动所述驱动马达的第二蓄电池充电,使得人在骑行过程中便能够对电动自行车充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单车时代的到来,自行车这种轻便、健康、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已完全普及开来。传统的自行车都是依靠人力驱动,上坡时需要骑行人员费力地驱动脚踏板为自行车提供动力,下坡时又需要花费力气去控制自行车的速度,传统自行车无法将车体的动能进行转化、储存和利用,行驶在崎岖的道路上时,骑行人员的能量消耗很大。
目前在传统的自行车的基础上,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现有电动自行车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使用频繁会导致蓄电池的电量消耗非常快,需要经常充电,从而导致现有电动自行车的实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车身、传动部件和动力系统,所述车身两边分别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竖置在后轮两边的前方并与车身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横置在后轮前方并分别与第一支架和车身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竖置在后轮前方并分别与第二支架和车身连接,所述发电装置安装在第三支架上。
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主动链轮、后轮链轮、第一小链轮、第一大链轮、第二小链轮和大皮带轮,所述主动链轮、后轮链轮均安装在车身上,所述第一小链轮与第一大链轮配合安装在第一支架的轮座上,所述第二小链轮与大皮带轮配合安装在第二支架的轮座上。
其中,所述主动链轮与第一小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小链轮与第一大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大链轮分别与后轮链轮、第二小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小链轮与大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大皮带轮与发电装置为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电装置、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和驱动马达,所述大皮带轮与固定在车身的发电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发电装置与第一蓄电池连接用于向第一蓄电池供电,所述第二蓄电池与第一蓄电池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蓄电池通过第一蓄电池充电,并且所述驱动马达与第二蓄电池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蓄电池供电,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在车身靠近后轮链轮处,并且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后轮链轮的转轴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人在骑行过程中踩脚踏板带动主动链轮,主动链轮带动第一小链轮,然后与第一小链轮传动的第一大链轮分别带动后轮链轮和第二小链轮,通过后轮链轮让自行车往前移动,与第二小链轮传动的大皮带轮带动发则电装置进行发电,并由第一蓄电池将骑行过程中的电能储存起来,而第一蓄电池则为驱动所述驱动马达的第二蓄电池供电,使得人在骑行过程中便能够对电动自行车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自行车还包括位于车身两边的加长踏板,所述加长踏板通过二连杆与车身铰接,所述加长踏板的一端延伸至后轮前方并与第一支架的下端可活动连接,使得加长踏板绕第一支架的下端的铰点进行运动,另一端延伸至前轮后方并通过限位机构限位,通过二连杆实现了加长踏板绕第一支架下端的铰点进行上、下运动,使得整个骑行过程只需要上、下踩加长踏板,无需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更加省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为H型支架,在H型支架的底部贯穿有销子,并通过销子与加长踏板的一端可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所述左限位板、右限位板上分别开设左限位板开孔和右限位板开孔,加长踏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左限位板开孔和右限位板开孔,在左限位板开孔和右限位板开孔内上、下运动,并通过左限位板开孔和右限位板开孔限制加长踏板在水平方向的偏移。
优选地,所述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上分别设有左连接横梁、右连接横梁,所述左连接横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右连接横梁上设有腰型孔,所述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相互叠加,通过螺纹孔和腰型孔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并且可调距离。
优选地,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通过左连接横梁、右连接横梁安装在车身上。
优选地,所述车身包括上横梁、下横梁,所述左连接横梁、右连接横梁均为两根,相互连接后形成一个封口安装在上横梁、下横梁外,并且通过U型卡扣固定在上横梁、下横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长踏板的另一端沿前轮方向往上倾斜延伸。
优选地,所述加长踏板的另一端的水平方向还设有支杆用于贯穿左限位板开孔和右限位板开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动链轮带动第一小链轮,然后与第一小链轮传动的第一大链轮分别带动后轮链轮和第二小链轮,通过后轮链轮让自行车往前移动,与第二小链轮传动的大皮带轮带动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并由第一蓄电池将骑行过程中的电能储存起来,储存的电能则用于向驱动所述驱动马达的第二蓄电池充电,使得人在骑行过程中便能够对电动自行车充电。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短踏板替代成加长踏板,所述加长踏板通过二连杆与车身铰接,并且一端与第一支架的下端铰接,通过上述方案使得整个骑行过程只需要上下踩加长踏板,无需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更加省力;所述加长踏板的两端还分别通过第一支架和限位机构进行限位,避免骑行者在上、下踩踏的过程中加长踏板出现水平方向的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电动自行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身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动部件示意图。
图4为第一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限位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7为充电连接示意图。
其中,1-第二蓄电池、2-车身、3-第一蓄电池、4-第一支架、5-第二支架、6-第三支架、7-主动链轮、8-后轮链轮、9-第一小链轮、10-第一大链轮、11-第二小链轮、12-大皮带轮、13-发电装置、14-加长踏板、15-二连杆、16-限位机构、21-上横梁、22-下横梁、23-转轴、24-驱动马达、41-轮座、51-轮座、141-支杆、161-左限位板、162-右限位板、163-左限位板开孔、164-右限位板开孔、165-U型卡扣、166-左连接横梁、167-右连接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车身2、传动部件和动力系统,如图2所示,车身2两边分别设有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和第三支架6,第一支架4竖置在后轮两边的前方并与车身2连接,第二支架5横置在后轮前方并分别与第一支架4和车身2连接,第三支架6竖置在后轮前方并分别与第二支架5和车身2连接;发电装置13则安装在第三支架6上。
如图3所示,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主动链轮7、后轮链轮8、第一小链轮9、第一大链轮10、第二小链轮11和大皮带轮12,主动链轮7、后轮链轮8均安装在车身2上,第一小链轮9和第一大链轮10配合安装在第一支架4的轮座41上,第二小链轮11与大皮带轮12配合安装在第二支架5的轮座51上。其中,主动链轮7与第一小链轮9传动连接,第一小链轮9与第一大链轮10传动连接,第一大链轮10分别与后轮链轮8、第二小链轮11传动连接,第二小链轮11与大皮带轮12传动连接,大皮带轮12与动力系统传动连接。
如图7所述,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电装置13、第一蓄电池3、第二蓄电池1和驱动马达24,大皮带轮12与固定在车身2的发电装置13传动连接,发电装置13与第一蓄电池3连接用于向第一蓄电池3充电,第二蓄电池1与第一蓄电池3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蓄电池1通过第一蓄电池3充电,并且驱动马达24与第二蓄电池1连接,通过第二蓄电池1供电,驱动马达24固定在车身2靠近后轮链轮8处,并且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后轮链轮8的转轴23连接。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发电装置13可以为微型发电机,其安装位置位于第三支架6上便于输入轴与大皮带轮12连接;第一蓄电池3和第二蓄电池1的电压应当满足第一蓄电池3的电压大于第二蓄电池1的电压,并且第一蓄电池3与发电装置13以及第二蓄电池1之间通过线接头连接,至于第一蓄电池3和第二蓄电池1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在车身2任意位置或者车身2的任意部件上,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蓄电池3安装在后轮上方的车身2上,第一蓄电池1安装在位于座椅下方的车身2上。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马达24的安装方式为常规的轮毂驱动型,控制方式也可以采用常规的手动调速,即以手动调速把手来自行决定电力供给方式,上述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具体说明。
考虑到骑行过程中便于切换电力驱动,可以在把手上安装显示屏,用于显示第二蓄电池1的电量,当第二蓄电池1电量充足,可以通过调速把手实现电力驱动的控制。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第三支架6均为两套,并分别安装在车身2的两边,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和第三支架6与车身2的连接是根据车身的支架而定,例如对于传统的自行车通常包括三角架,因此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和第三支架6就可以与三角架连接固定。
通过上述方案,人在骑行过程中踩脚踏板带动主动链轮7,主动链轮7带动第一小链轮9,然后与第一小链轮9传动的第一大链轮10分别带动后轮链轮8和第二小链轮11,通过后轮链轮8让自行车往前移动,与第二小链轮11传动的大皮带轮12带动发电装置13进行发电,并由第一蓄电池3将骑行过程中的电能储存起来,储存的电能则用于向驱动驱动马达24的第二蓄电池1充电,使得人在骑行过程中便能够对电动自行车充电。
考虑到传统的自行车骑行比较费力,本实施例采用加长的踏板替代传统的短踏板,具体如图2~3所示,加长踏板14通过二连杆15与车身2铰接,加长踏板14的一端延伸至后轮前方并与第一支架4的下端可活动连接,使得加长踏板14绕第一支架4下端的铰点进行运动,另一端延伸至前轮后方并通过安装在车身2上的限位机构16限位。
上述方案的主要原理在于通过二连杆15实现了加长踏板14绕第一支架4下端的铰点进行上、下运动,使得整个骑行过程只需要上、下踩加长踏板14,无需做圆周运动,从而使得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更加省力。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架4与限位机构16分别起到了对加长踏板14的限位作用,避免加长踏板14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出现倾斜,满足上述限位作用的结构有多种,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下:
如图4所示,第一支架4为H型支架,在H型支架的底部贯穿有销子,通过销子与加长踏板14的一端可活动连接,使得加长踏板14绕H型支架底部上、下运动,并限制加长踏板14在水平方向偏移。
如图5~6所示,限位机构16包括左限位板161和右限位板162,其中左限位板161、右限位板162上分别开设左限位板开孔163和右限位板开孔164,左右两边的加长踏板14分别穿过左限位板开孔163和右限位板开孔164,在左限位板开孔163和右限位板开孔164内上、下运动,并通过左限位板开孔163和右限位板开孔164限制加长踏板14在水平方向偏移。
其中,左限位板161和右限位板162可以为一体式或分体式,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分体式连接便于拆卸,如图5所示,左限位板161和右限位板162上分别设有左连接横梁166、右连接横梁167,左连接横梁166上设有螺纹孔,右连接横梁167上设有腰型孔,左限位板161和右限位板162相互叠加,通过螺纹孔和腰型孔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并且可调距离。
其中,左限位板161和右限位板162可以通过左连接横梁166、右连接横梁167安装在车身2上,如图6所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车身2包括上横梁21、下横梁22,左连接横梁166、右连接横梁167均为两根,相互连接后形成一个封口安装在上横梁21、下横梁22外,并且通过U型卡扣165固定在上横梁21、下横梁22上,具体U型卡扣165可以安装在左限位板161上,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上横梁21、下横梁22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再如图1所示,加长踏板14的另一端沿前轮方向往上倾斜延伸,便于在骑行过程中踩踏加长踏板14。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加长踏板14在左限位板开孔163和右限位板开孔164内上、下运动,因此在加长踏板14往上倾斜端的水平方向还设有支杆141用于贯穿左限位板开孔163和右限位板开孔164。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传动部件和动力系统,所述车身两边分别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竖置在后轮两边的前方并与车身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横置在后轮前方并分别与第一支架和车身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竖置在后轮前方并分别与第二支架和车身连接;
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主动链轮、后轮链轮、第一小链轮、第一大链轮、第二小链轮和大皮带轮,所述主动链轮、后轮链轮均安装在车身上,所述第一小链轮与第一大链轮配合安装在第一支架的轮座上,所述第二小链轮与大皮带轮配合安装在第二支架的轮座上;其中,所述主动链轮与第一小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小链轮与第一大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大链轮分别与后轮链轮、第二小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小链轮与大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大皮带轮与动力系统为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发电装置、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和驱动马达,所述发电装置安装在第三支架上,所述大皮带轮与固定在车身的发电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发电装置与第一蓄电池连接用于向第一蓄电池供电,所述第二蓄电池与第一蓄电池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蓄电池通过第一蓄电池充电,并且所述驱动马达与第二蓄电池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蓄电池供电,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在车身靠近后轮链轮处,并且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后轮链轮的转轴连接;
所述电动自行车还包括位于车身两边的加长踏板,所述加长踏板通过二连杆与车身铰接,所述加长踏板的一端延伸至后轮前方并与第一支架的下端可活动连接,使得加长踏板绕第一支架的下端的铰点进行运动,另一端延伸至前轮后方并通过限位机构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为H型支架,在H型支架的底部贯穿有销子,并通过销子与加长踏板的一端可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所述左限位板、右限位板上分别开设左限位板开孔和右限位板开孔,加长踏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左限位板开孔和右限位板开孔,在左限位板开孔和右限位板开孔内上、下运动,并通过左限位板开孔和右限位板开孔限制加长踏板在水平方向的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上分别设有左连接横梁、右连接横梁,所述左连接横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右连接横梁上设有腰型孔,所述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相互叠加,通过螺纹孔和腰型孔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并且可调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通过左连接横梁、右连接横梁安装在车身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包括上横梁、下横梁,所述左连接横梁、右连接横梁均为两根,相互连接后形成一个封口安装在上横梁、下横梁外,并且通过U型卡扣固定在上横梁、下横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踏板的另一端沿前轮方向往上倾斜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踏板的另一端的水平方向还设有支杆用于贯穿左限位板开孔和右限位板开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55191.XU CN212022886U (zh) | 2020-01-15 | 2020-01-15 | 一种电动自行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55191.XU CN212022886U (zh) | 2020-01-15 | 2020-01-15 | 一种电动自行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22886U true CN212022886U (zh) | 2020-11-27 |
Family
ID=73491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55191.XU Active CN212022886U (zh) | 2020-01-15 | 2020-01-15 | 一种电动自行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22886U (zh) |
-
2020
- 2020-01-15 CN CN202020155191.XU patent/CN2120228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65469B1 (ko) | 자가발전 전기자전거 | |
CN101972191B (zh) | 自控式轮履自动转换爬楼机 | |
CN105839964B (zh) | 一种立体智能车库的汽车搬运器及汽车搬运方法 | |
US20180118036A1 (en) | Range Extending Charging System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 |
CN212022886U (zh) | 一种电动自行车 | |
CN201371765Y (zh) | 时时充电、流动充电及维修用工程车 | |
CN2863536Y (zh) | 全速型电动汽车 | |
CN101486374A (zh) | 具有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电动机动车 | |
CN101486368A (zh) | 电动机动车 | |
CN2839021Y (zh) | 电动汽车 | |
CN202376338U (zh) | 一种太阳能电动轮椅 | |
CN207747975U (zh) | 一种差动轮系合成助力自行车 | |
CN210653538U (zh) | 一种省力发电自行车 | |
CN205724961U (zh) | 一种新型城市电动车及其充电装置 | |
CN101531233B (zh) | 人力辅助动力电动车 | |
CN113460213B (zh) | 一种电助力四轮自行车 | |
CN106512422A (zh) | 一种游乐设施用动力机车 | |
CN207274667U (zh) | 单轨匍地式电动助力游览车 | |
CN202463959U (zh) | 一种多功能履带式行走车辆 | |
CN221106276U (zh) | 一种轮变式履带爬梯车 | |
CN101811552A (zh) | 四轮电动脚踏两用车 | |
CN205220972U (zh) | 一种可健身运动式电动自行车 | |
CN220243011U (zh) | 一种用于氢能源供能充电桩设备的移动承载装置 | |
JP3235539U (ja) | 保線用電動カート | |
CN215513977U (zh) | 用于提高助力车续航里程的助力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