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9543U - 铣刀 - Google Patents
铣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019543U CN212019543U CN202020049696.8U CN202020049696U CN212019543U CN 212019543 U CN212019543 U CN 212019543U CN 202020049696 U CN202020049696 U CN 202020049696U CN 212019543 U CN212019543 U CN 2120195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p
- wall
- cutting
- cutter head
- cutting 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铣刀,包括刀柄和刀头,刀头固定连接于刀柄,刀头具有背对设置的顶面与底面,刀头的外侧壁沿刀头的周向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口面向于刀头的外侧壁的面朝方向设置;铣刀还包括若干刀片,每一刀片安装于一安装槽,刀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以及第三切削刃,第一切削刃包括依次设置并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一切削面以及第二侧壁,第一切削面设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第一切削面朝向底面的面朝方向设置,第一切削面开设有第一排屑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传统铣刀排屑效果不好,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刀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铣刀。
背景技术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的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铣床的平面加工,台阶加工以及工件切断等,传统铣刀多数是通过刀片之间的间隔来排屑,刀片上并没设有排屑槽,导致排屑效果不佳,切屑粘贴于刀片上,影响加工效率。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铣刀,旨在解决传统铣刀排屑效果不佳,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铣刀,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固定连接于所述刀柄,所述刀头具有背对设置的顶面与底面,所述顶面朝向所述刀柄设置,所述刀头的外侧壁沿所述刀头的周向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面向于所述刀头的外侧壁的面朝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槽由所述顶面至所述底面延伸设置,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分别贯通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
所述铣刀还包括若干刀片,每一所述刀片安装于一所述安装槽,所述刀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以及第三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由所述安装槽的贯通所述底面的一端凸出所述底面设置,所述第三切削刃由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朝向背离所述底面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第二切削刃由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沿所述刀头的径向向外凸出设置;
所述第一切削刃包括依次设置并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一切削面以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切削面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切削面朝向所述底面的面朝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切削面开设有第一排屑槽,所述第一排屑槽沿所述刀头的径向延伸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屑槽具有沿所述刀头的径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排屑壁和第二排屑壁,所述第一排屑壁远离所述第一切削面的侧边与所述第二排屑壁远离所述第一切削面的侧边连接,所述第二排屑壁背向所述刀头的旋转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排屑壁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屑槽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一排屑槽沿所述刀头的旋转方向间隔且并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切削刃设有第二切削面,所述第二切削面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切削面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二切削面沿所述刀头的径向朝向所述铣刀的外侧设置,所述第二切削面开设有第二排屑槽,所述第二排屑槽沿所述刀头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屑槽具有沿所述刀头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三排屑壁和第四排屑壁,所述第三排屑壁远离所述第二切削面的侧边与所述第四排屑壁远离所述第二切削面的侧边连接,所述第四排屑壁背向所述刀头的旋转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排屑壁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屑槽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二排屑槽沿所述刀头的旋转方向间隔且并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切削刃设有第三切削面,所述第三切削面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三切削面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三切削刃,所述第三切削面朝向背离所述底面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切削面开设有第三排屑槽,所述第三排屑槽沿所述刀头的径向、且沿所述刀头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排屑槽具有沿所述刀头的径向、且沿所述刀头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五排屑壁和第六排屑壁,所述第五排屑壁远离所述第三切削面的侧边与所述第六排屑壁远离所述第三切削面的侧边连接,所述第六排屑壁背向所述刀头的旋转方向设置,所述第五排屑壁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排屑槽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三排屑槽沿所述刀头的旋转方向间隔且并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屑槽靠近所述铣刀的外侧一端与所述第二排屑槽靠近所述底面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排屑槽靠近所述铣刀的外侧一端与所述第二排屑槽靠近所述顶面的一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种铣刀,包括刀柄和刀头,刀头固定连接于刀柄,刀头具有背对设置的顶面与底面,顶面朝向刀柄设置,刀头的外侧壁沿刀头的周向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口面向于刀头的外侧壁的面朝方向设置,安装槽由顶面至底面延伸设置,安装槽的两端分别贯通刀头的顶面和刀头的底面;铣刀还包括若干刀片,每一刀片安装于一安装槽,刀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以及第三切削刃,第一切削刃由安装槽的贯通底面的一端凸出底面设置,第三切削刃由安装槽的槽口朝向背离底面的方向凸出设置,第二切削刃由安装槽的槽口沿刀头的径向向外凸出设置;第一切削刃包括依次设置并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一切削面以及第二侧壁,第一切削面设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第一切削面朝向底面的面朝方向设置,第一切削面开设有第一排屑槽,所述第一排屑槽沿所述刀头的径向延伸设置。刀柄背离刀头的一端与外界的转动装置连接,转动装置带动刀柄转动,以带动整个铣刀转动,刀头的外侧壁沿刀头的周向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安装槽,以方便刀片安装于刀头内,并提高了刀片安装于刀头内的稳定性,刀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以及第三切削刃,且三个切削刃凸出刀头的设置,更易于切削刃与工件的接触,提高了加工效率,第一切削刃的第一切削面开设有第一排屑槽,使得第一切削刃切削产生的切屑能及时的从第一排屑槽排出,避免了切屑粘贴于刀片,从而解决了切屑排出不及时,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达到了排屑及时,提高加工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铣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铣刀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刀柄 | 200 | 刀头 |
300 | 刀片 | 400 | 第一切削刃 |
500 | 第二切削刃 | 600 | 第三切削刃 |
210 | 顶面 | 220 | 底面 |
230 | 安装槽 | 410 | 第一切削面 |
430 | 第一侧壁 | 440 | 第二侧壁 |
510 | 第二切削面 | 610 | 第三切削面 |
420 | 第一排屑槽 | 421 | 第一排屑壁 |
422 | 第二排屑壁 | 520 | 第二排屑槽 |
521 | 第三排屑壁 | 522 | 第四排屑壁 |
620 | 第三排屑槽 | 621 | 第五排屑壁 |
622 | 第六排屑壁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铣刀。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该一种铣刀,包括刀柄100和刀头200,刀头200固定连接于刀柄100,刀头200具有背对设置的顶面210与底面220,顶面210朝向刀柄100设置,刀头200的外侧壁沿刀头200的周向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安装槽230,安装槽230的槽口面向于刀头200的外侧壁的面朝方向设置,安装槽230由顶面210至底面220延伸设置,安装槽230的两端分别贯通刀头200的顶面210和刀头200的底面220;铣刀还包括若干刀片300,每一刀片300安装于一安装槽230,刀片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切削刃400、第二切削刃500以及第三切削刃600,第一切削刃400由安装槽230的贯通底面220的一端凸出底面220设置,第三切削刃600由安装槽230的槽口朝向背离底面220的方向凸出设置,第二切削刃500由安装槽230的槽口沿刀头200的径向向外凸出设置;第一切削刃400包括依次设置并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430、第一切削面410以及第二侧壁440,第一切削面410朝向底面220的面朝方向设置,第一切削面410开设有第一排屑槽420,第一排屑槽沿刀头的径向延伸设置。达到了解决现有铣刀排屑效果不佳,影响切削效率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图5所示,刀头200的形状可以是圆台状,也可以是圆柱段和圆台段的组合,如果是圆柱段和圆台段的组合,外侧壁则包括圆台段的外侧壁和圆柱段的外侧壁,排屑槽也包括圆台段的排屑槽和圆柱段的排屑槽;刀片300安装于刀头200的安装槽230的安装也有多种,可以是熔焊安装,压焊安装,以及钎焊安装,考虑到技术效果,优选采用钎焊安装,钎焊可使得接头表面光洁,气密性好且焊件形状和尺寸稳定,焊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不大。
刀柄100的材质可以有多种,可以是钨钴类硬质合金,钨钛钴类硬质合金,钨钛铌类硬质合金,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硬度高,不易磨损,从而使得刀柄100达到了不易磨损,寿命长的效果;刀片300的材质也可以有多种,可以是聚晶金刚石或者聚晶金刚石与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聚晶金刚石作为刀片300的材料,聚晶金刚石可以提高刀片300的硬度和耐磨性,且聚晶金刚石具有高导热性和低热膨胀系数,切削时散热快,切削温度低,热变形小,且摩擦系数小,可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了刀片300的耐磨性,提高了刀片30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种铣刀,包括刀柄100和刀头200,刀头200固定连接于刀柄100,刀头200具有背对设置的顶面210与底面220,顶面210朝向刀柄100设置,刀头200的外侧壁沿刀头200的周向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安装槽230,安装槽230的槽口面向于刀头200的外侧壁的面朝方向设置,安装槽230由顶面210至底面220延伸设置,安装槽230的两端分别贯通刀头200的顶面210和刀头200的底面220;铣刀还包括若干刀片300,每一刀片300安装于一安装槽230,刀片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切削刃400、第二切削刃500以及第三切削刃600,第一切削刃400由安装槽230的贯通底面220的一端凸出底面220设置,第三切削刃600由安装槽230的槽口朝向背离底面220的方向凸出设置,第二切削刃500由安装槽230的槽口沿刀头200的径向向外凸出设置;第一切削刃400包括依次设置并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430、第一切削面410以及第二侧壁440,第一切削面410设于第一侧壁430与第二侧壁440之间,第一切削面410朝向底面220的面朝方向设置,第一切削面410开设有第一排屑槽420,第一排屑槽420沿刀头200的径向延伸设置。刀柄100背离刀头200的一端与外界的转动装置连接,转动装置带动刀柄100转动,以带动整个铣刀转动,刀头200的外侧壁沿刀头200的周向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安装槽230,以方便刀片300安装于刀头200内,并提高了刀片300安装于刀头200内的稳定性,刀片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切削刃400、第二切削刃500以及第三切削刃600,且三个切削刃凸出刀头200的设置,更易于切削刃与工件的接触,提高了加工效率,第一切削刃400的第一切削面410开设有第一排屑槽420,使得切削刃切削产生的切屑能及时的从第一排屑槽420排出,避免了切屑粘贴于刀片300,从而解决了切屑排出不及时,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达到了排屑及时,提高加工效率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考图4,第一排屑槽420具有沿刀头的径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排屑壁421和第二排屑壁422,第一排屑壁421远离第一切削面410的侧边与第二排屑壁422远离第一切削面410的侧边连接,第二排屑壁422背向刀头200的旋转方向设置,第一排屑壁421倾斜设置。第一排屑槽420包括第一排屑壁421和第二排屑壁422,第一排屑壁421倾斜设置,第二排屑壁422竖直设置,第一排屑壁421与第二排屑壁422呈夹角设置,避免切屑粘在第一排屑壁421与第二排屑壁422,第一排屑壁421远离第一切削面410的侧边与第二排屑壁422远离第一切削面410的侧边连接,使得第一排屑壁421与第二排屑壁422连接在一起,更加方便切屑的排出,提高了排屑的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第一排屑槽420设有若干,若干第一排屑槽420沿刀头200的旋转方向间隔且并排设置。若干个第一排屑槽420,加快了切屑的排出速率,若干第一排屑槽420沿刀头200的旋转方向间隔且并排设置,即沿第一侧壁430至第二侧壁440间隔并排设置,使得第一排屑槽420均匀的设于第一切削面410,使得第一切削刃400产生的切屑能均匀的从若干个第一排屑槽420排出,避免切屑全部集中于某一个第一排屑槽420排出,从而形成阻塞,影响切屑的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第二切削刃500设有第二切削面510,第二切削面510设于第一侧壁430与第二侧壁440之间,第二切削面510与第一侧壁430、第二侧壁440围合形成第二切削刃500,第二切削面510沿刀头200的径向朝向铣刀的外侧设置,第二切削面510开设有第二排屑槽520,第二排屑槽520沿刀头20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切削面510与第一侧壁430、第二侧壁440围合形成第二切削刃500,第二切削面510沿刀头200的径向朝向铣刀的外侧设置,方便第二切削刃500直接与工件接触,提高了加工效率,第二切削面510开设有第二排屑槽520,使得第二切削刃500产生的切屑,能及时的从第二排屑槽520中排出,达到了提高加工效率的效果,第二排屑槽520沿刀头20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延长了排屑面积,使得排屑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考图4,第二排屑槽520具有沿刀头20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三排屑壁521和第四排屑壁522,第三排屑壁521远离第二切削面510的侧边与第四排屑壁522远离第二切削面510的侧边连接,第四排屑壁522背向刀头200的旋转方向设置,第三排屑壁521倾斜设置。第二排屑槽520包括第三排屑壁521和第四排屑壁522,第三排屑壁521倾斜设置,第三排屑壁521与第四排屑壁522呈夹角设置,避免切屑粘在第三排屑壁521与第四排屑壁522,第三排屑壁521远离第二切削面510的侧边与第四排屑壁522远离第二切削面510的侧边连接,使得第三排屑壁521与第四排屑壁522连接在一起,更加方便切屑的排出,提高了排屑的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第二排屑槽520设有若干,若干第二排屑槽520沿刀头200的旋转方向间隔且并排设置。若干个第二排屑槽520,加快了切屑的排出速率,若干第二排屑槽520沿刀头200的旋转方向间隔且并排设置,使得第二排屑槽520均匀的设于第二切削面510,使得第二切削刃500产生的切屑能均匀的从若干个第二排屑槽520排出,避免切屑全部集中于某个第二排屑槽520中排出,发生阻塞,从而影响切屑的排出速率,影响加工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第三切削刃600设有第三切削面610,第三切削面610设于第一侧壁430与第二侧壁440之间,第三切削面610与第一侧壁430、第二侧壁440围合形成第三切削刃600,第三切削面610朝向背离底面220的方向设置,第三切削面610开设有第三排屑槽620,第三排屑槽620沿刀头200的径向、且沿刀头20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三切削面610与第一侧壁430、第二侧壁440围合形成第三切削刃600,第三切削面610朝向背离底面220的方向设置,方便第三切削刃600与加工工件的接触,从而提高了第三切削刃600的加工效率,第三切削面610开设有第三排屑槽620,使得第三切削刃600切削产生的切屑,能及时的从第三排屑槽620中,避免了切屑粘贴于第三切削刃600,提高了加快速率,第三排屑槽620沿刀头的径向、且沿刀头20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三排屑槽620的槽口朝向刀头200的外侧壁,刀头200为圆锥形,故刀头200的外侧壁为倾斜设置,故第三排屑槽620沿刀头的径向、且沿刀头20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考图4,第三排屑槽620具有沿刀头200的径向、且沿刀头20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五排屑壁621和第六排屑壁622,第五排屑壁621远离第三切削面610的侧边与第六排屑壁622远离第三切削面610的侧边连接,第六排屑壁622背向刀头200的旋转方向设置,第五排屑壁621倾斜设置。第三排屑槽620包括第五排屑壁621和第六排屑壁622,第五侧壁呈倾斜设置,并与第六侧壁呈夹角设置,第五排屑壁621与第六排屑壁622沿刀头200的径向、且沿刀头20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从而延长了第三排屑槽620的距离,第六排屑壁622与第五排屑壁621连接,使得排屑速率更快,避免了切屑在排屑过程中而泄露。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第三排屑槽620设有若干,若干第三排屑槽620沿刀头200的旋转方向间隔且并排设置。第三排屑槽620设有若干,提高了切屑的排出速率,若干第三排屑槽620沿刀头200的旋转方向间隔且并排设置,使得第三排屑槽620均匀的设有第三切削面610,使得切屑尽可能的从多个第三排屑槽620中排出,避免切屑全部集中于某个第三排屑槽620中排出,从而容易堵塞第三排屑槽620,影响切削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第一排屑槽420靠近铣刀的外侧一端与第二排屑槽520靠近底面220的一端连通,第三排屑槽620靠近铣刀的外侧一端与第二排屑槽520靠近顶面210的一端连通。第二排屑槽520设于第一排屑槽420与第三排屑槽620之间,第一排屑槽420与第二排屑槽520连通,使得切屑可以从第一排屑槽420排出到第二排屑槽520,第三排屑槽620与第二排屑槽520连通,使得切屑能从第二排屑槽520排出到第三排屑槽620,且第一排屑槽420、第二排屑槽520以及第三排屑槽620之间连通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使得铣刀内部气压更大,排屑效率更快。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固定连接于所述刀柄,所述刀头具有背对设置的顶面与底面,所述顶面朝向所述刀柄设置,所述刀头的外侧壁沿所述刀头的周向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面向于所述刀头的外侧壁的面朝方向设置,所述安装槽由所述顶面至所述底面延伸设置,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分别贯通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
所述铣刀还包括若干刀片,每一所述刀片安装于一所述安装槽,所述刀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以及第三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由所述安装槽的贯通所述底面的一端凸出所述底面设置,所述第三切削刃由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朝向背离所述底面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第二切削刃由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沿所述刀头的径向向外凸出设置;
所述第一切削刃包括依次设置并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一切削面以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切削面朝向所述底面的面朝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切削面开设有第一排屑槽,所述第一排屑槽沿所述刀头的径向延伸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屑槽具有沿所述刀头的径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排屑壁和第二排屑壁,所述第一排屑壁远离所述第一切削面的侧边与所述第二排屑壁远离所述第一切削面的侧边连接,所述第二排屑壁背向所述刀头的旋转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排屑壁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屑槽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一排屑槽沿所述刀头的旋转方向间隔且并排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削刃设有第二切削面,所述第二切削面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切削面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二切削面沿所述刀头的径向朝向所述铣刀的外侧设置,所述第二切削面开设有第二排屑槽,所述第二排屑槽沿所述刀头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屑槽具有沿所述刀头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三排屑壁和第四排屑壁,所述第三排屑壁远离所述第二切削面的侧边与所述第四排屑壁远离所述第二切削面的侧边连接,所述第四排屑壁背向所述刀头的旋转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排屑壁倾斜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屑槽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二排屑槽沿所述刀头的旋转方向间隔且并排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切削刃设有第三切削面,所述第三切削面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三切削面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围合形成所述第三切削刃,所述第三切削面朝向背离所述底面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切削面开设有第三排屑槽,所述第三排屑槽沿所述刀头的径向、且沿所述刀头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排屑槽具有沿所述刀头的径向、且沿所述刀头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五排屑壁和第六排屑壁,所述第五排屑壁远离所述第三切削面的侧边与所述第六排屑壁远离所述第三切削面的侧边连接,所述第六排屑壁背向所述刀头的旋转方向设置,所述第五排屑壁倾斜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排屑槽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三排屑槽沿所述刀头的旋转方向间隔且并排设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屑槽靠近所述铣刀的外侧一端与所述第二排屑槽靠近所述底面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排屑槽靠近所述铣刀的外侧一端与所述第二排屑槽靠近所述顶面的一端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49696.8U CN212019543U (zh) | 2020-01-09 | 2020-01-09 | 铣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049696.8U CN212019543U (zh) | 2020-01-09 | 2020-01-09 | 铣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019543U true CN212019543U (zh) | 2020-11-27 |
Family
ID=73486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049696.8U Active CN212019543U (zh) | 2020-01-09 | 2020-01-09 | 铣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019543U (zh) |
-
2020
- 2020-01-09 CN CN202020049696.8U patent/CN21201954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H0720219U (ja) | 超硬チップを具備する丸鋸 | |
EP0225052A1 (en) | Contoured tool blades | |
JPS6110887Y2 (zh) | ||
CN212019543U (zh) | 铣刀 | |
CN212019544U (zh) | 铣刀 | |
CN211727535U (zh) | 带水滴状断屑凸台的超硬螺纹加工刀片 | |
JP2017087373A (ja) | 回転切削工具 | |
JP3270999B2 (ja) | スローアウェイエンドミル | |
CN216065710U (zh) | 一种八刃涂层端铣刀 | |
CN211804055U (zh) | 铣刀 | |
CN216263705U (zh) | 超多刃刀具 | |
CN211804058U (zh) | 铣刀 | |
CN102348524A (zh) | 具有径向切削刃的切削刀具 | |
JP4142892B2 (ja) | 刃先交換式回転工具 | |
CN211413925U (zh) | 铰刀 | |
CN211413806U (zh) | 铣刀 | |
CN211804049U (zh) | 铣刀 | |
CN211413811U (zh) | 铣刀 | |
CN211413804U (zh) | 铣刀 | |
CN211804057U (zh) | 刀具 | |
CN214640691U (zh) | 锯片 | |
CN211804056U (zh) | 铣刀 | |
CN211413902U (zh) | 铰刀 | |
CN111112713A (zh) | 铣刀 | |
CN211413820U (zh) | 铣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