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13820U - 铣刀 - Google Patents

铣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13820U
CN211413820U CN201922483371.0U CN201922483371U CN211413820U CN 211413820 U CN211413820 U CN 211413820U CN 201922483371 U CN201922483371 U CN 201922483371U CN 211413820 U CN211413820 U CN 211413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milling cutter
section
machined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33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国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uji Superhar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4833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13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13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13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铣刀,包括:刀柄;刀头,所述刀头设于所述刀柄的一端,所述刀头包括两切削刀片,两所述切削刀片分别设于过所述铣刀中心轴线的一平面的两侧;所述切削刀片具有切削面,一所述切削刀片的切削面的至少部分由另一所述切削刀片所显露,且面向所述铣刀的旋转方向的切线方向设置;在由所述铣刀的中心向外的方向上,所述切削刀片的外表面的高度逐渐降低。本实用新型旨在减少刀片同一时间与工件的接触面积,以增加铣刀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铣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削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铣刀。
背景技术
铣刀包括刀柄、刀头和刀片,其中,刀片嵌设在刀头外壁上,用于加工工件,但是在切削工件的过程中,工件作用在铣刀上的反作用的冲击力集中在刀片上,而刀片呈片状结构,且是由立方氮化硼磨粒制成,刀片的刚性较差,所以在重载铣削加工工况要求中,刀片的整个顶面同时接触工件,刀片受到的冲击力很大,容易产生刀片崩断的问题,造成铣刀的使用寿命缩短。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铣刀,旨在减少刀片同一时间与工件的接触面积,以增加铣刀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铣刀,包括:
刀柄;
刀头,所述刀头设于所述刀柄的一端,所述刀头包括两切削刀片,两所述切削刀片分别设于过所述铣刀中心轴线的一平面的两侧;
所述切削刀片具有切削面,一所述切削刀片的切削面的至少部分由另一所述切削刀片所显露,且面向所述铣刀的旋转方向的切线方向设置;
在由所述铣刀的中心向外的方向上,所述切削刀片的外表面的高度逐渐降低。
可选地,所述切削刀片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加工面、第二加工面、第三加工面以及第四加工面,所述第一加工面、第二加工面、第三加工面以及第四加工面逐渐远离所述切削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工面、第二加工面、第三加工面以及第四加工面的宽度逐渐增加,且所述第一加工面、第二加工面以及第四加工面均为弧面设置,所述第三加工面为平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切削刀片的外表面还设有避让面,所述避让面沿所述切削刀片的周向设于所述切削面与所述第四加工面之间,并连接所述切削面和所述第四加工面;
一所述切削刀片的避让面与另一所述切削刀片的切削面抵接设置,该切削面由该避让面显露,该切削面与该避让面形成排屑槽。
可选地,所述避让面倾斜设置于所述刀柄的设有所述刀头的端面,且所述避让面的面朝方向背离所述刀柄设置。
可选地,定义所述避让面与所述刀柄端面的法平面的夹角为α,则满足条件:α≤30°。
可选地,所述刀头为超硬复合材料制成的切削件。
可选地,所述刀柄呈柱状结构设置,并包括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依次靠近所述刀头设置,且直径依次减小,所述第四段的端面与所述刀头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四段的直径为0.3mm-3mm。
可选地,所述第三段的外径由所述第一段至所述第四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铣刀包括刀柄和刀头,刀柄起到固定刀头的作用,刀头连接于刀柄的一端,刀头用于切削工件,刀头具有两切削刀片,且两切削刀片分别设于过铣刀中心轴线的一平面的两侧。切削刀片设有切削面,一切削刀片的切削面的至少部分由另一所述切削刀片所显露,且面向所述铣刀的旋转方向的切线方向设置,以在铣刀旋转时进行切削工作。同时,在由铣刀的中心向外的方向上,切削刀片的高度逐渐降低。切削刀片如此设计,当使用铣刀进行切削加工时,同一时间切削刀片的顶部仅有极小部分与工件进行接触,即有效减少了刀片同一时间与工件的接触面积;此时,切削刀片的切削阻力变小,切削温度降低,切削比较平稳,工件对切削刀片的冲击力减小,使切削刀片不易崩断,从而达到增加铣刀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铣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另一视角图;
图4为图2的另一视角图;
图5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铣刀 120 刀头
110 刀柄 121 切削刀片
111 第一段 1211 切削面
112 第二段 1212 避让面
113 第三段 1213 排屑槽
114 第四段 1214 第一加工面
1215 第二加工面 1216 第三加工面
1217 第四加工面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铣刀100。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铣刀100包括:
刀柄110;
刀头120,所述刀头120设于所述刀柄110的一端,所述刀头120包括两切削刀片121,两所述切削刀片121分别设于过所述铣刀中心轴线的一平面的两侧;
所述切削刀片121具有切削面1211,一所述切削刀片121的切削面1211的至少部分由另一所述切削刀片121所显露,且面向所述铣刀的旋转方向的切线方向设置;
在由所述铣刀的中心向外的方向上,所述切削刀片121的外表面的高度逐渐降低。
刀柄110为长条柱状结构,且刀柄110由远离刀头120的一端至靠近刀头120的一端逐渐减小,刀头120连接于刀柄110直径较小的一端,刀柄110其中有一端呈斜面结构设置,斜面设置切削时能够提供更大的让刀空间,避免刀柄110与工件接触,造成工件损坏。刀头120远离刀柄110的一端呈半圆形结构,而刀头120包括两切削刀片121,两切削刀片121分别设于过铣刀中心轴线的一平面的两侧,可以理解地,两切削刀片121间隔相对设置,且切削刀片121为弧状结构,切削刀片121由外表面向内凹设有切削面1211,一切削刀片121的切削面1211的至少部分由另一切削刀片121所显露,且面向铣刀的旋转方向的切线方向设置,即切削面1211为斜面结构,且切削面1211面向铣刀的旋转方向的切线方向设置,以方便切削刀片121加工工件。在沿所述铣刀的高度方向向下、且沿所述铣刀的径向向外的方向上,所述切削刀片121的外表面的高度逐渐降低。
即切削刀片121沿刀柄1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切削刀片121设置有一定的长度,且切削刀片121至少部分呈弧段设置。
弧形切削刀片121可减少切削刀片121与工件的接触面,由于刀片呈片状结构,且是由立方氮化硼磨粒制成,刀片的刚性较差,而刀刃设于刀片朝向外侧的一端,所以在重载铣削加工工况要求中,整个刀片同时接触工件,刀片受到的冲击力很大,容易造成刀片崩断。为解决刀片加工时易崩断,且刀片的刚性不能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将切削刀片121设置成弯曲结构,避免切削刀片121加工时,同一时间切削刀片121完全与工件接触,从而减小切削刀片121加工时的冲击力,提高切削刀片121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铣刀100包括刀柄110和刀头120,刀柄110起到固定刀头120,且两切削刀片121分别设于过铣刀中心轴线的一平面的两侧。切削刀片121设有切削面1211,一切削刀片的切削面的至少部分由另一所述切削刀片121所显露,且面向所述铣刀的旋转方向的切线方向设置,以在铣刀旋转时进行切削工作。同时,在由铣刀的中心向外的方向上,切削刀片121的高度逐渐降低。切削刀片121如此设计,当使用铣刀进行切削加工时,同一时间切削刀片121的顶部仅有极小部分与工件进行接触,即有效减少了切削刀片同一时间与工件的接触面积;此时,切削刀片121的切削阻力变小,切削温度降低,切削比较平稳,工件对切削刀片的冲击力减小,使切削刀片不易崩断,从而达到增加铣刀使用寿命的目的。
可选地,所述切削刀片121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加工面1214、第二加工面1215、第三加工面1216以及第四加工面1216,所述第一加工面、第二加工面、第三加工面以及第四加工面逐渐远离所述切削面1211设置。所述刀头120呈球冠结构,并具有曲面和底面,所述曲面为所述切削刀片121的外面,所述底面为圆形结构并连接于所述刀柄110。
第一加工面1214、第二加工面1215、第三加工面1216以及第四加工面1217设于切削刀片121的外表面,用于辅助切削面1211对工件进行加工,每一切削刀片121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一加工面、第二加工面、第三加工面以及第四加工面,并与另切削刀片121相对设置。刀头120呈球冠结构,球冠是指一个球面被平面所截后剩下的曲面。截得的圆面是底,垂直于圆面的直径被截得的部分是高。也可看作圆弧绕过它的一个端点的圆的直径旋转一周得到的面。底面连接于刀柄110的一端,曲面即为切削刀片121的外表面,切削刀片121的外表面远离刀柄110的端部距离底面的距离即为高。切削刀片121的外表面沿刀柄110的长度度方向设置,并形成弧段。切削刀片121设计成弧形结构不仅有利于保护自身不被崩断,而且有利于增加切削刀片121与刀头120的贴合度,进一步增加切削刀片121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工面1214、第二加工面1215、第三加工面1216以及第四加工面1217的宽度逐渐增加,且所述第一加工面1214、第二加工面1215以及第四加工面1217均为弧面设置,所述第三加工面1216为平面设置。
由于切削刀片121的外表面为曲面结构,所以第一加工面、第二加工面以及第四加工面设计成弧面结构不仅有利于增加切削的光滑度,而且有利于增加切削刀片121与刀头120的贴合度,进一步增加切削刀片121的稳定性。第三加工面为平面设置有利于增加铣刀的切削强度。设置多个加工面可提高加工效率,刀头120旋转时,多个加工面可同时进行加工,多个加工面朝向同一方向弯曲,即到刀头120旋转时,切削刀片121朝同一方向对工件进行加工,以确保加工的完整性。同时可起到加工不同工件的目的,实用方便。多个加工面可以是间隔均匀分布在切削面1211上,也可以是两两相对分布在切削面1211,当设置多个加工面时,为加强排屑效果,排屑槽1213至少需设置两个,避免切屑堆积。
可选地,所述切削刀片121的外表面还设有避让面1212,所述避让面1212沿所述切削刀片121的周向设于所述切削面1211与所述第四加工面1217之间,并连接所述切削面1211和所述第四加工面1217;
一所述切削刀片121的避让面1212与另一所述切削刀片的切削面1211抵接设置,该切削面1211由该避让1212面显露,该切削面1211与该避让面1212形成排屑槽1213。
避让面1212用于避让工件设置,加工时工件与切削面1211接触,述切削刀片121的避让面1212与另一所述切削刀片121的切削面1211相对设置,铣刀通过不停的旋转对工件加工,如此设计,避让面1212可为工件预留一定的调节空间,同时避让面1212还有断屑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避让面1212倾斜设置于所述刀柄110的设有所述刀头120的端面,且所述避让面1212的面朝方向背离所述刀柄110设置。
可以理解地,由于切削面1211和避让面1212为曲面结构,所以排屑槽1213由两斜面组成,并且一切削刀片121的避让面1212与另一切削刀片121的切削面1211呈夹角设置,并形成有排屑槽1213。即排屑槽1213设有两个,且两个排屑槽1213间隔设置,用于将切削刀片121切削的切屑排出,排屑槽1213朝向所述刀柄110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即排屑槽1213具有一定的长度,不仅可以方便排屑而且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切屑。第一加工面、第二加工面、第三加工面以及第四加工面设于排屑槽1213的上方,并与切削面1211呈夹角设置。
可选地,定义所述避让面1212与所述刀柄端面的法平面的夹角为α,则满足条件:α≤30°。
具体地,避让面1212与竖直面的夹角范围在0°-30°之间,避让面可以起到导屑的作用,若避让面1212与竖直面的夹角过大,切削会被挤压在排屑槽内,将无法达到较佳的排屑效果。同时,形成排屑槽的避让面和切削面也具有相应的角度范围,可以在80°至95°之间,由于切削面1211的上边缘设有切削刀刃,且切削刀刃也设于切削刀片121的外表面,所以一切削刀片121的避让面1212与另一切削刀片121的切削面1211的夹角大小需根据切削刀片121的数量及宽度进行设置,但为确保加工效率,切削刀片121之上会设置两个,且两切削刀片121间隔相对设置,宽度大于底面圆周的二分之一,所以一切削刀片121的避让面1212与另一切削刀片121的切削面1211的夹角为80°至95°。
可选地,所述刀头120为超硬复合材料制成的切削件。
刀柄110采用碳化钨(即WC)材料制成,刀头120采用超硬复合材料支撑,具体为聚晶金刚石(即PCD)、聚晶立方氮化硼(即PCBN)、碳化钨等,主要为PCD和碳化钨的结合,刀柄110和刀头120通过纤焊连接成为一体,使之成为可在车床或镗床上用的刀具,排屑槽1213通过电加工在刀座上加工而成。
可选地所述排屑槽121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排屑槽1213间隔设置凹于所述切削刀片121。
排屑槽1213用于对切削刀片121切削的切屑进行排出,切削刀片121在切削过程中,刀头120旋转,使刀头120上的切削刀片121对工件进行不停地加工,此时会有大量的切屑停留在切削刀片121的外表面,若停留时间过长容易造成切削刀刃的磨损及工件表面的划伤,所以切削刀片121的外表面设置多个排屑槽1213,能够加快切屑的排出,避免切屑堆积在切削面1211,对切削刀片121造成损坏及工件表面的划伤。
可选地,所述刀柄110呈柱状结构设置,并包括第一段111、第二段112、第三段113和第四段114,所述第一段111、第二段112、第三段113和第四段114依次靠近所述刀头120设置,且直径依次减小,所述第四段114的端面与所述刀头120连接。
刀柄110设置为四段,可以增加铣刀加工时的加强。刀柄110分为四段,且每段均为圆柱型,第一段111的直径为6mm-12mm,第二段112的直径为3mm-8mm,也即第一段111的直径小于第二段112的直径,且第一段111的长度大于第二段112的长度,第二段112呈斜面设计,斜面结构有利于增加让刀位置,避免工件过多的与刀柄110接触,造成刀柄110的损坏。第一段111、第二段112、第三段113和第四段114依次靠近刀头120设置,且直径逐渐较小,刀头120连接于第四段114,即第四段114的直径等于刀头120底面的直径,刀柄110整体呈圆锥型,增加铣刀加工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第四段114的直径为0.3mm-3mm。
刀头120连接于第四段114的端面,即第四段114的直径等于刀头120底面的直径,底面与第四段114的端面重合,并通过真空钎焊焊接固定。同时,第四段114具有一定的长度,且第四段114的直径大小与刀头120的直径大小相当,所以,当刀头120对工件进行加工时,第四段114能为刀头120分担一部分的冲击力和压力,进一步增加刀头120的使用寿命。所述底面的直径为0.3mm-10mm,即第四段114端面与底面贴合设置。由于刀头120为球冠结构,所以刀头120底面为圆形结构,刀头120底面连接于刀柄110一端,底面直径可以小于或等于曲面的最大宽度,同时底面直径等于与刀柄110连接端的刀柄110直径。确保刀柄110与刀头120的贴合度,避免对工件造成损坏,同时刀头120通过真空钎焊焊接固定在刀柄110的端面,所以刀头120底面的直径在0.3mm-10mm之间可确保,刀头120加工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第三段113的外径由所述第一段111至所述第四段114的方向逐渐减小。
具体地,第三段113的截面为梯形结构,连接第二端的一端直径较大,连接第四段114的一端直径较小,斜面结构有利于增加让刀位置,避免工件过多的与刀柄110接触,造成刀柄110的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柄;
刀头,所述刀头设于所述刀柄的一端,所述刀头包括两切削刀片,两所述切削刀片分别设于过所述铣刀中心轴线的一平面的两侧;
所述切削刀片具有切削面,一所述切削刀片的切削面的至少部分由另一所述切削刀片所显露,且面向所述铣刀的旋转方向的切线方向设置;
在由所述铣刀的中心向外的方向上,所述切削刀片的高度逐渐降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刀片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加工面、第二加工面、第三加工面以及第四加工面,所述第一加工面、第二加工面、第三加工面以及第四加工面逐渐远离所述切削面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面、第二加工面、第三加工面以及第四加工面的宽度逐渐增加,且所述第一加工面、第二加工面以及第四加工面均为弧面设置,所述第三加工面为平面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刀片的外表面还设有避让面,所述避让面沿所述切削刀片的周向设于所述切削面与所述第四加工面之间,并连接所述切削面和所述第四加工面;
一所述切削刀片的避让面与另一所述切削刀片的切削面抵接设置,该切削面由该避让面显露,该切削面与该避让面形成排屑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面倾斜设置于所述刀柄的设有所述刀头的端面,且所述避让面的面朝方向背离所述刀柄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避让面与所述刀柄端面的法平面的夹角为α,则满足条件:α≤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为超硬复合材料制成的切削件。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呈柱状结构设置,并包括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依次靠近所述刀头设置,且直径依次减小,所述第四段的端面与所述刀头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段的直径为0.3mm-3m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的外径由所述第一段至所述第四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CN201922483371.0U 2019-12-31 2019-12-31 铣刀 Active CN211413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3371.0U CN211413820U (zh) 2019-12-31 2019-12-31 铣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3371.0U CN211413820U (zh) 2019-12-31 2019-12-31 铣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13820U true CN211413820U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47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3371.0U Active CN211413820U (zh) 2019-12-31 2019-12-31 铣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13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12958B1 (en) Face milling cutter
US20070172321A1 (en) Ball endmill
JP2008062382A (ja) 締付ネジ用のセンタ孔を有する焼結切削植刃
KR20090098655A (ko) 엔드밀
JP6287592B2 (ja) 小径エンドミル
KR20090080959A (ko) 회전 절삭공구
CN211413820U (zh) 铣刀
CN211413804U (zh) 铣刀
CN211413819U (zh) 铣刀
CN212443291U (zh) 倒角刀
JP6292425B2 (ja) 刃先交換式回転切削工具
JP4815386B2 (ja) 3枚刃ボールエンドミル及び4枚刃ボールエンドミル
CN113695653A (zh) 一种球头铣刀
CN113399724A (zh) 一种快进给铣削刀片及其铣削刀具
CN215903316U (zh) 一种金刚石磨头
CN211413807U (zh) 铣刀
JP2001239416A (ja) 回転切削工具
CN211413681U (zh) 刀具
CN112207336A (zh) 铣刀
CN211804054U (zh) 铣刀
CN213560082U (zh) 钻头
CN211413811U (zh) 铣刀
CN211413806U (zh) 铣刀
CN211413919U (zh) 切削刀具
CN211413902U (zh) 铰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7

Address after: Room 301, building F, Long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335 Bulong Road, Ma'antang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uji superhar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503, building 4, Shiji Huating, Longhua Town,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e Guoh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