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5276U - 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5276U
CN212015276U CN201922138105.4U CN201922138105U CN212015276U CN 212015276 U CN212015276 U CN 212015276U CN 201922138105 U CN201922138105 U CN 201922138105U CN 212015276 U CN212015276 U CN 212015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onnecting surface
pot
pot body
rapid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81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德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uaishuai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uaishuai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uaishuai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uaishuai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81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5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5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5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包括锅体,以及固定于锅体底部的加热底片,加热底片上形成有面向锅体底部的第一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直线凹槽,直线凹槽向第一连接面的边缘延伸,并贯穿第一连接面的边缘,锅体底部形成有面向加热底片的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上形成可与直线凹槽相配合的直线凸体。该压铸复底锅的加热底片具备良好的导磁率与导热率,使得该压铸复底锅在烹调食物时变得十分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锅具为了保证良好的导热效果,往往采用铝制材料制作,但由于铝属于非导磁材料,所以此类铝锅无法在电磁炉上进行加热使用。针对这一现象,该领域人员开发了一种复合锅底的铝锅,将能够导磁的不锈铁复底片固定于铝锅底端,不锈铁复底片通过涡流被加热后能够将温度传递到锅体内,从而完成对食物的烹调。
如CN200720127832.5公开了一种压铸复底锅,包括铝合金锅体和不锈铁复底片,其中,铝合金锅体的底壁外表面与不锈铁复底片的上表面融合在一起,同时,不锈铁复底片的上表面还开有盲孔,铝合金锅体的底壁外表面成型有与盲孔内壁融合成一体的凸柱。
上述压铸复底锅通过在事先在不锈铁复底片上开好盲孔,再将不锈铁复底片置于锅体模型上,再将铝液压入锅体模型中,铝液在高压下进入不锈铁复底片上表面的盲孔,冷却后,铝液即可形成铝合金锅体,并与不锈铁复底片的盲孔内壁融合在一起,使得不锈铁复底片与铝合金锅体压铸成一体。然而在压铸过程中,盲孔中可能有存留没有被挤压出去的空气,使得复底锅在成型后不锈复底片的盲孔与锅体底端的凸柱之间可能存在有间隙,即不锈铁复底片与锅体之间无法紧密连接,由于空气的导磁率与导热率十分低下,不锈铁复底片的导磁率与导热率最终将受到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设计一种压铸成型后连接更加紧密,并且底片具备良好的导磁率与导热率的压铸复底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该压铸复底锅的加热底片具备良好的导磁率与导热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包括锅体,以及固定于所述锅体底部的加热底片,加热底片上形成有面向所述锅体底部的第一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直线凹槽,直线凹槽向所述第一连接面的边缘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面的边缘,所述锅体底部形成有面向所述加热底片的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上形成可与所述直线凹槽相配合的直线凸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面呈圆形,所述直线凹槽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直径,所述直线凹槽在所述第一连接面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面的边缘形成有均匀分布的小型凹槽,所述第二连接面上形成有可与所述小型凹槽相配合的小型凸体。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凹槽与小型凹槽内均至少形成有一侧内斜侧壁,所述直线凸体与小型凹槽上均形成有与所述内斜侧壁相配合的外斜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底片采用不锈铁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上形成有对手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所述直线凹槽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面的边缘,当铝液进入所述直线凹槽时,所述直线凹槽的空气会被铝液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边缘排出,使得铝液与所述直线凹槽之间不存在间隙,在锅体压铸成型后,所述锅体与加热底片之间的连接将不留间隙,所述加热底片将具备更良好的导磁率与导热率,所述加热底片能更好地将热量传递给锅体。
2、所述直线凹槽的均匀分布能够使得所述锅体受热均匀。
3、所述小型凹槽能够增大所述加热底座与锅体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加热底座能够更迅速地将热量传递给所述锅体。
4、通过所述内斜侧壁与外斜侧壁的配合,所述加热底片与锅体之间的连接将更加牢固,加强了该压铸复底锅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锅体的仰视图。
图3为加热底片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1-锅体,11-第二连接面,111-直线凸体,112-小型凸体, 113-外斜侧壁,2-加热底片,21-第一连接面,211-直线凹槽, 212-小型凹槽,213-内斜侧壁,3-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包括锅体1,以及固定于所述锅体1底部的加热底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片2上形成有面向所述锅体底部的第一连接面21,第一连接面2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直线凹槽211,直线凹槽211向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边缘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边缘,所述锅体1底部形成有面向所述加热底片2的第二连接面11,第二连接面11上形成可与所述直线凹槽211相配合的直线凸体111。具体的,所述锅体 1与加热底片2通过压铸工艺固定在一起,通过将加热底片2置于锅体模型中,再将铝液压入锅体模型中,铝液在进入所述直线凹槽211 后将直线凹槽211中的空气从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边缘挤出,使得冷却后成型的所述锅体1与加热底片2完全融合在一起,所述直线凹槽211与直线凸体111之间将紧密贴合,不留间隙,从而提升了所述加热底片2的导磁率与导热率。电磁炉的原理通过交变电流在穿过陶瓷杯下方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导磁材料底部时将产生涡流,从而使得导磁材料迅速发热,高导磁率的导磁材料将增强涡流电场及涡流功率,因此导磁率的加强将使得所述加热底片2更迅速地受热,而更高的导热率将使得所述加热底片2能够更块地将热量传递给所述锅体1。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面21呈圆形,所述直线凹槽211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直径,所述直线凹槽211在所述第一连接面21上均匀分布。具体的,均匀分布的所述直线凹槽211将保证所述锅体1的底部受热均匀,避免所述锅体1因受热不均而出现局部形变的情况。
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边缘形成有均匀分布的小型凹槽212,所述第二连接面11上形成有可与所述小型凹槽212相配合的小型凸体112。具体的,所述小型凹槽增加了所述第一连接面 21与第二连接面11的接触面积,即所述加热底片2与锅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加热底片2将更快地将热量传递给所述锅体1。
如图2-4所示,所述直线凹槽211与小型凹槽212内均至少形成有一侧内斜侧壁213,所述直线凸体111与小型凸体112均上形成有与所述内斜侧壁213相配合的外斜侧壁113。具体的,所述内斜侧壁 213与外斜侧壁113相互贴合且不留间隙,使得所述直线凹槽211与小型凹槽212能够将所述直线凸体111与小型凸体112完全卡死,大大提高了该压铸复底锅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底片2采用不锈铁制成。具体的,由于不锈铁具备较高的导磁率,所述加热底片2受热的速度将被加快,因此采用不锈铁材料制作所述加热底片2能够提高该压铸复底锅烹调食物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锅体1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具体的,由于铝合金具备良好的导热效果,因此采用铝合金制成的所述锅体1将更迅速的将热量传递给所述锅体1中的食物,使得该压铸复底锅煮熟食物的速度变快。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锅体1上连接有对手的手柄3。具体的,当所述锅体1温度较高时,所述手柄3能够方便用户移动该压铸复底锅。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包括锅体(1),以及固定于所述锅体(1)底部的加热底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片(2)上形成有面向所述锅体底部的第一连接面(21),第一连接面(2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直线凹槽(211),直线凹槽(211)向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边缘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边缘,所述锅体(1)底部形成有面向所述加热底片(2)的第二连接面(11),第二连接面(11)上形成可与所述直线凹槽(211)相配合的直线凸体(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1)呈圆形,所述直线凹槽(211)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直径,所述直线凹槽(211)在所述第一连接面(21)上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1)的边缘形成有均匀分布的小型凹槽(212),所述第二连接面(11)上形成有可与所述小型凹槽(212)相配合的小型凸体(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凹槽(211)与小型凹槽(212)内均至少形成有一侧内斜侧壁(213),所述直线凸体(111)与小型凸体(112)均上形成有与所述内斜侧壁(213)相配合的外斜侧壁(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片(2)采用不锈铁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上连接有对手的手柄(3)。
CN201922138105.4U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 Active CN212015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8105.4U CN212015276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8105.4U CN212015276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5276U true CN212015276U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9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8105.4U Active CN212015276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52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89722B1 (ko) 인덕션 렌지용 조리기구
CN212015276U (zh) 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
CN105120544A (zh) 一种旋风型ih电磁加热线盘
CN204909058U (zh) 具有快速升温功能的银壶
CN105982562B (zh) 用于电磁加热烹饪的锅具和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KR200366218Y1 (ko) 전자 유도 가열 밥솥용 내솥
KR102097014B1 (ko) 열변형 저감형 바닥을 갖는 주방용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433764A (zh) 一种多用炒锅
CN212186119U (zh) 烹饪器具
KR20190088270A (ko) 금속판재 3장이 개재된 인덕션용 프라이팬 및 인덕션 프라이팬 제조방법
KR20080092817A (ko) 인덕션 렌지용 조리기구
KR101751320B1 (ko) 인덕션 렌지용 조리용기의 제조방법
CN209846881U (zh) 容器及烹饪器具
CN202457805U (zh) 可用于电磁炉的高传热不锈钢煲
CN208096621U (zh) 导热均匀、加工性能好的适用于电磁炉的不锈钢复底炊具
CN208524500U (zh) 一种多功能锅
KR20070006993A (ko) 자성판이 부착된 인덕션 레인지용 주방용기.
CN214905834U (zh)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及其烹饪锅具
CN211269945U (zh) 一种匀热复合平底锅
CN211212615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15457255U (zh) 一种双层钢炒锅
CN204427620U (zh) 锅具及电饭煲
KR200486365Y1 (ko) 가열용 용기
KR20180093661A (ko) 인덕션 프라이팬 제조용 자성체 금속판재, 그 자성체 금속판재로 구성된 인덕션용 프라이팬 및 인덕션용 프라이팬 제조방법
CN217285422U (zh) 烹饪电器、锅具及加热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Die casting double bottom pot capable of rapid heating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Pledgee: Wenzhou Financing Guarantee Co.,Ltd.

Pledgor: ZHEJIANG SHUAISHUAI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110000108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