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86119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86119U
CN212186119U CN202020024137.1U CN202020024137U CN212186119U CN 212186119 U CN212186119 U CN 212186119U CN 202020024137 U CN202020024137 U CN 202020024137U CN 212186119 U CN212186119 U CN 2121861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ion
connection part
pot
layer
cooking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2413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韦铭
刘化勇
万鹏
邢胜华
罗飞龙
曾东
羊小亮
瞿月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2413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861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861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861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底座;锅具,锅具设于底座,锅具包括锅本体、形成在锅本体外侧的发热层以及与发热层电连接的第一接电部和第二接电部;用于开闭锅本体的锅口的锅盖,锅盖或底座具有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的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第一电连接部适于与第一接电部配合,第二电连接部适于与第二接电部配合;控制组件,在锅盖处于打开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下控制组件断开,以使加热电路处于断路,在锅盖处于关闭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下控制组件导通,以允许加热电路通电。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烹饪效果好且效率高、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电饭煲或电压力煲通常采用如下两种加热方式,一种是采用电热盘进行加热,电热盘为内嵌电发热管的铝合金圆盘,内锅放在电热盘上,电发热管加热,然后通过铝合金圆盘为内锅传导热量,这种加热方式的加热效率低,且加热不均匀;另一个是电磁加热方式,其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含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即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食物的效果,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加热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烹饪效果好且效率高、使用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底座;锅具,所述锅具设于所述底座,所述锅具包括锅本体、形成在所述锅本体外侧的发热层以及与所述发热层电连接的第一接电部和第二接电部;用于开闭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锅盖,所述锅盖或所述底座具有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的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适于与所述第一接电部配合,所述第二电连接部适于与所述第二接电部配合;控制组件,在所述锅盖处于打开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下所述控制组件断开,以使所述加热电路处于断路,在所述锅盖处于关闭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下所述控制组件导通,以允许所述加热电路通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控制组件,在锅盖处于打开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下,控制组件断开,从而使加热电路处于断路状态,防止发生触电,使用安全;在锅盖处于关闭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下,控制组件导通,从而允许加热电路通电,进而使发热层通过第一接电部和第一电连接部的配合以及第二接电部和第二电连接部的配合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开关和触动件,所述开关和所述触动件中的一个设于所述底座且另一个设于所述锅盖,在所述锅盖处于打开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下所述开关打开,以使所述加热电路处于断路,在所述锅盖处于关闭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下所述触动件触发所述开关关闭,以允许所述加热电路通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连接在所述加热电路的火线与所述发热层之间且所述开关为常开型,所述发热层连接在所述加热电路的火线与所述加热电路的零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为微动开关且包括微动弹片,所述触动件被配置为推动所述微动弹片闭合以控制所述加热电路的通断,所述触动件形成凸柱,在所述锅盖从打开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向关闭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切换的条件下,所述凸柱触发所述微动弹片闭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还包括可活动的推杆,所述触动件通过推动所述推杆活动以利用所述推杆触发所述微动弹片闭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设于所述锅盖,在所述锅盖处于关闭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接电部配合且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接电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设于所述底座,在所述锅具在所述底座安装到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接电部配合且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接电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中的每一个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锅盖或者所述底座;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接电部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的金属弹片与所述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所述第二接电部通过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的金属弹片与所述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与所述加热电路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加热电路的零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电部和所述第二接电部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电部和所述第二接电部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接电端子或者导电柱,所述接电端子或者导电柱的一端与所述发热层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锅具包括: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在所述锅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一接电部和所述发热层的一端连接;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在所述锅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二接电部和所述发热层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锅具还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形成在所述锅本体的外侧,所述发热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远离所述锅本体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喷涂在所述锅本体的外侧面,所述加热层喷涂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远离所述锅本体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层为氧化铝涂层,所述发热层为铁铬铝钇合金涂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层形成曲线形、折线形、直线形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层包括多个发热段,多个所述发热段串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多个所述发热段中,一部分所述发热段为圆弧段且另一部分所述发热段为第一过渡段,多个所述圆弧段所对应的圆心为所述锅本体的底壁中心,在多个所述圆弧段中,至少一部分所述圆弧段沿一假想圆的径向间隔布置,所述假想圆的圆心为所述锅本体的底壁中心为,在所述发热层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圆弧段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过渡段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过渡段之间所述圆弧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过渡段为直线段或者弧形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多个所述发热段中,一部分所述发热段为平直段且另一部分所述发热段为第二过渡段,在多个所述平直段中,至少一部分所述平直段平行布置;和/或,至少一部分所述平直段共线布置,在所述发热层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平直段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过渡段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过渡段之间通过所述平直段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过渡段形成圆弧段且所述圆弧段所对应的圆心为所述锅本体的底壁中心;和/或,所述第二过渡段形成直线段。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底座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所述的锅具的仰视图;
图7是图5中所述的锅具的主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所述的锅具的仰视图;
图10是图8中所述的锅具的主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仰视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锅具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仰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中所述的锅具的仰视图;
图16是图14中所述的锅具的主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锅具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中所述的锅具的仰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具的断面图。
附图标记:
锅具100,烹饪器具200,
锅本体10,锅沿11,测温区12,
第一绝缘层20,
发热层30,发热段31,圆弧段311,第一过渡段312,平直段313,第二过渡段314,
第一导电层41,第二导电层42,
第一导电柱51,第二导电柱52,
第二绝缘层60,
第一接电部71,第二接电部72,
底座80,第一电连接部821,第二电连接部822,支架823,金属弹片824,微动开关83,微动弹片831,推杆832,安装架833,电源板84,
锅盖90,凸柱91,控制电路板92,
最低水位线Lmin,最高水位线Lmax,
界面轮廓L10,界面轮廓L20,界面轮廓L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200。这里的烹饪器具200可以为电饭煲或者电压力锅。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200包括底座80、锅具100、锅盖90,锅具100设于底座80,锅盖90用于开闭锅本体10的锅口。例如锅盖90可以与底座80枢转连接,锅盖90也可以与底座80可分离连接。
如图5-图7所示,锅具100包括锅本体10、形成在锅本体10外侧的发热层30以及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与发热层30电连接,锅盖90或底座80具有第一电连接部821和第二电连接部822,第一电连接部821和第二电连接部822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第一电连接部821适于与第一接电部71配合,第二电连接部822适于与第二接电部72配合。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发生漏电现象,保证用户使用安全,烹饪器具200还包括控制组件,在锅盖90处于打开锅本体10的锅口的状态下,控制组件断开,从而使加热电路处于断路,在锅盖90处于关闭锅本体10的锅口的状态下,控制组件导通,从而允许加热电路通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200,通过设置控制组件,在锅盖90处于打开锅本体10的锅口的状态下,控制组件断开,从而使加热电路处于断路状态,防止发生触电,使用安全;在锅盖90处于关闭锅本体10的锅口的状态下,控制组件导通,从而允许加热电路通电,进而使发热层30通过第一接电部71和第一电连接部821的配合以及第二接电部72和第二电连接部822的配合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控制组件包括开关和触动件,开关和触动件中的一个设于底座80,开关和触动件中的另一个设于锅盖90,开关被配置为控制加热电路的通断。
其中,在锅盖90处于打开锅本体10的锅口的状态下,开关打开,使得加热电路处于断路;在锅盖90处于关闭锅本体10的锅口的状态下,触动件触发开关闭合,从而允许加热电路通电,即使得发热层30通过第一接电部71和第一电连接部821的配合以及第二接电部72和第二电连接部822的配合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
由此,利用开关控制加热电路的通断,即在锅盖90处于关闭锅本体10的锅口的状态下,触动件触发开关闭合,从而使发热层30通过第一接电部71和第一电连接部821的配合以及第二接电部72和第二电连接部822的配合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在锅盖90处于打开锅本体10的锅口的状态下,开关打开,加热电路处于断路状态,防止发生触电,使用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连接在加热电路的火线与发热层30之间,发热层30连接在加热电路的火线与加热电路的零线之间,即开关与发热层30实现串联。其中,开关为常开型。这里的常开型是指在锅盖90处于打开锅本体10的锅口的状态下,开关为打开状态,因此,在锅盖90处于关闭锅本体10的锅口的状态下,开关切换为闭合状态。
用户在使用烹饪器具200时,将电源插头插接在插座上,合盖后,触动件触发开关闭合,以允许加热电路通电,即方便加热电路实现通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烹饪模式进行烹饪,即通过控制面板控制锅具100加热。
烹饪完成后,打开锅盖90,开关复位即实现打开,使加热电路处于断路状态,由于发热层30与加热电路的火线之间断开,发热层30完全不带电,此时用户可以取出锅具100,不会发生触电,使用非常安全。
如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开关为微动开关83,微动开关83包括微动弹片831,触动件配置为推动微动弹片831闭合,从而控制加热电路的通断。
进一步地,触动件形成凸柱91,在锅盖90从打开锅本体10的锅口的状态向关闭锅本体10的锅口的状态切换的条件下,凸柱91触发微动弹片831闭合。其中,开关还可以为霍尔开关、光电开关等。
其中,触动件可以为独立于底座80或者锅盖90的结构,也可以形成在底座80或者锅盖90上。例如,开关设于底座80,触动件形成设于锅盖90的下侧且朝下延伸的凸柱91,凸柱91与锅盖90的上盖一体成型;再如,开关设于锅盖90,触动件形成设于底座80的上侧且朝上延伸的凸柱91。
在一些示例中,控制组件还包括可活动的推杆832,触动件通过推动推杆832活动,从而利用推杆832触发微动弹片831闭合,即控制加热电路的通断。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盖90内设有控制电路板92,底座80内设有安装架833以及电源板84,凸柱91设于锅盖90的朝向底座80的一侧,微动开关83设于安装架833,底座80的上表面具有穿孔,推杆832可上下移动地穿设于穿孔,推杆832的下端具有防脱部,从而防止推杆832从穿孔脱离出,微动开关83具有静触点和动触点,动触点设于微动弹片831上,推杆832可以推动微动弹片831活动,使得静触点和动触点相接合,即实现微动弹片831闭合。
合盖时,凸柱91止抵推杆832,从而推动推杆832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推杆832推动微动弹片831闭合;开盖时,凸柱91与推杆832脱离配合,推杆832向上移动,使得微动弹片831打开,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第一电连接部821和第二电连接部822设于锅盖90,在锅盖90处于关闭锅本体10的锅口的状态下,第一电连接部821和第一接电部71配合,第二电连接部822和第一接电部71配合,从而方便后续实现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第一电连接部821和第二电连接部822设于底座80,在锅具100在底座80安装到位的状态下,第一电连接部821和第一接电部71配合,第二电连接部822和第二接电部72配合。
也就是说,当锅具100在底座80安装到位时,锅具100上的第一接电部71与底座80上的第一电连接部821位置对应且配合,锅具100上的第二接电部72与底座80上的第二电连接部822位置对应且配合,从而方便后续实现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电连接部821和第二电连接部822中的每一个包括支架823和金属弹片824,支架823设于锅盖90或者底座80,金属弹片824安装于支架823,第一接电部71通过第一电连接部821的金属弹片824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第二接电部72通过第二电连接部822的金属弹片824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
若第一电连接部821和第二电连接部822设于锅盖90,在锅盖90处于关闭锅本体10的锅口的状态下,第一电连接部821的金属弹片824和第一接电部71配合,第二电连接部822的金属弹片824和第一接电部71配合,方便后续实现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
若第一电连接部821和第二电连接部822设于底座80,在锅具100在底座80安装到位的状态下,第一电连接部821的金属弹片824和第一接电部71配合,第二电连接部822的金属弹片824和第一接电部71配合,方便后续实现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电连接部821与加热电路的火线连接,第二电连接部822与加热电路的零线连接,从而将锅具100的发热层30连入加热电路中。
下面结合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200的锅具100。
如图5-图1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烹饪器具200的锅具100包括锅本体10和发热层30,发热层30形成在锅本体10的外侧,发热层30形成加热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发热层30将自身产生的热量的至少一部分向锅本体10传导。
由此,通过在锅本体10的外侧形成发热层30,利用发热层30通电后产生的热量对锅本体10进行加热,可以提高加热效率,简化了锅具100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锅具100还包括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发热层30通过第一接电部71以及第二接电部72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其中,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间隔设置,通过将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间隔布置,可以防止发生短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之间的距离为L,锅本体10的最大直径为D,L满足条件:8mm≤L<D。举例而言,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之间的距离L可以为8mm、10mm等。
由于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之间的距离太小,容易发生短路现象,例如在清洗锅具100后立即使用时,锅具100上的水容易导致发生短路。因此,如图9、图12-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L满足条件:1/3D≤L<D。例如,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之间的距离L可以为锅本体10的最大直径D的三分之一,或者,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之间的距离L可以为锅本体10的最大直径D的二分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接电端子或者导电柱,接电端子或者导电柱的一端与发热层30连接。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接电部71形成第一导电柱51,第二接电部72形成第二导电柱52。
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将发热层30连入加热电路,通电后形成回路,使发热层30均匀发热,从而实现对锅本体10的均匀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锅本体10的相对两侧设有把手,第一接电部71和/或第二接电部72固定于锅本体10的把手。具体地,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可以分别形成导电柱,把手通过诸如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锅本体10上,第一导电柱51和第二导电柱52可以分别安装到对应的把手上。通过将第一接电部71和/或第二接电部72固定在把手,保证第一接电部71和/或第二接电部72的安装便利性和可靠性,并且不需要在锅本体10的壁上开孔进行固定,简化了生产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接电部71和/或第二接电部72固定于锅本体10的锅沿11,从而方便与外部电源连接。
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接电部71和/或第二接电部72固定于锅本体10的底部。
在再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接电部71和/或第二接电部72焊接于与发热层30连接的导电层。例如,第一接电部71和第二接电部72可以分别形成导电柱,第一导电柱51和第二导电柱52分别焊接于与发热层30连接的导电层(如下述的第一导电层41和第二导电层42)。
当然,第一导电柱51和第二导电柱52上也可以设置金属弹片,利用金属弹片与对应的第一导电层41、第二导电层42接触,从而实现电连接。
如图6、图9、图11、图13、图15、图17-图1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锅具100包括第一导电层41和第二导电层42,第一导电层41形成在锅本体10的外侧,第一导电层41与第一接电部71和发热层30的一端连接,第二导电层42形成在锅本体10的外侧,第二导电层42与第二接电部72和发热层30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第一导电层41和第二导电层42可以采用银或铜等导电良好的材料制成。通过设置第一导电层41和第二导电层42,可以实现发热层30与第一接电部71以及第二接电部72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41的一端与发热层30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一接电部71连接;和/或,第二导电层42的一端与发热层30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接电部72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41和/或第二导电层42的厚度为5μm~50μm。也就是说,第一导电层41和第二导电层42中的至少一个的厚度可以为5μm、10μm、20μm、30μm、40μm、50μm,避免导电层磨损后而影响导电效果。
为了兼顾导电效率以及生产成本,在一些示例中,将第一导电层41和/或第二导电层42的厚度设置为10μm~3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导电层41和/或第二导电层42的宽度D3为1mm~15mm。也就是说,第一导电层41和第二导电层42中的至少一个的宽度D3可以为1mm、5mm、8mm、10mm、15mm,避免导电层过窄而容易磨损,进而影响导电效果。
为了兼顾导电效率以及生产成本,在一些示例中,将第一导电层41和/或第二导电层42的宽度D3设置为5mm~10mm。
为了保证使用安全性,如图6所示,将第一导电层41和第二导电层42设置在锅本体10的相对两侧,由于第一导电层41和第二导电层42距离较远,即使遇水也不易导致短路。
如图19所示,为了提高上述导电层(如上述的第一导电层41和第二导电层42)与发热层30的结合力以及接触面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提出了形成导电层与发热层30相互镶嵌的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垂直于锅具100的壁的至少一个截面上,第一导电层41/第二导电层42与发热层30的界面轮廓L20具有不低于5微米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层与发热层30的界面轮廓L20具有不低于20微米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如20微米、25微米、30微米、40微米。换句话说,以厚度为100微米的发热层30为例,发热层30与导电层的界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为发热层厚度的20%、25%、30%、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导电层与发热层30的界面轮廓L20具有不低于8微米的最高高度Rz。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层与发热层30的界面轮廓L20具有不低于25微米的最高高度Rz。由于通常导电层以及发热层30所采用的材料类型不同,按照上述界面的粗糙度,可以形成导电层与发热层30相互镶嵌的结构,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二者的结合力,并且能够有效增加接触面积,提高电流的传输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锅具100还包括第一绝缘层20,第一绝缘层20形成在锅本体10的外侧,发热层30形成在第一绝缘层20的远离所述锅本体10的表面。通过第一绝缘层20对热量传递进行过渡导向,能够提高发热层30中产生的热量向锅本体10传热的均匀性,防止锅本体10出现热集中的现象,提高锅本体10导热的均匀性以及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绝缘层20喷涂在锅本体10的外表面上,发热层30喷涂在第一绝缘层20的远离锅本体10的表面上。
其中,锅本体10一般采用铝、铁、铝合金、铁合金、304不锈钢、430不锈钢等材质制成,也可以采用铝与不锈钢等复合板材质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0可以为氧化铝、氧化硅和氮化铝中的至少一种形成的涂层等,也可以为其他耐温绝缘层,发热层30可以铁铬铝钇合金涂层,也可以为其他发热薄膜材料。
如图1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锅具100的壁的至少一个截面上,锅本体10与第一绝缘层20的界面轮廓L10具有不低于20微米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一些示例中,锅本体10与第一绝缘层20的界面轮廓L10具有不低于30微米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如40微米、50微米、60微米。换句话说,以厚度为200微米的第一绝缘层20为例,第一绝缘层20与锅本体10的界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为绝缘层厚度的20%、25%、30%。
在一些示例中,锅本体10与第一绝缘层20的界面轮廓L10具有不低于25微米的最高高度Rz。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锅本体10与第一绝缘层20的界面轮廓L10具有不低于35微米的最高高度Rz。
由此,通过提高第一绝缘层20与锅本体10之间界面的粗糙度,能够在相同的喷涂条件下有效提高第一绝缘层20与锅本体10之间的结合力。具体的,按照上述界面的粗糙度,可以形成第一绝缘层20嵌入锅本体10的结构,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二者的结合力。另外,在锅本体10和第一绝缘层20之间的截面具有一定粗糙度的条件下,所形成的第一绝缘层20的远离锅本体10的外表面同样会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从而在该外表面上喷涂得到的发热层30与第一绝缘层20之间的结合力也会进一步得到增强,进一步,也有助于促进发热层30与下述导电层之间的结合力,增加二者的结合面积,提高电流传输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在设置第一绝缘层20之前,对锅本体10的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例如通过喷砂处理或者磨砂处理,优选采用喷砂处理,这样可以容易控制粗糙度的程度,例如,可以采用粒径50~100微米的喷砂在0.8~1.5MPa的压力下进行10~200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0与锅本体10界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大于第一绝缘层20与发热层30界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以及大于发热层30与导电层界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由此,能够提高各层之间的结合力,且发热层产生的热量能够较快的传递到绝缘层中,提高第一绝缘层20中的热量向锅本体10中传递的效率以及均匀性,减少锅本体10与第一绝缘层20之间的热应力,防止锅本体10与第一绝缘层20之间的脱层现象。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这里所采用的术语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和最高高度Rz是用于评价物体表面轮廓的常用参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获取界面图像之后,采用公知的手段进行检测,例如国家标准GB/T 1031-2009描述了具体的检测方法: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最高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的平均值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锅具100的壁的至少一个截面上,发热层30与第一绝缘层20的界面轮廓L30具有不低于5微米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举例而言,如图19所示,发热层30与第一绝缘层20的界面轮廓L30具有不低于20微米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如20微米、25微米、30微米、40微米。换句话说,以厚度为100微米的发热层30为例,发热层30与第一绝缘层20的界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为发热层30厚度的20%、25%、30%、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层30与第一绝缘层20的界面轮廓L30具有不低于8微米的最高高度Rz。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层30与第一绝缘层20的界面轮廓L30具有不低于25微米的最高高度Rz。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发热层30位于锅本体10的底壁,通电后,利用发热层30对锅本体10的底壁进行加热,从而加热食物。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发热层30的一部分位于锅本体10的底壁且另一部分位于锅本体10的侧壁下部。也就是说,发热层30的至少一部分延伸到锅本体10的侧壁,从而增加锅本体10的受热面积,提高加热效率。
其中,发热层30可以包括多个,多个发热层30串联或者并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发热层30形成曲线形、折线形、直线形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例如,发热层30可以形成圆弧形与直线形的组合形状,发热层30平铺在锅本体10上的第一绝缘层20的外表面,从而实现均匀加热。
为了保证发热层30的加热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发热层30的厚度设置为1μm~100μm。举例而言,发热层30的厚度可以为1μm、10μm、30μm、50μm、80μm、100μm。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层30的厚度为20μm~30μm,例如,发热层30的厚度为20μm、25μm、30μm。
通过设置上述厚度范围的发热层30,能够减少发热层30和第一绝缘层20之间的热应力而出现层之间脱离的现象,且能够提高发热层30和第一绝缘层20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加快热量通过第一绝缘层20向锅本体10的传递,进一步的,采用相互嵌入的过渡连接,由于发热层30产生的热量较多,发热层30导热速度较快,而第一绝缘层20导热速度相对较慢,设置相互嵌入的过渡结构连接,提高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两者界面间的热量传递效率,一方面防止发热层30与第一绝缘层20之间温差过大而产生较大的热应力现象,使发热层30与第一绝缘层20之间出现脱离的现象,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发热层30由于热应力而产生的腐蚀现象,提高发热层3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能够使发热层30的热量快速导入到第一绝缘层20中,加快第一绝缘层20的热传导效率,提高锅本体10的受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发热层30包括多个发热段31,发热段31串联。也就是说,多个发热段31首尾依次相连,多个发热段31中的第一个发热段31的首端适于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多个发热段31中的最后一个发热段31的尾端适于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输出端连接。
由此,通过将多个发热段31串联在一起,通电时可以形成回路,其中,发热段31可以为直线形、圆弧形中的一个或者两种组合,使得发热层30布置美观,并且制作工艺简单,利用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多个发热段31中,一部分发热段31为圆弧段311,另一部分发热段31为第一过渡段312,多个圆弧段311所对应的圆心为锅本体10的底壁中心,在多个圆弧段311中,至少一部分圆弧段311沿以一假想圆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假想圆的圆心为锅本体10的底壁中心,即多个圆弧段311中的至少一部分所对应的圆同心布置。
其中,在发热层30的延伸方向上,多个圆弧段311间隔布置,多个第一过渡段312间隔布置,相邻两个圆弧段311之间通过第一过渡段312连接,相邻两个第一过渡段312之间通过圆弧段311连接。
也就是说,多个间隔布置的圆弧段311作为发热层30的主体,通过多个第一过渡段312串联一起,通电时可以形成回路,由于多个圆弧段311的至少一部分同心布置,可以在每个圆弧段的圆周上实现均匀发热,并且使得发热层30布置美观,利用率高。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过渡段312为直线段或者弧形段。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圆弧段311之间通过直线段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圆弧段311之间通过弧形段过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多个发热段31中,一部分发热段31为平直段313,另一部分发热段31为第二过渡段314,在多个平直段313中,至少一部分平直段313平行布置;或者,至少一部分平直段313共线且间隔布置。
其中,在发热层30的延伸方向上,多个平直段313间隔布置,多个第二过渡段314间隔布置,相邻两个平直段313之间通过第二过渡段314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过渡段314之间通过平直段313连接。
也就是说,多个间隔布置的平直段313作为发热层30的主体,通过多个第二过渡段314串联在一起,通电时可以形成回路,多个平直段313制作工艺简单,并且有利于增加发热层30的分布面积,利用率高,从而提高加热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过渡段314形成圆弧段且圆弧段所对应的圆心为锅本体10的底壁中心;和/或,第二过渡段314形成直线段。
由于电流总是沿着距离最短的路径去流动,若相邻的两个发热段31之间形成的拐角为直角,特别是内拐角为直角的地方容易堆积电流,导致直角电流过高,轻则使发热层30的局部温度过高,重则容易使发热层30的局部发热段31烧坏,甚至容易发生短路。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发热段31圆弧过渡连接。当然,相邻两个发热段31之间也可以直线过渡连接。
为了防止发热段31发生磨损或者损坏而影响对锅本体10的加热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发热段31的宽度D2设置为0.1mm~30mm。举例而言,发热段31的宽度D2可以为0.1mm、10mm、15mm、20mm、25mm、30mm。在一些示例中,发热段31的宽度D2设置为5mm~12mm。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间隔布置的发热段31之间的距离D1太大会导致加热温度的均匀性变差,相邻两个间隔布置的发热段31之间的距离D1太小会导致爬电距离变小,若相邻两个间隔布置的发热段31之间存在杂质或因环境潮湿则容易产生电弧,从而损坏发热层30。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间隔布置的发热段31之间的距离D1设置为0.1mm~20mm。举例而言,相邻两个间隔布置的发热段31之间的距离D1可以为0.1mm、5mm、8mm、12mm、15mm、20mm。
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锅本体10底壁的径向上,相邻两个间隔布置的圆弧段311之间的距离为D1,圆弧段311和第一过渡段312的宽度为D2。
在一些示例中,相邻两个间隔布置的发热段31之间的距离D1为5mm~10mm,例如,相邻两个间隔布置的发热段31之间的距离D1可以为5mm、7mm、10mm。
通常采用锅具100进行烹饪时,需要保证锅具100内的水位满足使用条件,锅具100内水位太低,容易发生干烧,而锅具100内水位太高,需要加热的时间久且加热功率要求高。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保证锅具100不会因水位太低而发生干烧,以及不会因水位太高而造成加热时间太久的问题,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锅本体10的高度为H,在锅本体10的高度方向(如图7所示的上下方向)上,发热层30的位于最高位的轮廓线与锅本体1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H1,锅本体10的最高水位线Lmax与锅本体1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H2,5mm≤H1≤H2。例如,发热层30的位于最高位的轮廓线与锅本体1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H1为5mm或者最高水位线Lmax对应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锅本体10的高度方向上,锅本体10的最低水位线Lmin与锅本体1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H3,锅本体10的两杯米水位线与锅本体1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H4,1/2H3≤H1≤H4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锅本体10的高度方向上,锅本体10的最低水位线Lmin与锅本体1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等于锅本体10的一杯米水位线与锅本体1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1/2H3≤H1≤H3
例如,发热层30的上部与锅本体1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H1为1/2H3;或者,发热层30的上部与锅本体1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H1为最低水位线Lmin对应的高度。
为了更好地保证发热层30与锅本体10之间的绝缘效果,将第一绝缘层20的厚度设置为10μm~500μm。例如,第一绝缘层20的厚度可以为10μm、100μm、200μm、300μm、400μm、500μm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0的厚度为200μm~400μm,不仅可以保证发热层30与锅本体10之间的绝缘效果,而且可以保证材料成本不至于过高,实现绝缘效果与成本的平衡。
为了防止用户在使用锅具100时发生触电,需要在发热层30的外表面覆盖绝缘结构。在一些可选实施例,锅具100还包括第二绝缘层60,第二绝缘层60至少形成在发热层30的外表面。这里的第二绝缘层60可以与第一绝缘层20的材料相同,也可以与第一绝缘层20的材料不同,例如,第二绝缘层60也可以为氧化铝涂层。
其中,第二绝缘层60的厚度为10μm~500μm。例如,第二绝缘层60的厚度可以为10μm、100μm、300μm、400μm、500μm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60的厚度为200μm~400μm。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锅具100还包括绝缘外壳(未示出),绝缘外壳包裹形成有发热层30的锅本体10,从而防止发生触电现象。其中,绝缘外壳可以采用塑料等绝缘材料制成。
由于锅本体10的底壁的中部具有测温区12,温控器可以检测该区域的温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锅本体10的底壁的测温区12不需要设置发热层3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器具2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1)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锅具,所述锅具设于所述底座,所述锅具包括锅本体、形成在所述锅本体外侧的发热层以及与所述发热层电连接的第一接电部和第二接电部;
用于开闭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锅盖,所述锅盖或所述底座具有与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的第一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适于与所述第一接电部配合,所述第二电连接部适于与所述第二接电部配合;
控制组件,在所述锅盖处于打开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下所述控制组件断开,以使所述加热电路处于断路,在所述锅盖处于关闭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下所述控制组件导通,以允许所述加热电路通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开关和触动件,所述开关和所述触动件中的一个设于所述底座且另一个设于所述锅盖,在所述锅盖处于打开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下所述开关打开,以使所述加热电路处于断路,在所述锅盖处于关闭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下所述触动件触发所述开关关闭,以允许所述加热电路通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连接在所述加热电路的火线与所述发热层之间且所述开关为常开型,所述发热层连接在所述加热电路的火线与所述加热电路的零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微动开关且包括微动弹片,所述触动件被配置为推动所述微动弹片闭合以控制所述加热电路的通断,所述触动件形成凸柱,
在所述锅盖从打开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向关闭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切换的条件下,所述凸柱触发所述微动弹片闭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活动的推杆,所述触动件通过推动所述推杆活动以利用所述推杆触发所述微动弹片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设于所述锅盖,
在所述锅盖处于关闭所述锅本体的锅口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接电部配合且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接电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设于所述底座,
在所述锅具在所述底座安装到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接电部配合且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接电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中的每一个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锅盖或者所述底座;
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接电部通过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的金属弹片与所述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所述第二接电部通过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的金属弹片与所述加热电路的电源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与所述加热电路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加热电路的零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电部和所述第二接电部间隔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电部和所述第二接电部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接电端子或者导电柱,所述接电端子或者导电柱的一端与所述发热层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在所述锅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一接电部和所述发热层的一端连接;
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在所述锅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二接电部和所述发热层的另一端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还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形成在所述锅本体的外侧,所述发热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远离所述锅本体的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喷涂在所述锅本体的外侧面,所述发热层喷涂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远离所述锅本体的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为氧化铝涂层,所述发热层为铁铬铝钇合金涂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形成曲线形、折线形、直线形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包括多个发热段,多个所述发热段串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发热段中,一部分所述发热段为圆弧段且另一部分所述发热段为第一过渡段,多个所述圆弧段所对应的圆心为所述锅本体的底壁中心,
在多个所述圆弧段中,至少一部分所述圆弧段沿一假想圆的径向间隔布置,所述假想圆的圆心为所述锅本体的底壁中心,
在所述发热层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圆弧段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过渡段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过渡段之间通过所述圆弧段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段为直线段或者弧形段。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发热段中,一部分所述发热段为平直段且另一部分所述发热段为第二过渡段,
在多个所述平直段中,至少一部分所述平直段平行布置;和/或,至少一部分所述平直段共线布置,
在所述发热层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平直段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过渡段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过渡段之间通过所述平直段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段形成圆弧段且所述圆弧段所对应的圆心为所述锅本体的底壁中心;和/或,所述第二过渡段形成直线段。
CN202020024137.1U 2020-01-06 2020-01-06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21861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4137.1U CN212186119U (zh) 2020-01-06 2020-01-06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24137.1U CN212186119U (zh) 2020-01-06 2020-01-06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86119U true CN212186119U (zh) 2020-12-22

Family

ID=73810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24137.1U Active CN212186119U (zh) 2020-01-06 2020-01-06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861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3728A (zh) * 2021-12-21 2022-04-29 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烹饪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3728A (zh) * 2021-12-21 2022-04-29 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烹饪设备
CN114403728B (zh) * 2021-12-21 2023-01-06 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烹饪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71634B1 (ko) 전기히터를 부분교체 가능한 전기식 철판조리장치
CN205041190U (zh) 陶锅和烹饪器具
CN212186119U (zh) 烹饪器具
CN106813270A (zh) 一种电磁加热设备
CN203468382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煎烤机
KR100954074B1 (ko) 유도가열이 가능한 알루미늄 조리기구의 제조방법 및유도가열이 가능한 알루미늄 조리기구
CN105982562B (zh) 用于电磁加热烹饪的锅具和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CN212186118U (zh) 容器以及烹饪器具
CN211534038U (zh) 容器以及烹饪器具
CN113069008B (zh) 容器以及烹饪器具
JP2012110636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用調理容器
KR101587116B1 (ko) 가스 및 인덕션 겸용 주방조리기구
CN210727519U (zh) 一种电热水壶加热底盘
CN205174470U (zh) 一种电磁加热设备
CN210951416U (zh) 一种多功能节能环保炉具
CN211406334U (zh) 容器以及烹饪器具
CN211511421U (zh) 容器以及烹饪器具
CN210249495U (zh) 一种具有双层真空保温锅套的电饭煲
CN209726277U (zh) 烹饪炉具
CN204445471U (zh) 发热盘和烹饪器具
CN212015276U (zh) 一种能够快速加热的压铸复底锅
CN215127171U (zh) 一种可以用于家用电磁炉的具有铝熔射层的容器
JP2002051906A (ja) Ih調理器による加熱を可能にしたアルミ箔材料及びこのアルミ箔材料を用いて成形したアルミ箔材料製食品用容器
CN210124595U (zh) 烹饪器具
CN209966113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