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10838U - 一种组合极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极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10838U
CN212010838U CN202021107108.8U CN202021107108U CN212010838U CN 212010838 U CN212010838 U CN 212010838U CN 202021107108 U CN202021107108 U CN 202021107108U CN 212010838 U CN212010838 U CN 212010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contact arm
conductive
cylinder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071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菊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unshine Da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unshine Da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unshine Da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unshine Da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071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10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10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10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Insulated Switchgea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极柱,包括断路器极柱和隔离极柱。上述断路器极柱包括第一极柱筒体、真空灭弧室以及静端导电杆。上述隔离极柱包括第二极柱筒体、出线触臂、导电触臂以及连接触臂,出线触臂与导电触臂设于第二极柱筒体内,连接触臂可与出线触臂相向相离移动地装配于第二极柱筒体内。上述导电触臂附设有一个导电连杆。上述第一极柱筒体侧壁开设有一个容置孔,容置孔贯穿第一极柱筒体侧壁地连通第一极柱筒体外与上述敞口空腔设置。上述导电连杆沿上述容置孔延伸至敞口空腔内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与导电触臂一体成型的导电连杆插入容置孔,实现断路器极柱与隔离极柱的组装,结构科学合理且简便,且组装过程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极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气开关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极柱。
背景技术
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是电网架空线路的重要开关元件,起到保护和控制电网线路的作用,固封极柱是户外真空断路器的重要部件,将真空灭弧室和断路器相关的导电零部件一体化地植入到环氧树脂形成固封极柱,起到绝缘和开关作用。但是与真空断路器配套的隔离开关大多还是采用空气绝缘结构,这种结构很容易因为鸟害、飞物导致配电线路故障。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050325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固体绝缘开关设备的极柱组件,该方案虽然实现了断路器极柱和隔离极柱的组合,但是该方案结构繁杂,如该方案中的导电件Ⅳ13分别连接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动触头14与导电件Ⅰ11,再如该方案中专用于连接的法兰结构等,结构繁杂且不便于组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极柱,以解决现有的极柱组合方案中结构繁杂、不便于组装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极柱,包括断路器极柱和隔离极柱。上述断路器极柱包括第一极柱筒体、真空灭弧室以及静端导电杆,静端导电杆内端与真空灭弧室静端连接,上述第一极柱筒体为内设一个敞口空腔的筒状结构,上述真空灭弧室和上述静端导电杆杆体由第一极柱筒体侧壁包覆地一体连接设置。该真空灭弧室动端延伸上述敞口空腔内设置。上述隔离极柱包括第二极柱筒体、出线触臂、导电触臂以及连接触臂,出线触臂与导电触臂设于第二极柱筒体内,连接触臂可与出线触臂相向相离移动地装配于第二极柱筒体内。上述导电触臂附设有一个导电连杆,导电连杆与导电触臂一体成型地设于导电触臂侧沿,导电连杆外端贯穿上述第二极柱筒体侧壁地延伸至第二极柱筒体外。上述第一极柱筒体侧壁开设有一个容置孔,容置孔贯穿第一极柱筒体侧壁地连通第一极柱筒体外与上述敞口空腔设置。上述导电连杆沿上述容置孔延伸至敞口空腔内设置,导电连杆外端在敞口空腔内通过一个软连接构件与上述真空灭弧室动端连接设置。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与导电触臂一体成型的导电连杆插入容置孔,再配合导电连杆外端通过软连接构件与真空灭弧室动端连接,进而实现断路器极柱与隔离极柱的组装,创造性地将断路器极柱出线端与隔离极柱进线端的连接、断路器极柱与隔离极柱组装过程中对二者相对位置进行限制的连接等等全部结合至导电连杆与真空灭弧室动端的连接结构中,即结构上利用与导电触臂一体成型的导电连杆替代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的诸多连接构件,而组装操作上也将多个需要连接的结构优化至仅有的导电连杆通过软连接构件与真空灭弧室动端连接这一个操作,结构科学合理且简便,且组装过程方便。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导电连杆一端与导电触臂一体成型而另一端又与软连接构件连接,即断路器极柱出线端与隔离极柱进线端的连接没有多余的连接处,即该连接方式的导电效率更高且安全性更好。
进一步地:
上述第一极柱筒体为由环氧树脂绝缘材料自动压力凝胶成型工艺固封压注成型的第一极柱筒体。上述第二极柱筒体为复合尼龙材料或环氧树脂材料的第二极柱筒体。
上述隔离极柱为三工位结构的隔离极柱。上述第二极柱筒体为下敞口筒状结构。该隔离极柱还包括接地触臂,上述出线触臂、上述导电触臂与接地触臂依次由上往下地装配于第二极柱筒体的敞口结构内,出线触臂的出线端贯穿第二极柱筒体顶面设置,接地触臂设于第二极柱筒体敞口结构的敞口处。该导电触臂为中空管状结构,上述连接触臂可朝向该出线触臂或者上述接地触臂移动地设于导电触臂管状结构的中部通孔内,连接触臂用于连接导电触臂与出线触臂或者用于连接导电触臂与接地触臂设置。
上述容置孔朝向上述隔离极柱所在位置的一端为朝向其端面孔径逐渐增大的喇叭状结构。上述第二极柱筒体侧壁一体成型地附设有一个连接部,连接部设于上述导电连杆杆体所在的第二极柱筒体侧壁处,连接部为与该容置孔的喇叭状结构相配适的圆台状结构,连接部插入容置孔的喇叭状结构内设置。该容置孔端面与该连接部所在的第二极柱筒体侧沿邻接设置。
上述连接部附设有一个绝缘密封套,绝缘密封套两侧分别与连接部周向外沿、上述容置孔喇叭状结构处的孔壁邻接。
上述导电连杆外端端部通过一个锁固螺栓与上述软连接构件锁固连接。上述锁固螺栓附设有一个固定垫块以及一个张紧垫块,固定垫块与张紧垫块相互邻接地设于锁固螺栓的螺栓头与软连接构件底面之间,固定垫块套设于锁固螺栓的螺杆外,固定垫块与张紧垫块通过一个张紧斜面邻接设置,张紧垫块可由张紧斜面推动地顶压上述敞口空腔的腔壁设置。
上述断路器极柱还包括一个导电管,导电管与上述第一极柱筒体一体连接地设于第一极柱筒体侧壁,导电管呈中空管状结构,导电管中部通孔沿导电管长度方向贯穿第一极柱筒体侧壁地形成上述容置孔。
上述断路器极柱还包括一个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呈环状结构设置,电流传感器套设于上述导电管外,电流传感器由上述第一极柱筒体侧壁包覆地与第一极柱筒体一体连接设置。该电流传感器附设有一个支撑引线,支撑引线一端与电流传感器连接且另一端延伸至上述敞口空腔的敞口处所在的第一极柱筒体外沿,支撑引线用于在电流传感器工作时传输电流传感器测量所得的信号以及用于在第一极柱筒体成型过程中支撑电流传感器。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配合的连接部与容置孔端部结构的结合,再辅以绝缘密封套进行密封,实现断路器极柱与隔离极柱在二者外沿连接处的密封和绝缘,密封、绝缘效果好且结构便于设置且没有增加在断路器极柱与隔离极柱组装过程的操作工序。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垫块与张紧垫块相配合的结构,在锁固螺栓锁紧的过程中,螺栓头顶压张紧垫块,张紧垫块受压以及受到张紧斜面作用下,张紧垫块将其受到的螺栓头位于锁固螺栓的螺杆方向上的顶压力转换为朝向敞口空腔的腔壁的推力,即在锁紧锁固螺栓的同时推动张紧垫块顶压敞口空腔的腔壁,从而实现将导电连杆朝向敞口空腔内拉紧,进而实现上述连接部与容置孔端部结构之前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应力, 提升该位置的密封和绝缘效果。
第三,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管的设置,在解决了在第一极柱筒体的压注模具中设置容置孔这一问题(即该结构仅需在模具中放置并定位导电管即可,无需考虑容置孔处脱模等问题),同时导电管配合电流传感器的应用,优化断路器极柱内位于电流传感器侧的电场分布,进而提高电流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极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一种组合极柱,包括断路器极柱1和隔离极柱2。上述断路器极柱1包括第一极柱筒体11、真空灭弧室12、静端导电杆13、导电管14以及电流传感器15,静端导电杆13内端与真空灭弧室12静端连接,上述第一极柱筒体11为内设一个敞口空腔111的筒状结构,上述真空灭弧室12和上述静端导电杆13杆体由第一极柱筒体11侧壁包覆地一体连接设置。该真空灭弧室12动端延伸上述敞口空腔111内设置。上述第一极柱筒体11侧壁开设有一个容置孔,容置孔贯穿第一极柱筒体11侧壁地连通第一极柱筒体11外与上述敞口空腔111设置。上述导电管14与第一极柱筒体11一体连接地设于第一极柱筒体11侧壁,导电管14呈中空管状结构,导电管14中部通孔沿导电管14长度方向贯穿第一极柱筒体11侧壁地形成上述容置孔。上述电流传感器15呈环状结构设置,电流传感器15套设于导电管14外,电流传感器15由上述第一极柱筒体11侧壁包覆地与第一极柱筒体11一体连接设置。该电流传感器15附设有一个支撑引线151,支撑引线151一端与电流传感器15连接且另一端延伸至上述敞口空腔111的敞口处所在的第一极柱筒体11外沿,支撑引线151用于在电流传感器15工作时传输电流传感器15测量所得的信号以及用于在第一极柱筒体11成型过程中支撑电流传感器15。
继续参考图1,上述隔离极柱2为三工位结构的隔离极柱2。隔离极柱2包括第二极柱筒体21、出线触臂22、导电触臂23、接地触臂24以及连接触臂25,出线触臂22、接地触臂24与导电触臂23设于第二极柱筒体21内,连接触臂25可与出线触臂22或者接地触臂24相向相离移动地装配于第二极柱筒体21内。上述敞口空腔111敞口朝下设置。上述第二极柱筒体21为下敞口筒状结构。上述出线触臂22、上述导电触臂23与接地触臂24依次由上往下地装配于第二极柱筒体21的敞口结构内,出线触臂22的出线端贯穿第二极柱筒体21顶面设置,接地触臂24设于第二极柱筒体21敞口结构的敞口处。该导电触臂23为中空管状结构,上述连接触臂25可朝向该出线触臂22或者上述接地触臂24移动地设于导电触臂23管状结构的中部通孔内,连接触臂25用于连接导电触臂23与出线触臂22或者用于连接导电触臂23与接地触臂24设置。该结构中的连接触臂25移动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使用沿第二极柱筒体21长度方向延伸的绝缘拉杆等结构实现,也可以采用如丝杆驱动连接触臂25移动等结构。
继续参考图1,上述导电触臂23附设有一个导电连杆231,导电连杆231与导电触臂23一体成型地设于导电触臂23侧沿,导电连杆231外端贯穿上述第二极柱筒体21侧壁地延伸至第二极柱筒体21外。上述导电连杆231沿上述容置孔延伸至敞口空腔111内设置,导电连杆231外端在敞口空腔111内通过一个软连接构件121与上述真空灭弧室12动端连接设置。上述第一极柱筒体11为由环氧树脂绝缘材料自动压力凝胶成型工艺固封压注成型的第一极柱筒体11,第一极柱筒体11外附设有第一壳体112,第一壳体112为硅橡胶壳体。上述第二极柱筒体21为复合尼龙材料或环氧树脂材料的第二极柱筒体21,第二极柱筒体21外附设有第二壳体211,第二壳体211为硅胶壳体。导电连杆231与导电触臂23连接处由第二极柱筒体21压注成型时一体包覆设置。
参考图1、图2,上述容置孔朝向上述隔离极柱2所在位置的一端为朝向其端面孔径逐渐增大的喇叭状结构,喇叭状结构由导电管14端面朝向容置孔端面延伸。上述第二极柱筒体21侧壁一体成型地附设有一个连接部212,连接部212设于上述导电连杆231杆体所在的第二极柱筒体21侧壁处,连接部212为与该容置孔的喇叭状结构相配适的圆台状结构,连接部212插入容置孔的喇叭状结构内设置。该容置孔端面与该连接部212所在的第二极柱筒体21侧沿邻接设置。上述第二壳体211延伸至连接部212底沿。上述连接部212附设有一个绝缘密封套213,绝缘密封套213两侧分别与连接部212周向外沿、上述容置孔喇叭状结构处的孔壁邻接。绝缘密封套213为硅橡胶材料的绝缘密封套213。
参考图1,上述敞口空腔111的敞口处位于真空灭弧室12动端的移动方向上的前方设置。该真空灭弧室12动端通过由敞口空腔111的敞口处进入敞口空腔111内部的一个绝缘驱动杆122驱动移动设置。该软连接构件121一端锁固于该绝缘驱动杆122与真空灭弧室12动端连接处,另一端通过一个锁固螺栓123锁固于导电连杆231外端端部。软连接构件121可为导电可形变的金属片结构,具体如镀银铜排软连接构件121等。上述锁固螺栓123附设有一个固定垫块124以及一个张紧垫块125,固定垫块124与张紧垫块125相互邻接地设于锁固螺栓123的螺栓头与软连接构件121底面之间,固定垫块124套设于锁固螺栓123的螺杆外,固定垫块124与张紧垫块125通过一个张紧斜面邻接设置,张紧垫块125可由张紧斜面推动地顶压上述敞口空腔111的腔壁设置。在锁固螺栓123锁紧的过程中,螺栓头顶压张紧垫块125,张紧垫块125受压后朝向张紧斜面移动,张紧垫块125在张紧斜面处将其受到的螺栓头位于锁固螺栓123的螺杆方向上的顶压力转换为朝向敞口空腔111的腔壁的推力,即在锁紧锁固螺栓123的同时推动张紧垫块125顶压敞口空腔111的腔壁,从而实现将导电连杆231朝向敞口空腔111内拉紧,进而实现上述连接部212与容置孔端部结构之前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应力, 提升该位置的密封和绝缘效果。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8)

1.一种组合极柱,包括断路器极柱和隔离极柱;所述断路器极柱包括第一极柱筒体、真空灭弧室以及静端导电杆,静端导电杆内端与真空灭弧室静端连接,所述第一极柱筒体为内设一个敞口空腔的筒状结构,所述真空灭弧室和所述静端导电杆杆体由第一极柱筒体侧壁包覆地一体连接设置;该真空灭弧室动端延伸所述敞口空腔内设置;所述隔离极柱包括第二极柱筒体、出线触臂、导电触臂以及连接触臂,出线触臂与导电触臂设于第二极柱筒体内,连接触臂可与出线触臂相向相离移动地装配于第二极柱筒体内;所述导电触臂附设有一个导电连杆,导电连杆与导电触臂一体成型地设于导电触臂侧沿,导电连杆外端贯穿所述第二极柱筒体侧壁地延伸至第二极柱筒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筒体侧壁开设有一个容置孔,容置孔贯穿第一极柱筒体侧壁地连通第一极柱筒体外与所述敞口空腔设置;所述导电连杆沿所述容置孔延伸至敞口空腔内设置,导电连杆外端在敞口空腔内通过一个软连接构件与所述真空灭弧室动端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筒体为由环氧树脂绝缘材料自动压力凝胶成型工艺固封压注成型的第一极柱筒体;所述第二极柱筒体为复合尼龙材料或环氧树脂材料的第二极柱筒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极柱为三工位结构的隔离极柱;所述第二极柱筒体为下敞口筒状结构;该隔离极柱还包括接地触臂,所述出线触臂、所述导电触臂与接地触臂依次由上往下地装配于第二极柱筒体的敞口结构内,出线触臂的出线端贯穿第二极柱筒体顶面设置,接地触臂设于第二极柱筒体敞口结构的敞口处;该导电触臂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连接触臂可朝向该出线触臂或者所述接地触臂移动地设于导电触臂管状结构的中部通孔内,连接触臂用于连接导电触臂与出线触臂或者用于连接导电触臂与接地触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孔朝向所述隔离极柱所在位置的一端为朝向其端面孔径逐渐增大的喇叭状结构;所述第二极柱筒体侧壁一体成型地附设有一个连接部,连接部设于所述导电连杆杆体所在的第二极柱筒体侧壁处,连接部为与该容置孔的喇叭状结构相配适的圆台状结构,连接部插入容置孔的喇叭状结构内设置;该容置孔端面与该连接部所在的第二极柱筒体侧沿邻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附设有一个绝缘密封套,绝缘密封套两侧分别与连接部周向外沿、所述容置孔喇叭状结构处的孔壁邻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杆外端端部通过一个锁固螺栓与所述软连接构件锁固连接;所述锁固螺栓附设有一个固定垫块以及一个张紧垫块,固定垫块与张紧垫块相互邻接地设于锁固螺栓的螺栓头与软连接构件底面之间,固定垫块套设于锁固螺栓的螺杆外,固定垫块与张紧垫块通过一个张紧斜面邻接设置,张紧垫块可由张紧斜面推动地顶压所述敞口空腔的腔壁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极柱还包括一个导电管,导电管与所述第一极柱筒体一体连接地设于第一极柱筒体侧壁,导电管呈中空管状结构,导电管中部通孔沿导电管长度方向贯穿第一极柱筒体侧壁地形成所述容置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合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极柱还包括一个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呈环状结构设置,电流传感器套设于所述导电管外,电流传感器由所述第一极柱筒体侧壁包覆地与第一极柱筒体一体连接设置;该电流传感器附设有一个支撑引线,支撑引线一端与电流传感器连接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敞口空腔的敞口处所在的第一极柱筒体外沿,支撑引线用于在电流传感器工作时传输电流传感器测量所得的信号以及用于在第一极柱筒体成型过程中支撑电流传感器。
CN202021107108.8U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组合极柱 Active CN212010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7108.8U CN212010838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组合极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07108.8U CN212010838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组合极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10838U true CN212010838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02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07108.8U Active CN212010838U (zh) 2020-06-15 2020-06-15 一种组合极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10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64853Y (zh) 可触摸的真空断路器
CN101409175B (zh) 组合式高压负荷开关及其高压开关设备
CN113793773A (zh) 一种固封极柱及真空重合器
CN203103824U (zh) 环氧树脂固体绝缘真空开关模块
JP4845745B2 (ja) 真空開閉器
CN201893279U (zh) 断路器极柱及其绝缘筒
CN212010838U (zh) 一种组合极柱
WO2010111808A1 (en) Bushing for connecting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with air insulated switchgear
CN212161681U (zh) 一种固封极柱
KR102523707B1 (ko) 차단기의 극 부품 조립체
CN217521902U (zh) 一种智能集成式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模块
CN203553024U (zh) 一种三工位隔离开关固封极柱
CN211859558U (zh) 一种柱上开关极柱与电缆头的连接装置
CN113380576A (zh) 一种抽出式真空断路器的固封极柱
CN206947837U (zh) 中压户外拔插式柱上固体绝缘组合电器
CN204464846U (zh) 固体绝缘高压交流金属封闭开关
CN201229895Y (zh) 手车式真空断路器主回路一体化全封闭极柱
KR101393062B1 (ko) 개폐기 및 차단기의 몰드콘 어셈블리
CN217641111U (zh) 一种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17562466U (zh) 一种一体式真空断路器模块
CN221262226U (zh) 用于风电开关装置的固封极柱
CN212161680U (zh) 一种电流传感器测量精度更高的固封极柱
CN216054476U (zh) 一种带电流监测的固封极柱
CN104319167A (zh) 环氧树脂固封双真空灭弧室
CN221057317U (zh) 一种环保气体绝缘环网柜用固封极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