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9226U -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9226U
CN212009226U CN202020814192.0U CN202020814192U CN212009226U CN 212009226 U CN212009226 U CN 212009226U CN 202020814192 U CN202020814192 U CN 202020814192U CN 212009226 U CN212009226 U CN 212009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back plate
display device
hol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141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红福
罗雨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141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9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9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9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固定组件以及待固定组件,待固定组件包括由下至上设置反射片、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固定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夹持部与连接部,待固定组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连接部位于第一通孔内且与背板相固定,夹持部与背板共同夹持反射片、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可以有效简化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的组装过程。此外,该背光模组可以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满足消费者对窄边框的需求。该显示装置通过应用上述背光模组,可以有效简化显示装置的组装过程,可以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满足消费者对窄边框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显示器的体积需求日趋轻薄,现有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虽然有其优点,然而其体积大,并且耗电,因此,液晶显示器、电浆显示器及电致发光显示器等平面显示器已渐渐成为主流,其中,液晶显示器由于具有操作电压低、无辐射线、重量轻及体积小等优点,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液晶显示器结构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发光,液晶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上方,且需要利用背光模组来提供光源。
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以及胶框,反射片、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设置在背板背部,背板、反射片、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由下至上依次设置,胶框设置在反射片、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的周侧。反射片和导光板通过第一双面胶固定在背板上,胶框通过第二双面胶固定在背板上,光学膜片的外周设置有膜片耳朵,膜片耳朵通过第三双面胶固定在胶框上。由于现有的背光模组的各部分零件需要通过多个双面胶以及多个组装工序实现各部分的组装,导致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的组装非常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此外,为了实现与膜片耳朵较好的固定,上述结构的背光模组的胶框通常设置较宽,所以应用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的边框较宽。
基于此,亟待发明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用来解决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组装繁琐的问题以及显示装置的边框较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可以简化组装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可以简化显示装置的组装过程,还能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背板内的待固定组件,所述待固定组件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固定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夹持部与连接部,所述待固定组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背板相固定,所述夹持部与所述背板共同夹持所述反射片、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光学膜片。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背板通过螺纹或卡扣结构相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背板包括朝向其内部延伸的连接柱,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柱相插接且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包括依次相连接的连接段和限位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背板相固定,所述限位段与所述夹持部相连接且穿设在所述光学膜片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孔包括开设在所述光学膜片上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段设置在所述限位孔内形成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孔的横截面呈多边形。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组件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图像成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图像成型组件的镜头朝向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光学膜片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扩散片、下棱镜片、上棱镜片以及上扩散片。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固定组件以及待固定组件,待固定组件包括由下至上设置反射片、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固定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夹持部与连接部,待固定组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连接部位于第一通孔内且与背板相固定,夹持部与背板共同夹持反射片、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该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仅需要通过固定组件与背板的配合,便能实现背板、反射片、导光板以及光学膜片的固定,可以有效简化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的组装过程。此外,该背光模组中的膜片取消了膜片耳朵的设置,该背光模组不再利用膜片耳朵与胶框相固定的方式实现膜片与背板的固定,所以胶框不必设计过宽,可以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满足消费者对窄边框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应用上述背光模组,可以有效简化显示装置的组装过程,可以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满足消费者对窄边框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待固定组件的剖视图。
其中:
100-背光模组;200-液晶显示组件;300-迈拉膜;400-图像成型组件;
1-背板;2-待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4-LED灯;5-胶框;
11-连接柱;21-反射片;22-导光板;23-光学膜片;24-第一通孔;31-夹持部;32-连接部;33-第二通孔;
231-下扩散片;232-下棱镜片;233-上棱镜片;234-下扩散片;241-限位孔;321-连接段;322-限位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100、液晶显示组件200、迈拉膜300以及图像成型组件400。液晶显示组件200设置在背光模组100的上方,液晶显示组件200以及背光模组100通过迈拉膜300相固定。背光模组100上还设置有图像成型组件400,图像成型组件400的镜头朝向远离背板1的一侧设置,显示装置可以实现拍照以及摄像功能,实现显示装置功能的多样化。
如图1所示,所述背光模组100包括背板1、胶框5、LED灯4和待固定组件2,待固定组件2、胶框5、LED灯4设置在背板1内,其中,待固定组件2包括由下至上设置反射片21、导光板22以及光学膜片23,光学膜片2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扩散片231、下棱镜片232、上棱镜片233以及上扩散片234。胶框5固定在背板1上,LED灯4设置在胶框5上,LED灯发出的光从导光板22的一侧射入,射入的光线向上依次穿过导光板22以及光学膜片23,从而为液晶显示组件200提供光源。
此外,如图1-3所示,背光模组100还包括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包括相连接的夹持部31与连接部32,待固定组件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4,连接部32位于第一通孔24内且与背板1相固定,夹持部31与背板1共同夹持反射片21、导光板22以及光学膜片23,该背光模组100和显示装置仅需要通过固定组件3与背板1的配合,便能实现背板1、反射片21、导光板22以及光学膜片23的固定,可以有效简化背光模组100以及显示装置的组装过程。此外,该背光模组100中的膜片取消了膜片耳朵的设置,该背光模组100不再利用膜片耳朵与胶框5相固定的方式实现膜片2与背板1的固定,所以胶框5不必设计过宽,可以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满足消费者对窄边框的需求。
为了实现将待固定组件2较稳固地安装在背板1上,连接部32与背板1可以选择通过螺纹或卡扣结构相固定。为了提高连接部32与背板1连接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背板1包括朝向其内部延伸的连接柱11,连接部32与连接柱11相插接且通过螺纹连接,由于连接部32与连接柱11的连接长度较长,能够实现连接部32与背板1较稳定的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部32包括依次相连接的连接段321和限位段322,连接段321与背板1相固定,限位段322与夹持部31相连接且穿设在光学膜片23内。如图3所示,第一通孔24包括开设在光学膜片23上的限位孔241,限位段322设置在限位孔241内形成配合,限制固定组件3相对光学膜片23在水平面内的移动,具体而言,可以将限位段322的形状及尺寸设置为与限位孔241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此外,限位孔241的横截面呈多边形,能够防止限位段322在限位孔241中旋转,可以避免可以有效防止固定组件3从连接柱11中松脱。
如图2所示,固定组件3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33,能够有效减小固定组件3的重量,从而可以实现装配在一起的背光模组100轻量化的设置。如图1所示,图像成型组件400设置在第二通孔33内,通过合理利用显示装置的有限空间,实现显示装置功能的多样化。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背板(1)内的待固定组件(2),所述待固定组件(2)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反射片(21)、导光板(22)以及光学膜片(23),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100)还包括:
固定组件(3),包括相连接的夹持部(31)与连接部(32),所述待固定组件(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4),所述连接部(32)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4)内且与所述背板(1)相固定,所述夹持部(31)与所述背板(1)共同夹持所述反射片(21)、所述导光板(22)以及所述光学膜片(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2)与所述背板(1)通过螺纹或卡扣结构相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包括朝向其内部延伸的连接柱(11),所述连接部(32)与所述连接柱(11)相插接且通过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2)包括依次相连接的连接段(321)和限位段(322),所述连接段(321)与所述背板(1)相固定,所述限位段(322)与所述夹持部(31)相连接且穿设在所述光学膜片(23)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4)包括开设在所述光学膜片(23)上的限位孔(241),所述限位段(322)设置在所述限位孔(241)内形成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241)的横截面呈多边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3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100)还包括:
图像成型组件(400),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33)内,所述图像成型组件(400)的镜头朝向远离所述背板(1)的一侧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2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扩散片(231)、下棱镜片(232)、上棱镜片(233)以及上扩散片(234)。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100)。
CN202020814192.0U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2009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4192.0U CN212009226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14192.0U CN212009226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9226U true CN212009226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09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14192.0U Active CN212009226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922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5976A (zh) * 2020-11-25 2021-01-29 江苏高明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片固定装置及条形显示屏
CN113341614A (zh) * 2021-06-17 2021-09-03 南京中电熊猫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双面显示背光模组及双面显示装置
CN114779528A (zh) * 2022-05-06 2022-07-2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5755466A (zh) * 2022-11-23 2023-03-0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5976A (zh) * 2020-11-25 2021-01-29 江苏高明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片固定装置及条形显示屏
CN112285976B (zh) * 2020-11-25 2022-08-05 江苏高明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膜片固定装置及条形显示屏
CN113341614A (zh) * 2021-06-17 2021-09-03 南京中电熊猫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双面显示背光模组及双面显示装置
CN114779528A (zh) * 2022-05-06 2022-07-2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4779528B (zh) * 2022-05-06 2024-01-2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5755466A (zh) * 2022-11-23 2023-03-0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009226U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7623195B2 (en) Structure for assembling lamp wires for backlight assembly int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8021034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2004055531A (ja)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US890237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50236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장치
CN210835510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6966686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US7690804B2 (en) Backlight uni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804985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264633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217112995U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装置
JP2008197138A (ja) 表示装置
KR20070000855A (ko) 빛 샘 방지수단을 가지는 액정표시장치 모듈
KR20140079185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217846835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137756B (zh) 一种拼接显示器
CN219916608U (zh) 显示设备
US8537306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20090058257A (ko) 램프 고정용 가이드와 이를 이용한 백 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표시장치
CN211554563U (zh) 一种窄边框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KR10129000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모듈
JP2008292624A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
CN114624923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
US9274267B2 (en) Backlight devic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backlight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