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79528A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79528A
CN114779528A CN202210485427.XA CN202210485427A CN114779528A CN 114779528 A CN114779528 A CN 114779528A CN 202210485427 A CN202210485427 A CN 202210485427A CN 114779528 A CN114779528 A CN 114779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854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79528B (zh
Inventor
费宇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854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795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79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9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79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795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框体、导光板、光源以及光学膜层,框体包括第一底板,导光板位于框体内,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与出光面相连接的入光面以及与入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光源位于框体内且设置于导光板靠近入光面的一侧,光学膜层设置于导光板远离第一底板的一侧;相较于现有技术在光学膜层上设置挂耳,在框体上设置与挂耳相配合的挂钩,本申请通过设置光学膜层包括与出光面平行设置且连接的主体部、及与第一侧面连接的弯折部,弯折部的一端与主体部连接,弯折部的另一端沿朝向第一底板的方向延伸并弯折至导光板和第一底板之间,从而减小了光学膜层与框体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而满足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要求。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显示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液晶显示模组中,降低边框的宽度以增强美观性成为该技术发展的方向。
现有的背光模组一般由框体进行部材的支撑与固定,框体位于导光板、光学膜层组等光学结构的外围,其中,通常在光学膜层上设置有挂耳,框体上设置有与挂耳相配合的挂钩,通过挂耳与挂钩相配合,将光学膜层悬挂在框体上,当采用降低框体厚度的方法来进行窄边框设计时,背光模组左右边框宽度为光学膜层到框体内壁的最小间隙与框体壁厚之和,上述参数受光学膜层形状的限制,因此无法实现真正的超窄边框设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用以缓解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框体,包括第一底板;
导光板,位于所述框体内,所述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连接的入光面以及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
光源,位于所述框体内且设置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入光面的一侧;
光学膜层,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其中,
所述光学膜层包括与所述出光面平行设置且连接的主体部、及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弯折部的另一端沿朝向所述第一底板的方向延伸并弯折至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之间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导光板连接,或者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
其中,所述弯折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件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固定件插设于所述通孔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弯折部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连接部、及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之间的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主体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部,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固定部上;
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光板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导光板连接,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固定部且向所述通孔外弯折。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子部,所述固定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子件,一所述固定子部开设有一所述通孔,一所述固定子件插设于一所述通孔内;
其中,一所述固定子件与对应的一所述通孔中,所述固定子件为挂勾结构,所述通孔为与所述挂钩结构相对应的挂耳结构,所述挂勾结构与所述挂耳结构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弯折部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连接部、及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之间的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主体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部,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固定部上;
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固定部且向所述通孔外弯折。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第一底板包括所述固定件和与所述出光面平行设置的第一底板主体,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第一底板主体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第一底板开设有与所述固定件相对应凹槽,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凹槽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底板的方向上,所述固定件的宽度与所述通孔的宽度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所述框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背光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框体、导光板、光源以及光学膜层,所述框体包括第一底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框体内,所述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连接的入光面以及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框体内且设置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入光面的一侧,所述光学膜层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光学膜层包括与所述出光面平行设置且连接的主体部、及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弯折部的另一端沿朝向所述第一底板的方向延伸并弯折至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在光学膜层上设置挂耳,在框体上设置与挂耳相配合的挂钩,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改变所述光学膜层的结构,使所述光学膜层呈弯折状,从而减小了所述光学膜层与所述框体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而满足所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种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膜层的展开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三种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四种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请参阅图2~图6,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100包括:
框体10,包括第一底板11;
导光板20,位于所述框体10内,所述导光板20包括出光面201、与所述出光面201相连接的入光面202以及与所述入光面202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203;
光源30,位于所述框体10内且设置于所述导光板20靠近所述入光面202的一侧;
光学膜层4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20远离所述第一底板11的一侧;
其中,所述光学膜层40包括与所述出光面201平行设置且连接的主体部41、及与所述第一侧面203连接的弯折部42,所述弯折部42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41连接,所述弯折部42的另一端沿朝向所述第一底板11的方向延伸并弯折至所述导光板20和所述第一底板11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1,为现有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0和背光模组100,所述背光模组100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0背光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100包括框体10、导光板20、光源30以及光学膜层40,所述框体10包括第一底板11、与所述第一底板11一侧连接的第一侧板12、及与所述第一底板11另一侧连接的第二侧板13,所述第一底板11、所述第一侧板12以及所述第二侧板13形成一U型容纳腔(图中未标记),所述导光板20位于所述框体10内,所述光源30位于所述框体10内且设置于所述导光板20的一侧边处,所述光源30与所述第二侧板13连接,所述光学膜层40位于所述导光板20远离所述第一底板11的一侧。
其中,在现有的所述显示装置中,光学膜层40的固定方式通常是在所述光学膜层40上直接加工出挂耳401,在所述第一侧板12和所述第二侧板13上形成支撑所述光学膜层40的凸台131和挂钩132,在所述挂耳401上对应所述挂钩132的位置开设通孔420,所述挂耳401和所述挂钩132相匹配,从而将所述光学膜层40悬挂在框体10上,因此,当采用降低所述框体10厚度的方法来进行所述显示装置窄边框设计时,所述背光模组100左右边框宽度为所述光学膜层40到所述框体10内壁的最小间隙与所述框体10壁厚之和,上述参数受所述光学膜层40形状的限制,因此无法实现真正的超窄边框设置。
承上,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挂耳401与挂钩132相配合,使所述光学膜层40悬挂在框体10上,本申请通过设置所述光学膜层40包括与所述出光面201平行设置且连接的主体部41、及与所述第一侧面203连接的弯折部42,所述弯折部42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41连接,所述弯折部42的另一端沿朝向所述第一底板11的方向延伸并弯折至所述导光板20和所述第一底板11之间,通过改变所述光学膜层40的结构,使所述光学膜层40呈弯折状,从而减小了所述光学膜层40与所述框体10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而满足所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要求。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一种截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100,所述背光模组100包括框体10、导光板20、光源30以及光学膜层40,所述框体10包括第一底板11,所述导光板20位于所述框体10内,所述导光板20包括出光面201、与所述出光面201相连接的入光面202以及与所述入光面202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203;所述光源30位于所述框体10内且设置于所述导光板20靠近所述入光面202的一侧;所述光学膜层4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20远离所述第一底板11的一侧。
具体地,所述框体10包括所述第一底板11、与所述第一底板11一端连接的第一侧板12、及与所述第一底板11另一端连接的第二侧板13,所述第一底板11、所述第一侧板12以及所述第二侧板13形成一容纳腔(图中未标记),所述容纳腔为U型结构,所述导光板20和所述光源30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导光板20位于所述第一底板11的上方,所述第一侧面203与所述出光面201相连接,所述光源30位于所述导光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13之间,其中,所述框体1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铁材和铝材,所述光源30包括但不限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所述光学膜层40包括多个光学膜片(图中未画出),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但不限于扩散片、增亮片、复合膜片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上述结构均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20用于传导所述光源30所发射的光,将所述光源30发射线光源30转变为面光源30从设定方向传导出去,其中,所述导光板20包括导光部21和多个网点22,多个所述网点22位于所述第一底板11和所述导光部21之间,所述导光部21在所述第一底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网点22,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30发出的光线经由所述入光面202摄入所述导光板20中并在所述导光部21中传输,当光线遇到设置在所述导光部21内的所述网点22后形成散射,经所述网点22散射的光线的一部分从所述导光板20的所述出光面201,即所述导光部21远离所述第一底板11的一侧出射,一部分光线在所述导光部21中继续传输,直到再次碰到所述网点22后再次散射,然后从所述导光板20的所述出光面201出射,从而有效的缓解光能损耗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层40包括与所述出光面201平行设置且连接的主体部41、及与所述第一侧面203连接的弯折部42,所述弯折部42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41连接,所述弯折部42的另一端沿朝向所述第一底板11的方向延伸并弯折至所述导光板20和所述第一底板11之间。
优选地,所述弯折部42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203连接的连接部421、及位于所述导光板20和所述第一底板11之间的固定部422,所述连接部421的一端连接主体部41,所述连接部421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部422,所述主体部41可以通过胶带固定至所述导光板20的所述出光面201上,所述连接部421可以通过胶带固定至所述导光板20的所述第一侧面203上,所述固定部422可以通过胶带固定至所述导光板20远离所述出光面201的一侧,其中,所述胶带包括但限于双面胶。
可以理解的是,请结合图1,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挂耳与挂钩相配合,使所述光学膜层40悬挂在框体10上,本申请通过设置所述光学膜层40包括与所述出光面201平行设置且连接的主体部41、与所述导光板20的所述第一侧面203连接的连接部421、及与所述导光板20远离所述出光面201一侧连接的固定部422,所述连接部421的一端连接主体部41,所述连接部421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部422,通过改变所述光学膜层40的结构,从而实现所述光学膜层40在所述导光板20上的固定,同时,使所述光学膜层40呈弯折状,从而减小了所述光学膜层40与所述框体10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而满足所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要求。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421与所述第一侧板12连接,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所述光学膜层40与所述框体10内壁之间的间隙;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20和所述第一底板11之间的反射层50,所述反射层50与所述第一底板11相连接,所述反射层50在所述第一底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导光板20在所述第一底板11上的正投影,所述反射层50用于将所述光源30透出的光进一步反射到所述导光板20上,进而提高光的出射效率;其中,所述反射层50包括但不限于白色油墨、白色覆盖膜以及反射片材料,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请结合图3和图4;其中,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种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膜层的展开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的第二种截面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一种截面示意图相似/相同,具体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两者的区别仅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20和所述第一底板11之间的固定件60,所述固定件60与所述导光板20连接,或者所述固定件60与所述第一底板11连接;其中,所述弯折部42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件60相对应的通孔420,所述固定件60插设于所述通孔420内,优选地,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底板11的方向上,所述固定件60的宽度与所述通孔420的宽度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固定部422与所述导光板20连接、所述通孔420开设于所述固定部422上、所述固定件60与所述导光板20连接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422与所述导光板20远离所述出光面201的一侧连接,所述通孔420开设于所述固定部422上,所述固定件60穿过所述固定部422且向所述通孔420外弯折,所述反射层50与所述第一底板11相连接,所述反射层50在所述第一底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导光板20在所述第一底板11上的正投影;其中,所述固定件6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以及铁材中的一种,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需要说明的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因此本实施例以所述固定件60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进一步地,结合图4所示,所述固定部42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子部4220,所述固定件6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子件61,一所述固定子部4220开设有一所述通孔420,一所述固定子件61插设于一所述通孔420内;其中,一所述固定子件61与对应的一所述通孔420中,所述固定子件61为挂钩结构,所述通孔420为与所述挂钩结构相对应的挂耳结构,所述挂钩结构与所述挂耳结构固定连接;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固定部422包括两个固定子部4220、所述固定件60包括两个固定子件61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背光模组100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20和所述第一底板11之间的固定件60,所述固定件60与所述导光板20连接,所述光学膜层40的所述固定部422与所述导光板20连接,所述固定部422开设有与所述固定件60相对应的通孔420,所述固定件60穿过所述固定部422且向所述通孔420外弯折,从而实现所述光学膜层40与所述导光板20之间的固定。
承上,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422仅通过胶带固定至所述导光板20远离所述出光面201的一侧,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光学膜层40包括两个所述固定子部4220,所述固定子部4220开设有所述通孔420,增设与所述固定子部4220一一对应的所述固定子件61,所述固定子件61穿过所述固定子部4220且向所述通孔420外弯折,从而将所述光学膜层40与所述导光板20紧密固定住,进而增强所述光学膜片之间的固定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子部4220的数量和面积大小、所述固定子件61的数量和面积大小、以及所述固定子部4220与所述导光板20贴合连接的位置,只要能够保证所述光学膜层40固定时的稳定度,以及不会影响所述背光模组100中其他构件的设置即可。
请参阅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三种截面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的第三种截面示意图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第二种截面示意图相似/相同,具体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两者的区别仅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100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20和所述第一底板11之间的固定件60,所述固定件60与所述导光板20连接,或者所述固定件60与所述第一底板11连接;其中,所述弯折部42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件60相对应的通孔420,所述固定件60插设于所述通孔420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固定部422与所述第一底板11连接、所述通孔420开设于所述固定部422上、所述固定件60与所述第一底板11连接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422与所述第一底板11靠近所述导光板20的一侧连接,所述通孔420开设于所述固定部422上,所述固定件60穿过所述固定部422且向所述通孔420外弯折,所述反射层50与所述导光板20远离所述出光面201的一侧连接,所述反射层50在所述第一底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导光板20在所述第一底板11上的正投影。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背光模组100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20和所述第一底板11之间的固定件60,所述固定件60与所述第一底板11连接,所述光学膜层40的所述固定部422与所述第一底板11连接,所述固定部422开设有与所述固定件60相对应的通孔420,所述固定件60穿过所述固定部422且向所述通孔420外弯折,从而实现所述光学膜层40与所述导光板20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板11开设有与所述固定件60相对应凹槽110,所述固定件60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凹槽110内,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第一底板11上开设与所述固定件60相对应凹槽110,所述固定件60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凹槽110内,所述固定件6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部422且向所述固定孔外弯折,从而将所述光学膜层40与所述第一底板11紧密固定住,进而增强所述光学膜片之间的固定效果。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421与所述第一侧板12连接,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所述光学膜层40与所述框体10内壁之间的间隙;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50与所述导光板20相连接,所述反射层50在所述第一底板1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导光板20在所述第一底板11上的正投影,所述反射层50用于将所述光源30透出的光进一步反射到所述导光板20上,进而提高光的出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第四种截面示意图,所述第一底板11包括所述固定件60和与所述出光面201平行设置的第一底板主体,即,所述固定件60与所述第一底板主体可以为同一制备工序中采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可分离的一体式结构,进而增加所述固定件60的稳固性,提升所述光学膜层40与所述第一底板11之间的固定效果,并且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背光的一侧。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背光的一侧。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但不限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显示面板,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所述显示面板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为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背光模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不在重复说明。
在具体应用时,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头盔、台式机电脑、智能电视或者数码相机等设备的显示屏,甚至可以应用在具有柔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框体、导光板、光源以及光学膜层,所述框体包括第一底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框体内,所述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连接的入光面以及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所述光源位于所述框体内且设置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入光面的一侧,所述光学膜层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光学膜层包括与所述出光面平行设置且连接的主体部、及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弯折部的另一端沿朝向所述第一底板的方向延伸并弯折至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在光学膜层上设置挂耳,在框体上设置与挂耳相配合的挂钩,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改变所述光学膜层的结构,使所述光学膜层呈弯折状,从而减小了所述光学膜层与所述框体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而满足所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要求。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包括第一底板;
导光板,位于所述框体内,所述导光板包括出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连接的入光面以及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
光源,位于所述框体内且设置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入光面的一侧;
光学膜层,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其中,
所述光学膜层包括与所述出光面平行设置且连接的主体部、及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弯折部的另一端沿朝向所述第一底板的方向延伸并弯折至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之间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导光板连接,或者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
其中,所述弯折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件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固定件插设于所述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连接部、及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之间的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主体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部,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固定部上;
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导光板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导光板连接,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固定部且向所述通孔外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子部,所述固定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子件,一所述固定子部开设有一所述通孔,一所述固定子件插设于一所述通孔内;
其中,一所述固定子件与对应的一所述通孔中,所述固定子件为挂勾结构,所述通孔为与所述挂钩结构相对应的挂耳结构,所述挂勾结构与所述挂耳结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连接部、及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之间的固定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主体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部,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固定部上;
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固定部且向所述通孔外弯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包括所述固定件和与所述出光面平行设置的第一底板主体,所述固定件和所述第一底板主体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开设有与所述固定件相对应凹槽,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底板的方向上,所述固定件的宽度与所述通孔的宽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背光的一侧。
CN202210485427.XA 2022-05-06 2022-05-0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7795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5427.XA CN114779528B (zh) 2022-05-06 2022-05-0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5427.XA CN114779528B (zh) 2022-05-06 2022-05-0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9528A true CN114779528A (zh) 2022-07-22
CN114779528B CN114779528B (zh) 2024-01-26

Family

ID=82434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85427.XA Active CN114779528B (zh) 2022-05-06 2022-05-0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7952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1520A (zh) * 2022-12-29 2023-04-1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25942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Sook-Jin Le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led light source
CN102313210A (zh) * 2011-09-09 2012-01-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2966887A (zh) * 2012-08-28 2013-03-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显示元件
CN106773292A (zh) * 2016-12-20 2017-05-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KR20170074448A (ko) * 2015-12-22 2017-06-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가지는 액정 표시 모듈
CN207867186U (zh) * 2018-03-07 2018-09-14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CN212009226U (zh) * 2020-05-15 2020-11-24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213210669U (zh) * 2020-11-16 2021-05-14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882290A (zh) * 2021-03-29 2021-06-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687541A (zh) * 2021-08-31 2021-11-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结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25942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Sook-Jin Le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led light source
CN102313210A (zh) * 2011-09-09 2012-01-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2966887A (zh) * 2012-08-28 2013-03-1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显示元件
KR20170074448A (ko) * 2015-12-22 2017-06-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가지는 액정 표시 모듈
CN106773292A (zh) * 2016-12-20 2017-05-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CN207867186U (zh) * 2018-03-07 2018-09-14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CN212009226U (zh) * 2020-05-15 2020-11-24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213210669U (zh) * 2020-11-16 2021-05-14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882290A (zh) * 2021-03-29 2021-06-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687541A (zh) * 2021-08-31 2021-11-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结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1520A (zh) * 2022-12-29 2023-04-1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79528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62291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film positioning function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864358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frame used therein
US10162094B2 (en) Light source assembly, backlight module and curve display apparatus
US8047668B2 (en)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of s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ixing circuit board on such backlight module
CN110928041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18505529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TW200540529A (en) Illumination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14779528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08218218A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及び面照明装置
US9927566B2 (e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antenna plate, back-ligh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680926A (zh) 照明装置
CN212341648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TW201013243A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lay
WO2017067101A1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105527749A (zh) 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8421464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
TWI475300B (zh) 背光模組及其應用
WO2019210765A1 (zh) 光源、背光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TWI785888B (zh) 顯示裝置、背光模組以及背光模組的組裝方法
WO2023071387A1 (zh) 背板和显示装置
CN113744667A (zh) 显示装置
CN210720949U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式背光模组和背板
CN111399269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201348189Y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灯罩
CN113589588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