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6835U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6835U
CN217846835U CN202222154240.XU CN202222154240U CN217846835U CN 217846835 U CN217846835 U CN 217846835U CN 202222154240 U CN202222154240 U CN 202222154240U CN 217846835 U CN217846835 U CN 217846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backlight modul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42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金辉
王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542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6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6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6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条及导光板。灯条包括电路板和沿所述电路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多个灯珠,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背板,所述导光板的入光端与多个所述灯珠贴合,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灯条之间设置有卡固结构。该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保证入光效果,防止长时间使用后的亮度衰减。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操作电压低、重量轻、体积小等优点,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显示装置中。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同时液晶显示面板利用加在液晶分子上电场强度的变化,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透光的强弱,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现有技术中,可根据光源的位置将背光模组主要分为侧入式与直下式两种,其中,侧入式背光模组成本更低,且能够将显示器做的更薄,被市场广泛认可。然而,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导光板与灯珠之间通常利用胶粘固定,导致存在亮度损失,而分别固定导光板与灯带使灯珠与导光板贴合,导光板会在长时间使用后老化变形,导致导光板与灯珠之间距离增大,同样会使亮度衰减,导致入光效果不佳。针对此问题,需要开发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保证入光效果,防止长时间使用后的亮度衰减。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
灯条,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和沿所述电路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多个灯珠,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
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背板,所述导光板的入光端与多个所述灯珠贴合,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灯条之间设置有卡固结构。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入光端的底面凸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卡入所述第一卡槽形成所述卡固结构以卡固所述灯条与所述导光板。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卡槽,且两个所述第一卡槽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固定设置于所述背板,所述胶框环绕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灯条的外围,所述导光板沿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凸设有第二卡块,所述胶框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块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块设置于所述入光端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胶框与所述背板中的一个设置有卡扣,另一个设置有卡孔,所述胶框与所述背板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孔卡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胶框沿所述灯条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内壁均凸设有第三卡块,所述导光板对应设置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块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三卡槽。
优选地,所述第三卡槽位于所述导光板的有效发光区域之外。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板,所述遮光板设置于所述灯条与所述入光端上并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对侧。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中,背板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以保证灯条与导光板的稳定。导光板的入光端与灯条的灯珠贴合,并通过卡固结构来固定导光板与灯条的相对位置,使入光端与灯珠之间不需要涂胶即可贴合固定。当导光板在长时间使用而老化后,卡固结构也能够保证导光板不会与灯珠分离,从而保证了入光效果,防止长时间使用后的亮度衰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条与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爆炸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背板;2、灯条;3、导光板;4、胶框;5、遮光板;
11、卡孔;21、电路板;22、灯珠;31、入光端;32、第一卡块;33、延伸部;34、第二卡块;35、第三卡槽;41、第二卡槽;42、第三卡块;43、卡扣;
211、第一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背光模组包括光源与导光板,通过导光板能够将光源发出的光均匀的传递到显示面板上,同时显示面板利用加在液晶分子上电场强度的变化,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透光的强弱,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根据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可将背光模组分为侧入式与直下式两种。其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所用到的光源数量较少,成本更低,且能够将显示装置做的更薄,被市场广泛认可。
然而,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导光板与灯珠之间通常利用胶粘固定,导致存在亮度损失;而分别固定导光板与光源使灯珠与导光板贴合,导光板会在长时间使用后老化变形,导致导光板与灯珠之间距离增大,同样会使亮度衰减。
实施例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条与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灯条2及导光板3。灯条2包括电路板21和沿电路板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电路板21的多个灯珠22,电路板21设置于背板1上。导光板3设置于背板1,导光板3的入光端31与多个灯珠22贴合,导光板3与灯条2之间设置有卡固结构。背板1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以保证灯条2与导光板3的稳定。导光板3的入光端31与灯条2的灯珠22贴合,并通过卡固结构来固定导光板3与灯条2的相对位置,使入光端31与灯珠22之间不需要涂胶即可贴合固定。当导光板3在长时间使用而老化后,卡固结构也能够保证导光板3不会与灯珠22分离,从而保证了入光效果,防止背光模组的亮度衰减。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爆炸图,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4~图6所示,电路板21开设有第一卡槽211,入光端31的底面凸设有第一卡块32,第一卡块32卡入第一卡槽211形成卡固结构以卡固灯条2与导光板3。导光板3与灯条2通过第一卡槽211与第一卡块32卡接固定,能够保证灯条2的灯珠22不会与入光端31的侧壁脱离,保证了入光效果。
如图2和图6所示,电路板21的背离导光板3的一侧开设有缺口,该缺口形成第一卡槽211,入光端31朝向缺口凸设有延伸部33,第一卡块32设置于延伸部33的底面。可以理解的是,延伸部33的设置能够使导光板3局部覆盖于电路板21之上,设计更为灵活,可以根据电路板21的线路分布来确定缺口的位置,并在导光板3上设置对应的延伸部33。
进一步地,电路板21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211,且两个第一卡槽211分别位于电路板2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电路板21两端与导光板3之间均设置有卡固结构,使得二者之间受力平衡,提高了稳定性。
优选地,该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板5,遮光板5设置于灯条2与入光端31上并位于电路板21的对侧。遮光板5能够起到遮光的作用,防止灯珠22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3之外的位置射出而出现漏光的现象。
该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的背光模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胶框4,如图1、图5和图6所示,胶框4能够在组装显示装置时保护液晶显示面板,对液晶显示面板起到缓冲作用,还能够起到封装背光模组的作用,胶框4与背板1形成显示模组的外壳,以使灯条2与导光板3稳定设置于内部。
优选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4,胶框4固定设置于背板1,胶框4环绕设置于导光板3与灯条2的外围,导光板3沿灯条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凸设有第二卡块34,胶框4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槽41,第二卡块34插入对应的第二卡槽41。
胶框4与背板1固定连接,其本身具有稳定性,灯条2是固定设置于背板1上的,而导光板3通过第二卡块34插入胶框4的第二卡槽41,能够进一步提高胶框4与导光板3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二卡块34设置于入光端31的两侧。第二卡块34的位置与灯条2较为接近,第二卡块34与第二卡槽41插接固定后,入光端31在灯条2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不易发生变化,使入光端31不会与灯珠22脱离,保证了入光效果。
如图5所示,胶框4设置有卡扣43,背板1设置有卡孔11,胶框4与背板1通过卡扣43与卡孔11卡接固定。从而不使用连接零件,减少背光模组的零件数量,既能够降低物料成本,又可以提高了拆装的效率。
其中,背板1与胶框4均设置有立壁,卡扣43与卡孔11设置于对应的立壁上,其中,胶框4的立壁位于背板1的立壁的内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背板1设置有卡扣43,胶框4设置有卡孔11。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图7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7所示,胶框4沿灯条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内壁均凸设有第三卡块42,导光板3对应设置有第三卡槽35,第三卡块42插入对应的第三卡槽35。第三卡块42与第三卡槽35相卡接,进一步提高了导光板3与胶框4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导光板3与灯条2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移动,使得灯珠22始终能够贴合入光端31,保证了入光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导光板3发出的光为显示面板的光源,且第三卡槽35的位置是不会发光的,故为了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第三卡槽35位于导光板3的有效发光区域之外。导光板3与显示面板正对的区域为有效发光区域,有效发光区域对应的是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第三卡槽35位于导光板3的有效发光区域之外,则不会影响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1);
灯条(2),所述灯条(2)包括电路板(21)和沿所述电路板(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1)的多个灯珠(22),所述电路板(21)设置于所述背板(1)上;
导光板(3),所述导光板(3)设置于所述背板(1),所述导光板(3)的入光端(31)与多个所述灯珠(22)贴合,所述导光板(3)与所述灯条(2)之间设置有卡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1)开设有第一卡槽(211),所述入光端(31)的底面凸设有第一卡块(32),所述第一卡块(32)卡入所述第一卡槽(211)形成所述卡固结构以卡固所述灯条(2)与所述导光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1)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卡槽(211),且两个所述第一卡槽(211)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2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4),所述胶框(4)固定设置于所述背板(1),所述胶框(4)环绕设置于所述导光板(3)与所述灯条(2)的外围,所述导光板(3)沿所述灯条(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凸设有第二卡块(34),所述胶框(4)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槽(41),所述第二卡块(34)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4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块(34)设置于所述入光端(3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4)与所述背板(1)中的一个设置有卡扣(43),另一个设置有卡孔(11),所述胶框(4)与所述背板(1)通过所述卡扣(43)与所述卡孔(11)卡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4)沿所述灯条(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内壁均凸设有第三卡块(42),所述导光板(3)对应设置有第三卡槽(35),所述第三卡块(42)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三卡槽(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槽(35)位于所述导光板(3)的有效发光区域之外。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板,所述遮光板设置于所述灯条(2)与所述入光端(31)上并位于所述电路板(21)的对侧。
10.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2222154240.XU 2022-08-16 2022-08-1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7846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4240.XU CN217846835U (zh) 2022-08-16 2022-08-1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4240.XU CN217846835U (zh) 2022-08-16 2022-08-1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6835U true CN217846835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3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4240.XU Active CN217846835U (zh) 2022-08-16 2022-08-1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68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9627B (zh) 電路板固定結構及應用該結構的液晶顯示裝置與電子裝置
CN212009226U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8988866B2 (en) Display device
CN209803517U (zh) 无胶框显示屏背光模组
KR20170075301A (ko) 터치패널 부착형 액정표시장치
US9072167B2 (en) Display device
CN217846835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084338B2 (en) Display device
CN21534176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084337B2 (en) Display device
US9119290B2 (en) Display device
CN210515978U (zh) 交互一体机
CN209911714U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源
KR20080036437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70000855A (ko) 빛 샘 방지수단을 가지는 액정표시장치 모듈
CN113031328A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9167715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70024937A (ko) 백라이트용 서포트 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원 모듈과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11293533U (zh) 一种光散射组件安装稳定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11857137U (zh) 一种液晶屏的背光源结构
CN210294763U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219225269U (zh) 一种可以优化灯前视觉效果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20671782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5769271U (zh) 一种导光板固定结构
CN219916128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