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003600U - 一种下置式吸气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置式吸气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003600U
CN212003600U CN202020277955.2U CN202020277955U CN212003600U CN 212003600 U CN212003600 U CN 212003600U CN 202020277955 U CN202020277955 U CN 202020277955U CN 212003600 U CN212003600 U CN 2120036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ir
piston
cavity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779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建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fs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fs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fs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fs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779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0036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0036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0036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置式吸气阀,包括:阀体具有腔体,腔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气口,下端设有第一出气口,且第一出气口位于第一进气口的下方;阀瓣设置于腔体的第一出气口的外侧形成下置式阀瓣,用于封堵第一出气口;传动机构设置于腔体内,传动机构包括阀杆、活塞和第一弹簧,其中,阀杆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穿过腔体与阀瓣连接,通过活塞驱动阀杆在腔体内作可伸缩运动;第一弹簧设置于活塞的一端,并套接于阀杆的外围;第二弹簧设置于阀杆和所述阀瓣之间,用于止回。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置式的阀瓣结构,形成了阀瓣反向密封结构,使得压力损失很小,不容易损坏,增加了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下置式吸气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阀门,具体地,涉及一种下置式吸气阀。
背景技术
吸气阀在工业自动化过程领域中应用十分的广泛,吸气阀主要在螺杆式空压机系统中使用较多,实现吸气阀的开启和关闭动作,从而根据系统压力变化达到对管道介质流向开关或是吸气容量调节等目的。由于吸气阀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行业,原有传统的吸气阀性能正在不断提高,开发出适应市场要求的吸气阀新产品刻不容缓。目前常用的吸气阀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吸气阀瓣结构设计不合理,引起压力损失大,密封可靠性差等不足,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密封效果良好的新型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置式吸气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置式吸气阀,包括:
阀体,其具有腔体,所述腔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气口,下端设有第一出气口,且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下方;
阀瓣,所述阀瓣设置于所述腔体的所述第一出气口的外侧形成下置式阀瓣,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出气口;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阀杆、活塞和第一弹簧,其中,所述阀杆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腔体与所述阀瓣连接,通过所述活塞驱动所述阀杆在所述腔体内作伸缩运动;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活塞的一端,并套接于所述阀杆的外围;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阀杆和所述阀瓣之间,用于止回。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磁阀和进气管路,其中,所述电磁阀与所述进气管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路的开关;所述进气管路设有用于通入气源的第二进气口以及排出气体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活塞连通,气源进入所述活塞中,推动所述活塞使所述第一弹簧发生弹性形变。
优选地,所述阀体设有放空阀、泄气阀和出气管路,其中,所述放空阀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泄气阀的进气口、所述出气管路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管路的出气口与空压机的进气口连接,使通入所述放空阀的气源一部分由所述泄气阀的出气口排出,另一部分进入所述空压机中。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路的出气口设有单向阀。
优选地,一种下置式吸气阀还包括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阀杆和所述阀瓣之间,使所述阀杆与所述阀瓣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优选地,一种下置式吸气阀还包括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阀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之间,使所述阀瓣与所述腔体形成密封结构。
优选地,一种下置式吸气阀还包括阀盖,所述阀盖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设有敞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阀体的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活塞、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阀杆,所述阀盖用于封装所述阀体的容纳空间的敞开口,使所述阀体的容纳空间形成封闭空间。
优选地,所述腔体的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呈直角布置。
优选地,所述活塞、所述阀杆以及所述阀瓣沿轴向连接。
优选地,所述活塞与所述阀杆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至少一种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中,采用了下置式的阀瓣结构,形成了阀瓣反向密封结构,使得压力损失很小,不容易损坏,增加了密封效果;同时,本结构中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具有止回功能,通过第二弹簧自动复位确保不喷油。一般螺杆空压机均采用皮带驱动,但在皮带全部断裂的情况下,此时控制系统仍然处于加载状态,当螺杆反转时润滑油就会从进气口喷出,复位第二弹簧立刻关闭阀瓣处的第一出气口,从而确保润滑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喷出。
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中,采用了O型密封结构,便于安装,更换简单、可靠,达到零泄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下置式吸气阀装配图;
图中标记分别表示为:1为阀杆、2为第一O型密封圈、3为第二弹簧、4为阀瓣、5为第二O型密封圈、6为单向阀、7为阀体、8为第一弹簧、9为活塞、10为阀盖、101为第一进气口、102为第一出气口、103为第二进气口、104为出气管路的进气口、105为出气管路的出气口、106为泄气阀的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下置式吸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阀体7、阀瓣4和传动机构。其中,阀体7其具有腔体,腔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气口101,下端设有第一出气口102,且第一出气口102位于第一进气口101的下方。
阀瓣4设置于腔体的第一出气口102的外侧形成下置式阀瓣,用于封堵第一出气口102。该下置式阀瓣结构使阀瓣4构成了反向密封结构,使得压力损失很小,不容易损坏。
传动机构设置于腔体内,传动机构包括阀杆1、活塞9和第一弹簧8,其中,阀杆1一端与活塞9连接,另一端穿过腔体与阀瓣4连接,通过活塞9驱动阀杆1在腔体内作可伸缩运动。第一弹簧8设置于活塞9的一端,并套接于阀杆1的外围,第一弹簧8采用保压弹簧,可根据系统设定压力而开启和关闭。第二弹簧3设置于阀杆1和阀瓣4之间,用于止回,防止倒流。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电磁阀和进气管路,其中,电磁阀与进气管路连接,用于控制进气管路的开关;进气管路的第二进气口103,用于通入气源,进气管路的第二出气口与活塞9连通,气源进入活塞9中,活塞9使第一弹簧8发生弹性形变。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阀体7设有放空阀、泄气阀和出气管路,其中,放空阀与进气管路连通,放空阀的出气口分别与泄气阀的进气口、出气管路的进气口104连通,出气管路的出气口105与空压机的进气口连接,使由进气管路通入放空阀的气源一部分由泄气阀的出气口106排出,另一部分进入空压机中。当电磁阀断电时,压缩空气进入吸气阀,气压顶起活塞9,阀瓣4处的第一出气口102关闭,放空阀打开。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出气管路的出气口105设有单向阀6。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下置式吸气阀还包括第一O型密封圈2,第一O型密封圈2设置于阀杆1和阀瓣4之间,使阀杆1与阀瓣4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下置式吸气阀还包括第二O型密封圈5,第二O型密封圈5设置于阀瓣4与第一出气口102之间,使阀瓣4与腔体形成密封结构。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阀盖10,阀盖10设置于阀体7上,阀体7设有敞开口的容纳空间,其用于容纳活塞9、第一弹簧8和阀杆1,阀盖10用于封装该敞开口,使容纳空间形成封闭空间。在零部件损坏后,方便更换。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腔体的第一进气口101与第一出气口102呈直角布置。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活塞9、阀杆1以及阀瓣4沿轴向连接。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活塞9与阀杆1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
在其他部分优选实施例中,泄压阀上有可调排气大小的接头,可以控制油气分离器桶内的压力。
上述实施例中下置式吸气阀的工作原理:空压机吸气阀启动时关闭,电机带动主机空载,需要加载时,吸气阀打开。一般是由空压机的油气分离桶盖上压缩空气接出一条内径大于5mm气管,用于连接进气阀的第一出气口102。在具体实施时,吸气阀的第一进气口101与大气连通,无压缩的空气由第一进气口101可进入腔体内,吸气阀的第一出气口102与空压机连接,可使腔体内的气体由腔体进入到空压机中。
通过电磁阀的开关控制吸气阀(电磁阀是常开型),当电磁阀通电时,即通过电磁阀打开进气管路,气源由进气管路进入活塞9中,通过活塞9力大于弹簧力,第一弹簧8发生弹性形变,使阀杆1向下运动,使第一出气口102的阀瓣4打开,无压缩空气由第一进气口101进入腔体内,吸气阀加载,无压缩空气进入空压机中。当电磁阀断电时,压缩空气进入吸气阀,气压顶起活塞9,吸气阀关闭,放空阀打开,气路分二路,一路进泄气阀排气,另一路吸进空压机里。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各类部件如没有详细说,均可以采用标准件或常用技术,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和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电器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型号,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都是很容易实现的,在此不再做出具体叙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下置式吸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其具有腔体,所述腔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气口,下端设有第一出气口,且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的下方;
阀瓣,所述阀瓣设置于所述腔体的所述第一出气口的外侧形成下置式阀瓣,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出气口;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阀杆、活塞和第一弹簧,其中,所述阀杆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腔体与所述阀瓣连接,通过所述活塞驱动所述阀杆在所述腔体内作伸缩运动;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活塞的一端,并套接于所述阀杆的外围;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阀杆和所述阀瓣之间,用于止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置式吸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磁阀和进气管路,其中,所述电磁阀与所述进气管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路的开关;所述进气管路设有用于通入气源的第二进气口以及排出气体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活塞连通,气源进入所述活塞中,推动所述活塞使所述第一弹簧发生弹性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置式吸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设有放空阀、泄气阀和出气管路,其中,所述放空阀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泄气阀的进气口、所述出气管路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管路的出气口与空压机的进气口连接,使通入所述放空阀的气源一部分由所述泄气阀的出气口排出,另一部分进入所述空压机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置式吸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路的出气口设有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置式吸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阀杆和所述阀瓣之间,使所述阀杆与所述阀瓣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置式吸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设置于所述阀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之间,使所述阀瓣与所述腔体形成密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置式吸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盖,所述阀盖设置于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设有敞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阀体的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活塞、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阀杆,所述阀盖用于封装所述阀体的容纳空间的敞开口,使所述阀体的容纳空间形成封闭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下置式吸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呈直角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下置式吸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所述阀杆以及所述阀瓣沿轴向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下置式吸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与所述阀杆一端通过螺栓连接。
CN202020277955.2U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下置式吸气阀 Active CN2120036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7955.2U CN212003600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下置式吸气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77955.2U CN212003600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下置式吸气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003600U true CN212003600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2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77955.2U Active CN212003600U (zh) 2020-03-09 2020-03-09 一种下置式吸气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0036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8686B (zh) 一种气控排气阀
CN113107821B (zh) 一种隔膜压缩机的全自动启停控制系统
CN216242384U (zh) 一种利用气体压力控制的断油阀
CN212003600U (zh) 一种下置式吸气阀
CN103016311B (zh) 一种应用于吸尘器反吹清灰系统的卸荷单向阀
CN214036124U (zh) 喷油螺杆压缩机控制系统
CN215370324U (zh) 一种磁悬浮风机气动排压放空装置
CN217457942U (zh) 阀芯联通式气力疏通装置
CN201310636Y (zh) 空气梭阀
CN109854754A (zh) 一种先导式截止阀
CN212004397U (zh) 一种伞型进气阀
CN201737474U (zh) 气体输送卸灰阀
CN216306212U (zh) 一种喷油螺杆特殊介质压缩机用放空阀结构
CN101460705B (zh) 压缩机装置和再制造压缩机或再设计压缩机构造的方法
CN112503235B (zh) 一种卸油阀与紧急切断阀的联动气控系统
CN202991411U (zh) 一种抛丸机吸尘器用卸荷单向阀
CN2748723Y (zh) 气体灭火系统选择阀
EP3575598B1 (en) Ultra-high pressure piston compressor
CN207145694U (zh) 汽车空调电动压缩机安全阀
CN218598838U (zh) 一种圆顶阀的控制系统
CN216618740U (zh) 具有开闭反馈功能的紧急切断阀
CN214533530U (zh) 无油压缩机系统及气流磨系统
CN216111191U (zh) 进气阀及无油空气压缩机
CN213839338U (zh) 一种心部同轴结构的常闭式离合器
CN213512323U (zh) 一种外接于卸油阀的紧急切断阀气控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