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97531U - 一种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97531U
CN211997531U CN201922206519.6U CN201922206519U CN211997531U CN 211997531 U CN211997531 U CN 211997531U CN 201922206519 U CN201922206519 U CN 201922206519U CN 211997531 U CN211997531 U CN 211997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section
conveying
feeding
testing
sound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065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英俊
谭显文
李付申
伍财生
彭文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065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97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97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97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上料工位、下料工位以及隔音测试室,隔音测试室内设有用于与工件电性连接的测试模组;上料工位、下料工位分别设于隔音测试室的两端;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将上料工位的工件输送至隔音测试室内,并将隔音测试室内的工件输送至下料工位。本实用新型的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其可自动进行工件的上料、测试、下料,提高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电子设备上通常会配备音频装置,在出产时,需要在隔音的情况下对音频装置进行声学测试领域。市场上一体机声学测试的设备却比较少,主要依赖人工将设备放置在隔音房内进行测试,且一体机声学测试设备的测试环境差,测试效率低,测试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其可自动进行工件的上料、测试、下料,提高测试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包括,
机体,机体上设有上料工位、下料工位以及隔音测试室,隔音测试室内设有用于与工件电性连接的测试模组;上料工位、下料工位分别设于隔音测试室的两端;
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将上料工位的工件输送至隔音测试室内,并将隔音测试室内的工件输送至下料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上料输送段、下料输送段、测试输送段、循环输送段以及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件托盘,上料输送段、下料输送段、测试输送段、循环输送段均用于输送所述工件托盘;所述上料输送段和下料输送段均设于机体上,上料输送段设于所述上料工位;下料输送段设于下料工位;所述测试输送段设于隔音测试室内;所述循环输送段设于隔音测试室外并位于测试输送段的下方;所述上料输送段以及下料输送段均可在机体的高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上料输送段用于与测试输送段或者循环输送段衔接;所述下料输送段用于与测试输送段或者循环输送段衔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上料输送段在机体的高度方向上运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下料输送段在机体的高度方向上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传动轴、升降绳以及绕线轮,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机体上,所述传动轴枢接于机体上,所述绕线轮枢接于机体上并位于上料工位;所述升降绳的一端固定并绕设于传动轴上,所述升降绳的另一端绕设绕过所述绕线轮并与上料输送段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用于引导所述上料输送段沿机体的高度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套以及导向杆,所述导向套固接于上料输送段上,所述导向杆固接于机体上并沿机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导向套滑动的套装于导向杆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输送段包括输送架、第二电机、输送带、两个皮带轮以及传动轮,所述两个皮带轮分别枢接于输送架的两端,所述输送带的底端绕设于传动轮,传动轮枢接于机体上并与第二电机同步联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输送段、测试输送段以及循环输送段的结构均与上料输送段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该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还包括第二输送机构以及工件转移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工件;所述工件转移机构用于转移第二输送机构上的工件至上料工位,所述工件转移机构用于转移下料工位的工件至第二输送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测试室内设有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测试模组沿隔音测试室的高度方向运动;所述测试模组可由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伸出并与工件的电路电性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工件可由上料工位经第一输送机构输送至隔音测试室内,在隔音测试室内进行声学测试,此后,由第一输送机构输送至下料工位进行下料,如此,自动完成工件上料、测试、下料,自动化程度高,提高测试效率;且减少人工干预,可提高测试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输送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输送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机体;11、隔音测试室;12、上料工位;13、下料工位;20、第二输送机构;30、上料输送段;31、输送架;32、第二电机;33、输送带;34、传动轮;35、皮带轮;40、测试输送段;50、下料输送段;60、循环输送段;70、工件托盘;81、第一电机;82、传动轴;83、升降绳;84、绕线轮;90、测试模组;91、测试探针;92、第三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包括机体10以及第一输送机构,在机体10上设有上料工位12、下料工位13以及隔音测试室11,隔音测试室11内设有测试模组90,该测试模组90用于与工件电性连接。另外,上料工位12、下料工位13分别设于隔音测试室11的两端。第一输送机构用于将上料工位12的工件输送至隔音测试室11内,并将隔音测试室11内的工件输送至下料工位13。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时,以测试工件为电子设备为例,可由上料工位12经第一输送机构输送至隔音测试室11内,在隔音测试室11内的测试模组90可与电子设备的电路电性连接,可进行声学测试,在测试完成后,由第一输送机构输送至下料工位13进行下料,如此,自动完成工件上料、测试、下料,自动化程度高,提高测试效率;且减少人工干预,可提高测试质量。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上料输送段30、下料输送段50、测试输送段40、循环输送段60以及工件托盘70,该工件托盘70可用于放置待检测的工件。上料输送段30、下料输送段50、测试输送段40、循环输送段60均用于输送工件托盘70。具体的是,上料输送段30和下料输送段50均设于机体10上,上料输送段30设于上料工位12;下料输送段50设于下料工位13。另外,测试输送段40设于隔音测试室11内。而循环输送段60设于隔音测试室11外并位于测试输送段40的下方。上料输送段30以及下料输送段50均可在机体10的高度方向往复运动。上料输送段30用于与测试输送段40或者循环输送段60衔接;下料输送段50用于与测试输送段40或者循环输送段60衔接。
在此结构基础上,进行输送作业时,工件托盘70的初始位置在上料输送段30上并与测试输送段40衔接,将待测试的电子设备放置于工件托盘70上,上料输送段30可将工件托盘70输送至测试输送段40上,在工件托盘70带动工件输送至测试输送段40后,上料输送段30可沿机体10的高度方向向下运动,在运动至与位于测试输送段40下方的循环输送段60时停止,此时,上料输送段30与循环输送段60衔接。而工件托盘70上的电子设备输送至隔音测试室11内时,测试模组90可以与工件托盘70上的电子设备电路进行电性连接,然后完成测试。测试后,测试输送段40便可将工件托盘70输送至下料输送段50,在下料工位13将工件取走。此后,下料输送段50向下运动,至与循环输送段60衔接,工件托盘70可经循环输送段60输送至上料输送段30,此后,上料输送段30以及下料输送段50均可沿机体10的高度方向向上运动,均与测试输送段40进行衔接,完成工件托盘70的循环输送,便于回收利用。
当然,上述工件托盘70可设有两个或者,即在进行工件托盘70在隔音测试室11内进行测试时,上料输送段30可接收下一个工件托盘70并进行工件装载,待前一工件托盘70输送至下料输送段50进行下料后,再将工件输送至隔音测试室11内,并向下运动接收上一工件托盘70,提高工件测试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该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上料输送段30在机体10的高度方向上运动,而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下料输送段50在机体10的高度方向上运动。如此,上述上料输送段30和下料输送段50可分别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带动沿机体10的高度方向运动,便于自动控制。
更具体的是,上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81、传动轴82、升降绳83以及绕线轮84,将第一电机81安装于机体10上,传动轴82枢接于机体10上,上述绕线轮84枢接于机体10上并位于上料工位12。将升降绳83的一端固定并绕设于传动轴82上,升降绳83的另一端绕设绕过绕线轮84并与上料输送段30固接。
在该结构基础上,进行上料输送段30的升降时,可通过第一电机81带动传动轴82转动,传动轴82转动便可带动升降绳83绕传动轴82转动,在传动轴82正转或者反转时,便可带动升降绳83进行收放,而与升降绳83另一端固接的上料输送段30便可进行升降。在本实施例中,该升降绳83可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钢丝绳。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导向组件,该导向组件用于引导上料输送段30沿机体10的高度方向运动,可使升降绳83在收放过程中引导上料输送段30稳定的上下运动。具体的是,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套以及导向杆,导向套固接于上料输送段30上,导向杆固接于机体10上并沿机体10的高度方向延伸;导向套滑动的套装于导向杆外部。如此,升降绳83在收放时,上料输送段30的导向套可与导向杆滑动配合,放置升降绳83的收放过程中导致上料输送段30出现偏移的情况,上下运动过程稳定。
在其他情况上,上述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可选用相同的驱动结构,也可分别选用丝杆传动机构、气缸等现有技术中的直线运动输出机构来实现。
进一步地,上料输送段30包括输送架31、第二电机32、输送带33、两个皮带轮35以及传动轮34,两个皮带轮35分别枢接于输送架31的两端,输送带33的底端绕设于传动轮34,传动轮34枢接于机体10上并与第二电机32同步联接。如此,可通过第二电机32带动传动轮34进行转动,传动轮34转动便可带动绕设在输送带33传动,进而使输送带33与两个皮带轮35传动,进行输送,结构简单且稳定。
在本实施中,上述下料输送段50、测试输送段40以及循环输送段60的结构均与上料输送段30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该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还包括第二输送机构20以及工件转移机构,该第二输送机构20用于输送工件,而工件转移机构用于转移第二输送机构20上的工件至上料工位12,工件转移机构用于转移下料工位13的工件至第二输送机构20上。如此,第二输送机构20可输送待测试的电子设备,工件转移机构可将第二输送机构20上的待测试的电子设备转移至上料工位12处,经第一输送机构由上料工位12输送至隔音测试室11内,测试后经隔音测试室11输送至下料工位13后,工件转移机构可将测试后的电子设备再次放在第二输送机构20上进行下料,如此往复,自动化程度更高。
具体的是,上述工件转移机构可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机械手来实现。
进一步地,隔音测试室11内设有第三驱动组件92,该第三驱动组件92用于带动测试模组90沿隔音测试室11的高度方向运动,测试模组90可由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伸出并与工件的电路电性连接。具体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驱动组件92可选用为气缸,测试模组90的测试探针91可与气缸的活塞杆进行固接,在进行测试时,可通过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测试模组90的测试探针91向上运动,测试探针91便可与电子设备的电路进行电性连接,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带动测试探针91向下运动,测试输送段40便可将电子设备输送至下料工位13。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隔音测试室11的内壁上可固定有吸音尖批,进行吸音,隔音效果较好,使电子设备在隔音的环境下进行测试。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机体上设有上料工位、下料工位以及隔音测试室,隔音测试室内设有用于与工件电性连接的测试模组;上料工位、下料工位分别设于隔音测试室的两端;
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将上料工位的工件输送至隔音测试室内,并将隔音测试室内的工件输送至下料工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上料输送段、下料输送段、测试输送段、循环输送段以及用于放置工件的工件托盘,上料输送段、下料输送段、测试输送段、循环输送段均用于输送所述工件托盘;所述上料输送段和下料输送段均设于机体上,上料输送段设于所述上料工位;下料输送段设于下料工位;所述测试输送段设于隔音测试室内;所述循环输送段设于隔音测试室外并位于测试输送段的下方;所述上料输送段以及下料输送段均可在机体的高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上料输送段用于与测试输送段或者循环输送段衔接;所述下料输送段用于与测试输送段或者循环输送段衔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上料输送段在机体的高度方向上运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带动下料输送段在机体的高度方向上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传动轴、升降绳以及绕线轮,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机体上,所述传动轴枢接于机体上,所述绕线轮枢接于机体上并位于上料工位;所述升降绳的一端固定并绕设于传动轴上,所述升降绳的另一端绕设绕过所述绕线轮并与上料输送段固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用于引导所述上料输送段沿机体的高度方向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导向组件包括导向套以及导向杆,所述导向套固接于上料输送段上,所述导向杆固接于机体上并沿机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导向套滑动的套装于导向杆外部。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段包括输送架、第二电机、输送带、两个皮带轮以及传动轮,所述两个皮带轮分别枢接于输送架的两端,所述输送带的底端绕设于传动轮,传动轮枢接于机体上并与第二电机同步联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输送段、测试输送段以及循环输送段的结构均与上料输送段的结构相同。
9.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该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还包括第二输送机构以及工件转移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工件;所述工件转移机构用于转移第二输送机构上的工件至上料工位,所述工件转移机构用于转移下料工位的工件至第二输送机构上。
10.如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测试室内设有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测试模组沿隔音测试室的高度方向运动;所述测试模组可由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端面伸出并与工件的电路电性连接。
CN201922206519.6U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 Active CN211997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6519.6U CN211997531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6519.6U CN211997531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97531U true CN211997531U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07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06519.6U Active CN211997531U (zh) 2019-12-10 2019-12-10 一种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97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22350U (zh) 一种循环式输送设备
CN211151775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绕线生产线
JP2010094695A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CN206927242U (zh) 动力电池生产线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1997531U (zh) 一种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
CN111071729A (zh) 一种声学自动测试一体机
CN211997530U (zh) 一种循环回收输送装置
CN202807861U (zh) 上下料顶升机构
CN207061271U (zh) 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1190801U (zh) 自动点胶设备
CN204305471U (zh) 一种改进型立式插件机
CN111453281A (zh) 一种自动上料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0339421U (zh) 一种曝光机框架上料机构
CN209939890U (zh) 一种料盘转料框插片机
CN208374532U (zh) 一种用于线束焊接的自动下料装置
CN220664111U (zh) 一种电子器件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6528930U (zh) 柔性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8433594U (zh) 一种循环上料机构以及使用该机构的绕线装置
CN220925474U (zh) 一种对位归中装置
CN212221334U (zh) 一种自动上料机
CN212330297U (zh) 一种滤波器自动组装设备
CN220200611U (zh) 一种上料架选料拨料机构
CN210722743U (zh) 新型两轴双线绕线机
CN213922667U (zh) 一种ng品多层缓存皮带线
CN22024471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机架外壳自动装配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