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61271U - 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61271U CN207061271U CN201720994570.6U CN201720994570U CN207061271U CN 207061271 U CN207061271 U CN 207061271U CN 201720994570 U CN201720994570 U CN 201720994570U CN 207061271 U CN207061271 U CN 2070612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sh rod
- conveyer belt
- material frame
- section material
- install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ramework For Endless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输送不同规格产品,同时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及平行设置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之间的推杆模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及推杆模组的下端还设置有宽度调节模组,推杆模组包括推杆安装板、设置在推杆安装板上端的滑轨、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安装在滑块上的推杆及安装在推杆安装板上且与推杆相配合的推杆限位轴承,滑块与安装在推杆安装板上端的第三传送带相连接,第三传送带由安装在推杆安装板下端的推杆电机驱动。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PCB板是较为精密的电子产品,其输送方式的选择需要十分考究,由于PCB板表面是精密的焊接电路,所以就不能像普通加工零件一样,使用夹取装盘的输送方式。目前对于PCB板的输送和装配基本上是采取的传送带传送,流水皮带线运送PCB板到达加工工位,人工取下PCB板,然后进行加工或者装盘。大部分生产流水线采取的这种方式对人工的依赖严重,而且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而且现有PCB板传送带的宽度是固定的,无法调整,这就导致生产线传送带只能输送同一规格的产品,导致传送带使用局限性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输送不同规格产品,同时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及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的推杆模组,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及所述推杆模组的下端还设置有宽度调节模组,所述推杆模组包括推杆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推杆安装板上端的滑轨、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安装在所述滑块上的推杆及安装在所述推杆安装板上且与所述推杆相配合的推杆限位轴承,所述滑块与安装在所述推杆安装板上端的第三传送带相连接,所述第三传送带由安装在所述推杆安装板下端的推杆电机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宽度调节模组包括第一型材架、第二型材架、第三型材架及连接所述第一型材架、所述第二型材架、所述第三型材架、所述推杆安装板的传动丝杆和从动丝杆,所述第一传送带安装在所述第一型材架上,所述第二传送带安装在所述第二型材架上,所述传动丝杆由安装在所述第一型材架上的传动电机驱动,所述从动丝杆通过齿轮副与所述传动丝杆相连接,所述第二型材架中部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传动丝杆相配合的第一滑块底座,所述推杆安装板中部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从动丝杆相配合的第二滑块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带由安装在所述第一型材架上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由安装在所述第二型材架上的第二驱动电机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型材架的前端和末端分别设置有上料感应器和到位感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型材架、所述第二型材架、所述第三型材架及所述推杆安装板之间还设置有两根运动导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及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之间的推杆模组,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及所述推杆模组的下端还设置有宽度调节模组,所述推杆模组包括推杆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推杆安装板上端的滑轨、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安装在所述滑块上的推杆及安装在所述推杆安装板上且与所述推杆相配合的推杆限位轴承,所述滑块与安装在所述推杆安装板上端的第三传送带相连接,所述第三传送带由安装在所述推杆安装板下端的推杆电机驱动,所以,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可输送不同规格产品,同时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推杆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及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1和所述第二传送带2之间的推杆模组3,所述第一传送带1、所述第二传送带2及所述推杆模组3的下端还设置有宽度调节模组,所述推杆模组3包括推杆安装板31、设置在所述推杆安装板31上端的滑轨32、与所述滑轨32滑动配合的滑块33、安装在所述滑块33上的推杆34及安装在所述推杆安装板31上且与所述推杆34相配合的推杆限位轴承35,所述滑块33与安装在所述推杆安装板31上端的第三传送带36相连接,所述第三传送带36由安装在所述推杆安装板31下端的推杆电机37驱动。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输送产品,通过所述推杆模组3完成下料工序,取代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之间的距离可通过所述宽度调节模组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能够输送不同规格的产品,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局限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宽度调节模组包括第一型材架41、第二型材架42、第三型材架43及连接所述第一型材架41、所述第二型材架42、所述第三型材架43、所述推杆安装板31的传动丝杆44和从动丝杆45,所述第一传送带1安装在所述第一型材架41上,所述第二传送带2安装在所述第二型材架42上,所述传动丝杆44由安装在所述第一型材架41上的传动电机46驱动,所述从动丝杆45通过齿轮副47与所述传动丝杆44相连接,所述第二型材架42中部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传动丝杆44相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底座48,所述推杆安装板31中部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从动丝杆45相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底座49。通过丝杆机构来来调节所述第一传动带1与所述第二传动带2,能够保证调节过程中机构运动的平稳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带1由安装在所述第一型材架41上的第一驱动电机11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2由安装在所述第二型材架42上的第二驱动电机21驱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1分别为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提供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型材架41的前端和末端分别设置有上料感应器5和到位感应器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型材架41、所述第二型材架42、所述第三型材架43及所述推杆安装板31之间还设置有两根运动导杆7。在调节传动带之间的宽度时,所述运动导杆7起到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首先PCB板从上一个工位输送到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上,所述上料感应器5感应上料之后,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1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1开始转动驱动所述第一传动带1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运转,直到将PCB板传送到末端,所述到位感应器6感应到PCB板时,所述第一传送带1与所述第二传送带2停止转动。由于之前所述推杆限位轴承35的限位,所述推杆34末端被压住,导致推杆7前端被压低,使PCB板能正常通过,而此时得到所述到位感应器6的信号,此时所述推杆电机37驱动所述第三传送36工作,带动所述滑块33向前运动,从而带动安装在所述滑块33上的所述推杆34向前运动并脱离所述推杆限位轴承35的限位,当所述推杆34脱离限位之后,加之所述推杆34末端的磁铁作用,推杆34的前端提起,在所述推杆电机37的作用下,随着所述滑轨32往前移动,直到所述推杆34前端接触到到位的PCB板,所述推杆34前端会将PCB板推入准备好的载具之中,随后所述推杆34随着所述推杆电机37的作用回归原位,等待下一个PCB板上料,如此循环。
当需要调节第一传动带1与所述第二传动带2之间的距离时,所述传动电机46驱动所述传动丝杆44转动,所述传动丝杆44驱动与它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底座48左右移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二型材架42左右移动,实现调节所述第一型材架42与所述第一型材架41之间的距离的目的;同时,为了保持推杆模组3位于所述第一型材架41与所述第二型材架42的中间,所述传动丝杆44通过所述齿轮副47驱动所述从动丝杆45转动,所述从动丝杆45驱动与它相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底座49作用移动,从而驱动所述推杆安装板31作用移动,所述齿轮副47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数根据2:1比例关系设计的,从而实现在调节所述第一型材架41与所述第二型材架42之间的距离时,所述推杆模组3依旧位于所述第一型材架41与所述第二型材架42中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5)
1.一种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传送带(1)、第二传送带(2)及平行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1)和所述第二传送带(2)之间的推杆模组(3),所述第一传送带(1)、所述第二传送带(2)及所述推杆模组(3)的下端还设置有宽度调节模组,所述推杆模组(3)包括推杆安装板(31)、设置在所述推杆安装板(31)上端的滑轨(32)、与所述滑轨(32)滑动配合的滑块(33)、安装在所述滑块(33)上的推杆(34)及安装在所述推杆安装板(31)上且与所述推杆(34)相配合的推杆限位轴承(35),所述滑块(33)与安装在所述推杆安装板(31)上端的第三传送带(36)相连接,所述第三传送带(36)由安装在所述推杆安装板(31)下端的推杆电机(37)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调节模组包括第一型材架(41)、第二型材架(42)、第三型材架(43)及连接所述第一型材架(41)、所述第二型材架(42)、所述第三型材架(43)、所述推杆安装板(31)的传动丝杆(44)和从动丝杆(45),所述第一传送带(1)安装在所述第一型材架(41)上,所述第二传送带(2)安装在所述第二型材架(42)上,所述传动丝杆(44)由安装在所述第一型材架(41)上的传动电机(46)驱动,所述从动丝杆(45)通过齿轮副(47)与所述传动丝杆(44)相连接,所述第二型材架(42)中部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传动丝杆(44)相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底座(48),所述推杆安装板(31)中部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从动丝杆(45)相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底座(4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由安装在所述第一型材架(41)上的第一驱动电机(11)驱动,所述第二传送带(2)由安装在所述第二型材架(42)上的第二驱动电机(21)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架(41)的前端和末端分别设置有上料感应器(5)和到位感应器(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架(41)、所述第二型材架(42)、所述第三型材架(43)及所述推杆安装板(31)之间还设置有两根运动导杆(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94570.6U CN207061271U (zh) | 2017-08-10 | 2017-08-10 | 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94570.6U CN207061271U (zh) | 2017-08-10 | 2017-08-10 | 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61271U true CN207061271U (zh) | 2018-03-02 |
Family
ID=61520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94570.6U Active CN207061271U (zh) | 2017-08-10 | 2017-08-10 | 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6127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75335A (zh) * | 2018-12-27 | 2019-05-21 | 深圳市一点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调整运输装置 |
CN115649550A (zh) * | 2022-12-27 | 2023-01-31 | 河北省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 玻璃管传送系统及控制方法 |
-
2017
- 2017-08-10 CN CN201720994570.6U patent/CN2070612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75335A (zh) * | 2018-12-27 | 2019-05-21 | 深圳市一点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调整运输装置 |
CN115649550A (zh) * | 2022-12-27 | 2023-01-31 | 河北省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 玻璃管传送系统及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328181U (zh) | 一种物料自动输送器 | |
CN207861360U (zh) | Ng/ok自动收板机 | |
CN207051435U (zh) | 一种pcb板检测用的检测装置 | |
CN208086750U (zh) | 全自动叠送板一体机 | |
CN106429230A (zh) | 一种水平输送装置 | |
CN207973212U (zh) | 一种双通道送板机 | |
CN104139982A (zh) | 冲压收料摆盘机 | |
CN103183213A (zh) | 一种自动循环输送机 | |
CN106315208B (zh) | 一种自动化叉子传送拉体 | |
CN207061271U (zh) | Pcb板自动上下料机构 | |
CN202107308U (zh) | 电路板柔性同步带上料装置 | |
CN107140386A (zh) | 步进送料机 | |
CN210236334U (zh) | 一种pcb板不良缓冲站 | |
CN209871639U (zh) | 一种接驳一体机 | |
CN203512719U (zh) | 一种棒状料的自动进料装置 | |
CN210709538U (zh) | 一种回流拉带机构 | |
CN205953017U (zh) | 一种自动化物料搬运装置 | |
CN203173377U (zh) | 一种自动循环输送机 | |
CN205471098U (zh) | 一种物料盘带导向两段传输机构 | |
CN210553081U (zh) | 一种贴合机 | |
CN207275536U (zh) | 双层双速面皮输送机 | |
CN109775260A (zh) | 一种输送机构 | |
CN210709554U (zh) | 一种pcb板搬运装置 | |
CN205892321U (zh) | 一种用于卫生制品生产设备上的传送装置 | |
CN209720691U (zh) | 一种电池输送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18131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Longhua District Guanlan View Road Hunan Dafu community tiger Pai Village No. 118 Building 1, 9 Fairview Science Park 2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ranch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31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Longhua District Guanlan View Road Hunan Dafu community tiger Pai Village No. 118 Building 1, 9 Fairview science circle 2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ranch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