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27215U - 一种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27215U
CN211927215U CN202021061200.5U CN202021061200U CN211927215U CN 211927215 U CN211927215 U CN 211927215U CN 202021061200 U CN202021061200 U CN 202021061200U CN 211927215 U CN211927215 U CN 211927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eddy current
plate
electromagnetic eddy
stainless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612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长顺
陈�峰
刘文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stec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stec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stec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stec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612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27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27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27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架、翻板机构、辊道传送机构、电磁涡流检测装置、下料架和退磁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通过上料架、翻板机构、辊道传送机构、电磁涡流检测装置、下料架和退磁装置相结合的结构设计,相较于传统的水压检测法,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检测的安全性更好,降低了设备的使用风险;同时,也保障了设备的检测精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水管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水管,是最好的直接饮用水输送管材,其具有漏水率很低,可以节约宝贵的水资源特点。上世纪八十年代时的水管漏水率在17%左右,改用不锈钢水管后漏水率降到7%。并且,不锈钢水管还具有优良的抗震性、通水性以及在流速高的情况下不腐蚀的特点。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锈钢水管的用量越来越大,各型号规格的管材的应用在水管行业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生产当中出现工艺偏差或者材料本身有一定的杂质造成导致不锈钢水管生产出来后有些部位出现漏水现象。为对漏水情况进行检测,保证不锈钢水管的生产品质,在出厂前,通常需要进行漏水检测。现有的检测方法通常是生产完后使用水压的方式对不锈钢水管进行检测,即用水压机将水管两端堵住后施加高压水后进行保压一定时间如果压力值不变则将水管判定为合格。
上述水压检测方式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保压一定时间,导致检测时间长,效率低;并且,如操作不当,高压水极易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架、翻板机构、辊道传送机构、电磁涡流检测装置、下料架和退磁装置,其中:
所述电磁涡流检测装置上设有供水管穿过的检测通孔;所述辊道传送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检测通孔两侧方向上;所述退磁装置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出料侧;所述辊道传送机构上均设有翻板机构;所述翻板机构上的翻板分别横向延伸至上料架、下料架;
所述翻板上端均朝向水管运输方向倾斜;通过相应的所述翻板向上或向下翻转将上料架中的水管移动至辊道传送机构上或将所述辊道传送机构上的水管移动至下料架中。
进一步地,电磁涡流检测装置一侧设有打标机。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涡流检测装置两侧分别设有压轮机构;所述压轮机构包括压轮、压轮支架、压轮升降气缸;
所述压轮设置于所述辊道传送机构的辊道上方;所述压轮通过压轮升降气缸与压轮支架连接;所述压轮支架与辊道传送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翻板机构包括上料翻板机构和下料翻板机构;上料翻板机构和下料翻板机构均包括翻板、翻板主轴、第一带座轴承、摆杆、调节连接块、调节拉杆、翻板电机和连接片,其中:
所述翻板通过连接片连接于翻板主轴长度方向上;所述翻板主轴两端通过第一带座轴承连接于辊道传送机构上;翻板主轴轴身与摆杆一端连接;所述摆杆另一端与调节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连接块连接于所述调节拉杆上;所述调节拉杆端部与所述翻板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翻板机构的翻板远离所述上料架的一端向上凸起形成翻板挡板,另一端向上凸起形成上料钓板。
进一步地,所述翻板侧壁均设有翻板护板。
进一步地,所述辊道传送机构包括托轮、第二带座轴承、链轮、链条、电机和辊道支架;其中:
所述托轮通过第二带座轴承与辊道支架连接;若干托轮沿传送方向排列设置;所述托轮一侧设有链轮;若干托轮的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至少一个所述链轮通过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设于所述上料架上临近辊道传送机构的一侧;与所述上料架相邻的所述翻板机构的翻板延伸至所述阻挡机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机构为偏心调节块;所述偏心调节块的水平方向可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辊道传送机构与所述上料架相对的一侧设有缓冲挡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通过上料架、翻板机构、辊道传送机构、电磁涡流检测装置、下料架和退磁装置相结合的结构设计,相较于传统的水压检测法,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检测的安全性更好,降低了设备的使用风险;同时,也保障了设备的检测精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
图2为电磁涡流检测装置部分放大图;
图3为上料架与辊道传送机构位置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翻板电机与翻板传动连接关系图;
图6为上料翻板机构示意图;
图7为下料翻板机构示意图;
图8为偏心块与偏心调节拉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电磁涡流检测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10为下料架与辊道传送机构位置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0上料架 201翻板 202上料钓板
203翻板挡板 204翻板主轴 205第一带座轴承
206摆杆 207调节连接块 208调节拉杆
209翻板电机 210翻板护板 211连接片
301托轮 302第二带座轴承 303链轮
304链条 305第一驱动电机 306辊道支架
400电磁涡流检测装置 401电磁涡流检测探头 402检测通孔
501第一下料框 502第二下料框 503摆臂
504摆臂连杆 505第二驱动电机 506吊带
600退磁装置 701偏心调节块 702偏心调节连接块
703偏心调节拉杆 704手轮 800压轮机构
801压轮 802压轮支架 803压轮升降气缸
900打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了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限定与物理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光连接等,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架100、翻板机构200、辊道传送机构300、电磁涡流检测装置400、下料架500和退磁装置600,其中:
所述电磁涡流检测装置上设有供水管穿过的检测通孔;所述辊道传送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检测通孔两侧方向上;所述退磁装置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出料侧;所述辊道传送机构上均设有翻板机构;所述翻板机构上的翻板分别横向延伸至上料架、下料架;
所述翻板上端均朝向水管运输方向倾斜;通过相应的所述翻板向上或向下翻转将上料架中的水管移动至辊道传送机构上或将所述辊道传送机构上的水管移动至下料架中。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11所示,锈钢水管自动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架100、翻板机构、辊道传送机构、电磁涡流检测装置400、下料架和退磁装置600,其中:
如图9所示,所述电磁涡流检测装置400上设有供水管穿过的检测通孔402,所述检测通孔402的圆周上设有电磁涡流检测探头401,通过所述电磁涡流检测探头401对水管进行电磁涡流检测,从而实现对水管进行裂痕检测;电磁涡流检测探头401可采用现有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磁饱和器,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辊道传送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检测通孔402两侧方向上;所述退磁装置600设于所述检测通孔402的出料侧;退磁装置600采用现有的退磁器,其退磁原理和装置结构原理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能够获得的,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辊道传送机构上均设有翻板机构;所述翻板机构上的翻板201分别横向延伸至上料架、下料架;
所述翻板201上端均朝向水管运输方向倾斜,即所述上料翻板机构的翻板上端部朝辊道传送机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下料翻板机构的翻板上端部朝下料架方向向下倾斜;
通过相应的所述翻板201向上或向下翻转将上料架100中的水管移动至辊道传送机构上或将所述辊道传送机构上的水管移动至下料架中。
上述翻板机构、辊道传送机构、电磁涡流检测装置和退磁装置均与控制器通讯,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电磁涡流检测装置400底部的收纳箱内;所述控制器包括但不限于市场上常见的工业控制器、智能终端等,通过的工业控制器、智能终端实现上述各个机构进行相应的动作在本领域属于常见的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工作时,上料翻板机构中翻板的板面水平设置,板面水平设置的所述翻板的板面此时略低于上料架中上料区的最低位置;然后在上料架10上通过手动或机械手臂放置水管(水管应是单层平铺放置),使得水管进入上料区的最低位置并压住所述翻板,此时翻板处于待定状态;
当需要将水管转移至辊道传送机构上时,翻板向上翻转,变为板面竖立状态,由于该处的翻板上端部朝辊道传送机构方向向下倾斜,当翻板的板面从沿水平设置状态变为竖立状态时,水管在翻板的作用下从上料架中转移至辊道传送机构;
水管经过辊道传送机构的传输依次穿过电磁涡流检测装置400的检测通孔402以及退磁装置600,在此过程中,电磁涡流检测探头401进行检测对水管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退磁装置600再对水管进行退磁,当水管完全穿出所述检测通孔402时,电磁涡流检测装置400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进行数据存储或处理,辊道传送机构将水管继续转移至一侧下料架;此时,下料翻板机构中翻板的从板面水平状态转变为板面竖直状态,由于该处的翻板上端部朝向下料架方向向下倾斜,当翻板的板面从沿水平设置状态变为竖立状态时,水管在翻板的作用下从辊道传送机构转移至料架中,并且后完成水管检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不需要保压5分钟,检测效率高、耗时短;并且,用电磁涡流检测技术检测一根长度为6米的钢管只需要15秒就可以检测出表面及近表面缺陷,而水压检测必须钢管开裂才能发现报警,检测精度比水压检测高。因此,对比之前的水压检测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减少了由于高压水作业给操作人员带来的危险性,在效率方面不再需要长时间的保压,提高了检测效率,电磁涡流感应技术在检测精度上也比水压检测精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通过上料架、翻板机构、辊道传送机构、电磁涡流检测装置、下料架和退磁装置相结合的结构设计,相较于传统的水压检测法,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检测的安全性更好,降低了设备的使用风险;同时,也保障了设备的检测精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较佳地,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下料架包括第一下料框501和第二下料框502;所述第一下料框501和第二下料框502内均设有吊带506,通过吊带506缓冲水管下坠的力;所述第一下料框501的容量体积大于所述第二下料框502内的容量体积;由于一般生产制造的水管都是良品居多,次品少,第一下料框501用于放置良品,第二下料框502用于放置次品区。所述第二下料框502的上端部开口设有若干摆臂503,所述摆臂503长度方向朝向一侧的辊道传送机构设置倾斜设置,所述摆臂503底端与摆臂连杆504连接;所述摆臂连杆504与第二驱动电机505连接;如果检测出有问题的管,控制器会报警给第二驱动电机505一个开关信号,摆臂503则会被第二驱动电机505拉起来,水管掉入第二下料框502;如果水管良好,则控制器不会有报警信号输出,摆臂503就不会被拉起来,水管沿着摆臂503滚落到第一下料框501内。
优选地,电磁涡流检测装置400一侧设有打标机900。
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电磁涡流检测装置400一侧设有打标机900,打标机900与控制器通信;通过所述打标机900对检测完的水管进行打标标记。
优选地,所述电磁涡流检测装置两侧分别设有压轮机构800;所述压轮机构包括压轮801、压轮支架802、压轮升降气缸803;
所述压轮设置于所述辊道传送机构的辊道上方;所述压轮通过压轮升降气缸与压轮支架连接;所述压轮支架与辊道传送机构连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所述电磁涡流检测装置两侧分别设有压轮机构800;所述压轮机构包括压轮801、压轮支架802、压轮升降气缸803;
所述压轮801设置于所述辊道传送机构的辊道上方;所述压轮801通过压轮升降气缸802与压轮支架803连接;所述压轮支架803与辊道传送机构连接,压轮801与辊道传送机构的辊道之间形成夹持力,当辊道沿传动运输方向转动时,从而实现将水管定位输送至检测通孔402内。
具体实施时,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所述翻板机构包括上料翻板机构和下料翻板机构;上料翻板机构和下料翻板机构均包括翻板201、翻板主轴204、第一带座轴承205、摆杆206、调节连接块207、调节拉杆208、翻板电机209和连接片211,其中:
所述翻板201通过连接片211连接于翻板主轴204长度方向上;所述翻板主轴204两端通过第一带座轴承205连接于辊道支架306上;翻板主轴204轴身与摆杆206一端连接;所述摆杆206另一端与调节连接块207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连接块207连接于所述调节拉杆208上;所述调节拉杆208端部与所述翻板电机209的轴连接,若干所述翻板的调节拉杆208相互连接,形成联动;通过所述翻板电机209的主轴伸缩,即可带动所述翻板201沿翻板主轴204翻转,结构简单,实用;同时,当翻板板面平铺于上料架的相应区域时,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
具体实施时,如图6所示,所述上料翻板机构的翻板201远离所述上料架的一端斜向上凸起形成翻板挡板203,另一端向上凸起形成上料钓板202,通过上料钓板202的结构能够避免水管在进入翻板201初期由于惯性作用反方向运动,保证水管正常进入翻板201上端面低端位置(该位置即为托轮中心位置);而翻板挡板203,能够避免水管由于冲力跑出翻板201,从而将水管运输至翻板201上端面低端位置,即为托轮中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翻板201侧壁均设有翻板护板210。
具体实施时候,如图6所示,所述上料翻板机构的翻板201的上端部沿长度设有翻板护板210;如图7所示,下料翻板的翻板侧面设有翻板护板210,通过翻板护板210的结构,当翻板210在运送物料时,通过翻板护板201与水管接触,能够对翻板201进行保护。
较佳地,所述翻板护板210可拆卸。通过翻板护板210可拆卸的结构设计,能够方便对磨损的翻板护板210进行更换。
具体实施时,如图3、图10所示,所述辊道传送机构包括托轮301、第二带座轴承302、链轮303、链条304、第一驱动电机305和辊道支架306;其中:
若干托轮301沿传输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设置;翻板机构设于两个托轮301这件;所述托轮301通过第二带座轴承302与辊道支架306连接;所述托轮301一侧设有链轮303;若干托轮301的链轮303之间通过链条304连接;至少一个所述链轮303通过第一驱动电机305驱动转动,通过驱动第一驱动电机305转动,即可完成辊道传送机构上若干托轮301的转动驱动。
具体实施时,还包括若干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设于所述上料架上临近辊道传送机构的一侧;与所述上料架相邻的所述翻板机构的翻板一端延伸至所述阻挡机构之间,通过阻挡机构能够方便能够的阻碍能够将水管隔离在辊道传送机构一侧,当需要一个水管进行检测时候,再通过翻板201将水管从上料架上转移至辊道传送机构上,从而避免水管无序涌入辊道传送机构造成无法进行正常检测程序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如图8所示,阻挡机构为偏心调节块701,所述偏心调节块701为弯月形,若干所述偏心调节块701底部通过偏心调节连接块702与偏心调节拉杆703连接;所述偏心调节拉杆703端部连接有手轮704,通过转动手轮,即可实现所述偏心调节块701的水平方向的调节。通过调整偏心调节块701的水平方向,能够方便根据不同型号的水管以及实际生产需求对水管位置进行调整。
具体实施时,所述辊道传送机构与所述上料架相对的一侧设有缓冲挡板,所述缓冲挡板由缓冲物质制成,如橡胶等,通过缓冲挡板的结构设计,当水管冲出翻板201上端面时,通过缓冲挡板的阻挡将其拦截下来,并使其返回缓冲挡板上,保证水管的正常转移。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上料架、翻板、上料钓板、翻板挡板、翻板主轴、轴承、轴承、调节连接块、调节拉杆、翻板电机、翻板护板、连接片、托轮、第二带座轴承、链轮、链条、驱动电机、辊道支架、电磁涡流检测装置、电磁涡流检测探头、检测通孔、下料框、下料框、摆臂、摆臂连杆、吊带、退磁装置、偏心调节块、偏心调节连接块、偏心调节拉杆、手轮、压轮机构、压轮、压轮支架、压轮升降气缸和打标机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架、翻板机构、辊道传送机构、电磁涡流检测装置、下料架和退磁装置,其中:
所述电磁涡流检测装置上设有供水管穿过的检测通孔;所述辊道传送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检测通孔两侧方向上;所述退磁装置设于所述检测通孔的出料侧;所述辊道传送机构上均设有翻板机构;所述翻板机构上的翻板分别横向延伸至上料架、下料架;
所述翻板上端均朝向水管运输方向倾斜;通过相应的所述翻板向上或向下翻转将上料架中的水管移动至辊道传送机构上或将所述辊道传送机构上的水管移动至下料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涡流检测装置一侧设有打标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涡流检测装置两侧分别设有压轮机构;所述压轮机构包括压轮、压轮支架、压轮升降气缸;
所述压轮设置于所述辊道传送机构的辊道上方;所述压轮通过压轮升降气缸与压轮支架连接;所述压轮支架与辊道传送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机构包括上料翻板机构和下料翻板机构;上料翻板机构和下料翻板机构均包括翻板、翻板主轴、第一带座轴承、摆杆、调节连接块、调节拉杆、翻板电机和连接片,其中:
所述翻板通过连接片连接于翻板主轴长度方向上;所述翻板主轴两端通过第一带座轴承连接于辊道传送机构上;翻板主轴轴身与摆杆一端连接;所述摆杆另一端与调节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连接块连接于所述调节拉杆上;所述调节拉杆端部与所述翻板电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翻板机构的翻板远离所述上料架的一端向上凸起形成翻板挡板,另一端向上凸起形成上料钓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侧壁均设有翻板护板。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传送机构包括托轮、第二带座轴承、链轮、链条、第一驱动电机和辊道支架;其中:
所述托轮通过第二带座轴承与辊道支架连接;若干托轮沿传送方向排列设置;所述托轮一侧设有链轮;若干托轮的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至少一个所述链轮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设于所述上料架上临近辊道传送机构的一侧;与所述上料架相邻的所述翻板机构的翻板延伸至所述阻挡机构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为偏心调节块;所述偏心调节块的水平方向可调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道传送机构与所述上料架相对的一侧设有缓冲挡板。
CN202021061200.5U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 Active CN211927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1200.5U CN211927215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61200.5U CN211927215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27215U true CN211927215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21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61200.5U Active CN211927215U (zh) 2020-06-10 2020-06-10 一种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272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9048B (zh) 一种银亮钢棒自动探伤智能下料系统
CN105945166B (zh) 一种管道自动上料设备
CN207268774U (zh) 一种锂电池电压内阻检测装置
CN211927215U (zh) 一种不锈钢水管电磁涡流自动检测装置
CN206124314U (zh) 一种编织袋的切袋装置
CN107161641A (zh) 一种自动调节平衡的石材上料机
CN205701489U (zh) 一种新型烟箱缺条剔除装置
CN207431320U (zh) 用于制备高性能汽缸盖的多头双面钻床
CN208856378U (zh) 管纱检测自动输送装置
CN214454312U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检测的传送装置
CN211894903U (zh) 一种瓶体称重分类多路传输装置
CN113912276A (zh) 一种玻璃加工工艺
CN208378056U (zh) 一种铝扁管放料对中装置
CN208429125U (zh) 一种纺织布料垂直移送定位装置
CN217664781U (zh) 一种在线监测产品高度的工装
JP3542863B2 (ja) 長尺材の曲がり検出方法
CN220804496U (zh) 筷子自动质检机械装置
CN207174763U (zh) 一种自动调节平衡的石材上料机
CN216638093U (zh) 一种轴承圈提升输送机构
CN220649424U (zh) 弹簧尺寸检测装置
CN110525935A (zh) 一种能够实现成品烟箱转向和翻转的输送机
CN205240934U (zh) 纱管镶芯锥形外管定向入位装置
CN205237466U (zh) 镶芯机
CN217024260U (zh) 一种r6pm花壳上料装置
CN218968024U (zh) 一种防纸尿裤芯体反转的传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