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冷媒制冷设备部件的防爆安全性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防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冷媒制冷设备部件的防爆安全性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保、高效的R290、R32等新冷媒在空调业应用广泛,但它们都属于烷烃类物质,为IIA级爆炸性气体。在新冷媒空调制冷过程中,电气元件产生的电火花为主要点燃源,将开关元件设计成非点燃元件可提高新冷媒空调的本质安全性。非点燃元件的评定可依据GB3836.8-2014《爆炸性环境第8部分:“n”型电气设备》进行,该标准要求,对非点燃元件在额定负载下以每分钟6次的速率进行6000次操作作为样品的预处理,以及在充满爆炸性混合物的环境中动作3组,每组50次作为样品的评定试验。目前在爆炸性混合物环境中大多是手动进行开关通断动作,这种试验效率低,且由于人为主观性干预,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行业内急需研发一种用于新冷媒制冷设备部件的防爆安全性测试系统,以提高试验的效率,减小人为干预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试验效率高,能避免人为干预的新冷媒制冷设备部件的防爆安全性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冷媒制冷设备部件的防爆安全性测试系统,包括:电磁阀控制单元、气缸执行单元和爆炸罐;电磁阀控制单元包括电磁阀和气室;电磁阀位于气室的一侧,气室内设置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的高度和气室内高度相同;气室的顶部设置有高压气源输入口、气缸接入口,气室的另一侧边设置排气口;电磁阀包括铁芯和线圈,铁芯的一端位于线圈之间,铁芯的另一端穿过气室的侧边进入气室内,且和第一活塞垂直固定;当电磁阀在通电时,线圈推开铁芯,推动第一活塞运动到最右端,第一活塞堵住排气口;当电磁阀在断电时,第一活塞回到左端,第一活塞堵住高压气源输入口;气缸执行单元包括用于夹持待试验元件的夹持件、气杆和气缸,夹持件位于气缸的左端,气缸内设置有复位弹簧以及第二活塞,气杆的一端对准夹持件,气杆的另一端穿过复位弹簧和第二活塞相连,气缸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电磁阀控制单元的气缸接入口的进出气管;爆炸罐的侧边设置电缆引入装置入口,气缸左端穿过电缆引入装置入口,气缸缸身密封卡在电缆引入装置入口。
优选地,爆炸罐的电缆引入装置入口周围设置有卡合件,卡合件设置有内螺纹,卡合件夹紧气缸。
优选地,气缸执行单元还包括:橡胶圈和夹紧件,夹紧件上设置有和内螺纹匹配的紧固螺纹;橡胶圈覆盖夹紧件上,卡合件通过夹紧件夹紧气缸缸身。
优选地,复位弹簧顶住第二活塞与气缸。
优选地,夹持件包括框体和夹具,框体的一侧边卡合在气缸的左端,框体的对侧设置有夹持待试验元件的夹具,气杆的一端位于框体内且对准夹具。
优选地,框体为镂空状,气缸执行单元的一部分、框体、夹具、气杆均位于爆炸罐内部。
优选地,夹持件的框体完全密封,框体的一侧边密封卡合在气缸的左端。
优选地,电磁阀控制单元、气缸执行单元的数量均为2,2个气缸执行单元上下并排设置,2个气缸执行单元的2个气杆均对准夹持件。
优选地,待试验元件为自动复位的非点燃元件。
优选地,待试验元件为手动复位的非点燃元件。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新冷媒制冷设备部件的防爆安全性测试系统电磁阀控制单元在爆炸罐的外部,且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来源,避免电磁阀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下的直接使用,满足防爆要求。
(2)本实用新型利用单作用气缸和电磁阀来实现开关元件的自动通断动作,能够提高试验效率,减小人为干预的影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通电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断电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执行单元的半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执行单元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罐的电缆引入装置入口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罐-气缸执行单元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开关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a)、图1(b)、图2-6、一种新冷媒制冷设备部件的防爆安全性测试系统,包括:电磁阀控制单元1、气缸执行单元2和爆炸罐3;电磁阀控制单元1包括电磁阀11和气室12;电磁阀11位于气室12的一侧,气室12内设置有第一活塞122,第一活塞122的高度和气室12内高度相同;气室12的顶部设置有高压气源输入口A、气缸接入口B,气室12的另一侧边设置排气口C;电磁阀11包括铁芯112和线圈111,铁芯112的一端位于线圈111之间,铁芯112的另一端穿过气室12的侧边进入气室12内,且和第一活塞122垂直固定;气缸执行单元2包括用于夹持待试验元件的夹持件、气杆23和气缸24,夹持件位于气缸24的左端,气缸24内设置有复位弹簧25以及第二活塞26,气杆23的一端对准夹持件,气杆23的另一端穿过复位弹簧25和第二活塞26相连,气缸24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电磁阀控制单元1的气缸接入口B的进出气管30;爆炸罐3的侧边设置电缆引入装置入口31,气缸24左端穿过电缆引入装置入口31,气缸24缸身密封卡在电缆引入装置入口31。
其中,气室12内的空腔为121。所述新冷媒制冷设备部件的防爆安全性测试系统用于测试新冷媒制冷设备部件。
在本实施例,电磁阀控制单元1能够配合气缸执行单元2进行进气、排气动作,具体如图1(a)和图1(b)所示,当电磁阀11在通电时,线圈111推开铁芯112,推动第一活塞122运动到最右端,第一活塞122堵住排气口C;当电磁阀11在断电时,第一活塞122回到左端,第一活塞122堵住高压气源输入口A。在试验时,高压气源输入口A接高压气源,气缸接入口B接气缸执行单元2的气缸24,排气口C接排气管路。在电磁阀11通电时,第一活塞122位于最右端,此时第一活塞122堵住排气口C,高压气源能够通过空腔进入气缸执行单元2的气缸24。在断电时,活塞回到左端,此时活塞堵住了高压气源输入口A,气缸24中的暂存高压气体能够通过排气口C进行排气动作。
参见图2和图3,气缸执行单元2能够利用充入的高压气体实现气杆23动作。为不影响进行试验时的爆炸性气体浓度,只能将气缸24的一部分伸入爆炸罐3内,依据实验室现有的1m3爆炸罐3的装配结构,考虑在其电缆引入位置(电缆引入装置入口31)安装气缸执行单元2,其电缆引入位置如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爆炸罐3的电缆引入装置入口31周围设置有卡合件32,卡合件32设置有内螺纹(图中未示出),卡合件32夹紧气缸24缸身。气缸执行单元2还包括:橡胶圈27和夹紧件28,夹紧件28上设置有和内螺纹匹配的紧固螺纹29;橡胶圈27覆盖夹紧件28上,卡合件32通过夹紧件28夹紧气缸24缸身,从而增强爆炸罐3与气缸执行单元2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复位弹簧25顶住第二活塞26与气缸24。
在本实施例,夹持件包括框体22和夹具21,框体22的一侧边卡合在气缸24的左端,框体22的对侧设置有夹持待试验元件的夹具21,气杆23的一端位于框体22内且对准夹具21。
需要说明的是,框体22为镂空状的。但是在进行试验时爆炸罐3是密封的。因此,气缸执行单元2的一部分、夹持件(框体22和夹具21)、气杆23均位于爆炸罐3内部。作为另一可实施例,防爆安全性测试装置不需要爆炸罐3,夹持件的框体22完全密封(框体22的一侧边密封卡合在气缸24的左端),也能进行新冷媒制冷设备部件的防爆安全性测试。
试验时,先将气缸执行单元2通过内螺纹固定在爆炸罐3上,如图5所示,再将非点燃元件夹在其夹具21上装配,最后接入电磁阀控制单元1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待试验元件为市面上常见的一种空调开关,如图6所示,该开关能够实现自动复位。
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拆掉夹持件,再通过内螺纹将气缸执行单元2装配在爆炸罐3的电缆引入装置(电缆引入装置入口31)处。
步骤二、将待试验元件放夹持件的夹具21上固定,根据待试验元件和气杆23的动作行程来确定待试验元在夹具21上的位置,确保在气杆23动作时能够实现该元件的通断动作。
步骤三:在装配好气缸执行单元2后,将电磁阀控制单元1的气缸接入口B接入气缸24的进出气管30,使得电磁阀11通电时,高压气源进入气缸24,推动气杆23动作,从而实现测试样品的开关闭合,同时,压缩复位弹簧25;当电磁阀11断电时,将屏蔽高压气源,气缸24中暂存的高压气体由电磁阀控制单元1的排气口C排出,同时,在复位弹簧25的作用下气杆23回到初始位置,测试样品的开关断开。
在本实施例,被测样品为能自动复位的空调开关元件,其中,41为自动复位的按钮,只需要一个单作用气缸24即可实现测试样品的开关通断动作。
作为又一可实施例,待试验元件为不能实现自动复位的开关产品,如图3所示,所以电磁阀控制单元1、气缸执行单元2的数量均为2,2个气缸执行单元2上下并排设置,2个气缸执行单元2的2个气杆23均对准夹持件,对两个电磁阀控制单元1的电磁阀11交替通电来实现待试验元件的通断动作。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