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69516U - 翼子板安装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翼子板安装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869516U
CN211869516U CN202020454569.6U CN202020454569U CN211869516U CN 211869516 U CN211869516 U CN 211869516U CN 202020454569 U CN202020454569 U CN 202020454569U CN 211869516 U CN211869516 U CN 211869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groove
fender
edge
clamping
position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545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一凡
徐丹丹
刘鹏鹏
郝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545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869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869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869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翼子板安装装置及车辆。翼子板安装装置中,翼子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条形孔沿长度方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边和第二卡边;位于白车身上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开设有槽口方向相背设置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位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的定位孔,第一卡边卡接进第一卡槽并沿长度方向在第一卡槽内可滑移设置以缓冲受力,第二卡边卡接进第二卡槽并沿长度方向在第二卡槽内可滑移设置以缓冲受力;紧固件可拆卸地紧固在定位孔上并在紧固在定位孔上时将第一卡边固定在第一卡槽内、第二卡边固定在第二卡槽内。车辆包括翼子板安装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装置及车辆,提高了翼子板在线组装时的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翼子板安装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上的翼子板对车辆内部零件进行遮挡、防护,同时与发动机罩、前保险杠、车门、大灯相配合,提高了车身造型的美观度,并为前保险杠、轮眉等提供安装点,是车辆上的重要部件。
现有技术中,翼子板一般由塑料制成,翼子板在线安装时先和白车身固定,随后在油漆车间与白车身一同过电泳及烘烤。发明人在实现发明创造的过程中还发现,由塑料制成的翼子板在高温烘烤下膨胀并在冷却后收缩,由于翼子板安装在白车身上时翼子板上的各个安装点打紧在了白车身上,翼子板与白车身上的各个安装点被锁死,翼子板在热胀冷缩时需产生的位移被安装点限制从而产生局部应力并导致翼子板在过电泳烘烤后产生翘曲及变形,翼子板在线安装时的结构稳定性有待提高。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翼子板安装装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翼子板在线组装时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装置,包括:翼子板,所述翼子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长度方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边和第二卡边;位于白车身上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开设有槽口方向相背设置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宽度方向、第二卡槽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卡边卡接进所述第一卡槽并沿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一卡槽内可滑移设置以缓冲受力,所述第二卡边卡接进所述第二卡槽并沿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二卡槽内可滑移设置以缓冲受力;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紧固在所述定位孔上并在紧固在所述定位孔上时将所述第一卡边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卡边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可选的,所述条形孔上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以便于第一卡边从所述开口处滑移进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边从所述开口处滑移进所述第二卡槽。
可选的,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的第一端设置有螺帽,所述螺帽抵接在所述定位孔的入口边沿,所述螺杆的第二端穿设过所述定位孔后通过所述螺母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定位孔的出口边沿。
可选的,所述定位孔为长条孔,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螺杆与所述定位孔之间间隙配合。
可选的,所述紧固件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贴合设置在所述螺帽和所述定位孔的入口边沿之间,所述螺杆穿设过所述垫片。
可选的,所述白车身还包括车身钣金,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车身钣金的一侧,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车身钣金,所述定位孔的出口边沿位于所述车身钣金上背向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翼子板安装装置还包括相连接的安装片和限位片,所述安装片安装在所述限位片的内边沿并与所述限位片相对设置,所述限位片贴合设置在所述车身钣金上,所述条形孔开设在所述安装片上。
可选的,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以及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卡槽开设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卡槽开设在所述第二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边的末端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底,所述第二卡边的末端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翼子板安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装置及车辆,翼子板通过条形孔卡接在安装支架上后,在高温膨胀或者低温收缩时,翼子板可以通过条形孔在安装支架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上滑移,以缓冲受力变形,避免翼子板产生局部翘曲或者变形,在翼子板加工完成后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保证翼子板安装在车身上后与车身上周边部件以合理的间隙相适配,提高翼子板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翼子板,10-第一卡边,11-第二卡边,12-安装片,13-限位片;
2-安装支架,20-定位孔,21-第一平面;
3-紧固件,30-螺杆,31-螺母,32-螺帽;
4-垫片;
5-车身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翼子板安装装置,包括:翼子板1、安装支架2和紧固件3。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2,所述翼子板1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长度方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边10和第二卡边11;安装支架2位于白车身上,所述安装支架2上开设有槽口方向相背设置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的定位孔20,所述定位孔2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宽度方向、第二卡槽的宽度方向相同。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宽度方向与图2中箭头B的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卡边10卡接进所述第一卡槽并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一卡槽内可滑移设置以缓冲受力,所述第二卡边11卡接进所述第二卡槽并沿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二卡槽内可滑移设置以缓冲受力;所述紧固件3可拆卸地紧固在所述定位孔20上并在紧固在所述定位孔20上时将所述第一卡边10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内、第二卡边11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翼子板安装装置,翼子板1通过条形孔卡接在安装支架2上后,在高温膨胀或者低温收缩时,翼子板1可以通过条形孔在安装支架2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上滑移,以缓冲受力变形,避免翼子板1产生局部翘曲或者变形,在翼子板1加工完成后通过紧固件3固定在安装支架2上,保证翼子板1安装在车身上后与车身上周边部件以合理的间隙相适配,提高翼子板1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条形孔上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以便于第一卡边10从所述开口处滑移进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边11从所述开口处滑移进所述第二卡槽。安装时,将条形孔上开口一端的第一卡边10与第一卡槽相对齐,将条形孔上开口一端的第二卡边11与第二卡槽相对齐,随后向安装支架2所在的方向推动翼子板1,使第一卡边10滑动卡接在第一卡槽上、第二卡边11滑动卡接在第二卡槽上,安装便捷可靠。此外,当翼子板1需要维修时,松开紧固件3,将翼子板1从开口处滑移出安装支架2即可,更换后的翼子板1沿用安装支架2和紧固件3,提高了拆卸和维修的便捷性,降低了维修成本。
可选的,所述紧固件3包括螺杆30和螺母31,所述螺杆30的第一端设置有螺帽32,所述螺帽32抵接在所述定位孔20的入口边沿,所述螺杆30的第二端穿设过所述定位孔20后通过所述螺母31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定位孔20的出口边沿。烘烤冷却后的翼子板1组装在车身上时,通过螺杆30和螺母31紧固在安装支架2上,第一卡槽受力后沿第一卡槽的宽度方向挤压第一卡边10,第二卡槽沿第二卡槽的宽度方向挤压第二卡边11,以增加第一卡边10与第一卡槽之间的摩擦力、第二卡边11与第二卡槽之间的摩擦力,以阻止翼子板1在安装支架2上继续发生滑移,提高翼子板1与周边部件的配合效果。
可选的,所述定位孔20为长条孔,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螺杆30与所述定位孔20之间间隙配合。在翼子板1与白车身共同烘烤前,将螺母31较为松垮地连接在螺杆30上,既可以通过螺杆30对卡接后的翼子板1和安装支架2起到初步限位的作用,也可以在翼子板1发生形变时使翼子板1在安装支架2上进行滑移,既可以有效防止翼子板1发生形变,又可以使翼子板1与安装支架2之间稳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紧固件3还包括垫片4,所述垫片4贴合设置在所述螺帽32和所述定位孔20的入口边沿之间,所述螺杆30穿设过所述垫片4。垫片4可以分散螺帽32施加在安装支架2上的挤压作用力,保护安装支架2。此外,垫片4还可以是橡胶片,以增加螺帽32与安装支架2的摩擦力,提高螺杆30与安装支架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白车身还包括车身钣金5,所述安装支架2固定在所述车身钣金5的一侧,所述定位孔20贯穿所述车身钣金5,所述定位孔20的出口边沿位于所述车身钣金5上背向所述安装支架2的一侧。安装支架2可以是金属支架,具体地,安装支架2可以是铝合金支架,安装支架2一体成型或者焊接固定在车身钣金5上,以实现安装支架2与车身钣金5之间固定连接。紧固件3的安装过程如下:先将安装支架2与车身钣金5固定连接,随后在开设定位孔20时,使定位孔20同时贯穿车身钣金5和安装支架2,螺杆30穿设过定位孔20后螺母31紧固在车身钣金5上背向安装支架2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翼子板安装装置还包括相连接的安装片12和限位片13,所述安装片12安装在所述限位片13的内边沿并与所述限位片13相对设置,所述限位片13贴合设置在所述车身钣金5上,所述条形孔开设在所述安装片12上。如图2所示,通过限位片13贴合设置在车身钣金5上,可以进一步地增加翼子板1与车身钣金5之间的相对稳定性,提高了翼子板1组装在白车身后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安装支架2还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平面21和第二平面,以及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位于所述第一平面21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述定位孔20贯穿所述第一平面21和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卡槽开设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卡槽开设在所述第二侧面。本实施例中,螺杆30紧固第一平面21和第二平面后,第一平面21和第二平面可以将受力有效地传递至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促使第一卡槽卡紧第一卡边10,第二卡槽卡紧第二卡边11,提高了安装支架2对翼子板1的卡接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边10的末端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底,所述第二卡边11的末端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底。本实施例可沿着第一卡槽的深度方向对第一卡边10起到限位作用,沿着第二卡槽的深度方向对第二卡边11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翼子板1在前后滑移过程中发生左右错动,提高了翼子板1在左右方向的安装稳定性。
可选的,安装支架2可以是金属支架,以稳定地支撑翼子板1。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以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翼子板安装装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翼子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翼子板,所述翼子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长度方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边和第二卡边;
位于白车身上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开设有槽口方向相背设置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宽度方向、第二卡槽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卡边卡接进所述第一卡槽并沿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一卡槽内可滑移设置以缓冲受力,所述第二卡边卡接进所述第二卡槽并沿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二卡槽内可滑移设置以缓冲受力;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紧固在所述定位孔上并在紧固在所述定位孔上时将所述第一卡边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卡边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孔上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以便于第一卡边从所述开口处滑移进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边从所述开口处滑移进所述第二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翼子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的第一端设置有螺帽,所述螺帽抵接在所述定位孔的入口边沿,所述螺杆的第二端穿设过所述定位孔后通过所述螺母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定位孔的出口边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翼子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长条孔,所述长条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螺杆与所述定位孔之间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翼子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贴合设置在所述螺帽和所述定位孔的入口边沿之间,所述螺杆穿设过所述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翼子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还包括车身钣金,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车身钣金的一侧,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车身钣金,所述定位孔的出口边沿位于所述车身钣金上背向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翼子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安装装置还包括相连接的安装片和限位片,所述安装片安装在所述限位片的内边沿并与所述限位片相对设置,所述限位片贴合设置在所述车身钣金上,所述条形孔开设在所述安装片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以及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述定位孔贯穿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卡槽开设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卡槽开设在所述第二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翼子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边的末端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底,所述第二卡边的末端贴合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底。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翼子板安装装置。
CN202020454569.6U 2020-03-31 2020-03-31 翼子板安装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1869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4569.6U CN211869516U (zh) 2020-03-31 2020-03-31 翼子板安装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54569.6U CN211869516U (zh) 2020-03-31 2020-03-31 翼子板安装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869516U true CN211869516U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57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54569.6U Active CN211869516U (zh) 2020-03-31 2020-03-31 翼子板安装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8695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29313B2 (en) Plastic fender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device for fastening the same
US4605238A (en) Device for fixing a mud flap to the fender fold of a motor vehicle
US8562043B2 (en) Alignment devices
JP5044666B2 (ja) マッドガードの取付構造
US20030052515A1 (en) Grille attachment to hoods
RU141888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модуля фары
CN211869516U (zh) 翼子板安装装置及车辆
US6892427B2 (en) Retaining clips
US10273991B2 (en) Mounting clip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00200324A1 (en) Transmission Cross-Member
WO2012001800A1 (ja) 車両のランプ及びフェンダの支持構造
JP5498916B2 (ja) 車両用バンパフェース取付構造
JP2014156764A (ja) 屋根上搭載機器の固定金具
CN205498853U (zh) 用于前保险杠的侧安装支架
JP4412200B2 (ja) ヘッドランプの取付け構造
CN111660978B (zh) 一种保险杠上表皮的锁定支架及车辆
JP3919410B2 (ja) 自動車用ルーフレールの取り付け構造
JP7064166B2 (ja) 車体前部の構造
CN109969266B (zh) 轮罩组件及车辆
KR20010046275A (ko) 자동차의 프런트 범퍼 조립 구조
KR101250715B1 (ko) 자동차용 헤드램프
KR200192670Y1 (ko) 자동차의 언더커버 결합용 브라켓
KR100527135B1 (ko) 자동차의 가니쉬 장착 구조
JP4276505B2 (ja) インシュレータ取付け構造
KR20090104185A (ko) 자동차용 플라스틱 휀더 도장용 지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