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18809U - 多用途挡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用途挡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18809U CN211818809U CN201922025676.7U CN201922025676U CN211818809U CN 211818809 U CN211818809 U CN 211818809U CN 201922025676 U CN201922025676 U CN 201922025676U CN 211818809 U CN211818809 U CN 2118188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
- mounting seat
- head
- door
- dispo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多用途挡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部件和至少二个第二部件,第一部件用于设置在活动门扇上从而能够随活动门扇移动,二个第二部件用于分别设置在固定建筑基体的不同位置从而能够在不同的位置结合第一部件进而让门扇保持在不同的开度位置;第一部件包括有阻挡头和安装座,安装座用于设置在活动门扇上,阻挡头活动设置在安装座上,阻挡头配置为能够在安装座上的第一迎挡位置与第二迎挡位置之间切换,从而当阻挡头设置在第一迎挡位置时能够与其中一个第二部件结合将门扇保持在第一开度位置,而当阻挡头设置在第二迎挡位置时能够与另一个第二部件结合将门扇保持在第二开度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挡门装置。所述多用途挡门装置可以把门扇保持于不同的开度位置。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对处于开门状态的门扇进行定位,防止门扇被风吹动而随意摆动,往往在门扇与建筑墙体或地板之间设置有门挡(又称为门吸)。目前市面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门挡,例如在中国发明专利201780005834.3中公开的门挡,包括有门可承载部分和底板可承载部分。所述门可承载部分包括有磁体和挡料板,在所述挡料板上设置有向下敞开的球形凹槽。所述门可承载部分是用于安装到门扇上的,安装时在门扇的底部中钻出孔,将所述磁体安装在所述孔中,然后把所述挡料板也安装到所述门扇的底部使所述磁体保持在所述孔内。所述底板可承载部分包括有导向套筒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套筒内的销,所述底板可承载部分安装在地板上。当门扇在开门方向移动时,所述磁体随门扇移动到所述底板可承载部分的上方,从而磁吸所述销向上升起而结合到所述球形凹槽上进而使门软停止。类似上述结构的门挡还有很多种,但是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用途非常单一。
发明内容
专利201780005834.3中公开的门挡的用途之所以使人觉得非常单一,主要体现在其只能把门扇保持在最大开度位置,却无法把门扇保持在其它的开度位置。在上述门挡的作用下,门扇的开度位置的可选择性非常不理想。面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对门挡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改进,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用途挡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部件和至少二个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用于设置在活动门扇上从而能够随所述活动门扇移动,二个所述第二部件用于分别设置在固定建筑基体的不同位置从而能够在不同的位置结合所述第一部件进而让所述门扇保持在不同的开度位置;所述第一部件包括有阻挡头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设置在所述活动门扇上,所述阻挡头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阻挡头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迎挡位置与第二迎挡位置之间切换,从而当所述阻挡头设置在所述第一迎挡位置时能够与其中一个第二部件结合将门扇保持在第一开度位置,而当所述阻挡头设置在所述第二迎挡位置时能够与另一个第二部件结合将门扇保持在第二开度位置。
其中,所述阻挡头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阻挡头的位置是可调的,其可以是通过摆动的方式调整迎挡位置,或通过滑动的方式调整迎挡位置。当所述阻挡头设置在其中一个迎挡位置时,其可以与其中一个第二部件结合,并能够避开另一个第二部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所述阻挡头能够在所述第一迎档位置与所述第二迎档位置之间切换,从而能够与位于不同位置的第二部件结合而将门扇保持在不同的开度位置,这样,在所述挡门装置的作用下,门扇可保持在不同的开度位置,优化所述挡门装置的适用性。例如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把其中一个第二部件设置在开门角度为15°的位置,而另一个第二部件设置在全开门角度位置,这样当所述第一部件设置在其中一个迎挡位置而能够与位于15°开门角度位置的第二部件结合时,门扇仅仅只能打开一条缝隙,供室内人员观察清楚门外情况,再判断是否继续开门,如此可以避免不法分子借助室内人员开门的瞬间,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猛烈撞击门扇而强行闯入室内,威胁室内人员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又或者,可以把其中一个第二部件设置在开门角度为45°的位置,这样当所述第一部件设置在其中一个迎挡位置而能够与位于45°开门角度位置的第二部件结合时,门扇可以保持在半开状态,这样有利于室内气流的流通,而又不需要完全打开门扇,保护室内活动空间的私隐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当所述阻挡头设置在所述第一迎挡位置时,所述阻挡头距离建筑物地面的竖立间距为H1,当所述阻挡头设置在所述第二迎挡位置时,所述阻挡头距离建筑物地面的竖立间距为H2,H1与H2不相等。这样,可以通过配置不同高度的所述第二部件与位于不同迎挡位置的所述阻挡头结合。其中,所述阻挡头可以通过摆动或在竖立方向上滑动的方式调整其与所述建筑物地面之间的间距。
为了使所述阻挡头能够摆动而调整迎挡位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有拐臂,所述拐臂大致呈L形从而具有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所述阻挡头设置在所述第二臂体上,所述第一臂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在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臂体旋转,而旋转的所述第一臂体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臂体绕所述第一臂体上下摆动,进而使所述阻挡头能够在所述第一迎挡位置与所述第二迎挡位置之间切换。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阻挡头既能够与位于低位的第二部件结合,还能够与位于高位的另一个第二部件结合。另外通过所述驱动单元还能够简化所述阻挡头的驱动操作。
至于所述驱动单元的结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进一步的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单元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臂体。这样可以利用所述驱动电机自动地把所述阻挡头切换到正确的迎挡位置上。又或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驱动单元为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臂体上。这样,利用所述弹性单元不仅有利于简化所述阻挡头的驱动结构,还不需要电能驱动,绿色环保。其中,所述弹性单元可以为下面将进一步论述到的扭簧、弹性橡胶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手动控制钮,在所述第一臂体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手动控制钮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定位部结合从而制止所述弹性单元驱动所述第一臂体旋转,进而使所述阻挡头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一迎挡位置,所述手动控制钮还配置为能够释放所述定位部从而使所述第一臂体能够在所述弹性元件的驱动下旋转,进而使所述阻挡头能够切换到所述第二迎挡位置。其中,所述定位部的结构可以是多样的,例如所述定位部可以为凸出设置的构造体,所述手动控制钮抵靠在所述定位部上;又或者所述定位部为长条状的凹坑,所述手动控制钮卡接在所述凹坑内。这样所述手动控制钮与所述定位部结合使所述第一臂体不能够在所述弹性单元的驱动下旋转。但当所述手动控制钮释放所述定位部后,由于失去所述手动控制钮的阻碍,所述第一臂体能够在所述弹性单元的驱动下旋转。
所述阻挡头并不需要在360°范围内旋转,为了限制所述阻挡头的旋转角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第一臂体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还设置有旋转角约束机构,所述旋转角约束机构包括有一对周向间隔布置的限位部以及伸入到一对所述限位部之间的凸台,所述凸台和所述限位部可替换性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和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旋转角约束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臂体的旋转角度。其中,形成所述限位部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可以利用一对凸起柱形成所述限位部,还可以利用连续延伸的环形凸起的首、尾端面分别形成一对所述限位部。另外,所述凸台和所述限位部可替换性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和所述安装座上,上述特征定义了,在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上的情况下,一对所述限位部则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在一对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上的情况下,所述凸台则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容臂腔,所述第一臂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容臂腔内,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的插入到所述容臂腔内的臂段上,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容臂腔的腔侧壁上;所述驱动单元为扭簧,所述扭簧穿套在所述第一臂体的插入到所述容臂腔内的臂段上,所述扭簧的一只支脚固定在所述凸台上,另一只支脚固定在所述容臂腔的腔侧壁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凸台、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扭簧收容到所述容臂腔内,不仅能够减少它们的外露对所述挡门装置的外观产生不良影响,还能够利用所述容臂腔作为外保护层,避免外物碰撞到它们上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第一臂体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还设置有轴向定位机构,所述轴向定位机构包括有周向延伸的凹槽和卡定在所述凹槽内的定位销,所述凹槽和所述定位销可替换性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和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轴向定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臂体的轴向位置但不阻碍所述第一臂体的旋转。其中,所述凹槽可以为弧形的槽段,所述槽段的弧长与所述第一臂体的旋转范围相适应;还可以为环形的槽环。所述凹槽和所述定位销可替换性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和所述安装座上,上述特征定义了在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的情况下,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定位座上,而在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的情况下,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定位座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阻挡头能够沿水平方向或竖立方向滑动,从而能够以滑动的方式完成所述第一迎挡位置与所述第二迎挡位置之间的切换。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多用途挡门装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多用途挡门装置中第一部件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第一部件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第一部件100与第二部件200的结合示意图,其中用虚线部分400表示了活动门扇,虚线部分500表示固定建筑基体;
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所述多用途挡门装置的其中一种应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了所述阻挡头120处于第一迎挡位置
并与所述第二部件200结合的情况;
图9是所述多用途挡门装置在图8所示的应用中的另一种变化状态图,图中显示了所述阻挡头120处于第二迎挡位置并与所述第二部件300结合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用途挡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部件100和至少二个第二部件(200、300),所述第一部件100用于设置在活动门扇400上从而能够随所述活动门扇400移动,二个所述第二部件(200、300)用于分别设置在固定建筑基体的不同位置从而能够在不同的位置结合所述第一部件100进而让所述门扇400保持在不同的开度位置;所述第一部件100包括有阻挡头120和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用于设置在所述活动门扇400上,所述阻挡头120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上,所述阻挡头120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安装座3上的第一迎挡位置与第二迎挡位置之间切换,从而当所述阻挡头120设置在所述第一迎挡位置时能够与其中一个第二部件200结合将门扇400保持在第一开度位置,而当所述阻挡头120设置在所述第二迎挡位置时能够与另一个第二部件300结合将门扇400保持在第二开度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6所示,所述第一部件100包括有拐臂1和安装座3,所述拐臂1大致呈L形从而具有第一臂体11和第二臂体12,在所述第二臂体12上设置有阻挡头120,所述第一臂体11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上。具体说,所述安装座3包括有安装基体30和分置在所述安装基体30上、下两侧的外延部(31、32),螺钉穿过所述外延部(31、32)把所述安装座3固定设置到所述门扇400上。在所述安装基体30上设置有容臂腔301,所述第一臂体11转动设置在所述容臂腔301内。在所述第一臂体11与所述安装座3之间还设置有旋转角约束机构,所述旋转角约束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臂体11的旋转角度。所述旋转角约束机构包括有一对周向间隔布置的限位部(303、304)以及伸入到一对所述限位部(303、304)之间的凸台112,所述凸台112和所述限位部(303、304)可替换性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11和所述安装座3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容臂腔301的腔侧壁上设置有连续延伸的环形凸起302,所述环形凸起302的首、尾端面分别形成一对所述限位部(303、304)。所述凸台112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11的插入到所述容臂腔301内的臂段上。所述旋转角约束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臂体11的旋转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臂体11的旋转角度为90°。当然形成所述限位部(303、304)的形式是多样的,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利用一对凸起柱形成所述限位部(303、304);另外还可以是一对所述限位部(303、304)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11上,而所述凸台112则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上。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所述安装座3上还设置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臂体11旋转,而旋转的所述第一臂体11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臂体12绕所述第一臂体11上下摆动,进而使所述阻挡头120能够在所述第一迎挡位置与所述第二迎挡位置之间切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为弹性元件,具体说是扭簧4(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还可以为拉簧、弹性橡胶等),所述扭簧4包括有圈体40和从所述圈体40上延长出来的一对支脚(41、42)。所述扭簧4的圈体40穿套在所述第一臂体11的插入到所述容臂腔301内的臂段上,所述扭簧4的一只支脚42固定在所述凸台112上,另一只支脚41固定在所述容臂腔301的腔侧壁上。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凸台112、所述限位部(303、304)和所述扭簧4收容到所述容臂腔301内,不仅能够减少它们的外露对所述挡门装置的外观产生不良影响,还能够利用所述容臂腔301作为外保护层,避免外物碰撞到它们上造成损坏。另外,利用所述扭簧4不仅有利于简化所述阻挡头120的驱动结构,还不需要电能驱动,绿色环保。其次,所述驱动单元的结构形式也是多样的,例如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可以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臂体11。这样可以利用所述驱动电机自动地把所述阻挡头120切换到正确的迎挡位置上。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所述安装座3上还设置有手动控制钮2和复位弹簧6,所述手动控制钮2包括有钮主体23和从所述钮主体23上延伸出来的控制手柄21、连接凸柱22。所述钮主体23收容于所述容臂腔301内,而所述控制手柄21外露于所述容臂腔301之外,所述复位弹簧6的一端套接在所述连接凸柱22上,另一端顶压在所述容臂腔301的腔侧壁上。在所述安装座3上还设置有支撑轴7,所述手动控制钮2能够绕支撑轴7上下翘动。在所述第一臂体11上设置有定位部111,所述定位部111为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臂体11的尾端壁上的构造体。所述手动控制钮2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定位部111结合从而制止所述扭簧4驱动所述第一臂体11旋转,进而使所述阻挡头120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一迎挡位置,所述手动控制钮2还配置为能够释放所述定位部111从而使所述第一臂体11能够在所述扭簧4的驱动下旋转,进而使所述阻挡头120能够切换到所述第二迎挡位置。这样所述手动控制钮2与所述定位部111结合使所述第一臂体11不能够在所述扭簧4的驱动下旋转。但当所述手动控制钮2释放所述定位部111后,由于失去所述手动控制钮2的阻碍,所述第一臂体11能够在所述扭簧4的驱动下旋转。另外,所述定位部111的结构可以是多样的,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部111为长条状的凹坑,所述手动控制钮2卡接在所述凹坑内。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在所述第一臂体11与所述安装座3之间还设置有轴向定位机构,所述轴向定位机构包括有周向延伸的凹槽110和卡定在所述凹槽110内的定位销5,所述凹槽110和所述定位销5可替换性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11和所述安装座3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110为环形的槽环并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11上,而所述定位销5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并插入到所述容臂腔301内。所述轴向定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臂体11的轴向位置但不阻碍所述第一臂体11的旋转。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110还可以为弧形的槽段,所述凹槽110的弧长与所述第一臂体11的旋转范围相适应;另外,所述轴向定位机构还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形式,在所述第一臂体11上设置收容腔,在所述安装座3上设置有伸入到所述收容腔内的凸起部,所述凹槽110设置在所述安装座3的凸起部上,而所述定位销5设置在第一臂体11上并插入到所述收容腔内。
下面结合附图8和图9对所述多用途挡门装置的其中一种应用作详细的论述。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部件200设置在建筑物地面500上并位于开门角度Q1为15°的位置,所述第二部件200上设置有具有侧开口部的凹陷部201,所述阻挡头120能够穿过所述侧开口部进入到所述凹陷部201内并被所述凹陷部201的侧壁阻挡而不能继续向开门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部件300设置在竖立墙体600上,在所述第二部件300上设置有能够磁吸所述阻挡头120的磁性件(图中未画出)。当需要门扇400能够被保持在开门角度Q1为15°的第一开度位置时,把所述阻挡头120调整在所述第一迎挡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所述阻挡头120调整在竖立方向所处的位置即为所述第一迎挡位置),所述阻挡头120距离建筑物地面500的竖立间距为H1,H1小于所述第二部件200的高度。此时所述第一臂体11通过所述支脚42扭转所述扭簧4,使所述扭簧4变形储能,但是由于所述手动控制钮2的钮主体23在所述复位弹簧6的顶推作用下设置在所述定位部111的上方并顶靠所述定位部111的上侧面,使所述第一臂体11不能够在所述扭簧4的驱动下旋转,所述阻挡头120能够保持在第一迎挡位置。当门扇向开门方向移动时并打开到15°角位置时,所述阻挡头120能够穿过所述侧开口部进入到所述凹陷部201内并被所述凹陷部201的侧壁阻挡而不能继续向开门方向移动。如此门扇400仅仅只能打开一条缝隙,供室内人员观察清楚门外情况,再判断是否继续开门,如此可以避免不法分子借助室内人员开门的瞬间,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猛烈撞击门扇400而强行闯入室内,威胁室内人员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继后需要完全打开门扇时,需先把门扇400向关门方向移动并使所述阻挡头120离开所述凹陷部201,然后用脚按压所述手动控制钮2,使所述钮主体23绕所述支撑轴7翘动离开所述定位部111从而释放所述定位部111,此时所述第一臂体11能够在所述扭簧4的驱动下旋转,旋转的第一臂体11带动所述第二臂体12绕所述第一臂体11摆动,在所述旋转角约束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第一臂体11只能够旋转90°,从而可以把所述阻挡头120从竖立位置调整到水平方向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为所述第二迎挡位置)。此时所述阻挡头120距离建筑物地面500的竖立间距为H2,H2大于H1并大于所述第二部件200的高度,这样所述门扇400向开门方向移动时,所述阻挡头120能够避开所述第二部件200而不阻碍所述门扇400的继续开门移动。当门扇400完全打开时,所述阻挡头120能够结合并磁吸到所述第二部件300上而能够保持在第二开度位置。
当然,所述多用途挡门装置还可以有其他的应用,例如还可以是把所述第二部件200设置在开门角度为45°的位置,这样当所述第一部件100设置在其中一个迎挡位置而能够与位于45°开门角度位置的所述第二部件200结合时,门扇400可以保持在半开状态,这样有利于室内气流的流通,而又不需要完全打开门扇400,保护室内活动空间的私隐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所述阻挡头120能够在所述第一迎档位置与所述第二迎档位置之间切换,从而能够与位于不同位置的第二部件(200或300)结合而将门扇400保持在不同的开度位置,这样,在所述挡门装置的作用下,门扇400可保持在不同的开度位置,优化所述挡门装置的适用性。另外,所述阻挡头120是通过摆动的方式调整迎挡位置的,而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挡头120还可以是沿水平方向或竖立方向滑动,从而能够以滑动的方式完成所述第一迎挡位置与所述第二迎挡位置之间的切换。
Claims (10)
1.多用途挡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部件和至少二个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用于设置在活动门扇上从而能够随所述活动门扇移动,二个所述第二部件用于分别设置在固定建筑基体的不同位置从而能够在不同的位置结合所述第一部件进而让所述门扇保持在不同的开度位置;所述第一部件包括有阻挡头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设置在所述活动门扇上,所述阻挡头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阻挡头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迎挡位置与第二迎挡位置之间切换,从而当所述阻挡头设置在所述第一迎挡位置时能够与其中一个第二部件结合将门扇保持在第一开度位置,而当所述阻挡头设置在所述第二迎挡位置时能够与另一个第二部件结合将门扇保持在第二开度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挡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阻挡头设置在所述第一迎挡位置时,所述阻挡头距离建筑物地面的竖立间距为H1,当所述阻挡头设置在所述第二迎挡位置时,所述阻挡头距离建筑物地面的竖立间距为H2,H1与H2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挡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有拐臂,所述拐臂大致呈L形从而具有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所述阻挡头设置在所述第二臂体上,所述第一臂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在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臂体旋转,而旋转的所述第一臂体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臂体绕所述第一臂体上下摆动,进而使所述阻挡头能够在所述第一迎挡位置与所述第二迎挡位置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挡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臂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挡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臂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途挡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手动控制钮,在所述第一臂体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手动控制钮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定位部结合从而制止所述弹性元件驱动所述第一臂体旋转,进而使所述阻挡头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一迎挡位置,所述手动控制钮还配置为能够释放所述定位部从而使所述第一臂体能够在所述弹性元件的驱动下旋转,进而使所述阻挡头能够切换到所述第二迎挡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多用途挡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臂体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还设置有旋转角约束机构,所述旋转角约束机构包括有一对周向间隔布置的限位部以及伸入到一对所述限位部之间的凸台,所述凸台和所述限位部可替换性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和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旋转角约束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臂体的旋转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用途挡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容臂腔,所述第一臂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容臂腔内,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的插入到所述容臂腔内的臂段上,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容臂腔的腔侧壁上;所述驱动单元为扭簧,所述扭簧穿套在所述第一臂体的插入到所述容臂腔内的臂段上,所述扭簧的一只支脚固定在所述凸台上,另一只支脚固定在所述容臂腔的腔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多用途挡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臂体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还设置有轴向定位机构,所述轴向定位机构包括有周向延伸的凹槽和卡定在所述凹槽内的定位销,所述凹槽和所述定位销可替换性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和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轴向定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臂体的轴向位置但不阻碍所述第一臂体的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挡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头能够沿水平方向或竖立方向滑动,从而能够以滑动的方式完成所述第一迎挡位置与所述第二迎挡位置之间的切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25676.7U CN211818809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多用途挡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25676.7U CN211818809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多用途挡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18809U true CN211818809U (zh) | 2020-10-30 |
Family
ID=73027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25676.7U Active CN211818809U (zh) | 2019-11-21 | 2019-11-21 | 多用途挡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18809U (zh) |
-
2019
- 2019-11-21 CN CN201922025676.7U patent/CN2118188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342968B1 (en) | Angle-adjustable positioning and self-closing hinge for highly sealed door | |
JP6062164B2 (ja) | ヒンジ装置 | |
JP5113914B2 (ja) | 戸開閉システム及び戸開閉システム用受座 | |
US5490699A (en) | Electric strike for fail safe or fail secure operation | |
KR100700205B1 (ko) | 모터식 잠금장치 | |
ES2897008T3 (es) | Sistema de control accionado por tornillo | |
CN211818809U (zh) | 多用途挡门装置 | |
JP2007085101A (ja) | 戸体閉鎖装置 | |
CN112824635A (zh) | 多用途挡门装置 | |
JP2010112052A (ja) | 戸体移動装置 | |
KR101249150B1 (ko) | 창호용 디지털 잠금장치의 록킹부 조립체 | |
JP4380090B2 (ja) | 扉位置決め装置 | |
JP2004204457A (ja) | 扉止め装置 | |
JP2020056235A (ja) | アームストッパー | |
JP2016094740A (ja) | 閉鎖機構付きピボットヒンジ | |
JP4453913B2 (ja) | 自動扉の施錠装置 | |
CN218347161U (zh) | 铰链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 |
KR102151972B1 (ko) | 도어용의 슬라이드 승강식 정첩 | |
JP2005113546A (ja) | 引戸用鎌錠 | |
WO2006121275A1 (en) | Door opening angle controllable hinge | |
JP6595032B2 (ja) | 引き戸用錠装置 | |
JP3741259B2 (ja) | 上げ下げ窓における障子ガイド機構 | |
JP5458632B2 (ja) | ハンドル装置 | |
JP5559014B2 (ja) | 中間ストッパコントロール機構を備えたウインドレギュレータ | |
JP2003129740A (ja) | 扉の開閉制制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