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9049U - 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9049U
CN211739049U CN202020378141.8U CN202020378141U CN211739049U CN 211739049 U CN211739049 U CN 211739049U CN 202020378141 U CN202020378141 U CN 202020378141U CN 211739049 U CN211739049 U CN 211739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flue
heat
boiler
connecting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781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兆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3781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9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9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90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连接至锅炉排放烟道的换热烟道,换热烟道包括一个换热箱,换热箱的内部装配有通过将低温介质通入换热箱内部吸收烟气热量实现热交换的换热机构,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带有连接至锅炉排放烟道的换热烟道和不同需求的换热机构,在使用时,根据不同的预热需求,将不同水预热机构或者空气换热机构装配在换热烟道的外部,随后将对应的管道连接至锅炉的送风端或者进水端,将锅炉烟道排放的大量余热交换给即将通入锅炉内部的水或者空气,通过余热回收并且预热的方式降低能耗,提高锅炉加热效率,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锅炉余热回收系统烟道多为横向传输容易堵塞,并且适配性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在锅炉燃烧后,无用的气体和余热多被处理后排放至大气,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现在越来越重视锅炉余热的回收处理,现有的锅炉余热回收系统需要通过大型的热交换设备并且配备风机使用,并且热交换的过程中烟道多为横向传输,这样一来烟气中的残余粉尘会向下沉降在管道内部,造成提高热交换效率的较细管道堵塞,并且一套大型的设备进能够支撑单种介质的热回收,因此适配性较低,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锅炉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连接至锅炉排放烟道的换热烟道,所述换热烟道包括一个换热箱,所述换热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装配有对应与锅炉连接的管道,所述管道和换热箱呈竖直安装,且管道的底端连接至锅炉烟道的输出端,所述换热箱的内部装配有通过将低温介质通入换热箱内部吸收烟气热量实现热交换的换热机构。
优选的,所述换热箱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换热孔,所述换热箱的内部均匀装配有直接与烟道热交换的导热性好的连管,所述连管和换热箱的内部一体成型有烟道腔。
优选的,所述换热箱的外侧表面一体成型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装配有第一连接条,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装配有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的底端一体成型有进烟道,所述第二连接条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出烟道。
优选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以水为介质的水预热机构,所述水预热机构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端装配有弯曲盘结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末端一体成型有出水管,所述循环管贯穿套接再换热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水预热机构包括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所述第一保温罩和第二保温罩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套接在出水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连接孔套接在进水管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空气换热机构,所述空气换热机构包括第三连接条和第四连接条,所述第三连接条的外侧端一体成型有进气道,所述第四连接条的外侧端一体成型有出气道,所述第三连接条和第四连接条的内侧表面装配在固定框的侧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带有连接至锅炉排放烟道的换热烟道和不同需求的换热机构,在使用时,根据不同的预热需求,将不同水预热机构或者空气换热机构装配在换热烟道的外部,随后将对应的管道连接至锅炉的送风端或者进水端,将锅炉烟道排放的大量余热交换给即将通入锅炉内部的水或者空气,通过余热回收并且预热的方式降低能耗,提高锅炉加热效率,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锅炉余热回收系统烟道多为横向传输容易堵塞,并且适配性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切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预热设备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气预热设备装配示意图。
图中:1、换热烟道,11、换热箱,12、换热孔,13、连管,14、烟道腔,15、固定框,16、进烟道,17、第一连接条,18、第二连接条,19、出烟道,2、水预热机构,21、进水管,22、出水管,23、循环管,24、第一保温罩,25、第二保温罩,26、第一连接孔,27、第二连接孔,3、空气换热机构,31、进气道,32、第三连接条,33、出气道,34、第四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连接至锅炉排放烟道的换热烟道1,换热烟道1包括一个换热箱11,换热箱1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装配有对应与锅炉连接的管道,管道和换热箱11呈竖直安装,且管道的底端连接至锅炉烟道的输出端,换热箱11的内部装配有通过将低温介质通入换热箱内部吸收烟气热量实现热交换的换热机构;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一种带有连接至锅炉排放烟道的换热烟道1和不同需求的换热机构,在使用时,根据不同的预热需求,将不同水预热机构2或者空气换热机构3装配在换热烟道1的外部,随后将对应的管道连接至锅炉的送风端或者进水端,将锅炉烟道排放的大量余热交换给即将通入锅炉内部的水或者空气,通过余热回收并且预热的方式降低能耗,提高锅炉加热效率,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锅炉余热回收系统烟道多为横向传输容易堵塞,并且适配性低的问题。
具体而言,换热箱11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换热孔12,换热箱11的内部均匀装配有直接与烟道热交换的导热性好的连管13,连管13和换热箱11的内部一体成型有烟道腔14,通过导热性好的连管13方便热量的交换。
具体而言,换热箱11的外侧表面一体成型有固定框15,固定框15的下表面装配有第一连接条17,固定框15的上表面装配有第二连接条18,第一连接条17的底端一体成型有进烟道16,第二连接条18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出烟道19,通过将带有余热的烟气从底部的进烟道16通入,从顶部的出烟道19排放,通过密集的连管13保证热效率的同时,能够降低烟尘的堆积效果,便于清理,延长清理时间。
具体而言,换热机构包括以水为介质的水预热机构2,水预热机构2包括进水管21,进水管21的底端装配有弯曲盘结的循环管23,循环管23的末端一体成型有出水管22,循环管23贯穿套接再换热孔12的内部,通过盘结的水管连接至外部的进水端和锅炉的入水端,利用热交换提高即将进入到锅炉内部的水的温度,利用余热的同时,还能够降低锅炉加热的能耗。
具体而言,水预热机构2包括第一保温罩24和第二保温罩25,第一保温罩24和第二保温罩25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7和第一连接孔26,第一连接孔26套接在出水管22的外表面,第二连接孔27套接在进水管21的外表面。
具体而言,换热机构包括空气换热机构3,空气换热机构3包括第三连接条32和第四连接条34,第三连接条32的外侧端一体成型有进气道31,第四连接条34的外侧端一体成型有出气道33,第三连接条32和第四连接条34的内侧表面装配在固定框15的侧表面,通过连管13的换热效能将通入的空气与连管13外表面经过烟气热传导后的热量吸收,从而通入锅炉内部供气,在使用时以上两套换热设备也能够同时装配使用,更大程度的利用余热,但是在使用时,排放烟气优先经过水预热机构,保证热量的均匀分配。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根据不同的预热需求,将不同水预热机构2或者空气换热机构3装配在换热烟道1的外部,随后将对应的管道连接至锅炉的送风端或者进水端,将锅炉烟道排放的大量余热交换给即将通入锅炉内部的水或者空气,通过余热回收并且预热的方式降低能耗,提高锅炉加热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连接至锅炉排放烟道的换热烟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烟道(1)包括一个换热箱(11),所述换热箱(1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装配有对应与锅炉连接的管道,所述管道和换热箱(11)呈竖直安装,且管道的底端连接至锅炉烟道的输出端,所述换热箱(11)的内部装配有通过将低温介质通入换热箱内部吸收烟气热量实现热交换的换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1)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换热孔(12),所述换热箱(11)的内部均匀装配有直接与烟道热交换的导热性好的连管(13),所述连管(13)和换热箱(11)的内部一体成型有烟道腔(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1)的外侧表面一体成型有固定框(15),所述固定框(15)的下表面装配有第一连接条(17),所述固定框(15)的上表面装配有第二连接条(18),所述第一连接条(17)的底端一体成型有进烟道(16),所述第二连接条(18)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出烟道(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包括以水为介质的水预热机构(2),所述水预热机构(2)包括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的底端装配有弯曲盘结的循环管(23),所述循环管(23)的末端一体成型有出水管(22),所述循环管(23)贯穿套接在换热孔(1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预热机构(2)包括第一保温罩(24)和第二保温罩(25),所述第一保温罩(24)和第二保温罩(25)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7)和第一连接孔(26),所述第一连接孔(26)套接在出水管(22)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连接孔(27)套接在进水管(21)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包括空气换热机构(3),所述空气换热机构(3)包括第三连接条(32)和第四连接条(34),所述第三连接条(32)的外侧端一体成型有进气道(31),所述第四连接条(34)的外侧端一体成型有出气道(33),所述第三连接条(32)和第四连接条(34)的内侧表面装配在固定框(15)的侧表面。
CN202020378141.8U 2020-03-24 2020-03-24 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39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8141.8U CN211739049U (zh) 2020-03-24 2020-03-24 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78141.8U CN211739049U (zh) 2020-03-24 2020-03-24 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9049U true CN211739049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54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7814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739049U (zh) 2020-03-24 2020-03-24 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9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253561B2 (en) Solar Biomass Complementary Thermal Power System
CN211739049U (zh) 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09877670U (zh) 一种循环式炼钢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3578859U (zh) 一种锅炉尾气余热回收用热交换装置
CN212252679U (zh) 一种生物热电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1120789U (zh) 一种沼气发电余热回收系统
CN212177243U (zh) 一种环保型余热发电装置
CN207701210U (zh) 一种燃气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19283354U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设备
CN213208579U (zh) 一种天然气烘箱热能回收装置
CN214949042U (zh) 一种生活垃圾烟气回流处理系统
CN213454986U (zh) 一种烧结机余热回收蒸汽发生装置
CN212746542U (zh) 一种溴化锂机组中烟气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CN210861303U (zh) 太阳能换热器
CN216790226U (zh) 一种导热油烟气协同热交换装置
CN203700475U (zh) 一种热浸镀锌生产线上的燃烧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03643193A (zh) 一种热浸镀锌生产线上的燃烧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4948968U (zh) 一种锅炉用冷凝器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19328111U (zh) 一种高效低阻热管余热回收装置
CN216693612U (zh) 一种天然气加热系统
CN221055018U (zh) 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烟气余热梯级回收利用系统
CN221036927U (zh) 一种电厂烟气和乏汽余热的利用设备
CN211854079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空气预热装置
CN220870835U (zh) 一种余热回收锅炉烟道
CN212642822U (zh) 一种锅炉排烟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4